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霧霾出現的原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年來,全國中東部地區自北向南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被網友戲稱為十面"霾"伏,自強不"吸",導致空氣質量惡化。因而人們把灰霾并入霧天氣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統稱為"霧霾天氣"。2014年1月以來,我國霧霾天氣較往年更多,且范圍廣,時間更長。尤其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灰霾天氣持續不退,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出現了連續性的霧霾天氣,危害極其嚴重。下面我就談一談對霧霾天氣的認識和防治。
1.霧霾天氣特征
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兩者的差異在于霧的相對濕度大,霾的固體懸浮物多。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的產物。一般霧的厚度較小,霧看起來是乳白色或青色。 霾,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酸氫化物等非水組成的氣溶膠系統。一般而言,相對濕度90%時,大氣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的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厚,看起來呈現黃色或者橙灰色。 在自然界,霾和霧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當空氣中的相對濕度超過100%,發生輻射降溫過程,霾粒子能吸附出液態的水成為霧滴,而相對濕度降低時,霧滴脫水后霾粒子又能再懸浮于大氣中。
2.霧霾天氣成因
2.1 氣象原因。有關氣象專家指出,秋冬季節是霧霾天氣出現的多發季節,由于出現在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冷空氣勢力偏弱,受西北氣流控制,大氣以下沉運動為主,地面風速較小,有助于水汽在大氣地層積累,給霧霾天氣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環境條件。另外由于我國冬季受亞洲高壓影響多,天氣以晴為主,雨雪少,使得夜晚輻射降溫快,水汽易凝結,霧氣更重。近地面逆溫的產生,也給霧霾天氣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眾多城市的高大建筑物不斷涌現,引起了風在經過市區時阻礙下來并出現了摩擦,從而降低了風力,往往產生微風或靜風,因而不能促進懸浮顆粒的分解和消失,最后只能長期積累在城郊附近。
2.2 人為原因。霧霾天氣除了由氣象因素導致的,化學工廠、汽車尾氣增多、農作物燃燒和燒煤等人為行為引起了大氣中顆粒物含量加大,這是霧霾天氣出現的重要原因。另外,有些城市還存在地理位置處于不利位置,除了自身城市所產生的廢氣,還有一些周邊地區的廢氣順著環流進入,導致了該城市的空氣質量更加嚴重。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因開私家車,產生了大量的污染氣體和懸浮顆粒,從而大大降低了大氣的能見度。
3.霧霾天氣的組成物
首先, 是汽車尾氣。它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包括大公交,單位班車,卡車等。 其次 是北方的冬季燃煤供暖產生的廢氣和固體顆粒; 第三,是工業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制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 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4.霧霾天氣的危害
4.1 影響身體健康。霧霾的組成成分中有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氣溶膠顆粒,它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甚至誘發肺癌。另外,霧霾天氣會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4.2 影響交通安全。出現灰霾天氣時,室外能見度低,污染持續,交通阻塞,事故頻發。對交通運輸、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不利影響。
5.自我防護方法:霧霾天氣少開窗 ;外出戴口罩;適量補充維生素D;飲食清淡,多喝水 ;最好不出門或晨練。
6.我國霧霾天氣防治措施
6.1 國家應頒布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對于未經處理就排放廢氣的工廠,以高出處理費幾倍的罰款處理,甚至拘留或逮捕。只有相當嚴厲的處罰,才能有效遏制隨意排放污染物的行為。
6.2 擴大環保法的宣傳,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地方政府可以對環保工作大力宣傳,使群眾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自覺提高保護環境的自主性。
6.3 加強城市衛生保潔工作。禁止市民亂扔垃圾,對違反規定的處以警告或罰款處罰;增加街道的清掃頻次,在干燥季節增加灑水車的灑水次數,保持街道的干凈整潔。
6.4 減少機動車的使用,或者安裝汽車尾氣處理裝置。汽車排放的尾氣是霧霾天氣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減少尾氣的排放就對減輕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霧霾天氣 原因 危害 防護指南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7(a)-0161-01
序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湘教版)第二章第二節中國的氣候有一框“多特殊天氣”這樣寫到“我國的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而八年級下冊地理課本(湘教版)第二章第一節“祖國心臟-北京市”中介紹了北京市的環境問題其中介紹到“近年來,影響北京的浮塵、揚沙和沙塵暴天氣表現出加劇的趨勢。”在講北京市一課時,霧霾天氣影響很大。因此很有必要在八年級上冊課本中加入對霧霾天氣這種我國新出現的特殊天氣的介紹。
1.霧疆天氣的定義
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加重。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稱為“霧霾天氣”。其實霧與霾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有很大差別的。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出現霧時空氣潮濕,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KM。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的空氣混蝕的現象,符號為“∞”。
由于陰霾、輕霧、沙塵暴、揚沙、浮塵、煙霧等天氣現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致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有時使氣象專業人員都難于區分。必須結合天氣背景、天空狀況、空氣濕度、顏色氣味及衛星監測等因素來綜合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而且霧和霾的天氣現象有時可以相互轉換的。
2.造成霧霾天氣的原因
2.1一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較常年偏弱,風速小,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層積聚,從而導致霧霾天氣多發,
2.2我國冬季氣溶膠背景濃度高,有利于催生霧霾形成,
2.3霧霾天氣形成既受氣象條件的影響,也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增加有關,建議進一步加大大氣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
3.霧霾天氣的危害
“陰霾天氣比香煙更易致癌。”近30年來,我國公眾吸煙率不斷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卻上升了4倍多。這可能與霧霾天增加有一定的關系。霧霾的組成成分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長期處于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
除了癌癥,霧霾天還是心臟殺手。陰霾天中的顆粒污染物不僅會引發心肌梗死,還會造成心肌缺血或損傷。
霧霾籠罩時氣壓較低,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這時易感到胸悶。同時,霧霾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
大霧有非常強的吸附力,能吸附大量有毒害的酸、堿、鹽、胺、酚、病原微生物等物質,然后形成非常大的霧核,這些有害物質會刺激人體的敏感部位,容易誘發或加重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等一些過敏性病癥。
4.霧霾天氣生活防護指南
4.1挑口罩盡量選擇醫用口罩。市場上一些小攤上銷售的卡通口罩,大多數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如果經常佩戴這樣的口罩,不但不能起到保暖隔離粉塵的作用,反而會刺激肺部,嚴重的還會引起呼吸道疾病。
4.2戴口罩每天換洗開水消毒。冬天戴口罩還需要注意衛生,有些人連續多天佩戴同一個口罩,有時還會隨意把口罩塞進包里,其實這些習慣都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口罩在佩戴一段時間后,內外兩邊都會變得不衛生,也會攜帶很多外界灰塵和細菌等污染物。所以應該多準備幾個口罩,最好做到每天換洗,并且清洗的時候放到開水當中消毒。
4.3宅在家下午開窗半個小時。房間要適當通風,尤其是開空調取暖的家庭。不過,開窗時需盡量避開早晚霧霾高峰時段,下午時候開窗會更好一些,開窗時間半小時左右合適。
4.4在路上開霧燈別用遠光燈。霧霾天氣給駕車帶來很多不便。如何在這種天氣之下開好車呢?在這我們給您提供一些建議。開霧燈但別用遠光燈。避免緊急制動。靠道路中間行駛,不靠路邊。
4.5飲食潤肺補鈣一個都不能少。霧霾天氣,空氣質量極低,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時由于霧霾天日照減少,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對鈣的吸收大大減少。
4.6雪梨燉百合潤肺抗病毒。霧霾天對呼吸系統影響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此時,應多吃潤肺食物,雪梨燉百合就是一款不錯的潤肺抗病毒藥膳。
4.7牛肉燉蘿卜增強免疫力。冬季增強免疫力最好的食物是牛羊肉,牛肉燉蘿卜就是一道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家常菜。
1、霧會隨著陽光的出現而消散,霾不會因為太陽消散 霧是白色的,霾是有顏色的。
2、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氣溫接近零點,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有輻射霧、平流霧、混合霧、蒸發霧、煙霧。
3、霧霾,顧名思義是霧和霾。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煙霞)。
4、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于秋冬季節(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國大面積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Fog)。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京津冀 霧霾 影響
近幾年來,霧霾一詞幾乎已經婦孺皆知,它籠罩著我國大部分城市,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同時也在提醒著人們環境在不斷地惡化,改善環境時不我待。霧霾的出現一方面帶動了環保產品、醫藥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不同程度的給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還有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霧霾是漂浮大氣中的PM2.5等微粒粉塵在一定天氣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那么這些小顆粒到底來自何處?對我國城市經濟發展有何影響?這值得我們思考。中國多數城市被不同程度的霧霾籠罩,這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北京市霧霾形成原因
第一是自然環境因素。北京三面環山,大氣穩定風速小,空氣不易流動,微小顆粒聚集,空氣污染嚴重。第二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因素。北京經濟發達,人口較多,城市現代化進程快,大開發大建設使空氣中揚塵增多,再加上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大量燃燒煤炭,汽車排放尾氣,工廠排放廢氣,使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增多,導致空氣污染嚴重。據對北京近來五次霧霾污染研究得出,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揚塵、硫酸鹽、硝酸鹽等,這些污染物和人類活動有很大關系,燃煤、汽車尾氣、工業排放“貢獻”最大。北京年平均PM2.5排放中燃煤占百分百之二十六、機動車占百分之十九、工業占百分之十左右。可見,人類活動對霧霾天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第三是外來輸送因素。北京部分SO2來源于周邊燃煤,沙塵輸送。北京霧霾受多個方面的影響,因此我們應從多方面治理。
二、霧霾影響問題研究
(一)霧霾對旅游業的影響
北京是中國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作為國家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旅游業對北京的經濟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霧霾的困擾下,北京的旅游業受到嚴重影響。考慮到健康,人們選擇較少出行,因此北京旅游需求減弱,旅游區游客數量減少,據國家旅游局統計,2016年海外赴中國大陸旅游的游客人數比上年減少了3.5%,經濟收益較以前有所下滑。
(二)霧霾對勞動力的影響
在北京,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上的空庵柿勘ǜ媯PM2.5的值牽動著太多人的心。2016年逃離北上廣的話題越發引起公眾注意,大家紛紛思考,頂著這么大經濟壓力生活在一個環境問題這么嚴重的城市到底值不值?有些人選擇了離開,這也讓外省勞動力望而卻步。據報道,北京因霧霾天氣就診人數增多,就診的患者多半是呼吸道疾病,這些病人在治療期間不能提供正常勞務,對勞動力市場產生消極作用。
三、霧霾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
(一)霧霾對鐵路運輸的影響
霧霾天氣的持續,不僅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而且也對鐵路的安全運輸造成不便。霧霾中的大量顆粒會覆蓋供電設備,對列車供電系統造成影響,容易產生霧電從而影響到列車正常運行,給行車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二)霧霾對公路運輸的影響
由于霧霾的籠罩,直接導致能見度低,平均車速下降,使交通比往日更加擁堵,同時霧里看花的感覺使駕駛員提不起精神,致使駕駛不便,存在安全隱患。嚴重霧霾事件發生時,高速路口大多封閉,公路出行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經濟社會發展。估計結果顯示,霧霾導致告訴封路收費損失總額約為1.88億元,北京損失金額達到1455萬元。
(三)霧霾對航空運輸的影響
霧霾天氣對飛機起飛降落的影響是極大的。霧霾會影響飛行員的視線,縮短了跑道視程,增加了降落的難度,就要考慮延誤甚至取消航班,這樣就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同時造成了經濟損失。官方數據統計2016年1月至3月,北京首都機場實際出港的班量71579架次,起飛平均延誤了27.65分鐘。2015的年平均航班正常率是68.33%,航班不正常的比例中其中天氣原因占29.53%,比上年提高5.19個百分點,2014年的平均航班正常率是68.37%,其中天氣原因占24.3%,2013的年平均航班正常率是72.34%,其中天氣原因占21.8%。通過比較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出由于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或者取消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四)霧霾對農業的影響
當霧霾天氣出現時,最大的危害就是減少了陽光照射的時間,從而影響了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農作物植株矮小,病變等癥狀。霧霾中的塵粒常常吸附在農作物的葉片、枝條、果實的表面,阻礙農作物呼吸,嚴重可導致農作物組織變軟弱,抗病能力降低,植物病菌趁機侵入,造成農作物病害發生,大大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祁鴻雁,孫虹,劉翠芳.霧霾經濟的連鎖效應[J].現代商業,2015,(26).
[2]惠建斌.誰動了我們的空氣:關于霧霾來源與組分的探討[J].高科技與產業,2015,224:22-27.
[3]安麗潔,趙好,陳慶磊,桑金琰.霧霾治理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研究[J].理工,2015.
[4]倪文佳,李雨竹,李程程.防治霧霾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研究[J].經濟視角,2015,(09).
[5]陳曦,杜鵑,關清.北京霧霾天氣PM2.5來源解析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5,35(6).
關鍵詞:霧霾;PM2.5;環境毒理效應;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P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98-02
2013年初我國多地出現霧霾天氣,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尤其嚴重,如北京在2013年的第一個月,只有5d不是霧霾天氣,PM2.5最高濃度達到了993μg/m3。我國霧霾天氣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四川盆地。氣象衛星遙感監測顯示,2013年的霧霾天氣影響面積達190萬km2,并且呈片狀分布,其影響程度較大。東北地區、烏魯木齊、蘭州以及西安等地霧霾也很嚴重,但由于城市間隔的遠,沒有形成片。
1 霧霾的組成
1.1 PM10和PM2.5 PM,英文是plasticle matter,意即顆粒物。10和2.5是指顆粒物的直徑。顆粒物直徑越小,就越容易進入呼吸道,且進入越深。當顆粒物的直徑小于等于2.5μm的時候,它能附著大量有害物質進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甚至血液。而相同質量的PM2.5比PM10表面積更大,可吸附的污染物更多。
1.2 霧霾的組成 霧霾,霧和霾的統稱。但是霧是霧,霾是霾,二者有一定區別。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它本身也是一種污染物,但是二者都能使空氣能見度降低,視野模糊,主要區別在于空氣濕度的不同。一般相對濕度小于80%時的大氣混濁導致視野模糊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于90%時的大氣混濁導致視野模糊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是霧霾的主要組成,而其中的顆粒物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理論上的霧是由水汽凝結成水滴。假如空氣中沒有細顆粒物,自然界要將水蒸汽變成水滴要在相對濕度達到400%的時候才可以。如果空氣中的細小顆粒物濃度越高,形成霧需要的相對濕度越低。霾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顆粒。因此,霧、霾、PM2.5都涉及一個問題,即空氣中細顆粒物的問題。
1.3 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我國,導致霧霾形成的原因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1.3.1 自然原因 自然產生的顆粒物主要是沙漠地帶產生的沙塵,以及海水蒸發產生的海鹽。這些顆粒物遇上一定的氣候條件,就可以形成霧霾。
1.3.2 人為原因 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顆粒物,一方面來自工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煤炭燃燒為主要能源結構的熱電廠和化工廠等會產生很多顆粒物;另一方面機動車尾氣的大量排放也會產生大量的顆粒物。這些顆粒物為霧霾天氣的產生埋下了隱患。
2 霧霾的環境毒理效應及其危害性
2.1 霧霾中顆粒物的遷移效應 由于氣候等原因,空氣中的顆粒物可以隨風長距離遷移,而在遷移過程中,顆粒物的主要成分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常常是伴隨著空氣的污染。從新疆、內蒙古等地的沙塵到達上海,其顆粒物主要成分由碳酸鈣變成了硫酸鈣,這是顆粒物在遷移過程中,不斷和二氧化硫等酸性污染物結合的結果。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顆粒物在遷移中的成分變化,最終導致了顆粒物的吸光系數和消化系數發生了變化,從而產生了霧霾。
2.2 霧霾的危害性 大量帶有水汽的顆粒物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最終形成了霧霾。氣溶膠是液態或固態微粒在空氣中的懸浮體系。氣溶膠中對能見度影響最大的就是有機鹽,其次是硫酸鹽、硝酸鹽和黑炭。有機鹽和硝酸鹽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的排放,硫酸鹽和黑炭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這些顆粒物本身就是致癌物質,同時在顆粒物的表面還能吸附大量的重金屬,危害很大。PM2.5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濃度;二是它所吸附的毒物。PM2.5由于粒徑很小,能夠深入到人的肺部,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影響更大。因此對老人和兒童的危害更為明顯。
在工業化之前,由揚塵產生的顆粒物主要是硅酸鹽,它對人體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填充肺泡,形成矽肺。
3 當前應對霧霾的主要措施
3.1 環境空氣指標報告和人們的感官差異 我國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為1996年10月1日頒布施行的。其中只涉及總懸浮顆粒物(TSP)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并沒有規定PM2.5的標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對人體沒有影響的PM2.5濃度是10μg/m3,超過這個標準的3~5倍就不適宜人類居住。而到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PM2.5的標準是35μg/m3。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方采用的是老標準,以PM10為主要指標,其中的二級標準是日平均150μg/m3,而更多時候PM2.5占PM10的60%左右。因此,如果某天監測PM10是100μg/m3,那么PM2.5達到了60μg/m3,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這也就是為什么報告的空氣指標是良好的,而人們的感官感受卻不好的原因。
3.2 主要應對措施 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控制煤炭的使用量。我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煤煙污染較嚴重。因此,應合理地調整能源結構,發展集中供熱,限制小型燃煤鍋爐的使用,鼓勵推廣使用天然氣。
我國機動車每年保持高速增長,機動車激增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很多城市PM2.5超標、形成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氣化學研究中心主任莊國順團隊對交通管制前后及早7:00之前晚7:00之后空氣中的PM2.5做了對比分析,發現在管制時段內,PM2.5含量顯著下降。因此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對減少PM2.5的排放和霧霾天氣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雪清.我們如何走出霧霾[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13.
[2]蔣文舉.大氣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東海,何彩霞.淺談霧霾天氣的識別及預警策略[J].安徽農學通報,2011(1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