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生產管理的建議和想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有人說中國進入了新一輪的“安全事故高發期”,欲言“天災造人禍”。但仔細分析,事故多發的根本原因還是“人禍”。中國的一些企業惡性事故連續發生,而事后其安全措施卻一直無法落實,企業安全主體的責任一直不到位,其管理松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使隱患大量存在,加上行業管理弱化、安全整治久拖不治、農村勞動力培訓滯后以及事故背后的、權錢交易等,更加大了全國安全工作的巨大壓力。
對涉及安全的深層次問題未能作很好的深入分析,是我國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就有關新時期安全生產管理,從企業安全文化理念上、行為管理體系建設上、科學管理方法上的應用等事關安全生產大局的深層次問題。
一、企業安全文化的深層次探討
往往沒能深入地研究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一些單位只把她當作一種“時髦和點綴”,如停留在安全規程培訓的老套化、貫徹上級安全精神的形式化、安全重點工作的全面化、安全整改的口頭化、安全競賽的無矢化,更有不少人對事故的產生根源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及事故處理上的顧及情面多,嚴肅處理少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不正之風。
1.培育企業精神,提高全員意識,應發揮安全文化的導向作用
企業能否可持續和諧發展,能否做強做大實現跨越式發展,必定與企業的文化建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必須從思想上培植“管理的任務就是管安全”、“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理念。企業安全文化對參與市場經濟競爭、實現和諧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制定了一系列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機制,并與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相配合,全員參與、優勢互補,做到“三個同步”:第一,“經營與安全同步”,即經濟指標與安全目標、安措費項目同時下達并實施,每年初在工作會上統一部署;其二,“實施與考核同步”,即對年度經營計劃、安全技措、風險抵押,做到考核與獎罰同步,如月、季自查自評的獎扣分與經濟獎懲當季考核掛勾,上報審核后發放;其三,“培訓與現場同步”,即通過動態培訓、現場講用、以身表率、專題競賽、安全月活動、警示紀念日等方式方法,養成正確的安全價值觀,掌握科學規范的安全知識,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能,形成了具有“敢想敢干,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和“人性化管理、和諧大家庭、敬業加誠信”的企業道德來體現安全文化的內涵。
2.機制方式創新,各級務實監管,應發揮安全文化的約束作用
安全機制創新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行為識別系統”活的靈魂。對企業領導及職工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動態化的安全培訓授課,現場嚴格程序、完善“六級”安全互保體系,是企業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理念的首道關口,也是企業實現跨越性發展的堅實基礎。為此,建立了一系列全方位有重點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兼職安全員現場24小時的現場監管機制;干部到現場講授半小時以內的安全規程或安全重點,切實做到 “關口前移”,并與機班長的記錄反饋制度相呼應;有每天以現場危險源識別為主的交接班制度及兼職安全員在工序操作過程中的首問安全操作提醒法;將季度大檢查減為每年1-2次的全局性大檢查,6次以上的“局、隊安全專項調研”制度等,從根本上改“走馬觀花看表象”為“下馬陪花查根源”的安檢方式大轉變;要求將開工前的常規條文培訓,變為形象化、生動化、電化化、“以案銓釋”的直感培訓和生動形象化的“宣貫”工作以及試卷分析、總結、補缺補漏并取證上崗;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自保互保”的觀念和行為上的大轉變;從“安全檢查走一路、看一路”到“走一路、查一路、學一路、比一路”安檢內容的轉變;要求各單位務必建立本單位的安全警示“紀念日”活動、安全“三個一”、安全“一法三卡”等活動以及安全演練必須“有的放矢、仿真化”等各項更直接、更直觀、更有效的安全緊急預案演練,以培育和實現企業安全文化,“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動態目標。
3.升華安全理念,推廣人性化服務,應發揮安全文化的凝聚作用
“以人為本”的安全經營理念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理念。各級領導在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上要切實地明確:“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從“反‘三違’嚴格扣罰,有三違,全局通報,老違章,停工、除名”,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理性化地看待、人性化地處理。如:凡未釀成事故的小違章,則對事不對人、不處罰、不上綱上線,并協同查找原因;面對 “三違”事故發生,要滿腔熱忱地幫助分析,查事故發生前人的狀態、設備運行狀況,事故后查找“人、機、環境”等影響因素為主,及時完善作業規程、安全操作工藝等規章制度,并做到“酗酒暢飲不上班、情緒低潮有替班、家中大事可調班”等人性化的安全服務意識,克服一味的“嚴懲”意識;為解決遠離城市、交通不便、帶病上崗的難題,各機班組及時配備小藥箱以解決職工的頭疼腦熱、反應遲鈍的矛盾;在抓崗前全員培訓、兼職安全員的專職培訓、“三違”時現場培訓、事故后深入談心、工青婦齊抓共防,以及各級領導和機班長面對“三違”發生能做到“三個不”,即不推卸責任、不埋怨個人、不從重扣罰,而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當然面對重大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仍應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深入分析事故根源、事故環境、事故責任、事故教訓,形成事故報告,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良好心態,從人本行為的根源上解決問題。又如領導參與整改,事后以嚴寬相濟、相應適度的處罰警告,使肇事者心服口服、觸及心靈深處,使之幡然醒悟,從而達到安全“深入人心、凝聚一片、教育大眾、和諧氛圍”的文化環境。
4.調動一切因素,加強科學管理,發揮安全文化的激勵作用
人是企業首要的財富,安全管理上,要注重各級安全管理干部第一,也奉信全體一線職工至上,因為沒有快樂工作、艱苦奮斗的一線職工,管理干部也無用武之地。所以要共同努力,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凝聚力的團結型集體,打造出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學習型團隊。如:每一位新加入的職工,包括聘用的協議工,都要做到上崗前“進行一次詳細談話”,建立了一套了解他們被聘想法、要求、家庭狀況、務工履歷和培訓考試等檔案;每一位管理干部,特別是機班長,每月須定期與職工進行一次深入溝通,掌握新工人近期工作、生活、身體、家庭以及對生產經營中的意見、建議和要求,通過開展“說心里話”活動,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身處一個“和諧大家庭”之中,真正體會到了上下級間的兄弟情結和富有“人情味”的班組。此外,還對新員工、兼職安全員進行不少于規定次數的理論學習、實踐操作、考試取證,在勞動中執行的“導師帶徒、掛薪”的互教互保舉措等。同時,要通過科技進步與安全措施的投入,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就必須逐步淘汰危及安全生產的設備和設施,采購安全性能可靠、先進實用的設備設施,以奠定“安全文化建設”的堅實物質基礎。
二、安全管理行為體系建設中的深層次探討
要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及落實“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創新機制、強化管理”等“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就要通過體系化管理,建立了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風險意識、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企業才能實現“安全系統無缺陷、安全管理無死角、安全設施無故障,安全事故零紀錄”,從而達到“人、機、環境”的高度和諧統一。以科學的安全管理新理念為指導,通過推行安全行為識別體系建設、實現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才能使事故頻發的局面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1.安全檢查方式上的深層次問題
要發揮企業安全文化的激勵與約束作用,首先要深入基層、結合實際、方便操作、重點突出、獎罰有序、創新安全檢查機制,通過深入的安全檢查考評,從得分情況,各單位可比出自我亮點、比出自身不足、比出努力方向、比出安全信心。
(1)“走馬觀花式”是只對表象先入為主的感性表達。
匆忙而過的大檢查,往往只能了解現狀的表層現象,對查出問題的單位多以客觀原因推脫。檢查組也只能重視問題的個性與表層因素。特別是重大事故發生后的突擊性、全面性的安全大檢查。她往往只能以促進“基本安全”為目的,且對整改措施與落實心中無底。每次的季度大檢查,檢查出的整改問題多是小違章現象居多,它無法解決人的觀念行為造成的“三違”本質。又由于時間有限,檢查組也往往無法找到違章人的思想根源與人的行為根源。
(2)“下馬陪花式”能對安全本質進行深入式的理性表達。
安下心來,深入一個基層,用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進行“三同”的安全專項調研,則能深入了解“三違”、事故現場及安全隱患等問題的實質及其現狀的深層次原因,能了解事故主體的主客觀原因,并可求得更及時、更有效、更根本性的解決辦法。“安全專項調研”以實現企業的本質性安全為目的,在涉及安全問題的整改上和反饋上也更快捷、更有力。真實、全面地了解“三違”情況下,人在思想上、觀念上、行為上、環境上的起因,能使安全隱患的整改 “馬上辦”,所以安全效果就好。“下馬陪花”、“以人為本”、“富有人情味”的檢查處理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特別是領導親自參與整改,其效果更是事半功倍,可實現“說事有依據、糾違有事實,了解情況明、說話說到點、底氣足、能決策、利創新”。一句話,能切入職工的心靈所思、行動所為,正如省委書記盧展工所說:“一深入就具體,一深入就了解,一深入就解決,一深入就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