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迎接專項檢查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檢查對象
承擔最低收購價糧食收購、儲存任務的庫點(包括延伸收購點),以及其他糧食經營者。
二、檢查組織方式
由*縣糧食局、*縣物價局組成糧食收購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縣糧食局為組成單位,負責牽頭組織實施;*縣物價局為副組長單位,按職能對糧食最低收購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各最低收購價糧食收購、儲存任務的庫點(包括延伸收購點)應按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關于開展糧食收購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和本工作方案的要求,積極配合專項檢查工作,并作好迎接省糧食局、省物價局的工作組對各地進行的巡查和抽查工作。
三、檢查方式及內容
根據我縣實際,此次專項檢查工作分別納入大春收購專項執法檢查和糧食庫存檢查工作一并進行。
(一)對糧食收購市場的檢查。對收購市場的檢查納入大春收購專項執法檢查一并進行。檢查時間為9月1日至12月31日。檢查內容包括:
1、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情況。主要檢查是否向售糧農民公示了收購品種、質量標準和收購價格;是否認真執行《20*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以下簡稱《預案》)規定的糧食質量標準和收購價格,是否存在壓級壓價、抬級抬價、缺斤短兩、以次充好、以陳充新等變相壓低或提高收購價的行為;是否及時向售糧農民支付了售糧款,是否存在給農民打白條、代扣各種收費及其他款項等行為。
2、檢查糧食經營企業履行最低庫存義務情況。各地要引導和鼓勵各類糧食經營和加工企業履行收購義務,積極入市收購糧食。對新糧上市后*不到按《四川省<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規定的最低庫存要求的糧食經營企業,由縣糧食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切嚴重的,可取消糧食收購資格,并提請工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3、其他檢查。糧食收購者是否具備糧食收購資格,是否按照《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及時報送糧食收購數據和有關情況;是否存在收購中人為設卡、搞地區封鎖,阻礙糧食正常流通問題。
屆時如我省不啟動《預案》,則涉及《預案》的有關內容不進行檢查。
(二)對最低收購價糧食儲存、銷售、移庫及管理工作的檢查。對最低收購價糧食儲存、銷售、移庫及管理工作的檢查,一并納入今年糧食庫存檢查工作進行。檢查時間為9月1日至12月31日。檢查內容包括:
1、檢查最低收購價糧食儲存及管理情況。最低收購價糧食承儲企業(包括跨省移入地區的確良承儲企業)是否存在擅自動用或自行銷售最低收購價糧食的情況;承儲的最低收購價糧食是否質價相符、帳實相符;糧食儲存是否符安全儲糧要求。
2、檢查最低收購價糧食銷售和移庫的出庫情況。主要是:最低收購價糧食交易過程和交易行為是否符合交易規則,是否存在非法交易、囤積倒賣行為;承儲庫點是否按銷售出庫和移庫計劃以及相關要求及時出庫,是否存在人為設置障礙、借故拖延出庫等行為。
3、中央和地方儲備輪入的糧食是否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水平。(《預案》不啟動此項不檢查。)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全國、全省糾風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以確保資金安全、維護農民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以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措施、提高資金管理使用效益、健全資金管理制度、查處違規違紀問題為重點,著力解決涉農補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中央、省、市、縣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二、檢查的內容和范圍
(一)20*年度和2008年度農業部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資金”和扶貧部門“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
(二)20*年度和2008年度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和能繁母豬補貼的發放情況。
(三)20*年度和2008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籌集和管理使用情況。
三、檢查的方法和步驟
(一)自查自糾階段(7月底一8月上旬)
1.由各鄉鎮、華僑農場管理區、縣直有關單位根據所涉及的檢查內容,成立涉農資金專項檢查工作組,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本地、本行業的專項檢查工作。
2.自查自糾的主要內容:一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的數量、培訓人數、培訓質量和效果,重點是有無弄虛作假、截留、挪用甚至貪污專項資金的行為;二是“三項補貼”的發放情況,重點為是否按照規定兌付給農民群眾,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涉農補貼的行為;三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籌集的數量、就醫農民享受補貼的情況,重點是鄉鎮以下定點醫療單位藥品入口關、參保農民就醫補貼兌現及有無弄虛作假、騙取新農合資金的行為等。
3.各鄉鎮、華僑農場管理區、涉農部門于8月18日前向縣政府糾風辦上報清理工作總結和統計表(附后)。
(二)抽查匯總階段(8月上旬一8月中旬)
清理工作期間,涉農資金專項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相關單位情況反映和有關群眾舉報,對部分鄉鎮、行業、部門涉農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重點督查,對重點案件進行查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專項檢查工作在縣糾風辦統一領導下進行。為使檢查工作順利開展,由縣糾風辦牽頭,農業、扶貧、衛生、畜牧、物價、財政等相關部門參加,成立涉農資金專項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高海榮,副組長:陳健,成員:錢偉、趙學富、朱虹昆、羅小平、周洪生、劉茜、崔勇、王惠瓊。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劉茜兼任。辦公室職責是:根據《實施方案》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按照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安排,具體組織協調全縣涉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監督檢查等工作;每個階段定期向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工作情況,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
這次檢查的兩年度、6大項涉農資金,具有資金來源渠道多,結構復雜,使用范圍廣等特點。從來源渠道看,有本級財政安排的資金,有上級財政下達的補助資金,還有有關部門安排的專項資金;從分配使用方面看,有直接對農民個人的補貼,也有對農業生產的補助,還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從涉及部門或領域看,有農業、扶貧、畜牧、衛生以及財政等多部門、多領域。因此,在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情況的復雜性和任務的艱巨性,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統一協調,深入細致,全面推進。
(二)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一要抓住自查自糾這個關鍵環節,集中力量深入調查,督促各鄉鎮和涉農部門做好自查自糾工作,尤其要在對好賬目、核準資金環節上做細致的工作。二要突出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將群眾反映頻繁,問題突出的資金納入重點檢查范圍,組織專門力量進行重點抽查。
一、檢查的重點和內容
這次專項檢查的重點是199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實施后,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中確定的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具體內容為:
(一)我縣制定的有關征地補償的政策與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是否一致,不一致的是否進行清理并修改或廢止。征地過程中是否存在少批多征、無償占用農村集體土地的問題,各類開發區是否存在大量征用集體土地、征而不用的問題,土地儲備中心是否存在收儲大量農村集體土地問題。
(二)是否嚴格遵守國家關于實行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和征地補償登記制度的規定。
(三)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的核算和支付情況,包括我縣是否制定統一的征地補償標準,各類征地項目的征地費是否統一,是否存在隨意調整征地標準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單位是否按照依法批準的征地方案核算補償費;應支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發放給農民個人的征地補償安置費是否及時足額到位,用地單位是否存在拖欠征地費問題,各鄉鎮政府及相關部門、村是否存在截留、挪用征地安置補償費用的問題。
(四)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況,包括征地補償費是否納入村集體財務并實行專項管理和監督;村集體財務是否實行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支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是否按規定在村集體和農民之間進行合理分配。被征地農民的權益是否得到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得的土地補償費是否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違法違紀問題。是否建立了被征地農民以基本生活保障為主的保障制度。
(五)糾正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補償費問題的情況,包括各鄉鎮政府對征地補償費用的管理和使用有無監督措施;對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補償費的情況是否進行了全面清理;對截留、挪用征地補償費用的行為是否予以糾正,對有關責任人是否依法依紀作出處理。
二、檢查的方法和步驟
這次檢查采取自查自糾與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分兩個階段進行:
(一)自查自糾階段(8月22日前)。縣屬有關部門、各鄉鎮按照這次檢查的內容和要求,從征地項目入手,對征地補償費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自查自糾。
(二)重點抽查階段(8月底前)。縣里將組織力量,對鄉鎮自查自糾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檢查面不小于鄉鎮總數的30%。同時,將檢查結果和自查自糾工作情況報市有關部門,迎接省、市的專項檢查。
三、工作要求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和使用情況的專項檢查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鄉(鎮)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加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深入實際,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和做法,指導和推動檢查工作順利開展。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和珠海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加大對我區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按照珠海市建設局《關于印發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珠建建〔2009〕34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意識的緊急通知》(珠建建〔2009〕37號)及《轉發<關于印發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全市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珠建建〔2009〕44號)文件精神,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經研究,決定開展2009年上半年全區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區建設局成立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組長由區建設局副局長陳文豐同志擔任,成員由區建設局建工股、區安監站等部門、單位負責人組成。
2、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對這次安全生產大檢查要高度重視,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從自身做起,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對本單位的所有在建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二、檢查要求及內容
本次檢查采取企業自查、行業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行業抽查由區建設局組織安排。
主要是按照國家建設部頒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為依據,檢查內容包括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和落實情況;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責任落實情況;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情況;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考核的落實情況,特別是特種作業人員換領廣東省建設廳核發的新證情況;在建工程項目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布置、安全隱患整改情況;安全生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體系的建立,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演練及有關物質、設備配備和維護情況。
各施工企業將2009年上半年度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和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的要求相結合,在對半年來歷次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多發性事故源點、開展和實施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回頭看”的同時,還必須對以下內容進行重點檢查:
1、在建工程的深基坑、起重機械設備、外腳手架、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臨時用電、臨邊洞口等部位的安全防護情況及洗車槽和洗車設備的設置情況等;
2、監理單位安全職責履行情況;
3、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查處情況;
4、貫徹落實珠海市建設局《關于印發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珠建建〔2009〕34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意識的緊急通知》(珠建建〔2009〕37號)文件要求的情況;
5、建筑起重機械的備案登記、安裝、拆卸、檢測、驗收、使用、維修保養等情況;
6、防高處墜落專項整治落實、實施情況。
三、時間安排
企業自查自糾時間由5月8日至5月22日,區建設局現場檢查時間由5月25日至5月27日,6月上旬迎接市建設局檢查組的督查。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我區建筑施工即將進入盛夏和臺風、雷雨季節,又是施工生產的高峰期,安全生產的壓力很大,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嚴抓嚴管,狠抓狠管,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按時完成大檢查工作任務。
2、各施工、監理企業要嚴格按照文件精神要求,全面徹底、不留死角,扎扎實實地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整改事故隱患,做好自檢工作,及時上報自檢匯報材料。對檢查發現的安全問題及隱患,能現場解決的,立即現場解決,決不拖滯;對不能立即解決的,要求做到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定時定員定責跟蹤完成,并以此為契機,建立安全生產的良好機制,確保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
3、各施工、監理單位于2009年5月21日前,將上半年安全生產大檢查的自查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區安監站備案。對未能按時上交自查總結材料的工地,將列為檢查的重點對象。
通過專項整治努力實現四大目標:一是食品經營主體持證、持照率100%;二是經營食品“票證通”憑證持有率100%;三是過期、變質食品下架率100%;四是違法經營假冒偽劣食品查處率100%。
二、整治重點
(一)規范經營主體資格和經營行為
1、全面清查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嚴肅查處無證、無照以及超范圍經營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2、認真規范經營行為。重點檢查經營者是否索證索票、是否持有“票證通”憑證、是否建立臺賬;經營的有無過期、變質和假冒偽劣食品;《食品安全法》規定義務落實情況。
(二)重點品種、區域
1、加強對面粉及制品、乳及制品、兒童食品、食品添加劑的監督理;
2、結合正在開展的市工商局鮮肉和肉制品市場整頓工作,要求經營者銷售的鮮肉與檢驗檢疫票據一致,并建立完善的臺賬;
3、加強對商場、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場經營饅頭、鮮面條行為的監管;主動牽頭與質監、藥品食品監管部門共同對現場制售饅頭、鮮面條經營者的主體資格、生產條件、安全設施、原料來源和索證索票情況開展全面檢查,并建立監管檔案,同時對通過感官發現的可疑食品(非法添加增白劑、色素等)實施質量檢測。
4、加強食品質量檢測和檢測結果的運用。根據2012年全市流通環節食品監測計劃的安排,結合本次整治的工作重點,盡快實施一季度食品質量檢測工作,對檢測合格的食品按有關規定公布信息,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要及時下架退市并依法處理。
5、開展餐具集中式消毒企業的監督檢查。
三、整治時間
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為期三個月。
四、整治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4月1日至4月10日)
各單位及時召開會議進行部署,結合本地實際,明確工作重點,對整治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
(二)集中整治階段(4月11日至6月15日)
要針對整治重點全面開展“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和“盲區”,市局將適時組織工作督察。
(三)總結驗收階段(6月16日至6月30日)
整治工作結束后各單位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總結,組織查漏補缺,在此基礎上形成書面報告,同時做好迎接市食安辦組織的驗收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單位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和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分工,明確工作任務和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按照屬地管理和包保責任制的要求,層層分解任務,務求整治取得成效。
(二)加強協調,形成合力。要在認真履行職責的同時,加強與質監、藥品食品監督等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整頓工作。特別是對監管職責分工不清晰的領域,要積極牽頭聯合執法,爭取做到無縫隙監管。
(三)加大查處力度,嚴打違法行為。要加大巡查、檢查工作力度,認真開展摸底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群眾舉報的、社會反映強烈的銷售假冒偽劣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涉及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