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鎮生態環??偨Y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旁觀者”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度鄉鎮環保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0年度,芳溪鎮環保工作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環保局的指導下,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中心,以生態立縣抓點,全體工作人員齊心協力,努力抓好我鎮的環保工作,現就我鎮2020年環保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建設,強化責任制度
2020年初,鎮黨委、政府根據縣環保工作總體部署,結合鎮實際,充實、調整了環保工作領導組,充實人員;落實工作職責,于2020年1、7月兩次召開鎮內村支兩委負責人、企業法人、環保負責人參加的環保工作會議。簽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確保制度落到實處,責任分工明確。
二、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環保意識。
為擴大環保影響,強化群眾、企業的環境意識,我鎮采取靈活的宣傳方法,利用會議、標語、板報、新聞、傳單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對群眾,企業進行環保政策、法規的宣傳,特別是對新環保法的宣傳工作,我鎮召開專題會議,對村兩委、鎮直單位負責人、企業法人進行了專門培訓。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在中心學校開設專題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的重要性,教育學生,環保工作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通過這些活動人民群眾環保意識大大增強,意識明顯提高。
三、加大整治措施、強化生態建設。
我鎮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及鎮黨委、政府生態立鎮的要求,狠抓環境整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中在加強生態創建的同時,必須遏制秸稈焚燒,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堅持24小時不間斷全面巡查和重點區域監督,并執行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護林員、黨員、婦女小組長保地塊的層層責任制,并執行日報告制,落實秸稈禁燒責任,由于措施得力,責任明確,夏、秋兩季沒有發生一起秸稈焚燒現象。
四、加大環保經費投入,強化抵御污染能力。
鎮域環保重點在企業,難點也在企業,根據內污染源分布情況,責成鎮內各企業完善環保配套設施建設,堅持環?!叭瑫r”,狠抓企業環保工作。加強對鎮區水源保護區的管理工作,保證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質量,保證鎮區飲用水安全。
五、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計劃
(一)、存在問題:2020年我鎮環保工作成效顯著,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1、生態環境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大。
2、環保意識、環保理念還需進一步強化。
(二)、下步措施:根據存在問題,我鎮下步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落實環保工作責任制,加大環保執法監督力度,加大環保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強化生態建設,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從源頭上控制污染事故發生,使我鎮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
六、2021年環保工作計劃
2021年我鎮將以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為指導思想,切實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重點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申報省級生態鄉鎮。我鎮將嚴格遵循生態立鎮的理念,打好生態旅游這張牌,努力將我鎮打造成宜居宜游的生態旅游鄉鎮。
二是加大環保知識宣傳工作。擴大公眾參與,加強環保知識宣傳,特別是對新環保法的宣傳工作,要利用各種渠道,加強宣傳,擴大宣傳面,上好宣傳課,使廣大群眾對環保意識增強,做到環境保護工作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關鍵詞:農村環保問題;調查與思考;薄弱環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10-0029-1
柳河縣農業人口占大多數,大部分鄉鎮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當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環境形勢日益嚴峻,已經引起縣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農村環保事關子孫后代生存發展,應該納入各級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因此,找出根源,多措并舉抓好農村環保工作,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工作。
1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據筆者一年來的深入調研,目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十分突出,應該引起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
1.1 村屯飲用水安全還得不到保障 柳河縣有490個村屯集中供水設施老化、落后。到目前為止,全縣只解決了203個村屯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其余287個至今未改造,飲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村屯供水設施大部分沒有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人畜糞便污染是造成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1.2 居住區生活污染問題突出 全縣大部分村屯生活垃圾和污水隨意傾倒、隨意丟棄、隨意排放,特別是公路兩旁、河流岸邊,垃圾隨處可見。主要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不健全,農民環境保護意識淡薄。
1.3 工礦污染與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加劇 柳河縣礦產資源豐富,全縣已開采的礦業30余家,亂采亂挖現象嚴重,鐵精粉選礦場就達13家,由于生產工藝落后,粗放式經營,導致河流水質污染嚴重;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趨勢加大,特別是重污染工業項目在村屯相繼落戶,例如:亨通鎮鉛冶煉項目、三源浦鎮二道村糠醛項目、圣水鎮糠醛項目、駝腰嶺鎮三家塑料顆粒生產項目等。
1.4 畜禽養殖糞便污染日益突出 全縣養殖業發展比較快,共有大小500多家養殖戶,主要養殖雞、豬、牛、羊、鹿等,而且分布全縣各個鄉鎮,除3家養殖戶辦理環評手續外,其他至今尚未辦理環評。畜禽糞便到處堆放,農民居住區、河流岸邊、道路兩旁隨處可見,嚴重污染農村環境空氣質量。
1.5 農業面源污染危害加劇 全縣主要以玉米、水稻種植為主,開展配方施肥的村屯比例很小,農民亂施農藥、化肥現象嚴重,有機肥基本不施?;?、農藥用量過大,而且利用率低,近30-40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失,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污染日益加重。
1.6 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導致生態破壞嚴重 柳河縣地處半山區、山區地帶,農民燃料主要以燒柴為主,亂砍亂伐現象突出,清潔能源利用率比較低。另外,毀林開荒現象嚴重,造成水土流失面積逐年加大。各鄉鎮礦產資源開發比較迅速,植被破壞嚴重,亂采亂挖、挖沙取土時有發生。如姜家店火山巖、時家店石灰石礦、羅通山石膏礦、向陽鐵礦等都已開采。
1.7鄉村旅游污染逐步顯現 全縣已開發利用生態溝30多條,餐飲、旅游服務業人數日益增多,其人群活動造成的污染日益顯現。另外,羅通山鎮正打造全省旅游熱線,必將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2 農村環保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
2.1 環保工作“重城輕鄉”問題凸顯 多年來,縣有關部門把環境保護重點放在工業污染防治和柳河鎮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了工業污染點源治理,重點解決城鎮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沒有出臺一系列政策,而且對農村環境污染現況不清楚,缺乏制定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依據。
2.2 農村環保工作出現“真空” 目前,全縣各鄉鎮未設環保管理機構,只是部分鄉鎮設有由主管副鄉鎮長擔任的環保助理。領導機制不健全,對開展環保工作造成很多不利因素,環境應急能力差,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農村環境保護管理是一個空白。
2.3 農村環保工作法規制度建設不健全 目前,沒有一部完整的關于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法律、法規,在實際環境監管中無從下手,沒有相應的法條。如:養殖業由于受到規模限制,對一些污染較重環境較敏感的養殖戶,沒有具體的法規和制度進行約束。
3 對策與建議
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應著力在完善機制、加大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加強農村環保力量等幾個方面進行。
3.1 強化責任,完善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 要強化縣政府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責任;明確資源開發單位、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對各個環保責任主體實行嚴格的考核、獎罰制度;各鄉鎮政府要編制生態環境規劃,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各部門要協調配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建立長效工作聯動機制,形成分工明確,協調有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2 構建環保投資渠道,切實加大農村環保投入 政府應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農村環保財政預算,并積極爭取國家、省環保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及對一統河、三統河重點流域、柳河水庫水源地的污染治理。采取政策傾斜措施,對環保類項目及其他環保設施完善的企業優先考慮資金補助。調整財政投入結構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無化、多種類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對農村生態、公益事業的投入。探索資源有償使用、區域生態補償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一、加強生態區建設與保護,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體系。
1、建立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區。目前我市有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1982年微山縣建立了全省第一個南四湖鳥類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山東省林業廳批準為省級鳥類自然保護區。200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設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現又在積極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我市有市級自然保護區2個:泉林水體自然保護區和青山自然保護區,縣級自然保護區2個:嶧山自然保護區和十八盤自然保護區。我市建設了南四湖、泗河源頭2個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現都已取得了階段性建設目標。按照國家環??偩旨笆…h保局《關于在全省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強了對自然保護區的環保監管力度,及時將文件轉發給了相關縣市區環保局及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進行了一次全面自查,下一步將繼續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我們也及時將自查情況上報了省局。
2、推進了生態示范區及生態縣(市、區)建設。開展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建設一批生態示范縣市,金鄉、微山2縣獲得國家級態示范區命名;兗州、鄒城、曲阜3市被批準為省級生態示范區。督促各縣市區做好生態規劃編制工作,保證各生態縣(市、區)建設規劃編制的質量和進度,除泗水縣外,其他各縣市區生態建設規劃評審工作全部完成,并經人大批準實施。
3、建設綠色通道。加快實施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公路、鐵路、河流兩側種植樹木和花草,形成綠化美化相結合的風景線、生態線。加強城市綠化,增加樹種,常綠樹與落葉樹相結合,建成城市沿河休閑場所,進一步搞好道路綠化帶建設,形成城市生態走廊。
4、抓好秸稈禁燒工作。夏收、秋收到來之際,下發了秸稈禁燒的文件,與監理站一起開展現場檢查活動。重點在104、105、327國道、京九、京滬、兗石沿線及嘉祥機場附近。
5、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為做好*年度省級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我市及時下發了《關于做好*年度環境優美鄉鎮申報工作的通知》,指導有條件的鄉鎮立足本地實際,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制定環境優美鄉鎮創建計劃,抓好創建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工作。督促鄉鎮切實加大創建工作力度,幫助有關鄉鎮因地制宜地解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等有關技術問題,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整治鄉鎮和村莊環境,防治農村生活污染,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保護飲用水源,美化人居環境,切實解決農村“臟、亂、差”的問題。為做好鄉鎮環境規劃編制工作,我局下發了《關于編制鄉鎮環境規劃的通知》。加強對環境優美鄉鎮申報工作的指導,堅持考核標準,嚴格把關,指導鄉鎮按照有關要求準備申報材料,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
2005年,我市共創建全國及省級環境優美鄉鎮7個,鄒城市北宿鎮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鎮”稱號,汶上縣汶上鎮、次丘鎮、郭倉鄉,魚臺縣王魯鎮、張黃鎮,鄒城市唐村鎮6個鄉鎮獲得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稱號。在此基礎上,*年,在省環保局的認真指導和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的精心組織下,完成了新兗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的申報工作及梁山縣拳鋪鎮、任城區接莊鎮、微山縣留莊鎮、韓莊鎮及汶上縣南站鎮等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的申報工作。創建活動推動了鄉鎮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鎮經濟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美化了村容鎮貌,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增強了生態環境意識,提升了鄉鎮生態文明水平,推進了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二、存在問題
1、生態建設工作政府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還不理順。生態市建設的理念還未能做到深入人心,在一些地方并未擺上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2、生態建設的有關政策還不到位,規范性文件支撐不夠,工作尚未實現法制化、制度化。存在的工作機構薄弱、人員編制偏少等問題,
3、生態市建設的技術與資金支撐不夠,一些影響生態市建設的技術缺乏突破,如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化肥、農藥的減量化替代技術,農產品的無污染加工技術等。生態市建設是一項與經濟雙贏的工作,但在啟動階段,還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
4、結構性調整的任務艱巨,這其中即包括對工業結構的調整,如需要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的產品、技術與行業,又包括對農林畜牧的調整、發展生態農業、開發有機食品、調整種養結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建設力度。在建設好現有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潛力,具備申報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條件的積極申報,在建的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創造升級條件。我市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正在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有望升級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嶧山和十八盤在縣級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升為市級自然保護區,做好泉林水體自然保護區和青山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加大南四湖、泗河源頭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力度,確保達到預定建設目標。加快南四湖自凈功能研究,建立人工隔離帶,種植水生植物,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改善水質。建成尼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十八趟省級森林公園、嶧山地質公園,建成梁山、泉林、九仙山、安山寺省級風景名勝區。
2、繼續開展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F已命名的生態示范區根據規劃目標抓緊實施,爭取在規劃年限通過驗收;未獲命名的縣市區繼續申報,將我市所有縣市區都建成生態示范區。
3、積極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和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我市在總結以往創建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鄉鎮特點,繼續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科學整合城鎮布局,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優化鄉鎮工業結構,建設鄉鎮工業園區,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施污染集中治理和監控。積極開展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環境優美鄉鎮活動,促進縣級市向中等城市發展,小城鎮向中心鎮發展。按照生態市總體規劃指標的要求,制訂并實施環境優美鄉鎮建設規劃,不斷提高城鎮和鄉村人居生態環境質量。明年重點抓好兗州興隆鎮、任城區李營鎮、泗水泗張鎮、曲阜姚村鎮、微山韓莊鎮等一批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切實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創建一批文明生態村。
4、大力發展生態居住示范小區。建設“綠色環保社區”,拆除違章建筑,改善居住條件,優化服務網絡,治理社區環境,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規劃人口在3萬人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商店、公寓、綜合樓和建筑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及大型綜合文化、體育設施都要建設中水回用設施。推廣應用環保材料,在工程質量監理中增加室內有害物質控制的內容,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最佳人居環境。
四、擬采取措施及工作建議
1、把生態環境保護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完成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朔恢匾曆矍敖洕?,造成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惡化的短期行為,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建立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保障生態保護規劃的實施,力爭使人為因素造成的新的生態破壞得到基本控制,重要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和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部分區域的生態破壞得到治理,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2、加快生態保護的立法工作,依法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加快制定生態環境相關法律法規,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法律支持,明確環保部門和其他管理部門的職責和職權,確立保護主體(開發者)的職責和義務,不斷提高全民的法制觀念,形成人人參與,管理規范有序的生態保護體系。加強政策研究,建立和完善生態保護的行政手段體系和政策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推動生態保護。在經濟開發和項目建設時,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有關法規與標準,嚴格控制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開墾土地,不允許毀壞林地,污染水資源,浪費土地,違者必究,對不適宜生產和生活的地區,要做出規劃,創造條件,實行異地開發和安置,減輕對環境的壓力。
3、加強基礎建設,提高生態保護監督管理能力。加強生態保護隊伍的建設,設立專門機構,明確管理職責,提高生態保護統一監督能力。同時,加快生態保護的標準、規范和技術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生態保護執法提供支撐基礎。增加工作經費,在投資計劃、科研立項、國際合作等方面,向生態保護傾斜,連續扶持幾年,使之成為力量。
4、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強化社會監督。制定監督管理辦法,建立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監督管理制度、分級登記和備案制度、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生態破壞限期治理與定量考核制度、生態破壞狀況定期公布與公眾監督制度。開展對生態保護的定量考核,濟寧市生態監督年報,組織專項執法檢查和市直部門聯合檢查,加強新聞輿論監督,整體推進工作的實施。
5、把科技進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圍繞生態環境建設的關鍵問題組織科研攻關,依法保護研究開發成果,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科技推廣、信息服務體系和技術交流網絡。按照試驗示范、推廣的路子,辦好各類試驗示范區。推廣規范化的技術規程,組建生態監測網,建立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站。
6、建立健全穩定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建設資金。將生態環境建設資金列入預算,作出長期安排。積極爭取利用國外資金,國外的長期低息貸款和贈款要優先考慮安排生態環境建設項目。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上的各類投資主體向生態環境建設投資。
四、建議和意見
1、建議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環保部門綜合協調與監督工作,計劃、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和建設等部門要加強自然資源開發的規劃和管理。
貫徹落實“環保攻堅惠民”實踐活動,是推動全市黨員干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貫徹落實“環保攻堅惠民”實踐活動,集中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飲水安全、垃圾處理、環境美化、植被恢復、村屯綠化等問題,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水、呼吸新鮮空氣、吃上放心食品、住進美好家園,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主要任務
1、保障城鄉群眾飲水安全。積極爭取國家、省資金支持,由市、縣(市、區)二級政府進行配套,建設飲水工程436處,解決40499戶、1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劃定主要河流禁排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開展飲水用水源地污染綜合整治。在全市實施“河長”制和出區域斷面考核。建立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監測、監管體系和機制,解決全市34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2、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問題。推進村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村鎮改廁工作、村鎮畜禽養殖、“一池三改”、糞污處理和綜合利用,加強村鎮環境綜合治理。到2009年2月底,建成17個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養殖糞污)處理示范村。
3、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創建活動。爭取在2009年2月底,建成1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和15個省級環境優美村。
4、推進遼西北地區植被恢復。加快遼西北邊界防護林體系建設,推進遼西北地區荒山綠化工作。到2009年造林結束,完成遼西北邊界林帶造林綠化65.8萬畝,完成遼西北地區春季荒山造林作業面積27萬畝。
5、實施村屯綠化工程。實施鄉鎮、村屯、校園、園區等綠化建設,采取花草結合、林果結合,增加農民收入。到2009年春季結束,完成綠化鄉鎮、村屯、園區80個,綠化中小學校6所。
三、組織實施
1、明確工作責任。“環保攻堅惠民”實踐活動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各縣(市)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市環保局牽頭、市林業局協助,市政府督察室負責檢查督察。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任務分工,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明確負責人,抽調專業人員開展此項工作。各責任單位要于每周四下午將工作進展情況報市環保局,由市環保局匯總全市工作情況上報省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
2、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環保攻堅惠民,解決基層實際問題,事關每個農民利益,各地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農村環境,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引導農民為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要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觀,增強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投入到“環保攻堅惠民”活動中來。
一、生態市建設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加大了“十大工程百個建設項目”的實施工作。《*生態市建設規劃》已于2005年頒布實施,圍繞生態市建設的總體目標,由發改委牽頭,我局等多個部門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建議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生態市建設“十大工程百個項目”。今年主要按照規劃的目標要求,加強了“十大工程百個建設項目”的實施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市生態市建設“十大工程百個建設項目”累計開工項目142個,總投資154.8億元,已完成投資96.3億元,完成項目59個。
二是加強了生態縣(市)的創建指導工作。我們在努力推動生態市創建的各項工作的同時,還加強了對各縣市生態縣(市)建設規劃編制的指導,確保其規劃既突出當地的生態優勢,又能與省、市生態建設規劃相銜接。目前,我市8個縣(市)生態縣(市)建設規劃均已完成并頒布實施。作為生態示范縣(市)的*和*兩市,正在加緊創建步伐,爭取早日達到生態縣(市)各項指標要求。
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生態市建設提供載體。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投資,用于中心城區道路改造、環保設施建設和綠化美化及城市綜合整治,目前已建成了20多塊公共綠地,70余處街頭游園綠地,38多條綠色景觀大道,新改擴建園林綠地面積421公頃,栽植苗木900多萬株,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實施了中心城區內白浪河、虞河、張面河“三河”綜合治理工程,其中張面河和虞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白浪河綜合整治工程已完成規劃并通過專家論證,近期即將實施。
四是積極開展了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2005年我市共有安丘市景芝鎮等7處鄉鎮被命名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今年,特別是七月份全省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現場會結束后,我們充分認識到與兄弟市的差距,改變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推動創建工作的開展,鄉鎮的創建積極性明顯提高。*年,我們共推薦19處鄉鎮申報了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并在已獲得省級命名的鄉鎮中推薦了3處申報了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目前,3處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已通過國家環??偩值墓?,省級環境優美鄉鎮也正在審批之中。
五是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加大對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治理力度。今年以來,我局緊緊抓住水和大氣這兩個影響我市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通過深入實施“碧水藍天工程計劃”,加大了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與監控力度。印發了《*市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全市重點區域流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市區飲用水源地;工業園區和各類開發區進行了現場嚴查。為深化重點區域流域污染控制工作,今年先后開展了峽山水庫、白浪河水庫和濰河(兩庫一河)水源地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和虞河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目前,兩項區域性污染綜合防治工程的規劃均已通過專家論證,市政府將于近期著手組織實施。
六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近年來,我們從實際出發,遵循“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在企業、園區(行業)和社會三個層面,積極探索和實踐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形成了1個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區、1個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4個省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43個市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同時,我們還把循環經濟理念引入園區開發建設,充分發揮*、昌邑、寒亭三市區北部沿海區域資源優勢,認真落實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鹽堿系列產品為主導、溴化物產品為重點、苦鹵化工系列產品為基礎、精細化工系列產品為發展方向的鹽及鹽化工發展格局。
七是積極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但是,由于農業生產污染難以控制、農村環保公共設施不足以及農民環保意識較低等原因,相對于城市環境保護工作而言,農村環保工作明顯滯后。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控制和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我們以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為指導下,根據我市農村環保問題的實際情況,分別出臺了《*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意見》和《*市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另外,在我們的積極推動下,我市昌樂縣申請列入全國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試點縣,目前正在等待審批。
二、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雖然我們在生態市創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工作做的不夠到位。一是雖然出臺了一些政策,但投入機制尚未配套,獎勵政策尚未出臺,多元化投融資機制不健全,綠色GDP考核制度、生態補償機制至今尚未建立,生態建設資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市建設的進程。二是系列創建活動缺少資金和政策支持,創建積極性還不夠高。三是生態市創建工作涉及面廣,難以面面俱到。2007年,我們要繼續保持好的工作作風,不斷改進工作思路,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為迎接中期考核作好準備。
一是繼續抓好*生態市建設規劃的落實工作。根據《*生態市建設規劃》和生態省建設市長責任書確定的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好實施,逐個項目抓好落實。
二是繼續抓好生態市建設階段性工作。按照生態市建設“十大工程百個建設項目”確定的工作任務,加大推進力度,協調有關部門抓好落實,盡快見到成效。
三是繼續組織搞好各類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活動,*、*已經通過國家環??偩值目己蓑炇?,諸城、高密、安丘、昌邑等縣市區,要根據各自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具體的創建規劃;積極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在2005和*兩年創建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積極協調組織,力爭早日達到生態市兩個80%的目標。通過開展各類創建活動,努力營造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