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跳繩教案

跳繩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跳繩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跳繩教案

跳繩教案范文第1篇

安徽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辦法完整版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教育部部長令第7號)和《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皖政〔20xx〕24號),結合我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

1痹謔≌府領導及省人事廳、省財政廳的宏觀指導下,省教育廳主管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負責制定教師培訓政策,設置教師培訓類型,并對教師培訓實施管理和監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2筆〕閃⒔逃、人事、財政、物價等部門參加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見附件1),負責統籌和協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除按規定必須進行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見附件2)外,停辦一切不合理的教師培訓。新增針對中小學教師開展的培訓,必須由舉辦部門提出,報經省聯席會議對培訓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培訓機構資質和經費安排等方面進行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并嚴格遵循誰培訓、誰出錢 的原則,由舉辦部門負責承擔因培訓發生的相關費用。

3備魘薪逃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領導和工作機構,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確定一名分管負責同志,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均應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

4備骷督淌ε嘌禱構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基地;高師院校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承擔相應培訓任務;中小學校是繼續教育的主陣地。

5敝行Ы淌繼續教育實行領導負責制,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師進修院校、有關師范院校和中小學校的主要負責人為繼續教育第一責任人。

6敝行Ы淌繼續教育和繼續教育基地建設是教育督導和普九復查的重要內容。

7敝行Ы淌ε嘌凳敵芯霾咴鶉沃坪馱鶉巫肪恐疲并通過開展專項督導,整頓培訓秩序,規范培訓行為,增強培訓實效,把面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減少到最低限度,以切實減輕教師負擔。

二、目標與原則

1敝行Ы淌繼續教育的總體目標是: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提升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近期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和提高教師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能力。

2敝行Ы淌繼續教育的原則是:分層分類,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按需施教。根據基礎教育發展和教師的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和不斷完善繼續教育內容;堅持集中面授、自學與校本培訓相結合;堅持面向農村、送教上門,堅持創新培訓模式,推進教師遠程研修。

三、類型和項目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每5年為一周期,從20xx年開始,每周期內中小學教師年均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不少于72學時。

1苯淌Ω諼慌嘌怠C嫦蛉體中小學、幼兒園在崗教師的繼續教育,為360總學時。按照學科教學計劃,分層組織實施。其中,國家和省定專業技術人員公共課程培訓為80學時。公共課程納入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由當地人事、教育行政部門具體指導實施。為減輕中小學教師工學矛盾和經濟負擔,教師參加集中面授原則上不出縣。中小學教師的培訓由各地教師進修學校或有關師范院校實施。培訓費由部門、學校、個人共同支付。個人支付部分由培訓單位按照《省物價局、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培訓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皖價費〔20xx〕243號)規定收取。

2憊歉山淌ε嘌怠>教育行政部門選拔認定的中小學骨干教師參加的培訓,時間為1年,集中研修為240課時。骨干教師省級培訓根據省級培訓方案,由省級培訓院校實施。不向教師收取培訓費用。

3碧岣哐Ю培訓。中小學教師參加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由學校批準后,自愿參加,費用自理。省教育廳提出培訓計劃,并委托有關高校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參加提高學歷培訓可折算為一定的繼續教育學時。

4庇⑻囟未來教育項目培訓。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不向教師收取培訓費用。

5斃驢緯膛嘌怠O蹬浜匣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展的專項培訓,納入教師繼續教育,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不向教師收取培訓費用。

以上各類培訓的具體實施細則由省教育廳會有關部門另行印發。

四、證書管理

1比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統一使用省人事廳印制的《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其他任何單位自行制作、發放的證書無效。

2敝な櫸⒎擰8魘腥聳灤姓部門負責本地區中小學繼續教育證書的編號、加蓋鋼印工作,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證書的統一申領和發放工作。

3敝な櫚牡羌嗆蛻笱欏8骷杜嘌翟盒8涸鵂中面授的學時登記,中小學校負責校本培訓情況登記,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負責省統考課程的登記。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校本培訓課程的審核,各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集中面授課程的審核,省每年組織對各市繼續教育證書登記和審驗情況進行抽查。

4輩渭庸歉山淌ε嘌檔慕淌Γ須提供骨干教師培訓通知書和結業證書,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辦理免于參加周期內教師崗位培訓證明,并在本人繼續教育證書上登記相關內容。

5奔絳教育證書作為完整、系統記錄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情況的有效憑證,由教師本人保管,涂改無效。證書損壞、丟失后,應及時向發證單位申請補發。

五、經費保障

1敝行Ы淌繼續教育以財政撥款為主渠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繼續教育經費由本級財政安排,經費標準不低于中小學教師工資總額的1.5%,并在地方教育事業費中專項列支。地方教育費附加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培訓。財政困難的地區要積極建立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個人三者分擔繼續教育成本的機制。省級繼續教育專項經費逐年適當增加,重點用于農村骨干教師和培訓者培訓。

2卑煅條件較好的中小學校應在業務經費和辦學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師繼續教育專項經費。

3備骷督逃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在年初教育預算中設立本級骨干教師和培訓者培訓專項經費。

4敝行Ы淌繼續教育經費由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其中直接用于教師進修院校辦學的經費,由主管部門根據培訓計劃在編制年度預算時安排。

5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批準參加繼續教育并完成繼續教育任務的中小學教師,其學習期間的費用按有關規定在繼續教育經費和所在學校的業務經費中開支。

7 鼓勵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資助、捐贈,并積極爭取各類項目基金。

六、基地建設

1備據教育部《關于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教師〔20xx〕3號)和《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本級繼續教育基地標準化建設,逐步將教師培訓基地建設成為教學、資料、實驗、電化教育和教育科研中心。

2備骷都絳教育機構,可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及服務范圍,申報繼續教育基地資格,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認定結果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

3備骷都絳教育培訓基地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建設與管理。省教育廳依據教育部《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組織對全省縣級教師培訓機構進行示范性評估和合格評估;會同人事行政部門對省管繼續教育基地進行資質認定。省教育廳每兩年進行一次評估,對不具備條件或違反有關規定的,取消其基地資格。基地實行年檢制度,各級基地向其主管部門上報年檢報告。

七、獎懲措施

1敝行Ы淌Π垂娑ú渭蛹絳教育,享受與在崗人員同等的工資、獎金和福利待遇。

2痹詡絳教育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地區、單位和個人,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3狽財榔鋼俺啤⑿聘、競聘職務、晉級及考核評優的中小學教師,須按規定將繼續教育證書提交同級人事行政部門審驗。

4 接受規定的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培訓或未經同意中斷按規定必須參加的繼續教育的中小學教師,由所在學校取消其職務聘任資格,或延緩其職務評聘,繼續教育費用全部由本人承擔。

5狽參シ幢景旆ü娑ň侔斕鬧行Ы淌ε嘌擔教師有權拒絕參加,同時追究舉辦單位及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并嚴肅處理。

6倍災行Ы淌繼續教育工作和培訓基地建設工作領導不力,導致不能完成培訓任務的單位,其第一責任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評為優秀等次,情節嚴重的,要給予通報批評直至行政處分。

八、附則

1庇錐園、特殊教育機構、中等專業學校、師范學校、職業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教師的繼續教育參照本辦法實施。

2北景旆ㄓ墑〗逃廳負責解釋。

3北景旆ㄗ苑⒉賈日起施行。

繼續教育含義第一,繼續教育是一種成人學歷教育;

第二,受教育者在學歷上和專業技術上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和水平;

第三,繼續教育的內容是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

跳繩教案范文第2篇

(1.宿州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2.淮北師范大學 科學技術處,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美好安徽建設,加快建立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本文通過對安徽省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近10年繳納的現狀調查,分析影響養老金繳納的因素,結果顯示人口老年化是影響本省養老金繳納的重要因素.運用統計方法,歸納出安徽省養老保險繳納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 :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支付安全系數;替代率

中圖分類號:F840.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076-04

在養老保險實務的研究中,養老保險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齡人的生活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主題.此時,養老金繳納的現狀調查,可以揭示養老保險發展變化的本質,對于預測未來,以及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狀況嚴重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從現狀調查中得到一系列數據,并從中反映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本論文重點要分析的問題.

1 養老金的概述

1.1 養老金的概念

養老金,亦稱退休金,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機構等向因為年老或疾病而失去勞動能力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的人按月支付的資金,作為生活來源由失去勞動收入者定期領取的資金.當我們年輕工作的時侯,將我們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用于投資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現實情況中,養老金計劃多指公司為雇員提供的福利,主要是年老退休福利和病退福利.我們稱雇員為得到這些福利而繳納的保費為“投入金”,通常,投入金由公司和雇員共同分擔,比例由公司確定.

1.2 養老金計劃現狀

為促進美好安徽建設,加快建立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安徽省政府制訂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雖然目前我省社會養老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老年人需求相比還不適應.至2010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991萬人,占總人口的14.5%.預測到2015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07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5.2%.

日趨增長的養老需求與相對滯后的養老服務體系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隨著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的經濟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的相應提高,養老服務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城鄉、區域之間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養老床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加速向城市流動,農村老年人向家庭以外尋求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明顯增加.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對社會養老提出新的挑戰.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空巢家庭不斷增多,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對專業化養老機構和社區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

在面對挑戰的同時,我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廣泛關注,群眾迫切期待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隨著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日益完善,城鄉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公共財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領域,為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 養老金的產生

2.1 養老金的形式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養老保險雙軌制的歧視性退休制度,即企業職工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照一定標準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關于養老金的形式,現在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年老退休金,是指因達到退休年齡而獲得的福利,它是一種延期的年金,通常從退休時開始支付.這種計劃有兩種形式:一是確定投入金計劃,雇員和雇主對該計劃的投入是確定的,福利的給付則視投入金的投資狀況,投入金投資收益高,福利就高.二是確定福利計劃,雇員可得的福利是確定的,投入金的多少根據福利的多少來定.

(2)疾病退休福利,通常是基于疾病發生年的薪水,一般會有一個最低的福利額,也只支付到某一年,比如說65歲.我們設病退福利金是病退年內薪水總額的x倍,最低的病退福利金為疾病發生年薪水的10倍.雇員必須已有至少5年的服務期,且在65歲前發生疾病,才有資格領取病退福利金.

(3)辭職福利金,分為兩種:一是在雇員服務一定年數后辭職,比如說10年后,雇員就有資格得到從正常退休年齡起的生存年金,即一個延期年金;二是在雇員自己投入部分金額購買養老金計劃的情況下,若雇員在有資格獲得退休金前辭職,則雇員可一次性得到已繳納投入金的返還.

(4)死亡福利金,養老金計劃中的死亡福利金一般都采取一次性給付的形式,有時也采取繼承年金的形式,即把死亡保額支付給雇員的仍存活家屬.

目前,我國城鄉的養老金差距還很大,企事業單位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差距最明顯,要解決這些問題仍然很不容易,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減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幸福生活.

2.2 養老金計劃

目前,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尚不發達,為了使養老保險既能發揮出保障生活和安定社會的作用,又能適應不同經濟條件的需要,以利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養老金計劃是全國各省市普遍采用的社會保障模式中的一種,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起到絕對主導的作用.

一般來說,養老金計劃是由國家或企業主發起的,這些發起人負責養老基金的管理及支付,他提供參加者因老、病、傷殘、亡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上的保障.養老金計劃作為對參加者的保障計劃,養老基金由計劃的發起人單獨承擔或發起人與參與者共同承擔,每月按參加者工資的一定比例來繳納.養老金計劃所籌集到的養老基金可用于投資,本金及投機回報用于對參加者未來的給付.

一般的養老金計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固定給付計劃和固定繳資計劃.在固定給付計劃匯總,參加者退休后所得到的退休金的額度是固定的,這一額度可利用退休金公式來確定.退休金的計算是基于參加者的工資水平及參加計劃的年限來進行的.

在固定繳資計劃中,發起人或參加者需要向養老基金繳納約定的額度.而參加者將來所得的退休金額取決于養老基金未來的投資回報情況.投資回報越高,參加者得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這種方式中參加者自身也需要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

3 養老金的計算辦法

3.1 基本計算方法

在我國,凡是參加市、城鎮、企業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應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即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而不再是統一的120);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養老金的領取是沒有規定的期限的,只要領取人一直生活在世上,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來的標準計發.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某男性企業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則有

(1)當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①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

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②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

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2)當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①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

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②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

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③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

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例1 假如某公司職工趙某今年55周歲,每年選擇繳1200元,到60周歲再一次性補足10年,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計算方法為:[1200元(正常繳費)×5年+70元(政府補貼)×5年+100元(補繳金額)×10年]/139=52.90元/月,再加上70元基礎養老金和30元繳費年限養老金,合計152.90元.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例如,2010年4月份安徽省公布的2009年度全省社平工資為30293元左右,因此2010年繳費金額=30293×20%=6058.6元.

關于企業養老繳費基數確定,職工繳費工資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以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應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分為60%、80%、100%,基于目前社平工資逐年提高,考慮到個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檔級.對于多地參保的情況,實行養老金計算全國統一.

3.2 常見的給付方式

與x歲加入養老計劃的個體,現在的年齡為x+h歲.用R(x+h)表示個體在t年后退休時可以得到的退休金額,并且假設退休后每年給付的退休金水平相同.在實際情況中,退休金一般是按月發放的,但是每個月給付一次的養老金模型可以用連續模型來近似[10].

考慮退休金連續給付計劃,在t時刻退休的個體所得到的總的退休金給付額的精算現值可以表示為

R(x,h,t)arx+h+t

如下為固定給付計劃中常見的退休金給付方案.其中,退休金額依據參加者的工作年限及工資水平而確定.

(1)退休金為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年工資乘以某百分比d,

R(x,h,t)=d(ES)x+h+t;

(2)退休金為退休前最后幾年的年平均工資,通常是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資.令k為t的整數部分,假設退休發生在當年的年中,則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資可以表示為

R(x,h,t)=(AS)x+h5Zx+h+t/Sx+h,

其中,5Zx+h+t為退休前最后五年的年平均工資比例系數,根據退休在年中的假設,有

(3)退休金為工作工作年限乘以某比例d,

R(x,h,t)=d(h+t);

(4)退休金為退休前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資與工作年限及百分比 三者的乘積.

4 影響養老金繳納的因素

4.1 人口老齡化程度

安徽省的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和增長速度,占全國平均水平的前十位.預計到了2020年,安徽省六十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1097.1萬,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5.1%;2045年安徽省六十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2276.6萬,老齡化水平將進一步推進到30%以上.安徽省人口老齡化程度與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對比情況的具體數據見表1.

安徽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扭曲是從21世紀才開始的,它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為:(1)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加快;(2)老年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多;(3)農村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增大;(4)各地區之間的發展失去平衡.除此之外,老年人口還具有明顯的分化,在2000年時,高齡老人(年齡大于80歲的)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8.8%,而低齡老年人口的比重卻高達57.60%,占一半以上.通過這一數據可以預知,在未來十幾年,安徽省的老齡人口將更加嚴峻.而且,安徽省不同性別的老年人口的年齡結構也存在大不相同,女性老年人口的年齡普遍要高于男性老年人口.

要改善這一問題,政府部分仍然需要下足功夫,解決老齡人口的問題刻不容緩.如果問題不得到解決,那么安徽省未來的發展很是問題,因為老齡人口的增多,能夠從事勞動力的人口就越少,勞動力會明顯不足.同時,年輕人既要忙于工作賺錢,又要忙于照顧老人,會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所以,政府一定要解決老齡人的養老問題.

安徽省人口老齡化程度受到空間結構的影響.空間結構主要是指城鄉結構和地區結構.老年人口的分布由于受到城鄉總人口比例結構的影響,使得安徽省老年人口分布農村老年人口明顯大于城鎮老年人口.安徽省人口老齡化空間結構的不均衡還表現在地區之間的差異上,各個地區之間的人口分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為未來的發展設了障礙.2005年,全省17個市的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差異如下表所示,見表2.

從表2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全省范圍內,除了淮北(7.38%)、銅陵(6.78%)兩個城市沒有達到老年型標準外,其他的城市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7%,已經步入老年型的城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黃山市與程度最低的銅陵市相比,老年系數差值就達到了1.96個百分點.但是我們還可以發現,高齡老年人比重較高的地區與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存在著不一致性,如全省老齡化程度最高的黃山市,80歲及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僅僅為12.11%,而尚未進入老年型城市的淮北市的高齡人口比例卻上升到了14.87%.從這些分析中都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的揚中程度在各個地區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要“對癥下藥”,只有找到了正確的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5 養老金繳納的現狀

5.1 養老金繳納的性別差異

從古至今,我國都有男尊女卑,養兒防老,男女有別等思想.如今,在養老保險方面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與男性相比,女性在養老保險待遇上處于劣勢已是共識,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以及養老金額方面.社會保障在性別方面并非是中性的,我省的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主要以男性為主,女性老年人大部分還處于社會安全網之外.根據中國城鄉老年人口養老保險繳納狀況的一次抽樣調查的數據分析,在2000年城市男性老年人占離退休人員的88.6%,而女性老年人口中只占了54.7%;但是,在農村的調查中卻又得到這樣的結果,男性老年人占9.0%,而女性老年人僅僅占2.2%.無論城鄉,男女之間在養老金的覆蓋面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而這種情況在農村中更為嚴重.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政府應該更加注重城鄉差距的縮減,努力擴大城鄉養老保險的覆蓋面.

5.2 養老金收入不平等問題

養老金,即離退休金,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受城鄉經濟發展水平、退休前單位性質、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致使老年人之間的收入差距較為明顯.將家庭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收入平均分配給家庭離退休人員,再保留60 歲及以上人口的樣本,來分析家庭內部再分配后的養老金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地級市內,不同區、縣、鎮等之間的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從一般意義上說,養老金作為老年人收入的主要來源,象征著老年人的社會地位,養老金水平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老年人的社會經濟地位越高,其可享受的醫療等社會服務越多且質量越好,從而更加健康.養老金通過在家庭內部老年人口中的再分配,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2007年養老金對健康影響作用已遠遠超過其他家庭人均收入,對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收入來源及收入差距都會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會通過上述兩方面進一步影響健康狀況.由于單獨居住的老人越來越多,傳統的家庭保障模式受到沖擊,而作為老年人主要收入來源的養老金,對健康的保障作用越來越顯著.

6 結束語

養老金計劃是處理我省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的一種方法,為了避免給老齡人的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人們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參加養老保險,為以后的晚年生活做準備,這樣既可以減輕家中兒女的負擔,也可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目前,安徽省的養老計劃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績.雖然在養老保險體系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我們相信未來會得到更好的解決,使得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縮小乃至完全消除,這樣每一位安徽人都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娟.養老金分配中性別差異的研究綜述[J].蘭州學刊,2007,9(168):131-132.

〔2〕劉華,徐錦文.養老保險基金有效運營探討[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20(2):23-28.

〔3〕賈洪波,李國柱.養老金適度水平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7(4):366-367.

〔4〕張航空.養老金性別差異影響因素分析——以上海城鎮“老人”為例[J].南方人口,2010,25(2):22-26.

〔5〕張勇,陳耕云.中國基礎養老金的支付能力研究[J].財經論壇,2008,2(4):63-69.

〔6〕張曉為.安徽省養老保險金危機之我見[J].華東經濟管理,2002,16(5):101-102.

〔7〕楊欣然.推遲退休年齡的利與弊及時機分析[J].現代經濟,2008,7(11):45-49.

〔8〕王桂清,葛開明.完善養老金個人繳費制度研究[R].上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08.

跳繩教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培訓;煤礦職工;意識;安全教育;成效

0引言

煤礦安全培訓工作是煤礦企業一項嚴肅、認真、重要的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基礎工作,關乎煤礦職工隊伍安全素質提升、關乎礦井安全生產和效益保障,關系到職工個人的人身安危和經濟收入,同時也是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貫徹的具體體現。但在當前煤炭市場疲軟、經濟形勢下行影響下,受經濟收入和外界因素等影響,部分職工存在工作焦慮、工作情緒不穩定等情況,致使工作過程中易出現精力不集中、安全意識降低等情況出現,這是近年來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受上述因素影響,也造成部分職工雖然在接受安全教育培訓,但是安全意識未深入貫徹到具體工作中,安全意識也未得到有效提高。再者就是煤礦在安排安全教育培訓活動時,可能存在的片面追求辦證效率、制度落實不嚴格、督查考核走形式等問題,也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不能較好開展的原因。在這種形式下,如何進一步提升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成效、如何更加有效開展各項培訓工作、如何切實提高職工安全意識,遠離“三違”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者應著重考慮的問題。

1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有4個方面:①煤礦企業主要領導對安全培訓工作關注不夠,對“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就是重大隱患”、“安全意識提高就是經濟效益”認識深度不夠;②煤礦企業相關管理單位領導對培訓工作不重視[1],存在管理松懈、要求不嚴、督導考核不到位、工作開展不扎實現象;③基層單位領導重生產,輕培訓,對培訓工作支持力度不夠,配合不夠密切;④部分職工自身對安全培訓重要性認識不夠,把培訓當成一種負擔,不愿意主動參加培訓,從內心抵制安全培訓工作[2]。(2)培訓制度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為:對制度涉及的具體條款、要求執行力度不夠、執行不嚴格或未按照制度要求實施。如:做不到文件規定的脫產培訓;不能按要求定期召開培訓會議或即使召開也多是流于形式;按照安全培訓要求需教考分離的,實際流于形式等。(3)實操基地不完善。缺少實操基地,很多工種不能進行實操,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密切,影響培訓效果。(4)教師責任心有待提高。教師教案更新不及時,敷衍應付[3],照本宣科,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培訓課程設置針對性不強,不論什么工種,培訓內容都是統一內容[4]。

2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成效提升的對策

(1)管理者重視、強化協調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提升的根本之路。管理者重視、強化協調是煤礦安全培訓教育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組織保證,也是確保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提升的根本。為此,在每期安全教育培訓開班之初,做好與各單位的溝通協調,確立合理的專業課程、培訓流程、年度計劃內需培訓人員和教師隊伍安排是確保培訓工作順利完成的先決條件;同時,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各項培訓政策得以落實的組織基礎。(2)健全制度、完善體系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提升的基礎保證。完善的制度、健全的體系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得以有效實施的基本保證[5],目前各礦井在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制定方面已基本健全,體系也基本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的諸如制度僅以文件下發后,未組織有效學習、考核或未采取較為透明的如懸掛牌板、組織宣傳、明確各項流程等方式貫徹落實或制度、體系更新不及時,與當前形勢不適應等問題。因此,不斷梳理、完善現行制度,明確職責,及時更新體系是確保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有效實施的基本保證。(3)創新授課、加強實操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提升的必然舉措。傳統的“黑板+粉筆”、“教案+照本宣科”等的授課方式[6],已不能滿足當期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而“PPT+投影”的授課方式,易存在課件內容缺乏新意、動態體現和趣味性不足等問題,另外實操方面:缺乏長期性場地、實踐和可操作性的設備及組織人員、政策性鼓勵等因素,致使部分實操練習難以實現也是當前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因此,創新采用“案例+動畫演示+制度解讀+趣味講解”和充分的代入或引入互動式的授課方式[7],配合合理的實操練習、實操比賽等組織活動,是提升煤礦安全教育培訓的必備舉措。(4)加強監督、嚴格考核是煤礦安全教育培訓提升的有力保障。措施的實施需要嚴格的督促、考核,為確保教學質量,引進工程管理科學的過程管理、質量管理概念是很有必要的[8],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督查考核單項,明確各項教學管理細則,與職工收入相結合,采取必要的激勵措施,強化思想理念與職業操守責任制,明確管理過程側重點、及時兌現各項獎懲,將是保證安全培訓教育的有力保障。

3建議

(1)堅定領導、強化協調、積極引導。管理者重視是安全培訓工作健康發展的動力[9],因此,礦井的培訓工作要首先有主要負責人定期組織召開培訓工作例會,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對不支持培訓工作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表現好的單位或學員表揚獎勵,激勵先進,鞭策落后,提高基層單位管理者對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負責培訓單位要加強與基層單位管理者的溝通交流,爭取基層管理者的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培訓任務。另外,培訓教師要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和引導[10-11],讓學員從內心真正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學員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嚴把教案審核,積極溝通交流,科學、合理安排培訓內容。由于每期培訓的對象、工種都不一樣,負責培訓單位要及時與授課老師溝通交流,讓老師提前了解當期參培學員的基本情況,合理選擇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地編寫教案,并要求當期培訓教案提前報送負責培訓單位審核,確保教案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內容新穎、切合實際。(3)認真開展教學評比,加強后期跟蹤考核,檢驗培訓效果。當期培訓結束組織參培員工對授課老師進行評比打分,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評定為優秀的授課老師給予適當物質或精神獎勵,激勵教師授課的積極性,增強責任心,對合理化建議積極采納,認真落實,不斷完善培訓管理機制,提高培訓質量。同時,對當期培訓學員,通過每周基層單位學習會結合現場提問的方式進行重點抽查,檢驗培訓效果。(4)突出培訓重點,提高安全意識,提升全員素質。安全培訓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崗位操作技能上,培訓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員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提高自主保安意識,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轉變[12]。同時,在做好一般工種、特殊工種培訓的基礎上,按照“抓系統、系統抓”的原則,加強對重點崗位人員的培訓,分系統、分專業組織對班組長、質量驗收員、安檢員等與安全質量密切相關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崗位操作技能,為安全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4結語

煤礦安全培訓工作是關乎礦井安全生產的一項長效機制,必須長期開展、持之以恒,才能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另外堅持安全培訓教育就是礦井經濟效益的理念不動搖,是企業有效落實煤礦安全培訓教育的根本之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馬麗.淺談煤礦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9):281.MaLi.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coalminesafetytraining[J].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9):281.

跳繩教案范文第4篇

當前男幼兒教師的匱乏與流失已經給幼兒教育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2010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結構合理應包括男女教師性別上合理結構。在此政策背景下,我們申報了《當前安徽省男幼兒教師職業期望與職業素養研究》課題,開展相關調查研究。

本次調查的目的:一方面了解當前安徽省男幼兒教師的職業期望的現狀,另一方面旨在分析問題,并為安徽省男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一些建議和思考。(以下文章中的所提“教師”除特別說明外均指的“省內男幼兒教師”)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課題組參考了相關資料,自編了《當前安徽省男幼兒教師職業期望的調查問卷》。問卷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年齡、學歷等方面的問題,全為單選題;第二部分為問卷的主體部分,涉及職業的理想、動機、態度等八個方面的問題。調查問卷通過實地和QQ郵件的方式發放。調查對象抽取了合肥、蕪湖、安慶、淮南等地的共23名教師,回收有效問卷23份。

三、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一)職業的理想與動機

在此項統計中,有82.6%的教師認為幼兒教師并不是自己的理想職業,對選擇幼兒教師這項職業不夠滿意;有60.9%的教師選擇留在省內幼兒園工作主要原因是考編方便,反映出他們的職業動機,希望追求職業的穩定的職業;有43.5%的教師選擇因為喜歡幼兒,留在省內工作是希望能為省內的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是一種我們期待的積極心態。

(二)職業的態度、月薪及工作期望

在此項統計中,100%的教師都想轉行或去省外工作,其中超過半數的教師一直在等機會,一旦機會獲得,他們就會轉行或去省外,這為省內男幼兒教師留失造成隱患。有87%的教師希望在工作中獲得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有73.9%的教師最想獲得的是較高的收入,有65.2%的教師期望獲得工作的樂趣。其中把實現自身價值和工作的樂趣排第一位的占最高比例達39.1%,把較高的收入排第一位的比例是17.4%,說明教師大多最期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享受工作的樂趣,同時也能有較高的收入;只有4.3%的教師希望得到同事的關心和幫助,說明教師在工作中的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說明對自己能力的認可。

在這項調查中,沒有一位教師希望帶班,69.6%的教師希望能發揮男幼兒教師特長開展適合男生的專職教育活動,或做幼兒園管理工作,說明發揮男幼兒教師男性特質是非常重要的。近半數的教師選擇有5500元以上的月薪,反映教師生活的經濟基礎需求增加,但也能看出他們對自己月薪期望存在不合理的一方面。

(三)職業的發展期望

此項調查中,教師能在幼兒園工作時間在10年左右及以下的占100%,沒有人愿意堅持工作15以上,因此反映教師工作年限越長,轉行的可能性越大,不會把幼兒教師當作終身的職業來做,造成男幼兒教師的流失。在個人發展目標的問題上,近一半的教師期望能成為優秀的幼兒園管理者,只有17.4%的比例期望成為幼兒教育領域的優秀教師,反映出大部分教師不愿意只做普通幼兒教師,他們期望著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及聲譽。在制約職業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的調查中,73.9%的教師會選擇收入過低,由此可以看到收入是他們職業期望中的首要因素。

(四)工作中的問題及解決期望

此項統計結果顯示,教師認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收入過低的比例占78.3%,其次是個人的前途發展渺茫,再次是工作壓力大;而在排序中,43.5%的比例把個人的發展前途渺茫排在第一位,30.4%的比例把收入過低排在第一位,17.4%的比例把壓力太大排在第一位。數據中反映出當前男幼兒教師的收入問題影響到了他們對工作價值的判斷,從而影響到他們對工作的信心。幼兒園的領導期望有男幼兒教師,同時希望他們是多面手,從而造成他們對自己工作感覺壓力大,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他們工作的信心。在遇到問題或困惑解決的期望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現象,只有4.3%的人選擇憋在心里,說明教師遇到問題絕大多數還是希望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解決的;也只有4.3%的人選找網友談,說明他們期望解決問題的務實性。

(五)職業條件要求的期望

此項調查顯示,教師期望幼兒園領導能提高工資待遇的超過半數,反映著當前的教師的待遇不能讓他們滿意。在問到“您認為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男幼兒教師留在省內幼兒園工作?”87%的男幼兒教師選擇要提高工資待遇以及需要政府多加引導,給予政策支持,反映出待遇留人的需要,也表示出期待政府重視并支持男幼兒教師的工作。47.9%的男幼兒教師選擇了期望提供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量。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總的說來,在本次的調查中可以看到當前安徽省男幼兒教師職業期望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期望政府能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壯大省內男幼兒教師的隊伍,合理調整教師隊伍結構;

2.期望提高幼兒教師收入水平,吸引男教師的加入;

3.期望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男幼兒教師特長,開發適應男教師教育教學活動課程;

4.提高男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讓社會認識到男幼師教師職業重要地位,從而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聲譽;

當然,男幼兒教師對自己職業的興趣、動機及職業的認識影響到他們對職業的期望,也影響到他們對職業的態度和職業的評價,從而也就影響到他們對自己的職業及生活實際滿意度的體會和考量。

(二)建議與思考

當前安徽省男幼兒教師的這種職業期望中,透視出這樣的三種主要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事業與謀生的矛盾,發展與眼前的矛盾。為了能充分發揮男幼兒教師的潛能,調整穩定當前男幼兒教師的隊伍,我們積極努力思考,嘗試著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建議。

調查說明在他們的職業期望中,希望政府能給予政策支持。所以建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男生報考學前教育專業,并留住男生留在省內的幼兒園工作。如,在招考幼兒園教師中對男幼兒教師給予優先的考慮,特別在考編上的優惠。

2.對用人單位建議。

調查中男幼兒教師最突出的期望是能提高收入和挖掘他們的潛質,特別對男生來說更顯重要。所以建議用人單位,一要切實提高男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二要努力創造適合男幼兒教師工作的環境,充分發揮他們的男性特質,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如,開發適合男幼兒教師開展的教育教學課程。三在評價機制方面,制定出適合男幼兒教師的考量的標準,不要同女幼兒教師一樣一刀切,尊重男幼兒教師特點。四要單位領導對男幼兒教師應當給予適度關心,減少他們在工作中的壓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發揮創造性,提高工作的成就感,體會工作的樂趣和價值。

3.對培養單位建議。

對男幼兒教師的培養問題上,現行幼師培養規格要求較為適用女生的標準,所以要適當調整培養規格,適應男生標準。要調整課程和課程結構,努力開發適應男生課程。教學上因材施教,防止男生有異性化的傾向。

從本次調查信息中可以看出,當前男幼兒教師的學歷幾乎都是專科。所以期望本科師范院校學前教育系能完善培養目標定位,引導學前教育系本科的男生充實到男幼兒教師的隊伍中。

4.對男幼兒教師本人的建議。

當前省內的男幼兒教師人數較少,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議男幼兒教師們,要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期望達到符合實際的狀況,努力處理好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或落差的問題,合理構建自己的職業發展期望,要放眼未來,樹立自己的信心,不斷完善自我,彰顯自己的特質,發揮特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于玲玲.中專生職業期望研究.蘇州:蘇州大學,2001:1

跳繩教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體育 備課 案例 分析

備課是教學中的一個基本環節,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課程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應成為賦予新含義的熱點問題。

《中國教育報》曾在2004年發表了幾篇關于教師是否應該寫教案的討論文章:《嘗試“0教案”備課》、《備課改革不等于不寫教案》和《應提倡“開放式教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爭論,傳統“教案模式,固然有著可借鑒的價值,但其千第一律的格式要求與新課程下教學的個性化和動態生成性要求構成了一對無法克服的矛盾。

一、備課案例分析

筆者曾看到以下幾則案例(教案)片斷:

案例1:…………

師提問:怎樣才能跳得遠?

學生回答:用力跳。

師 這位同學回答的很好。……

案例2:……

演示:教師示范立定跳遠動作。

分析要領:兩腳開立的距離一般跟每個人的肩寬差不多。預擺時兩臂前后擺臂,身體適當上下起伏,在跳的一瞬間,前腳掌強烈蹬地,在充分蹬地后,身體要立即收腹,在收腹后兩腿要充分往前伸,在落地的一曖間,兩腿要立即緩沖。

學生先集體練習體會動作要領。再分組練習提高自己的跳遠成績

糾正錯誤動作:1、學生有小跳現象,注意不要有小跳。

2、學生的腿部力量不夠。

案例1 分析:筆者認為違背了兩個原則:一是教學過程有許多不可預測性,這個案例中既然知道學生一定能回答正確,何必再提這樣的問題,二是從評價角度分析,在課堂教學活動還沒有實施時,學生還沒有參與活動中來,談不上對學生進行評論,但可以考慮評價方案。

案例2 分析:存在問題有:一是教案內容較繁瑣,書寫、記憶、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若大量的精力化在書寫上,往往會缺乏備課時對關鍵點的把握。二是教師對教學中的知識點已比較熟悉,沒有必要化較大篇幅進行知識點的敘述,而重點應怎樣練習和為什么這樣練習上。二是這樣的教案有一種“自圓其說”的感覺,教師在課前一廂情愿地對課堂教學進行了提前預設,唯恐不細、不精,使得教案成了師生表演的“劇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堂教學。

二、備課的功能

備課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備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筆者認為,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不,備課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實施教學的得天獨厚導

備課是實施教學的首要環節,而備課的表現形式――教案,是構建教學實施過程的方案或藍圖。沒有充分的備課就去實施教學過程,教學結果不會理想,備課可以指引教師在教學中應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預期可以達到什么效果,預想會出現哪些問題等等。“不打無準備之仗”,備課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與課堂教學具有互補性。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在問題的呈現方式上,在練習的設計上,在探究式活動安排上,充分的備課顯得尤為重要。

2、評價教學的反思

備課一般有課前備課和課后備課兩種形式,實際的教學活動通常是兩者有機結合,對于教師在課前的備課,往往有許多預測不到或考慮不夠周密的問題發生,教師在課后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反思,實施課后備課,這樣,不但可以幫助教師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能力,更是教師積累、撰寫教學案例的源泉。

3、自身提高的激勵

教師要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知曉教育教學理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法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這是教師備好課的前提這將迫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教學實踐能力,也將激勵教師創造一個個行動的教學案例,備課可促使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4、設計策略的服務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備課的功能通常會有“服務于教學”異化為“服務于檢查”的現象發生。課程標準強調“教”要服務于“學”,在備課中要從“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去創新、設計教學方案。備課時,應認真分析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差異,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差異,挖掘學生激勵點,避免教學中的馬太效應。

三、備課的策略

教師備課的主要任務是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性和實際水平確定教學實施步驟、方法、策略等,制定教學方案,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備課的過程需要學習分析,練習時間,運動密度,它是一種智力和體力相結合的活動過程。備課要留下文字記錄,即寫成教案。

1、目標手段的因果性策略

一般備課的思路是先確定教學目標,然后圍繞這個目標設計教學過程。這種備課方式往往在新教師中比較普遍,在這里,因是教學目標,果是教學方案,筆者認為,教師在備課前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所包含的隱性知識,在對知識進行有效管理的現時,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逐步落實教學目標,寓目標于過程中,因是教學方案,果是教學目標。這樣做,更有利于體現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展的教育理念。

2、教案內容的簡約性策略

筆者并不贊同那種寫詳案的方法,教案如果過于詳細、完美,將在無形中對教師的教學形成束縛,剝奪了課堂教學生成的契機和充分拓展的空間,其教學效果未必理想。

3、教學環節的整體性策略

備課時的整體性構思,必將促使教學和整體性發殿,備課時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可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有重點地選擇或把握幾個關鍵。

4、操作性策略

教案應多體現過程、設計方法,少敘述知識內容。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的教育功能,創造性地處理教學內容,突出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時代性。有時,備課應達到說課的層面。筆者在《花樣跳繩》一節教學中,在備課時形成了以下一則教學簡案。

教學過程;個人跳繩 自愿組合重組創新――分組展示

1、個人跳繩:個人跳繩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師要求學生從最基本的跳法開始跳起,每一項跳20個,在固定的時間里,看誰跳的花樣多。接著進入第二部分,老師讓學生挑戰自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愿選擇跳花樣,能跳三搖的不跳雙跳,能跳四搖的不跳三搖,看能不能破自己的紀錄。

2、自愿組合:在跳花樣繩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技巧”上做各種適合的花樣跳法,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創設各種“跳” 法。

3、重組創新:教師課前準備了毽子、籃球、扇子和小旱傘,教師根據剛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重新分配,把每種花樣技術好的學生重新組合,目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4、分組展示:學生最愿意把自己創編的新花樣展示給大家,這樣很符合學生的心理,他們愿意表現自我,所以在這個環節表現的特別認真,老師放起了優美的音樂,隨著歡快的樂曲學生更加認真的跳起來,動作也比較規范,成功率也較高。此時隨著老師的激勵評價,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學生的激情更高了,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了,同時最佳創編獎、最佳合作獎、最佳表演獎也隨之產生了。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了本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东丽区| 扶沟县| 通海县| 墨江| 武隆县| 陆河县| 四平市| 朝阳县| 肥东县| 永福县| 潢川县| 鄂托克前旗| 盐城市| 汝城县| 连南| 淅川县| 迁安市| 博白县| 电白县| 普安县| 阆中市| 乌兰察布市| 彰化县| 葫芦岛市| 松溪县| 铜鼓县| 泰州市| 大城县| 玛曲县| 江口县| 页游| 巨鹿县| 大足县| 成都市| 安乡县| 信阳市| 喀喇| 玉树县| 友谊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