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在市局督導檢查評分后,我院認真組織廣大職工學習,根據要求對醫院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專項整改活動。通過整改活動開展以來,現將我院自查時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

1.門診科室存在的問題 根據門急、診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門急診科沒有單獨設立,沒有固定的業務技能強的急診工作人員。門急診醫生持證上崗率不高等情況。部分醫務人員業務技能不高,不能夠對一些常見急救設備進行熟練地掌握和應用,對一些基本急救技術掌握不夠熟練。各科室之間配合不夠緊密,科室人員之間協作不夠。

2.藥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藥房藥品管理工作不到位,過期失效藥品仍存在。 醫務人員業務技能素質不能適應醫院的發展要求。醫院因工作實際從事藥品調劑的人員是非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由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經市、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合格后上崗從事藥劑調配。對相關藥品調劑知識了解不夠,處方調配時把關不嚴,時有不合格處方調劑發生。

3.對口支援方面

在每個被幫扶周期,重點建設1個特色專科,培訓了小兒捏脊,刮痧、針灸等事宜技術。

4.家庭簽約服務方面按照國家、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指標,常住居民簽約率大到30%,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60%,建檔立卡貧困戶簽約率100%,按要求履約。

5.落實補償政策方面

落實財政對鄉鎮衛生院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等專項補助經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補助不低于國家標準,對村衛生室實行績效考核制度,以服務數量、質量、患者滿意度、任務完成情況等為主要內容,并將結果與財政補助掛鉤。

6. 村衛生室方面

個別村衛生室存在設備和藥品配備不全,收費項目未公示等問題。

二、整改措施

1.為確保衛生整改工作順利進行,達到整改方案的要求,為此成立以院長為首的工作整改領導小組,負責醫院整改工作,以提供堅強的領導保障機制。

2.強化醫療質量管理,建章建制,狠抓落實,杜絕醫療事故發生。建立醫療衛生工作整改制度的長效機制。醫院每周組織相關科室人員對各科室醫療工作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將檢查存在的問題登記在醫療衛生督察表,即時提出整改措施,責任到人,限期進行整改,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整改情況檢查。

3.加強職工業務技能培訓,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4.提高醫務人員綜合素質,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進一步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認真學習醫務工作者道德規范,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學習和每天晨會時間加強醫務工作人員道德素質修養。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況

景縣梁集鄉衛生院轄區共有78個自然村總人口3萬6千余人,貧困人口253戶533人。該院轄區有34個集體產權村衛生室,其中新建村衛生室17個,改建村衛生室17個。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村衛生室24個。

景縣劉集中心衛生院轄區共有40個自然村總人口2萬余人,貧困人口153戶350人。該院轄區有24個集體產權村衛生室,其中新建村衛生室9個,改建村衛生室9個。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村衛生室 16個。

二、工作開展情況

1、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策保障體系初步建立。鄉鎮衛生院嚴格按照上級政策健全付費機制,提高報銷比例。首先,認真執行“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貧困人口住院免交住院押金,住院期間免收一切診療費用,可享受該病情所需的所有檢查和治療,出院時由貧困人口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窗口核算后只需補交個人自負部分,大大減輕了貧困患者住院期間資金短缺情況,確保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次,開通“一站式”服務,確保“四重保障”實施到位。另外,衛生院實施“三免一減”提高了出院報銷比例,在原有合作醫療報銷基礎上貧困人口再提高10個百分點,根據核算結果不足者最后再由衛生院兜底,使每例貧困患者出院報銷比例均達到90%或以上;逐日統計每例貧困患者出院時非合規費用,層層把關落實,嚴格控制在10%以內。

2、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及便民服務措施有效落實。衛生院為所有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服務率達到100%,在此基礎上,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慢性病重癥患者實行了規范化管理和個性化健康服務,強化便民服務措施,制定出臺了先診療后付費工作方案,設立了“健康扶貧優先窗口”,開通了綠色通道。要求包村醫生結合衛生室負責人每月入戶為貧困人員宣講健康扶貧各種政策、指導用藥及清理家庭藥箱等,對于因病住院貧困人員衛生院包村醫生為其填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疾病篩查登記表,交由衛生院專職人員為其錄入國家健康扶貧動態系統。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健康扶貧基礎。成立由衛生院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召開健康扶貧工作會議,明確職責分工,抓好責任落實。利用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活動。加強對健康扶貧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傳,在轄區營造實施健康脫貧工程的良好輿論氛圍,并將健康扶貧納入考核管理,嚴格考核,強化問責。

2、建立健康扶貧工作機制。安排鄉衛生院成立了院長任組長的健康扶貧工作隊,明確了職責分工,有效推動了健康扶貧工作進展。組織鄉衛生院、村醫會同幫扶責任人、鄉村簽約團隊對貧困人員患病情況、大病慢病等病種分類及因病致貧人員反復摸底排查,精準識別,努力做到五清:對象清、病種清、對策清、責任清、進度清,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病,數據準確,管理規范,為落實健康扶貧任務提供全方位的精準目標定位。

3、優化診療程序,實現結算便捷化。開設計生特殊家庭、貧困人口、就診窗口,實施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流程患者無需交納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療。患者出院時,只需向衛生院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按規定報銷數額后的自付醫療費用。患者結清自付費用后,衛生院及時歸還患者提交的相關證件。     

4、規范診療行為。嚴格落實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以及相關疾病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范和臨床路徑,在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基礎上,嚴格出入院標準,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治療,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有效減輕貧困人口看病負擔。加強參保農村貧困住院患者轉診管理,引導貧困患者常見病、多發病在衛生院就醫,超出衛生院診療能力的危重、疑難、復雜疾病患者及時轉診至上級醫療機構,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合理就醫模式。   

5、積極宣傳慢病管理及防治知識,集中辦理門診慢病就診本。對在衛生院住院治療的貧困患者出院時凡符合24種慢病標準的負責辦理慢病就診本,新增貧困人口慢性病例繼續收集資料集中辦理,同時做好慢病的宣傳健康指導工作,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6、啟動農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以簽約醫生為代表,以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為對象,以家庭為單位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

7、優化衛生院環境,改善服務功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院落環境,加強清潔區域監督考核,進行硬化院落,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增加便民服務設施,加強門診管理,更新標識標牌,建立便民口袋,在門診大廳及住院大廳分別擺放農村貧困人口先診療后付費、健康扶貧政策、貧困人口就醫流程、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一站式服務窗口等展牌方便貧困人口就醫,提升群眾就醫感受。

四、存在問題

1、部分貧困人員未能及時在出院后給予衛生院包村醫生出院報銷單據,在衛生院職工下村入戶跟貧困人員詢問時貧困人員把相關單據又上交給保險公司造成衛生院無法準確為其填寫貧困人員疾病篩查登記表。

2、工作落實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部分工作小組對工作有點敷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存在輕服務現象。

3、部分鄉村醫生存在年齡大,體弱等現象,對鄉村醫生進行健康扶貧工作帶來了一些難度。

五、下一步對策及建議

1、繼續落實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傾斜政策。制定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實施方案,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相互銜接的醫療保障體系。確定貧困人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圍。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袁貴山

(2011年6月29日)

根據本次院長培訓要求,現將肥東縣張集鄉衛生院基層醫改工作實施進展和醫療衛生服務與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張集鄉共13個行政村,其中本轄9個村,2萬余人口。鄉衛生院占地面積50600平方米,醫療用房1390平方米,總資產300萬元,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13所,衛生院開設病床22張,編制人員20人,實際在崗職工17人,近三年,衛生院平均年業務收入240萬元。

張集鄉衛生院于去年9月正式實施基層醫改,全面落實醫改工作任務,管理體制回歸了公益性,實行了全員聘用制,建立了體現績效的考核機制和收入分配機制,全面實行了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率銷售,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進一步加強。截至目前,本院網上采購藥品共計63萬元,藥品直接讓利患者37萬余元。去年9月至今,門診11000人次,住院人次 510人,業務收入144.2萬元,門診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0%,住院病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業務收入總量已較上年同期下降約60萬元。

醫改以來,我們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強化管理,確保衛生院規范良好運行

基層醫改后,縣財政給予人員支出保障,衛生院的工作重心已從“保吃飯”向“保規范”轉移,我們不再為“吃得上飯”范愁,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是如何履行好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個基本”的職能。為此,我們著力于規范管理,以確保衛生院的良好運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們結合實際,制定了《張集鄉衛生院醫護管理制度》、《張集鄉衛生院考勤及獎懲制度》、《張集鄉衛生院職工績效工資考核實施辦法》、《張集鄉衛生院職工績效考核細則》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來規范管理,使得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從而建立起衛生院良好運行的長效機制。

二是抓責任落實。從院班子成員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職工,我們層層明確了各自的年度工作目標和責任,并于年初,由衛生院與各科室、科室與職工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負責人、科室負責人抓每位職工的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通過明確責任,工作放權,我院領導班子及中層干部切實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推動了工作的落實。

三是抓工作規范。我們堅持定期例會、監督檢查、醫療質量檢查制度,分析存在問題,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時傳達上級會議和有關文件精神。每月組織一次全體職工會議,以會代訓舉行業務學習,介紹醫療衛生方面的新知識、新動向,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通報衛生院收支、職工績效考核、監督檢查結果、醫療質量檢查結果等方面工作情況,從而促進了工作規范。

二、強化考核,確保衛生院各項工作的“績”和“效”

考核是促進工作落實的保證措施。我們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職工的工資掛鉤,進一步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推進了衛生院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

一是明確考核內容。我們將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和數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標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職工,做到考核指標量化、細化,可操作性強,使得人人有任務,人人有壓力。

二是確定考核辦法。我院對職工的績效考核,每天職工進行自考并記錄,每周監察監督組進行督查自考情況,每月有考核結果,結果公示后無異議將作為兌現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的依據。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體現優勞優酬、多勞多得,對不同的崗位依據技術含量、責任風險、勞動強度等確定不同的分配系數,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數核定其績效工資。

三是嚴格兌現獎懲。我們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制定了多項獎懲辦法,如,值班、加班、誤餐給予補助,出滿勤、衛生清潔,給予滿勤額外加分,兼職人員給兼職補助,科室負責人給職務補助,等等以經濟獎懲促進了職工的行為規范。

三、強化監管,大力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

村衛生室是農村衛生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的網底,是基層醫改的一項內容,也是衛生院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調動村醫的積極性?如何使村醫服從衛生院管理?如何規范村醫行為?為此,我們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建立了包干負責制。我院成立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由院長擔任,防保專職站長任辦公室主任,為具體負責人,抽調了衛生院3名骨干人員分別擔任組長,將全鄉13個衛生室分成3個組,包保負責各組村衛生室的日常監管工作,委員會成員每月對村衛生室進行一次督查,監督村衛生室各項工作的落實,解決村衛生室在一體化管理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指導村衛生室開展工作。

二是實行績效考核。我們制定了村衛生室的績效考核辦法,對村衛生室下達了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指標,每月進行一次督查,半年一次績效考核,績效考核結果與下發財政補助經費掛鉤。我縣對村衛生室的補助經費是在省補助每1200人口8000元的基礎上,縣財政再補4000元,平均到每個村醫,每月人均近1000元。此項經費對村醫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我們對村衛生室主要考核門診人次、醫療質量管理、藥品管理、財務管理、門診統籌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完成情況,考核分數90分及以上,全額撥付補助經費。

三是嚴格督查監管。我們制定了村衛生室的各項管理制度,并與績效考核掛鉤。我們要求每月5日前,村衛生室需把當月公共衛生服務完成情況的各項數據報送至衛生院防保站,遲報一天,扣除當月績效得分5%,以此類推。對醫療服務工作:處方要求規范,每張均要有分類收費金額注明,并附有發票;門診登記要齊全,注明患者的聯系電話;抗生素二聯及以上聯用處方百分比不超過10%,超過的扣分;消毒登記要齊全,缺項及不登記的均扣分。對村衛生室的財務管理,衛生院對其設置總賬及收支、明細賬,村衛生室設立現金日記賬和往來賬戶,村衛生室收支賬目每月統一衛生院、經濟實行獨立核算,采取“三查、三看、二核對”的辦法,即:查規章制度、查醫生處方、查購藥票據、看登記表冊、看藥品臺賬、看收費票據、核對庫存實物、核對就診病人,監督村衛生室藥品采購和零差率銷售情況,對違規行為堅決糾正。

存在的問題:

一、債務問題 由于08年新建鄉衛生院,留下了200多萬元的債務,其中170萬元為借貸,每年要承擔近20萬元的利息,新醫改后,取消藥品加成,收入銳減,靠業務收入已無法償還這筆債務,嚴重制約了衛生院的發展,甚至影響了各項業務的正常運轉。

二、人才問題 人員少、工作量大,我院在醫改前實際在崗人員數達31人,其中臨床10人,護理7人,住院病人平均80人次/月左右,門診1000人次/月左右,月均收入20萬元以上,醫改后編制總數為20人,分流11人,辭職3人,其中從事臨床只剩4人,護理3人,而門診及住院病人數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公共衛生項目任務在逐漸增加,導致部分醫護人員人均負荷量增加近一倍,我院自醫改以來所有在崗人員基本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特別是護士甚至需要連續加班幾個晝夜,在突擊公共衛生時,因人手不足,只得關閉部分科室。

三、分配問題 特殊人才待遇得不到體現,人心浮動。因我院臨床一線人才部分為醫改前自聘人員,業務能力相對較強,尤其是熱門專業如:醫學專用、骨、外科臨床等,醫改后只拿見習工資,待遇大幅下降,不足合肥市民營醫院待遇的一半,導致部分人才辭職。

四、院長支配權過小,績效考核方案可操作性不強,收入距離無法拉大,職工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動,吃大鍋飯現象無法遏制。

五、管理、監督力度不夠,本人因管理水平有限,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又人才缺乏,本人大多時間充當一線人員,對部分職工串崗、脫崗缺少監管,對曠工、違規違章人員處罰落實不能到位,導致一些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以上主觀問題我們將加大力度進行整改,逐漸克服,客觀問題懇請各位領導能否帶到相關會議上,對醫改政策進行再深化,為鄉鎮衛生院院長指明方向,走出困境。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1材料與方法

1.1監測對象與內容:監測對象:轄區內所有醫療單位,其中包括5個區直醫療保健機構,14個鄉鎮衛生院,151個村衛生室,62個個體診所。

檢測內容: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無菌器皿,Ⅱ類區域空氣。

1.2采樣方法和檢測項目:采樣按《消毒技術規范》衛生部2002版各項監測規定的采樣方法進行。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用沾濕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棉簽涂抹采集,檢測細菌總數、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使用中消毒液和無菌器械保存液,用無菌吸管吸取1.0ml被檢樣液,加入含有9.0ml相應中和劑的試管中。檢測細菌總數、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Ⅱ類區域空氣在消毒處理后醫療活動進行前采樣。用9cm直徑普通營養瓊脂平板,置于空氣采樣點高1m處暴露5min采樣,37℃48h觀察結果。

1.3檢測方法與評價標準:按照《消毒技術規范》衛生部2002版和《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9582-1995進行檢測和評價。空氣細菌總數≤200cfu/m3(Ⅱ類環境)或≤500 cfu/m3(Ⅲ類環境);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總數≤5cfu/m3(Ⅱ類環境)或≤10cfu/m3(Ⅲ類環境);使用中消毒液≤100cfu/ml,并不得檢出致病菌。符合以上標準的為合格。

2結果

2.1咸安區232家醫療機構共抽檢樣品939份,合格849份,被檢樣品中均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總合格率90.42%。其中區直醫療單位合格率為92.26%,鄉鎮衛生院合格率為89.26%,村衛生室合格率為88.79%,個體診所合格率為88.71%(見表1)。

2.2醫護人員手合格率較低。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細菌總數超標,監測合格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無菌器械98.45%,使用中消毒液96.20%,Ⅱ類區域空氣85.71%,工作臺83.33%,醫護人員手75.84%。

表1咸安區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監測統計表

3討論

3.1該次監測涉及本轄區內所有醫療機構,基本上反映了本區醫療機構消毒質量的情況。總的看來,區直醫療單位的消毒質量好于鄉鎮衛生院及其它醫療點,分析原因主要是個體診所的工作人員衛生意識不強。提示要重點加強對個體診所的消毒質量管理和監測。今后應嚴格醫療衛生機構的審批,不夠條件的,不允許開業。非法行醫一律取締。

村衛生室醫療質量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電視電話會議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加強農村藥品監督促進藥品供應網絡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市〔2003〕120號)文件精神,全面開展農村藥品“兩網”建設,規范農村藥品供應,強化農村藥品監督管理,消除監管盲點,建立健全農村藥品供應渠道、供應網點和監管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農村群眾的用藥需求和用藥安全。

二、工作目標

加強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在今年內建立健全覆蓋縣、鄉、村的三級藥品監督管理網絡,覆蓋率達90%;農村藥品供應網絡覆蓋率達90%,藥品從合法渠道購進達100%。三年內農村藥品監督管理網絡覆蓋率達95%,農村藥品供應網絡覆蓋率達100%,做到“六個統一”(臺帳、制度、人員、價格、進貨渠道、責權統一),“五個堅決杜絕”(杜絕做假帳、銷售假劣過期變質藥品、非法行醫、無資質上崗、亂漲價),“四個滿意”(即農村群眾滿意、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滿意、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滿意、政府滿意)。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我縣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決定成立縣農村藥品“兩網”建設領導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在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由王應彪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四、方法步驟

(一)農村藥品市場監管網絡建設

1.建立農村藥品市場監管網絡。在縣城聘請7名藥品監察員,聘任10名藥品協管員;在每一個鄉鎮聘任2名藥品協管員;在每一個村聘任1名村級藥品信息員。縣藥品監察員在縣人大、縣政協、縣紀委、縣監察局及相關單位的在職人員或離退休干部中聘請,要求*年6月30日前完成;縣城藥品協管員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縣級醫療機構和經營規模較大的藥品經營企業中考察聘任,要求*年6月30日前完成;鄉鎮藥品協管員在鄉鎮合管站、衛生院、計生管理服務站、藥品配送點(站)等單位中考察聘任,要求*年9月30日前完成;村級藥品信息員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鄉鎮新型農合作醫療管理站從村級計生宣傳員或村衛生室中選聘,要求*年12月31日前完成。

2.制定藥品協管員、藥品信息員管理制度。

3.制定藥品監察員、藥品協管員、藥品信息員工作職責。

(二)農村藥品市場供應網絡建設

1.建立農村藥品市場供應網絡。積極支持省、市上規模、有實力的藥品批發企業為鄉、村醫療機構、村衛生室、藥品零售企業直接配送藥品;積極支持在縣城設置的藥品配送中心在各鄉鎮設置1-2個藥品配送點,在行政村或自然村設置藥品供應點;與“千鄉萬村”工程相結合,在自然村百貨店設置非處方藥品專柜;積極配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開展,推進鄉鎮醫療機構藥房規范化管理建設,開展村級衛生室藥品統一代購工作。

(1)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批發業務進入轄區的藥品批發企業進行審核,審核藥品批發企業證件、資料的合法性、有效性和藥品質量、服務信譽、服務質量,并進行注冊備案,實行一年一備案。

(2)縣藥品配送中心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做好認證(以下簡稱GSP認證)驗收。

(3)注冊備案的藥品批發企業在鄉鎮、村級設立的藥品配送點,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GSP認證、驗收,同時報昭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

(4)鄉鎮醫療機構開展藥房規范化管理建設,由縣食品藥品督管理局按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規范化藥房驗收標準》進行驗收。村衛生室納入村級藥品供應點管理。

(5)在注冊備案的藥品批發企業中由市場調節1-2家藥品批發企業為鄉、村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直接配送藥品。

(6)經驗收的縣藥品配送中心為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配送藥品;經驗收的鄉鎮藥品配送點為鄉、村兩級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配送藥品。

(7)村衛生室經驗收為村級藥品供應點后可經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級用藥目錄(以下簡稱“用藥目錄”)以外的非處方藥品。

(8)開展藥房規范化管理建設經驗收合格的鄉鎮醫療機構為村衛生室統一代購藥品。

(9)鼓勵外來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到我縣拓展業務,到鄉鎮開辦零售連鎖門店,特別是到邊遠貧困山區開辦零售連鎖門店,藥品由零售連鎖企業進行連鎖配送。

(10)鼓勵自然村百貨店設置非處方藥品專柜。

2.時間要求

(1)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批發業務進入轄區的藥品批發企業進行審核、注冊、備案,每年3月前完成。

(2)縣藥品配送中心的認證、驗收在*年3月31日前完成。

(3)鄉鎮藥品配送點的設置、審核、審批、驗收在*年9月30日前完成。

(4)村級藥品供應點、自然村百貨店藥品專柜、村衛生室用藥目錄外經營非處方藥品的設置、審核、審批、驗收在*年12月31日前完成80%。

(5)鄉鎮醫療機構藥房規范化管理在*年12月31日內分期完成驗收,經驗收合格的鄉鎮醫療機構可為村衛生室統一代購用藥目錄內藥品。

(6)2008年12月31日農村藥品監督管理網絡覆蓋率達95%,農村藥品供應網絡覆蓋率達100%。

(三)加強監管

1.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昭通市農村藥品供應網點暫行規定》、《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等法規進行監督管理。

2.縣藥品配送中心、鄉鎮藥品配送點、村級藥品供應點、鄉鎮醫療機構藥品代購點必須做到“六個統一”(臺帳、制度、人員、價格、進貨渠道、責權統一),“五個堅決杜絕”(杜絕做假帳、銷售假劣過期變質藥品、非法行醫、無資質上崗、亂漲價)。

3.藥品配送中心、藥品配送點、藥品代購點應嚴格按監督部門核定的范圍、品種進行配送和代購。

4.村級藥品供應點、自然村百貨店的藥品專柜必須按監督部門核定的范圍、品種經營。

五、明確職責

加強農村藥品市場監管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是保障農民群眾用藥方便及時、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提高農業人口健康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積極做好我縣農村藥品“兩網”建設。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鄉鎮“兩網”建設的宣傳和發動,支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聘用藥品協管員、信息員,協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開展村級藥品供應網建設。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兩網”建設的實施工作,要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加強農村藥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加大打擊力度,確保農村藥品購銷渠道合法,保障農村群眾用藥價廉質優,使農村藥品“兩網”建設能夠“建得起、立得住、有效益、能發展”。按《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向社會公布工作職責、工作程序、舉報電話,設立舉報箱,建立舉報制度,擴大信息渠道,及時收集假劣藥品信息。

衛生部門:加強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配合與聯系,組織醫療機構開展規范化藥房建設工作,要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同農村“兩網”建設相結合、相促進,確保醫療機構用藥安全有效。

公安部門:協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重大違法藥品、醫療器械案件的查處,制止和懲處抗法行為。

監察部門:負責對各部門在農村“兩網”建設中的行政行為進行監督。

發改部門:嚴格按《價格法》規定,加強對農村藥品價格的監督,禁止違反規定加價銷售,損害農民利益。

縣合管辦:加強縣、鄉、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業務管理,積極配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工作,牽頭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的年度審核工作。

相關期刊更多

中關村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文物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家文物局

當代日本中國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闸北区| 三明市| 星子县| 永济市| 千阳县| 都昌县| 乳山市| 潞城市| 长乐市| 黔江区| 溧阳市| 易门县| 镇巴县| 互助| 泉州市| 忻城县| 宣武区| 五大连池市| 仪陇县| 攀枝花市| 广河县| 四子王旗| 武城县| 博爱县| 光山县| 威海市| 收藏| 门头沟区| 赫章县| 广州市| 濉溪县| 安达市| 喀喇沁旗| 枣强县| 商都县| 赤城县| 藁城市| 岚皋县| 冷水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