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數字媒體運用

數字媒體運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字媒體運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數字媒體運用

數字媒體運用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數字媒體 游戲創新 具體運用

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帶動了游戲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游戲的創新,更好的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游戲設計開發者要積極利用這一先M技術,并將其有效運用到游戲制作當中,充分體現當代游戲的創新力,從而實現我國游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在國際游戲領域中的影響力,給人們提供娛樂的同時帶來良好的使用感受。

1 數字媒體技術對游戲的重要意義

1.1 提升游戲品質

在游戲領域當中,數字媒體技術對游戲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合理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能有效達到游戲領域對其質量的具體標準。傳統的游戲當中,許多游戲的主題、戰斗模式、玩家任務以及人物的設計上都存在大同小異的情況,游戲關卡上的設計也有一定程度的不科學。但在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之后,游戲領域中出現了各種類型的游戲,比如冒險、古俠、智力以及賽車等豐富種類供人們選擇,同時在游戲的內容上以及關卡上都具有很強的合理性,整體質量具有明顯提高。

1.2 推動游戲發展

當前時代下,游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娛樂消遣活動,就目前我國發展形勢來看,游戲產業還是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的。數字媒體技術有效運用在游戲當中,可以對游戲各個環節設計與制作上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提升游戲整體品質,讓游戲更加具有新時代的創新性,不僅促進游戲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相關周邊領域的發展,從而增強我國經濟。

2 關于數字媒體技術在游戲中的創新運用

2.1 游戲更具藝術性

游戲由于種類、理念以及難易度的不同,因此每款游戲都有自身的主題與內容,相應的在進入游戲后,會出現不同的虛擬情景,而這些情景要充分與其內容保持一致性。數字媒體技術利用自身優勢能將不同游戲制作與宣傳在同一個系統中展現出來,能將游戲的情景與內容相結合,無論是從首頁開始還是進入到游戲當中,都能形成統一性,互相具有緊密聯系,讓內容融于游戲各個環節情景中,讓每一關卡的情景與內容更與主題相呼應,增強游戲的藝術性,環環相扣的游戲設計讓人更有興趣,體現著游戲的創新模式。

2.2 游戲更具想象力

游戲之所以會讓很多人產生依賴并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主要是它存在網絡世界當中,具有較強的虛擬性,讓人在游戲當中,通過虛擬的世界滿足心理的美好向往,再加上游戲特有的內容將人完全帶入到情景當中,但卻存在一定的想象力,并不能將這種虛擬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也不能保證游戲對人吸引的持久性。通過數字媒體技術,能有效增強游戲的想象力,讓玩家被各種逼真的場景、特效、聲音以及畫面細節等方面更為震撼,將玩家置身于具體角色當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強大魔力。比如在當前比較受歡迎的大型網絡游戲《王者榮耀》當中,這是目前玩家最多的一款大型競技類游戲,通過多媒體技術,分布在全國各地區的玩家可以在線形成團隊進行戰斗,玩家通過視頻語音等方式在游戲當中進行交流溝通,相互配合,在里面有多種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有著明確任務,每個角色的衣著、表情、武器都極其逼真,同時在戰斗過程中,不僅有背景音樂,同時使用武器時還有具體震撼的特效,這些都是在數字媒體技術之下才能實現的創新,也使游戲更具有想象力,讓人真正融入到游戲角色當中,并且整體場景的畫面顏色與畫質都高清流暢,增強了玩家體驗。

2.3 游戲更具挑戰性

數字媒體技術在游戲當中還有其重要的一點創新運用就是游戲的挑戰性,挑戰性確切的說指的讓玩家對游戲產生想要挑戰的欲望,因此,通過數字媒體技術,游戲的在關卡設計上增設了許多難度與以及很多的任務,提升了游戲的質量。比如在游戲當中,想要將玩家等級提高,就需要完成相應的任務,原有游戲當中,無法進行場景切換,或是人物戰斗工具以及形象改變,但有了數字媒體技術,更多游戲出現了多種獎勵工具與多樣性的人物外觀,運用技術后這些人物場景隨意進行切換,可以切換到相應的夜晚場景進行任務,闖關也更加困難,但多功能的設置以及多場景的隨意切換,這種創新的動畫場景形式,讓玩家即使在做任務時也不會感到無聊,反而更想要進入下一關卡,想要看到新的關卡中的人物形象與場景畫面。此外,數字媒體技術讓更多游戲不僅局限于電腦使用,同時開發出了同款游戲不同手機系統、不同移動智能設備所兼容的具體對應版本,拓展了游戲的發展市場,增加了游戲傳播途徑,為游戲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道路。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媒體技術的作用下,我國游戲產業提升了整體質量,開創了游戲產業的新時代。數字媒體技術在原有游戲基礎上,提升游戲的畫面清晰度,拓展了游戲的多種類別,使游戲的相關主題更加具有藝術性,場景更加逼真,為人們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所有游戲的創新的前提都是數字媒體技術所提供的有利條件,才得以實現的。因此,數字媒體技術對我國游戲產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毛寧.淺析數字媒體藝術游戲制作發展中的技術應用[J].藝術科技,2015(03):36-37.

[2]吳志廣.數字媒體藝術游戲制作發展中的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5(03):25-26.

作者簡介

劉云志(1995-),男,四川省西昌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數字媒體技術。

數字媒體運用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數字媒體藝術;展示設計;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119-02

在21世紀,數字媒體藝術已經發展成為現代展示設計中重要的手段,先進的數字化傳播、新穎的展示方式將傳統展示設計渲染為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傳統展示設計所采用靜態實物、圖片等已很難再吸引大眾的眼球,只有順應時展趨勢,把數字媒體藝術的和展示設計進行有機結合,才能更好促進展示行業與展示設計的發展。

1數字媒體藝術概述

伴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數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往的電視、廣播以及電影開始慢慢地向著數字視頻、數字電影的方向發展,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和逐漸普及的虛擬現實、電腦動畫等形成了新時代的數字傳播媒體。數字媒體藝術是一門新興藝術,最早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真正發揮其影響力是在20世紀90年代,它是以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技術為基礎,把人類的藝術感性思維和邏輯嚴密的理性思維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要求部分或者全面運用數字方法。數字媒體藝術是現階段藝術設計領域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項藝術,主要包括:數字影像藝術、網絡藝術、4D數字藝術以及虛擬現實藝術等。它是一種從平面設計到三維設計、從界面到內容的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其實質是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先進的傳媒藝術充分組構融合。

2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展示設計已經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其中對其具有重要影響的兩個因素就是社會形態的變化、科技的發展水平。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讓人類社會步入一個新的發展形態,而社會需求使得展示設計變成為大眾傳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現代社會,展示設計傳播信息的特點更加明顯,而數字媒體藝術作為現代媒體的主要藝術形式,與展示設計的結合將是時展的必然趨勢。

2.1空間展示

數字媒體藝術運用在展示設計中打破了以往設計的空間形式及思想,開創了展示設計的嶄新空間。進行展示設計的最基本條件是具有所要展示的事物及參觀場地,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缺少了空間,一切無從談起。故在展示設計過程中空間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整個展示的效果。通常而言,展示設計在形式、內容等方面都會充分利用實物壓縮、分割或者創設空間。在新科技時代,4D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更是讓觀眾能夠充分感知置身于思維空間中的展示效果。在此類展示空間內,可以合理選用多媒體聲光電技術、各種先進的音效系統,再輔之以動感座椅,能夠依據具體環境的變化設置雨雪、氣泡、煙霧以及光電等效果,從而構建一種獨特的展示空間,讓觀展者在視覺、味覺、觸覺中如身臨其境。同時,在時間的流動、觀展者的活動中展示空間的觸覺更加明顯,把空間的虛擬和真實不落痕跡地融為一體,觀展者可以隨心轉換視角,盡情參與其中,感受其中的樂趣。可以說,數字媒體藝術極大了挑戰了人類的視覺急性,擴展了空間藝術,改變了展示空間面貌。

2.2二維展示

二維展示在整體展示設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數字媒體藝術的加入,促使二維展示就傳統表現形式產生了明顯變化:1)靜態形式多樣化;2)從靜態開始向動態變化。在傳統的展示設計中進行二維展示通常使用靜態的文字與圖像等,而在數字媒體出現的早期,就可以實現電腦刻繪、噴繪等,現今數字影像、投影藝術的發展增加了二維展示的表現形式。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展示的《清明上河圖》凸顯了展示藝術從靜態向動態發展的趨勢,巧妙運用投影秀,把宋代民間百姓的生活情境直觀而生動地展現給受眾。該圖將中國傳統藝術、現影技術、三維動畫技術相結合,既展現了古時宋代人民安居樂業的場景,同時又對宋代的市井生活展開遐想,從而合理展現了宋代都城的生活情境。

合理運用數字影像藝術可將展示效果發揮到極致,完美體現展示對象的各類細節,并且能夠用漫游的方式聯動多個空間,以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受眾。數字影像藝術的加入改變了展示設計的被動狀態,滿足了人們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盡管動態影音已經發展成為二維展示的主流發展趨勢,當需要和靜態不同形式進行合理配合,把動態與靜態巧妙地穿插在展示設計中,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2.3交互式展示

交互式即將受眾的被動參觀過程轉變成一個主動參與體驗、思考的過程。受眾觀展不僅展示互動的結果,同樣也是和社會客觀條件、展示環境一起互動的結果。受眾互動體驗能夠直接給人以沖擊的感受,要想獲得互動體驗需要擁有相關互動設備,包括可以直接、連續運轉的雙向電子或者通訊系統的硬件設備。如北京國際設計周智慧城市專題:實時新加坡,在該展覽中展示了新加坡的智慧城市系統,主要內容涵蓋實時地圖、雨天打車、城市熱島、實時通訊等功能,在展示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信息都能達到隨時變化的要求,同時,所有的視覺元素不再需要同時全部呈現,用戶或設計師可以設定信息過濾參數,只突出讓人們動態查看的信息界面。用戶可以本地瀏覽放大的部分空間,而仍保持系統的連續性,并且放大時能突出其他的點,以聚焦所需的有限空間的各類情況(見圖1)。

在觀展的過程中,人們通過主動發問、思考,從中獲得了科普知識,這種互動技術設備的運用極大地激發了觀眾的思考意識,在展示和觀眾心理互動的同時,也放大了傳播信息的功能。與此類似的“虛擬翻書”的互動展示裝置已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將投影儀把圖片投放到白色書頁模型中,當受眾左右揮動手臂作出翻書的動作時,書頁面中投影畫面會按照手臂左右揮動動作進行前后擺動,帶給受眾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并且,虛擬翻書所收錄的信息總量要大于普通書籍信息含量。

在拜耳150周年慶典中,多媒體互動巡展是拜耳展現自身的獨特魅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巡展會將拜耳的創新信息帶到世界各地,比如歐洲、美洲、亞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25個地區,希望借由一場又一場的展覽,彰顯公司的實力。整個展覽聚焦醫藥保健、農業以及高性能材料等核心話題,極具創造力地詮釋了公司的使命宣言:“科技創造美好生活”。該展覽展示了品牌旗下的各類產品,動態化的設計手法使產品信息的呈現更加突出和明確,通過簡單操作與引導,受眾就可以參與進入整個交互式的展示過程中(見圖2)。數字媒體藝術與展示設計的聯合使人們能夠在參與中獲得更好的互動體驗。

體驗化的展示為觀展者帶來了身心的全新體驗。同時把“互動”的理念引入展示設計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手法,是平面展示向著“立體互動”方面轉變的開始,在現代科學和藝術充分結合的時代,盡管數字媒體藝術不會完全取代傳統方式的展覽,但將互動過程中體現的藝術引進展示設計中是一個必然趨勢。

2.4網絡展示

網絡展示主要指將數字媒體藝術和展示設計相結合后形成的新型展示藝術的方式。隨著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藝術家開始嘗試著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藝術創作,于是網絡藝術順應時勢而誕生,和其它種類的數字媒體藝術對展示設計所產生的影響有所不同,網絡藝術完全改變了展示設計的面貌,最初的網絡展示只局限于運用網站來展示商品,如:網頁設計、個人網站展示或者博客等,而隨著網絡藝術發展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將網絡展示運用到展示設計中。如俄羅斯虛擬博物館,依靠谷歌藝術項目使得用戶可以足不出戶游覽5座俄羅斯博物館,幫助不同地方的人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障礙進行交流溝通(見圖3)。當今社會各種展示設計多利用互聯網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將具體內容利用虛擬與現實相結合法的方式展現在互聯網中,進一步構建了一個可以進行供公眾進行網絡體驗、充分互動的網絡平臺。實際上它是對實體展會的引導、延伸,讓人們可以利用手機瀏覽器、以及Wed瀏覽器進行參觀,而針對參觀者而言,只需要利用鼠標與鍵盤的簡單組合,或者利用手機與便攜電子設備就能夠快速地瀏覽網上展示項目,實現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在權限許可的條件為網絡會展服務的可能性,其受眾范圍更廣、傳播手段也更多元化。同時,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能夠把會展展品布局以及空間結構等都可以用數字化的方式復制到網絡中,重新以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嶄新的方式推動展示設計的發展,進而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

3數字媒體藝術背景下的展示設計發展前景

數字媒體藝術參與到展示設計的過程中可謂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它的互動性、虛擬性、娛樂性以及綜合性等藝術特點,可以為展示設計帶來新穎的藝術設計方式,不管是從360°環形影像、聲光電技術,還是從體驗化展示空間等各個角度都和傳統的展示設計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為展示設計的發展注入了現代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并且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又產生了新的藝術形式——網絡展示。數字媒體藝術和展示設計的有機融合,將推動著展示設計向著更遠的方向發展。

其次,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正在從靜態轉變成動態,從實體轉化成虛擬。以往傳統的展示傳達出的信息只限于簡單的視覺感受,觀展人員在看后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而隨著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廣泛應用,讓展示設計可以以一種流動的互動方式進行,讓觀展人員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產品,在觀看過程中充分地參與,主動選擇需要接受的信息,從而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現場觀感,擁有一場完美的參觀體驗。最后,在數字媒體藝術背景下,展示設計向著虛擬展示方向發展,展示設計能夠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突破地域限制,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對展示信息進行壓縮處理,構建新的虛擬展示空間,吸引觀展人員的注意力、進行個性化展示。同時,虛擬展示也可以讓觀展人員和環境、展覽產品之間進行互動,觀展人員可以完全按照個人興趣選擇參觀主題,為其提供便捷參觀的方式。

4結論

總而言之,在21世紀初的展示設計中,數字媒體藝術不單單運用科學技術進行藝術創作,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將更加注重體現人類的情感、思想,關注人類生存的環境等現代思想理念,進而創造出更具思想性、人性化的藝術。展示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信息產業,它的發展應不斷吸納新的傳播方式與表現手段,只有有效地將新興的數字媒體藝術這種藝術形式很好的融入展示設計中,才會在信息社會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突出其自身的優勢。與此同時,數字媒體藝術這種交互、動態的藝術表現方式,使各種元素能夠清晰的展示、分析、被接受,數字媒體藝術突破了傳統展示設計的靜態視覺傳達設計原理,同時也改變了展示藝術的內涵與形式,將更豐富、更多元的展示效果呈現到了觀眾的面前,讓觀眾在展示的環境空間中獲得會展信息與情感體驗的美妙交融,這將會極大地推動展示設計的數字化發展,對展示設計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相信在未來展示設計發展過程中數字媒體藝術將會得到更加深入、獨特的運用,并帶來所未有的創新與挑戰。

參考文獻

[1]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

[2]王萍編,嚴格譯,展覽與展示設計[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8.

[3]劉東峰,展示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3.

[4]耿志宏,數字時代的展示設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1.

數字媒體運用范文第3篇

關鍵詞:逆向思維;數字媒體藝術;廣告設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128

0 引言

進入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傳統藝術領域深受影響,出現了一種跨越了科學、藝術、人文等綜合領域的新型藝術形式,即數字媒體藝術。簡單來說,它是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傳統藝術進行加工再創造的過程,表現形式直觀,傳播速度極快,能夠給人不一樣的視覺享受。隨著相關研究的增多,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水平不斷提升,在廣告、攝影和影視等諸多行業都有應用,競爭愈發激烈。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有必要學會運用逆向思維,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從而吸引受眾,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 逆向思維應用于數字廣告

信息數字技術為廣告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制作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使得廣告不再僅僅是一張圖片、一段文字。現代廣告多選擇視頻、動畫等傳播形式,其中夾雜著音樂、文本、圖像等,在電視、網絡、機場LCD屏等地方都可以展示,無論是傳播速度,還是覆蓋范圍,都有了極大變化。逆向思維是常用的一種手段,在此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

1.1 形成對比

化妝品廣告在廣告行業中占據著很高比例,按照常人的思維,女性產品應該由女性代言,男性產品則應由男性代言。但實際上,很多女性產品都是男性代言的。比如蘭蔻系列,旗下產品包括香水、護膚產品、彩妝等,以細膩優雅而聞名,主要針對高端成熟的女性,以展現其非凡的氣質和魅力。但玫瑰晨露光唇膏卻找來了周渝民代言,周渝民是中國臺灣偶像,憑借《流星花園》迷倒了萬千女性。由他代言,一來是名人效應最大化發揮,二來是通過男性使用蘭蔻產品來襯托其質量,最終突出其水、嫩、柔、透等特點。此外,李敏鎬、木村拓哉等世界著名男星,都代言過女性產品,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

在此類產品中,還有一種常用方法,就是產品使用前后的變化對比。使用之前,皮膚多是干燥粗糙,甚至出現皸裂。使用之后,皮膚就會變得水嫩光滑。這種廣告屬于屬性逆向,從多個角度入手,令消費者通過對比,了解使用和不使用的區別,進而去購買該產品。

曾經有個獲獎的游樂園廣告,沒有太多歡快的娛樂場景,也沒有刻意使用可愛的卡通形象等,而是安排了幾個靜物。緊接著,幾個小座椅出現,使得整個畫面頓時活躍起來。這種動靜對比,以靜襯動的表現方式,打破了常規思維,沒有鋪陳場景,而是激發人們的想象,使其聯想到游樂園的樂趣,反倒更想進入。

1.2 以退為進

很多企業為推銷產品,都會采取主動進攻的方式,大力宣揚產品的優點。如果市場上都是如此,消費者很容易產生疲勞感,此時若運用逆向思維,打破市場常規模式,反而會給消費者一種新奇感。比如,美國的Patagonia是世界一流的戶外裝備生產公司,擁有成熟的工藝技術,完善的設計流程,產品質量享譽全球,口碑極佳。當時在美國,星期五是銷售高峰期,很多品牌都在傾盡全力營銷,競爭非常激烈。Patagonia公司卻推出了以“反黑色星期五”為主題的活動,并沒有過于鼓勵宣傳自家產品,反而勸告消費者去維修舊的產品。其目的當然不止于此,而是通過這種以退為進的廣告方式,告訴消費者自家產品質量好,耐用,購買后無需維修。

這種方法還常常可以讓消費者感覺到真誠,多數產品都會把自己包裝宣傳的近乎完美,但實際上這并不可能。日本的優衣庫是知名服裝品牌,在某次宣傳中,并沒有像其他服裝產品那樣,極力美化產品,反而在飼┥媳昝髁嗣媼銑煞鄭以及可能會出現褪色的現象。這個大膽的舉動,反而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1.3 幽默應用

幽默使人覺得親近,若運用到數字廣告設計中,既能吸引消費者興趣,又能降低身段,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比如步步高無繩電話,那句經典的“喂――小麗啊”給很多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廣告內容幽默風趣,帶有滑稽喜感,可以戳中消費者的笑點,但并不是純粹的搞笑,而是在幽默中宣傳其來電顯示等主要功能。消費者在觀看過程中也很放松,之后在生活中也經常模仿,無形中便擴大了其影響范圍。

美國的VISA公司是一個著名的信用卡品牌,給人們提供了諸多方便。在最初宣傳時,該公司拍攝了一支很有意思的廣告。支票支付也是一種常用方式,但在美國還需要對持票人的身份加以驗證,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麻煩,而VISA支票卡可解決這一難題。其廣告內容大致是:某體育明星購買體育用品,被粉絲店員熱愛追捧,服務非常周到。然而到付款時卻畫風急轉,該明星采取支票支付方式,店員便對支票真偽、字跡、明星身份等進行驗證,整個過程浪費了不少時間,明星剛才的光環頓時消失,反而增加了幾分尷尬。

2 逆向思維應用于數字攝影

傳統攝影需要依靠交卷來完成其影像記錄的功能,對普通人而言,相機觸不可及。直至后來,數碼相機的誕生,可以利用電子傳感器把光學影像轉換為電子數據進行存儲,降低了攝影門檻。而且無需洗印,拍攝后可立即查看所拍照片,如果不滿意,可現場刪除重新拍攝,這是膠卷相機不可比擬的優勢。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和色彩還原度,調整范圍也明顯擴大,加上結構精致簡單,易于操作,逐漸代替了膠卷相機。現如今,數字攝影的人數還在增長,國內外都舉辦有攝影比賽及相關活動,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然而,隨著門檻的降低,很多人持有數字相機便可以加入到攝影隊伍中,使得該行業攝影作品泛濫,模仿跟風較多,創新很難,優秀作品較少。而運用逆向思維,有時反而能夠拍出新意,成為優秀作品。

攝影是一門藝術,其矛盾之處在于,拍攝者經常會囿于習慣思維,面對很多相似現象,卻又會本能地產生排斥心理。所以,若能從人們想不到的一點切入,即便是尋常的相似現象,往往也能體現出其創新之處。比如希望,這是個概念很廣的題材,可以有很多表現形式,孩子的笑臉、陽光下的小草等,都能代表希望,但顯然這類作品太多。吳品禾是一個攝影家,其作品《希望》(圖1),表現的是披著雨衣的一個農村女孩,在雨中用雨衣為一群小鴨子遮雨,這種愛護幼小生命的主題和深意來自生活,對生活細節進行藝術創造,最終成就了此作品。

所謂逆向思維,并非刻意的對立或者反對,更多體現的是細節和新意,改變觀賞者的視覺角度和思維方式,起到不一樣的效果。比如,拍攝日出時,直接面對逐漸升起的朝陽,何不嘗試從高樓玻璃幕墻的反射中拍攝?面對災難現場的一片狼藉,也許某一細節比全場拍攝更具震撼力。

此外,逆向思維在婚紗照、畢業照中也經常出現。婚紗照的仿真拍攝就是逆向思維,尋找真景不易,但可以通過渲染背景的方式,實現外景內拍,加上后期處理,幾乎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大學生作為新一代年輕群體,更具創新意識,對數碼產品也非常熟悉,以至于不少人都開始求新求變,并將其運用到畢業照拍攝中。近幾年,網上流傳著很多另類畢業照(見圖2),雖然有故意博人眼球之嫌,但相對于傳統畢業照的正經嚴肅風格,此類照片可以說很放得開,這正是現代大學生和以往大學生的不同之處,敢于自嘲,敢于突破,敢于展示不同的自己。

3 逆向思維應用于數字影視

數字媒體藝術在現代影視作品中也有著廣泛應用,比如欄目包裝、后期剪輯、三維動畫等,使得處理后的作品的視覺效果更震撼。這些年來,我國的影視產業飛速發展,在武俠、神話、玄幻、探險等影視劇中,經常需要很多特效,營造出夢幻、陰森等不同風格的效果。比如武俠劇中的打斗場面,往往會出現各種光圈和炫麗的特技,更能吸引受眾眼球。

從制作理念,到形象設計,都會或多或少地體現出逆向思維,如此才能在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盜夢空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部燒腦影片以常人難以理解的思維,設計了很多奇怪空間,因為是虛無縹緲的夢境,可以隨意設計夢中景象。加上視覺上和邏輯上令觀眾產生矛盾,可以說完全不符合常規。也正因為這種現實、夢境結合的創作手法,才使得觀眾感覺離奇、夢幻。

《潛伏》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視劇,國內諜戰劇很多,已經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潛伏》運用了逆向思維,以往諜戰劇中的假夫妻往往配合得很好,而《潛伏》中的余則成和翠平一開始卻很不適應,甚至多次爭吵。組織上給余安排的妻子翠平完全是農村人。一個城市小知識分子和一個農村來的游擊隊長不得不在一起生活,這種矛盾的組合也是一種創新。但正是兩人的磨合過程,成為了劇中一大亮點。

4 結束語

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下,我國的數字媒體藝術得以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在諸多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同時,卻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無論是廣告設計,還是攝影、影視,都存在著跟風模仿嚴重的弊端。因此,應該樹立創新意識,合理運用逆向思維,設計、拍攝出不一樣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田楊.在數字媒體藝術中運用逆向思維的探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5,32(01):62-64.

[2]余森.在底置教逡帳踔杏τ媚嫦蛩嘉的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5,24(10):9-10.

[3]孫阿強.淺論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育的新思維及發展趨勢[J].美術教育研究,2012,25(10):59-60.

[4]劉婷婷.逆向思維在新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2013,20(04):95-96.

[5]李若巖.數字媒體藝術的特征與本體探究[J].藝術探索,2012,13(01):39-41.

數字媒體運用范文第4篇

《電子技術基礎》是中職學校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是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且內容多,課時緊。而就目前的中職生來說,普遍存在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采用多媒體教學,從教師角度來說,使教師教得更省力更輕松;從學生角度來說,多媒體教學變靜態的掛圖為可操作的動態的畫面,變抽象復雜的問題為簡單具體化的問題,變教師的單一說教為形象的視聽剌激,使學生的學習更主動,還可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中職教育;電子技術

0引言

中職生一般都是初三未畢業及中考落榜后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在心理上也都較自卑,認為自己各個方面都較差,到學校有種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棄心理,對學習不感興趣,有抵觸的情緒。部分學生還認為,只要教師講課不動聽就可以不去上課。因此,教師要扭轉學生這種思想就應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多設計一些簡單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使學生能夠一看就懂、一想就通、一做就會,教師應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恰到好處地把電子技術基礎知識介紹給他們,把他們引到一個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新的學習領域。使他們能在電子專業,自身前途及濃厚的興趣三者統一的基礎上,建立相對穩定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有個良好的開端和長遠的保障。

1采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多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綜合處理、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作用,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生動形象,圖文并茂,且具有可持續性和教育互動性。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較,多媒體教學顯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1.1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的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難以理解,中職生剛從初中升上來,沒有接觸過半導體器件方面的知識,一時不知該如何學習,也沒有什么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應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抽象枯燥的內容模擬出來,讓學生上課尤如身臨其境,比如,在講解半導體的PN結內載流子的運動時,其空穴和電子的漂移和復合過程,是十分令人費解的運動過程,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將其用動畫演示出來,則運動過程一目了然,學生茅塞頓開,使教學由繁化簡,由難化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時刻了解電子專業的新知識和新發展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很快,電子產品不斷更新,現代社會對職業學校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應用多媒體教學,及時開發制作出相關內容的教學課件,使學生及時了解掌握現代電子專業的新動向、新發展和新知識。比如,最新型的單片機、無線通信中的藍牙技術,各種新型的大功率的晶閘管、已廣泛應用于VCD、DVD中的激光二極管,其工作原理和主要參數至今在教材中未見,這些新知識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得以實現。這樣可以解決教材的滯后性和教師個人水平的局限性,使中職教育始終緊跟與當代科技的發展。這是中職教育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3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獲取大量信息,打破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教學效率

現在校園網已經很普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使教學過程的進行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這一空間,也不僅僅局限于上課40分鐘的時間內。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的智慧和經驗都將在其制作的課件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制作出的課件不但可以永久保存,重復使用,還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學習內容,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學生還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拓展了學生的知識。

2應用多媒體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作用。

2.1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核心,高質量的多

媒體課件是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前提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內容要有針對性,選材要合理,要避免書本知識的照搬,對教材內容要進行適當的增刪,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多媒體課件內容要科學準確,內容的組織要巧妙,教學的意境設置要新穎,教學的進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必須具有科學性、針對性、直觀性、趣味性、新穎性、啟發性、創新性、技術性、藝術性及完整性。

2.2多媒體教學的設計既要利于“教”,更要利于“學”

在多媒體教學中,不可缺乏必要的教師板書,師生互動,課堂提問和啟發式教學;不可忽略了教師的主導性,不可過分依賴、濫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和輔助工具,它不是老師,不是教學的全部。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就會思想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不會教學了。我們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不是有利于教師教學的方便。例如:對于穩壓二極管的測試和辨別,現在的許多教科書上都講做一個測試電路進行測試,但對于低穩壓值的管子其實不用這么復雜只需用指針式萬用表Rx10k檔就可以進行簡單測試。對于一個問題教師要提倡學生積極思索采取盡可能多的方法進行解決。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他們的思維分析能力,即能根據不同場合、不同條件對同一問題應有相應較優的解決問題方案,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僅僅簡單的計算機投影放映并不能完全代表多媒體教學的內涵。

2.3在采用多媒體教學中要防止重制作輕改進的傾向

多媒體課件是應用于教學的軟件,受開發工具的優劣、開發人員知識水平的高低及制作時間的長短的限制,不可能制作出來就盡善盡美,它的開發和應用也有生命周期。要使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更好的發揮作用,就要不斷地修改課件,使課件處于動態的完善和改進之中。制作人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并結合教師的教學體會,不斷地對課件加以修改和完善,是其永葆生命活力。

3結束語

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使《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更趨生動、形象。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開辟了趣味教學的新天地,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將教學中所涉及的難以實現或表達的理論、現象、過程不再出現于課堂教學中,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教師與學生處于互動的學習狀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過程更為生動和深刻,并拓寬了學生的認知、想象和思維空間,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才能使電子技術專業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不斷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孫燕.基于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的課程網站建構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

[2]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魏保華.中職學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9.

[4]王亞希,周紅春.高校現代化教學資源建設及應用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0,6.

[5]黃瑞,袁桂慈.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3.

[6]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7]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數字媒體運用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數字媒體技術;高職教育;云服務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0-0020-02

現代教育技術飛速發展,使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將傳統教學資源與新型科技手段緊密相聯,對高職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傳統的教學以教材為中心,學生為受體。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大力提倡“教、學、做一體”,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而更加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學手段必須更新,它不能僅僅是聲音的重復、圖像的再現。作為“人體的延伸”,它既要在認知領域內發揮作用,更要在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中發揮作用,使教學雙方以數字媒體為中介,產生和諧自然的共鳴,形成語言信息和思維的雙向交流,使學生的身心在共同參與的雙向活動中得以健康發展。

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數字媒體技術是融合了數字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通信和網絡技術等的交叉學科和技術領域,是通過現代計算和通信手段,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變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種技術。能夠應用于高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流媒體技術、計算機動畫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近年來數字媒體技術的飛躍對高職教學模式和手段形成深刻變革,成為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1 提供逼真的教學環境,情境交融,使學生感到置身于真實的教學環境之中

對現今的高職教育,不再是單純的依靠書本、教師授課的形式。數字媒體技術的引入,彌補了傳統教學所不能達到的許多方面。虛擬現實技術與動畫技術結合,可以使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也可以從具體中提煉出抽象,可以把過去的各種歷史事件活靈活現于課堂,也可以把事物未來的發展模擬展現于課堂;在表現一些空間立體化的知識,如原子結構、機械運動、工業操作等,三維的展現形式必然使學習過程更加形象,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其交互功能,可以使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得到更深的體會。各種虛擬實驗室、仿真教學系統的使用,在降低教學成本與風險的同時,以形象逼真的畫面拓展理論信息,更加生動、直觀,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強,使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象真實地感知抽象單調的理論,更快、更大容量、更準確、更牢固地接受知識和信息。相對于傳統教學手段,數字媒體技術所展現出的色彩鮮艷、音色悅耳、畫面活潑的效果,無疑更能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它所創設情境的真實性、形象性、趣味性也是其他媒體無法媲美的。

2 動員學生全部感官參加學習,而不單用一種或幾種感官

數字媒體技術可以產生優良的視聽效果,可以讓枯燥的知識有聲有色、情境交融,將信息強烈而鮮明地傳遞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能使學生在興味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識,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觸發學生的想象,更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同時,數字媒體技術所特有的優勢對學生產生一定強度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逼真的學習活動環境中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這是一種立體化的學習,學生會感知深刻,注意力易于集中,記憶力也會提高,教學活動自然事半功倍。

3 大容量、快節奏,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要提高質量,就要大面積、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發展智力、形成能力。單位時間內采用數字媒體技術的教學展示的知識容量是傳統教學無法相比的。通過聲音、圖像、動畫、視頻、仿真演示等數字媒體技術的引用,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課堂的密度,又能夠充分體現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庫,使學生在充滿活力的學習氣氛中加速知識傳遞的速度,能夠極大地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學效率。

4 拓展教學空間,擴大教學規模,迅速準確地反饋信息

近年來,各種基于云服務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庫、數字圖書館、智慧校園、微課、慕課等在我國高職院校被廣泛推廣,多種形式地將云服務下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于日常教學和學習工作中,極大地拓展了教學空間,學生可以使用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隨時隨地學習。而教育云平臺上數以億計的數字媒體教學資源則最大程度補充豐富課堂知識,輕松輔助教學。數字媒體技術中流媒體、Web3D、動態HTML、Flas等技術與云服務的緊密結合,使遠程教育更輕松、更流暢,成為教育技術發展的一個飛躍。它突破傳統校園的圍墻,營造了一個方便的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按需學習、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使各種在線課程如親臨現場般生動,師生交流如面對面般方便,極大地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特征,極大擴展學習手段與范圍,構建師生積極互動的教育新模式,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從知識傳授為主向能力培養為主轉變、從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變,通過構建教育云服務體系,拓展教學空間,加強優質資源共享,擴大教學規模,促進教育公平,拓展教育時空,使傳統的階段教育向現代終身教育發展成為可能。

這種新的教學手段還有信息反饋迅速準確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云平臺的網絡課程所提供的各種交互溝通功能及時管理指導課堂教學過程,也可以通過數字媒體技術中的交互功能,及時準確地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及時了解學習情況,及時調控教學的進度和難度。

5 評價方式、考核方式多元化,推進教學評價改革

在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的支撐下,各類網絡課程、微課等都為教學雙方提供了便利的溝通及評價考核系統,對課程評價、考核多元化、實時化、自由化,使評價過程更加真實、及時,使評價的結果能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教學方可以輕松實現教學過程考核,也可以使用網絡環境引入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更可以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建立用人單位、行業協會、學生及其家長、研究機構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突出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素質教育。

6 沖擊傳統教育結構,引起教學行為變化

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各種實訓管理軟件、電子教室系統等在高職院校廣泛使用。它們可以輕松實現電腦教學、語音教學、學科教學、娛樂教學、點對點實時指導、學生演示、學生窗口監看、電子作業收發的功能,大部分電子教室系統還包括了考試系統、USB鎖定、應用程序和網絡訪問控制等高級功能,通過它們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教學。這些技術的使用引起高職教育內部的深刻變革,沖擊傳統的教育結構,把傳統的教師―學生教學系統發展為教師―教學機器―學生的新型教學系統,發展了教育內容的表現形式,增強教育、教學的吸引力,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教科書的概念。

綜上,數字媒體技術是現代化職業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必將在高職教育中更為深入廣泛地應用。為此,在今后的高職教育中應加強對于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完善與創新,提升高職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长汀县| 枣强县| 望城县| 敦煌市| 板桥市| 慈利县| 旺苍县| 武威市| 井陉县| 汪清县| 嘉兴市| 博爱县| 夏河县| 伊春市| 饶河县| 永济市| 安图县| 衡山县| 霍山县| 建始县| 无为县| 望都县| 健康| 乐东| 黔东| 云林县| 乾安县| 黄骅市| 定襄县| 宣武区| 织金县| 衡东县| 盘锦市| 乳源| 江口县| 桂东县| 张家川| 福贡县| 炎陵县|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