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輔導員指導意見

輔導員指導意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輔導員指導意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輔導員指導意見范文第1篇

【關鍵詞】輔導員 隊伍 建設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作在院校第一線的學生管理人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輔導員是從事輔導工作的人員的簡稱,又有心理輔導員、班級輔導員、技術輔導員等稱呼。他們伴隨學生大學生活的各個階段,是對學生影響廣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生工作隊伍,是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證,是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證。

1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調查輔導員結構和現狀

1.1 結構分析

高職院校輔導員青年干部隊伍占83%,高職院校輔導員大學學歷占86%,高職院校輔導員中級職稱占55%、助教達45%,一大批年輕、高學歷的青年充實到輔導員崗位,改變了輔導員隊伍的年齡、學歷結構,增強了學生工作隊伍的生機、活力、實力。

高職院校輔導員的來源大多是本科畢業生,與任課教師相比,學歷還是不夠高,學歷較低,不利于個人長遠發展;青年輔導員老師占絕對主體地位,由于年齡原因既有精力旺盛、容易與學生交流溝通優勢,同時具有個性獨立,主體意識強,團隊合作精神缺乏等缺點;輔導員缺少來源于理論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老師,缺少資深輔導員,專業化程度過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存在學歷、專業、年齡、職稱結構等方面的劣勢,應具備的相關學科專業背景知識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1.2 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頭緒多、壓力大、強度大,工作涉及到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工作、安全、就業等方方面面,基本上可以用亂、雜、繁三個字概括,輔導員整天陷入事務性工作中,沒有時間和精力認真考慮如何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認真思索如何提高業務能力、改進工作方法,工作雖然辛苦,效果卻不理想。

高職院校輔導員由于繁瑣的工作,沒有更多的精力進行科研項目的研究與論文撰寫,增加了職稱評定的難度,在工作中看不到自己今后的職業方向與努力目標,看不到個體成長的方向,懷疑自身價值,導致思想不穩定,逐漸降低了工作熱情,進而影響到工作態度、方式及工作效果。

1.3 深層分析

社會、教育主管部門和院校對輔導員的個人素質、工作能力、奉獻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能給輔導員落實的政策待遇卻很少,導致輔導員地位、學歷或職稱、待遇相對較低,報酬與貢獻的比例嚴重失衡,職業發展空間相當局限。工作價值得不到肯定,得不到社會的尊敬和理解,輔導員對崗位的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感欠缺,普遍感受到心理失衡,甚至有“職業倦怠”的現象,嚴重影響到學生工作效率和效果。

高職院校輔導員績效考核工作傳統落后,存在激勵機制失衡,考核目的不明確,考核方法比較落后,指標設計不合理,定性多定量少,評價模糊、籠統定級等情況。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績效考核工作一般都忽視了考核最終目的是為了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尋求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使輔導員的潛力得到開發,把績效考評的結果作為獎懲的唯一依據,失去了考核應有的作用和最終目的。

2 淺議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措施建議

2.1 高度重視,營造平等和諧社會環境

職業收入情況影響著這個職業的社會聲望,經濟待遇和職業政治地位又對社會職業認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積極貫徹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要實行學校和院(系)雙重領導,充分給予輔導員工作自主度和經濟扶持度。高等學校要把輔導員隊伍建設放在與學校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同等重要位置,統籌規劃,統一領導。各高等學校健全輔導員隊伍的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要與輔導員的職務聘任、獎懲、晉級等掛鉤。各地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要響應教育部發起的定期評選表彰“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活動,將優秀輔導員表彰獎勵納入各級教師、教育工作者表彰獎勵體系中,按一定比例評選,統一表彰;要構建積極平等和諧的輔導員團隊工作氛圍,鼓勵和引導輔導員將學生工作當作一項有前途的事業職業、專業來追求。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積極努力,營造一個社會重視、教育系統重視、人人重視、關心輔導員成長進步的良好社會環境。

2.2 落實到位,構建持續實效培訓體系

知識經濟時代,輔導員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才能為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制定培養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輔導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崗前培訓、日常培訓、在崗培訓、骨干培訓與脫產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機制;其次,基于學生工作的性質,創造條件,分期、分批選送輔導員外出學習考察、參觀訪問、社會實踐、掛職鍛煉等;再次,要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難點、熱點、焦點等問題進行專題研討,針對性提高輔導員工作實效性和業務能力;另有,要改進傳統教育方法和手段,引用網絡、視頻教學,借用微博、飛信管理,實踐教學緊密配合理論教學等,探索學生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最后,要提供輔導員承擔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鼓勵輔導員承擔并參加課題研究,積極公開發表研究論文,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并為職稱評審打下良好基礎,增強輔導員工作的自信心與工作認同感。

2.3 積極探索,建設專業職業工作隊伍

建立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機制,引導一大批優秀輔導員成長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專家,使學生工作成為光榮的終身職業。首先,健全各種相關規章制度,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實現有效管理的保障。制定輔導員隊伍長期、短期發展規劃,明晰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制定輔導員培訓計劃、制度,制度輔導員職稱職務晉升標準等。其次,規范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嚴把第一關。按輔導員崗位所需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師德標準,建立相應招聘規則和環節,重點鼓勵思政專業、管理專業、教育學專業、心理學專業、社會學等專業老師從事輔導員工作;鼓勵輔導員從事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學生事務等教學和管理方面工作,促進輔導員轉變為專職專門人才。再次,構建持續實效輔導員培訓體系,挑選專業骨干,培養成為專家型輔導員或思政工作名師,挑選業務骨干,培養成為黨政管理、學工管理管理人員。

2.4 規范考核,建立科學公平考評體系

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勤與考績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原則,對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組織領導、學風建設、指導活動、就業服務、道德素質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考核過程有利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促使輔導員工作規范化、更新化,促進工作的高效創新。考核結果要與輔導員的職務聘任、績效津貼、獎懲、職稱評聘等掛鉤,實行優秀輔導員表彰制度和不合格淘汰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高職院校要完善政策激勵機制,高度重視輔導員的福利待遇,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積極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借助于激勵機制,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總之,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建設一支優質、高效的輔導員隊伍是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社會、學校、家庭、個人都要關注、支持高職院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輔導員隊伍建設,使他們成為新時期優秀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肖呈生,陳建文.高校輔導員工作新思考. 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10.3.

[2] 葛志亮.關于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9.

輔導員指導意見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職業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12-078-02

一、對比美、英、日等國和我國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

國外發達國家輔導員隊伍的發展是與其高等教育的發展相適應的,其體制設立也很完善。美國教育支出始終占GDP的6%以上,教育投入超8500億美元,是我國的7.1倍,人均教育投入則是我國的30倍。全球前50名大學里,美國占39所。過去半個世紀,美國大學造就了全球90%的諾貝爾獎得主。他們的教育投入當然包括學生事務管理的投入,現在國外高校輔導員專業性、綜合性、職業化都很強。下面選取美、日、英等國的情況來進行對比。

(一)美國

美國高校輔導員是高等教育不斷系統化、科學化的產物,其角色定位較清晰。他們被稱為學生事務工作者。按功能和專業劃分明確,有學業輔導員、心理輔導員、職業規劃輔導員、生活適應輔導員等。在工作中較重視學生自我管理和個體成長,針對性較強,表現為一對一模式。結構分工較細致,具體為學生寢室中心、學生事務辦公室、學生服務中心、體育活動中心、招生和就業中心、健康服務中心等,這些機構直接對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負責。工作中通過回應訴求服務學生,形成由高校、家庭和社區相結合的工作網絡。強調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如學業輔導員教授學生如何提高學習技巧、端正學習態度等,心理輔導員進行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等,在預約情況下進行師生互動,皆帶有服務性,其服務功能是被動產生的。

(二)日本

在日本,高校大學生事務管理是由高校學生部(各大學自主設置)來承擔。它是“在校園生活中,對學生個人或團體活動提供各種服務,以促使學生形成豐富人格,達到自我約束、自主發展的管理組織”。學生部的所有事物性工作涵蓋了大學生的課內、外生活,對大學生學業指導、課內外活動、健康營養、福利、就業咨詢等方面進行援助和指導。如下特征:一是學生管理機構由各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設置,不受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干涉;二是其所有工作都能有效反映教書育人之文化。它的最高決策、運營組織機構是大學教授會,旗下設學生生活委員會、學生學習委員、就業委員會等數個部門。可見,日本高校大學生事務工作體現規制和教育、規范與服務并存的特征。

(三)英國

英國高校大學生工作實行分級管理。第一,高校設立學生事務管理委員會,負責就學生工作事務之策略向校務委員會、學術評議會等機構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監督與實施。第二,院、系實行導師制,即“一對一”服務,由院長或系主任負責學生工作,對其學習、心理、生活、就業等方面指導。同時還在具體的學業指導、職業發展、心理咨詢等方面指定專人負責(兼職服務)。特點如下:一是具備較高專業化水準;二是崗位按自身發展要求設置,較靈活;三是依托行業協會進行職業化培訓;四是學生工作隊伍呈多元化趨勢;五是具體考核規范、細致,監控體系較完善。

二、我國高校輔導員角色現狀以及角色定位沖突的原因

(一)我國高校輔導員角色現狀

1.我國高校輔導員工作較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有鮮明的政治引導性,要對所有在校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黨愛國教育。“人們期望教師將擔負起道德指引和教育指引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大量的信息和不同的價值觀中不迷失方向”。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這種政治職能有效維護了社會、高校校園的穩定。

2.我國高校將學生工作部門納入到學校管理部門里來,把學生政工人員列入黨政管理干部中來,這種組織結構體現了學生工作為學校中心工作服務、突顯黨對學生工作的統一領導的特點。

3.輔導員工作偏重于宏觀性,其工作范疇日益擴大。通常以“年級為面、班級為點”,培養學生骨干力量帶動全年級、全班級學生一同進步。所以從工作理念上講,我國高校學生工作需要在學生自我管理和個體指導上狠下功夫o

(二)我國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沖突的原因

1.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輔導員的職業期望值與實際待遇反差較大;教育行政部門以及高校制定的規章制度要符合輔導員發展規律才行。

2.社會、家庭及學生對輔導員期望值過高,輔導員難以適應其角色定位。集中凸顯在輔導員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作為大學生的道德示范者、學生事務工作的領導者、指揮者以及心理困擾學生的治療者等。

3.輔導員職業培訓效果有待加強。輔導員所學的高等教育理論知識不能完全內化成知識經驗,不能夠發揮其應有影響。

4.輔導員個體原因。輔導員個體角色定位有誤、個體專業知識欠缺、角色扮演技巧失當等多種情況都造成輔導員角色定位沖突。工作繁、多、細、雜,不同角色期望相互交織,其角色定位沖突在所難免。

三、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對策、輔導員職業化進程建議

現階段我國輔導員角色定位一定要跳出輔導員個體所處的高校環境,到社會大環境中去尋求突破口。下面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校以及輔導員個體的調適等三個方面來探討。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方面

改革相關體制,逐步完善高校學工系統內部分工,準確定位輔導員角色,減輕輔導員角色過重負擔;以職業化為導向,使輔導員獲得與職業認同感相一致的社會地位。

(二)高等學校方面

1.改革現有的學生工作管理機制,調整輔導員角色定位,建立垂直管理工作體制。強化直線管理,減少層級管理,避免多重領導。將聘任、考核、培訓等工作歸口管理。

2.加強輔導員專業化培訓,明確激勵機制,用制度吸引輔導員,建立輔導員保障體制。完善培訓和進修制度;在職稱和職級上支持輔導員發展;對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表現突出的人員,設立正科、副處級非領導崗位;對工作滿四年、具備條件的輔導員轉崗到教學崗位;推薦輔導員競聘高校行政領導崗位等。

3.鼓勵輔導員形成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的互補,加強科研,逐步形成學科梯隊。搭建科研、教學平臺,鼓勵輔導員申報國家和省級各項課題,高校社科部門每年單列課題資助輔導員搞科研,學生處拿出專項資金資助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讓輔導員承擔“形勢與政策”、“就業指導”、“心理健康”等課程的教學。

4.拓展輔導員角色來源,推進輔導員崗位社會化,從而進一步推進我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進程。推進我國輔導員隊伍職業化進程,其實就是把輔導員崗位推向社會,進行輔導員崗位社會化。可從社會上招聘熱心學生工作、又有職業資質的高素質人才從事學生工作,他們可針對性地輔導大學生。“此舉更長遠的意義還在于,通過輔導員隊伍的多元化和學校與社會間的相互流動,形成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立體化流動格局,架建起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人才立交橋,拓展與闊寬輔導員的生存發展空間,從根本上促進高校學生輔導員隊伍穩定化格局”。

(三)輔導員角色定位的自我調適就是要自覺走職業化道路

1.按輔導員職業化要求進行角色定位。輔導員職業化是輔導員隊伍建設和個體自我發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在高校輔導員建設意見中提出要各地統籌規劃專職輔導員的發展,鼓勵和支持他們朝著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近年來,上海等地高校率先試點、積極探索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道路,已取得一定成效,可以借鑒。

2.以專業化標準提高輔導員個體技能。目前,輔導員角色定位期望存在多元化,個體角色定位也不盡相同。現實中幾乎不論什么專業背景的人都可做輔導員。此外,缺乏專業學科支撐,提升個體技能、專業化培訓跟不上,會直接影響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發展、高校教育質量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輔導員要兼具教育學、心理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知識,解決學生具體事務才有更高砝碼。所以輔導員應不斷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多層面、多領域指導和服務學生,做名副其實的學生工作專家。因此,必須從專業化角度去提高個體技能。在實際生活中,提倡做研究型、學習型的輔導員更易獲得成就感。

輔導員指導意見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輔導員隊伍建設

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里最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敬業精神,有助于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觀,提升思想素質。承擔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是輔導員。因此加強輔導員建設也是加強、改進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保證。

一、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

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它體現著職業特征的道德活動現象、道德意識現象和道德規范現象,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在職業生活中處理和協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準則。[1]其中,敬業精神是職業道德的基礎,也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敬業精神是指人們對所從事職業的熱愛和忠誠,不惜為之付出和奉獻,是一種對職業執著追求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一種良好的職業態度和工作作風。敬業的核心要求是嚴肅認真,堅持原則,扎實工作,精益求精,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并且有始有終。高職院校作為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實用型人才的搖籃來說,需要高職生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才能有所作為。因此,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是極其必要的。它適應了高職院校發展的需要,將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建設和專業建設同步推進,以市場為導向,以多元化的需求為契機,培養德才兼備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它也是高職生自我發展的需要,職業道德教育對高職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幫助高職學生立德樹人,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學習態度和基層就業觀,形成正確的擇業價值觀,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質,完善人格品質。

二、輔導員隊伍建設對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

中央16號文件提出,學校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要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要位置。可以說,抓好學校教育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關系著國家昌盛和民族存亡。目前高職教育中的德育任務主要由輔導員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由于客觀原因,大多數思政課為大班授課,授課方式單一,針對性差。輔導員戰斗在學生工作第一線,最能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最能把握學生情緒,了解學生需求,貼近學生情感,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影響著學生的政治素質、思想行為、身心健康、成長成材。尤其在新形勢下,面臨著西方文化思潮和多重價值觀念的沖擊,加之高職生看問題的視野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較之本科生要單一些,所以一些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等道德滑坡現象,導致學生在就業 時有明顯的浮躁心理、功利心理,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等問題。因此,加強高職生誠信意識的培養,加強敬業精神的培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已經擺在了刻不容緩的位置上。在高職院校里,輔導員承擔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重要且關鍵的內容。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輔導員職業素質的水平,工作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質,輔導員才能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以高度的熱情、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采取有效的行動來踐行職業責任,履行職業義務,而不是對職業產生倦怠,甚至一種厭煩;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質,輔導員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產生認同,而不是只把當輔導員作為轉教師崗或行政崗的跳板,使得輔導員隊伍呈現高流動性、低穩定性的特點;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質,輔導員才能將自己的職業當成事業,執著地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奉獻,最后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是只將其作為一種事務管理,每天沉溺于繁瑣的事務勞動,缺乏創新;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質,輔導員才能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身作則,感化學生,真正承擔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任務。因此,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育人的基本方略和發展方向。新時期輔導員隊伍建設目標就是要建設一支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團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專業素質的管理隊伍。

三、以輔導員隊伍建設為著力點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輔導員隊伍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和實踐者,其隊伍自身素質如何和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影響到其工作的成敗。因而,建立一支素質高、具有實踐經驗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以輔導員隊伍建設為著眼點就是要規范、完善隊伍機制和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

(一)規范、完善隊伍輔導員隊伍機制是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制度管根本,制度管長遠,科學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基礎。[2]規范、完善輔導員隊伍機制就是要規范輔導員準入機制,完善隊伍激勵機制,優化隊伍考評機制。

1、規范輔導員準入機制,保證隊伍質量。規范輔導員準入機制是為了保證隊伍素質的整齊,提升隊伍質量。輔導員對高職生開展德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首先需要輔導員自身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需要能夠針對不同的群體和個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開展教育。因此,能勝任這項工作的輔導員必須是政治堅定、思想素質好尤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熱愛學生工作、責任心強、作風踏實并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的人。規范輔導員準入機制,嚴把入口關,把真正優秀的人才充實到隊伍中,從源頭上保證了輔導員的質量,從而提升輔導員隊伍素質,才能更有效地對高職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2、完善激勵機制,優化考評機制,提升隊伍穩定性。在心理學上,激勵是指持續地激發人們的行為動機,使其心理過程始終在激奮的狀態中,維持一種高昂的熱情。通過激勵,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激勵機制的核心在于處理好發展需要和工作、績效與報酬的關系。完善輔導員激勵機制的實質是運用各種激勵方法滿足輔導員的需求,可以通過增加薪酬,重視職稱評定、加強輔導員培訓、適時給予輔導員生活上的關懷和幫助這些方法來激發輔導員工作意識,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輔導員對自身工作的價值認可、職業歸屬感和工作成就感,同時加強隊伍的整體實力和凝聚力,保持隊伍的穩定性。

(二) 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創新工作方法,是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想保證

輔導員隊伍建設除了機制的規范、完善以外,更重要的是輔導員自身建設。一支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如果沒有輔導員個體自身素質的提高,工作方法的改進,那么即使有外部的制度保證,也不可能有素質高、穩定性強的隊伍,更不可能有能對學生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最終必須落實到輔導員個體上。畢竟,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

1、輔導員要把職業道德、敬業精神作為自身發展的精神動力。作為與高職生最直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的言談舉止、道德行為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輔導員本身的職業道德就是一本對高職生影響最大的教科書。只有將職業道德、敬業精神作為自身發展的精神動力,才能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對工作有奉獻精神,從而在工作上有思考、有突破,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是加強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首先,輔導員要強化對職業的認知,樹立和堅持正確的職業觀,把職業發展融入個人發展目標中,要牢記自己的職業身份和角色,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教書育人的工作職責,用輔導員的職業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其次,培養自身良好的工作習慣,養成敬業精神。輔導員要搞好本職工作,在崗位上做出貢獻,就必須熟練地掌握職業的業務和基本技能,必須遵守職業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要求,并努力把職業、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敬業精神本質上是一種信仰,只有將自己的職業、工作視為自己的人生信仰,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職業和工作,把職業和工作作為自己的使命,嚴格恪守職業規范,自覺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人,才可能養成敬業精神。[3]

2、輔導員要把堅持學習,主動反思作為自身發展的基礎。 輔導員在工作中要學會學習,并堅持學習。輔導員不是萬能的,面對其工作對象和工作環境持續不斷發生變化,輔導員的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要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善于學習,主動學習,不斷為自己的專業發展輸入新鮮氧氣。在學習中要注意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義的“回顧”,而是對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周圍的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理性思考。堅持在實踐中反思,在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中不斷提高自己,是輔導員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了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可見,反思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輔導員要在工作中主動反思,經常反思,只有如此,才能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3、輔導員要把創新職業道德教育方法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網絡的普及,如今的高職生接觸面廣,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加之學生大多是90后,因此,他們更加強調自我,張揚個性。在這種特點下,輔導員如果采取灌輸式的德育方法很顯然是行不通的。創新德育工作方法,是輔導員自身發展的重要基石。

將職業道德教育貼近生活。這既是一種教育理念,又是一種教育原則,更是一種教育方法。它提倡職業道德教育活動要將抽象的理論與鮮活的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運用生活化的內容、語言和方式,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說服力和感染力。[4]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指導學生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職業表現出來的一種強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職業生活的構想和規劃。它是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輔導員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情況,外部環境,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理想,培養高職生正確的擇業價值觀。

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網絡道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是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規范和準則在網絡場域中的具體展開和運用。輔導員可通過網絡平臺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職業道德教育,例如網上班會、群體辯論、樹立職業道德模范等方式增強學生的道德責任感,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鑒別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

總之,加強高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關鍵要有一支高素質、穩定的輔導員工作隊伍。只有重視這支隊伍,抓好這支隊伍的建設,才能真正發揮高職院校的育德功能,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胡克培.思想品德修養與職業道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14

[2]周濟.提高認識 科學定位 扎實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11):5

輔導員指導意見范文第4篇

【關鍵詞】康復療養員;飲食指導;體會

健康的營養飲食對人類健康與長壽有明顯的作用,療養員在療養期間,我們針對康復療養員的身體狀況進行正確的健康飲食指導,得到了療養員的好評,達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提高了護理工作滿意率。

1具體做法

1.1有糖尿病史的療養員首先要調節飲食結構,避免能量的過多攝入,飲食應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食物應清淡,多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和含糖量低的水果,如:香瓜、草莓、櫻桃、獼猴桃等[1]。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豬油、羊油、奶油等,多食豆類食品。以植物食品為主,動物食品為輔。

1.2有冠心病史的療養員飲食應注意少食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肥肉等,限制體重,每日食鹽量應小于5 g,多食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1.3有高血壓病史的療養員飲食應多食有保護血管和降壓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蘿卜、南瓜、木耳、香蕉、山楂、大蒜、洋蔥及豆類食品。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銀耳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對防治高血壓病、腦出血、腦血栓均有較好的效果。少吃過咸的食物、腌制品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不宜喝濃茶、濃咖啡等。膳食要求少量多餐,每日4~5餐為宜,避免過飽和暴飲暴食。食物種類齊全,不挑食偏食,使膳食均衡全面。

1.4有高血脂史的療養員應當以素食為主,多食有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天然食物,如:蒜、蔥、菌類、谷類、豆類及水果等,主食以谷物、雜糧為主。少食糖類和甜食。飲料應以茶為主或不飲用含糖飲料。

1.5有高膽固醇血癥的療養員

1)對僅有血膽固醇含量增高,而三酰甘油含量正常的患者,飲食治療的要點是限制食物膽固醇的含量,每天總攝入量少于200 mg。應忌吃或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以及蛋黃(每只雞蛋蛋黃含250~300 mg膽固醇)、貝殼類(如蚌、螺螄等)、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等)。

2)應該攝食適量的膽固醇含量不太高的營養素,如:瘦豬肉、牛肉、鴨肉、雞肉、魚類和奶類。

3)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纖維的攝入。

4)多吃些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蔥、大蒜、金花菜(草頭)、香菇、木耳等。這些食物中有的還具有抗凝血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處。

1.6有胃病史的療養員

1)應當少吃油炸食物、腌制食物、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做到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

2)飲食溫度要適宜,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3)吃飯時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4)飲水應當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 h,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5)戒煙酒,吸煙可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6)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2建議

2.1合理膳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吃清淡少鹽的膳食;特別是患高血壓病的療養員更應注意低鹽飲食,一般食鹽的攝入量應小于6 g/d。每天的飲食應“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做到合理飲食的十個字“一二三四五,紅黃白綠黑”(“一”每天一袋牛奶;“二”每天250 g碳水化合物;“三”每天保證3份高蛋白;“四”三餐中間加一餐;“五”每天保證500 g蔬菜和水果;“紅”西紅柿、紅葡萄酒和紅辣椒;“黃”紅黃色蔬菜補充維生素A;“白”燕麥粉、燕麥片降膽固醇;“綠”綠茶減緩衰老,越喝越年輕;“黑”黑木耳可降血液黏度),少量多餐,不暴飲暴食。

2.2戒煙戒酒吸煙有害健康,吸煙是導致肺癌、肺氣腫、冠心病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適量飲酒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促進血液循環,大量飲酒可以使人發胖,升高三酰甘油,消耗人體維生素B并影響人體鈣的吸收,增加肝腎負擔。

2.3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2]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經常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

2.4健康教育的形式我們針對療養員的不同情況采取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制定相適宜的健康教育卡片。將健康教育內容記錄在卡片上,向療養員發放,使療養員能隨時隨地的學習,更好地掌握飲食治療對疾病康復的意義。通過這種個性化的健康教育達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目的,并得到了療養員的好評。

不合理的飲食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癌癥等非傳染性疾病。長期吃高熱量的食品,可導致高脂血癥和肥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性。只有糾正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發揮自身的防御機能,才能獲得健康。而護士是健康的指導者,只有綜合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掌握現代護理觀和科學的工作方法,才能對療養員進行合理、正確的健康指導,才能在提高療養康復護理質量和全面提高療養員康復水平及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輔導員指導意見范文第5篇

2008年1月―2008年7月,我們對本科4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出院前3天實施正規的出院健康教育,經臨床實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在我科接受治療的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齡21-65歲,文化程度:小學13例,中學18例,大專以上14例,農民3例。

2 出院指導

2.1 出院指導方式

由于患者的性格差異,文化程度不同,因此所采用的出院指導方式因人而異。

2.1.1 口頭宣教

多采用一對一的口頭指導,如病情相同,也可采用小組指導。指導時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狀況及病情進行講解。

2.1.2 書面指導

將肝硬化腹水患者需要了解的知識集中起來,印刷成宣傳手冊,讓患者閱讀,對文化水平較低或生活不能自理者發給患者家屬,對他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解答。

2.2 出院指導內容

2.2.1 用藥指導

①保肝藥物的正確使用:指導患者掌握所用保肝藥的劑量、用法,了解一些簡單的藥理知識,告知患者不要輕信宣傳材料上所說的藥品和保健品的特殊療效,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既達到保肝目的,又不加重肝臟負擔,特別要少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巴比妥類安眠藥等。②利尿劑的使用指導:患者通過休息、限鹽等措施療效不明顯者,考慮試用利尿劑促使水鈉排水,減少腹水。常用的保鉀利尿劑和如氨體舒通,氨苯喋啶通過競爭性抑制醛固酮對水鈉的潴留作用增加腎臟對鈉的排除而起利尿作用。排鉀利尿藥有速尿、丁脲胺、利尿酸等,可抑制腎臟對鈉氯的吸收,同時排除鉀,利尿作用強大。噻嗪類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噻為中等強度利尿藥,同時促進鉀的排除。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利尿劑的不同作用機制與患者的具體情況,遵醫囑合理使用利尿劑,并定期復查血生化,以防利尿過度,出現水電解質紊亂。

2.2.2 復診指導

①向患者詳細講解肝硬化腹水的常見狀況,及時復診;②患者需要經常到醫院檢查血生化、肝功能、血常規,出現異常對癥處理,隨時復查。

2.2.3 生活指導

①保持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出院后可進行較輕的體力勞動或輕度較小的體育活動,勞逸結合,以不感疲勞為度。飲食合理,低鹽、易消化營養豐富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②注意自我防護:教育給患者自我防護的知識,如避免受涼,預防各種感染等。

2.2.4 心理指導

①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反復發作,心情沮喪,對生活失去信心。強調醫護人員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正確對待疾病,保持心理舒暢,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②隨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勵患者說出感到最焦慮和最擔心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解決。③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使他們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關心患者,給以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

3 體會

3.1 強調個體化指導

由于患者的年齡、職業、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不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對知識的需求不盡相同,應按照每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計劃,確保患者能掌握所需知識。

3.2 重視家庭及社會支持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布拖县| 孟村| 洛南县| 清新县| 奎屯市| 嵩明县| 新民市| 商南县| 通州市| 东光县| 澎湖县| 平泉县| 邛崃市| 肃南| 长宁区| 张家口市| 荥阳市| 陆河县| 潜江市| 珠海市| 从化市| 微山县| 梅河口市| 仙居县| 千阳县| 赤峰市| 桐梓县| 石阡县| 罗江县| 长沙县| 江达县| 沾益县| 麦盖提县| 万盛区| 云安县| 乐清市| 肇源县| 台东市| 青浦区| 边坝县|

你好,需要专家帮你创作文章吗

高效、专业、量身定制满意为止!

稍后再说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