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飼料行業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飼料行業也是如此。
明天會是什么樣子這個很重要。它決定了飼料企業要采取什么樣的對策。這個行業是否已經不一樣了也許變化沒那么明顯,但經年累月的變化,慢慢地就變成了一種趨勢。
發現變化
變革本身才是永恒不變的,站在行業的高度看問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才能發現變化。而看到時代左右的人,也在左右這個時代。
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將消失。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競爭中退出市場。包括關閉、重組、破產等,以中小企業為多;二是在發展中變臉了,2012年飼料產量前10強的企業,新希望、正大、溫氏、正邦、通威、唐人神、山東亞太中慧都不認為自己是飼料企業。2013年9月23日,大北農宣布投資100元億養豬,目標指向中國生豬全產業鏈經營領導者,也不再認為自己是全飼料企業。
利潤進入下行通道。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因我國人口紅利消失和原料市場與國際接軌導致的經營成本上行升;二是因市場競爭加劇引發的利潤率下滑,一噸飼料賺數百上千元的美好時代讓人留戀,成為傳說,賺錢變難了。
資本逞威。隨著產業成熟度的提升,其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特點將逐漸顯現并占據主導,會有更多的飼料企業謀求上市。在資本的力量面前,中小企業將成為狩獵的對象。
行業互聯網化。飼料企業要懂得以人、信息與速度為導向的企業戰略制定與實施,實現由農業化思維、工業化思維向互聯網思維的轉變。有別于最初的辦公自動化和網站的建設,這一次將以移動互聯、電子商務、網絡技術服務平臺、高效網絡管理平臺為特點。
飼料行業必然會全面互聯網化,對于飼料企業,不能與時俱進,就意味著落后,而落后就會挨打。
“混業經營”時代來臨。飼料行業的“混業經營”現象已經很突出,今后將會更突出,因為只有延伸產業鏈才能更好地提高抗風險的能力,產業鏈將成為一線飼料企業的主流選擇。
“第三產業”成掘金藍海。一個強大的產業,離不開強大的第三產業支撐。金融服務、數據服務、信息服務、傳播服務、品牌服務、移動互聯服務等將野蠻成長。
現代畜牧業轉型進程加快。一是政策推動,二是消費端的拉動。現代畜牧業的發展,要注意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要充分考慮土地承載能力和消納能力,合理規劃,走“循環經濟”之路。
擋不住的數字野火。數字野火意指非常迅速地在互聯網上傳播的虛假敏感信息。“香蕉事件”導致海南香蕉損失慘重,“搶鹽風波”引發全國鹽業市場混亂,“藥殘雞”致使雞農損失慘重,“H7N9流感”重創國內家禽業。
由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農牧企業,尤其是其中的上市公司,面臨的輿情環境更加復雜,這對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的投資者關系管理、網絡聲譽管理、輿情應對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看到未來的事情
時代變了,老辦法已經不靈了。做企業就是做趨勢,趨勢從哪里來?趨勢從正確的發現中來,這就需要我們能更多地理解消費者。
現在飼料企業的問題在于遠見不夠,沒有看到整個社會、整個產業發展的變化。于是,昨日成功之原因,卻成了明日失敗之根源。
新希望六和股份聯席董事長兼CEO陳春花認為,農牧行業在未來有三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基于效率驅動的成分。第二,基于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提升。第三,基于消費端的可靠性提供。
未來怎么做
淬煉專業能力。這是中小企業在未來的立身之本。我國的養殖環境決定了只要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乘,就能做到生存和發展。
PK運營效率。這是中小企業的強身之本。如果專業能力相差無幾,這時候效率就是關鍵了。出色的專業能力加上給力的運營效率,你就能做到一定規模。
全面擁抱互聯網。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你的生意、服務還是傳統的方式,那么是沒有未來的。越來越多的人在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易搬至網絡,如果你不擁抱網絡,他們就會去擁抱別人。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要全力擁抱互聯網。
走起國際化。國際化是我國畜牧業未來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涉及到資源、市場、資本和技術這四項,假如大型飼料企業有能力去運作的話,那么會有很大的空間。由于我國的自然資源、人口、養殖量嚴重不匹配,從長遠看,要想不再錯位,出路只有國際化。
聚焦消費端。過去,是飼料業拉動養殖業;今天,是養殖業影響飼料業;未來,是消費端決定飼料業。我們不少的飼料企業,生產有品質很好的肉蛋奶,但總是賣不過雙匯、雨潤、蒙牛等,利潤也是大為不如,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走到消費端。
從關注養殖端,到聚焦消費端,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通過轉型,從原來專注于生產轉到對品牌的認知、對消費的認知,這是一個很大的調整。這樣的調整很有必要,因為這個產業最終還是由消費者來評價,而農牧產業最大的機會也在這兒。
2014年飼料業什么樣子
《飼料標簽》GB10648-2013將于2014年7月1日起實施,《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已于2014年2月1日起實施,《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和《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將很快,2014年是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
2014年,是飼料行業門檻繼續抬高的一年。
2014年,是飼料行業復蘇的一年。因為下游養殖低谷回暖,上游原料成本壓力減輕。飼料龍頭企業將通過平臺化提升競爭壁壘,提供專業化的技術、管理、信息、金融等綜合服務,形成差異化競爭,盡可能提升養殖收益,進而分享蛋糕變大、份額提升的果實。
2014年,是飼料行業繼續整合的一年。新希望六和、通威、大北農、唐人神等在資本運作上或都有動作。
這些問題其實筆者不怎么關注,因為已經2014年了。
學會從后往前看很重要,今天要思考和做的事,應該是為三年甚至五年后準備的。只有如此,企業才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不再摸著石頭過河,突破原有的困境。
為進一步促進我省飼料業穩定健康發展,保障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鞏固2008年飼料專項整治成果,根據農業部有關要求,2009年我廳決定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頒布實施10周年為契機,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保障飼料安全,推進健康養殖——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以下簡稱“飼料執法年”)行動,即2009年飼料專項整治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保安全、促發展為總目標,以規范飼料企業生產經營,查處在飼料中添加和使用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為重點,以抓法制、抓監管、抓源頭、抓基礎為手段,著力強化飼料質量安全日常監管,提高飼料基礎支撐能力,全面促進飼料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飼料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高,飼料產品監測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查處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行為,杜絕在飼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行為;有效防范重大飼料質量安全事件發生。
三、整治重點
(一)重點產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類似物; 三聚氰胺、瘦肉精、鎮靜劑類、蘇丹紅、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
(二)重點單位: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和畜禽養殖場(戶)。
(三)重點區域:飼料原料生產企業,飼料原料及飼料產品批發、集散地,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安全隱患大、問題突出的地區。
四、整治任務
(一)嚴厲查處在飼料原料和產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行為。
(二)嚴厲打擊養殖過程中添加瘦肉精等違禁物品、蘇丹紅等非法添加物的違法行為。
(三)擴大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抽檢范圍,加大對違法違規企業的查處力度。
(四)提高飼料行政許可門檻,加強對獲證企業的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管。
(五)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飼料企業,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簽的“三無”飼料生產企業。
五、總體要求
(一)統一組織,落實監管責任
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按照省農業廳的統一部署,抽調得力骨干,切實落實行動方案,將職責任務層層分解到州(市)、縣的具體部門、單位和責任人。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派出督導組,落實方案各項要求,對重點地區及時進行督導檢查。
(二)細化方案,明確工作進度
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根據總體方案,制定本地區詳細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安排,做到有安排、有重點活動、有檢查驗收、有責任追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
(三)加強交流,及時報送信息
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從2009年2月開始,每月14日和28日分兩次向省農業廳“飼料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報送材料內容包括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查處情況和量化指標,及時反映進展和成效。重大案件及突發事件立即報告,及時處置。
(四)加強聯動,形成整治合力
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圍繞本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采取有力措施,積極開展工作。要加強協調,搞好銜接,形成合力,突出成效。
六、工作安排
“保障飼料安全,推進健康養殖——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總體安排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部署啟動階段(2月20日-3月10日)
1. 2009年2月,根據農業部有關要求,制定我省飼料執法年總體實施方案。
2.2009年3月,召開“飼料執法年”活動啟動儀式,成立全省“飼料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部署總體行動方案。
3. 各州市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成立“飼料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細化整治方案,明確工作進度,要求各州市于2009年3月10日前將活動領導小組名單上報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
(二)集中整治階段(3月10日-11月底)
1. 開展飼料質量安全監測,查處違法違規行為。2009年全年以蛋白飼料原料和飼料產品中三聚氰胺檢測為重點,繼續開展飼料質量安全例行檢測、飼料中違禁添加物專項監測。對監測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通報、及時查處。各州市飼料管理和飼料質檢機構在本轄區內開展監測和執法工作,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對飼料生產企業及養殖場(戶)進行重點檢查,對整治行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督導。省農業廳每季度對重點地區飼料監管工作進行督導,主要檢查“飼料執法年”活動的進展及執行情況。對飼料企業和畜禽養殖基地的生產許可證、產品批準文號、產品標簽、使用記錄、檢驗記錄等進行重點檢查。各州市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也要安排督導,加強檢查。
3. 舉辦中期總結暨飼料執法培訓班,提高執法水平。7月,組織各州市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總結,交流經驗,查找不足,督促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時間要求完成全年各項任務,并組織對州市(縣)飼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執法水平。
4. 舉辦飼料安全宣傳月活動。9月,開展以各級管理部門和相關事業單位為主體,以展覽、宣傳冊、新聞媒體專題報道等為手段的宣傳月活動。各級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要充分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特點和優勢,進行主題宣傳。一方面通過對曝光的案例進行報道,對摻假售假和添加違禁藥物的違法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另一方面正面宣傳管理部門、行業協會、質檢機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企業等對飼料安全所做的工作與成績,向社會公眾介紹飼料管理、科研、檢測等方面的成果和成效,介紹企業保證飼料質量安全采取的措施,宣傳科技成果,彰顯監管成效,為飼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三)總結表彰階段(12月)
召開“飼料執法年”活動總結大會,全面總結活動成效與經驗,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附:
云南省飼料專項整治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 張澤軍 省農業廳副廳長、省畜牧局局長
副組長 徐祖林 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處長
成員 馬興躍 省草山飼料工作站站長
宋學林 省動物衛生監督所所長
張思東 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張存煥 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副處長
王文惠 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
趙夢瑩 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
高婷婷 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徐祖林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2009年云南省飼料專項整治行動工作安排表
階 段時 間工作名稱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和目標
第一階段2月20日-3月初啟動部署成立全省“保障飼料安全,推進健康養殖—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部署總體行動方案。
3月1日-3月10日各地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全省“保障飼料安全,推進健康養殖—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啟動儀式,各地成立“保障飼料安全,推進健康養殖—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細化整治方案,明確工作進度。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有安排、有重點活動、有檢查驗收、有責任追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要求各州市于2009年3月10日前將方案、進度及領導小組名單上報省農業廳。
3月10日-3月15開展自查各級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對轄區企業開展自查。重點產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類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鎮靜劑類、蘇丹紅、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重點單位: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和畜禽養殖場戶;重點區域:飼料原料生產企業,飼料原料及飼料產品批發、集散地,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安全隱患大、問題突出的地區。
第二階段3月15日-11月底開展監測,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以蛋白飼料原料和飼料產品中三聚氰胺檢測為重點,繼續開展飼料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飼料中違禁添加物專項監測。各地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對監測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通報、及時查處。州市飼料管理部門要組織飼料質檢機構在本轄區內開展監測和執法工作,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3月15日-11月底督導檢查省農業廳對重點地區飼料監管工作進行督導,主要檢查“保障飼料安全,推進健康養殖—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的進展及執行情況。對飼料企業和畜禽養殖基地的生產許可證、產品批準文號、產品標簽、使用記錄、檢驗記錄等進行重點檢查。農業廳每季度督導一次,各地畜牧飼料管理部門也要安排督導,加強檢查。
7月舉辦中期總結暨飼料執法培訓班組織各州市農業(畜牧)飼料管理部門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總結,交流經驗,查找不足。并組織對州市(縣)飼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執法水平。督促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時間要求完成全年各項任務,并在全省范圍內培養一批能執法、敢執法、會執法的基層管理人員,提高飼料執法能力。
1顆粒飼料成型機理與影響因素概述
制粒成型是飼料成型技術之一,是飼料加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獲得的顆粒料產品相對于粉料有很大的優越性:經過制粒后產品減少了分級現象,改善了動物的挑食情況,避免了飼料的過度浪費,同時也減少了由于粉塵多而引起的對動物飲水及環境的污染;另外,飼料原料通過調質、制粒等熱加工過程能夠殺滅部分有害微生物,使產品衛生質量得到保證,還可以鈍化飼料中抗營養因子以保證其營養價值,同時熱處理能提高飼料淀粉糊化度、使蛋白質變性,從而提高動物適口性,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生產性能[1-3]。
1.1顆粒飼料成型機理與過程簡述
飼料制粒成型的眾多技術中,應用較為普遍的為旋轉擠壓制粒成型即環模-壓輥方式(見圖1)。顆粒成型過程,主要建立在原料粉粒體間存在間隙的基礎上。粉料在水分、溫度、摩擦力、擠壓力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粉粒體空隙不斷縮小;而在這一過程中,某些營養成分如蛋白質或淀粉在水熱條件下發生特定理化變化從而產生粘結效果,共同作用下使物料形成具有一定密度和強度的顆粒。制粒機工作時根據粉料受擠壓的不同狀態,一般可以分為供料區、變形壓緊區和擠壓成型區[4]。調質后的粉體物料由送料機構添加到環模和壓輥之間,在環模轉動帶來的離心力的影響下緊貼在環模內壁上;隨著環模、壓輥的相對旋轉,依靠物料、環模、壓輥之間的摩擦作用,物料進入變形壓緊區,粉粒體之間產生相對位移,而隨著擠壓力的逐漸增大,粉粒體間空隙逐步減小使物料產生不可逆的變形;在擠壓成型區內,由于環模壓輥之間的間隙大幅度降低,隨之產生的擠壓力急劇增大,粉粒體之間的接觸表面積增大,伴隨相應的水熱作用,粉粒體間產生較好的粘結作用,并被壓入模孔;擠入環模模孔的物料產生彈性、塑性變形等組合變形,并繼續受到擠壓作用從模孔外端擠出成型。
1.2顆粒飼料成型質量評價與影響因素
好的顆粒成型質量能減少飼料的粉化,防止動物挑食和飼料的浪費,提高生產性能。現行行業標準中,一般通過顆粒飼料外觀、含粉率、耐久度、硬度、淀粉糊化度、沉浮性等指標衡量顆粒飼料的加工質量[4]。如顆粒飼料投喂前的含粉率直接影響顆粒飼料本身的優勢的發揮,若含粉率過高則會大幅度降低飼料的利用效率。顆粒水產飼料含粉率過高還會造成水質的污染[6]。而顆粒的粉化率若過高則會導致顆粒飼料產品未經送達用戶就損失部分營養,無疑是對飼料營養全面性、產品經濟性的極大損害[7-8]。在顆粒飼料加工過程中,影響顆粒成型質量的因素主要分為加工工藝參數(包括調質工藝)和原料特性參數,國內外大量的學者針對這兩個方面進行了豐富的研究。林云鑒等研究了調質工藝的改善對鵪鶉料制粒效果的影響,發現顆粒飼料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含粉率減小了12.5%[9]。同時研究顯示若調質時間過短,由于粉料之間不能充分吸收蒸汽,會使顆粒飼料的硬度降低,含粉率升高。若調質的蒸汽壓力過小,隨之產生的蒸汽含水高,不能使粉料充分糊化,最終影響到顆粒飼料的硬度,而含粉率亦會升高。S.E.CUTLIP等研究發現,高壓調質(552kPa)相對于低壓調質(138kPa)對基于玉米-大豆型日糧配方所生產的顆粒的耐久度并無顯著性影響。而其后續研究發現對于提高顆粒質量,蒸汽調質中的溫度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程度要遠遠顯著于蒸汽壓力變化所產生的影響[10]。在制粒工藝中,環模及其相關工作參數也是影響制粒性能的重要因素。當喂料量不變時,提高環模速度,顆粒擠出模孔的速度不變,擠壓時間不變,而顆粒從擠壓點到切刀運動時間減少,離心力增加。這一工藝參數的調整使顆粒更短,從而使含粉率增加[11]。而R.LWE等研究發現,隨著環模孔長度的增加,物料在模孔內停留的時間越長,增加了其通過模孔的摩擦力,提高了飼料顆粒之間互相粘結的可能性,使得顆粒飼料的硬度、強度增加,含粉率則降低[12]。MILADINOVIC.D等使用模孔直徑相同(3.5mm)但厚度更大的環模(由50mm增加到60mm)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這一措施的確可以提升顆粒飼料的耐久度值[13],證實了R.LWE等的研究結論。由此可見,影響顆粒飼料制粒質量的因素很多,而除加工工藝參數、設備結構特點之外,飼料的原料組成也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14]。N.P.BUCHANAN等研究報道,當在玉米-大豆型肉雞日糧配方中以50g/kg的添加量將玉米替代為大豆蛋白或纖維素時[15],顆粒質量有顯著提升,其原因或為添加纖維素使得其吸水性能改善而提升了顆粒質量。而O.ZIMONJA等發現相對于小麥,添加燕麥后所制顆粒的耐久度有很明顯的提高,并具有更高的抗破壞強度。這一現象或因為采用燕麥的飼料配方中含有更高含量的糊化淀粉[16]。而于翠平等國內學者發現,谷物含量的變化顆粒飼料成品含水量有重要影響,谷物含量越高,制粒前后的水分含量差異越小,并且谷物含量的高低影響顆粒飼料的硬度;而添加2%~3%的油脂的顆粒飼料與不添加油脂的顆粒飼料相比,其硬度沒有明顯的變化[17]。耐久度(PelletDurabilityIndex)作為衡量顆粒飼料產品在貯藏、運輸與使用過程中抵抗外力作用能力的指標,一直是顆粒飼料成型質量的重要考察標準。ISRAELSEN.M等人使用甜菜根、大麥、葵花籽粕等不同原料替代原配方中的谷物和棉籽粉,發現某些特定成分的添加對顆粒飼料成型質量有顯著的影響(見表1):如添加10%的甘蔗或甜菜根糖漿時,顆粒含粉率和產能有明顯的提升;而相對于大豆粕和油菜籽粕,含棉籽粕的配方所生產的顆粒具有更好的耐久度指標(分別為94.5%、91.2%和97.2%)[18]。由上文論述可知,從宏觀可控的角度看,可以主要從配方成分與種類和加工參數兩方面入手,對顆粒飼料成型質量加以控制。
2質量預測方法概述及其在顆粒飼料成型質量預測領域中的應用進展
2.1質量預測方法概述
預測控制,亦稱模型預測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是一種基于模型的控制技術。模型預測控制表述的是使用顯示過程模型來控制和觀測對象或過程未來行為的一類方法或手段[19]。一般意義而言,預測控制算法由模型預測、滾動優化和反饋校正乃至實際使用這幾部分組成。整體上講,預測控制綜合利用歷史信息和模型信息,對目標函數和結構不斷進行滾動優化,并根據實際測得的對象特性輸出修正或補償預測模型。質量預測方法是指在各種加工領域中,使用一定的模型與技術將加工前可調整、控制或監測的參數如加工過程參數、配方特點或加工對象的特性等與加工后的產品質量進行聯系,利用不同模型、方法結構特點等對這一聯系進行描述和構建,從而可以在實際生產前對產品質量獲得一定程度的估計,進而在實際生產前有針對性的調整各項參數,達到獲得更好的產品質量的目的。以飼料行業為例,對其生產工藝研究發現顆粒飼料的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產品的最終質量受原料品質和各個環節的加工參數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操作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對各操作參數進行不斷的調節來實現對產品品質的有效控制,而當原料批次或品質發生變化時,操作者往往需要重新摸索規律以保證產品品質的水平和一致性,這一調整過程往往伴隨著成本的大幅上升。而質量預測方法則可以在實際生產加工前對現行參數下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做出具有一定可信度的預測,從而對相關過程進行調整,可以相當程度地降低生產成本。
2.2不同模型與方法
在顆粒飼料成型質量預測領域的研究進展國內外有關顆粒或材料成型質量的預測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質壓塊/粒成型、冶金、橡膠等聚合材料成型加工等領域,而針對顆粒飼料的預測研究成果有待進一步發展。由于加工過程、加工材料的相似性,生物質領域中以提高儲存能力、燃燒效率為目的所進行的壓塊、制粒過程與飼料制粒成型有很多的共通之處。在生物質顆粒質量預測方面,段宇等使用以統計學習理論為基礎建立的支持向量機模型對生物質壓縮成型質量進行了預測。研究針對樣本量有限等情況,使用支持向量機模型中的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算法,以等式約束代替標準算法的不等式約束,即將二次規劃問題轉化為線性方程組求解,降低了計算的復雜性并提高了求解速度。模型以物料含水率、成型壓力為預測模型的輸入,以成型產品的密度和壓縮比為輸出,并將遺傳算法嵌入到LS-SVM模型中對結構參數進行尋優。選取鋸末為原材料進行了實際生產試驗獲得26組數據,并對模型進行訓練和驗證結果見表2。各實驗組針對兩項輸出值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20],而實驗值與模型估計值的線性回歸分析也可以證明支持向量機模型可以取得較好的模擬效果。國外相關學者則更多使用經典數學建模方法針對成型顆粒的成分、熱值等質量指標進行了預測。GILLESPIE.G.D等使用近紅外光譜法結合偏最小二乘法在生物質顆粒混合物質量預測領域進行了應用。針對草本、木本等生物質原料,建立了預測水分、碳含量、灰分含量及總熱值的模型,其交叉驗證的均方根誤差分別達到0.73%、2.74%、0.62%及0.4MJ/kg,在以實際值與預測值為橫縱坐標的比較圖中(如圖2)可以發現,所建立的模型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85、0.78、0.82、0.94。預測結果說明近紅外光譜結合數學方法具有預測生物質顆粒質量的潛力[21]。針對生物質顆粒質量關鍵參數如熱值(HigherHeatValue)、機械耐久性(MechanicalDurability)的實時預測可以幫助使用者建立更有效率的產能系統。由此GILLESPIE.G.D等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建立了針對熱值和機械耐久性的預測系統。研究采用了包括松針、蘆葦草、牛毛草等生物質原料生產顆粒,而所建立的多元線性回歸預測系統針熱值、機械耐久性的預測決定系數分別可以達到0.99和0.94,預測誤差則分別為0.08MJ/kg和0.49%,綜合不同樣品組的真實值與預測值的相關關系及相關評價指標(見圖3),可說明這一預測系統的應用是可行并有效的[22]。而針對顆粒飼料成型質量,國內相關學者王紅英等利用數學軟件MATLAB中的NeuralNetworkToolbox模塊建立了基于BP神經網絡算法的乳豬料顆粒質量的預測模型。模型以包括粉碎粒度、淀粉糊化度和膨化度的原料特性參數和包括喂料速度、調質溫度、制粒機電流等在內的加工過程參數作為輸入,而根據乳豬料特性選取顆粒淀粉糊化度和最終產品水分作為考察顆粒質量的指標。模型以SIGMOID函數為響應函數,并以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為網絡結構算法進行預測,通過對網絡權值wij和閾值α的不斷修正,使誤差函數E沿負梯度方向下降,網絡經過16步運算達到預設的平均方差(MeanSquaredError)精度。隨后作者以在某企業實地采集的基于不同乳豬料配方的48組生產數據對網絡進行了訓練和檢驗,預測結果如表3,結果顯示相對誤差絕對值皆低于5%。當使用POSTREG函數對顆粒產品淀粉糊化度、水分的預測值和真實值做回歸分析時,可以發現兩個指標的預測值和真實值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9985和0.97603,說明預測值與真實值相關性較好,本研究實現的BP網絡能夠對其進行準確預測[23]。
3一種基于專家數據庫的顆粒飼料質量預測模型
飼料原料是飼料顆粒成型、配方營養價值實現的基礎,而不同原料的不同特性對產品最終的顆粒成型特性有著巨大的影響[26-27]。應根據原料的制粒特性,采用相應的制粒條件,才能更好地保證顆粒的成型質量。國內外相關學者從不同飼用原料特性角度出發,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與總結提煉,建立了基于實際操作者經驗及評價的原料制粒特性專家數據庫模型。研究將原材料按不同屬性進行分類如谷物、油籽及副產物等,并針對實際應用需要設置并建立了制粒品質系數(PhysicalQualityofPellets/Pressqualityfactor)、制粒能力系數(PelletingCapacityofthePelletPress/Presscapacityfactor)和環模磨損系數(WearoftheDie/Abrasivenessfactor)三項系數,以衡量顆粒飼料制粒成型效果。這一專家數據庫對這三項系數采取0~10分打分制。其中,制粒品質系數考量原材料對顆粒成型質量的貢獻程度,反映這一原材料成型的難易,評分越高說明其利于生產出優良質量的顆粒;制粒能力系數則主要針對生產過程中制粒機及相關系統的能耗、生產率等指標,數值越高說明這一原材料對制粒生產過程會帶來更積極的影響;環模磨損系數則主要評價原材料的使用對環模損耗程度的影響,數值越高說明這一材料的使用對環模的磨損程度越劇烈,則環模在壓制該種原料時的使用壽命越短。本文根據這一預測思路,整合總結了國內外各文獻資料中有關這一專家數據庫內容資料(見表5)。由此,當相關從業者在調整配方選擇原材料時,欲預測新配方所制顆粒成型質量和生產過程相關情況,本文資料可以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4結語
一、組織工作情況:
自接到《省畜牧食品局關于印發〈飼料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川畜食函[]98號)后,我局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專題認真研究,制定下發了《全市飼料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自畜發[]19號),將專項整治工作納入了全市飼料管理的重點,成立了以分管局長為組長的市飼料市場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局飼料飼草科,全面負責全市飼料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結合各自工作重點,各區、縣也相應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局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對此項工作進行廣泛的宣傳,明確提出飼料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保障畜產品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必須落到實處,堅決克服厭戰和畏難情緒,防止走過場。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大力組織開展執法檢查活動
,全市各區縣在日常監督檢查的同時,市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全市大檢查。據統計,全市共出動飼料執法人員1456人次,共檢查飼料市場161個,飼料生產企業46戶,規模養殖場50戶,印發相關宣傳資料30200份。
(二)全面清查違禁藥物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情況
在46戶飼料生產企業和50戶規模養殖場的檢查、抽查過程中,我市沒有發現違規生產、使用飼料添加劑和藥物現象,飼料生產企業、規模養殖場嚴格按照《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等規定進行生產和使用。
(三)無證生產、經營查處情況
經過多年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和打假檢查教育,無證生產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無此現象發生。對經營、使用無安全衛生合格證的動物源性飼料現象進行了堅決查處。飼料經營條件在往年的基礎上有了較大提高。
(四)假冒偽劣飼料查處情況
市場檢查查處偽劣飼料2750kg,貨值1.1萬元,已進行了全部沒收銷毀;對免稅檢驗和監督檢驗中發現的個別不合格現象進行了認真查處。
(五)大力打擊“舀舀藥”行為
經過多次的市場整頓,市場打假震懾,無生產條件、無標準自行配制、銷售含飼料添加劑的混合物現象在我市基本杜絕。
(六)嚴查“瘦肉精”等違禁藥品
我局按照《省畜牧食品局關于開展以嚴查“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為重點的飼料專項整治秋季行動的通知》(川畜食發[]111號)精神,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于十月份開始在全市啟動以嚴查“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為重點的飼料專項整治秋季行動。整個行動全市抽查50個規模養殖場,對其中100頭育肥豬進行了豬尿液“瘦肉精”快速檢測,檢測結果無一例陽性反應,“瘦肉精”檢出率為0。
(七)禽蛋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根據《省畜牧食品局轉發〈農業部關于加強禽蛋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的通知》(川畜食函[]392號)精神,我市于11月23-26日對家禽養殖場、戶及禽蛋市場、禽料生產企業進行了大規模專項檢查。據統計全市共檢查養殖場、戶340個,禽蛋經銷商18戶,禽料生產企業2戶,均未發現使用“蘇丹紅”現象。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因部分企業更換包裝不及時,致使市場上過期生產許可證包裝還有存在。
(二)部分未通過《飼料生產條件審查合格證明》換發的企業尚在觀望。
(三)個別經營企業管理不到位,剩余的過期飼料清理不及時。
(四)沒有經過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者經營飼料現象尚有個別。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飼料質量,對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發現問題及時查處,不斷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良好競爭環境。
(二)加強飼料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強化執法手段,切實將飼料產品質量同畜產品安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緊密聯系起來。
【關鍵詞】 會計成本;作業成本法;成本動因
在新的制造環境下迫切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來對原有方法進行根本性改造。隨著對作業成本法不斷深入的研究,必將對我國制造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方式產生本質上的改變。
一、作業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縮寫ABC),是基于作業的成本計算法,它是指以作業為間接費用歸集對象,通過資源動因的確認、計量,歸集資源費用到作業上,再通過作業動因的確認、計量,歸集作業成本到產品或顧客上去的間接費用分配方法。作業成本法為作業、經營過程、產品、服務、客戶等提供了一個更精確的分配間接成本和輔助資源的分配方法,它認為組織的資源不只在產品的物質生產中消耗,在許多輔助作業中同樣被消耗,為不同顧客提供不同的產品需要消耗不同的輔助作業。
作業成本法的目標是把所有為不同顧客和產品提供作業(包括上述輔助作業)所耗費的資源價值測量和計算出來,并恰當地把它們分配給各位顧客和產品。作業成本計算系統主要有以下重要概念:資源、作業、作業鏈及價值鏈、成本要素、成本動因、作業成本庫、分配率、成本性態。本文以X公司為例進行分析。
二、X公司實施作業成本法分析
(一)X公司概況介紹
X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中國飼料馳名商標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飼料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飼料第一股”,公司是國內著名的飼料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接近10%,是受益三農政策的正宗農業概念股,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加工業示范企業。“X牌”飼料是中國飼料行業十大名牌產品之一。公司在華南、華東、華中、東北等16個省市設有33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共有42條微機控制生產線,能生產X牌豬、雞、鴨、魚四大系列、六大品牌100多個品種的飼料產品。公司擬投資5 000萬元興建一條年產40萬噸現代化飼料生產線,將有效提高經營能力。
(二)X公司應用作業成本法所具備的條件和可行性
從作業成本法產生的根據、背景和應用條件可以看出,由于X公司是一家國內大型企業,擁有自動化生產設備、流水線,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同時配置了國外的ERP系統。因此,作業成本法這種成本管理的新思維、新理念在X公司就有了實施的可能。具體表現為:
第一,從生產的組織管理上講,雖然目前零存貨制度等在X公司里還很難完全實行,但是,由于有全球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和ERP管理系統,X公司完全有能力通過積極降低原材料和成品的庫存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等途徑來努力降低與生產相關的各項成本。
第二,從市場需求上講,由于2006年~2007年豬瘟的流行,造成了生豬的大批死亡,豬肉價格急劇上漲,這大大激發了農戶飼養生豬的積極性。為此,飼料市場迫切需要能縮短生豬的生長周期、增加出欄率,提高豬肉質量的飼料。相應地,市場需求就會使X公司傳統的原材料采購與產品制造過程發生較大的變化,原來為采購、制造和企業決策服務的產品成本計量方法與控制手段、業績評價方法等也將發生相應的改進,這就使作業成本法這樣靈活多變而又科學準確的成本核算和經營管理方法具備了存在的基礎。
第三,從成本結構上講,X公司在先進的制造環境下,許多人工已被機器取代,因此直接人工成本大大下降,機器、設備等固定成本比例大大上升。產品成本結構的重大變化,使得傳統的制造成本法不能正確反映產品成本信息,從而不能正確核算企業自動化的效益,不能為企業決策和控制提供正確有用的會計信息,甚至導致企業總體獲利水平下降。這種形式既為作業成本法在X公司應用提供了必要性,也為作業成本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第四,作為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先進制造企業,X公司擁有素質較高的技術、管理人才,并且有海外專家的培訓和指導,這為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提供了人才和技術基礎。
由此可見,X公司作為一個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先進飼料生產企業,為作業成本法在該公司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X公司實施作業成本法設計
(一)作業成本法作業中心、實施期間和范圍的設定
X公司的飼料生產線屬于單品種大批生產模式。生產部首先根據已確定的生產計劃,在生產系統中設置每個品種的生產順序;然后生產線就會自動根據設定的程序逐次按照每個品種進行生產。由于飼料生產中,豬料、奶牛料、禽料和魚料生產耗用的原料有所不同,特別是對藥品投放差異很大。為此,生產部人員就會根據系統中產品的生產順序來確定生產不同品種對不同原料的投入,原材料在投入生產后,生產部就按照設計程序生產各類飼料,同時根據所生產飼料品種的不同從庫房中隨時投入原料和藥品,飼料在生產完成和烘干后,再在包裝線上完成打包工作,然后入庫。生產部門只在月末時由財務部核算其發生的各項費用,財務部日常只監控生產中原料和成品的變動情況,不核算完工產品的成本,待月末做月結工作時再統一自動核算當月完工產成品的成本。
(二)作業成本法的實施程序
第一,確定作業和作業中心,選擇成本動因。
可以根據對生產工藝流程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對作業進行劃分。經過分析,在生產部共建立26個作業中心。
第二,作業中心各項費用的分配。
筆者在公司成本信息系統上對費用的數據進行了收集,在這些數據中有的數據可以直接取得,有的數據則需要加工處理。為此這一工作是繁瑣而重要的,要仔細分析每項費用,小心地歸集到每個作業中。
第三,計算成本動因分配率和產品作業成本。
對于成本動因分配率的計算,可以用作業中心歸集的各項月費用除以月動因量,得到每月的成本動因分配率;根據完工產品計算表,來確定每個產品經過了哪些作業中心;按月把各作業中心的成本動因量乘以成本動因分配率的積相加,得到各產品的作業成本。
四、X公司實施作業成本法產品成本、毛利率差異分析
(一)與原成本法計算的產品成本差異分析
筆者從52種飼料產品中選出豬料6種,魚料2種,禽料3種進行作業成本法和原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差異比較。
在所抽取的11種飼料產品中,豬料產量占總產量的66%,魚料產量占總產量的16%,禽料產量占總產量的18%,因此,在X公司的產品結構中豬料的產量最大,魚料和禽料的產量較小。通常情況下,日常的成本核算法會低估產量較低的產品成本,如魚料和禽料,其中低估程度最大的是禽料中的871產品,成本低估了185元,成本差異率達3.41%;低估程度最小的是禽料中的811產品,成本低估了149元,成本差異率達2.67%。同時,日常的成本核算法則高估了高產量產品成本,如豬料中的301產品、302產品、321產品、s342產品、s322產品和342產品,高估程度最大的是302產品,成本高估了91元,成本差異率達2.71%;高估程度最小的s322產品,成本高估了102元,成本差異率達2.03%。
根據產品成本差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作業成本法可以糾正扭曲的各個產品的成本,即:日常成本核算法高估了高產量產品成本,低估了低產量產品成本。在X公司,用作業成本法與日常成本核算法計算出的產品成本存在差異,這種不同產品之間成本的扭曲,使計算出的成本指標不能真實反映不同產品生產成本的基本面貌,這種錯誤的信息必將影響到產品毛利差異。
(二)與日常成本核算法計算的產品毛利差異分析
由于作業成本法核算范圍大于日常成本核算法,在通常情況下,作業成本法的毛利要小于日常成本核算法計算的毛利。通過計算可以看出,雖然兩種成本法計算下的毛利差都為正值,但豬料的毛利在作業成本法下下降幅度較大,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豬料s322產品,毛利差率為-27.13%;下降幅度最小的是豬料301產品,毛利差率為-10.75%。而魚料和禽料則相反,在作業成本法下毛利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禽料812產品的上升幅度最大,毛利差率為31.15%;而魚料中的613產品上升幅度最小,毛利率為16.54%。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采用日常的成本核算法對制造費用進行分配,會造成產品成本信息和毛利信息的嚴重扭曲。作業成本法下產品成本的核算包括與該產品消耗作業相關的全部資源費用,如配方變動費用、銷售費用、檢驗費用、運輸費用、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這樣計算出的成本比日常成本核算法計算的結果更接近產品的實際消耗。因此依靠作業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作出的決策更具有科學性。
五、總結
通過對X公司作業中心的歸集和成本的計算,可以根據以上的分析情況總結出一定的經驗。
第一,由于過于全面,導致作業中心過于分散,成本核算過于復雜,既增加了作業成本法的設計難度,又增加了管理者對成本信息理解的難度。為此,在確定作業中心時要先確定幾個絕對關鍵的流程環節,在每個環節中找出兩三個成本因素,并在初期階段解決這些成本因素。這樣可使作業成本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通過作業成本法的工作原理和公司運用作業成本法的程序以及成本節約可行性與各部門進行了細致的溝通,大家認為作業成本法如果能有效的實施,各個成本單位和作業中心之間如何相互協調、控制成本產生的過程、削減成本等具體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 (美)E.約翰?拉森.現代高級會計[M].張文賢,主譯.大連:東北財大出版社,1999:247.
[2] 姜紅珍.論作業成本法的產生及其意義[J].競爭力,2003(7):16.
[3] 王康平.高校學費政策的理論與實踐[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