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范文第1篇

關于教學方法的研究呈現出一派興旺的局面,種類之多、提法之廣是歷史上少見的。如目前使用的自學輔導法、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啟發誘導教學法、研究法、發現法等等,而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納為一句話,那就是“積極的教學法”。其宗旨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積極教學法的特點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獨立解決一些問題,注意能力的培養。從實踐效果看,這些方法在某個階段,對某部分學生,結合某部分內容確實有事半功倍功能,但這些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更不是教學通法。因為教法要受學生水平的差異,興趣的不同,教材內容的變化,教師素質不平衡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所以采用積極的教學法,要因課、因人、因時、而異。比方說,對于高三的復習課,一般采用精講多練教學法比較好。

數學活動的教學實質上是積極性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極其重要。一般來說,教學內容的生動性,方法的直觀性、趣味性,教師和家長的良好評價,學習成績的好轉,都可以推動學生的學習,提高積極性。另外,如介紹數學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尤其是數學應用在各領域取得重大成果時,能夠促進學生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增進技能,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可講一點數學史方面的知識,比如我國古代科學家的重大貢獻及在世界上的影響,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究竟怎樣啟發學生去積極思維呢?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方說,創設問題情境,正確提供直觀材料讓學生從具體轉到抽象,例如在簡單線性規劃的復習中我通過幾何畫板的動畫效果和度量功能向學生直觀地展示了用圖解法求線性目標函數在線性約束條件下最值的方法步驟。這樣學生有了直觀的印象后就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也可運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識,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還可以把語言和思維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啟發思維的目的。

通過上面幾個方面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數學活動教學的核心是教學方法,因此教學方法的采用,直接影響活動教學的效果。目前數學教學沒有一個成熟的模式,具體做法也少見。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數學活動教學的效果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要重視探究過程。數學中的結論教師一般不直接給出,而是引導學生運用觀察、實驗、練習、歸納等方法發現命題,然后深入研究探求的過程和論證的方法,進而剖析結論的內容,列舉實例將結論內容具體化。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轉油站 外輸運行 節能降耗 方法

節能降耗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樹立一種“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節能意識,以最好的管理和各項措施來實現節能效益的最大化,是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隨著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對油氣的需求量日益增高,而原油作為稀缺資源,產量逐年遞減,噸油能耗卻逐年增加。為了降低能耗,需要對轉油站生產運行過程中各個生產環節的能耗情況進行分析,采取措施降低轉油站外輸運行的費用,開展轉油站節能降耗方法的研究和應用。這對于降低油田生產成本,提高油田生產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轉油站外輸運行和節能降耗中的問題

1.油田油氣集油系統多采用環狀摻水流程,產出油進入站內后,需進行放水,來實現放水回摻。目前部分油田轉油站采用大罐沉降放水流程,這一流程可使放水后的油中含水低于10%,達到產多少液、外輸多少液的外輸指標。采用大罐沉降放水流程流程,雖然可以將原油含水指標控制在10%以下,可是因為這一流程不能實現完全密閉,不可避免地帶來油氣損耗。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原油集輸過程中油氣損耗一般在0.24%~0.3%之間,其中通過各類儲罐損耗占總損耗的60%。為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油氣損耗,轉油站采用三相分離器進行油氣水分離的密閉流程。但仍有問題存在,分離后的原油含水指標一般在30%以上,而油田初期產液含水通常低于10%,這樣一部分水就隨著外輸液量被帶走。采用密閉流程需建設大站補水管道及大戰供水泵可解決這一問題。不過對于離開已建設施較遠的區塊來說,采用大站供水密閉流程,由于產量低、油氣比低,大站補水運行成本和一次性投資較高,顯得不十分經濟。

2.機泵匹配和摻水量不能滿足油田生產動態變化的需要。轉油站在外輸運行過程中,電和氣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耗電主要是指各類機泵的動力消耗上,耗氣主要是指各類加熱爐、鍋爐的熱力消耗上。在生產過程中,因液量的波動,普遍使用手動改變泵出口閘門開啟程度來調節泵的排量,或起停泵保證平穩集輸。一般情況下,機泵的輸送量較穩定,但如果輸量波動較大,偏離了高效區運行,泵就坐了無用功,造成機泵偏離高效區,造成大馬拉小馬現象,浪費了電能,降低了泵效。同時,隨著油田進入高含水期開采,油井產液、含水逐漸上升,油井回油溫度也逐漸升高,使油井生產所需的摻水總量隨著油井回油溫度和環境溫度的升高逐漸減少。當前實際生產中,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確定合理的摻水量。

二、降低轉油站外輸運行的費用和降低能耗的辦法

1.采用密閉流程,如果設計采用先進的密閉油水分離技術,使外輸含水小于油井初期含水,或者說降低油水分離設備分離后的油中含水率,實現油氣處理全過程的密閉,那么就不需要建設大站補水管道及大站供水泵,簡化了工藝流程,也大大節省了費用。另外,使用三相分離器進行油氣液分離,大多數三相分離器中內部氣相空間占設備容積的50%,液積容量小,設備有效利用率不高。針對三相分離器過程中氣液分離、油水分離的差異,采用來液旋流預脫氣技術,在分離器一段的上方,采用旋流式入口裝置設計,使氣體不進入分離器內部進行油水分離,提高設備處理能力,從而增加分離器內有效液容積。

2.及時調節排量。根據油田生產動態變化及時優化機泵運行參數,是提高機泵泵效和系統效率,降低機泵生產耗能的重要手段。在生產中,大多采用離心泵,離心泵的實際效率是隨其工況而變化的,只有在最優工況下,才能保證離心泵的效率最高,如果不在最優工況點工作,泵的效率就會降低,偏離最優工礦點越遠,效率就越低。工作中,要求每位工作人員熟記每臺機泵的特性曲線并按特性曲線及時調節機泵,保證機泵在最優工況下工作,提高泵效。

3.應用變頻調速技術。根據油田生產動態變化采取變頻調速技術,是提高機泵泵效和系統效率,降低生產耗能的重要手段。變頻調速技術是通過改變電機輸入端的電源頻率,從而改變電機轉速,使與電機相連的泵轉速與電機轉速相同。因泵的流量與泵葉輪轉速成正比,所以改變電流頻率即改變了泵的流量。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這個原理,按照液量的多少改變電流頻率,從而使電機不出現低負荷運作,使泵始終保持在高效區工作,以節約電能來降低運行成本。在使用這一技術時,采用一拖二或一拖三的設計可全面降低轉油站運行成本。

4.合理調控溫度。做好摻水溫度調控和優化摻水爐運行工作,對降低油田用氣消耗效果十分顯著,也是轉油站節能的重要途徑。通過計算分析不同摻水出站溫度和不同的采出液進轉油站溫度所對應的不同摻水量對集油耗電、耗氣產生的影響,將計算結果繪制成摻水溫度控制曲線。按照曲線實現摻水溫度的調控,以避免天然氣的浪費。

三、結束語

通過降低轉油站外輸運行的費用,并采取各項措施來降低能耗,改變了轉油站工作粗放型的管理,使節能降耗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并逐步走上科學化的道路,使企業實現節能增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油田企業在貫徹現有各項措施的同時,要加大對轉油站節能降耗方法的進研究,應用有效的方法進一步降低油田生產成本,提高油田生產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司麗;;轉油站微機自動采集與控制系統[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8年06期.

[2]朱珍,張愛霞,董長義,夏樹林;轉油微機巡控系統設計與抗干擾技術[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標準化;低碳技術;低碳經濟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后,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國際社會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國也啟動了各項低碳試點工作,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由于我國的廣州市首先進行了標準化低碳事業的研究,并且在低碳標準研究、低碳技術服務等實踐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因此,本文將以廣州市為例,來具體地說明標準化對于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開展低碳標準化的研究

廣州市最早建立了標準化研究院來對低碳標準化的研究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并且在標準化研究院的大力幫助下推進了我國低碳標準化事業的研究,因此,我國更應該加大標準化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應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1.1開展低碳研究調查,推動成果試點應用

想要促進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就應該加強與行業協會的聯系,對重點的產業的發展情況做實際的調查研究,為制定我國未來的標準化低碳經濟做出戰略規劃。早在兩年前,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廣州市紡織行業協會合作,形成了包括3家本地龍頭紡織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報告、紡織企業溫室氣體量化方法研究報告以及紡織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工具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努力推廣成果應用,現場指導企業開展溫室氣體管理工作,建立溫室氣體管理體系,幫助企業構建起自己的溫室氣體管理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低碳經濟提供建議。

1.2跟蹤國外低碳動態,推進技術成果標準化

廣州市通過紡織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經驗的總結,應該把研究的成果向標準的方向進行轉化,在我國標準化研究院的鼎力幫助之下,廣州省已經有五項低碳地方標準申請成功,成為了低碳標準化工作的主要試點城市,希望在這樣積極的帶動下,我國會有更多的城市實現標準化,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另外,廣州市的標準化研究院還通過研究國外主要發達國家的低碳政策和技術性貿易措施等戰略布局,著手主導編撰《國外低碳發展戰略研究系列叢書》,在低碳經濟新形勢下,為企業搶占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貿易提供理論參考和指導方案。

1.3加大研究成果宣貫 提供低碳技術服務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努力架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并為企業提供國內外低碳標準化最新資訊和技術服務,幫助企業規避低碳經濟發展的潛在風險。

二、低碳標準化工作新思路的形成

我國低碳標準化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成長過程需要一步一腳印的沉積。今后一段時期內,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將繼續發揮標準化研究機構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協助地方政府,幫助本地企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低碳標準化之路。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目前承擔了五項廣東省首批低碳地方標準制定任務,這五項標準涵蓋了紡織企業、鋼鐵企業、水泥企業、工業企業以及核查機構,包括企業溫室氣體量化方法、報告規范以及第三方核查機構規范等方面內容,構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低碳標準體系,這不僅是我省首批低碳地方標準,也是我國針對典型工業企業溫室氣體管理的首批地方標準。這五項標準的研制和應用必將推動我省低碳工作的有序化和規范化,積累豐富的區域低碳實踐經驗,充分發揮廣東省的示范帶頭作用,為我國低碳發展中的標準化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鑒。

三、標準化對低碳經濟發展的作用

3.1標準化對低碳技術的推進作用

由于標準化具有整體性、目的性以及系統性這三個特點,所以,如何把低碳經濟進行標準化的研究可謂是一項復雜又艱巨的任務,我們應該科學合理的應用標準化的理論體系對低碳經濟進行規劃,可就是說,把促進低碳減排作為工作的目的,通過對碳在環境中的轉化過程作為研究的路徑,來制定一個合理的低碳技術標準化的體系,還可以借助系統過程的方法來推進低碳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另一方面,所謂的標準可以說是一種公認的技術形態,其可以作為依據來指導一些社會活動,并作出合理、公平的評價,當然,標準化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也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它可以通過各個標準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協調網絡系統間的效應,通過低碳技術手段推動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要

3.2標準化是低碳技術創新的平臺

如果我們能夠更好的把低碳技術以標準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就能夠實現社會生產力的快速轉化,當然,低碳經濟的發展還會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創新。首先,標準會隨著科學技術創新的腳步而不斷的向前發展,生產組織者就會相應的增強其技術水平來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其次,標準化會使得新的技術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從而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和使用,當其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之后,就會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標準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改革而總結出來的一種制度,它不僅能夠規范產業的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和生態效益,還能夠對低碳技術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事實上,標準的制定、實施和修訂的過程也就是低碳技術的創新、應用和再創新的過程。

3.3標準化與低碳技術創新共同發展

低碳經濟的發展要以低碳技術的應用和創新為發展依據。但是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還要做到最大限度的減少碳的排放量,這種動態改進的發展模式對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是很有利的。另外,標準化是出于不斷改進的動態形式,在標準化競爭力方面,我們還應該使創新的成果能夠適應標準化的市場需求,使標準化能夠充分發揮出技術指導和技術支持的作用。

3.4標準化是實現碳排放管理的重要途徑

標準化還具有約束和激勵的功能,對我國碳排放的管理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還完善了市場的競爭管理機制,給低碳技術提供了支持和法律依據,另外,標準化所規定的評價體系能夠對生產活動和產品服務制定合理的要求和標準。不僅解決了碳排放區域的技術選擇問題,還有效的緩解了區域發展間的矛盾。

四、結語

綜上所述,標準化對于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事實上,標準化和低碳經濟都是建立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的,并且低碳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環境、經濟都有積極的推進作用。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對低碳技術進行創新和發展,合理的運用標準化的手段促進低碳經濟,來適應我國的標準化戰略。

參考文獻

[1]潘家華.怎樣發展中國的低碳經濟[J].綠葉,2009(5);20-17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低碳理念;建筑設計;設計方法;綠色節能

中圖分類號:TU20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6-6012(2015)12-0044-01

隨著環境問題和資源枯竭問題的不斷凸顯,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其低碳節能環保成為當前建筑設計的重要方向。建筑設計過程中滲透低碳理念,不僅要實現建筑設計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性能,而且還要注重節約空間和資源。當前低碳理念已經成為建筑設計的主要指導思想,探究低碳建筑設計方法對促進新時期建筑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低碳建筑設計理念和相關分析

當前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共識和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低碳理念同樣也對建筑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低碳建筑應運而生[1]。低碳建筑是指基于低碳理念設計和施工建設的,在建筑物規劃、建筑物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在滿足建筑物使用需求和安全性能需求的條件下,使用綠色節能技術和相關建筑產品,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減少碳的排放量,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促使建筑行業發展的綠色發展。低碳建筑設計能夠將低碳理念和建筑設計進行緊密的結合,促使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低碳建筑設計方法探究和分析

2.1科學選擇建筑物擬建地址

建筑物擬建地址是低碳建筑設計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關系到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風。科學選擇建筑地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2]。首先,要注重建筑的采光方面,建筑的采光情況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日照條件,良好的光照條件能夠提高冬季建筑物的保溫性能,充足的光照是最經濟、最環保的采暖方式,同時也有利于居住者的身體健康。采光設計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筑設計工作者要對建筑物所在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充分考慮,并且在建筑物朝向、戶型條件和窗口位置等方面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另外,建筑遮陽設計也是低碳建筑設計的重要內容,為了在夏季減少建筑物受到的光照,降低光照輻射,需要采用綠化遮陽、陰影遮陽和天然遮陽等低碳手段。其次,在建筑通風方面,空氣風向、風速和溫度等也是低碳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的主要方面,建筑設計者要根據建筑物的通風條件和周圍氣候條件設計最合適的室內通風系統,實現“冬暖夏涼”的合理轉變。

2.2注重建筑圍護設計

建筑圍護性能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綠色節能效果,建筑圍護的低碳設計需要采用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和墻體提升建筑圍護的性能。建筑圍護材料的選擇要根據材料的使用情況進行確定,如果根據建筑設計相關要求需要使用單一的材料,這時就要選用力學性能、熱工性能都較好的建筑材料[3]。但是現代建筑設計都較為復雜,使用功能也朝著綜合性的方向不斷發展,因此復合材料是主要的圍護施工材料。所謂的復合材料就是要在建筑主體結構上增加若干層的保溫、絕熱性能都較好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絕熱、保溫性能。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在屋頂的低碳設計方面,最主要的設計方法就是雙層通風屋頂,目前最常見的就是蓄水屋頂、種植屋頂和閣樓屋頂三種類型,這些低碳屋頂在隔熱、保溫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建筑照明低碳技術

建筑物的照明技術不僅要實現節能環保的性能,而且還要達到柔和、舒適的要求,給居住者帶來舒服的體驗。首先,充分利用自然光是照明低碳技術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建筑物的光照條件較好,在白天就能夠減少電能消耗,綠色環保。其次,選用優質的照明設施設備也是照明低碳技術的重要方式,建筑設計者應當根據建筑物的采光條件和居住者的照明需要,選擇材料優良的建筑照明設施設備。優質建筑照明設施設備不僅能夠滿足照明需求,減少電能消耗,而且要滿足建筑整體美觀的需求。照明設施設備的選擇可以考慮現代的可再生資源利用手段,如太陽能的使用,當前居住小區內很多路燈都是充分利用太陽能將其轉變為電能,實現照明[4]。

2.4注重自然通風

建筑自然通風條件也是低碳建筑設計的重要內容,我國古代建筑文化中就含有合理利用風能的例子。自然通風技術運用較好的建筑格局如四合院、單體建筑中的穿堂風等。現代建筑在通風方面主要是以機械輔助自然通風的方式,不同的建筑外形在通風條件和通風設計方面也是不同的。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南風,因此建筑朝向以向南或者是南偏東為最佳。目前隨著高層建筑的出現和發展,很多的低碳建筑都采用了雙層圍護結構,該種結構的圍護都是由三層或者是兩層的玻璃組成的,在圍護中間留有空氣夾層,這樣能夠滿足高層建筑實現自然通風的要求。

2.5充分運用新能源和新材料

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也是低碳建筑設計的重要方面。在建筑設計中減少化學材料的使用,充分的利用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資源,這同時也是建筑節能的重要內容。在供熱、供冷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建筑周邊的工業項目產生的余氣、余熱。在建筑材料選擇方面,盡可能的選擇綠色建材,如外墻保溫材料選用無污染、無放射的聚氨酯硬質泡沫材料,新型研制出來的聚合物外殼和石蠟囊材組成的微膠囊相變材料不僅能夠實現低碳建筑的目標,而且還能夠給人們帶來舒適的居住溫度。低碳建筑設計要隨時關注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究成果,注重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完善建筑節能設計。

3結束語

低碳建筑設計涉及到建筑設計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在實際低碳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建筑設計和建設施工的各個方面,例如建筑選址、建筑維護和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不斷提高建筑物的綠色節能性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明珠.關于低碳式建筑設計技術及方法的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4):20.

[2]夏冰,陳易.關于低碳建筑設計方法的比較研究[J].建筑節能,2014,(9):60-67.

[3]楊媛婷.低碳建筑設計的技術及方法探析[J].科技傳播,2014,(19):177-178.

低碳發展的技術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10)05-0015-04

中國目前已經步入了快速工業化的時代,然而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之下,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將會嚴重影響我國的工業化進程。要在工業化要求和環境能源要求之間保持平衡,發展低碳經濟是必然的戰略選擇。低碳經濟建設既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其發展水平又是判斷“兩型社會”建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二者統一于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偉大進程中。筆者擬運用模糊綜合層次分析法(F-AHP)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行分析, 力求通過對低碳經濟的定量測度,探尋低碳經濟的綜合評價體系,以期有針對性地提出兩型社會建設中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和建議。

一、“低碳經濟”相關文獻述評

自2003年英國最早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國能源白皮書》中提及“低碳經濟”起至2009年已有六個年頭了。雖然國內外學術界對低碳經濟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對“低碳經濟”的概念界定至今還沒有完全定論。Treffers(2005)等學者探討了德國在2050年實現1990年基礎上減少GHG排放80%的可能性,提出通過采用相關政策措施,經濟的強勁增長和GHG排放減少的共同實現是可能的[1]。付允等人(2008)等人認為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2]。鮑健強、苗陽(2008)等認為應從低碳產業、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城市、碳匯減碳等方面多層面推進低碳經濟發展[3]。王文軍(2009)從技術經濟范式轉化的角度提出低碳經濟是一種“立體式”控制污染排放的節能模式,這種“立體式”的概念是指從源頭到末端、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面進行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4]。畢軍(2009)通過對低碳城市的建設路徑的研究, 提出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產工藝、國際標準、消費文化、居民意識的社會生產和消費的變革,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實現能源低碳化、生產低碳化、消費低碳化、排放低碳化[5]。可以看出,自從英國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以來,國內外學者對低碳經濟的概念、現實可能性、技術經濟范式轉換、發展模式和路徑等方面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雖然不盡完全相同,但是基本上是從碳基能源的使用和排放方面入手,倡導通過技術和制度手段,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見,對于低碳經濟發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涉及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的研究還比較少,尤其是缺乏從定量的角度分析和判斷低碳經濟的綜合指標體系的研究。因此,筆者擬運用模糊綜合層次分析法(F-AHP), 探尋低碳經濟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有針對性地提出兩型社會建設中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和建議。

二、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的層面及模糊因素分析

第一層面:低碳經濟的經濟性,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低碳經濟應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和機制來發展;二是低碳經濟的發展不應導致人們生活和福利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說,既反對奢侈或能源浪費型的消費又必須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第二層面:低碳經濟的技術性,即通過技術進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時,也降低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強度。也就是說,在盡可能地減少能源消耗量的前提下,獲得與原來等效的經濟產出;或者是以原來同樣數量的能源消耗量,獲得比原來更有效的經濟產出。

第三層面:低碳經濟的目標性,即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帶來全球氣溫上升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從上述關于低碳經濟文獻的述評中,可以發現對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存在著一系列的模糊性:一是與低碳經濟評價指標相關的模糊性。定性指標對于目標主體的判斷, 是通過評判者的主觀判斷而定的。從本質上講,其本身就存在區間模糊性。二是與低碳經濟評價過程相關的模糊性。由于評價的最終結果是對專家的評判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并且評判指標是區間模糊量,所以評價過程只能采用模糊的方法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果。基于上述原因,筆者以為采用將AHP與Fuzzy集合論方法相結合的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低碳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較為合理,既可以處理評價指標的模糊性又可以較科學地分配評價指標的權重。

三、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模糊評價方法

根據低碳經濟多層面因素的特點,筆者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評判的具體步驟如下:

(1)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低碳經濟評價因素集及其權重系數。評價因素集是評價評價指標(著[點)的有限集合,如在同一個評價層次上有N個評價指標,則評價因素集可表示為U= {U1,U2, U3,…, Un}。權重系數W反映了評價因素集中各因素不同的重要程度。采用層次分析法權重可以得出各評判指標的權重系數,即得到權重矩陣W= {w1, w2,…, wn}。

(2)確定評語集:評語集也即評價最終結果的論域或評價等級。如對評價等級分為m級,則評價集可表示為V= {V1, V2,…,Vm}。評價等級域的確定,使模糊綜合評價具備了模糊評價向量,使被評事物對應各評價等級隸屬程度的信息通過這個模糊向量表示出來。

(3)構造模糊評價矩陣,反映從評價因素到評價尺度之間的模糊評價關系,通過這種模糊映射,將評價因素集這一論域上的一個模糊集合轉換為評語集論域上的模糊集合。

表達式為: R = r11r12…r1j…r1m

r21r22…r2j…r2m

…… …………

ri1 ri2 …rij…rim

…… … ………

rn1 rn2…rnj…rnm

其元素rij( i=1,2,……,n;j=1,2,……m)表示從第i個評價因素著[,作出第j種評語的可能程度。

(4)綜合評價結果B是評價集V上的模糊子集,可以表示為B=W×R。

四、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模糊評價

1.評價因素集的選取及其權重確定

為了科學合理地評價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結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素,特選取如下指標作為評價因素集:

(1)低碳技術U1:低碳技術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解決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和資源能源問題的根本出路。低碳技術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經濟的生產過程就成為直接生產力,成為低碳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物質基礎,成為低碳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力。

(2)低碳能源U2:低碳能源是低碳經濟發展的核心。低碳經濟的實質是用低的能源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來保證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低碳產業U3:低碳產業是低碳經濟發展的載體。低碳經濟發展的水平取決于低碳產業承載能力的大小(低碳產業發展規模的大小、質量的好壞)。低碳產業的發展將帶動現有高碳產業的轉型發展,催生新的產業發展機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乘數”發展。

(4)低碳城市U4:低碳城市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平臺。低碳城市就是在發展經濟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過程中,實現碳排放與碳處理的動態平衡,以確保在一個城市的范圍內維持可持續的生態體系。

(5)低碳管理U5:低碳管理是低碳經濟發展的保障。低碳管理包含發展目標的明確、法律規章的完善、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科技創新的推動等方面,從而成為低碳經濟發展的制度保障。

(6)低碳市場U6:低碳市場是指低碳生產技術和低碳生產生活設備的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低碳市場的形成和完善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7)低碳社會U7:構建低碳社會是發展低碳經濟的終極目標。社會公民要積極身體力行低碳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最終達到全社會的低碳共識。

各因素權重的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經專家評分后運用AHP專業軟件經過任意兩兩指標的比較進行重要性評價,得出判斷矩陣,經一致性檢驗以后得到如下權重結果:

W= (w1,w2,…,…,wn)T= (0.28,0.17,0.22,0.08, 0.09, 0.12,0.04)

其中λmax=8.1734, CI=0.0082, RI=1.32, CR=CI/RI=0.0062

2.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語集的確定

按照等級理論劃分為若干個層次,相應可以把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分為4個等級,即評價等級域V={V1, V2, V3, V4} = {非常高、高、較高、低},以此作為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尺度。

3.構造模糊評價矩陣

模糊評價矩陣的獲取,筆者采用專家實施評價,以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為評價對象,通過對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專家意見調查表的處理,最終得出各評價指標的統計表,并進行規一化處理后,可以得出各評判指標的比例表①,如表1所示:

表1.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

由上表可得模糊評價矩陣R為:

4.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在綜合評價中,常用的廣義模糊算子主要有三種類型:主因素決定型、主因素突出型、加權平均型。從模糊評價矩陣可以看出,低碳經濟評價指標對于評級論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加權平均型比較接近人們的經驗判斷,所以筆者選用加權平均型模糊算子:

M=(∨?,?)Ь■=∧{1,Σni=I(αi , riк )}

其中“∧”表示min,稱為模糊積,“∨”表示max,稱為模糊并,“U (?)”表示普通積,“∨?”表示有界模糊和。

由此得到綜合評價結果矩陣:

于是可得到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表,如表2所示:

表2.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值

5.結論分析

從上述評價表可以看出綜合評價值的最大值所屬標準是較高,可以得出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為較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其發展水平,可以分別得到每一評價指標的隸屬度,如表3所示:

表3.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隸屬度

從表3可以看出,該地區在低碳能源、低碳管理、低碳市場方面發展水平高,在低碳技術、低碳產業、低碳城市方面發展水平較高,而在低碳社會方面發展水平低。究其原因,自從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得到國務院的首批以來,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對試驗區的管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對能源使用、低碳經濟市場化機制方面走在了前列,因而在這些方面得分較高,而對于低碳技術、低碳產業、低碳城市的建設,雖然已經制定了相應的規劃,但是要完全實現則需持久的努力,尤其是低碳社會的建設,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加大宣傳的力度,在全社會形成共識。

五、對策和建議

發展低碳經濟要以經濟發展為基本前提、以搶占低碳市場為近期目標、以構建低碳社會為終極目標、以分步實施為發展路徑,走一條高碳、中碳、低碳逐步轉變的道路。具體來說:

1.牢固低碳理念

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和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制定“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理念,引導各級政府改變片面追求GDP增速的狀況,把發展低碳經濟工作的成效作為“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戰略措施。

2.發展低碳產業

大力發展新興能源產業,大力開發風力發電,穩步開發生物質能,加快發展太陽能產業,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培育壯大一批低碳型示范企業、園區及經濟區,加快構建為低碳產業發展服務的生產體系。

3.創新低碳技術

跟蹤發達國家先進低碳技術的研發方向,借鑒低碳技術運用的成功經驗,研究區域關鍵領域的低碳技術進展。加大與國際社會尤其是低碳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之間的合作和交流,積極引進發達國家成熟技術,提升引進消化和再創新能力。

4.建設低碳市場

在快速啟動低碳生產技術和低碳生產生活設備消費市場的基礎上,創新金融工具,培育低碳金融市場交易體系,發展綠色碳基金,建立碳風險投資機制,發展多元化低碳金融融資渠道。

5.構建低碳社會

建設低碳社會要求全社會的生產、生活、消費的全面低碳化,涉及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的低碳化,社會公民要身體力行低碳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形成以低碳為榮的社會風尚。

[注 釋]①為了使評價結果具有代表性,調查問卷的對象包括與該主題相關的多方面人員,如社科專家、大學教授、部分政府官員、企業管理者等,共收回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有效調查表30份,并按照各評價指標在評價等級域的百分比來進行規一化處理。

[參考文獻]

[1]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Term: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

Energy Policy,2005,(33): 1723-1743.

[2]付 允,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8(3):16-17.

[3]鮑健強,苗 陽,等.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

工業經濟,2008(4):153-160.

[4]王文軍.低碳經濟發展的技術經濟范式與路徑思考[J].云南社會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连云港市| 弋阳县| 昭通市| 洛宁县| 香河县| 元江| 黄浦区| 丰原市| 获嘉县| 罗定市| 叶城县| 油尖旺区| 托克托县| 常山县| 菏泽市| 樟树市| 重庆市| 华亭县| 石河子市| 鄂尔多斯市| 抚松县| 新干县| 宁津县| 汝南县| 平舆县| 阜新市| 朝阳区| 巴楚县| 广水市| 芜湖市| 辉南县| 榆林市| 康定县| 祁东县| 黑山县| 永仁县| 安乡县| 漾濞| 红原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