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尾氣處理方案

尾氣處理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尾氣處理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尾氣處理方案

尾氣處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一、變壓器運行中的檢查維護

檢查變壓器上層油溫是否超過允許范圍;檢查油質,應為透明、微帶黃色,由此可判斷油質的好壞;應檢查套管是否清潔,有無裂紋和放電痕跡,冷卻裝置應正常;變壓器的聲音應正常,正常運行時一般有均勻的“嗡嗡”電磁聲;天氣有變化時,應重點進行特殊檢查;

二、變壓器運行中出現的不正?,F象

1.聲音異常

變壓器正常運行時,聲音應為連續均勻的“嗡嗡”聲。如果產生不均勻或其他響聲,都屬于不正?,F象。內部有較高且沉著的“嗡嗡”聲,可能是過負荷運行,可根據變壓器負荷情況鑒定并加強監視;內部有短時“哇哇”聲,可能是電網中發生過電壓,可根據有無接地信號,表計有無擺動來判定;變壓器有放電聲,可能是套管或內部有放電現象,這時應對變壓器作進一步檢測或停用;變壓器有水沸聲,則為變壓器內部短路故障或接觸不良,應立即停用檢查;變壓器有爆裂聲,則為變壓器內部或表面絕緣擊穿,應立即停用進行檢查;其他可能出現“叮當”聲或“嚶嚶”聲,則可能是個別零件松動,可以根據情況處理

2.油溫異常

變壓器的絕緣耐熱等級為A級時,線圈絕緣極限溫度為105℃。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推薦,保證絕緣不過早老化,溫度應控制在85℃以下。若發現在同等條件下溫度不斷上升,則認為變壓器內部出現異常,內部故障等多種原因,這時應根據情況進行檢查處理。導致溫度異常的原因有散熱器堵塞、冷卻器異常、內部故障等。

3.油位異常

變壓器油位變化應該在標記范圍之間,如有較大波動則認為不正常。如果溫度正常而油位不正常,則說明是假油位。運行中,出現假油位的原因有呼吸器堵塞、防暴管通氣孔堵塞等。油位下降,原因有變壓器嚴重漏油、油枕中油過少、檢修后缺油、溫度過低等。

4.滲漏油

滲漏油是變壓器常見的缺陷,滲與漏僅是程度上的區別,滲漏油常見的部位及原因是:閥門系統,蝶閥膠材質安裝不良,放油閥精度不高,螺紋處滲漏;膠墊接線樁頭,高壓套管基座流出線樁頭,膠墊較不密封、無彈性,小瓷瓶破裂滲漏油;設計制造不良,材質不好。

5.套管閃絡放電

套管閃絡放電會造成發熱,導致老化,絕緣受損甚至引起爆炸,常見原因主要是:高壓套管制造不良,未屏蔽接地,焊接不良,形成絕緣損壞;套管表面過臟或不光滑。

三、變壓器常見故障分析

1.繞組的主絕緣和匝間絕緣故障

變壓器繞組的主絕緣和匝間絕緣是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位。主要原因是:由于長期過負荷運行、或散熱條件差、或使用年限長,使變壓器繞組絕緣老化脆裂,抗電強度大大降低;變壓器多次受到短路沖擊,使繞組受力變形,隱藏著絕緣缺陷,一旦遇有電壓波動就有可能將絕緣擊穿;變壓器油中進水使絕緣強度大大降低而不能承受允許的電壓,造成絕緣擊穿;在高壓繞組加強段處或低壓繞組部位,由于絕緣膨脹,使油道阻塞,影響了散熱,使繞組絕緣由于過熱而老化,發生擊穿短路;由于防雷設施不完善,在大氣過電壓作用下,發生絕緣擊穿。

2.變壓器套管故障

變壓器高壓側一般使用電容套管,由于套管瓷質不良或者有沙眼和裂紋,套管密封不嚴, 有漏油現象;套管積垢太多等,都有可能造成閃絡和爆炸。

3.鐵心絕緣故障

變壓器鐵芯由硅鋼片疊裝而成,硅鋼片之間有絕緣漆膜。由于硅鋼片緊固不好,使漆膜破壞產生渦流而發生局部過熱。同理,夾緊鐵心的穿心螺絲等部件,若絕緣損壞也會發生過熱現象。此外,若變壓器內殘留有鐵屑或焊渣,使鐵芯兩點或多點接地,都會造成鐵芯故障。

4.分接開關故障

尾氣處理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GIS組合電器;運行維護;安全防護;應急處理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宜陽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高科技技術在電力系統的進一步優化,GIS設備成為電力發展劃時代的產物,GIS組合電器,這類產品既符合無油化的要求,又符合小型化、自動化的要求。本文從什么是GIS設備、采用GIS組合電器的優點、GIS設備的運行維護、安全防護等方面進行探討說明為運行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提供可參考資料。

一、 什么是GIS設備

1.1 GIS組合電器的組成GIS六氟化硫組合電器是利用六氟化硫極好的絕緣性能,通過把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互感器、避雷器、母線、連接件及出線終端等單元,全部封閉在接地的金屬體內而組成,其內部充有一定壓力并有優異滅弧和絕緣能力的六氟化硫氣體。

二、采用GIS組合電器的優點

110kV后莊變電所采用GIS組合電器后,與其它常規變電所(AIS)相比較,具有如下突出的優點。

(一) 占地面積小。一般而言,220kVGIS設備的占地面積為常規設備的37%,110kVGIS設備的占地面積為常規設備的46%左右,符合我國節約用地的基本國策,減少了征地、拆遷和賠償等昂貴的前期費用。

(二)不受污染及雨、鹽霧等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由于后莊變電所所在區域為煉鐵廠高爐氧化鋅廠附近,各種金屬粉末污染特別大,采用GIS六氟化硫全封閉的組合電器后,就可以不受雷雨、塵沙及金屬粉末等各種惡劣自然條件的影響,減少了設備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運行可靠性高。

(三) 檢修周期長,檢修維護工作量小。宜陽11座常規變電所一般每年都要進行設備的定期檢修工作1次,且設備的定期清灰、清掃等日常維護工作也必不可少。而后莊變電所的定期檢修工作還要受義洛煤礦生產、醫院、縣城高層等高危用戶的影響,使得這后莊變電所的定期檢修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困難。后莊變電所采用GIS后,由于GIS的電氣性能良好,一般檢修周期可達8年或開斷額定容量20次以上,對減輕企業設備的檢修負擔,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均有益處。

(四)因金屬外殼接地的屏蔽作用,能消除對無線電的干擾,也無靜電感應和噪聲等。同時,也無偶然觸及帶電體的危險,有利于工作人員的安全。

(五)斷路器采用自能滅弧室,三相配用一臺彈簧操作機構。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滅弧室結構,滅弧室的分閘速度、噴口及壓氣缸等有關系數與通常的壓氣式滅弧室相比,作了進一步的優化設計,利用電弧的能量熄弧,因而進一步提高了滅弧室開斷能力。

(六)高度的絕緣可靠性。由于導體和絕緣性均封閉于接地金屬外殼之內,這些部件均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其性能長期不會發生老化,從而保證了高度的運行可靠性。

(七)操動機構無油化、無氣化,具有高度運行可靠性。由于斷路器配用彈簧機構、隔離開關配用電動機構、彈簧機構,故障關合接地開關配用彈黃機構、接地開關配用電動機構,因而做到了無油化、無氣化,既避免了火災危險,也不需配用空壓機系統,大大提高運行可靠性。

(八)低噪音運行。由于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的機構均不需要壓縮空氣,操作時不排放氣體因而操作噪音極低。

(九)優良的抗震性能。由于GIS重心低、重量較輕,因而產品具有優良抗地震性能。

三、 GIS設備的運行維護

(一) GIS設備的維護分類:

1、例行檢查

2、定期檢查

(1)例行檢查是一種用肉眼進行的外觀檢查,是對全部GIS設備進行管理的日常業務,用以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況及GIS中存在的異常情況即日常巡視檢查。

(2)日常巡視檢查注意事項

(3) 巡視檢查時不得觸碰帶電部位。

(4)未經允許,不得對開關設備進行任何操作。

3、定期檢查是一種維護GIS設備使之處于正常工作狀況的周期。這種檢查通常應在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監督下進行。

定期檢查分為二種類型:即常規檢查和詳細檢查。

(1) 常規檢查:常規檢查主要是在斷電狀態下、用肉眼進行的外觀檢查。其目的在于確認設備的性能。

(2)常規查注意事項

檢查時主回路必須停電,并得到確認。要求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人員進行檢查,以免發生觸電事故。所指定的部位必須注油。接觸控制回路端子時,請必須確認是在無電壓狀態,以免觸電。停止運行,從外部檢查下列事項,以確認設備機能。

(三)詳細檢查:詳細檢查主要是對GCB、DS和ES驅動機構的檢查,包括常規檢查的所有試驗項目,且需在斷電狀態下進行。停止運行,除進行普通檢查外,主要進行操作機構的檢查和更換指定零部件。

四、GIS組合電器設備安全防護

(一) GIS組合電器設備運行的安全防護

工作人員在進入電纜溝或低位區域前,應檢測該區域內的含氧量,如發現氧含量低于18%時,不能進入該區域工作。設備內六氟化硫氣體的定期檢測參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進行。氣體采樣操作及處理滲漏時,工作人員要穿戴防護用品,并在通風條件下,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二) GIS組合電器設備泄漏應急處理。

1、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3、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

(三)應急處理防護措施。

1、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2、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

3、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4、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5、 其它:工作畢,淋浴更衣。

(四) GIS組合電器設備泄漏急救措施。

1、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2、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

3、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4、就醫。

(五)GIS組合電器設備滅火方法:

1、本品不燃。

2、 切斷氣源。

3、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五、結束語

隨著近年來鄉鎮、工業園區的不斷增多以及區域用電設備類型的多樣化、復雜化等,對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對高科技級自動化的應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陽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高科技技術在電力系統的進一步優化,GIS設備引進成為宜陽電力發展劃時代的產物,為宜陽電網的安全、可靠、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河南平高有限公司關于GIS設備SF6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說明書(安裝、測試、運行、使用、維護).

[2]淺談GIS變電站應注意的問題.馮偉新.

尾氣處理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含氰廢氣;丙烯腈;風險評價;精制尾氣改造

中圖分類號:TQ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1)22-0102-03

一、概述

大慶煉化公司丙烯腈裝置是一套典型的化工生產裝置,具有易燃、易爆、劇毒、工藝復雜的特點。它采用美國BP化學公司的工藝技術,應用丙烯、氨氧化法生產丙烯腈,同時副產粗乙腈、氫氰酸及稀硫銨液。反應產物中丙烯腈為高毒性物質,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2mg/m3,副產物乙腈為中等毒性物質,副產物氫氰酸為劇毒性物質,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0.3mg/m3。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尾氣中含有丙烯腈、乙腈、氫氰酸,原始設計經洗滌器用水洗滌后放空,尾氣雖然經過洗滌吸收,但仍有部分有機物進入大氣,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對人員會造成傷害,同時也浪費了資源。因此需要對這些含氰廢氣進行回收處理,這樣既能消除含氰廢氣中毒的風險,又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達到提高裝置安全運行的目的。

二、含氰廢氣情況簡介

(一)氰化物的性質

(二)含氰廢氣分布及組成

1.含氰廢氣的分布。丙烯腈裝置含氰廢氣主要分布在合成區域、精制區域及廢水罐區。其中合成區域的排放點主要是吸收塔放空尾氣,數量較大為60t/h,但濃度較低,氰化物的含量在lkg/h以下。精制區域尾氣主要是各罐、換熱器、真空泵排放的尾氣,主要有回收塔頂冷凝器E113、回收塔頂分層器V111、乙腈塔頂冷凝器E146、脫氰塔頂分層器V116、地下污水罐V129、脫氰塔真空泵、成品塔真空泵尾氣,精制系統排放尾氣的數量不大,但毒物濃度較高,對安全環保的影響較大。廢水罐區的尾氣主要是催化劑沉降槽V306、廢水罐V304、V131罐頂排放的尾氣。

2.含氰廢氣的組成。

(三)含氰廢氣危害的初步分析

鑒于丙烯腈裝置排放尾氣中所含氰化物的特性,在進行裝置環境評價時所有含氰尾氣排放點均為重要環境因素,在進行裝置風險評價時回收塔頂分層器V111、乙腈塔頂冷凝器E146、脫氰塔頂分層器V116、地下污水罐V129帽罐導致氰化物泄漏均被評為重大風險。

考慮到含氰廢氣對環境、對員工身心健康能夠造成較大危害的情況,有必要對丙烯腈裝置含氰尾氣的危險因素進行風險評價,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制定技術改造方案,對含氰廢氣進行治理,達到消除含氰廢氣隱患提高裝置安全環保水平的目的。

三、含氰尾氣危險因素的風險評價

丙烯腈裝置HSE評價小組成員,根據有毒有害物質的分布、常規作業活動的危險性,采用調查表法在全員范圍內識別危險因素,然后用LEC法對識別出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評價。

(一)危險作業的劃分

根據丙烯腈裝置尾氣可能導致中毒的情況,將常規危險作業劃分如下:

1.精制平臺巡檢。

2.精制平臺改流程。

3.精制平臺采樣。

4.廢水罐區改流程。

5.廢水罐區巡檢。

(二)在含氰廢氣區域作業的風險評價

以下是對在含氰廢氣區域典型作業的風險評價。從上述風險評價過程中可以看出在含氰廢氣區域的定期典型作業的風險較大,如巡檢、采樣等。因此有必要制定技術方案消除含氰廢氣使人中毒的風險。

四、丙烯腈裝置尾氣改造的技術方案

(一)精制尾氣的改造方案

1.精制尾氣改造的必要性。從上述風險評價過程中可以看出在含氰廢氣區域的定期典型作業的風險較大。這和丙烯腈裝置擴能改造前后含氰廢氣的排放情況改變有關。丙烯腈裝置精制系統排放的尾氣中含有丙烯腈、乙腈、氫氰酸,原始設計經洗滌器用水洗滌后直接放空,尾氣雖然經過洗滌吸收,但仍有部分有機物進入大氣。丙烯腈裝置實行5萬噸/年擴能至8萬噸/年后這一情況表現的更為明顯,原有的尾氣洗滌系統滿足不了吸收含氰尾氣的需要,這樣進入大氣中氰化物的絕對數量明顯增加,在精制三層平臺經常能夠檢測到氰化物的報警,報警值在5ppm左右。這不僅對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對人員造成了傷害,同時對資源也造成了浪費。因此需要對這些含氰廢氣進行回收處理,這樣既能消除含氰廢氣中毒的風險,又能減少含氰廢氣對環境的污染。

2.精制尾氣改造的原理。利用精制尾氣中所含丙烯腈、乙腈、氫氰酸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特性,可以將精制系統所有的含氰尾氣收集起來,利用水環式真空泵將這些尾氣輸送至吸收塔的氣相進料線中,與反應氣體一起進入吸收塔,利用大量的水洗滌吸收,最終將絕大部分氰化物吸收下來回收利用,只有少部分氰化物(排放量小于1kg/h)排入大氣。吸收塔的尾氣擬采用催化焚燒技術處理,最終實現無害化排放。

3.精制尾氣改造的方案。流程詳見圖1。將脫氰塔真空泵P-133尾氣、成品塔真空泵P-126尾氣、回收塔頂冷凝器E-113不凝氣、回收塔頂分層器V-111不凝氣、乙腈塔頂換熱器E 146尾氣、脫氰塔頂分層器V-l16不凝氣、地下污水罐V-129放空尾氣集中回收至新增尾氣氣液分離罐,分離后的氣體通過新增的真空泵送入吸收塔T-103的氣相進料線中,分離后的液體進入地下污水罐V129,尾氣真空泵要增設調壓系統,控制過程中以回收塔頂壓為主要控制目標,一般控制在8-10kPa。尾氣氣液分離罐增加放空氣去焚燒爐F-301線,以便在尾氣真空泵故障時,所有尾氣可改去焚燒爐焚燒。

(二)廢水罐區尾氣的改造方案

1.廢水罐區尾氣改造的必要性。丙烯腈裝置設計產生廢水的溫度在80℃左右,用泵送入催化劑沉降槽V306中沉降脫除廢催化劑和聚合物,之后廢水送入廢水罐V304或V131。因為廢水的溫度較高,揮發出的含氰有機物從廢水罐的罐頂放空排放出來,造成周圍的氰化物報警,經常在2ppm左右,對環境和員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傷害。

2.廢水罐區尾氣改造的方案。鑒于廢水溫度高是造成廢水罐區含氰廢氣超標的主要原因,這樣降低廢水溫度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為此在廢水進入催化劑沉降槽V306之前增設廢水換熱器,將廢水的溫度由80℃降至45℃~50℃,以減少氰化物的揮發量。另外需要將V-304、V-306、V-131罐頂放空管線加高,以減小氰化物在地面的濃度,達到達標排放的要求。

(三)吸收塔尾氣擬采用的改造方案

吸收塔尾氣擬采用上海東化公司提供的催化焚燒技術,建成一套設施。技術特點是:主要設備是一臺催化反應器,在吸收塔尾氣中加入空氣,通過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發生催化氧化反應,使尾氣中的烴類、一氧化碳、丙烯腈、氫氰酸等物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隨空氣一起排放到大氣,過程中無火焰也不產 生N0x,過程和排放廢氣更清潔,有利于環境保護。同樣規模相比排氣量僅為熱焚燒法排氣量的60%,由于催化法不需要燃料,并且對有害物的去除率高,對環境保護更為有利。如果在燃料短缺的情況下,催化法本身就意味著更節省能源。

五、丙烯腈裝置尾氣改造的效果

在裝置小修期間對尾氣系統進行了改造,項目投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一)精制尾氣的改造取得的效果

投用后實現了P-133、P-126、E-113、V-111、E-146、V-116、V-129放空尾氣不放大氣的目的,全部送至吸收塔吸收。項目投用后,精制區放空的含氰尾氣全部送到吸收塔進行再吸收,生化區附近氰化物報警值大幅度下降,完全達標,消除了一個使人員中毒的重大安全隱患,周圍的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丙烯腈精制部分尾氣真空泵投用后,對成品塔頂壓、V116內壓力沒有影響,使回收塔頂壓及脫氰塔頂壓稍有下降,回收塔頂壓稍降利于節約蒸汽耗量,不影響正常生產,脫氰塔頂壓稍降利于氫氰酸的脫除,不影響脫氰塔正常操作,且這兩個壓力可以通過新增調節閥進行調節,沒有對生產造成影響。

(二)廢水罐區尾氣改造取得的效果

增設廢水換熱器后,廢水溫度從80℃降至45℃~50℃,氰化物的揮發量明顯減少。廢水罐V-304、催化劑沉降槽V-306、廢水罐V-131罐頂放空線加高使三個罐內的放空氣體中氰化物實現了達標排放,不再影響周邊人員正常工作。

從表4中數據可以看出廢水罐區技措投用后,V306附近氰化物監測值明顯降低,消除了氰化物超標的風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吸收塔尾氣改造達到的目的

使吸收塔排放尾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濃度由4325mg/Nm3。降至12.4mg/Nm3,使吸收塔排放尾氣中丙烯腈的含量由14.5mg/Nm3降至0mg/Nm3,使之完全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l6297―1996)二級標準。

六、結語

本文應用HSE風險評價方法對丙烯腈裝置含氰尾氣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制定了消除風險的技術方案。通過對丙烯腈裝置精制系統尾氣、廢水罐區系統尾氣、吸收塔系統放空尾氣進行改造,消除了含氰廢氣中毒的風險及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提高了丙烯腈裝置的安全環保水平。

尾氣處理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硫磺回收 尾氣處理 運行總結

一、前言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爾木煉油廠硫磺回收裝置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華東勘察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設計, 2008年11月建成投產,是格爾木煉油廠“十一五”規劃重點安全環保隱患治理項目。硫磺回收裝置設計能力為年回收硫磺5000t,原料為催化干氣、液化氣脫硫裝置及酸性水汽提裝置產生的含H2S的酸性氣。硫磺回收裝置采用一段高溫轉化和兩級低溫催化轉化Claus工藝;硫磺尾氣處理采用外補氫源的還原―吸收法尾氣處理工藝。催化劑采用山東迅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A918/A958/A999系列硫磺回收催化劑。

二、裝置工藝流程

從格爾木煉油廠5000t/a硫磺回收裝置工藝流程顯示。從催化干氣、液態烴脫硫和含硫污水汽提裝置來的混合酸性氣,分離切液后,進入酸性氣燃燒爐F3501,所需空氣由鼓風機供給,按烴類完全燃燒和1/3H2S燃燒生成SO2控制配風,爐溫控制在≯1450℃。燃燒后的過程氣進入廢熱鍋爐E3501,經冷卻使其中的硫蒸汽冷凝,產生的液硫自底部流出,進入液硫封罐,過程氣通過一級高溫摻和閥摻合到230~260℃,進入一級轉化器R3501,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H2S與SO2發生反應生成元素硫,床層溫度控制在250~350℃。反應后的過程氣進入一級冷凝器E3504,使轉化器內反應生成的元素硫冷凝,同時產生0.3Mpa蒸汽用于系統各部伴熱,產生的液硫自底部流出,進入液硫封罐,過程氣通過二級高溫摻和閥摻和到230~250℃,進入二級轉化器R3502,使剩余的H2S與SO2繼續反應,床層溫度控制在240~280℃,隨后進入二級冷凝器E3503降溫到140℃左右,產生的液硫自底部流出,進入液硫封罐。所有液硫封罐的液硫流入硫池。

反應尾氣通過絲網捕集器進一步捕集元素硫后,進入尾氣加熱爐加熱到280~300℃后進入尾氣加氫反應器在加氫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加氫處理,將尾氣中的單體硫、SO2加氫還原為H2S,COS、CS2水解轉化為硫化氫,還原、水解后的氣體經冷卻塔冷卻至45℃后,進入吸收塔,與吸收液(甲基二乙醇胺)逆流接觸,硫化氫被胺液選擇吸收,吸收了硫化氫的胺液進入脫硫裝置溶劑再生塔,經換熱再生,汽提出硫化氫,提濃的硫化氫經冷卻返回到硫磺回收裝置繼續回收硫磺。胺液循環利用,從胺液吸收塔塔頂排出的凈化尾氣送往尾氣焚燒爐焚燒后通過煙囪高空排放。

三、催化劑裝填方案

考慮到酸性氣在燃燒爐中燃燒時配風量不易控制,由此會造成過程氣中存在過剩的氧氣,造成硫磺回收催化劑的硫酸鹽化中毒,因此推薦第一反應器上部裝填脫氧保護型硫磺回收催化劑以延長催化劑使用壽命,保證裝置長周期運行。具體的催化劑裝填方案示于表1.

四、裝置運行情況總結

硫磺回收裝置自2008年12月開工后,先后解決了急冷塔塔板、急冷水泵堵塞,導致硫磺回收系統憋壓等問題。為確保尾氣處理系統能夠正常投運,通過全廠協調,加強裝置上下游聯系,調整干氣、液化氣脫硫裝置溶劑再生系統的操作,保證再生酸性氣量的平穩供給。同時加強化驗分析管理,確保原料酸性氣中烴、氨含量不超標。同時,對尾氣處理系統各項操作參數進行了調整。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保證了裝置的正常運行。

裝置主要操作數據見表2:

五、裝置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1. 酸性氣波動及過氧操作的影響

由于上下游裝置操作波動造成硫磺回收裝置的酸性氣流量和H2S濃度波動較大,給裝置的正常操作帶來了較大難度。酸性氣波動經常造成系統配風過剩,大量SO2進入尾氣加氫反應器,來不及或者是未反應完全,SO2穿透進入急冷塔底部生成單質硫。單質硫進入急冷塔后溫度驟降,形成固體硫霧,附著于底層塔盤上,輕者破壞急冷水的循環,嚴重時阻斷尾氣通道,造成硫磺回收系統在內的整個裝置系統壓力升高通過進行全廠協調,根據酸性氣來量及時調節配風量,防止配風過剩,同時要保證烴類完全燃燒,避免黑硫磺的產生。

2.尾氣加氫反應器入口組成變化大

由于上游克勞斯裝置操作波動,造成尾氣加氫反應器入口氣體組成頻繁發生變化,造成加氫不徹底,發生液體硫磺阻塞后續的急冷塔。通過采取下述措施后保證了尾氣處理系統運行情況良好:

2.1密切監視急冷塔出口在線氫氣含量,及時調節氫氣配給量,保證急冷塔出口氫氣含量不低于4%,確保加氫反應充分。以加氫反應器床層溫升20℃~30℃為宜,同時也可以此作為反應系統配風的依據。加氫反應器床層溫度保持在280℃~320℃,反應情況良好。

2.2增大急冷水循環量,由以前的2~3t/h調整至6~8t/h,防止因急冷水量過小而使急冷塔下部塔盤干板。

尾氣處理方案范文第5篇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兩種碳的氧化物在性質上的差異;通過化學實驗及其分析,使學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通過對比和實驗,使學生掌握CO的主要性質。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對CO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初步提高學生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技能;初步培養學生毒氣處理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對CO化學性質實驗的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體驗成功,培養化學學習興趣;通過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的現象,對中毒機理進行微觀分析,揭示通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態度;通過引導學生對CO的全面認識過程,初步訓練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的科學態度;強化使用毒氣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學,是高中學習的重要生長點。一氧化碳的性質不難理解,又有氫氣、二氧化碳的性質作對比、鋪墊,學習難度不大,有利于學生探究。內容緊密聯系實際。此節內容與實際生活、生產聯系緊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一氧化碳是學生初中學習的第一個有毒物質,是典型的環保素材、自我保護素材。對一氧化碳的學習,既可滿足九年義務教育對知識普及的要求,同時又可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環保的能力。

因此,無論從教材的位置看,是從學生的知識貯備、能力水平分析,還是從九年義務教育的需要出發,一氧化碳的學習作為探究性學習,內容、難度均適合,是高中學習的生長點。

課堂引入指導:

法一:通過介紹煤氣中毒,及其危害的新聞實例引入。突出認識——實驗——應用(預防煤氣中毒)的學習活動。

法二:將小老鼠放入盛滿一氧化碳的鐘罩內,觀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講解煤氣中毒原理及救護方法,實際救護小老鼠。從興趣出發,學習一氧化碳性質。

法三:單刀直入,碳有兩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異,推測性質,引入實驗。

知識講解指導:

1.以實驗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其一可燃性,其二還原性),特性(劇毒性)。

2.講解應條理化,有層次。

3.注意對比氫氣性質與一氧化碳性質的異同。

教學建議

(1)突出實驗教學的功能

實驗設計是探究學習中的一種重要驗證方式。本節課應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探究學習中的功能,在學生提出假設后,通過設計實驗方案、論證方案及實施驗證,以形成知識。在此過程中,使學生充分體現化學實驗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識、應用知識、驗證假設、訓練思維。

(2)充分體現主體性教育原則

無論在課的設計上,還是在課的組織上,都應十分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設計課時,充分發揮主體性,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樂在其中。學生在上課時,興趣較高,積極參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探究能力和創造力。

(3)寓德育于學科教學中

在一氧化碳教學中應充分體現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在學生僅僅認識CO有毒的基礎上,通過學習CO其它性質,并引導學生分析CO在實際生活、生產中的重要用途,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辯證的、全面的認識方法去認識客觀事物。

(4)強化知識和能力的整合。

通過設計高質量的思考題,整合知識和能力。高質量的思考題,不僅能將課堂教學向外延伸,而且能將學生的思維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節課留的思考題(CO還原Fe2O3),有三個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導復習CO的化學性質。其二是應用CO的化學性質。其三是整合實驗裝置。將可燃性實驗、還原性實驗、尾氣的處理實驗整合起來,設計一套實驗裝置,這不僅是實驗的整合,更是知識和能力的整合。

課程結束指導:

1.布置學生小結一氧化碳的性質,然后再分別與氫氣、木炭等進行對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為內容,進行討論,著重在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處理措施。

3.辯證認識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學設計方案一

一氧化碳的性質:

從CO和的化學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個氧原子。由于分子構成的不同,兩者的性質有很大的差別。(結構決定性質)。

【指導閱讀】閱讀97頁第1自然段(注意與物理性質的比較)。

1.物理性質:CO是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提問:制取CO氣體時應如何收集?

歸納:不宜用排空氣法收集,因CO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劇毒。應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學性質: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現象:發出藍色火焰、放熱。

特別指出:和其他可燃氣體一樣,點燃CO之前必須先驗純。

提問:為什么要驗純?怎樣驗純?

明確:若CO不純,點燃時可能發生爆炸,因CO的爆炸極限是12.5%~74%。驗純的方法同氫氣的驗純。

講述:煤爐里煤層上方的藍色火焰就是CO在燃燒時所產生的。(引導學生看圖課本第97頁5-22)。水煤氣是CO和的混合氣。

引導回憶:不僅能與氧氣反應,還能奪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氫氣還原氧化銅。

設問:CO是否也能奪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導學生思考:①實驗的儀器、藥品有哪些?②課本上圖5-23、圖5-13、圖5-18有什么明顯區別?③主要操作步驟有哪些?

要求學生觀察:①玻璃管中發生了什么變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產生了什么現象?

讓學生分析有關現象得出正確結論。

歸納并出示小黑板:

藥品:CO、CuO、溶液。

儀器:鐵架臺、玻璃管、單孔橡皮塞、雙孔橡皮塞、酒精燈、導管、細口瓶、氣球。

步驟:

①先通一會兒CO氣體;(為什么?)

②點燃酒精燈加熱;

③停止加熱;

④處理收集到的尾氣。

現象: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為光亮的紅色固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CO使CuO還原成Cu,同時生成。在該反應中,CO是還原劑,表現出還原性。

(2)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強調:

①CO必須干燥、純凈。這樣有利于反應的進行,也避免了實驗事故的發生。

②增加尾氣收集裝置是十分必要的。因從導管進入細口瓶的氣體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許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③尾氣的處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課本99頁圖給出了處理尾氣的另一種方法。

提問:還原CuO、C還原CuO、CO不原CuO,三個反應有何異同點?

歸納:①反應CuO中均為氧化劑,、C、CO分別作還原劑。②前兩個反應屬置換反應,最后一個不是。

討論:CO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質決定用途)

歸納并板書:

①作氣體燃料;

②作冶金工業上的還原劑。

高爐煉鐵的化學反應原理是:

討論:如何實現CO和CO2之間的相互轉變?

歸納并板書:與CO之間的互相轉變。

提問:煤氣中毒是怎么回事?

講解:煤氣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氣中毒就是CO中毒。因為CO能跟血液里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的輸氧功能受到破壞,從而導致體內缺氧,產生頭痛、昏迷,嚴重時發生死亡。

3.CO的毒性:

CO劇毒?。∈褂脮r必須注意安全。

討論:如何防止CO中毒?

講解:使用時應注意通風、排氣。在液化煤氣中添加具有特殊氣味的物質能幫助人們判斷是否發生了煤氣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發生。

提問:空氣中有無CO氣體呢?如果有,會產生怎樣的危害性?

閱讀:99頁中間部分。

明確:①空氣中氣體污染物有CO、、等。②CO主要來自汽車排放的尾氣等。③空氣污染的危害性極大,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

4.CO對空氣的污染。

CO危害嚴重!造成環境污染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每個人都應增強環保意識,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教學設計方案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CO化學性質實驗的組合設計和實施。

2.使用CO時的防毒意識和處理手段。

教學過程:

引入:通過回憶、對比、觀察、閱讀,初步認識CO的主要性質。

[講解]CO和CO2都是碳家族的氧化物,CO2在前面剛剛學過,利用對比和觀察法來初步認識CO。

[展示]CO、CO2樣品(CO的貯氣瓶內有水)

[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快速閱讀教材、討論發言、填表記錄。

學生:回憶已有的CO2知識、觀察實物、閱讀教材、師生對話、填表、對比CO2認識CO

展開:

提出探究問題:如何用實驗驗證CO的化學性質?

(明確CO的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不與石灰水等堿液反應。)

設計實驗方案:分組設計、討論,教師巡視、參與討論、協助解決疑難問題、了解設計思路。

分組討論、可用三個獨立實驗來驗證,也可用一個實驗全解決。

l三個實驗分別考慮時,可參考H2、CO2的性質實驗,但要考慮CO的毒性改造裝置,通過改造形成初步設計。

可燃性:改H2燃燒裝置,倒扣燒杯內壁涂石灰水

還原性:改H2還原CuO的裝置

1.普通試管改成雙通試管

2.加尾氣中CO2的檢驗、除去裝置(石灰水洗氣瓶)

3.加尾氣中CO的處理裝置(酒精燈點燃)

不與石灰水反應:改CO2與石灰水反應的裝置:在盛石灰水的試管口加雙孔塞,加一尖嘴導管點燃CO。

l設計一個實驗裝置時,實驗順序為:先檢驗不與石灰水反應裝置、干燥CO裝置、還原CuO裝置、檢驗CO2的生成并除尾氣中的CO2裝置、最后點燃CO并檢驗CO2的生成裝置。

組織交流:強調CO的毒性,討論防毒的幾種辦法,強化環保意識。特別是檢驗還原性、與堿液反應情況時要考慮CO的吸收和處理。

l每個小組選代表展示本組實驗設計、說明設計意圖。

l其他同學質疑。

l充分討論后組內再修改方案。

CO尾氣處理的主要方法:

1.點燃(無CO2)

2.回收

實施方案:

l首先組織同學討論實驗步驟(一個實驗組),再次強化防毒意識,確保實驗成功;

l然后協助代表組實驗;

l提醒其他組記錄實驗現象。

l選出一組代表(設計一個實驗的小組代表)

l討論實驗步驟

1.連接儀器(連)

2.檢查氣密性(查)

3.裝藥品(裝)

4.通CO氣體(通),立即點燃尾氣(點)

5.加熱氧化銅(點)

6.先停止加熱(滅)、再停止通氣,停止點燃尾氣(停)

l在教師監控下、在毒氣柜內實驗。

l其他小組同學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總結:

l引導學生在實

驗基礎上形成知識,明確物質的化學性質源于化學實驗。

l同時第三次強

調在實驗室使用CO時自我保護、環境保護的意識和方法。

小組討論、自愿發言

l總結CO的化學性質:

1.可燃性

2.還原性

3.不與石灰水等堿液反應

l總結毒性

在實驗室使用CO時注意通風、尾氣吸收或處理、操作要得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環境保護。

結束:討論CO在實際生活生產中的產生、應用、尾氣處理等問題

引導學生討論思考題,了解實際生活生產中CO的產生、防毒與中毒處理、用途,形成對CO全面、辯證的認識。

思考、討論、發言、答題

l討論課上思考題

1.冬天用煤火取暖,使用不當會發生煤氣中毒,為了防止中毒,在爐子上放一盆水,管用嗎?

2.冬天,在已發動但未行駛的小轎車中取暖,引起汽車尾氣中毒,如何處理?。

3.鋼鐵廠利用大量的煤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O還原氧化鐵煉鐵,會給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嗎?

l形成認識:

1.CO有毒。利用其性質考慮處理CO,防止環境污染、防止中毒的正確方法。

2.合理使用CO,不會引起中毒。

3.CO有用??捎米鳉怏w燃料、冶煉金屬。

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訪談等方法,了解身邊的化學,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l記錄課后思考題:調查你身

邊產生CO較多的地方,了解或設想處理方法。

課后進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全班展示交流

探究活動

1.煤氣廠為什么常在家用煤氣(含一氧化碳)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如發生煤氣泄漏應當怎么辦?

相關期刊更多

硫酸工業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稀土信息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稀土辦公室

河南化工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南省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九江县| 新邵县| 格尔木市| 金阳县| 肥东县| 三都| 赫章县| 巴里| 高陵县| 敦化市| 昆山市| 大厂| 莒南县| 大兴区| 闸北区| 威海市| 新丰县| 南充市| 青河县| 肥乡县| 拜泉县| 万安县| 贵港市| 靖西县| 甘德县| 依兰县| 定安县| 栖霞市| 那坡县| 长丰县| 淮滨县| 从化市| 高阳县| 焉耆| 威远县| 九台市| 湟中县| 阿拉善右旗| 溆浦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