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范文第1篇

加強督查,健全服務網絡

1、全面推進審批事權調整。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區兩級關于事權調整工作,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深入開展,聯合區監察局下發了《關于推進區、街道、社區三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權限調整工作的通知》(監[2012]2號),聯合區考績辦下發《的通知》(督考[2012]4號)和出臺了《扎實基層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委辦發〔2012〕84號)。對接市級事權下放,根據委發[2012]59號文件精神,承接落實市級下放事權366項。同時,將承接的事權統一納入到區的行政審批系統,統一接受區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監管。進一步明確各單位職能權限,促進建設單位項目前期的行政審批工作。結合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工作,梳理承接了259項事權下放到街道(基層站所)、100項便民服務事項下放到社區。為確保下放事權承接落實到位,牽頭組織授權部門與承接單位簽訂授權書,選派優秀業務骨干為街道、社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鶎幽苻k事、辦好事。2、構建四級審批服務網絡。前期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重建全區審批電子政務系統,完善提升審批電子政務系統功能,建設了事項管理、信息共享、基建項目、辦理過程、辦理結果、監察規則、監察業務7大信息庫,和審批事項管理、審批信息公開、政務服務業務、基建項目審批、電子監察應用5大平臺,形成行政審批電子政務“七庫五平臺”新格局。同時,以暢通四級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為主線,出臺《區四級聯網審批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委辦發〔2012〕85號),依托區電子政務平臺,全面鋪開四級聯網工作,實現街道聯網全覆蓋,社區聯網76.9%。目前,已進入社區、街道、區三級辦件試運行階段。此外,建立網上審批辦事大廳,梳理122項網上審批服務事項,初步試行網上咨詢、表格下載、網上申請、結果反饋等網上辦事全流程服務。目前,已進入測試階段,12月投入試運行,12月30日結合審批中心成立十周年正式向公眾開通網上審批服務大廳,給群眾提供足不出戶的網上政務服務。3、啟動中介機構信用評價工作。制定《區審批服務中介機構信用評價管理辦法》,今年先啟動對基建項目中介機構進行信用評價工作。目前,已擬定基建項目中介機構信用評價文件,預計在12月中旬完成對中介機構的星級評價。4、開展專項活動。通過專項活動,促進窗口進一步轉變作風,轉變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的理念。一是開展百日攻堅審批提速活動。開展學先進找差距、專題學習討論等百日攻堅審批提速系列活動,查找整改十項效能制度、六件管理制度、五制辦理制度以及服務規范等管理規定落實情況,破解審批工作中“小鬼難纏”影響審批服務效率的問題。二是開展群眾滿意不滿意辦事窗口(辦事大廳)評選活動。通過活動,拓寬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的渠道,促進社會各界監督政府行為,提升窗口(辦事大廳)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三是開展兩集中兩到位回頭看活動。重點對職能歸并、人員配備、事項進駐、審批授權、服務效率等情況進行自查督查,防止出現職能歸并走過場、流于形式。5、強化基層便民服務中心業務指導。開展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專題調研,根據我區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實際,出臺了《扎實推進基層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委辦發〔2012〕84號)。以強化功能、規范建設、提高效率為目標,將基層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事項全部納入區行政審批系統統一監管,加強業務對接和工作指導,組織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開展業務技能、文明禮儀等多項的培訓,提高綜合服務水平,扎實有效推進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

強化內務管理,構建中心特色

1、健全制度。一是制定審批制度改革系列規范性文件。認真貫徹落實市里今年兩次深化審批制度的改革文件,相應推出1+X文件,用制度推進改革,分類型分層次多方位的征求相關部門、人員意見,制定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和系列配套制度。分別是《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政務服務的實施意見》、《區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管理辦法》、《區重點建設項目模擬審批實施辦法(試行)》、《區攻堅建設項目雙軌審批暫行辦法》、《區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管理辦法》、《區審批服務中介機構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區行政審批代辦服務工作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行政審批職能整合和集中改革回頭看活動的通知》和《關于落實“五個凡是”工作不力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的責任追究辦法》。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以“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為總要求,打造“真情服務、依法高效”服務品牌,審批服務工作納入區考績重要內容,健全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負責制、內審制度等效能建設十項制度。在堅持“日巡查—月考核—月通報”的窗口管理機制的同時,健全便民服務措施,增設質監等窗口排隊叫號系統。此外,今年推出“全員代辦制、全員督查制、全員咨詢制”,改革評價機制,制定考核“十大項目”,增大難度系數,自我增壓。2、完善服務機制。推行合并公示制,探索審批公示流程前置新方式,推行告知承諾制、全程聯合審批制、聯合會商制。如萬達廣場工商登記審批,組織涉及工商登記審批部門現場聯合會商,提前介入,指導處理工商登記審批可能遇到的問題,明確每個業態涉及部門、環節、責任人、審批材料等;審批職能部門受理審批事項時,實行告知承諾制,對于資料不全或基本符合審批條件的,在申請人作出承諾后,先予以通過。3、推進中心文化建設。一是加強學習。利用周例會、中心局域網等學習陣地,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強化業務知識學習。一方面,開辦業務技能培訓班。組織對全區審批中心、街道便民中心、社區便民中心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和文明禮儀培訓。另一方面,開展窗口業務技能大比武活動,激發工作人員學習業務知識和辦公自動化知識的積極性,使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電腦操作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堅持以人為本,張馳結合,抓好團隊管理。一方面,積極開展“送暖”活動。每個人生日時,送上一份蛋糕和一束鮮花;工作人員或家屬生病住院,領導前去慰問,為他們送去問候和馨。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開展三八、五四、七一等集體活動。4、落實公務員通用能力席位標準化建設區級試點工作。根據紀委統一部署,結合本單位實際,出臺《公務員通用能力席位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動員部署,明確各科室聯絡員,落實責任。每個干部分別按照本崗位的能力席位標準,制定能力席位書,提煉工作格言。根據制定的能力席位標準、能力席位書,組織開展能力席位標準討論活動,深刻查找在履行崗位職責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反思,制定個人能力提升的工作計劃。通過傳幫帶活動、“一月一講”學習講壇等提升活動,促使干部更好地履職盡責。5、開展審批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動。為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全面展示我區十年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組織開展業務技能篇、陽光政務篇、真情服務篇、文化建設篇和風采展示篇等審批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全面展示我區十年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審批中心十年發展成就,促進工作人員不斷改進審批服務,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為建設“三生融合•幸福”的偉大事業再立新功。(四)建立區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善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根據市政府抄告單《關于設立區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意見》(〔2012〕167號)精神,設立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分中心。選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場地,選調工作人員,做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辦前的前期準備工作。2012年,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離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如場地的限制,職能整合工作還不到位。

2013年工作思路

強形象,推進三個平臺建設。一是加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綜合平臺的集聚優勢,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和行政審批管理標準化。規范辦件分類管理操作規程,規范工作人員行政行為,完善便民服務內容和服務措施,推進窗口規范化建設。同時,不斷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承接落實中央、省下放事權,對下放的事權進行標準化建設。二是推進招投標統一平臺建設。以抓好硬件建設、制度建設、業務建設和廉政建設為重點,強化信息服務功能、場所服務功能,完善硬件設施,提高交易工作的科技含量,促進工作規范化。三是推進行政審批服務網絡平臺建設。進一步健全行政審批電子政務系統,完善功能,延伸審批服務網絡,實現社區、街道、區審批中心網絡全覆蓋。

建機制,落實創新舉措。一是完善模擬審批機制,繼續開展模擬審批工作,對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年度建設任務進行模擬審批。二是全面推行雙軌審批機制,開展預先審查審核服務,縮短審批周期。三是探索“三測合一”機制,委托一家中介機構分別為房管、規劃和國土資源部門測算三套測繪成果,作為房產登記、規劃確認和土地復核的依據,提高辦事效率。四是全面實行預登記制度,在實行基建項目預登記的基礎上,全面實行辦件預登記。五是推行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模擬驗收相結合的新機制。六是規范操作規程。根據區政府出臺的建設、產權和政府采購三大業務管理辦法,充分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出臺招投標規范操作規程。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希尼爾水庫;水利水電工程;分包;管理

中圖分類號:F284,TV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3-9805(2016)01-0054-02

前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水電事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水電工程項目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特性[1-2]決定了資質、業績雙優的水電施工企業在我國國內并不多,因此各大型水電施工單位承接的項目較多,管理能力、資金條件、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才等都有不足,這就造成水電建設工程分包在所難免[3]。目前我國水電工程建筑市場中,工程項目分包管理基本上形成了以資質、業績雙優的施工企業總承包為龍頭,以分包隊伍和農民工為依托的工程分包管理形式[4]。

1當前水電建設工程分包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現象突出

雖然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工程非法轉包和違法分包,但在目前的建筑市場環境下,總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其他單位或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其他單位的變相轉包形式很常見[5]。在實際水電工程分包過程中,未經業主同意、超越資質承攬工程、分包單位將其承攬的工程再次分包等違法分包的現象也很突出[6]。

1.2部分項目以包代管現象明顯

中國水電行業的大力發展,使得各大型水電施工企業承接的項目較多,但相關技術、管理人員不足,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不到位,于是將承包的項目進行轉包或分包。但是出現將對技術、管理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工作分包給了沒有達到相關要求的分包單位。某些分包商由于自身的原因導致分包工程影響整體工程建設目標,最終總承包商受分包商影響,出現履約能力不強、違約甚至出現事故的情況[7]。1.3選擇分包方不規范在水電建設市場中,施工分包的市場化程度不高。一方面,由于總承包單位各項目部對分包單位尚未實行信息資源共享,導致各項目部只有少數幾個長期合作的分包單位,當項目需要對資質、業績要求更高的分包單位時就顯得捉襟見肘,即增加了各項目部對分包單位選擇的隨意性[8]。另一方面,由于工期緊、業務重等外部因素,部分總承包單位對新引入的分包單位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考察,對分包單位信譽、業績等資料審核不認真、不規范。

2希尼爾水庫工程分包管理

希尼爾水庫工程位于新疆庫爾勒市西尼爾鎮境內,是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塔里木盆地灌溉與環保(二期)工程子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塔里木河近期綜合治理工程中開-孔河流域維護塔里木河生態向下游輸水的重要調蓄工程。水庫從孔雀河第一分水樞紐引水,經庫塔干渠總干渠輸水,為注入式中型平原水庫。水庫工程包括:主壩、副壩、引水閘、引水渠、放水閘、分水閘、放水渠及附屬設施等。大壩上游護坡設計為混凝土板(C30F300W8)護坡,板厚15~22cm;壩體為砂礫石均質壩,頂寬6m,上游壩坡1∶2.5,下游壩坡1∶2;壩體防滲采取斜鋪復合膜(兩布一膜)結構,其中膜厚0.75mm,無紡布規格為200g/m2;壩基防滲,根據地質、水文情況的不同,分別采取PE塑膜、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水泥土防滲墻三種不同形式的防滲方式。大壩全長7.65km,最大壩高20m,壩基最大防滲深度15.5m。工程于2000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2003年3月開始蓄水,2008年10月通過竣工驗收。本文以希尼爾水庫站建設工程分包管理為例,從8個方面建設制度化管理的分包模式。

2.1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

為規范希尼爾水庫工程分包管理行為,保證分包相關各方的合法權益,希尼爾水庫管理處作為業主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結合希尼爾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實際,研究制定了《希尼爾水庫工程分包管理辦法》、《希尼爾水庫工程分包管理若干補充規定的通知》等規章制度,明確工程分包的范圍、施工過程中分包各方的相關職責、分包項目的申請、審查、審批流程、分包人的清退、對相關責任方的追責以及相關資料的存檔等要求。為參建各方優選分包商提供了切實可行、易操作的制度措施。

2.2努力探索并推行“架子隊”分包管理模式

“架子隊”分包管理模式[9],即以總承包單位有相應技能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生產骨干建成分包隊伍的骨架,以農民工充實勞動力形成分包作業隊伍進行工程施工。該模式的核心是加強對作業人員的監管力度,確保作業過程管控到位,不出現死角,實現總承包單位施工現場管理層與作業層的有機結合,確保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有效運行。

2.3引入承包商信用評價管理機制

為保證希尼爾水庫工程分包工作平穩、有序的開展,希尼爾水庫管理處特引入了承包商信用評價管理機制,通過量化考核方式對工程參建各方履行合同的能力和信用進行評價,通過實行定期評價方式,及時、客觀、公平、公正地對各參建單位進行考核、綜合評分,并建立各參建單位的信用考核管理臺賬,最終將各參建單位的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納入招投標工作評分體系中。承包商信用評價管理機制的推行,既能督促參建各方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避免出現信用危機,又能為業主單位后續項目選擇資質、信譽均良好的承包商提供有力的保障。

2.4嚴格“準入”“清退”制度

設置必要的“準入”門檻、完善并嚴格執行相關的“準入”“清退”制度,保證進入現場的分包隊伍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管理水平和經濟實力,這是保證希尼爾水庫工程建設過程中各項目標能夠順利實現的前提。為此,希尼爾水庫管理處嚴格規范分包隊伍和農民工的使用,針對特定具體項目,明確特定分包隊伍準入程序、相關資質、業績以及人員配置和管理要求,嚴格“準入”制度。對現場管理混亂、各項工作開展不力、隱患、違章甚至事故連連的分包隊伍,堅決予以清退,同時進入業主單位“黑名單”,嚴禁該分包隊伍承擔希尼爾水庫工程的后續工作。

2.5專家檢查組現場檢查

為了全面掌握希尼爾水庫工程現場分包情況,業主單位每年度組織外聘專家和相關部門人員成立工程分包檢查組,對希尼爾水庫工程分包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同時在合同執行期間,希尼爾水庫管理處會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對現場分包情況進行檢查,保證各參建單位嚴格履行國家法律法規及業主相關管理規定。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現場檢查制度,有效地提升了承包商及分包隊伍的現場管理水平,增強了農民工的綜合素質,為希尼爾水庫工程建設的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2.6加強教育培訓

通過每年選派相關人員到其他水庫工程相互交流;邀請各參建單位、監理單位召開合同分包管理經驗交流會;參加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合同分包管理培訓班等方式,業主單位提高了合同分包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同時,還督促承包商針對工程特點、技術難點對分包隊伍及農民工進行相應的崗前、過程中及相關的特種作業教育培訓活動,通過積極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分包隊伍及農民工的業務技能、安全意識和綜合實力。

2.7工程分包中農民工工資保障

為堅實有效地做好分包管理工作,業主單位將農民工工資監管作為分包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希尼爾水庫管理處在簽訂施工承包合同的同時,簽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合同,在財務支付的過程中,實行扣留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扣留額度為工程結算款額的2%,當年保證金于次年3月份和10月份現場檢查無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后分別退還30%和60%,剩余10%待工程完工驗收、無拖欠農民工工資及分包商無經濟糾紛問題時退還。通過這一措施加強了業主對分包商的管理力度,有效的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2.8分包管理審計制度

希尼爾水庫管理處按年度引進第三方咨詢單位進行年度項目審計工作。咨詢單位在審計過程中針對分包管理提出的意見,業主認真對待;對前期已辦完結的工作認真整改、在后續工作中按照新管理方式嚴格執行。審計制度的引入,既能提高業主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又能有效地預防和降低日后工作中分包管理的風險,為希尼爾水庫工程建設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結語

在目前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市場中,水電工程建設分包管理已成為日常管理工作。希尼爾水庫管理處采取上述加強分包管理的各項措施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有效地保證了水庫工程各項建設目標的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孫曉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11):120-121.

[2]張利.淺析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的現狀[J].四川水利,2012(5):67-68.

[3]劉春榮.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河南科技,2014(3):256.

[4]馬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7):149-150.

[5]邱德華,張梅.水利水電項目建設管理若干問題探討[J].人民黃河,2001(3):30-31.

[6]繆成勛.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水力發電,2003(10):19-21.

[7]鄒劍平,周景濤.水利水電建設項目管理實施方法探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S1):122-123.

[8]趙輝.關于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及對策的討論[J].現代經濟信息,2015(4):386.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環境監測;外延實驗室;創建;管理

1 引言

隨著國家不斷提高對環境監測的要求,環保行政的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為環保局)下屬的環境保護監測站(以下簡稱為監測站)在車輛、設備和人員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無法適應新的高要求的環境監測要求。所以,如今不斷地創新完善環境監測體系和機制,將全社會的監測力量逐步的整合起來,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市場的信用體系,形成相互分工合作的環境監測業務網絡,即引入相關社會檢測機制輔助環境監測站進行環境監測。

通過近幾年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逐步將所引入的社會監測機構作為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并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創建外延實驗室,將現有的環境保護監測站質量管理體系向其中進行延伸,并采用合同的方式規管它們,對服務質量加強評價,從而為加強和推廣環境監測業務的社會化提供相應的經驗。

2 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概念以及內涵

本文所探討的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指的是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采取和環保局簽訂相關合同的形式,承擔自動在線監測設施運營維護、專項調查環境監測和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等相關業務,提運營服務和供監測數據的各類社會監測機構。環保局構建外延實驗室采取專項資金購買服務的方式,根據需要建立起不同專項的外延實驗室,相當于在合同時期內,環保局租用了社會檢測機構的實驗場所、設備和人員,完成部分下屬監測站所應該承擔的環境監測業務。每一個外延實驗室就與一個專項的小型“監測站”相當。所有外延實驗室和環保局之間的關系不是行政上的上下級關系,而是通過合同形式確定的被雇傭與雇用關系。外延實驗室不受環保局的其他行政管理,只是根據服務合同的內容要求開展相應的業務。

在環境監測中,外延實驗室作為一個輔的社會監測機構,與監測站分工協作。外延實驗室在一定程度上為監測站補充資源以及人力。在日常工作中,根據環保局的行政委托監測站可以對外延實驗進行技術指導和支持,對它們的合同的履約情況、監測質量提出相應的評價意見,從而發貨獨立的第三方評估、監督作用。

3 外延實驗室的管理

外延實驗室的業務指的是在環境管理中環保局以合同形式對某一特定的整體項目提供服務,其服務質量的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優劣狀況情況對環保局的工作成效有相當大的影響,所以,環保局非常有必要在外延實驗室實行現行科學合理的監測站質量管理體系,對其開展的業務的全過程以及質量保證措施的落實狀況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3.1 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的資質管理

依據我國的《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經省級環境保護部門認定的環境監測機構才可以從事環境監測業務。所以,地區級以及以下的環保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具有特殊性的外延實驗室進行資質管理。

(1)在采購服務的招標文件中,明確設置入場門檻,提出服務資質要求和開展資格后審活動。通常的準入條件包括監測機構應具備運營資質證(由國家環保部頒發)或CMA(實驗室資質認定資格);有足夠的服務響應能力,包括故障應急處理的能力、保證樣品的分析和運輸時間符合要求的能力等;有相應的運營維護能力,包括設備廠家售后服務的運營業績、授權等;有項目檢測能力。環保局在招標活動中還需要對已經中標的監測機構進行資格后審,盡可能的保證參與環境監測活動中的社會機構具備良好服務能力。

(2)外延實驗室的業務資格以及服務內容的規管可以通過合同的形式。在服務合同中環保局可以對外延實驗室服務項目的運營服務內容、項目實施要求、監測能力以及業務范圍進行詳細的規定,形成一定的服務合同條款。通過簽訂合同以及細化條款,能夠保障環保局監管外延實驗室提供環境監測服務的過程,能夠有法可依。

(3)實施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的服務質量評價管理,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轄區內開展監測業務的外延實驗室,環保局可以評價管理其服務質量,對提供的服務質量低劣甚至無法完成監測業務的單位降低信用評級并給予相應的通報批評,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給予淘汰出環境監測市場等行政處分。

3.2 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的技術管理

一般情況下,環保局可以委托監測站對各外延實驗室所開展的業務已經整體項目制定一定的技術要求,包括結果報告的編制、質控要求和數據審核、維護的效果與頻次、監測周期和頻次、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的評價標準與分析方法等內容,并在服務合同條款中進行明確的規定。根據服務合同的技術要求以及內容,各外延實驗室也必須制定運營維護方案或監測方案,并且在經環保局審核確認之后才可以執行。各外延實驗室在開展服務的過程中不可以任意變更任何技術參數。環保局還可以向環境保護監測站委托,請監測站按照相關技術要求監督并管理外延實驗室的服務過程,對技術發生的偏離展開糾正、論證,促使他們可以真正履行專項“環境保護監測站”的責任和義務。

3.3 考核評價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服務質量

監測市場開放并創建外延實驗室,實現監測站技術轉型的關鍵點是監測數據的質量。外延實驗室在服務的過程中應該制定并且嚴格執行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積極接受環保局的考核評價或質量檢查。另外,必須分階段的向環保局提交有關質量保證措施的完成情況的報告。環保局通過采取實樣比對、標樣考核等質控手段,與日常監測過程中現場資料匯總、數據審核、監督評價等多項要素相結合,綜合評估對外延實驗室的服務質量,保證它們的監測服務質量以及數據質量。除此之外,環保局還能夠根據各階段的考核評價結果,對服務合同的金額進行扣發處罰或分期支付,從而促進外延實驗室積極提高服務質量。

4 外延實驗室的積極意義

在環境監測中中創建外延實驗室,是一種推進環境監測業務向社會化轉變過程中的嘗試,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首先,外延實驗室在開展服務之前,必須制定相應的運營方案或監測方案,還要接受環保局的評價、管理以及監督。它所累積的管理經驗能夠服務于如何加強和推廣環境監測業務社會化,并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其次,在環境監測中中創建外延實驗室不僅提供相應的環境監測所需要的監測技術力量服務還保障了監測設備,從而保證環保局能夠行之有效的完成各類紛雜繁重的環境監測工作。根據實際需要, 環保局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組建不一樣的專項外延實驗室,保障監測站在物力、人力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各項行政監測任務能夠以最大限度的完成。

第三、通過管理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促進環境保護監測站提升自身的監管能力、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隨著環境監測服務越來越多的向外承包,環境保護監測站必然要提高對技術管理、標準規范、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應用水平,才能更好地向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的服務提出管理要求,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環境監測中創建外延實驗室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更好地創建以及管理環境監測中的外延實驗室是當今政府以及個人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筆者根據科學理論以及工作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為同行提供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我國鐵路貨車造修行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緊密相關,鐵路貨車企業產品深受國家鐵路戰略發展影響,在國內有其特殊的市場需求規律,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因此,針對鐵路貨車行業的特點我們應重點做好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認真推行精益生產,高度重視質量成本,提高企業經營利潤,促進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論文關鍵詞]鐵路貨車核心競爭力多元化經營精益生產質量成本企業利潤

我國鐵路貨車造修行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緊密相關,對宏觀經濟環境敏感度較高,隨宏觀環境的波動而起浮。鐵路貨車企業處于這樣一個特殊的行業系統,其產品深受國家鐵路戰略發展影響,與國家鐵路建設、煤電、石油、化工、礦石等息息相關,在國內有其特殊的市場需求規律。比如,2008年國民經濟總體保持平衡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國內鐵路貨運總量創歷史新高,鐵路貨車采購總量達到了4萬多輛,而進入2009年,作為新世紀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鐵路貨運總量大幅下滑,全年國內貨車采購總量僅為3萬多輛,鐵路貨車企業經營業績都嚴重下滑。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如何才能提高鐵路貨車企業的利潤,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結合目前貨車系統特殊行業現狀我主要做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產品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利潤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國普拉哈拉德和英國加里·哈默爾首先提出來的,他們對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產品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利潤正相關,核心競爭力越高,產品附加值就越多,市場空間就越大,市場占有率就越高,企業利潤就越多。如國內貨車強勢企業——齊車公司,2008年貨車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了20%,主營業務收入達48億元,利潤總額3億多元,成本費用利潤率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齊車公司在國內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與該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強密不可分。據不完全統計,齊車公司主導設計的貨車產品在國內占比達38%,且主要是占國內需求80%左右的敞車和棚車,如:C70、C70A、C80、C80B等。齊車公司正式因為其產品核心競爭力使其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且這種優勢具有延展性,獲得穩定超額利潤。

近幾年,鐵路裝備能力不斷提升,裝備技術不斷創新,2009年載重70t級通用貨車、80t級運煤專用貨車分別占貨車總保有量的15.95%和3.86%,未來技術發展主要體現重載、高速上,集中100t專用貨車、80t級通用貨車以及30t軸重新型輪軸、各式集裝箱車等貨車新產品開發及基礎研究。我們貨車企業要增加企業效益。實現EVA既定目標,產品核心競爭力是基礎、是龍頭,我們必須對鐵路貨車未來發展方向、發展規劃深入分析,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組織優勢資源提高貨車產品研發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加企業收入,提高企業利潤。

二、多元化經營與企業利潤

目前,國內貨車造修企業已發展到十幾家,改制后貨車配件企業已多達幾十家,國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正如前面所述,鐵路貨車行業對宏觀經濟環境敏感系數較大,貨車企業受國內宏觀環境的波動而波動,且鐵路貨車作為既有的業務領域,受鐵路里程、運輸調度等多方面影響,在國內每年需求增長空間有限,一般不可能像城軌、動車等其它軌道裝備發展迅速。

從每年鐵路貨車采購總量比來看,路外企業采購貨車總量一般都在5000輛左右,占國內貨車采購總量比約15~20%,鐵路貨車主要用戶在國內比較集中。如果鐵路貨車企業的經營范圍只局限于鐵路貨車行業,那么它的利潤也就局限于該行業;如果鐵路貨車企業能夠進入多個行業,所取得的利潤就來自多個行業。多元化經營具有分散風險、增加利潤等優勢,可以豐富企業的產品線,將不同生命周期的產品組合在一起銷售,避免由于單一產品過時或替代品的出現而引起的經營風險。

另外,多元化投資可以產生內部化效應和協同效應,企業能夠更廣泛地整合自身的研究能力、生產能力、經營能力以及信譽等要素,有效地利用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和互補.最大限度地開拓市場,提高競爭力。因此,我們貨車企業有必要在能力許可的條件下,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當前貨車企業在焊接、鑄鍛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具備涉入工程機械、鋼結構、專用汽車、復合膜等其他領域實現多元化經營的條件。

2009年部分貨車企業面對停工、半停工的經營困境多方探索找尋出路減虧的成功經驗證明,開展多元化經營是可行的。比如,南方匯通公司2009年通過開展棕床墊、鋰電芯、復合反滲透膜等多元化經營收入占比與貨車業務收入相當,增加毛利約幾千萬元,彌補了貨車業務部分經營虧損。為減少貨車企業經營波動,縮小貨車企業與公司發展目標差異,貨車企業有必要利用現有資源優勢,拓展相關領域市場,增強經營彈性。實現多元化經營結構。

三、精益生產與企業利潤

精益生產(LeanProduction)又稱精良生產,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確、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精益生產就是及時制造,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一項名為“國際汽車計劃”的研究項目中提出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生產方式是最適用于現代制造企業的一種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稱之為精益生產。精益生產綜合了大量生產與單件生產方式的優點,力求在大量生產中實現多品種和高質量產品的低成本生產,其核心是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和浪費,通過不斷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生產靈活性、實現無廢品和零庫存等手段,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現代企業以利潤為中心,對于在鐵路貨車造修這個特殊行業中獨立的貨車企業個體來說價格已經不是企業生存的決定因素,充分的競爭已經使其穩定在一個較小的空間里,價格背后是成本,企業的盈利能力就是成本的控制能力。而國內貨車造修企業基本都屬于歷史悠久的國有企業,無論是人員、設備,還是企業文化、管理理念都比較復雜,生產線上常出現產品種類的切換、工序間不平衡、機器設備故障造成的等待等,缺料、生產計劃安排不均衡、設備閑置、生產能力浪費、設備的空轉等,這與充對當今現代制造業精益生產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貨車造修企業必須縮小與現代企業的差距,應刻不容緩全面推行精益生產,制定精益生產實施規劃,積極開展精益生產,發現、學習典型案例,總結先進經驗,充分利用存量資產,避免重復投資,認真開展行業內產品物耗成本、實動工時等對標工作,不斷尋找差距,完善每個細節,從人、財、物各個環節做好成本過程控制,將成本控制到最優。

案例分析: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精益制造。

2001年4月客車轉向架項目開~1J2006年建立物料配送的物流系統,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精益制造歷時5年。在實施精益制造過程中,首先樹立“零缺陷”理念,然后選擇試點,實施“一個流”生產,工序在制品減少,產品質量提高4倍以上,質量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生產周期縮短,生產能力提高50%以上;最后在轉向架分廠、總裝分廠和在大規模技術改造中全面推廣,按照流程布局的轉向架焊接流水線、按照流程布局的鋁合金車體下料加工成型流水線,按照配送制建立物流系統,實行物流信息化管理,所有工序建立了工序物料明細,采用電子看板,實現物流配送。通過全面推廣精益制造,2004年1~3月保質保量完成包括265輛25T客車在內的377輛三種客車和包括398輛220K在內的468輛轉向架生產,確保了兄弟企業轉向架供貨,成為唯一完工交出的企業,產品質量用戶評價最好,改變了市場對南車四方生產能力不足的認識;在動車組項目中,交貨最多,已全部交出60列時速200公里動車組,交出5N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市場占有率最高達到80%;質量最優,為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和鐵道部跨越式發展戰略實施做出重要貢獻;通過實施精益制造,南車四方股份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2007年分別達N445億和1.6{L元,并為后續實施ERP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質量成本與企業利潤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產品質量標準,不能滿足用戶和消費者需要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質量成本一般包括:為確保于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口做不一致成本。本文討論的主要是不一致成本。

近年來,鐵路部對貨車產品質量管理措施臼漸完善,一方面委托中鐵認證中心對貨車制動配件、搖枕側架、車輪及輪坯、車軸及軸坯、軸承及軸承鋼、保持架生產單位進行認證和復查,對認證復查發現問題的產品責令停產整頓直至取消生產資質。2009年根據認證復查結果,取消了238個制動配件生產廠家的生產資質,責令50個制動配件生產廠家進行停產整頓。另一方面下發相關管理制度,如《關于印發(鐵路貨車造修企業質量信用評價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運裝貨車[2010]2號),對貨車新造、檢修及配件新造、檢修四個系統分別進行質量信用評價,該評價機制直接影響企業貨車產品市場占有率,影響企業經營利潤;運裝管驗【2010】3號文件《關于加強貨車造修零部件質量索賠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文件對貨車造修零部件質量索賠做了詳細規定,貨車造修企業由于質量問題將支付相應的賠償損失。

目前在鐵路貨車產品招標中,質量評分占比一直都較大,修理招標質量評分比重占45%,新造招標質量評分比重占35%。質量評分排名在招標中直接影響貨車產品中標數量,排名靠后的質量調減數量較高。另外,近幾年貨車企業因外部重大質量問題停產、賠償、取消資質的案例屢見不鮮,這種影響最大,因為這種問題不僅會產生質量賠償,而且為客戶帶來了額外的支出負擔,影響到客戶未來的購買行為,潛在的未來客戶同樣會受到影響,給企業帶來了的損失是巨大的。

案例分析:馬鞍山鋼鐵公司貨車車輪輻板裂紋故障。

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公路;造價控制;造價管理

中圖分類號 U41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09)10-0036-02

公路項目造價控制是建設管理的三大目標之一,貫穿于投資決策、設計階段和實施階段等各階段。公路項目實施階段造價控制,是指工程施工招標至竣工驗收期間的造價控制,主要包括招標文件(合同條款)編制、招標控制價(標底)編制、設計變更費用審批和工程決算審核(審計)等。

有關資料表明,公路項目造價控制的關鍵和重點在設計階段,但在實施階段由于涉及施工、監理、業主(代建單位)、設計和社會團體等各方利益,時間較長,以及受風沙、雨水等自然環境等多種因素干擾,造價控制難度很大。因此,公路項目實施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是將來較長時間內需研究的課題之一。本文分析當前公路項目實施階段造價控制中存在的某些現狀問題,并對相關解決對策、措施進行探討。

1 實施階段造價管理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招標文件條款編制不嚴謹和欠規范

目前,以《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的合同條款,以及工程量清單市場投標報價為基礎的單價合同(類型),是公路項目實施階段造價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建設市場的發展,發現也存在不少影響造價管理的問題。

招標文件條款不規范、不嚴謹,對將投標不平衡單價評標審查不重視,變更工程計價等條款欠明確、不完善,變更工程計量支付比例偏大,是致使項目造價控制與管理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雖然各承包商管理水平不同,效益不一,但各細目投標單價不會與定額法編制的控制(細目)價相差很大,可見是一種投標策略。承包商大幅度的不平衡報價投標策略,將會引起工程項目結算大大突破合同總價。不平衡報價是在總價不變的情況下承包商通過有意識地提高某些單價和降低一些單價,來實現工程利潤最大化,其中時間不平衡報價是利用承包合同的早期施工、早計量支付的規則,通過適當提高先期施工、降低后期施工分項的單價來獲取資金時間價值的方法。而數量不平衡報價是通過分析圖紙、計量法則以及現場考察等技術經驗判斷,適當調高或調低可能增加或減少數量的清單單價,從而可能在合同履約時獲得更大經濟效益。不平衡報價以及計價條款不明確,給業主造價管理帶來較大困難。

1.2 編制招標控制價(標底)不夠規范、控制價不合理

控制價,是業主單位招標造價控制基準,是社會平均生產力下的造價成本,也是“合理低價法”和“最低評標價法”的評標關鍵點,以防止惡意低價竟標發生。對控制價認識不夠,出現編制不規范,存在控制價不合理問題,控制價沒有相應的公路工程專業造價工程師編審把關,或有的以施工圖批復預算建安工程費簡單折扣作為招標控制價,出現招標控制價過高、較大漏項的造價偏低情況。

1.3 設計變更及索賠管理問題

由于受項目設計的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的影響變更難以避免,但設計變更管理欠規范,變更隨意性較大,對設計變更的經濟性、技術性論證不充分,或受主觀性影響大;設計變更審批權限不明,審批程序控制不嚴,設計變更嚴肅性不高等情況,是突破項目造價主要問題之一。

低價中標承包商把索賠作為提高利潤的重要途徑,甚至以設計變更等情況進行惡意索賠等,或業主被動應對施工索賠,而忽視反索賠條款的應用等問題,對索賠管理不善,引起工程造價失控。

1.4 勘察設計質量不高

有的項目勘察設計質量不高,隨著施工測量及分項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發現勘察設計與實際不符,設計文件中存在錯、磁、漏、缺部分,需設計調整或修改等設計變更是突破工程造價的問題之一。

目前,由于勘察設計逐步市場化,設計管理法規不健全,信用評價管理體系未完善等情況,企業偏重經濟效益目標,勘察設計趕時間、要進度,部分項目出現大企業投標中標,小企業進場的轉包分包行為,造成勘察設計深度不足,設計質量不高。此外,建設單位管理不到位,以及勘察設計單位對設計審查或審批意見不重視,沒有很好地分析研究及修改落實,由此引起在實施階段設計變更較多,造成工程費用增加嚴重。

1.5 相關法規制度體系不健全

工程造價管理法規體系尚不完整,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的工程造價管理法規,無法指導、規范造價管理工作。對于部分企業和有關人員有意變更,惡意增加造價,牟取非法合同價款等問題,也無法可依,這些都是對工程造價管理非常不利的因素,應對其嚴罰。

2 改進公路建設項目造價控制的措施

對于以上公路項目實施階段出現的工程造價問題,不僅要從認識上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不斷完善、改進造價控制與管理。

2.1 規范招標文件,完善合同計價條款

編制嚴謹、規范的招標文件,完善合同計價條款,合理確定變更單價,是造價控制與管理的關鍵。完善招標文件中合同計價條款,明確變更單價原則和方法;

在招標文件增加限制惡意不平衡報價條款;完善投標造價評標規定,除了對投標總價進行評審外,重視投標單價分析評審,選擇平衡合理的報價承包商。

對于投標單價分析評審,在投標價不變下,可將投標單價限制于控制單價的一定范圍內,如在中標浮動率±10%以內,將有效控制不平衡合同單價。按照與投標合同總價水平一致的原則,來確定變更新增工程項目單價;根據中標合同價與控制價(標底)浮動比率,以及控制價的主要材料價格及取費標準等編制計算細目單價,再按中標浮動比率計算確定變更細目單價。由于當前建筑材料等物價波漲幅大,應增加材料價格補差(調整)的具體條款規定等??傊?規范招標文件,制訂嚴密的合同價款條款,是實施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措施。

2.2 規范施工招標控制價(標底)的編制

編制工程招標控制價,是工程招標和造價管理的重要環節??刂苾r不合理,難以準確確定工程成本,影響評標的公平結果。編制合理工程招標控制價,應做到:首先,選擇好造價人員,應具有公路專業造價從業資格、豐富的本行業工作經驗;公路類造價工程師如缺乏本行業工作經驗(施工、監理),或土建造價工程師不熟悉公路建設,都會造成控制價編制不合理;其次,要排除各種非技術因素的影響,在合理時限內,通過調查工程現場、熟悉施工環境情況下,編制控制價;最后,編制完控制價要經行業主管造價部門組織審查,以避免造價人員技術誤差影響編制結果。

2.3 強化設計變更和索賠管理

變更設計應遵循相關設計變更管理程序和管理權限的規定,以變更的重要性(類別)及投資變化額度,按交通主管部門和業主(項目法人或代建單位)分級管理模式管理。

加強變更設計方案的合理性、經濟性比選,除了進行方案的技術合理性論證外,還要進行造價分析。造價人員參與變更方案、變更工程造價審查 ,對變更工程進行多方案分析,避免超標準、超規模的不合理變更工程發生。在工程造價臺賬基礎上,對在建項目的造價管理進行動態跟蹤,直到項目竣工決算。在項目實施階段,通過嚴格按批復初步設計概(預)算實行靜態控制、動態管理、全程監控 ,實現造價的有效控制。

完善合同索賠有關條款,加強索賠管理;充分發揮現場技術管理人員作用,及時發現可能引起索賠因素,或收集、保存現場圖片和有關記錄等原始資料,做好索賠預防和反索賠管理,有效控制造價。

2.4 提高設計質量,減少設計變更

通過規范設計招標、完善招標文件及合同管理提高設計質量。完善合同條款,調整加大設計費在施工期支付比例,通過經濟杠桿等手段,提高設計質量,保證設計服務質量。全面推行市場化設計監理和設計審查,通過完善設計減少工程變更,控制造價。嚴格執行設計審批制度,注重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審批意見的落實,有效減少工程變更。主管部門加強設計企業動態信用管理,加大設計違約處罰力度,以強化設計內部管理,提高設計質量。

2.5 健全造價管理法規制度

建立健全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的工程造價管理法規體系,制定、頒布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公路工程造價管理辦法。完善造價管理機制,明確業主、設計、施工、監理和中介咨詢等各方應承擔的責任,規范各方的行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進一步完善由業主、施工、監理、造價咨詢和政府監督等互相制約的造價控制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下的造價咨詢與監督等作用。

3 結論

公路項目實施階段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通過建立有關管理法規制度,完善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法規體系,有效減少參建各利益團體制約,以高質量的勘察設計成果為基礎,完善的合同文件為前提,合理編制控制價,強化設計變更和索賠等合同管理,實現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與管理。

參考文獻

[1]羅杏春,等.公路工程項目招投標成本價控制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05,25(1):105-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三都| 宁武县| 永安市| 南宫市| 西乌珠穆沁旗| 灌南县| 建水县| 井陉县| 安图县| 肃北| 关岭| 陆丰市| 高青县| 鲁甸县| 郴州市| 张家港市| 休宁县| 吕梁市| 东乡| 洱源县| 五莲县| 南郑县| 鹤岗市| 敦化市| 宁乡县| 富蕴县| 保定市| 峨边| 潼南县| 靖远县| 平凉市| 吉木萨尔县| 嘉兴市| 安达市| 台安县| 油尖旺区| 揭西县| 枣阳市| 调兵山市|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