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肩周炎的治療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 要 目的:探討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效果。方法:觀察并比較推拿結合針灸、玻璃酸鈉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結論: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針灸 推拿 肩周炎
Clinical analysis of massage and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Xiang Shih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ngchun city,13002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ssage and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Method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assage and acupuncture、sodium hyaluronate were compared.Rse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assage and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as significant.
Key words Acupuncture;Massage;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肩周炎是以關節活動受限、肩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肩周軟組織慢性無菌性炎癥性病變,臨床多以功能鍛煉及鎮痛為主要治療措施,治療效果欠佳[1-2]。本文將采用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肩周炎48例,治療效果較好,且未出現不良反應,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肩周炎患者9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肩周炎的診斷標準[3]。觀察組男22例,女26例,年齡43~68歲,平均(52.6±6.4)歲,病程6~32個月,平均(19.5±4.8)個月;對照組男23例,女25例,年齡42~69歲,平均(53.1±3.9)歲,病程7~31個月,平均(19.8±3.4)個月。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對照組采用玻璃酸鈉治療,具體如下。首先用螺旋式動作以注射部位為中心向外旋轉消毒,用2 ml一次性注射器從喙突外1 cm下刺入肩關節行關節穿刺,注射2 ml玻璃酸鈉,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針眼,1次/周,連續4周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推拿結合針灸進行治療,1次/日,15次1個療程,共2個療程。具體方法如下:采用捏、拿、按等放松的手法按摩、松解肩關節周圍,每次大約10分鐘,然后用拉伸手法恢復正常功能位3~5分鐘,注意避免采用暴力手法以免拉傷韌帶、關節等;患者取坐位或平臥位,消毒足三里、膽囊穴后,直刺約1~1.5寸,然后提插捻轉強刺激使針感持續3~5分鐘后起針。
療效判定:治療1個月后評定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VAS肩痛評分評價患者的療效[4]:肩關節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復、肩部疼痛消失為治愈;肩關節功能改善、肩部疼痛減輕為有效;肩關節功能無改善、肩部疼痛無改善為無效。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結 果
比較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治療效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3.8%,而對照組總有效率75.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討 論
中醫認為肩周炎是因為風寒濕阻滯經脈、影響機體氣血運行導致的肩關節周圍的慢性反復性疼痛。內因為本,外因為標,治療應標本兼顧。推拿和針灸是中醫主要的治療方法。針刺以循經選穴和局部選穴為主[5]。
本研究采用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肩周炎的總有效率高于玻璃酸鈉的總有效率,表明推拿結合針灸可以疏通經絡,散瘀止痛,緩解肩部痙攣的肌肉、肌腱,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減少致痛物質的釋放,緩解或治愈臨床癥狀,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6]。
綜上所述,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肩周炎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慕遠,蒲沁沁,劉申易,等.不同刺激方法治療肩周炎療效比較[J].中國針灸,2013,33(2):109-112.
[2] 王啟才.針灸治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203.
[3] 周振東.頸肩部慢性疼痛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193.
[4] 周繼榮,趙悅.針刺與推拿治療肩關節周圍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7(17):287.
摘 要 目的:觀察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對52例肩關節周圍炎采用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同時配合功能鍛煉。所有患者治療1~3個療程后,觀察其臨床療效。結果:52例中治愈27例,好轉23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96.2%。結論: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肩關節周圍炎有較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肩關節周圍炎 柴胡桂枝湯 功能鍛煉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modified Chai Hu Gui Zh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Liu Xinxin
Dong Shaoqu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of Miyun County,Beijing 1015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odified Chai Hu Gui Zh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Methods:52 case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Chai Hu Gui Zhi decoction.At the same time,patients need to exercise.Treatment time for all cases was 1 to 3 courses.W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In 52 cases,27 cases were cured,23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were ineffective,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6.2%.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modified Chai Hu Gui Zh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s significant,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Chai Hu Gui Zhi decoction;Investigation
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它主要是指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在一定因素的影響下,發生損傷和退變,從而引起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1-2]。在中醫中,有許多種稱謂來稱呼此病,如有的患肩周炎的患者,覺得會有冷氣竄入肩部,所以有時稱之為“漏肩風”;而有的患者在患病之后,其肩部的活動受到明顯的限制,所以有時稱之為“凍結肩”;肩周炎的好發年齡段在>50歲,所以又被稱為“五十肩”等。患有肩周炎的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肩關節的疼痛和活動受限,并且伴有局部的肌肉粘連和萎縮。由于疼痛較重,關節活動明顯受限,病程較長,嚴重時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3]。近5年來,筆者應用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取得較好療效,介紹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肩關節周圍炎患者52例,男16例,女36例,年齡49~70歲,平均61.2歲;病程2.5~14個月,平均6.5個月;發病部位左肩29例,右肩23例。
診斷標準:對于入組的所有患者,其診斷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有關肩周炎的診斷標準[4]:①好發于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多為慢性發病,多見于體力勞動者。②肩部疼痛逐漸加重,不能側臥于患側,晝輕夜重,常因勞累及天氣變化而誘發。③肩部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別是在上臂上舉、外旋等活動中,受限明顯。⑤肩部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
納入標準:①符合肩周炎的診斷標準。②同意采用本方案治療。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或合并嚴重骨質疏松者。②其他肩外疾病如頸椎病等引起的肩痛。③妊娠和哺乳期婦女,以及對中藥過敏者。④病情危重、難以對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確切評價者。⑤患有精神病和血液病、高血壓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原發性疾病的患者。⑥不能堅持治療、資料不全或無法判斷療效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治療方法:①藥物組成:柴胡16 g,黃芩、半夏、生姜各10 g,黨參、炙甘草各8 g,桂枝、白芍、片姜黃各12 g,大棗12枚。②服用方法:1劑/日,水煎500 ml,分早、晚服。7天1個療程,1~3個療程。③同時配合功能鍛煉,做肩外展、后伸、屈、旋后等動作,并同時做“手拉滑車”“蝎子爬墻”等動作。
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服藥治療1個療程以上,肩部活動自如,疼痛消失。②有效:服藥治療1個療程以上,肩部活動欠利,疼痛明顯好轉。③無效:服藥治療1個療程以上,臨床癥狀無改善,疼痛未緩解。
結 果
本組52例患者中,服藥1個療程23例,2個療程18例,3個療程11例。治愈27例,好轉23例,未愈2例,治愈率51.9%,總有效率96.2%。
討 論
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多累及背部,根據《靈樞?經別第十一》中描述的經絡走行,肩背部在治療中應抓住太陽經和少陽經。肩部為少陽經走行,治療可選用小柴胡湯疏利少陽經脈;背部為太陽經走行,治療可選用桂枝湯疏利太陽經脈。兩經之經氣運行正常,則肩背疼痛自止。
柴胡桂枝湯是治療少陽兼太陽證的方劑,出于《傷寒論》146條,其曰“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原文系指傷寒多日,表證未盡,邪入少陽而見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湯、桂枝湯各半兩,合劑而成。一為合劑之首,和解少陽半表半里之機;一為群方之冠,外證得之調和營衛,內證得之調理脾胃。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桂枝湯調和營衛,一主調氣,一主合營,兩方合用氣血雙調而療效甚佳。方中桂枝辛溫,能活血、祛風濕、溫通經脈、利關節;芍藥入血分,能和血脈、緩急止痛;芍藥配甘草,即芍藥甘草湯,張仲景用之緩攣急、止疼痛。小柴胡湯中的柴胡舒暢氣機、宣暢血脈、祛風濕消腫;半夏除濕消腫止痛;久痛入絡,其血必結,加片姜黃破血散瘀,行氣止痛。此方調和營衛、利樞機、通經脈、和氣血,取攻補兼施之效。
本研究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1~3個療程后,52例患者中27患者痊愈,治愈率51.9%,總有效率96.2%。同時,配合功能鍛煉對于縮短病程、改善癥狀、恢復關節功能,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 周秉文,陳伯華.頸肩痛[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93.
[關鍵詞] 針刀整體松解術;臥位平衡手法;傳統推拿手法;肩關節周圍炎
[中圖分類號] R274.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9(c)-016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e lysis combined with supine balance manipul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90 case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cas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otome lysis combined with supine balance manipulations, 45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massage. 7-10 d was as a course,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for 2 courses. Results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3%, which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for three month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8%, which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9%, the difference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Acupotome lysis combined with supine balance manipul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ha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than traditional massage, and the long-term effect is goo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potome lysis; Supine balance manipulations; Traditional massag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肩關節周圍炎發病率較高,臨床中多以肩關節周圍疼痛、肩關節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又稱為“五十肩”“凍結肩”“肩凝癥”等。該病早期臨床主要癥狀為疼痛,多以喙突、結節間溝、肩峰下、三角肌、肩胛骨外緣壓痛比較明顯,并且以夜間疼痛最為多見;后期多出現患肩功能障礙,肩關節功能活動范圍逐漸縮小,大多以外展、后伸、上舉、外旋和內旋等活動受限為主[1],給患者生活帶來諸多痛苦。雖然目前推拿治療該病在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2]。但治療后好轉率高,治愈率低的現象一直存在。本研究采用針刀整體松解術結合臥位平衡手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0例肩關節周圍炎患者均來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門診和住院部,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42~73歲,平均(47.5±1.0)歲;病程1.0~32.0個月,平均(16.0±1.5)個月。對照組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年齡43~75歲,平均(46.5±1.5)歲;病程1.5~30.0個月,平均(18.0±1.0)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均簽知情同意。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針灸學會微創針刀專業委員會制訂的《針刀醫學臨床診療與操作規范》[3]中關于肩周炎的診斷標準:①有長期慢性勞損史,外傷致筋骨、氣血虛弱又復感風寒濕邪所致;②50歲左右女性多見,右肩發病率高于左肩,常見于體力勞動者,多為慢性發病;③肩關節周圍疼痛,以夜間為重,隨氣候變化及勞累而發作,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④肩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多有壓痛,外展功能受限最為明顯,呈現典型的“扛肩”畸形;⑤X線檢查骨質多正常,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
1.3 排除標準
①有凝血障礙;②合并嚴重心、肺、肝、腎、造血系統等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未按入組標準治療,影響療效判斷者。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組
治療組應用針刀整體松解術結合臥位平衡手法治療。
1.4.1.1 針刀整體松解術 針刀整體松解術方法參照《針刀醫學》[4]擬定。定點:①喙突點;②肱骨結節間溝點;③肱骨小結節點;④肱骨大結節點;⑤肩峰下滑囊點;⑥三角肌滑囊點;⑦肩胛內上角點;⑧肩胛骨岡上窩外側緣點;⑨肩胛骨岡下窩外側緣點。針刀具體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治療區依照外科皮膚常規消毒,然后鋪無菌洞巾,采用“退出式”局部麻醉。以上各點操作均采用Ⅰ型4號1.0 mm直口針刀。①喙突點:左手拇指觸及喙突,指尖抵住外緣,右手持針刀,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脊柱縱軸一致,按針刀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喙突頂點外緣1/3骨面,縱向提插切割2~3刀,以松解肱二頭肌短頭處的病變粘連、瘢痕。②肱骨結節間溝點: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上臂縱軸一致,按針刀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結節間溝骨面,縱向提插切割2~3刀,然后貼近結節間溝前臂向后做弧形鏟剝1~2刀,以松解肱二頭肌長頭腱鞘在此與肱骨之間的病變粘連、瘢痕。③肱骨小結節點: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脊柱縱軸一致,按針刀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小結節骨面,縱向提插切割2~3刀,以松解肩胛下肌止點的病變粘連、瘢痕。④肩峰下滑囊點: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上臂縱軸一致,按針刀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肩峰下滑囊,先提插切割2~3刀,然后向內、外通透剝離,提插切2~3刀,以松解肩峰下滑囊的病變粘連、瘢痕。⑤肱骨大結節后方2 cm點: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脊柱縱軸一致,按針刀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大結節后方2 cm點骨面,提插切割2~3刀,以松解小圓肌止點的病變粘連、瘢痕。以上各點每次選4~5個,7~10 d做1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4.1.2 臥位平衡手法 患者每次針刀治療完畢后即給予臥位平衡手法治療。手法具體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外展、屈肘90°,術者站于患側頭部后上方,一手托住肘部,一手握住腕部,以肩關節為軸心,使前臂從頭部對側繞過,使肩關節旋轉至彈性限制位時,醫生可感受到抵抗,適時做一突發有控制的環轉運動,環轉運動幅度5°~8°,一般可聽到患肩有“咔嚓”之撕裂聲,提示粘連已松解,表示手法成功。特別注意不可使用暴力,旋轉要“輕巧、短促、隨發隨收”。手法完畢后囑患肩休息2~3 d,局部注意保暖,2~3 d后做常規功能鍛煉,如梳頭、爬墻、大畫圓運動。 1.4.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推拿治療。患者取坐位或臥位,選擇揉肩周、上臂、后背等肌肉,采用推、拿、■、揉法放松周圍緊張的肌肉,特別是肩部周圍的肌肉群,以肩關節周圍壓痛點為主,彈撥松解喙突,肱二頭肌長頭、短頭等處,被動狀態下活動肩關節,特別是做外展、后伸、梳頭、內旋、搖肩等動作。活動肩關節范圍應由小幅度逐漸增加。囑患者主動功能鍛煉,如梳頭、爬墻、大畫圓等運動。1次/d,7~10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2個療程后及治療后3個月評價臨床效果。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痊愈:肩關節周圍疼痛完全消失,肩關節功能活動完全恢復正常;顯效:肩關節周圍疼痛明顯減輕,肩關節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自覺肩關節周圍疼痛減輕,肩關節活動范圍略有改善;無效:肩關節疼痛癥狀與肩關節活動范圍無改善。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治療2個療程后及治療后3個月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
3 討論
肩周圍炎是由于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腱鞘、韌帶等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和慢性無菌性炎癥導致[6]。肩周炎病機重點在于氣血瘀阻脈絡,經脈閉阻不通,“不通則痛”,不通則氣血、筋脈失于濡養,關節失于滑利,導致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特別以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征[7-8],臨床資料報道,肩關節周圍炎疼痛壓痛點常常位于喙突、肱骨大小結節、大小圓肌或肩胛骨內側緣等處,而X線檢查常無特殊改變[9]。臨床研究報道,肩周炎好發于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見[5]。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活動,再加上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病理改變,組織液滲出、水腫,尤其是老年人對纖維素吸收不良導致肩關節內、外粘連,使關節功能嚴重受到限制。目前治療該病主要考慮兩方面:緩解肩部疼痛和恢復肩關節活動度。
針刀醫學認為,應用針刀實施的閉合手術,對其進行縱疏橫剝、提插切割等操作手法,一方面能切開瘢痕、粘連與攣縮,疏通堵塞,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局部血運,加速炎性因子的消除,促使腫脹消失,從而恢復動態平衡[10]。針刀取中西醫學之長,將中醫針灸的“針”和西醫外科的“刀”兩者相結合[11]:一方面,針灸能疏通經絡、活血行氣,而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另一方面,西醫外科手術“刀”對局部粘連、瘢痕等病灶進行切割、松解、剝離,以解除粘連對感覺神經末梢的牽連及壓迫,還能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炎性物質的吸收,從而恢復病變局部的生化和物理平衡[11-12]。
在臨床治療中傳統針刀單純痛點松解已不能完全解決肩關節功能受限問題,而針刀整體松解術治療能夠直接、徹底地把附著在骨面的肌腱、韌帶等粘連處分開,使受壓的血管、神經得到松解,恢復神經正常的傳導功能,建立血液回流通路,帶走大量致痛物質,使細胞組織缺氧狀態得到改善,從而緩解疼痛,肩關節活動功能也隨之恢復。臥位平衡手法能夠使針刀撥離開而沒有徹底分離的粘連組織得到徹底分離,使肩關節活動度更大程度地得到恢復;加強肩關節功能鍛煉,可以防止已分離開的粘連組織再度粘連,鞏固改善的肩關節活動功能。二者結合治療肩關節周圍炎在縱軸上能通過針刀對瘢痕粘連組織的松解剝離,緩解局部的卡壓,使肩關節周圍的生物力學平衡得以重建,從而達到疏通阻滯、暢通氣血、調節力平衡失調的目的;在橫軸上通過臥位平衡手法可松解粘連的關節囊及其他粘連組織,改變關節囊的僵硬狀態,從而達到調整肌肉靜態平衡的目的。
總之,針刀整體松解術結合臥位平衡手法治療肩周炎明顯優于傳統推拿治療,不僅縮短了療程,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給患者的治療增加了信心,能夠早日得到康復,但臥位平衡手法一定把握好力度,手法應“輕巧、短促、隨發隨收”,否則易出現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甚至肱骨外科頸骨折。針刀整體松解術結合臥位平衡手法治療肩周炎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費建芬.重癥肩周炎的綜合治療[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1,10(17):57-59.
[2] 王慶來,陳志堅.肩周及關節內注射加推拿治療肩周炎[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3,11(2):45-46.
[3] 中國針灸學會微創針刀專業委員會.針刀醫學臨床診療與操作規范[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20.
[4] 吳緒平.針刀醫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125-127.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87.
[6] 譚昊,王勇.小針刀配合宣凝飲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7):231-232.
[7] 馬,姚家J,覃鼎文,等.中西醫手法聯合治療肩關節周圍炎23例[J].中醫正骨,2012,24(11):62-64.
[8] 羅華.針灸治療肩周炎30例[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5):808.
[9] 陳疾忤,陳世益.肩周炎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05,26(2):94-96.
[10] 朱漢章.小針刀療法[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84.
[11] 于秋深,姚卓立,李勁松,等.小針刀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09,28(2):1490.
[12] 陳超鵬,付紅亮,容偉雄.基于喙肱韌帶病變理論應用小針刀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 10(1):121-122.
愛的關注:疼在妻身痛在我心
1979年,柏安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個普通家庭。1998年,高考落榜的他上了一所技校學電腦。畢業后,在南崗區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網絡維護的工作。
參加工作一年后,柏安和公司的文員戴慧君相戀了。2004年5月1日,柏安和戴慧君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不久,柏安發現妻子因為工作的緣故,患上了肩周炎,時常疼痛得難以入睡。開始時,妻子總說是老毛病,沒有什么大礙,因此他也就沒往心里去。
2005年2月的一天,柏安和妻子起床后準備上班。戴慧君在衛生間洗完臉,剛拿起梳子想梳頭,沒想到,抬起來的手僵硬得放不下來,甚至連呼吸起來都感到肩骨有一種刺痛。見妻子這樣,柏安第一次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趕忙帶著妻子去到醫院。
經過一番檢查,醫生神色凝重地對柏安說:“你妻子患上嚴重的肩周炎,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將逐漸發展為肩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舉,呈凍結狀。會影響日常生活,吃飯穿衣,洗臉梳頭均感困難。”柏安急切地詢問醫生現在應做哪些治療,醫生搖了搖頭說:“本來可以喝些中藥的,可你妻子已經懷孕了……”
為了減輕妻子的疼痛,柏安專門在網上搜集了一些關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療方法,然后讓戴慧君對應著做每個動作。在柏安的悉心呵護下,戴慧君的疼痛有所緩解。可是每到天氣變化,疼痛還是折磨著她。
愛的體貼:丈夫苦研棉被為妻解病痛
2005年11月底,戴慧君生下了一個漂亮女兒。
2006年9月的一天晚上,柏安像往常一樣,又半夜醒來給妻子掖被角時,忽然腦子里靈光一閃:如果有一種凹型的棉被,豈不是更適合妻子。柏安為自己的想法激動了好久,躺在床上,在腦海中勾畫著這種新型被子的模型。他決定用剪子剪出一條這樣的被子,可轉念一想,這樣行不通。因為,被罩剪了后自己可以縫,可是里面的填充物卻無法隨便剪。柏安想到以前曾見過一些彈棉花的地方,他決定到這些地方試試。
第二天,柏安請了一天假,走街串巷地尋找這樣一家彈棉花的小店。直到下午,才看見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柏安拿出自己預先畫好的圖形,希望對方能照此做出來。
棉被有了著落,接下來要開始準備被罩了,柏安決定親自做一條這樣特殊的被罩。他找出一條大點的被罩從前端剪出一個小口子,剛好可以把脖子露出來,然后再一針一針將它縫合好。經過柏安幾個小時的努力,一床被罩終于誕生了。凹型棉胎送來后,柏安給它套上自己剪的被罩,大小剛好,柏安樂了。忙把妻子叫過來試試,果不其然,戴慧君對這床新型被子贊不絕口,既暖和又使肩不受凍,舒適度也大大提高了。
自從戴慧君使用了丈夫為自己特意制作的“愛情棉被”后,夜晚睡覺的時候踏實了許多,睡眠質量的提高讓戴慧君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2006年10月的一天,戴慧君去參加同學的聚會。剛碰面,大家都將目光集中在戴慧君一個人的身上,望著她紅潤的臉龐,同學就問她用了什么保養品。戴慧君笑著回答說:“女人最好的保養品就是擁有一個好睡眠。這段時間我老公結合肩周炎功能治療的一些方法,專門為我量身制作了一種被子,除了可以完全護住雙肩,還能墊高后頸部位,在睡眠過程中也能對肩周炎帶來的疼痛有所緩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二天,同學徐敏找到了她,原來徐敏的婆婆年輕時干活不小心扭傷了肩膀,落下了病根,聽到戴慧君說的這種被子,婆媳關系很融洽的徐敏就想讓戴慧君幫助給自己的婆婆也制作一床。戴慧君爽快地答應下來。
幾天后,戴慧君讓丈夫忙碌了幾天,制好了一床異型棉被――也就是他們所說的“愛情棉被”,送給徐敏的婆婆。沒過幾天,徐敏就帶著禮品回訪,她除了感謝柏安夫妻制造的“愛情棉被”讓婆婆睡得暖和外,還希望他們再多做幾床,春節時好送給親友。聽了徐敏的話,戴慧君犯難了:給徐敏的婆婆做這床被子,已經犧牲了丈夫幾天的休息時間……徐敏見她面露難色,靈機一動,說:“你們兩口子不是一直都想有自己的一份事業嗎?現在機會正好,你們設計出來的被子這么有特色,相信一定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徐敏的話一下子提醒了戴慧君,是啊,大多數女性都是畏寒怕冷的,加上一直為家庭瑣事操勞,一不注意肩部就落下病根,丈夫研制的這款“功能被”不正是可以解決許多人的煩惱嗎?
2006年10月底,柏安辭了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愛的傳播:異型棉被大受歡迎
柏安在南崗區安平街找一個門面,并把店名起名為“愛意臥寶”。2006年11月8日,他的店開業了!
果然,“愛情棉被”一面世,就大受那些被肩周炎困擾的上班族歡迎,幾天之內,他準備的20多床棉被就銷售一空。
年輕人來買“愛情棉被”除了自己使用外,有的還送給父母或爺爺奶奶。那么,“愛情棉被”顯然不符合使用者的身份,針對這種情況,柏安又給自己的棉被起了另一個名字“孝心棉被”。為了區別“愛情棉被”和“孝心棉被”,他在被罩上做文章,如,“愛情棉被”布料采用年輕人比較喜歡的純色,而“孝心棉被”則采用老年人喜歡的有圖案的、花卉等面料……他這樣做,很符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開業兩個月,柏安的月利潤就達5000多元,遠比他打工的收入高!這時候,他讓妻子也辭職來幫他……
柏安根據顧客的建議不斷改進產品,滿足了不同顧客的需求,也為他吸引到了更多的客源。一天,柏安正在店中整理貨架,發現有位中年女子一直在店中轉悠,細心的他馬上跑過去問對方有什么需求,那婦女用探尋的口氣問:“這個被子在抬升頸部的地方厚度都是一樣的嗎?有沒有更厚一點的?”柏安一聽,連忙謙和地說:“不好意思,目前我們只有這種厚度的產品。但你留下電話,我可以幫你想辦法……”那婦女留下電話離開了。那幾天,柏安經過反復琢磨,最后在被子的后頸部位設置兩個板塊,每個板塊的封口處都安上拉鏈,內部的填充墊子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進行添加或刪減……那婦女拿到柏安新設計的被子后,感到十分滿意。此后,柏安又稍加改進,批量生產了一批可以抬升頸部的被子,果然也大受歡迎……
柏安還從單純經營被子,發展到經營床墊。2007年3月的一天,一個小伙子來購貨,他將柏到一邊,小聲地說:“我女友喜歡我抱著她睡覺,但整個晚上抱著,讓我的這只胳膊早上起來都麻木了,但我不抱她,她又說我不愛她,為此沒少給我鬧脾氣。你能不能幫我設計一個床墊,既不用改變我們的睡姿,也不會出現胳膊酸現象?”柏安答應幫他想辦法,但一連多日,卻始終想不出辦法來。一天,他剛進家門,便被兩歲半的女兒纏著陪她搭積木。柏安和女兒玩了會兒積木,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喜愛相擁而眠的情侶專用的床墊該怎么設計――床的中間由實心物體構成,兩側則用幾塊泡沫橫條連接。戀人相擁時,可以把胳膊從橫條分開的縫隙中穿過去。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手臂被壓酸的感覺。因為這類床墊完全是由戀人間濃濃的愛意催生出來的,所以柏安為它起名叫“愛戀床墊”。
這批產品一經推出立即受到很多顧客的青睞,大家紛紛贊揚道:“這個床墊太有創意了,完全褪去了愛人間濃情蜜意傳達的‘負重感’。”單就“愛戀床墊”,柏安每天至少能賣出5套,除去成本、人工和租房的費用,他一個月可以在此類產品上獲利達5000多元,加上棉被的收入,一個月利潤近2萬元。
秘方傳承千年至今始公開
黃山民間醫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以前,黃山地區就有道教活動。道士中有精于醫術和陰陽五行之術者,名叫張松谷,用草藥為黃山境內居民治病,分文不取。史籍記載:“(張松谷)手到病除,頗為靈驗”,因此被百姓尊為“松谷真人”。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黃山附近出現了很多 “醫僧”、“道醫”,為百姓治病,廣結善緣。此外,在宋代鄭樵的《通志?藝文略》和清代劉獻庭的《廣陽雜記》等史籍中,都有著關于黃山民間醫術的記載。
黃山民間醫術絕技共有12大類之多。它和傳統中醫雖然同屬中華醫學,但是在治療方法上卻有很大不同。比如使用針灸治療腰腿痛患者,雖然同樣是施針灸穴,但中醫采用的針灸是各穴位一針,而黃山醫術則采用自宋代傳承至今的古老針灸方法“局部多針法”和“一孔多針法”,通過對一個穴位的多針刺療及一針多灸的療法,迅速消除患者疼痛,并使患部受到充分灸療。
黃山民間醫術傳人汪新年老師出身于武術世家,為南宋武狀元程若川之后裔。從八九歲起,汪新年就跟著恩師依石老人學習黃山民間醫術,有著幾十年民間行醫的經驗。2000年,汪新年本著“治病救人,造福社會”的主旨,公開收徒,以原有的診所作為教學實踐基地并成立了黃山休寧新年職業培訓學校,面向社會招納學員,把黃山民間醫術這項一直深藏于民間的神奇醫技傳播開來,使更多的學員及患者從中受益。
小伙嚴重傷殘黃山求醫
親身體驗神奇民間醫術
27歲的河南平頂山小伙柳飛從小喜歡武術,2007年8月,在武校學習的一次訓練中,他的骨盆不慎受傷,休養幾個月后骨傷雖然好了,卻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原本矯捷有力的右腿從此再也抬不起來了。走路更是困難,每走上10米左右就不得不休息。原本一個生龍活虎的棒小伙成為了一個路都走不動的廢人。家人帶著他走遍了很多骨傷醫院,但不論看的是中醫還是西醫,終究還是沒能治好。
后來,柳飛聽朋友說起了治療骨傷有奇效的黃山民間醫術,于是他馬上打電話咨詢。在仔細了解他的病情后,汪老師告訴他:“經我治療,2―3天就能見到效果,恢復好的話一個多月就會痊愈。”“不可能!”柳飛還是不放心,“那么多大醫院的專家都看不好,到你這怎么像治感冒發燒一樣簡單?”汪老師說:“如果沒效果,我不但不收治療費,還報銷你的往返路費,你看成嗎?”柳飛心動了,于是在2010年7月5日,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汪老師處看病。
在經過4次治療后,柳飛的病勢大有好轉。原來只能走10米,現在已經可以走500米再休息了。尚未痊愈,仍在接受治療的小伙子興奮地表示,在他徹底痊愈后也要學習黃山民間醫術,讓更多的傷者和患者能迅速恢復健康。
相關鏈接:
汪新年先生鄭重承諾:前來治病的患者如經過三次治療無效果,分文不取,并報銷來回路費。
黃山民間醫術主要包括:1、診斷秘法;2、內功推拿按摩,武醫點穴大法;3、除痧療法;4、七種拔罐絕技;5、針灸、艾灸療法;6、刺血療法、挑割療法、啄米療法;7、火燎(對寒性病有特效);8、靈龜八法;9、陰性病診治;10、祝由法;11、中醫骨傷科:一切新陳傷、骨折、軟組織損傷、挫傷、全身關節脫位手到病除,風濕類風濕短期見奇效;肩周炎一次見奇效,多種類型的頸椎病效果明顯,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急慢性關節炎、骨折后遺癥,短期可愈;12、特色療法:頭痛一次見效,兩次即愈;落枕、急性腰背損傷一次即愈;腹瀉、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短期可愈;閉經、痛經、月經不調一次見效,短期可愈。學期22天,學費4480元。長期班學費4780元。所有學員全部在門診學習實踐。汪老師親自教學,學員均在老師和患者身上操作,對個別后進的學員可一對一授課,讓每位學員都達到獨立開診應診的水平。本班學員增送4個九代單傳秘方。
九代單傳秘方:1、特效接骨靈,藥后骨響自接,休息月余可正常工作,不留后遺癥。2、跌打損傷,藥后迅速消腫止痛;3、止血生肌散。藥后立即止血止痛,短期即愈。4、燙傷膏,一二度燙傷短期可愈。3度燙傷短期可愈,不留疤痕。5、治癬神方。短期即愈。6、喉病單雙蛾特效,短期可愈。7、安胎神方一次即愈。8、急慢性腎炎,采用純中草藥治療,短期可愈。9、風濕、類風濕迅速見效,短期可愈。10、痛風一次見效,幾次可愈。學期6天,學費3660元。1-10項單項函授500元。另外黃山派自然返源回春功修煉及秘法、秘訣。函授教材379元+光盤139元。面授989元。
另《黃山民間醫術秘技》,民間醫術大辭典。由依石老人口述,汪先生親自整理,每冊定價599元。凡購此書者均可得到依石老人免費面授6天的機會,本書只印1600冊。黃山派自然返源回春功(陽痿、、神經衰弱等有特效)面授1600元
特別提醒:
經物價局批準,黃山民間醫術療法培訓班學費調整為短期班4480元和長期班4780元兩種。
門診地址: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率水路31號 民間療法門診部
電話:0559-331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