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建筑概述

建筑概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概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建筑概述

建筑概述范文第1篇

關鍵詞:工業廠房;設計;理念;使用功能;建筑之美

Abstra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nowadays,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n industrial workshop i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and landscape. Along with the social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workshop is facing and a big development and opportunities. However, the modern industrial workshop also is no longer a simple, ordinary workshop. Along with 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concept of constant updates, a new generation of industrial plant design should be given not only to the function of practical, but also give building to more technology, human nature, and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workshop is not jus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 function, also shows the beauty of art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industrial workshop design concept paper, discusses the industrial plant building design and industrial pl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industrial workshop; Design; Ideas; Use function; Architectural beauty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步入信息化時代,工業廠房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一直以來,工業廠房設計就被廣大建筑師忽略了,導致不少缺乏系統考慮的工業廠房對城市、社會環境帶來了破壞。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使工業廠房設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一個個造型活潑,潔凈優美的現代化工廠在城市中展現出來,給予人們美的享受。

1工業廠房設計理念

現在隨著人的感觀的不同,欣賞美的標準的不同,建筑理念的不同,現代的工業廠房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普普通通的廠房了。工業廠房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功能的實用性,還要賦予建筑以科技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特性,使工業廠房不單單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能體現工業建筑的藝術之美并同時賦予了現代工業建筑新的設計理念。

工業建筑設計的新理念主要體現在:①節能設計:節能是可持續發展工業廠房的一個最普遍、最明顯的特征。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筑運行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業廠房過程本身的低能耗。這兩點可以從一些工業廠房利用太陽能、自然通風、天然采光及新產品的運用中體現出來。例如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項目南立面采用了整面傾斜的太陽能電池板,既可產生大量的電能供建筑自身使用,節約能耗,又很好的體現了企業形象。無錫威埃姆輸送機械項目為200m*200m的大型全鋼結構廠房,在中部設計了跨度40m,高3m的通長氣樓,既減少了使用風機的運行能耗,實現自然通風,又結合屋面采光帶的設置,很好解決了廠房內部的天然采光問題。②綠色設計:指從建筑的原材料、工藝手段、工業產品、設備到能源的利用,從工業的營運到廢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環節都不對環境構成威脅,綠色設計應摒棄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強調高科技與適宜技術并舉。特別是面對現在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的工業廠房項目,大多會要求項目進行LEED認證。LEED是美國民間綠色建筑認證獎項,目前被認為是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毫無疑問,低碳和環保將是未來的主流趨勢。盡管在當下國內的發展還不夠完善,但LEED在推動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的貢獻不能被掩蓋。

2工業廠房設計概述

伴隨著緊鑼密鼓環保搬遷的旗號,其中所涉及到的工業廠房在搬遷中演繹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工業廠房的建筑設計也就體現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現代工業建筑類型多樣,包括電子高科技、硅太陽能、醫藥化工類、高端制造業等,以下就簡略概述一下工業廠房設計中所要涉及到的幾個主要方面。

2.1平面設計:工業廠房分為單層廠房、多層廠房及高層廠房,平面設計多為工藝設備服務,主要根據工藝流線來布置建筑平面,同時處理好人員流線及貨物進出流線的分流設計。單層機械制造類廠房的屋面主要考慮采用自然通風及天然采光以節約能耗,通常在屋脊設置縱向氣樓以及避風式或者開敞式采光通風屋脊解決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也可在屋面橫向間隔設置聚碳酸酯或者玻璃鋼條形波紋采光板解決天然采光。工業廠房通常屋面跨度比較大,屋頂匯水面積大,鋼屋面坡度一般為≥5%,混凝土屋面坡度一般為3%。采用傳統的屋面排水時,在外立面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采用外排水方式以減少屋面漏水的情況。若采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統,應注意管材的選用。從工程應用的情況看,鍍鋅鋼管是不錯的選擇,而普通的PVC管則會存在很大的漏水隱患。工業廠房防火分區的確定,應按照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要求,根據廠房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廠房的耐火等級以及廠房的層數這些因素來綜合考慮確認。廠房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規范增加1.0倍。但需要注意的是:局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的廠房,要扣除樓梯間、衛生間、一些動力站房等這些未設置自動滅火系統的部位,以達到正確計算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的目的。

2.2立面設計:工業廠房的建筑立面要把握以下4個方面的特征:規模、線條、色彩、變化。工業廠房因其生產工藝流線較長,廠房規模比較大。立面主要由內部工藝布置來決定,在滿足工藝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簡潔恢宏同時使節點盡量簡潔統一。建筑立面設計把建筑形象與廠房的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滿足建筑采光、通風、散熱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建筑形式上的變化,并力圖表現建筑的藝術之美。外墻面大面積采用金屬夾芯板(圖1)或者彩鋼板(圖2),增強了建筑的質感。同時,板材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建筑本身呈現出不同方向的韻律感。現代工業建在色彩上筑應摒棄一貫的灰白色印象,從黑白膠片向彩色膠片時代轉變。(如圖1)銀灰色與深灰色的拼接,角部穿插耀眼的紅色,豐富了立面,并在此設置企業的LOGO,起到了很好的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圖2)天藍色與銀白色相間、大體量與附屬建筑穿插,其間設計了大片的玻璃幕墻與明亮的黃色,使整個建筑群虛實對比,高低錯落,色彩跳動,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圖1 WA&T集成電路項目透視圖 圖2 天津葉水福物流空港項目鳥瞰圖

2.3剖面設計:電子工業潔凈廠房應根據工藝使用要求來確定工作層、設備下夾層及設備上夾層的凈空高度,然后確定建筑剖面節點。而制造類廠房可根據吊車起吊高度,吊車型號,考慮行車運行的安全距離及屋面結構形式,確定建筑剖面節點(圖3)。

圖3 蘇州首諾高功能薄膜項目內景

2.4檢修走道及檢修梯:電子工業潔凈廠房的設備上夾層,建議設計檢修馬道,避免直接在吊頂板上行走。而且吊頂上方設備管道縱橫,不設置檢修馬道會不便于設備檢修。混凝土屋面的檢修梯通常采用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或者設置垂直爬梯從室內通過屋面上人孔上屋面,而鋼屋面的檢修梯則通常單獨從室外設置帶護籠的鋼爬梯。

3工業廠房發展方向

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著工業廠房的設計從以往的以生產設備為中心朝著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來越重要,工業廠房的人性化設計要求建筑師摒棄只重生產工藝的需求,輕人的行為和心理需求的傾向,注重人對空間環境的體驗和感受,創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適的工作空間,使工業廠房空間環境與人相融合,創造讓人產生歸屬感和親切感的良好生活環境,最終達到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1自然環境的引入與滲透在工業廠房的內部空間環境中,應重視開放空間的創建,使內部空間與自然環境相互交流和滲透。通過設置一些自然景點,觀景窗、觀景臺、內庭園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系。此外,引進自然,改善內部生產環境還可以借鑒我國傳統園林的一些設計手法如;滲透、借景、對景等。

3.2工業廠房外部空間的和諧統一在工業廠房的外部空間環境設計中,應結合環境要素和內在的生產工藝,綜合考慮建筑空間布置、群體組合、突出項目自身的功能空間及環境要素特質,以統一的空間建構、色彩構成等處理手法來強化其自身風格的整體性,增強工業廠房外部空間環境的可識別性和親和力(圖4)。

圖4 蘇州首諾高功能薄膜項目外景

建筑概述范文第2篇

關鍵詞:大空間負荷特性氣流組織空調方式節能

前言: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各國競相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公共建筑電影院、劇場、體育館、展覽館、空港航站樓、高層建筑內的中庭等的建筑內的建造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和關注。為了充分發揮這些建筑的功能,創造優質的環境,暖通空調技術必須也要不斷的進步。傳統的大空間建筑體型結構、功能變化較少,工程上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代的大空間建筑造型奇特,尺寸龐大,依靠傳統的經驗難以滿足各方面的要求,需要借助計算機的模擬來進行設計預測。下面對大空間建筑的空調設計做一簡要概述。

一、大空間建筑的特征(1)大空間高度高。這是形成溫度梯度的主要原因。

(2)大空間的外墻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大(圖1)。這形成了外界界面對室內空間的自然對流影響很大,冬季易在四周造成下降氣流。

(3)居留區人均占有空間體積大(圖1)。從衛生角度看是良好的,可采用較小的換氣次數。

(4)多功能的使用要求。要求空調滿足多環境,控制靈活

二、負荷特性各種大空間建筑的符合因素所占的比例并不一樣。圖2表示了它們之間的差別。

三、空調風量和換氣次數空調風量的確定因素可按:1.冷熱負荷的處理要求;2.室內清潔度的保持;3.換氣次數的確保;4.滿足法規的要求。1、2、3三者是通過常規計算可確定,但3項有時缺少實踐的經驗作依據。對于常規的電影院、會堂,人均容積比較一致。通過室內負荷計算及送風溫差所得的人均風量是相似的,相應的換氣次數一般在4~6次/之間,但對于體型復雜、空間大小不規則、居留密度偏高的場合,這些指標不一定能套用。例如對于體育建筑的情況,其換氣次數最大為4.5次/,最小為1.2次/。這是由于:1.這類建筑體積龐大,賽場內人數少;2.設計對負荷的處理和計算考慮不同,因而有計算確定的換氣次數有較大的區別。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氣流組織,即使換氣次數小,亦能滿足空調的要求。

四、空調方式、氣流組織及有關問題1.空調方式和氣流組織對室內環境和負荷的影響。

空調采用不同的空調形式或氣流組織對室內溫度的垂直方向的分布有很大的影響(如圖3所示)。另外,空調送回風方式對負荷率也有很大的影響(如圖4所示,宮川保之的研究),因此在設計中氣流組織與負荷計算是相互聯系的。

2.居留區(工作區)空調和誘導通風的應用。

對于一般的電影院、會場等的空調和氣流組織,由于高度有限,一般都采用全面空調方式,輔以比較常規的氣流組織形式。但高大空間室內溫度分層現象非常嚴重。實踐證明,可以在不同的場合采用不同的分層空調方式來實現。對居留區(工作區)空調的基本原則是:(1)供冷時,冷風只送到工作區。此外利用室外空氣或回風以分隔形成上部非空調房間,或用于滿足消防排煙之需。(2)在供暖時,送風溫差宜小,且應送到工作區。有條件時與輻射供暖結合。采取這些措施后,空調負荷可減少30%~40%。采用誘導方式(誘導封口的誘導比和為4~5倍),從而可使上下溫度分布均勻。對大空間空調來說,最重要的是氣流的控制。

3.大空間送風方式的總體選擇。

不同性質的公共建筑和人員停留情況,整體考慮的送風方式有下面的原則:對長時間停留且對舒適要求高的場合,如劇場觀眾廳、宗教教堂、大教室等無論規模大小都適宜采用頂棚噴口;對長時間停留但對舒適要求不太高的場合,如體育館、室內棒球場、大工場,適宜采用頂棚噴口和橫向噴口;對短時間停留的場合,如空港大廳、門廳等,則不適宜采用頂棚散流器和向上送風的方式。

4.各類建筑的具體措施。

(1)劇場、音樂廳、會場1.總體來講,均采用低速風道全空氣方式。為調節負荷,也有采用變風量調節方式的。從室內空氣分布來看,有稀釋型和置換型。傳統的上送下回方式屬稀釋型,均勻的下送上回方式屬置換型。負荷強度大者建議采用置換方式。2.氣流組織形式:上送下回,側送下回,后部噴口送風,下送上回。以上發生均用采用,一般是幾種方式綜合應用。3.用合理的系統分區來保證場內溫度分布的均勻性。一般觀眾廳根據平面和垂直方向可分為3~5個區。根據廳內存在溫度梯度的特性,采用多臺AHU或在系統支路上設調溫裝置,以控制送風裝置。4.合理設計舞臺空調系統。可在舞臺兩側天橋下安裝送風管,向下、向側臺送風。可在前天橋下設送風管,向下送風,直達表演區,或采用球形旋轉風口從舞臺兩側向中央送風。也可沿幕間設扁高型風管向下送風。另外,舞臺必須設立獨立的送回風系統,以便調節壓力。

(2)體育比賽管及多功能大廳1.滿足居留區域空調:可采用側送射流覆蓋觀眾席,相當于局部空調的坐席空調在大型體育館中也用應用。從節能出發,對于超大型比賽場地,在賽場內不一定設空調系統。對于比賽場地有嚴格要求的,可利用賽場周邊的看臺向場內送風。2.氣流組織手法:變更送風方向,以滿足所需的射流軌跡,適應冬季和夏季的不同要求。變更送風口的數量和位置,以控制相應的空調區域。3.利用可感氣流。從節能和熱舒適兩者矛盾的統一出發,大型的體育場內可利用加強場內氣流速度來滿足舒適性的要求,這時夏季可適當提高室內的溫度。3.高速噴流系統。為防止在大空間形成嚴重的溫度梯度。造成熱空氣在上部的滯留,近幾年來多功能大廳、體育館采用系統的或單體式誘導噴口特別廣泛。

(3)中庭1.封閉式中庭:中庭內的溫度波動較小,一般能處于舒適溫度區,即處于零耗能帶。可只考慮排風(夏季)和地面輻射采暖(冬季),不一定設空調系統。也可在中庭的下部根據實際的負荷設置空調送風系統,用水平送風來隔斷上下層空調。2.開啟式中庭:通常在低層部位用空調送風直接控制,也有在活動中心直接設置與建筑相協調的空調送風裝置和在各層中庭界面上設送風口的。由于中庭的體型各不相同,所處地點和氣候不同,功能亦有區別,在設計時,應事先進行模型實驗和計算機模擬計算。

關于膜構造體育建筑、游泳比賽館、人工冰場、空港旅客大廳的空調因其特殊性,有專門的文獻介紹,這里由于篇幅的限制就不一一闡述了。

五、大空間建筑的空調冷熱源常規的冷熱源,電力型或熱力型(如燃氣)的壓縮式制冷機(或熱泵)、吸收式制冷機、直燃式冷熱水機組均可用于大空間建筑。從供冷供熱的角度出發應該考慮:當所在地區已有足夠規模的區域供冷供熱設施時,可利用其裝置提供冷熱量;在供冷供熱的基本方式上應盡可能采用熱泵和蓄冷蓄熱技術;在有些場合燃氣機熱泵也是十分合理的能源方式。此外能源的復合化—復合能源的應用也是值得注意的傾向。使用兩種能源,如電力和燃氣(或油),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實現城市供能中電力與燃氣峰谷之間的平衡,而且在能源價格可選擇的場合下,對運行費用可以有調劑作用。

六、大空間建筑節能80年代的大空間建筑在節能問題上只要著眼于節約能源和對舒適性方面的關心。進入90年代以后,除了以上的考慮外,更加關注空調建筑物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應充分利用自然能(太陽、風、雨、土等),以便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和資源,并減低對環境的負荷。

傳統的行之有效的利用能源的手段對大空間建筑物仍然是適用的。在空調方面減少設計負荷(建筑設計上配合),采用居留區空調,合理確定送風量和新風量,減低空氣和水的輸送能耗、利用新風供冷、合理的能源組合、選用高效率的制冷設備和空氣末端裝置、蓄冷和低位熱源的利用等,都是重要的節能措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下面的方法可以采用:

(1)建筑采用覆土埋入式將體育館做成下沉式,即半地下化,周圍覆以土層,在隔聲、保溫、提高建筑物穩定性方面十分有利。

(2)利用自然通風對于沒有環境噪聲干擾的大空間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風改善室內環境和節約能量消耗是最為合理的。現今屋頂可開閉式大型體育館徹底實現了這一要求。

(3)土壤熱的利用體育館占地面積大,利用其地下的土壤作為蓄熱材料蓄熱十分有利。例如在進廳地面下埋設盤管,利用夜間由廉價電力制冷(熱)水,由盤管將熱量蓄在土層,白天取出供空調用,同時由于地下蓄熱,使地板起輻射供冷(熱)的作用。此外,為了減低新風負荷,將新風流經專用的配管溝道進行預冷或預熱,間接利用了土壤的熱量(土壤與空氣換熱)。

七、其他問題

(1)系統劃分問題

系統劃分原則:

1.大空間建筑風量龐大,從平面上看,應根據方位、面積,分區組織空調系統,一般中大型體育館均作分區。

2.在以上的基礎上,根據上下溫度均勻性的要求,多功能使用的可能性,工作時間的差別予以劃分系統。

3.根據具體情況也可把系統細分化,這樣不出現大風道,但水系統較復雜。

(2)空氣處理問題

1.國外70年代起空氣處理箱中均采用表面換熱器,一般設再熱器和加濕器。

2.應重視空氣過濾問題。

3.新風與排風之間設全熱換熱器回收能量:這是減少冷熱裝置負荷的重要措施,既減小裝置容量,節約初投資,有可降低運行費用。

4.直接根據人員的多少控制進入系統的新風量

5.對于干熱地區,根據氣象條件的分析,有些大空間建筑可采用經直接蒸發或間接蒸發冷卻器的全新風空氣處理系統。

(3)新風預處理方式

1.新風用深井水冷卻后再與回風混合,有很好的經濟性,與空氣處理后的井水用作制冷機冷凝器的冷卻水,可以改善制冷機的工況,當井水應用受限制時,不可行。

2.根據影劇院潛熱負荷大、新風比大、空調制冷除濕負荷大的特點,美國有些地區采用對新風預除濕處理,然后混合回風再經空氣冷卻處理。

結束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除物質生活之外,對精神、文化、體育方面的情趣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人們期盼著有更多的功能合理的質量上乘的環境舒適的公共活動空間的建設。對于這些空間的環境設備也要求在健康、舒適、能源有效利用和地球環境保護方面有新的創造。同時作為大空間建筑的功能各國都在朝功能綜合化發展,以期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亦有利于該類型建筑的經營,即在經濟上得以支撐。因此暖通空調設備如何適應這種需要(對多功能的靈活運行)也是現代大空間建筑設計、運行和管理等方面值得強調的問題。

建筑概述范文第3篇

關鍵字:建筑結構;抗爆設計;設計原則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of our people,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house also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e enjoyment of material life, they require their own spacious, comfortable house,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is safe. To this end, we in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you want to building antiknock design into the building we are talking not only refers to people living in the house, which also involves some other building.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antiknock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which involves some of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 of the building antiknock.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litt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antiknock design; design principles

中圖分類號:TU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由于地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不同地理區域的人們生活水平有著很大的差異,這使得很多的地方經常發生社會暴亂、恐怖襲擊等事件,這些時間的發生,帶來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人身安全和社會財富的損失。如果在暴亂區域房屋的結構不夠結實,沒有任何的防爆措施,那么帶來的傷亡將會更加的嚴重。

除了上面說的社會暴亂以及恐怖襲擊因素,自然災害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地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5.12事故,給我國帶來的傷害是慘重的,但是我們從中也了解到,如果在那些建筑建造的時候,考慮了建筑結構的抗爆設計,給我國帶來的傷害也許就沒有那么嚴重。所以建筑結構的抗爆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值得我國的建筑行業去深究。

2 抗爆設計原則

當我們在設計建筑時,要使這些建筑抵抗強爆炸氣流沖擊波的沖擊通常是比較困難的,這是因為以下幾點的原因:①當建筑物受到來自某物體的爆炸氣流沖擊時,爆炸點距離建筑物的距離和方位都是無確定的,所以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爆炸氣流沖擊波的荷載具有不確定性;②對于一些建筑物來說,他們隨時可能遭受爆炸氣流的沖擊,也就是說由于爆炸而產生的氣流沖擊具有不確定性;③在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爆炸時,我們是不能提前知道爆炸的強度等級的,這就要求我們將建造的抗爆等級提升至很高的位置,但是這又會造成經濟層面上的壓力,這也是建筑物在應對爆炸時的一個難點。

針對上面的難點問題,我們對建筑結構進行抗爆的設計的時候,一般會按照以下設計原則:

(1)我們在進行建筑物抗爆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不同建筑類型的不同功能來進行區域的劃分,結合理論與實際,全面的分析并確定爆炸位置與建筑物的相關位置關系,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需估算出由于爆炸而給建筑帶來的傷害程度,這其中就涉及分析爆炸個建筑物帶來的傷害是哪種性質的,是對結構的整體傷害還是對建筑的局部造成傷害。

(2)在抗爆設計原則一中我們提到了兩種性質的建筑物傷害。在應對建筑物整體傷害的時候,我們要在建筑物內設計一套安全可行的防爆、泄爆體系,要形成這樣一套體系,我們就要對建筑的自身機構進行分析,找出每個建筑自身的特點,將這些特點考慮在設計中,這樣就能防止建筑物在爆炸條件下出現整體失穩現象,這樣才能防止建筑物出現連續性倒塌事故。

(3)在應對建筑物局部傷害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建筑物的局部構件進行結構上的分析,一旦發現結構不穩定的構件,應該及時對局部構件進行加固,這樣能夠防止構件在爆炸條件下失去重物承載能力,這樣便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了整體結構造成連續性倒塌事故。

(4)建筑結構抗暴設計的另一條原則就是在外要平衡一些非結構構件的“剛”“柔”關系,因為這樣能夠避免這些非結構構件成為傷害人體的潛在安全隱患,在內要使得這些非機構元件起到防爆、泄爆的作用。

(5)建筑結構抗爆設計的最后一點原則就是要做好建筑內部的防火、排煙等安全通道,除此之外,還要建造一些有利于人員疏散的安全通道,這樣即使建筑物出現小小面積的安全事故,人員的安全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3 建筑結構抗爆設計方法

在進行建筑結構抗暴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建筑類型運用不同的設計方法,這里,本文將簡單介紹一下兩種建筑類型的結構抗爆設計方法:即民用建筑抗爆設計方法和工業建筑抗爆設計方法。

3.1 民用建筑抗爆設計方法

對民用建筑結構實行抗爆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關系到廣大民眾的居住安全,這也是我國現階段“以人為本”政策的重要體現。在對民用建筑結構進行抗爆設計的時候,我們應該對以往發生的民用建筑進行分析,總結出這些建筑不能應對爆炸沖擊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并進行反復的實驗,以便研究出一套安全可行的抗爆設計方案。1996年美國土木工程協會就頒布了一套關于民用建筑的抗爆設計方法,具體內容(步驟)有以下幾點:

(1)首先要確定我們設計的民用建筑遭受爆炸沖擊的可能性大小,要想能夠全面的分析出這些可能性的大小,我們必須考慮多種爆炸事故,包括汽車爆炸、社會暴亂以及恐怖襲擊等。

(2)在確定好了民用建筑遭受爆炸沖擊的概率后,我們還需要對建筑物會受到的等級做一個初步的評估,這是為了確定爆炸等級和空氣沖擊波荷載特性。

(3)這一步驟中,我們要對建筑的結構體系做出選擇,因為不同的機構體系所抵擋的爆炸沖擊波荷載是不一樣的,只有當選擇好適當的建筑結構體系,才能使設計出的建筑能夠抵擋爆炸的沖擊。

(4)在適當的結構體系中對構件進行抗爆受力分析,只有經過重復的實驗分析,才能得出建筑結構的抗爆能力大小。

(5)一座建筑抗爆能力的大小,不僅體現在其主要房梁的抗爆能力上面。建筑內的小部件也是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例如,門窗玻璃碎片的飛濺就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為此,我們也需對這些小部件進行抗爆受力分析。

(6)其他結構的抗爆受力分析。

3.2 工業建筑抗爆設計方法

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建筑,所以對于這類建筑的機構抗爆設計方法是不一樣的。現將美國土木工程協會頒布的石油化工建筑的抗爆設計方法介紹如下:

(1)由于工業建筑的差異是很巨大的,普通的廠房所需要的抗爆等級較低,但是大型機械廠房所要求的抗爆等級就很高。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實際需要來制定建筑的抗爆等級。

(2)對建筑遭受的爆炸進行等級分析,從而來量化設計沖擊波超壓值。

(3)對工業建筑的結構進行極限承載能力分析,以便確定當遭遇爆炸事故時,建筑物能否承受爆炸的沖擊。

(4)對建筑物的構件進行單位面積所受沖擊波荷載的分析。

(5)通過以上的各種分析,對建筑結構的體現進行選擇,選擇合適的結構體系,達到防震、防爆的效果。

(6)對建筑結構進行動力分析,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合適的構件。

4 建筑結構抗爆設計研究概述及展望

由于爆炸帶來的氣流沖擊力比一般風和地震等自然力的具有更大的破壞性,所以,對我們設計的建筑物必須具備一定等級的抗爆能力,但是要做到建筑物在面對爆炸事故時不出現一點結構構件的損壞也是不合理的,因為這需要我們大大加到對建筑物的建造材料,這樣就增加了建造的成本,從經濟的角度來考慮這事非常不劃算的。所以在實際的建筑結構抗爆設計中,我們只需做到建筑物面對爆炸時不出現整體的倒塌,這樣不僅保證了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建造材料浪費。

5 結語

本文在分析建筑結構抗暴設計相關內容的基礎上,介紹了建筑結構抗爆設計的原則和方法,最后還對我國的建筑結構抗爆設計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及展望。建筑結構的抗爆設計關系到我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這需要我們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認真的貫穿實施。目前, 對于建筑結構抗爆的設計理念,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說明建筑抗爆設計理念是符合人類發展要求的。新世紀的抗震理論必定是基于完好性能上的抗震設計理論,它是合符社會發展需要的。

參考文獻

[1] 方鐵成.淺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和抗爆設計原則[J].j建筑工程,2009

建筑概述范文第4篇

關鍵詞:公寓式酒店,酒店設計,消防設計,節能

1. 酒店設計概述

酒店位于珠海十字門,建筑物東西向長度約為62m,南北向進深約為28m。

設兩層地下室,為設備房及地下停車場,建筑面積為12089O。地上2層~28層為公寓式酒店房間,建筑面積為47656O,總建筑面積為59745O。建筑消防高度為97.0m,建筑最高點高度為99.6m。

2. 總平面布置

2.1公寓式酒店位于珠海十字門,共有455套客房。公寓式酒店共28層高。其平面采用折角型平面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景觀.地下設置了兩層停車場, 有239個車位。

2.2公寓式酒店沿海岸的立面設計了一系列的大陽臺,山景面則設計了稍窄的陽臺,這樣使每套戶型都充分享受到外部景觀。單身公寓戶型分布在較低的樓層,一房、煞考叭房復式位于東面以享受海岸的景色. 每個復式單位都有雙層高的空間以充分享受周圍的景觀。

3. 建筑平面設計及立面設計

3.1建筑平面設計及功能分區

酒店設地下兩層,每層均設有設備房和機動車庫;首層為公寓式酒店大堂、餐廳、廚房、商店及干洗店;2-28層為公寓式酒店客房。屋面為花園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板。

單身公寓戶型分布在較低的樓層, 1房, 2房及3房的復式位于東面以享受海岸的景色。每個復式戶型都有雙層高的空間以充分享受周圍的景觀。

公寓式酒店沿海岸的立面設計了一系列的大陽臺, 山景面則設計了稍窄的陽臺,這樣使每套戶型都充分享受到外部景觀。外墻與陽臺均以玻璃作為主要材質,制造輕盈通透之感。

3.2酒店地下二層層高為4m,地下一層層高為7.5m,首層層高為7.9m,標準層層高為3.3m。

3.3立面設計

公寓式酒店的上部覆面是安裝在陽臺的全單元式玻璃幕墻推拉門幕墻系統及高性能中空鋼化玻璃。外部四面采用結構玻璃。玻璃欄板Y合彩釉夾膠鋼化玻璃與水平遮陽板作一體化設計。陽臺天花裝修和雨棚覆面采用涂料鋁板。

公寓式酒店的基座部分主要采用半單元式鋁框幕墻連鋼背板。建筑兩側的后退玻璃入口是由玻璃豎框支撐的玻璃窗墻,設計為全無框透明玻璃墻,令大堂l]最大限度的通透感。

4. 建筑消防設計

4.1建筑單體設計

本公寓式酒店地上28層,建筑高度為97.0m,屬于一類高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設地下室兩層,設置設備用房和停車庫。建筑構件燃燒性能及耐火極限均以國家規范為設計依據。

內中庭邊上設置的防火卷簾均為特級防火卷簾,防火墻上設置的門均為甲級防火門;各層防煙樓梯間及消防前室的疏散門均為乙級防火門;地下室設備機房的門均為甲級防火門;各層空調機房的門均為甲級防火門;所有防火門均向疏散方向開啟;其它房間開向安全疏散通道的防火門均為乙級防火門。

4.2防火分區及安全疏散

酒店地下室主要功能為設備用房及地下停車庫。設備用房均劃為多個獨立的防火分區,防火分區面積均小于1000O。每個防火分區均設有一個直通地面的安全疏散出口,另一個借用相鄰防火分區作為安全疏散出口,疏散距離小于40m。停車庫獨立劃分為多個獨立的防火分區,防火分區的面積均小于4000O,設有一個直通地面的安全疏散出口,另一個通過與鄰區合用防煙前室的方式作為安全疏散出口,疏散距離小于60米。

首層主要功能為入口大堂、公寓餐廳廚房、公寓商業用房及附屬用房,廚房餐廳獨立為一個防火分區,其余面積為一個防火分區,防火分區面積均不大于2000O,并且設有兩個或以上直通室外的安全疏散出口,所有疏散樓梯出口也均直通室外。首層與地下室共用的疏散樓梯在首層與地下室的出入口處,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小時的隔墻和乙級防火門隔開。

標準層主要功能為酒店公寓房間,各層平面功能及布置相似。以3層為例,建筑面積小于2000 m2。本層獨立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本層設置公寓房間22套,使用人數約60人,總疏散寬度為2.4m。房間門至最近的疏散樓梯的最大距離約為13m,房間內最遠一點至房門的距離約為13m。疏散距離及疏散寬度均滿足要求。以上各防火分區均設有自動滅火系統。

4.3消防電梯

本建筑各層平面面積均超過1500 O,因此每層設有兩部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合用前室面積≥10平方米,速度為2.0m/s,保證60s之內到達頂層。

5. 墻體工程

外墻采用蒸壓泡沫混凝土砌塊。

內墻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用于衛生間以外部分)、蒸壓泡沫混凝土砌塊(用于衛生間)。

砌體墻、砼墻外墻厚度為200厚。內墻:分戶墻的構造做法:砌體墻100厚,兩側設置輕鋼龍骨石膏板墻體(衛生間使用水泥板),內填50厚吸音棉。梯間墻、公共建筑內分隔墻、各專業設備房隔墻、房間與走廊之間的墻均為200厚,衛生間為100厚,其他均為100厚。

6. 屋面工程

屋面構造:27層屋面為種植屋面;28層屋面為不上人屋面,其上布置太陽能接收板;另有不上人的屋頂機房屋面。上述屋面防水等級均為二級,設一道柔性防水層和一道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并設20厚擠塑聚苯乙烯隔熱板做保溫層。

7. 建筑節能設計

7.1屋面節能設計

設計的屋面為上人屋面,局部屋面設有屋頂花園。主要隔熱材料為擠塑聚苯乙烯隔熱板20厚,導熱系數為0.030W/(m.K),屋面傳熱系數為0.87W/(m2?K),熱惰性指標為3.546。小于標準要求的K≤0.9 W/(m2?K),D≥2.5的限值。

7.2外墻節能設計

外墻主要構造由玻璃幕墻和內襯砌體墻體組成,其中加氣混凝土砌塊和保溫砂漿為主要隔熱構造。內襯墻體部分傳熱系數為1.03 W/(m2?K),熱惰性指標為3.828;滿足K≤1.5 W/(m2?K),D≥2.5 的限值。

7.3外窗節能設計

本建筑外窗主要為鋁合金隱框玻璃幕墻系統。幕墻玻璃采用高透型LOW-E中空玻璃,可開啟面積比例不小于房間透明面積的20%,外墻氣密性要求為:不低于《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 7106-2008)規定的3級。

8. 結語

本公寓式酒店為珠海十字門的配套酒店設施之一,其設計無論在平面,功能還是整體環境設計上均定位為高端的商務型公寓式酒店。 同時也為我院的公寓式酒店設計以及商務型酒店設計實踐積累了經驗,為今后的設計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建筑概述范文第5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TU20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544(2015)10-0191-01

前言

隨著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綠色建筑逐漸成為行業所關注的焦點,如何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貫穿于行業發展的始終,以實現建筑的節能環保,進而創造出健康的居住環境,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行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針對綠色建筑設計方法展開研究,能夠為建筑行業落實綠色建筑理念提供可參考性建議,從而為推進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1、綠色建筑興起的背景與內涵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人口的不斷增長與經濟的不斷發展都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的發展都是建立在高能源消耗的基礎之上,無節制的索取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問題的加劇,如何實現人口、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節能環保的重任,進而制定并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實現向低碳環保經濟模式的轉型。在此背景下,實現建筑的節能環保,促進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已成為行業所關注的一大焦點,這也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所謂的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內,要實現建筑的節能、節地、節水以及節材,進而盡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以節能環保材料的運用來實現建筑的環保,為人們創造出一個舒適且健康的居住環境,實現人、建筑與自然的協調統一。綠色建筑設計蘊含了先進的設計思路,旨在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手段來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努力打造出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綠色宜居建筑環境,目前已經深得建筑行業設計者們的青睞。

2、綠色建筑設計所應遵循的原則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規程中,要遵循如下三點原則:

(一)要遵循整體性的原則,實現和諧統一的布局

建筑作為環境的一部分,其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實現與周圍生態環境的協調,從整體上實現對建筑的規劃設計,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實現對整體布局的優化,以在強化建筑綠色節能環保的基礎上,充分的展現出建筑自身所蘊含的美學特征。

(二)要遵循節能環保原則

在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節能環保的原則,綜合考慮建筑整體效益的發揮,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上,盡量簡化設計方案,以避免后期施工改動所造成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等問題,進而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基礎上,提高建筑物的綜合效益。

(三)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建筑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因而在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建筑行業需要認識到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下,實現建筑的綠色環保設計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以這就要求建筑行業要立足于可持續發展角度,確保實現建筑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3、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

3.1實現科學且合理的選址

在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科學且合理的選址為基礎,這是因為工程的選址直接關系到了建筑外部宏觀環境的優劣,只有實現科學的選址,才能夠確保綠色建筑外部環境的安全性與合理性,進而為設計與實際施工的實現奠定基礎。在實際選址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如下三方面問題:建筑地的地質條件以及氣候條件、交通條件以及周圍的基礎設施條件。通過對如上問題的有效解決,能夠實現對建筑區域自然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以便利的交通來縮短材料等的運輸,以實現節能減排的根本目的,此外,還需要避開生態敏感區來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是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要實現科學而且合理的選擇的重要原因。

3.2實現對建筑外部環境的綠化設計

當前,綠化率已成為衡量建筑質量的一大標準之一,這也充分的體現出了當前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較高要求。所以在實施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實現對建筑環境的綠化設計。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要盡量增加草坪面積,并在合理的空間布局內栽種花草樹木,以增加綠化面積,實現建筑環境的綠色設計。與此同時,還可以實現對墻面以及屋頂的綠色環保節能設計,比如以藤科植物來實現對墻面與屋頂的綠化,進而改善居住環境質量,真正滿足社會公眾對于建筑外部環境的綠化要求。

3.3自然通風與采光設計

首先,在自然通風設計上,需要根據建筑物區域內空氣流動的實際狀況,實現對建筑物布局的科學設計,以確保實現建筑區域內的良好通風效果,提高空氣的質量,保證居住環境的舒適性與健康性。其次,在采光設計上,需要根據建筑地實際氣候狀況與建筑物本身的特點來實現對建筑采光率的分析,以在提高居住環境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對建筑熱耗的有效利用。

3.4建筑圍護結構布局的設計

所謂的圍護結構設計主要是實現對外窗以及外墻的合理布局,在設計的過程中,要結合建筑的朝向以及主導風向來實現對圍護結構的布局,進而實現對太陽能的充分利用,以盡量提高建筑物冬季熱舒適度,進而降低因取暖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建筑的綠色節能。對于北方建筑物來講,這一點設計的實現至關重要,這也是當前建筑行業在落實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過程中所關注的一大焦點。

3.5要實現建筑材料的合理選擇

近年來,綠色環保型建筑材料被逐漸應用到了建筑施工中,進而初步實現了建筑物的綠色環保。在落實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嚴格把關施工與裝修材料的選擇,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要兼具建筑物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進而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并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筑材料選擇的時候必須要采取合理化措施,根據施工條件、施工狀況等進行施工材料選擇,建筑材料選擇可以說是提升建筑施工質量的保障。

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切實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將綠色建筑理念貫穿于建筑設計的始終,在遵循綠色建筑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實現科學選址以及對建筑外部環境的綠化設計,并針對建筑物的自然通風、采光以及圍護結構進行合理的布局,以實現建筑的節能環保。此外,還需要實現對建筑材料的合理選擇,積極的將綠色環保材料應用到建筑的施工與裝修中,以實現建筑物的綠色環保,進而確保建筑行業在逐漸轉型的過程中實現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煒,丁建華.基于“綠標”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法——以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筑設計實踐為例[J].建設科技,2011,22:39-43

[2]田慧峰,阮建清,張歡.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探討及實踐[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3,04:75-79

[3]甄蘭平,邰惠鑫.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節能建筑設計方法研究[J].建筑學報,2003,03:56-57

[4]戴志中,楊宇振.準綠色建筑觀及設計實踐——中學建筑設計案例研究[J].重慶建筑,2002,01:36-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铁岭市| 高台县| 平乐县| 新化县| 湖北省| 綦江县| 泰州市| 罗源县| 横峰县| 五家渠市| 米易县| 天全县| 瑞丽市| 若尔盖县| 洪洞县| 宁晋县| 汉沽区| 元朗区| 蒲城县| 河池市| 甘谷县| 昔阳县| 玉树县| 翁源县| 嵊州市| 深州市| 亚东县| 辰溪县| 安达市| 桃园市| 罗甸县| 金寨县| 禄劝| 大方县| 和龙市| 西城区| 手机| 新野县| 晋江市|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