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酒文化的來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分析2001后中國引進的美國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文化元素,力求概括出好萊塢電影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或偏見,同時闡明這些元素在吸引中國觀眾,占領更大份額的中國電影市場方面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全球化傳播過程中,也未能引起他國人民對這些元素的關注。這對更深入地進行中國跨文化傳播提出了新的挑戰。
自2001年至2008年期間中國大陸地區公開放映的美國好萊塢電影,不完全統計約為148部1 ,這其中大多數是好萊塢擅長的“續集”系列,比如《木乃伊》系列(1—3),《蜘蛛俠》系列,《哈利波特》系列(1—6),《指環王》系列(1—3),《諜影重重》系列(1—3),《怪物史瑞克》系列(1—3),《國家寶藏》系列,《X戰警》系列,《加勒比海盜》系列,《加菲貓》系列,《007》系列,《納尼亞傳奇》系列,《馬達加斯加》系列等。
這些分賬影片幾乎都是類型元素較鮮明的美國主流商業影片,集中在動作片,災難片,魔幻片,動畫片,愛情片等題材;并且投資大,場面大,明星牛,特技絕;遵循著流暢的敘事,救贖的精神,宏大精致的畫面,高科技的獨到運用等法則;播放之后大多數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好萊塢近年逐漸意識到中國巨大電影市場存在的商業利益后,為了征服更多中國觀眾,自然考慮到在影片中添加中國文化元素,以滿足中國文化背景觀眾的文化需求。最近幾年出現了拍中國風景、講中國故事這樣的“攀親”行為。好萊塢影片《碟中諜3》中相當比例的鏡頭取景上海,《面紗》的故事發生在中國上海和桂林,《木乃伊3》中中國古城西安和黃河成了故事發生地,兵馬俑也扮了回埃及法老,《黃石的孩子》中出現的敦煌戈壁,更有《上海紅美麗》這部中美合拍片,從頭到尾講述了一個上海女人的故事,《南京》好萊塢版(the Rape of Nanking, 2007)是為紀念70周年特別拍攝。2008年李連杰和成龍主演的《功夫之王》據稱改編自中國古典神話《西游記》,雖然最后惡評如潮,但是從改編中國故事,用中國演員,拍中國風景這一系列動作,還是可看出好萊塢導演用心良苦。2008年《功夫熊貓》在中國大陸的票房紀錄超過保持13年之久的動畫片票房冠軍《獅子王》,同時在全球票房更是大獲全勝,可以說不僅是夢工廠的動畫片勝利,更是“大打中國牌”的策略勝利。
但是,從上述影片中發掘中國文化元素是非常不易的。即使能捕捉到偶爾閃過的中國人面孔或者中國風景,也很難說明導演這里就是在運用中國元素。因為取景中國有時完全是出于影片的制作成本考慮,而并非要表現中國元素。而且,我們不必為了有些影片中不適當的表現中國經濟水平欠發達的一方面就錙銖必較,畢竟,在影片中,這樣的場景可能主要是用來推動故事發展的。
同時,筆者也無意探討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人形象這一問題。在引進的好萊塢電影中,筆者發現,所有的華人形象都是正面積極的。比如《黃石的孩子》中扮演革命黨的周潤發和老板娘楊紫瓊;《面紗》中的革命黨人黃秋生,更不用說2007年好萊塢版的《南京》這一表現主題的影片中展現的中國人形象了。這可能和國家廣電總局的引進片審核制度有關系。這樣的華人形象在西方觀眾視野中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即使引起關注,也是良性的好感。在2001年后的好萊塢引進片中,中國人形象不會引起任何西方觀眾的不適,而這一點其實和非引進的美國其他影視劇是有差別的。中國人“撒旦與家臣”的形象,其實并沒有改變。
那么,除掉這兩類,筆者試圖挖掘一些可概括提取的元素進行分析。
一、 繼續使用慣有的中國元素
功夫(中國武術)
這個元素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元素最發揚光大的。《功夫熊貓》中的鶴、蛇、猴子、螳螂、老虎就具有象征意義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武術流派。西方觀眾在接受這個元素的時候,抱著新奇,驚嘆,佩服各種表情,對中國文化產生無限想象和好感。這一元素在近年來的好萊塢電影中,已然成了談中國必然談功夫的境界。2001年李安導演憑借《臥虎藏龍》一片奪得奧斯卡獎,張藝謀的《英雄》2002年在北美連續兩個周獲得票房冠軍,好萊塢2008年投巨資拍攝《功夫之王》和《功夫熊貓》,這些影片都與武術這一元素親密接觸。可見,不僅僅是外國導演喜歡拍中國功夫,中國自己的導演也喜歡運用中國功夫這一最獨到的特色元素,來贏取全球觀眾的心。
二、 啟用一些全新的中國元素
《黃石的孩子》(The child of Huang Shi 2007)是部中外合拍影片。雖然是外國導演,外國演員扮主角,描述一位國際友人何克的英雄形象,但影片在各個方面點綴著的中國文化元素,令人不得不說,導演在這部片子中,為了安置中國元素,下足了功夫。
喪葬風俗
中國人的喪葬風俗因地域民族而不同,這種細節上的不同可能連普通中國人自己都無法言盡。但“入土為安”,“紅白喜事”,“報喪”,“做七”這些傳統風俗是大同小異的。
“報喪”
《黃石的孩子》中,周潤發在掩埋石凱后,朝天打了三槍,而中國傳統下葬時有“放鞭炮”的風俗,是送行的表現。在廣西一帶,按照舊規矩,響三次火炮表示報喪,叫做“報喪炮”。但不管怎么說,影片中周潤發的三聲槍響,顯然是刻意展現中國喪葬習俗的。
“入土為安”
《面紗》最后,英國醫生死亡,妻子看著墳坑的情景,和《黃石的孩子》中,下葬何克的情景,都不約而同的給掩埋尸體的深坑一個大大的特寫,反映中國人“入土為安”的安葬理念。有趣的是,《黃石的孩子》和《面紗》在描述死者長逝時,親朋盡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學生也罷,感情都非常內斂,默默的哀悼。這和中國傳統是相悖的。中國傳統的喪葬禮俗是在下葬前眾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絕。導演這里的處理可能是一種文化不適應,也可能是一種善意的改良,總之不是什么壞事,因為更適合全球傳播,而且也達到一種比較唯美的視覺效果。
“停尸”
《面紗》(The painted veil 2006)中有場男主人公和當地老百姓發生沖突的戲,原因是在瘟疫區,老百姓繼續堅持“停尸”這一風俗,而作為病菌專家的男主人公,堅決要求盡快處理掉尸體,避免細菌滋生傳播,于是雙方發生爭執。按照中國古代的喪俗,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升天,靈魂一般并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人死后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而道家也認為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2 這也就是為什么影片中的民眾顯得有些不可理喻,寧愿冒著感染瘟疫的危險,也不肯盡快埋尸。
這里要強調一下,電影中引發沖突的喪葬風俗習慣,如若不給予西方觀眾正確的闡述,很有可能引起對于中國喪葬方式的質疑和理解偏差。
生死觀
《黃石的孩子》中,Lee安慰快死的石凱,說,“sleep,go and find your family.” 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生死觀的體現,即人死后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可以見到家人。中國人視死亡為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有輪回之說。這顯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響。佛教認為眾生的存在是非斷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續不斷的無窮無盡的流轉過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為的規定,輪回于天、人、鬼、畜、獄“五道”中。3 由此可見,佛教思想深深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死觀。
中國喪葬風俗中,靈堂桌上擺供品、香爐、蠟臺和長明燈等。在沒有收殮之前,這盞長明燈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讓它熄滅,這盞燈就是死者的靈魂,所謂“守靈”。《黃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Lee在他的病榻前擺放著一大盆蠟燭,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蠟燭滅。蠟燭成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國人的生死觀中,既寄希望與輪回,渴求死后世界的平安幸福,又暗自傷懷,對死者不復存在于這個世界感到難過。中西方觀眾對這些元素的理解偏差
一、慣用元素——功夫
西方觀眾對《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2008)的評價:
“ Swish, whoosh, clunk! Swish, whoosh, clunk!If there’s one genre I truly loathe, it’s the kung fu movie. ”4
“ In fact, this is really one of the lamest martial arts screenplays in modern memory. ”5
《功夫之王》全球首映后,惡評如潮,觀眾認為這樣的功夫片陳詞濫調,動作場面無聊,人物形象不鮮明,故事沒意思。可以看出,功夫充其量扮演故事情節的推動因素,而不能作為電影的全部內容揪扯觀眾的神經。如果非要強行如此,只能招致反感。
電影缺乏故事,沒有內容,這也是為什么繼《英雄》之后北美上映的幾部大陸國產片,雖然也都以武俠為題材,但卻很難再有《英雄》驕人的票房成績。說的不那么客氣,其實外國人只不過是想看看中國人自己如何拍武俠片。這有點像中國人去了美國,總想嘗嘗美國漢堡包和中國有什么不同。嘗完后,美國觀眾發現中國武俠片一樣沒營養,自然得不到更廣的傳播。
而《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 2008)這一熊貓學武的故事卻得到了廣泛贊譽。這部動畫片處處充滿中國色彩:憨態可掬的熊貓,功夫,中國古代建筑,面條和包子等中國食品,還有山水畫、建筑、古典神話、針灸等,但這些都不足以保證該片獲得成功。只有當它以熟悉的美國式的self-made(自我締造,自我奮斗)為主線的時候,才立刻符合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人的價值觀,獲得了充分的贊揚。
可見,賣座的依然是故事內容,而中國元素只是滿足觀眾對同一主題用不同方式敘事的新鮮感。真正成功的不是中國元素,而是滿載受到認同的價值觀和敘事方式。當這些西方觀眾骨子里承認的東西附著上東方特有的特色元素時,影片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熟悉的大背景下讓觀眾感到一種局部的陌生化效果,但整體的規則還是觀眾所熟悉的、所期待的,沒有超出他們的經驗范疇。6 這樣,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發現電影里有預料之外的新元素,而又沒有完全改變固有的期待經驗。這樣的觀影體驗才是影片獲得成功的保證。《功夫熊貓》恰恰如此:講述的故事依然是美國式的,但是添加了中國的等一系列不很熟悉的元素效果后,好評如潮。
可以說,武術鏡頭達到的效果也就是場面的刺激性,奇觀性而已,武術(功夫)元素,如果僅僅是一遍又一遍的復制成觀眾眼球的“艷舞表演”,那最后只能是淪落到缺乏精神內涵和情感鼓舞的外殼,而非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
二、中國民俗文化元素
很遺憾,前面談到過的全新的中國文化元素,不論是停尸引發的沖突,還是“報喪炮”,以及何克死時床頭的蠟燭,壓根沒有引起西方觀眾的注意。
為什么這些完全不同的中國元素沒有引起西方觀眾的注意呢?因為當電影的各個因素完全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想象空間時,不知個中情理的外國觀眾是不可能理解其中的含義的,因此這些電影因素對他們來說是晦澀的。7
通過對近幾年幾部包含中國元素的好萊塢電影分析后,可以看出,披著中國文化元素的外衣,講述西方人故事的影片逐漸增多。不論是增加中國場景,啟用華人演員,還是添加更多的中國元素,在吸引中國觀眾方面確實有一定成效。但同時不得不說,這些元素只是充當電影中的“佐料”,而不是主要的“蔬菜”。不過可喜的是,中國元素在外國導演手中,能夠越來越準確的展現出來,明顯的理解偏差或理解失誤不多。
對西方觀眾來說,“功夫”這一中國元素已得到越來越客觀的認識,純粹的打斗場面,已經無法吸引他們。中國的功夫片要走向世界還得著力在故事內容和武術精神上多下功夫,否則會使西方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而其他的元素,如中國民俗元素,由于西方觀眾缺乏背景經驗,所以尚未獲取到這些元素。中國文化尚需要通過其它途徑進行傳播,比如近年來中國在世界各地創辦孔子學院等。
參考文獻
[1] 2001年入世后的中國進口好萊塢影片。資料源于《中國電影年鑒》.
[2] confucianism.com.cn/html/minsu/1395282.html.
[3]陳兵.《生與死——佛教輪回說》[M].內蒙: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7-9.
[4] tonymedley.com/2008/The_Forbidden_Kingdom.htm.
[5] geocities.com/gamut_mag/forbidden.htm .
那時我剛下海創業,屬于國營單位“三產”,在路邊上賣熱水器、裝飾材料,也賣過電腦。由于當時我們的“根據地”就在十字路口的交警崗旁邊,經常有卸貨的客戶來。為搞好關系,我和我的辦公室主任,就請他們(交警)吃飯。
他們說:“黃老板是知識分子不喝酒,喝一個‘酒’就算了。”
我以為就是一杯酒,就答應說:“行”。
喝完一個,哪知他們又說:“剛說的是一個‘九’!一個‘九’是九杯酒!”
喝完一杯又來一杯,一共喝了五個“九”。
當天晚上,倒在床上不省人事,難受了一晚上。早上起來媳婦對我說:“我替你數著呢,你喊了大概四五百個‘再也不喝了,一輩子不喝了。’”
如何面對“酒文化”
當不想做一件事情時,你念叨幾百遍,你一輩子不會再做了。喝酒也這樣,之所以我再也沒喝酒,不是不能喝酒,而是從心里煩它。
可是,我不喝酒我的生意怎么辦?那時候山東地界酒文化是很厲害的!我是商人,我權衡過喝酒和不喝酒的利弊,我發覺不喝酒或許會影響當時的生意,但是總的來算最終是利大于弊的,因為不傷害身體健康。
同時我也試圖讓身邊的人少喝,就開始研究“酒文化”、酒的來源、酒的過去甚至研究喝酒的心理,研究透了就開始在酒桌上大講“酒文化理論”來倡導禁酒。比如去河南出差,信陽、南陽那邊有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主人端著一杯酒到你面前敬你,他喝一杯,你一定要喝三杯,如果主人端著酒瓶到你面前,他不喝你也要喝一杯。
面對這種情況,我就拿酒的起源說事:“以前非常貧窮,酒都是糧食釀造的,是好東西,主人自己舍不得喝讓客人喝,或者自己少喝讓客人多喝。現在不一樣了,要不咱一塊喝,要不咱都不喝。”再比如遇到其他的勸酒時,我會大肆宣揚自己的酒文化:“酒是好東西,李白斗酒詩百篇,如果咱們喝了這些酒不能夠詩幾篇的話,咱就別浪費了。”
交情先交心,友情不是喝出來的!
有時候不得不喝酒的那些業務員找到我,說:“老板,不喝生意就沒了,對方說:‘喝了這杯酒,就簽合同;不喝這杯酒不簽。’”
陷入本土文化怪圈
東北的大多數白酒企業經過了多年的曲折發展,基本上都已經已經完成了轉制改革,搭上了民營經濟的新列車,也正在經歷著新一輪的增長態勢。但是談到東北酒,給我們的品牌聯想卻不是很樂觀,除了純糧釀造就是黑土民俗文化,給人感覺憨厚淳樸之余,卻沒有更高的產品附加值,這是東北白酒最大的短板。消費者買一瓶川酒和黔酒可以花上幾百元甚至上千,但東北酒超過200元,消費者就會覺得難以接受,這就是品牌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直接來源于產品定位和品牌文化,也就是酒文化。
東北巨大的市場能量和潛力使得很多企業趨之如騖,但很多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之后無奈退出。筆者認為這些企業更多是外地企業居多,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東北本土的消費文化,包括風俗習慣、消費心理和規律導致的。但本地企業持續多年的穩健發展,缺少高端產品,產品缺少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卻是本地酒水企業過于了解本土消費文化和固步自封沒有野心造成的。
目前東北酒品牌定位進入誤區,黑土金錢樸實,遠離高貴難成大業。很多企業老板闡述其企業文化時,我們看到了更多產品文化(競品純糧)、人文文化(純樸厚道、也不失豪爽)、土俗文化(黑土地、農家樂)等等,這些加上近年來風行全國的東北風味的小品和二人轉文化等等,充滿爭議的平民文化也帶有更多的負面效應,那就是成為開發高端酒的品牌桎梏。試問誰愿意去農家體驗田園之樂而樂于一餐花掉幾千元,樸素、土氣、淳樸的東西本身給人感覺實惠廉價的基本印象!
東北本土酒文化
一:自然環境和民族基因造就豪爽品質,酒文化十分發達。
東北的冬天氣候寒冷且漫長,最低溫度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造就了東北人熱烈豪爽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胸懷。喝酒御寒的生活習慣延續了東北獨特的酒文化。這也是酒文化得以衍生和發展的堅實基礎。在武俠小說中我們能常常看到,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俠義風范和快意人生,這就是東北人的生活寫照。不管是出于對酒文化的忠誠,還是對酒本身的熱愛,東北人大都酷愛飲酒。所以說對于做酒水的企業來說,東北絕對是銷售的核心重帶。東北人的酒文化是和氣候、民族融合、群落遷徙、魯人北遷闖關東等綜合因素分不開的,酒文化從黑土地里扎根,跟隨著經濟文化地發展不斷繁衍生息,演變到今天的欣欣向榮。
東北人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飲。尤其是有朋自遠方來,或者舊友故友重逢,更要開懷暢飲一番。而且,當今東北人豪飲的名堂與理由越來越多,比如商家開業、公司成立、建筑奠基、生意合作、各種會議開幕與閉幕、各種展覽開館與閉館,再加上業務往來、例行檢查、法定節假日、正常婚喪嫁娶、正常生老病死、正常升學與就業、正常升遷與卸職、正常離去與歸來、正常的迎來與送往,都得痛痛快快地喝頓酒。不喝不行,那不是太失禮了嗎?
東北人的熱忱好客和基因中的天然酒量還是使得這個地方充滿了酒文化的馥郁芳香。有酒當然得有菜,大魚大肉是北方人的最愛。大塊烤肉、燒烤肉串、火鍋涮炒等等都是北方的美事。所以我們在東北的任何一個城市都能看到生意興隆的酒館和酒樓。
2. 東北人本土情結嚴重,酷愛本土白酒。
中國人本身就是個喜歡懷舊的民族,古時文人多愁善感,懷舊文章浩如煙海。從歷史上看中國也充滿波折,古代歷史輝煌至臻,近代備受屈辱,現代人不忍回首卻又無法忘卻歷史,或激勵或銘記。于是我們對歷史有個正興衰、明發展、激奮斗的復雜情感。
一直以來,進軍東北的白酒企業不在少數,然而大部分都碌碌無為,只有五糧液和茅臺等少數品牌由于自身的品牌效應,在東北白酒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外,其他的企業有建樹者甚少。目前東北本地市場上地產酒一直穩居龍頭地位,除了產品檔次問題之外,更多的是人為的情感或者風俗因素在里面。
地利人和造就企業無進取
雖然目前東北酒產量、利潤、產值等綜合指標都有了質的進步,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東北白酒在產品規劃、技術提升、品牌定位和管理以及營銷綜合能力等都存在著巨大的尚需彌補的短板,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本土市場巨大的容量和忠誠的客戶群導致東北白酒行業發展穩健,有著穩定的利潤來源,加上對外界市場不了解盲目開拓帶來的失敗痛楚,使得東北白酒企業逐漸變得不思進取和毫無斗志,在包裝升級、酒品牌定位、價格定位、新產品和新技術嘗試、文化營銷方面變得謹小慎微,錯過了幾輪的中國白酒快速發展的大好契機。目前行業酒水品牌呈現出一種混亂、無序、低端市場拼搶激烈地格局表現,缺乏振臂一呼的地產品牌,也缺乏良性的競爭氛圍。
如何讓東北白酒騰飛,獲得一次質的飛躍,在中國的白酒版圖上有自己發言權的地位,需要東北白酒企業持續不斷的努力,打造高效的營銷體系,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并且持續不斷地把酒文化的精髓溶入到每個消費者的心中。筆者認為,塑造東北白酒新文化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突破東北白酒行業對本土民俗文化的定位勢在必行。
突破本土民俗文化的幾點思考
1.
純糧工藝不會成為產品增值的保證,要不斷嘗試引入和創新出新的技術和概念。
在中國白酒行業概念跌出,窖藏、洞藏、鳳香、芝麻香等等創新之筆不斷涌現的時候,東北酒水行業表現出一副超然漠視的態度,這不是對既有優勢的執著,而是一種落伍的表現。這種思想更多表現在沒有戰略野心,安守一方天地,是賺小錢的企業,不是賺大錢做事業的企業。而且歷來宣稱的純糧食釀造早已經沒了光澤,現在老百姓買的就是糧食酒,這點已經成為酒水行業的生存根基,如果被消費者知道哪家企業是無煙勾兌生產白酒,那他的末日就到了。
2黑土鄉情文化與高端時尚、營養保健、大氣儒雅是可以兼容的。
很多東北酒的老板骨子里都有一種潛意識,盡管這種意識的濃郁程度不盡相同。那就是普遍認為東北酒文化的基因里有著天然的黑土、原始、土話、落后、封閉、豪爽、淳樸甚至有點迂腐魯莽的品牌成分,這些是和目前高端白酒的時尚、高貴、儒雅、風度是難以兼容的,甚至認為是格格不入的,同時認為東北的歷史厚度不夠,女真和金的歷史文化不夠發達,不在中國傳統的主流文化范疇之內,難以塑造出類似茅臺、五糧液這樣的歷史高度來。這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封閉了東北白酒上進和拓展的道路,其危害十分嚴重,達到了不戰而棄械投降的危險境地,導致整個行業的品牌和產品升級遙遙無期,在行業內的地位與日俱減。實際上,這些內容和因子是完全可以兼容的,甚至可以各說各話,不犯沖突,關鍵是說的方式、時機和技巧。
2.
要善于挖掘本地的文化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
實際上東北白酒可塑造的東西很多,東北不僅僅是原始落后、北大荒蕭索和民俗文化的代名詞,他富饒的資源和當地人樂觀豁達的心胸,是有很多可塑性的。東北酒完全可以把東北人的樂觀、進取、勤奮、豁達的種族精神進行放大和特寫,提煉和濃縮出高端的白酒品牌,同時基因良好的酒質基因基礎,開發高端的保健系列白酒也是獨具優勢,而東北人在接受新鮮事物、穿衣戴帽方面歷來都不保守,在國內屬于時尚新潮的一個群體,只是需要有品牌來塑造和臨摹,而且要充分結合和借勢本土的自然優勢、民族高度等等資源。比如東北的遼寧的道光廿五系列中白酒銷量就很好,定位也是十分高端,成為滿族白酒品牌和核心技術的代言人。
其實東北很多企業所在的奠基城市都充滿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比如遼寧朝陽市,有千年古塔、歷史遺跡以及歷史上多為名人提詩,還有黑龍江阿城-中國蒸餾白酒的發源地、吉林通化有著千年木制酒海,可惜這些無法讓消費者真正的領悟和感知到,企業也困惑于找到把這些資源有效利用起來的途徑。比如可以好好的挖掘歷史,宣傳發源于阿城市的蒸餾酒技術以及弘揚金滿文化、道光廿五集團對滿族文化制酒工藝的整理、宣傳。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滿族酒文化也能容納更多的東北酒企,如果出現更多的宣揚聲音,也許會改變東北酒水的品牌基因,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東北酒品牌升級的戰略基礎
目前很多東北酒也具備了品牌提升、產品升級的天然基礎,比如遼寧的老龍口麾下的大小青花的青龍系列、三溝、鳳城老窖、鐵剎山、大連老窖等等;吉林的榆樹錢、三秀“洮兒河、洮南香、榆樹大曲"、德惠大曲等等;黑龍江的富裕老窖、牡丹江大曲、北方佳賓、玉泉系列等等。其天然品牌因子很好,發展態勢穩健、口碑也很好,忠誠消費群體集中,企業有資金積累,這些優勢都可以為企業提品和品牌的升級換代,進而達到浸潤文化,靠文化來壯大品牌,靠文化來引領發展和助推企業不斷拓展市場和增加利潤,形成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論文摘要:酒,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它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飲料,也與各種儀式、禮節緊密相連。而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字學著作之一的《說文解字》對酒和酒文化有著內容豐富的反映。這篇論文就是對《說文》“酉”部字中所反映的與酒有關的文化現象作一簡要分析,以粗略地勾勒東漢時期酒文化的輪廓。
眾所周知,酒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戰國策魏策二》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①這表明,酒在中國產生的時間非常早,并且自其誕生之時就與國家的政治產生了關聯。的確,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無處沒有酒的歷史,它不僅與各種儀式、禮節緊緊相連,而且也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點綴,上至王公貴胄,下至黎民大眾,沒有人不和酒產生聯系,它是將軍手中的利劍,也是墨客筆下的佳句。可以說,酒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
《說文解字》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字學著作之一,它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反映了東漢及其以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所以也可以說《說文解字》是一部百科全書性質的著作。在《說文解字》中,對酒以及與酒有關的文化現象作了很詳盡的介紹。而在《說文》中對酒文化最集中的反映在“酉”部字中。我在這篇文章中對《說文解字》“酉”部字中所反映的與酒有關的文化現象作了一點簡要的分析,以求對中國古代的酒文化作一管窺蠡測。
《說文解字》中“酉”部一共包含七十五個字,分別可以按照酒之本身,造酒材料與造酒方法、酒的種類、酒的味道、酒的顏色、飲酒禮節、有關酒的儀式、飲酒的神態以及酒的作用來分類。
一、酒之本身:
酉:《說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謂酎酒。象古文酉之形。丣,古文酉,從卯。卯為春門,萬物已出。酉為秋門,萬物已入。一,閉門象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此字篆形與古文尚無大別,乃壺尊之象也。”“其從‘卯’作‘丣’之古文則迄今未有見、古金及卜辭每多假以為‘酒’字。許之釋就,蓋用轉注以牽就其八月之義。酉縱為就,自當后起。”
酒:《說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兇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逐疏儀狄。杜康作秫酒。”羅振玉《殷墟文字類編》:“酒,象酒由樽中挹出之狀、《說文解字》酉與酒訓略同,本為一字,故古金文酒字皆作酉。”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自假為丣戼字,乃加水以別之。”②酒是用糧食或水果等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
二、造酒材料與造酒方法:
: 生衣也。③從酉冡聲。 酴:酒母也。從酉余聲。讀若廬。
造酒除了糧食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材料就是酒曲。酒曲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的,其中富含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出來的酶。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用酒曲釀造的,酒曲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
釀:醖也。作酒曰釀。從酉襄聲。醖:釀也。從酉 聲。釃:下酒也。從酉麗聲。一曰醇也。 : 酒也。從酉肙聲。 :也。從酉鬲聲。
三、酒的種類:
:酒疾孰也。從酉弁聲。醴:酒一宿孰也。從酉豊聲。醪:汁滓酒也。從酉翏聲。醹:厚酒也。從酉需聲。《詩》曰:“酒醴維醹。” 酎:三重醇酒也。從酉,肘省聲。《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飲酎。” 醠:濁酒也。從酉盎聲。醲:厚酒也。從酉農聲。 :酒也。從酉茸聲。酤:一宿酒也。一曰買酒也。從酉古聲。 :酒也。從酉, 省聲。 :泛齊,行酒也。從酉監聲。醨:薄酒也。從酉離聲。讀若離。酏:黍酒也。從酉也聲。
我國古代的酒文化豐富多彩,而酒本身的種類也是豐富多彩的,從酒的味道看有酒味醇厚的烈酒,也有清淡的薄酒,有釀造快速,立等可得的酒,也有需要精工細作,慢慢成熟的酒。并且不同的酒在國家的儀禮上的用處也不同。
四、酒的味道:
:酒味也。從酉,竷省聲。讀若《春秋傳》曰“美而艷”。酷:酒厚味也。從酉告聲。酓:酒味苦也。從酉今聲。醰:酒味長也。從酉覃聲。
五、酒的顏色:
:酒色也。從酉巿聲。配:酒色也。從酉己聲。 :酒色也。從酉弋聲。
酒為什么具有讓人癡迷的能力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多彩的顏色和醇美的味道。不同的酒色顯示了不同的酒類,而酒類不同,其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的。 轉貼于 六、飲酒的禮節:
酌:盛酒行觴也。從酉勺聲。 :歃酒也。從酉朁聲。 :少少 也。從酉勻聲。醻:獻醻主人進客也。從酉 聲。醋:客酌主人也。從酉昔聲。 : 酒俱盡也。從酉 聲。釂: 酒盡也。從酉,爵聲。
我國古代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重禮,所以在古人在飲酒時同樣是很講究禮節的。飲酒時主人應先敬客人,客人亦應回敬主人。這其中有時該一飲而盡,有時又只能淺酌一口。
七、有關酒的儀式:
醮:冠娶禮祭也。從酉焦聲。酺:王德布,大 酒也。從酉甫聲。莤:禮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為莤。象神飲之也。從酉艸。《春秋傳》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莤酒。” 一曰莤,榼上塞也。醧:私宴 也。從酉區聲。醵:會?酒也。從酉豦聲。酹:餟祭也。從酉寽聲。
酒是糧食的精華,是上天所賜的禮物,是珍貴之物,故在各種重要的場合都必須用酒來感謝上蒼。
八、飲酒的神態:
酣:酒樂也。從酉,甘聲。酖:樂酒也。從酉冘聲。醅:醉飽也。從酉咅聲。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亂也。從酉卒。一曰酒潰也。醺:醉也。從酉熏聲。《詩》曰:“公尸來燕醺醺。” 醟: 酒也。從酉,熒省聲。 :醉醟也。從酉句聲。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覺也。從酉呈聲。
古人對酒的喜愛與沉迷,從這一組字中可見一斑。酒能麻醉神經,所以飲酒之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煩惱啊,苦悶啊似乎都消失了,人們飄飄欲仙,對杯中物樂此不疲。我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古時人們生活中的艱難是很多,所以他們要在更多時候借酒精來麻醉自己。然而,《說文》中列出一些有關醉酒后的丑態的字也是在告誡世人,酗酒畢竟不是好事,對人對己都沒有益處。而這一點對現代社會的人們仍然是有啟發作用的。
嚴格地說,這一組字與酒本身并無關系,但是無論是醋還是醬,它們的制造方法都是來源于造酒的方法——釀造法。從這些字中可以看出聰穎的古人早就把釀酒的方法推廣到制作別的飲食上去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社會物質生活還是比較豐富的。
九、結語:
通過對《說文解字》酉部字的簡單分析我們對古代的酒和酒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們知道了我國古代酒的釀造技術已經很發達,而酒的種類也非常繁多,我們也知道了酒在我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種酒文化歷經數千年不但沒有衰微消失,而且歷久彌新,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注釋
① 轉引自《漢語大字典》
② 轉引自《漢語大字典》
③即酒曲, 生衣即酒曲上滋生的霉菌。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字典》縮印本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7年10月
“‘蒲陶’是葡萄在中國的古名稱,最早見于《史記?大宛列傳》、《漢書?西域傳上》;因為葡萄酒漿的鮮紅色澤及誘人醇香是映襯在濃綠的葡萄葉下,故世代耕作的果農喜稱為:翡翠盒中的瓊脂。我們歌琳寶Green Box的誕生就是由此得來的靈感。”宋欣宇向我慢慢道來,“歌琳寶產品、包裝盒、品牌手冊以及對葡萄酒文化的推廣都承載著Green Box這種綠色造物的神奇。”說著,宋欣宇從他的恒溫酒柜中,拿出一瓶VT88(Vega Tolosa),熟練地用酒刀打開,并拿出一張停酒片套在瓶口,緩緩地將紅色玉液斟到高腳杯中。一點一滴,一舉一動,看得出宋欣宇對紅酒的那份執著、熱愛。
樂在其中的紅酒人生
“大約在2002年吧,我開始接觸紅酒。”宋欣宇端起高腳杯,啜飲了一口。“剛開始,對它沒有太多的認識,覺得只是一種調節氣氛的酒精飲品,那時因工作關系,我經常去香港,那里的一位合作伙伴常請我喝紅酒,并去酒廊、酒窖參觀、品飲,慢慢地引起了我的興趣,后來就是品嘗各式各樣的紅酒,在2008年我參加了CAFA(卡法)侍酒師中國培訓班,雖然只有15天,但那是真正引導我打開葡萄酒世界大門的階梯。”宋欣宇停了一下說,“如今,喝紅酒的感覺已然和當初不同,尤其是對自己鐘愛的紅酒,會把自己的感情深藏其中,我常常會在家中放上電影,打開酒瓶,自己一個人,慢慢地飲,細細地品,而不會把它帶到酒桌上。”
以阿根廷領地系列、西班牙威歌特羅薩系列為主要產品的歌琳寶紅酒匯,并沒有走主導市場的法國紅酒的路子,開拓新模式的同時,更反映了宋欣宇的紅酒品位。“我不是一個純粹的酒商,從事這個行業,更多地來源于我的興趣。我只經營那些品質好、性價比高的酒,當然也有我自己的喜好在里面,嚴格挑選把關,對客戶負責也是對我——一個紅酒愛好者負責。”
侍酒師在中國
歌琳寶紅酒匯,每年都會與法國波爾多CAFA(卡法)葡萄酒學院合作,組織專業的品酒師、侍酒師培訓,自然,我們的話題轉到了侍酒師上。“侍酒師,在中國現階段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宋欣宇有些無奈地說,“在人力資源部的工種里,并沒有侍酒師這個職業,品酒師、釀酒師、調酒師什么都有,唯獨少它。這是一個完全來自西方的職業,國人對其了解較少,在很多人看來,這個職業就是在豪華酒店里倒紅酒的。在紅酒文化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今天,侍酒文化還遠遠沒有被理解。”說著,宋先生打開手邊的電腦,為我們展示侍酒師培訓活動的一些照片。“葡萄酒文化的推廣,侍酒師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顧客去餐廳點紅酒,這瓶紅酒的信息、從開瓶到醒酒倒酒及品鑒、一些基本的禮儀、如何與菜肴搭配等等,可以說都需要侍酒師來幫你了解,這些知識是深入葡萄酒世界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合格的侍酒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在中國,很少有人去酒店點紅酒喝,一般都是自帶,所以侍酒師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不過隨著葡萄酒文化的深入,未來這個行業的潛力非常大,一個有技術含量、又高雅、有品位、有發展前景的職業,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宋欣宇對侍酒師這個職業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紅酒消費,需要更多的規范及理性
談及紅酒消費,尤其是國內的現狀,宋欣宇臉上閃過一絲憂慮。日前被曝光的紅酒造假事件,尤其諸如拉菲等一批高檔法國紅酒,十瓶九假,同時價格被亂炒,為整個紅酒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這些事情對我們都有影響的,但盡管這樣,還是有很多商家不住地加入圈子,他們的眼中只看到錢,對紅酒甚少了解,完全是商人的姿態,加之國內消費者對紅酒了解的局限性,導致紅酒市場魚龍混雜現象嚴重。”
宋欣宇從酒架上拿出一瓶阿根廷U6。“你說說看,這瓶酒能值多少錢,就算讓消費者去細品,他也說不出來。我曾經請幾位愛好紅酒的朋友一同來品這瓶U6,并讓他們估價,說價值300、500的都有,其實我這瓶酒賣得價格遠沒有那么高。這也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在消費者心中,紅酒屬于一種高高在上的東西,同時因為酒商對紅酒的炒作,導致價格普遍偏高,一瓶在歐洲超市只賣二三歐的酒,到了國內就三四百人民幣了,簡直是暴利。”
“我挑選自己的紅酒,就是要寧缺毋濫,不盲目跟風那些法國知名紅酒品牌,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西班牙Vega Tolosa、阿根廷Mi Terruno紅酒,性價比高,品質上乘。紅酒不是我的謀生工具,對我來說,它更是一種興趣。我希望能把在很多人眼中充滿神秘的葡萄酒世界,更加完整、透明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把葡萄酒文化健康地推廣下去。”
最后,在一口VT88的醇香馥郁中,訪談結束。而宋先生的話語,如同杯中輕輕搖晃的紅酒所散發出的香氣,令人久久回味。
歌琳寶葡萄酒俱樂部——尊享貴賓級的專業會員服務
綠寶石級:會員年費3600元
每年度分兩次,俱樂部會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24瓶美酒,送到您的指定地點,總價值3600元,并附上全面的酒評介紹。加入即送精美的酒刀、酒溫度計及專用真空密封器;同時還能免費參加一次由歌琳寶專業侍酒師主講的初級品酒課,4次規格隆重高檔的會員聯誼冷餐酒會;另贈一套(6個)國際標準品酒杯,會員所得實際總價值高達6600元。
翡翠級:會員年費7200元
每年度分兩次,俱樂部會精選來自世界各地超高性價比的48瓶美酒,送到您的手中,總價值7200元,并附上全面的酒評介紹。加入即送精美的酒刀、酒溫度計及專用真空密封器;同時提供2個名額免費參加一次由歌琳寶專業侍酒師主講的初級品酒課,4次規格隆重高檔的會員聯誼冷餐酒會;另贈一套(6個)精選大波爾多酒杯,會員所得實際總價值高達12600元,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