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村產業發展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民豐收節簡報
9月21日,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我縣在現代農業園區廣順園食品有限公司隆重舉行廣宗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縣委書記等縣四大班子領導,各相關單位、鄉鎮區主要負責同志和主管副職,相關合作社、農民致富帶頭人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是“共慶農業豐收、助力脫貧攻堅”;宣傳語為“振興鄉村、豐收廣宗”。活動先后對10個優秀農業企業和16個農民致富帶頭人進行表彰,12個農產品深加工和種養殖企業參加了農產品展銷會。同時,豐收節還舉辦了開幕式、文藝表演、現場書畫、千人紅薯宴等多姿多彩的活動。
開幕式結束后,縣委書記等縣領導到每個活動現場進行實地察看,每到一處都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和今年的豐收情況匯報,并品嘗科技農業特色農業豐收果實,為下一步農業產業發展提出指導意見。此次活動激發了廣大農民朋友科技興農的熱情,為今年全縣脫貧摘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提供了不竭動力。
按照《2018年推進鄉村振興戰實施方案》中我站承擔的工作任務,我們以綠滿郾城建設為工作抓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和“宜居宜業”兩大目標任務,大力實施環城防護林、生態廊道、農田林網、村鎮綠化美化、林業產業發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進了年度工作任務。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科學制定工作方案。
為充分發揮林業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我們結合省級有關文件精神,通過走訪調查、借鑒學習等,制定了《村莊綠化實施方案》。該方案以“增林擴綠、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為發展思路,重點抓好庭院、街道、休閑綠地、村內閑置土地、農田林網、圍村林等六個區域的綠化建設,并對樹種、苗木質量、栽植和管護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明確要求。我們將依照該方案開展“綠化示范村”、“森林鄉村”等創建工作,推動村莊綠化美化建設步伐,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扎實開展綠滿行動。
在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鎮(辦)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全區2018年造林任務為0.77萬畝,實際完成營造林面積1.7萬畝,占區定目標任務的127%。其中,生態造林0.77萬畝,優質林果發展面積0.7萬畝,花卉苗木發展面積0.7萬畝,中幼林撫育0.7萬畝。
1.環城防護林帶快速推進。在石武高鐵兩側打造1000畝的生態圍城林帶,按照單側不低于100米寬的標準,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選用慈孝竹、楸樹、白蠟、楝樹和銀杏等五個兼具生態防護功能和景觀功能樹種,綠化長度2.6公里;在龍江路以北(幸福渠—五臺山路之間)高壓走廊兩側,建設600畝的生態圍城林帶,栽植玉蘭、海棠、櫻花等觀花苗木10萬余株,五顏六色的鮮花次第開放,形成市民游覽觀賞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線建設2000畝的防護林基地。基地建設總體采用高大喬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達到四季有綠、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黃連木、三角楓、元寶楓等20多個品種14萬余株,分為楸楓特色林、銀杏特色林、玉蘭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闊葉用材林、果園特色林、針葉用材林、連榆混交林、樟楓混交林9大特色種植區。
2.生態廊道建設全面提質。對107國道兩側綠化提升檔次,形成喬灌花結合、落葉與常綠相搭配的通道綠化景觀。在沙河、潁河、吳公渠、幸福渠等4條河流兩側退耕還林,完成水源涵養林1000畝。龍城鎮在坡大線單側不低于50米寬的防護林帶500畝。
3.農田防護林建設因地制宜。結合土地整理、千億斤糧食、美麗鄉村道路及“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等項目,以區級道路、環鄉道路、溝渠、田間已硬化生產路為重點,按照“一路(溝)兩行樹”標準,提升完善了農田林網防護功能。
4.鎮村綠化美化有序鋪開。以創建“市級園林式鄉鎮”、“市級綠化示范村”為目標,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積極綠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環境,并擇優選擇1—3個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的行政村開展綠化造林工作。其中7鄧村在村莊周圍營造生態觀光林基地850畝,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個品種6萬多株;7和龍城鎮7村被評為市級綠化示范村,市政府各獎勵1萬元資金。
5.林業產業穩步發展。依托區位優勢及資源優勢,增擴獼猴桃、葡萄等特色經濟林種植基地,建設和提升鄉土樹種及珍稀名貴樹種培育基地,做優、做強林業產業品牌,實現林業產業精品化、規模化、基地化。新發展經濟林面積1000畝,主要集中在7等鎮;如7佳程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龍城鎮幸福村增擴獼猴桃種植面積400畝,李集鎮李集、老集等村新發展獼猴桃255畝。新發展苗木花卉面積2000畝,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橋、裴城等鎮;如7等村新種植復葉槭、玉蘭苗木400畝,旺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鎮胡劉村增擴白蠟、北美楓香等苗木培育面積220畝。
7月份,我站牽頭,組織全區36戶苗木花卉經營主體成立了郾城區花卉苗木產業技術聯盟。組織聯盟單位外出考察學習,建立微信群,積極搭建各種信息平臺。目前正在籌備郾城花木網站,開展專業性生產服務和市場信息服務,積極推進“互聯網+”林業建設。聯盟的成立,為培育壯大我區特色林業產業奠定了基礎。
三、2019年工作計劃
1.工作思路。
以“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為抓手,以“大綠化、大生態”為發展理念,以廊道綠化為重點,大力發展圍村林,建設森林鄉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鎮。
2.工作打算。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夯實黨的基層基礎,加快農民增收步伐,促進農村社會和諧”這個總體目標,以造福百姓、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根本,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環境整治為重點,創新思路、強化舉措,努力把駐點幫扶村打造成支柱產業作用明顯、村容環境干凈整潔、惠民機制健全完善、干群聯系更加密切、基本堡壘更加穩固的具有獨特廬陵文化風格的美麗鄉村。
二、主要任務及完成時間
1.成立駐村幫扶工作組(6月上旬)。召開黨政班子聯席會議研究幫扶工作,成立駐村幫扶工作組,組長:,成員:。工作組進駐幫扶村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聽取村民意見,為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2.抓好宣傳發動工作(6月中旬)。印發宣傳材料,大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意義,把駐點村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讓他們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內容、工作目標和建設方法,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激發他們內在動力。
3.培育發展富民產業(6月下旬至12月中旬)。結合駐點村實際,指導制定富民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種植、高產油茶等富民產業,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專業養殖等富民項目。穩妥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力爭駐點村60%以上農戶參加專業合作社。
4.協助抓好村莊整治(6月下旬至12月中旬)。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要求,協助駐點村抓好環境整治,力爭使駐點村莊道路硬化通達率、自來水入戶率、水沖式衛生廁入戶率達100%,90%農戶普及有線電視;協助駐點村按照庭院綠化、道路綠化、村旁綠化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要求大力開展造林綠化,使村內外主干道、庭院、空閑地林木覆蓋率達30%以上。指導駐點村抓好垃圾分揀分類工作,確保村莊環境干凈整潔。
5.維護駐點村和諧穩定(6月下旬至12月中旬)。引導村級組織不斷創新社會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協助村支“兩委”處理美麗鄉村建設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積極開展“三進三解”為主要內容的“三民”活動,加強教育惠民政策的宣傳教育,幫助解決駐點村孩子上學方面的難題。組織局機關黨員、干部與駐點村困難黨員群眾結對幫扶,促進駐點村和諧穩定。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縣局主要領導為幫扶工作第一責任人,每季度到駐點村檢查指導一次,親自部署和解決問題。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每月抽出一定時間到駐點村推動工作,抓好落實。局黨政班子年內要定期聽取幫扶工作組匯報,研究幫扶工作措施,切實解決幫扶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廖俊波給自己的微信昵稱取名為“樵夫”。這個相貌普通的“砍柴人”,到底擁有著怎樣的魅力,竟如此令人念念不忘,如此深得人心,如此聲名遠揚?
“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
工作崗位不斷變化,廖俊波有一句口頭禪始終不變――“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
2011年,廖俊波初到政和縣,這里地處山區,交通閉塞,基礎薄弱,發展長期滯后,他用腳步丈量建設園區,“能到現場就不到會場”,情況到一線去了解、問題到一線去解決、工作到一線去推動、任務到一線去落實,這就是廖俊波的“干事觀”。正是因為縣委書記廖俊波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政和縣才取得了2年首次進入全省發展十佳、4年財政總收入從1.6億元增加到4.9億元、GDP等重要指標均實現翻番的可喜成績。
“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南平武夷新區的項目,向來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對新區武夷智谷軟件園最初的規劃,作為負責人的陳智強,聘請的是業內較出名的上海某設計院。
廖俊波聽取規劃匯報后,提出了不同意見:“在這個規劃里,僅鏟平山頭這個環節就要花費8億元。園區總共1000多畝,土方怎么要這么多錢呢?你們再仔細優化一下。”
陳智強再次和設計方溝通后發現,原來該設計院是按照一馬平川的地形區設計的。“我們這地區多山地,不是一馬平川。上海這家設計院水平是很高,但不一定適合我們。”廖俊波建議,依地形、地勢重新規劃,讓創業園融入山谷中,與自然和諧相處,給前來創業、就業的人提供更舒適的工作、居住環境。于是,陳智強與設計院一起對規劃重新優化,一下節約了6000多萬元資金,還增加了用地,包括護坡在內節約的錢更多。在廖俊波的指導下,園區一邊建設、一邊招商,現在已有40家企業入駐。
“不要看輕了我”
2015年的一個深夜,駕駛員林軍與縣委辦主任陳善軍被廖俊波叫到辦公室。“你們去幫我把這個退了。”廖俊波拿出一份竹炭襪禮盒。打開盒子,里面竟然裝滿了鈔票。林軍與陳善軍粗略數了數,約有20萬元。
原來,一家辦公場所在鄉村的竹木制品企業,隨著企業發展,想在縣城物色一棟辦公樓。該企業是縣里的重點項目,廖俊波親自協調,幫助該企業買下了一棟樓。眼見房地產行業很紅火,企業老板動起腦筋,想拆掉樓,蓋成商品房。于是,他來到廖俊波辦公室,假意匯報工作,表示感謝,然后端出計劃。“不行,別說做商品房,你就是分割成小間作為店面出租,我都不能同意,不能改變用途。”廖俊波斷然拒絕。
老板心存僥幸,放下一只盒子,說道:“這是我廠里生產的竹炭襪,書記您試一試本土產品吧。”當晚8點多,廖俊波結束工作后,打開盒子一看,非常生氣。
隨后,林軍找到老板家里,退還賄賂,可是老板不肯開門。林軍在廖俊波身邊耳濡目染,當即回道:“那我拎到紀委去了!”老板趕緊開門,收回了這筆錢。
與商人交往,貴在“親”“清”。張斌是政和當地一家電商企業經理,受廖俊波工作之托,買了幾本電商書籍送給他,不愿收書錢。廖俊波收下書后,轉天回送了政和白茶。
南平市政府辦科長吳慧強回憶說,曾有客商提著禮品海鮮來見廖俊波,他追到電梯口還給客商,還開玩笑說,“我收了你的東西,再給你辦事,那咱們還是朋友嗎?不要看輕了我,也不要看輕了你自己呀!”
“賺錢的事讓群眾干”
政和經濟基礎薄弱遠近聞名,也因此成為福建歷任省長固定的幫扶縣。在任福建省長期間,曾三次到政和調研。如何讓山區群眾脫貧,一直是廖俊波心頭的一件大事,他開動腦筋,想出不少新招。
政和縣石屯鎮石圳村,如今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白茶小圳,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游客超萬人次。看著古樸的民居、潺潺的流水、幽香的茶社,很難想象在4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出了名的“垃圾村”,村里的河溝淤積了近三十年的垃圾無人清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除了本村留守的老人兒童,外村人都不愿踏進村里。
廖俊波當縣委書記后,聽說石圳村的10名婦女成立了村巾嚼硎祿嵋邐袂謇砝圾,就專程到村里走訪。他鼓勵她們不僅要整理衛生,還要恢復村容村貌,申報美麗鄉村,想辦法搞旅游項目。巾幗理事會會長袁云機記得,那時每個月廖俊波都要到村里來三四趟,問她最近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難,有沒有需要他幫助解決的。“賺錢的事你們來干,不賺錢的事讓我們來干”,廖俊波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在他的幫助下,水、電、橋、路燈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石圳村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有100多名村民返村從事旅游等相關產業,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幾番,村里的老人們都說日子好得“像是掉進了蜜罐里”。
“干部用在一線”
鍛煉干部,廖俊波最看重兩個字:一線。“干部用在一線,一線鍛煉干部。政和很多事沒有做過不知道怎么樣干,要把干部放在一線,在實踐中看,干得好就提拔上來。”除了正常抽調干部到一線使用,他提出了在一線培養干部的計劃:3年內分期分批安排50名綜合素質較高的年輕干部到經濟開發區參與征地拆遷、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管理,“即使你在所謂的‘冷門單位’,也可以來報名,親身參與一線建設。”
在一線,許多干部進入了成長快車道。2011年以來,全縣向重點一線選派抽調干部230多名,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提拔使用的128名干部,有七成來自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和基層一線。
“現在科技發展太快了,我要
活到老學到老。”
父親說過的這句話給女兒廖質琪印象深刻。廖質琪從小就知道,父親是一個閱讀廣泛的人,家中書房擺滿了各種書籍,文學、經濟、旅游、環保……種類繁多。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她發現,父親最近在看的書,竟然是她放在家里的環境工程專業的教科書。
藍光發展(600466)子公司藍光英諾的3D生物打印 血管技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未來主要應用于心血管疾病領域;南風股份(300004)主要布局重型金屬3D打印。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下月召開,鄉村振興戰略有望實質性推進。華西股份、韓建河山(603616)等都是鄉村振興的典范,其實際控制人分別為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新市村村民委員會和北京市房山韓村河鎮韓村河村經濟合作社。
【工信部:支持中國鋁業和中國商飛戰略合作】11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11月20日,由中國鋁業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大型客機鋁材研制及應用匯報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