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衛生室建設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范文第1篇

為貫徹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省衛生應急工作示范縣試點工作方案》以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衛生應急示范鎮(街道)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基層組織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全面提升我鎮衛生應急工作水平。

二、建設標準

建設標準主要包括組織機構、應急預案、制度建設、應急物資裝備、應急避難場所、科普宣教培訓、應急隊伍建設、風險隱患排查和衛生應急聯動處置等九方面標準。

三、申報程序

(一)溫嶠鎮衛生應急示范村(居)創建工作實行申報制。根據市衛生應急示范鎮創建工作要求,全鎮各村(居)均要開展創建工作。各村(居)對照建設標準要求的9方面內容進行自評,自評分在85分以上的單位,填寫《衛生應急示范村(居)申報表》(附表2),于2011年5月底前向鎮衛生應急辦申報。

(二)鎮衛生應急辦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后,對符合創建要求的村(居)給予5個月的試點期建設。

(三)溫嶠鎮衛生應急示范村(居)建設試點期滿后,按照《評分標準》進行自評打分。自評分在90分以上的村(居),由鎮衛生應急示范創建領導小組組織考核驗收。

(四)被確認為溫嶠鎮衛生應急示范村(居)后,向市推薦評選市級衛生應急示范村(居)。

(五)對已被命名的市和溫嶠鎮衛生應急示范村(居),每年接受一次檢查,每3年進行一次復審。復審合格的由鎮或市政府發文重新確認;復審不合格的將予以取消。

四、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鎮衛生應急示范創建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開展創建活動。各村(居)要成立相應的組織,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基層醫療機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重點,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著力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滿足農村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為建設“幸福”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標

(一)通過標準化建設,使全市行政村衛生室達到“三個一”,即一個標準化衛生室,一名具備執業資格的醫生,一套基本藥物保障制度。

(二)全市208個行政村衛生室應新建163個,擴建12個,改建33個,10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三)整合醫療衛生資源,充分體現公益性。標準化村衛生室由村委會組織承建,將衛生室鄉村醫生整合,真正實現一村一室一址。

三、主要任務

按照《市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必須達到以下要求:

(一)建筑規模。

1、人口在1千人以下的行政村,業務用房不少于60平方米,實現診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健康教育室)四室分開;人口在500人以下的行政村,也可采取掛靠鄰村或聯村共建方式建設,建設標準必須達到上級規定要求。

2、人口數在1千至3千人的行政村,業務用房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實現診室、治療室、處置室、藥房、觀察室、健康教育室“六室分開”,并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診斷室、觀察室數量(或面積)。

3、人口在3千人以上,經濟社會條件較好的行政村,業務用房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除保證“六室分開”外,可增設診斷室、觀察室數量(或面積),一般要設有一間專門的中醫診室,可增設如檢查室、理療室、針灸室、煎藥室、化驗室、B超心電圖檢查室、X光室、中藥房、注射室、值班室等。

(二)建設標準。村衛生室的選址、建筑標準、建筑結構、裝修標準、配套設施等,要按照《市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指導手冊》的相關要求執行。選址時,可優先考慮利用現有公共場地和建筑,避免資源浪費。

(三)產權歸屬。行政村衛生室由村集體舉辦,建設用地由村集體無償提供,建成后房屋設施和設備歸村集體所有。村衛生室建設前必須進行公開招標,以確保工程質量。

(四)裝備標準。村衛生室中的門診室、處置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健康教育室等按照省、市統一要求,配備必需的醫療設施,以達到標準化規范要求。

(五)從業人員標準。村衛生室從業人員必須具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從年起,新招錄的村醫必須具備中專以上學歷和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上崗前先安排到市、鄉醫療機構進行1個月以上臨床進修學習。

(六)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以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為基礎,所有行政村衛生室全部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省增補的納入基本藥物管理的非基本藥物,所需藥品計劃清單定期上報鄉鎮衛生院,實行統一采購。村衛生室不得私自采購藥品。

四、工作步驟

全市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從年5月份開始,年底結束。

(一)安排部署階段。(年5月)

成立專門機構,開展摸底調查,制定實施方案,召開會議安排部署。

(二)具體實施階段。(年6月1日-10月20日)

6月份,選擇幾個條件成熟的村,率先開展標準化建設,召開現場調度會,7月份在全市鋪開,8月中旬完成土建工程,10月中旬完成配套工程建設。

(三)檢查驗收階段。(年10月21日-10月31日)

市政府將組織衛生、財政、發改等部門,對各鄉鎮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檢查驗收,驗收結果作為財政補助和配備醫療設備的主要依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全市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由市政府統一領導,市政府成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周永會任組長,副市長高旭明任副組長,發改局、財政局、人社局、衛生局局長為成員。各鄉鎮政府主要領導是村衛生室建設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發改、財政、衛生、人社等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落實任務,形成合力,確保建設任務的圓滿完成。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范文第3篇

一、目標和任務

(一)工作目標

2008-2010年根據《××縣新三年“興邊富民工程”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以及項目年度安排組織實施規劃的7個衛生項目,根據項目資金到位情況,計劃2009年組織實施(08年)1.縣人民醫院住院樓改擴建,縣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冷鏈設備裝備,2.鄉鎮衛生院救護車、急救設備裝備,3.縣保健院醫療設備裝備,4.鄉村醫生培訓,5.村衛生室建設。2010年根據項目資金安排組織實施1.縣保健院整體搬遷,2.出入境人中及性工作者艾滋病宣傳培訓。具體情況初見上級項目安排而定。通過二年努力,確保2010年底前完成新三年“興邊富工程”,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突出問題,促進全縣衛生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具體任務

1.縣人民醫院住院樓改擴建:擴建2976平方米,增設住院病床150張,全院住院病床達到300張。由縣醫院組織實施(08年已完成)。

2.縣保健院整體搬遷建設項目:計劃成本將縣保健院搬遷至新城,新建3000平方米綜合樓,設住院病床80張,計劃總投資450萬元。計劃09年實施,由縣衛生局、保健院共同組織實施。

3.縣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冷鏈設備裝備:裝備疾控中心泠鏈運輸車1輛、每個村衛生室配置冰箱1臺(共52臺)。由省衛生廳全省招標采購,衛生局負責分發。計劃09年實施。

4.鄉鎮衛生院救護車、急救設備裝備:計劃裝備勐侖、關累、勐捧、尚勇衛生院救護車各1輛,易武、象明、瑤區衛生院醫療設備各10萬元。由省衛生廳全省招標采購,衛生局負責分發。計劃09年實施。

5.出入境人員及性工作者艾滋病宣傳培訓:計劃2010年實施。由縣衛生局艾滋病辦公室、疾控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組織實施。

6.縣保健院醫療設備裝備:計劃投資10萬元購置麻醉機1臺,由省衛生廳全省招標采購,計劃09年實施。

7.鄉村醫生培訓項目:計劃培訓50鄉村醫生,培訓時間三年,每名學員項目補助1500元。培訓工作由州衛生校組織實施,縣衛生局負責安排學員。

8.村衛生室建設:計劃新改擴建26個村衛生室,總投資124萬元。2009年實施。新建按5萬元標準建設,改擴建根據建設內容而定。。

二、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09年2月—3月)。各項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制定合理的實施方案、上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實施階段(2009年4月—2009年10月)。按照建設方案和標準,規范化實施,定期向發改局上報工程進度。縣衛生局適時深入實地開展指導,確保建設任務按期完成。根據建設進度和工程實際,先達標,先驗收。

(三)總結驗收階段(2009年11月)。工程完工后,由縣衛生局組織人員對建設項目進行自評驗收。再向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申報,由縣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復查。驗收合格并上報州衛生局和財政局后,省上統一將招標設備配置到位,由縣衛生局分發各項目鄉鎮一并交付使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新三年“興邊富民工程”建設工作順利完成,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衛生局設項目辦公室,負責建設項目的總體工作和管理工作。項目建設的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加強建設項目的領導,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抽調專人負責建設項目的實施。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范文第4篇

一、目的及意義

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是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理順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的關系,明確兩者在農村衛生服務中的責、權、利,最大限度地發揮鄉村衛生組織的服務功能,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逐步建立起宏觀調控有力、微觀運行有序的新機制。在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條件下,同時也是探索建立村衛生室運行補償機制和轉變村衛生室服務模式,逐步實現村衛生室陣地化和鄉村醫生職業化,推動農村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基本原則

科學規劃,合理配置。以調整優化現有基層衛生資源,方便群眾就醫為核心,科學規劃設置村衛生室,進一步健全三級農村衛生服務網絡。

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在全面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條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提高管理層次,實現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人、財、物統一管理。

績效管理,提高質量。建立健全村衛生室績效管理制度,以服務質量為核心,提高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整體服務水平。

三、工作目標

年底前,全縣所有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全部建立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體制。

四、組織領導

縣政府成立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鄉村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衛生局,明確專人具體負責全縣鄉村一體化工作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督導檢查、考核驗收等工作。各鄉鎮成立相應組織機構,落實鄉村一體化相關工作。

五、基本模式

切實把握鄉村一體化管理從初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規律,在統一診療項目,統一公共衛生任務,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收費標準,做到門診有登記、發藥有處方、收費有收據、轉診有記錄、疫情有報告、公共衛生服務有臺賬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以下三種管理模式。

(一)財務一體化。在政府對村衛生室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補助經費到位的前提下,應采取強有力的行政措施,推行鄉村財務一體化管理。將村衛生室財務收支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統一會計科目、統一賬號、設立賬簿,實行分室核算。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制定村衛生室人員的分配方案,鄉村醫生報酬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發放,并逐步解決基本社會保險。

(二)資產一體化。明晰村衛生室產權,實施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資產一體化管理(包括醫療器械和設備管理)。各種途徑修建的村衛生室,均委托鄉鎮衛生院對資產進行統一管理。

(三)人員一體化。實行村衛生室人員聘用制,即由鄉鎮衛生院組織聘用和調配村衛生室人員。

六、工作內容

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服務、統一監管”的要求做好如下工作:

(一)統一規劃,加強機構設置。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綜合考慮轄區服務人口、農村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條件,本著方便群眾和優化衛生資源配置的原則,合理設置村衛生室。原則上一個行政村應設立一個衛生室,對村型較大、人口較多、自然村較為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設;對人口較少的行政村可合并設立;村衛生室的房屋和基本設備要按照《市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指導意見》(渝衛規財〔〕163號)規定標準,合理規劃與配備,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能力,確保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二)統一服務,加強業務管理。建立健全村衛生室的規章制度,按照執業規范要求,嚴格規范診療行為,做到規范服務,記錄完整。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嚴格執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流程,逐步規范醫療行為,控制濫用抗生素等不規范行為,預防醫療差錯和事故,確保醫療安全。積極推行村衛生室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轉變村衛生室服務模式,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按照要求為農村居民提供規范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協助鄉鎮衛生院落實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三)統一準入,加強人員管理。村衛生室衛生技術人員執業應遵守《執業醫師法》或《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規定。新進入村衛生室的人員應具備執業助理及以上資格,村衛生室工作人員數原則上按不低于服務人口的1‰的標準配置,有條件的村應配備女性和中醫人員。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縣鄉村醫生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府發〔〕91號)及《縣衛生局關于加強和規范村衛生室管理的指導意見》(衛生發〔〕22號)等文件對鄉村醫生實行聘用制管理,建立人才能進能出的管理機制。鄉鎮衛生院建立鄉村醫生人事檔案,對其聘用、考核、獎懲等情況建檔管理。聘用人員報縣衛生局審核備案后,統一辦理注冊或變更注冊手續。聘期屆滿經考核合格者可繼續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村衛生室新進從業人員必須經崗前培訓后,方可上崗。

(四)統一監管,加強賬務管理。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統一會計科目、統一賬號,設立總賬與分賬,村衛生室同時設立賬簿。村衛生室收費要嚴格執行國家物價政策,實行相對統一的收費項目和標準,診療收入必須統一進行登記,并按鄉鎮衛生院的規定定期上報收入情況報表。鄉鎮衛生院對各個村衛生室的財產、物資要進行登記造冊,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藥品調撥、業務收支賬冊。各村衛生室實行獨立核算,所有財務收支必須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政府配備給村衛生室的設備等物品,由所在地鄉鎮衛生院統一驗收,實行固定資產登記,并及時分發到村衛生室使用。村衛生室必須明確專人加強物品管理,確保資產不流失。

(五)統一采購,加強藥品管理。村衛生室的藥品,使用國家基本藥物鄉村醫生用藥目錄,執行全市統一網上招標采購,鄉鎮衛生院根據各村衛生室用藥計劃負責藥品的調撥或由配送中心統一配送,并建立藥品進出(配送)臺賬,保證醫療用藥需要。對于不認真執行規定藥品銷售私自加價的,一經發現,由縣衛生局報物價管理部門按相關法規進行處罰;鄉村醫生不得私自進購藥品,一經發現,由縣衛生局報藥監、工商等部門按相關法規嚴肅查處。

(六)統一補助發放,強化隊伍管理。鄉村醫生收入由公共衛生補助、購買服務形式下取得的公共衛生服務收入及診療活動的收入(含醫療服務收入及基本藥物補助)三部分組成。公共衛生補助及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根據安排的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及完成質量,采取購買服務的形式發放;診療活動收入作為鄉村醫生的工資。

(七)單獨核算,確保獨立。村衛生室的業務開展實行財務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村衛生室的人員在開展診療及其他活動時,產生的風險和責任由當事人承擔。

七、完善管理基礎

(一)多渠道籌集村衛生室補助資金

保障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是推進鄉村衛生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重要基礎,多渠道籌集村衛生室補助資金,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渝府發〔〕98號)要求。足額落實鄉村醫生從事公共衛生服務每人每月400元的補助資金;二是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按市政府規定足額落實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后,藥品收入減少部分的補助資金;三是根據鄉村醫生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任務和數量,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補助經費中按一定比例落實對鄉村醫生的補助;四是將鄉村醫生從事基本醫療服務的診療收入納入村醫收入范圍;五是有條件的村集體等組織對鄉村醫生給予支持。

(二)加強村衛生室建設

要因地制宜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2015底年全縣村衛生室達到國家標準。村衛生室建設用地由村委統一無償提供,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一是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應有70%以上的比例,無償提供滿足村衛生室需要的業務用房,除水電等支出外,不得收取租金等費用。二是按照方便群眾就近就醫的原則,適度布點,爭取各種項目資金建設單獨的村衛生室。

(三)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服務能力

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人員繼續教育和培訓制度。定期組織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人員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進修學習,積極參加崗位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鄉鎮衛生院制定村衛生室從業人員培訓計劃,通過業務講座、臨床帶教和例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切實提高村衛生室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縣衛生局要從農村衛生和鄉村醫生實際出發,合理制定人才培養規劃,做好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和評估工作。支持鄉村醫生參加醫學學歷教育,鼓勵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制定農村適宜衛生技術推廣規劃,依托現代信息網絡,大力開展鄉村醫生實用技能培訓,促進適宜技術、適宜設備和基本藥物在農村規范合理應用。

(四)為鄉村醫生建立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障

一是凡符合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鄉村醫生,納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障范圍,使鄉村醫生有基本的養老保障。二是結合市戶籍制度改革政策,符合條件的村醫可自愿轉為城鎮人口,并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條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待遇。

八、績效考核

(一)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實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共衛生服務指標的完成情況;村衛生室的醫療服務質量;群眾的滿意度等。考核評分辦法見《縣衛生局關于印發《縣農村衛生服務質量評價方案》(試行)的通知》(衛生發〔〕33號)。

(二)考核得分參與村級購買服務的有效工作量的計算,建立數量和質量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強化績效管理。

村衛生室建設方案范文第5篇

一、明確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明確鄉村醫生職責,改善村級衛生服務設施,實現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將村衛生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門診統籌實施范圍,完善鄉村醫生補償、養老政策,健全培養培訓制度,規范執業行為,強化管理指導,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方便群眾、功能實用、規范管理的原則,把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和村衛生室建設作為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科學規劃布局,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措施,完善服務功能。

(三)目標任務。到2012年底前,全縣行政村實現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100%的村衛生室要進入村委會或村集體資產場所營業;2012年底前80%的村衛生室達到標準化水平,30%的鄉村醫生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達到100%;到2015年,100%村衛生室達到標準化水平,50%的鄉村醫生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明確鄉村醫生職責

鄉村醫生(包括在鄉村執業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下同)主要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指導下,按照服務標準和規范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協助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落實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按規定及時報告傳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使用適宜藥物、適宜技術和中醫藥方法為農村居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一般診治,將超出診治能力的患者及時轉診到鄉鎮衛生院及縣級醫療機構;受衛生行政部門委托填寫統計報表,保管有關資料,開展宣傳教育和協助新農合籌資等工作。

三、實現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

(一)明確村衛生室規劃設置和建設標準。縣衛生局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綜合考慮轄區服務人口、農村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合理規劃村衛生室設置。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設置1所村衛生室;人口較少或交通便利的村,可聯合設置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則上不設村衛生室。

村衛生室房屋和基本裝備要按國家規定合理規劃配備。原則上,村衛生室業務用房面積達到100㎡以上,設有獨立的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及開展基本醫療服務的基本設施,設施設備應達到《湖北省村衛生室建設標準(試行)》要求,對村衛生室建設實行統一設計、統一外觀、統一標識、統一配置。

村衛生室可以由鄉村醫生聯辦、個體舉辦,或者由政府、集體或單位舉辦,經縣衛生局批準后設立。縣、鄉人民政府把村衛生室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規劃統籌考慮;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村衛生室的房屋建設和設備購置。

(二)合理配置鄉村醫生。縣衛生局應本著方便群眾和優化衛生資源配置的原則,制定鄉村醫生的配置標準。鄉村醫生可在村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包括村衛生室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辦的診所等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由縣衛生局會同有關部門考核確定,原則上每千名服務人口應有1名鄉村醫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適當增加;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執業。可綜合考慮鄉村醫生隊伍現狀、農村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條件等因素,以鄉鎮為單位,在鄉鎮范圍各村衛生室之間合理調配鄉村醫生。引入競爭機制,聘用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較高的人員到村衛生室工作。

(三)多途徑解決村衛生室“空白村”。縣衛生局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對目前沒有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行政村,要積極鼓勵有資質人員舉辦村衛生室,或者由政府建設村衛生室。縣政府按醫改目標責任制要求,確保2012年底前實現村衛生室行政村全覆蓋。縣衛生局要采取定向培養、委托培訓、鄉鎮衛生院派人駐點等多種方式引導鄉村醫生到村衛生室執業,確保每個村衛生室都有合格的鄉村醫生。

四、加強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管理

(一)嚴格鄉村醫生從業準入管理。鄉村醫生必須具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并在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并獲得相關執業許可。在村衛生室從事護理等其他服務的人員也應具備相應的合法執業資格。縣衛生局要嚴格按照《執業醫師法》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準入管理。原則上新進入村衛生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嚴禁并堅決打擊不具備資格人員非法行醫。2012年11月底前,縣衛生局負責完成具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執業(助理)醫師證書的鄉村醫生的核定登記工作。

(二)強化縣級衛生等部門的管理職責。縣衛生局要將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納入管理范圍,對其服務行為和藥品器械使用等進行監管。要建立健全符合村衛生室功能定位的規章制度和業務技術流程,組織鄉村醫生培訓。要科學劃分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職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量,加強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為財政補助經費核算和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進行動態調整的依據。縣衛生、財政、價格等部門要加強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補助經費使用的監管,督促其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公開醫療服務和藥品收費項目及價格,做到收費有單據、賬目有記錄、支出有憑證。要明晰村衛生室產權,政府配給的各項資產屬國有資產,由所在地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2012年11月底前,鄉鎮財政所和鄉鎮衛生院界定登記工作。

(三)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由縣衛生局統一組織,以鄉鎮為單位,在不改變鄉村醫生身份和村衛生室法人、財產關系的前提下,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實施“六統一兩獨立”的一體化管理,即統一規劃和建設,統一人員準入,統一業務管理,統一藥械購銷,統一財務管理,統一績效考核,財務獨立核算,責任獨立承擔。由縣衛生局委托鄉鎮衛生院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進行技術指導,通過以鄉帶村的一體化管理,帶動村衛生室業務水平提高。到2012年底,全縣鄉村衛生服務全部實現一體化管理。

(四)嚴格村衛生室績效考核。按照衛生部辦公廳《村衛生室績效考核參考指標(2012年版)》(衛辦農衛發〔2012〕34號)的要求,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對村衛生室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村衛生室相關補助掛鉤。

完善政府補助考核撥付辦法。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資金,由縣衛生局組織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考核,并經縣衛生局和財政部門審定后,70%按月發放,30%年終考核后一次性撥付。縣財政局將補助資金通過銀行直接劃入每位鄉村醫生個人帳戶。

(五)提高村衛生室信息化水平。將村衛生室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和管理范圍,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其服務行為、藥品器械供應使用加強管理和績效考核,提高鄉村醫生及村衛生室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據村衛生室的功能定位設計有關軟件,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行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統一的電子票據和處方箋。

五、將村衛生室納入相關制度實施范圍

(一)在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將村衛生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執行基本藥物制度的各項政策,實行基本藥物集中采購、配備使用和零差率銷售。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要全部使用基本藥物,所需基本藥物由鄉鎮衛生院統一采購和配送。

(二)將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門診統籌實施范圍。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并將村衛生室收取的一般診療費和使用的基本藥物納入新農合支付范圍,支付比例不低于在鄉鎮衛生院就醫的支付比例。充分發揮新農合對鄉村醫生、村衛生室醫療費用和服務行為的監管作用。鼓勵各地開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利用支付政策引導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轉變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對新農合支付村衛生室診療和藥品費用的監管,防止虛開單據,騙取套取新農合資金。

六、完善長效補償機制和養老政策

(一)鄉村醫生開展基本醫療服務獲得收入。對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主要由個人和新農合基金進行支付。要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規定,合理制定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標準以及新農合支付標準和辦法。在綜合考慮新農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眾當前個人負擔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新農合對鄉村醫生的補償作用。

(二)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對鄉村醫生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合理補助。縣衛生局根據鄉村醫生的職責、服務能力及服務人口數量,明確應當由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具體內容,安排與其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相適應的任務量由村衛生室承擔,原則上應達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總工作量的40%左右,經績效考核后根據實際完成工作量,據實撥付相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不得擠占、截留或挪用。

(三)政府定額專項補助。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為保證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合理收入不降低,縣政府綜合考慮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情況,采取專項補助的方式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給予定額補償。可以按照服務人口數量或者核定后的鄉村醫生人數制定補助標準,補助水平與對當地村干部的補助水平相銜接。

鼓勵提高對服務年限長和在偏遠、條件艱苦地區執業的鄉村醫生的補助水平。

(四)積極解決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結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推進,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對符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鄉村醫生發放養老金。縣政府將采取補助等多種形式,妥善解決好老年鄉村醫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

七、健全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制度

(一)加強鄉村醫生技術培訓。制定農村適宜衛生技術推廣規劃,依托信息網絡開展鄉村醫生實用技能在線培訓,促進適宜技術在農村基層應用。縣衛生局負責實施培訓,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于兩次,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兩周。

(二)加強鄉村醫生后備力量建設。縣衛生局要摸清并動態掌握轄區鄉村醫生執業情況,編制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規劃,建立鄉村醫生后備人才庫,從本地選派人員進行定向培養,及時補充到村衛生室。提高鄉村醫生學歷層次,進行大專學歷教育。有條件的地方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和醫學院校畢業生到村衛生室工作。要結合探索建立全科醫生團隊和推進簽約服務模式,積極做好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銜接。待省衛生廳制定鄉村醫生后備力量建設指導意見后,縣衛生局制定我縣鄉村醫生后備力量建設實施辦法,于2012年11月底前下發實施。

八、落實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鄉村醫生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將鄉村醫生隊伍和村衛生室建設作為醫改的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順利實施。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協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導力度,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相關期刊更多

中關村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文物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家文物局

當代日本中國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永平县| 湖口县| 太白县| 措美县| 孟连| 瓦房店市| 辽宁省| 元江| 康保县| 碌曲县| 姜堰市| 五莲县| 吐鲁番市| 鄂托克前旗| 梁河县| 黔南| 上林县| 临桂县| 含山县| 班玛县| 响水县| 阿图什市| 萍乡市| 丹江口市| 巍山| 岫岩| 永寿县| 鄄城县| 德清县| 贡山| 宁德市| 池州市| 永昌县| 衡东县| 海晏县| 民乐县| 定南县| 鹰潭市| 诏安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