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支氣管炎指導意見

支氣管炎指導意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支氣管炎指導意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支氣管炎指導意見范文第1篇

方法:將568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在三伏天進行三伏灸治療。

結果:總有效率達85.96%。

結論:三伏灸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三伏灸 呼吸系統疾病 體會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6-0371-02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通過辨證分析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1 臨床資料

本院于2009年開展三伏灸治療,共治療患者568例。其中堅持3年有367例,堅持2年有121例,堅持1年有80例。鼻炎患者178例,支氣管炎患者122例,哮喘患者154例,反復感冒患者114例。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方法。選取玄胡、白芥子、麻黃、細辛、麝香等多味中藥按比例研末調和,于治療當天用新鮮的姜汁(姜汁中按比例加入搗碎的3%的冰片和2%的薄荷腦)調成膏狀待用。治療時,患者坐位,暴露治療皮膚,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膠布將藥膏貼于穴位上,藥膏約搓成直徑1cm,高度0.5cm的丸狀。每伏各貼藥一次,各種病癥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鼻炎選穴:內關(雙)、大椎、大杼(雙)、風門(雙)、肺腧(雙),過敏性加風池(雙)血海(雙);支氣管炎、哮喘選穴:第一次取大椎、風門(雙)、膏肓(雙);第二次取陶道、肺腧(雙)、噫嘻;第三次取身柱、心腧(雙)、檀中、;辨證加減,實證加取定喘(雙);虛證加取腎腧(雙)、膏肓腧(雙);痰多黃稠加取豐隆(雙)痰質稀泡沫多加取中脘。反復感冒選穴:大椎、風門(雙)、肺腧(雙)、膏肓(雙)、合谷(雙);12歲以下加取足三里(雙)。成人一般貼敷4-6小時,兒童貼敷0.5-2小時,貼藥后皮膚有發熱感,灼痛感,屬正常,各人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但以能耐受為度,如自覺貼藥處有明顯不適感,可自行取下。敷貼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膚都會有溫熱感。

2.2 療程。每位病人均分別于夏季三伏天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如果中伏為20天,可加貼1次)。在三伏天期間也可進行貼敷,每2次貼敷之間間隔7―10天。連續3年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療程結束后,患者可以繼續進行貼敷,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2.3 注意事項。①貼藥后如出現水泡,不慎擦破,可涂扶他林軟膏。②治療期間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鮮,還有易化膿食物,如牛肉、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要貪涼,慎。③孕婦、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④揭藥后不宜馬上洗水,8小時后方可洗水。

3 結果

3.1 療效標準。顯效(包括部分痊愈):經1個療程治療,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隨訪1年未見復發者。好轉:經1個療程治療,隨訪1年仍有發作,但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無變化。

3.2 治療結果。本組568例,顯效286例,占50.35%;好轉204例,占35.61%;無效78例,占14.04%;總有效率85.96%。筆者通過臨床發現哮喘的治療效果優于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治療效果優于鼻炎,病程短的效果優于病程長的,反復感冒的患者0―歲6效果明顯優于6歲以上患兒。

4 典型病例

劉某某,男,59歲。主訴:喘咳20余年,頻頻發作,發作時咳喘胸悶氣促,不能平臥。每逢夏秋,最易發作,往往持續數日。經用本方法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自訴癥狀明顯減輕,第二年,貼敷三伏灸后,就感到胸悶氣促癥狀明顯減輕,發作時間減少,第三年后,電話隨訪,自訴哮喘癥狀沒有發作。

5 體會

三伏灸療法是在中醫“冬病夏治”、“治末病”理論指導下的一種預防為主的療法?;歼^敏性鼻炎、哮喘、支氣管炎、反復感冒這類疾病的患者、中醫認為肺、脾、腎臟器功能低下為內因,外寒侵襲為外因。該類疾病通過三伏灸療法治療后,均能夠提高患者機體的正氣,增強抗病力,更好的驅邪外出,緩解或使不適癥狀發作次數減少或消失。首先,“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此時人體陽氣最旺盛,腠理開泄,經脈氣血通暢,穴位敏感,患者氣血循環旺盛,可以更好的提高藥物效能。其次,夏熱當令,人之正氣驅表向外,有驅邪外出之趨勢,可以很好的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利于這類疾病迅速恢復。正氣虛時易誘病而發,所以,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貼藥年限長,次數多,則其療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該療法選穴多在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和督脈上,皆屬陽經穴位,陽經為多氣多血之脈其穴可溫陽散寒,通經活絡,固衛肌表。鼻炎選穴:內關、大椎、大杼、風門、肺腧,過敏性加曲池、血海;內關、大椎、大杼、風門,可固衛肌表,抵御外邪;肺腧為肺之背俞穴,是肺氣轉輸、輸注于背部的穴位;諸穴配伍,可共奏疏散局部外邪而通鼻竅之功,曲池、血海為治過敏之要穴。支氣管炎、哮喘選穴:第一次取大椎、風門、膏肓;膏肓可補虛損,益肺氣,配合大椎、風門,可補肺、驅邪;第二次取陶道、肺腧、噫嘻;以止咳化痰,補肺氣;第三次取身柱、心腧、膻中,膻中為氣會,宗氣積聚之處,能寬胸理氣,降氣平喘,并可培土生金進一步加強補肺作用,三穴配伍可寬胸理氣補肺。辨證加減,實證加取定喘,平喘益肺;虛證加取腎腧、膏肓,進一步增強補肺益氣之功,痰多黃稠加取天突、豐隆清熱化痰,痰質稀泡沫多加取中脘利濕化痰。反復感冒選穴配伍可提高自身正氣,更好的驅邪外出,增強抗病力。

在藥物方面,選擇的是辛香走竄、化痰平喘、止咳利咽、散寒驅邪之藥,共同配伍可以治療該類疾病。用膠布貼服使局部形成了一種汗水難以蒸發擴散的液體密封狀態,可增強透皮吸收率,在新鮮的姜汁中加入3%搗碎的冰片和2%的薄荷腦能使表皮細胞間隙加寬,使藥物更快的由肌表直達腠理,增強透皮吸收率,提高療效。薄荷腦并使肌膚產生清涼感,以減輕燒灼感及疼痛。

支氣管炎指導意見范文第2篇

19世紀中葉,在戰爭期間,南丁格爾在手術室旁設立手術后病人恢復病房,被認為是ICU的起源。1923年,Dandv在Hopk1n、醫院建立神經外科病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Dandv和Gush1ng建立起第一個24 h管理的術后恢復病房。20世紀20至50年代脊髓灰質炎流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國和歐洲利用較大的空間建立能夠容納較多病人的搶救單位,給患者應用鐵肺和手動通氣,包括麻醉科、內科和外科醫生組成多學科的專家隊伍,這是現代ICU的最早嘗試。丹麥哥木哈根麻醉醫生Bjorn 1bsen,1953年首次通過氣管切開氣管插管進行正壓通氣,1953年被公認為現代ICU元年。1960年,Max  Harrv  We1l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率先建立4張床的ICU,首次建立心、肺等臟器生命指標監護的醫療體系,建立專業的ICU團隊,被公認為現代ICU之父。

2 美國PCCM發展史

呼吸醫學起源于結核病的治療,因此,呼吸專業興起于結核病流行時期。20世紀40年代以后,由于有效的抗生素接連出現,結核病得到控制,患者人數迅速減少,這是呼吸醫學經歷的第一次事關學科生存的沖擊。其后,肺功能檢查以及氣管鏡等技術的發展使呼吸專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專業業務范圍趨于穩定,直到危重醫學出現。20世紀80年代開始,危重癥醫學在美國進入快車道,從業人員供不應求,這是呼吸醫學遭受的第二次沖擊。20世紀80年代,美國胸科學會(ATS)提出學科的生存和發展與危重癥醫學息息相關,井于1995年發表官方聲明,美國PCCM執業醫生應為所有內科ICU患者提供服務。

20世紀80年代,當美國危重癥醫學與ICU業務開始正式起步時,CCM醫生應該經歷什么培訓,具備什么資質屬于一個探索性的問題,因為此前史上從來沒有這一專科。美國內科、麻醉科、急診科與外科幾個不同領域的學會在洛杉磯舉行聯合集會,大家一致認為,CCM應該是一個亞??疲芘嘤柕尼t生必須已經完成???內科、外科、急診科或是麻醉科)住院醫師階段的培訓才能進入CCM亞??齐A段培訓。因為各??谱≡横t師階段的培訓時程不等(內科3年、外科5年、麻醉科與急診科4年),對入學標準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最后決定由各??茖W會各自舉辦自己的CCM亞??婆嘤?,學制訂為2年。內科學會注意到CCM內容與呼吸科高度重疊,因此決定只要另加1年,培訓人員即可獲得呼吸疾病(PM)與CCM雙重認證,三年可以獲得PM與CCM雙重認證的PCCM培訓項目由此誕生。據統計,美國內科ICU醫療工作內科與呼吸危重癥兩方面的治療處理占78%左右,來自大內科的PCCM專業背景優勢自然明顯。由于美國政府不直接參與醫院與醫學分科具體事項,所以,如今PCCM成為危重癥醫學的主導力量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結果,人為政策十預成分很小。另外,美國ICU擁有權在醫院,而不在科室,醫生和醫院是合同關系,沒有所謂占地盤的現象。以處理內科情況為主要支柱之一的ICU業務對于已完成內科住院醫師訓練的PCCM學員屬于駕輕就熟,可以保證順利地銜接到CCM與PM亞??婆嘤杻热?。據統計,2014至2015年美國參加PCCM培訓的成員占參加成人危重癥醫學培訓人數的72.8%,美國PCCM一枝獨秀自是必然。

3 中國危重癥醫學的發展歷史

20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基木上是在少數醫院采用簡易人工呼吸器或麻醉用呼吸機進行,多數醫院不能常規開展機械通氣進行較長時間的生命支持治療。與西方國家一樣,國內呼吸科早期大多起步于診治結核。20世紀50年代開始,呼吸科逐漸獨立,重點轉向診治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肺炎等疾病,經常面對呼吸衰竭患者。20世紀70年代起,上海中山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等開始建立比較簡單的ICU和系統引進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應該說,中國現代ICU的建立真正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①1982年:北京協和醫院成立加強醫療科,重點收治外科術后患者,起步初始為外科ICU; 2020世紀80年代初:上海中山醫院、廣州呼吸病研究所、解放軍總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成立了獨立醫療單元、全天候運行的RICU。應該說,國內現代ICU的起源是兩條路:以外科ICU起源的和以呼吸ICU起源的,殊途同歸。2003年的SARS以及2008年汝川地震等事件,大大促進了國內ICU的發展。

我們應該銘記這些為中國現代ICU發展作出壓大貢獻的前輩們:上海中山醫院李華德教授(1978年出版了中國現代史上第一部機械通氣專著)、陳德昌教授(創立了協和醫院第一個ICU,中國外科ICU之父)、翁心植院士(中國肺心病防治的創始人之一,建立了中國最早的RICU之一)、鐘南山院士(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了RICU,中國現代醫學史上注定要載入史冊的醫生)、劉又寧教授(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了RICU ,井在1990年出版了中國影響最大的機械通氣專著,被認為是影響幾代人的權威著作)。我們也應記得提出“中國呼吸與危重癥應捆綁式發展”理念的王辰院士,早在2000年王辰院士就多方呼吁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相結合的重要性,井在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發表了“呼吸內科醫師應對我國危重癥醫學的發展承擔重要責任”的述評,井全力推動,方有今天的局面。我也深刻體會到:學科的引領人物確實需要有長遠的眼光,引導學科發展的米來。

4 中國呼吸病學發展過程

呼吸學科是國內建立與發展最早的醫學專科之一。回首過去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學科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肺結核防治階段(20世紀初至60年代末):主要任務是肺結核防治,此間形成了呼吸學科的雛形。國內許多呼吸科即脫胎于結核科或與結核科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系。第二階段為肺心病防治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成立了全國和各大區和各省(區市)的肺心病防治協作組,重點開展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的防治研究。此間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開展了呼吸疾病診療的技術體系,如肺功能、血氣分析、機械通氣、支氣管鏡等。各醫院先后在內科中建立起呼吸專業組,后又設立獨立的呼吸科。在肺心病防治工作中,對肺心病急性發作合井肺性腦病重癥患者的治療,催生了最初的重癥監護醫療單元的建立。第三階段為現代呼吸病學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全方位開展各種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與國際呼吸學科發展趨勢相呼應,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學的捆綁式、交融式發展成為其主要特征。在這一階段,許多呼吸科建立了呼吸重癥監護治療病房(RICU)或內科重癥監護治療病房(MICU ) ,客觀上形成了呼吸與危重癥醫學???PCCM)的初步格局。與此同時,危重癥醫學在國內被作為“獨立”的“二級學科”,在過去10余年里發展迅速,成為一支重要的臨床力量。需要正確面對的是,目前國內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和綜合的“重癥醫學科”在內科危重癥醫療中存在業務重疊和交又,因多種原因形成各自的發展理念。如何定位、交融、共同發展成為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學兩個學科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5 國內PCCM體系的建立和醫生的培養

雖然國內呼吸病學領域早在20世紀70年代起就有了PCCM體制的雛形,80年代起進入快速發展期,而且目前國內大部分三級甲等教學醫院均設置有RICU,1/3-1/2的大醫院呼吸科已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但是,國內PCCM的發展還有諸多需要迅速加強的地方。首先,作為行政與學科帶頭人,科室領導一定要認識到PCCM是呼吸科的主要發展方向,是現代呼吸病學的基木格局,已經形成內科專業( spec1alty)下一個極為重要的???sub-spec1alty ),科室名稱亦應作相應更改。其次,必須積極借鑒國際經驗和根據我國情況,迅速建立PCCM??漆t師培養體系。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期將出臺《關于建立??漆t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呼吸醫師必須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動員住院醫師選擇PCCM專科,堅定地推動PCCM??漆t師培訓,形成學科發展的人才基礎。再次,呼吸醫師必須開拓視野,積極學習以臟器監測和支持技術為代表的危重癥醫學知識,如血液動力學檢測、連續腎臟替代治療(CRRT)、液體管理、營養支持治療等,井在臨床實踐中積極應用,提高在危重癥領域的能力和水平。

支氣管炎指導意見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醫延續性護理;再入院率;慢性阻塞性肺疾??;咳喘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老年醫學科住院的COPD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2013年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標準[3],同時排除肺結核者、無氣流受限表現者、過敏性哮喘者、合并惡性腫瘤者。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56~77歲;病程2~14年。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60~75歲;病程2~16年。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住院期間疾病的基本知識、健康宣教以及用藥與飲食等方面的指導和建議,出院后按照醫生醫囑定期門診隨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中醫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情志護理:中醫認為異常情志的變化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情志過急,則可能導致心、肝、脾、肺、腎的損傷,導致病情反復或者加重[4],也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復,COPD患者受疾病困擾,容易出現擔憂、恐懼等負面情緒,我們可以采取以“喜”克之,如講解趣事奇聞、成功案例等,以消除患者焦慮、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2)飲食調節:囑患者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辛辣、刺激、容易過敏等食物,同時根據患者不同的中醫辨證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如腎虛、脾虛、肺虛型,建議以高營養、容易消化、滋潤的食物為主,如肉汁、豆類、奶類等;針對肺氣郁閉患者,可以多食用杏仁粥、生姜蘿卜汁等宣肺、開郁的食物;針對風熱犯肺證者,可服用金銀花茶等清熱化痰;(3)穴位按摩:家屬或者護理人員可以對風門、肺俞、定喘等穴位進行揉按,時間2min/次,對天突、膻中、太淵、中府等穴進行點按,時間同樣為2min/次,可以起到化痰止咳、調理肺氣、促進氣血通暢等功效;(4)健康指導:根據患者病情,可指導患者慢跑、快走、腹式呼吸等,每次5~10min,以增加肺臟的儲備功能;(5)隨診觀察:出院后,由責任護士每10d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詢問患者的情況,并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進行解答,同時對患者的下一步中醫護理提出建議。

1.3效果評價

觀察3個月內2組患者因COPD發作再入院率,同時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價[5],比較中醫延續性護理的成效。COPD管理量表包括51個條目,每個條目積分范圍1~5分,總分51~255分,該表包括自我效能(9個條目)、信息管理(8個條目)、情緒管理(12個條目)、日常生活管理(14個條目)以及癥狀管理(8個條目)。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3個月內再入院率對比

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在3個月內再入院率對比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時自我管理評分情況對比

2組患者出院時的COPD自我管理評分沒有統計學差異,比較2組患者出院3個月時自我管理評分情況,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的COPD自我管理評分有明顯差異(P<0.05)。

支氣管炎指導意見范文第4篇

自1991年開始,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首次開展大容量肺灌洗治療煤工塵肺的臨床研究,到目前為止,已成功灌洗3500余例,安全有效。同時,對于肺灌洗前后和由于存在肺灌洗禁忌證不能進行肺灌洗治療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療養治療,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在此簡要介紹我院針對塵肺病人采取的一些療養治療方法,以饗讀者。

1 針對患者塵肺病情、并發癥和合并癥情況,進行療養治療前呼吸功能評定、自覺癥狀評定和心電圖評定,制定合理的療養治療方案,并與患者及時溝通,要求其積極配合醫生完成療養治療方案。出院時再次進行功能評定,了解療養治療效果。

2 療養治療方法

2.1衛生宣教。療養院指派一名塵肺病防治方面的專家以授課的形式向塵肺病人宣傳塵肺病特點和防治知識,同時介紹大容量肺灌洗相關知識,使病人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

2.2 入院后患者要禁煙酒,要遵守療養院的各項規章制度。

2.3 服用國內目前唯一的準字號藥物,由杭州胡慶余堂生產的“矽肺寧”抗纖維化治療。服用方法:1次4片,3次/日,口服。

2.4 氧療。指征為緩解期PaO2≤7.3kPa,PaO2≤7.3~7.8kPa伴右心衰竭或紅細胞壓積≥55%。方法為2~3ml/min,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可間斷和持續吸氧。

2.5 呼吸肌功能康復。

2.5.1 腹肌肌力及胸廓活動的訓練。

2.5.1.1 腹肌肌力練習?;颊哐雠P位,頭部稍抬高,腹部放置沙袋(開始為1.5~2.5kg),然后做挺腹練習。以后可逐漸增至5~10kg,每次腹肌肌力練習5min。亦可做曲下肢屈髖屈膝使兩膝盡量接近胸壁的練習,以增強腹肌。其它增強吸氣肌肌力的練習可用抗阻呼吸法。使用抗阻呼吸器使患者在吸氣時產生阻力,呼氣時無阻力。開始練習3~5min,一天3~5次,以后練習時間可增加至20~30min,以增加吸氣肌耐力,還可不斷減小吸氣管的直徑增強吸氣肌肌力。

2.5.1.2 增加胸廓活動度練習:①增加一側胸廓活動?;颊咦?,以擴展右側胸為例,先做向左的體側屈,同時吸氣,然后用手握拳頂住右側胸部,做屈向右的側屈,同時呼氣。重復3~5次,休息片刻再練習。一日多次。②活動上胸及牽張胸大肌。 吸氣時挺胸,呼氣時兩肩向前、低頭縮胸。亦可于仰臥位練習。③活動上胸及肩帶練習。坐于椅上或站立位,吸氣時兩上臂上舉,呼氣時彎腰屈髖同時兩手下伸觸地,或盡量下伸。重復5~10次,一日多次。

2.5.1.3 上肢練習。由于不少上肢肌既是肢體肌亦是呼吸肌,當上肢活動時即失去輔助呼吸的功能,因此易產生呼吸短促,通過有規律的練習可提高適應性。上肢練習通常采取高于肩部水平位的練習,可做體操棍(如斜向、旋轉)練習,或在高處做套圈練習等,每練習1~2min,休息2~3min,一日2次。

2.5.1.4 糾正頭前傾和駝背姿勢。患者站于墻角,面向墻,兩臂外展90°,手扶兩側墻(牽張鎖骨部)或兩臂外上舉扶于墻(可牽張胸大、小?。?,同時再向前傾,做擴胸練習。也可兩手持體操棒置于后頸部以牽伸胸大肌和做挺胸練習。每次練習2~3min,每日多次。

2.5.2 恢復腹式呼吸的訓練。由于塵肺患者橫膈常受肺氣腫抵擠而下沉,并限制其活動,患者為獲得足夠氧而改用胸式呼吸和用輔助呼吸肌進行呼吸,有時甚至錯誤地在吸氣時收縮腹?。ê魵饧。?,因此不僅不能增加通氣量相反增加了用于呼吸肌的耗氧量(從2%增至30%~ 50%),形成惡性循環,恢復腹式呼吸練習即可打破此惡性循環。

2.5.2.1放松。用以放松緊張的輔助呼吸肌群,減少用于呼吸肌的氧耗量,減輕氣短、氣急癥狀,緩解緊張心理,為以后的康復治療創造良好條件。

2.5.2.2 縮嘴呼氣法。是使呼氣時氣道中維持一定的壓力,不致為增高的胸內壓過早地壓癟,使肺內殘留氣較多地呼出,從而可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緩解缺氧癥狀。其方法為呼氣時經口,使嘴唇緊縮,僅留較小的空隙,然后徐徐將氣體吹出,吸氣仍經鼻腔進行。

2.5.2.3 暗示呼吸法。為誘導進行橫膈(腹式)呼吸,而橫膈活動必定伴隨腹腔容量的改變而鼓起和陷下。腹部加壓呼氣時,可進一步抬高橫膈,有助于膈肌收縮。暗示呼吸法還可起到誘導呼吸方向的作用。常用方法有:①雙手置上腹部法:患者仰臥或坐位,雙手交疊,置于上腹部(劍突下、臍上方)。呼氣時腹部下陷,兩手也隨之下沉,于呼氣末稍用力加壓,以增高腹內壓,使橫膈進一步抬高;吸氣時讓患者腹部徐徐隆起做對抗加壓的訓練。如此反復練習,可較快地恢復橫膈的活動。 ②下胸季肋部布帶束胸法:患者取坐位,用一寬布帶交叉束于下胸季肋部,患者用手分別抓住布帶兩頭。呼氣時收緊布帶(約束下胸廓,同時也可增高腹內壓),吸氣時對抗此加壓的布帶而擴展下胸部,同時徐徐放松束帶,反復進行。由于吸氣時橫膈收縮至一定幅度后,必然產生擴張下胸的效果,此方法有助于誘發此效果。也可用患者兩手或治療人員兩手擠壓下胸部代替布帶。③兩手分置胸腹法:患者仰臥或坐位、一手置于胸部(通常置于兩乳間胸骨處)、一手置于上腹部與①同。呼氣及腹部下陷時置于腹部的手隨之向下,并稍加壓,吸氣時腹部對抗此加壓的手,使之徐徐隆起。在呼吸中置于胸部的手要基本保持不動。此法可用以糾正不正確的腹式呼吸的方法。④抬臀呼氣法:仰臥、兩足置于床架上,呼氣時抬高臀部,以使內恥上移,迫使橫膈上抬;吸氣時還原。

以上治療,原則上由治療人員指導,由患者自己進行,對癥狀較重或一時不能理解合作者,可由治療人員輔助進行。

2.5.2.4 緩慢呼吸。這是指與呼吸短促相對而言的緩慢呼吸,可以減少解剖死腔量從而提高呼吸效率。通常先呼氣后吸氣,呼吸方法同前。注意每分頻率不宜過慢,事實上過慢呼吸并不有利于糾正缺氧情況,反增加呼吸耗能,通常每分呼吸頻率控制在10次/min左右。

為防止呼吸過頻而出現過度換氣綜合征(頭昏、頭眩、胸悶等不適)。塵肺病患者處于低氧血癥時每次練習呼吸次數不宜過多,即練習3~4次,休息片刻再練,逐步做到習慣于走路、活動中進行腹式呼吸。

2.5.2.5 吞咽呼吸法。對呼吸肌非常無力者可采用張口將氣包在口腔內,緊閉口唇,用舌將氣推送到咽喉部,然后進行輕輕吸氣,該氣通過打開的會厭進入肺部(注意不是咽入胃內),可增加潮氣量,最終增加肺活量。

2.6 針對合并癥和并發癥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

2.7 氣候療法。北戴河屬于海洋氣候,年均氣溫10.62℃,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0.6%,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4000至7000個,為一般城市的10至20倍。我們組織患者在氣候良好時在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同時進行適量的醫療體育活動。

2.8 日光浴。北戴河一年中有281個晴天,陽光輻射時間長,空氣中紫外線含量豐富。通過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促進維生素D3的生成。維生素D3具有改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功能的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證明,維生素D3是肺功能最好的支撐物質。方法是:選擇日光充足條件,使日光直接照射全身皮膚,開始時每次15min,每天1次,以后逐漸增加時間,以不曬傷皮膚為原則,7~10天為一個療程。

2.9 景觀療法。利用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達到煥發精神、增強體質、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勝地,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安排適當的景觀觀賞,從而達到身心愉悅,促進健康。

2.10 物理療法。

2.10.1 超短波治療。用于塵肺病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者。在前胸和左后背用板狀電極對置,應用無熱量或微熱量,每日1次,每次20min,15~20次為一療程。

2.10.2 超聲霧化治療。用于消炎、抗痙攣、利于排痰、保護黏液毯和纖毛功能。每次20~30min,每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也可到深海取純凈的海水適當稀釋后霧化吸入,注意運輸和保存時的無菌,每次10~15min,每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

2.11 醫療步行。訓練別注意呼吸時不應用力。運動靶心率計算公式為:(運動試驗中最高心率-安靜心率)× 70% +安靜心率。運動中,除了以心率控制外,在運動后不應出現明顯氣短、氣促或劇烈咳嗽。運動方案采用準備活動、訓練活動和結束活動三部分。

相關期刊更多

氣象與減災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西省氣象局

大氣科學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江蘇省教育廳

臨床肺科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安徽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巍山| 电白县| 白玉县| 三门峡市| 灵寿县| 大竹县| 伊金霍洛旗| 新竹县| 镇赉县| 云安县| 苗栗县| 宽甸| 沛县| 博湖县| 丹东市| 诸暨市| 黄冈市| 凤庆县| 镇康县| 桂东县| 涟源市| 田林县| 丰顺县| 玉林市| 吉首市| 庆安县| 杭锦旗| 商都县| 宁强县| 山丹县| 普陀区| 四平市| 江都市| 太谷县| 南宫市| 本溪| 获嘉县| 肃北| 陆丰市|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