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染病宣傳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管理方面
加強對防疫工作的領導和管理,衛生院院長兼任防保組成員,督促防疫專干按時按量完成各項防疫工作任務,并參與各項工作。年終召開村醫會議,布置防疫工作任務及年終召開村醫防疫工作總結會議。
二、計免工作
年內合理的完成次常規冷鏈運轉,以村為單位,做好歷年來的漏卡漏種工作,以年至年為重點。每次運轉力爭“五苗”接種率均達90%以上,盡量開展新生兒乙肝疫苗24小時首針接種工作。同時做好各種計免資料的上報及整理歸檔工作,管理好各種疫苗的存放和器材清潔。加強對村醫計免工作的監督。
三、傳染病管理方面
提高疫情報告意識,完美疫情報告制度,按時上報,法定傳染病漏報率爭取為零。按時收集村級衛生所疫情情況。一但發現嚴重疫情,立即采取對疫點進行隔離和消毒措施,配合院領導督促本院各科室做好消毒工作,杜絕醫源性傳染病的發生;積極做好結核病人的歸口管理工作。
四、食品衛生方面
重點抓好今年食品經營,加工單位的辦證和體檢工作,爭取食品從業人員體檢率達100%,辦證率達85%以上,食品從業人員“五病”調離率達100%,食品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率為100%,每月進行食品衛生管理監督工作,做好食品樣品送檢工作,建立食品經營單位分戶歸檔。
五、皮膚病防治方面
加強皮膚病的防治知識宣傳力度,多出墻報,做好發放和收集各村線索調查工作,對村醫進行麻風病知識培訓,完成對歷年治愈存活的病人進行檢查,同時對其家屬進行健康體檢。協助市站做好公衛、食衛等從業人員及特殊人群的性病檢查工作,同時做好資料的歸檔工作。
六、寄防方面
按時完成年年血檢任務,發熱病人血檢村屯覆蓋達85%以上,按時上報各種統計表,積極開展“5.5”碘缺乏病的完全工作。
七、學校衛生工作
做好學校衛生監測和經常性衛生宣傳工作,掌握全鎮學生數,校醫健教數、教師名單,做好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和體檢及驅蟲工作。
八、勞動衛生方面
做好職業病報告工作及生產性農藥中毒報告、發現病例在24小時內向上級部門報告。
九、公衛方面
對公共場所從業人員每年體檢一次,爭取體檢率達100%,要求年審換證率達100%,每季度做好一次監督檢查工作。
一、管理方面:加強對防疫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成立防疫工作組,衛生院院長兼任防保組組長,防疫專干任副組長,各村衛生室負責人均為成員.防疫工作組參與各項防疫工作按時按量完成各項防疫工作任務。年終召開村醫會議,布置防疫工作任務及年終召開村醫防疫工作總結會議。
二、計免工作:年內合理的完成12次常規冷鏈運轉,以村為單位,做好歷年來的漏卡漏種工作,以年至年為重點。每次運轉力爭“五苗”接種率均達90%以上。同時做好各種計免資料的上報及整理歸檔工作,管理好各種疫苗的存放和器材清潔。加強對村醫計免工作的監督。
三、傳染病管理方面:提高疫情報告意識,完美疫情報告制度,按時上報,法定傳染病漏報率爭取為零。按時收集村級衛生所疫情情況。一旦發現嚴重疫情,立即采取對疫點進行隔離和消毒措施,配合院領導督促本院各科室做好消毒工作,杜絕醫源性傳染病的發生;積極做好結核病人的歸口管理工作。
四、食品衛生方面:重點抓好今年食品經營,加工單位的辦證和體檢工作,爭取食品從業人員體檢率達100%,辦證率達85%以上,食品從業人員“五病”調離率達100%,食品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率為100%,每月進行食品衛生管理監督工作,做好食品樣品送檢工作,建立食品經營單位分戶歸檔。
五、皮膚病防治方面:加強皮膚病的防治知識宣傳力度,多出墻報,做好發放和收集各村線索調查工作。協助縣站做好公衛、食衛等從業人員及特殊人群的性病檢查工作,同時做好資料的歸檔工作。
六、寄防方面:按時完成,按時上報各種統計表,積極開展碘缺乏病的完全工作。
七、學校衛生工作:做好學校衛生監測和經常性衛生宣傳工作,掌握全鄉學生數,校醫健教數、教師名單,做好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和體檢及驅蟲工作。
八、勞動衛生方面:做好職業病報告工作及生產性農藥中毒報告、發現病例在24小時內向上級部門報告。
一、管理方面:加強對防疫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成立防疫工作組,衛生院院長趙光輝兼任防保組組長,防疫專干李海濤任副組長,各村衛生室負責人均為成員,防疫工作組參與各項防疫工作按時按量完成各項防疫工作任務。年終召開村醫會議,布置防疫工作任務及年終召開村醫防疫工作總結會議。
二、計免工作:年內合理的完成12次常規冷鏈運轉,以村為單位,做好歷年來的漏卡漏種工作,以XX年至11年為重點。每次運轉力爭“五苗”接種率均達90%以上。同時做好各種計免資料的上報及整理歸檔工作,管理好各種疫苗的存放和器材清潔。加強對村醫計免工作的監督。
三、傳染病管理方面:提高疫情報告意識,完美疫情報告制度,按時上報,法定傳染病漏報率爭取為零。按時收集村級衛生所疫情情況。一旦發現嚴重疫情,立即采取對疫點進行隔離和消毒措施,配合院領導督促本院各科室做好消毒工作,杜絕醫源性傳染病的發生;積極做好結核病人的歸口管理工作。
四、食品衛生方面:重點抓好今年食品經營,加工單位的辦證和體檢工作,爭取食品從業人員體檢率達100%,辦證率達85%以上,食品從業人員“五病”調離率達100%,食品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率為100%,每月進行食品衛生管理監督工作,做好食品樣品送檢工作,建立食品經營單位分戶歸檔。
五、皮膚病防治方面:加強皮膚病的防治知識宣傳力度,多出墻報,做好發放和收集各村線索調查工作。協助縣站做好公衛、食衛等從業人員及特殊人群的性病檢查工作,同時做好資料的歸檔工作。
六、寄防方面:按時完成,按時上報各種統計表,積極開展碘缺乏病的完全工作。
七、學校衛生工作:做好學校衛生監測和經常性衛生宣傳工作,掌握全鄉學生數,校醫健教數、教師名單,做好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和體檢及驅蟲工作。
八、勞動衛生方面:做好職業病報告工作及生產性農藥中毒報告、發現病例在24小時內向上級部門報告。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切實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嚴格控制學生近視發病率,做好眼保健操。
2、小學生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知曉率達80%,保健牙刷的使用率達100%,。
3、健全學校各項衛生檔案,學生體檢建卡率達100%。
4、教室采光、課桌椅配套比例逐步符合教學衛生要求。
5、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健康教育。
1、按照宣城市中小學《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細則要求,做好各項衛生工作。迎接宣城市教育局關于市級“衛生學校”復查驗收工作。
2、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課時、有評價,確保學生健康知識合格率達90%以上。
3、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少先隊及每班黑板報每期開辟衛生欄目。
4、堅持每周五校衛生評比日制度,著力培養學生衛生習慣,做到常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等,確保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達100%。
(二)做好學校衛生監督工作。
1、按《學校衛生檔案》要求,做好學生病假統計工作,提高上報數據的準確性。
2、做好教學衛生管理與監督,逐步使學生課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衛生工作要求。
3、認真監督學校飲水衛生、食品衛生和飲食衛生,開展經常性的食品衛生檢查以及對外購食品的索證工作,杜絕食品衛生事故發生。
(三)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
1、繼續開展防近視工作,及時掌握學生視力動態,對近視新發病率及假性近視及時督促矯正,隨堂糾正學生讀寫姿勢(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勞用眼,按時下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
2、提高眼保健操質量,班主任要每天檢查學生眼保健操情況,對穴位按壓不準確的及時予以糾正。
3、根據傳染病在不同季節的流行特點,認真做好預防宣傳工作、消毒隔離工作。
4、做好學生計劃免疫工作。
5、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廣泛開展對手足口病、甲型n1h1型流感、近視、沙眼、齲齒、腸道蠕蟲、腸道傳染病、貧血、艾滋病、血吸蟲病、結核病、麻疹、風疹、流感、乙肝、流腦等疫病的防治,加強對殘疾體弱學生的醫學照顧和心理衛生工作。
(四)積極做好創建工作。
1、按照學校衛生工作要求,認真積累健康宣傳資料,為創建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準確的數據。
2、繼續對各班進行衛生評分,評流動紅旗(一周一次),室外繼續劃分責任包干區,定班定人負責,保持室內外清潔整齊。
四、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安全衛生工作計劃
2、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件工作
十月份:重點預防甲型h1n1型流感,其次預防手足口病。
十一月份:調查上報學校周邊食品安全情況
1.1建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與醫療救治組,明確一名業務副院長負責預防保健工作(組織機構以文件形式發至各科室,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相關人員及科室主要負責人工作會議并做好會議記錄)。
1.2規范設置預防保健科,專人負責,配有專用辦公室,配齊電腦、辦公桌椅、櫥柜、空調等必須的辦公條件。
1.3完善并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腸道門診工作制度、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疫情報告管理制度及職責、院內感染控制制度、自查工作制度、學習培訓工作制度、結核病轉診、報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報告制度等,部分制度按規定制作標牌上墻。
1.4統一規范使用衛計委監制的各種登記簿和各種統計報表。
二、健康教育
2.1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二級以上醫院至少2個,一級醫院至少1個),及時開展傳染病及其它疾病的預防控制宣傳工作,至少每2月更換一次宣傳內容(有每期圖片資料和匯總登記表支撐)。
2.2在門診大廳、輸液室、病區設立音像播放設備(電視機或電子顯示屏)定期播放疾病預防與健康保健知識,音像材料不少于6種,每周播放1次以上(有播放記錄和播放現場圖片)。
2.3開展健康咨詢宣傳與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結合國家各重大宣傳日每年開展咨詢宣傳不少于6次,健康教育講座不少于10次(有計劃或方案、圖片資料等;講座主要指對病人或家屬、社會大眾等人群。縣城醫院自行開展,鄉鎮醫院可與當地衛生院聯合開展,資料齊全)。
2.4醫療單位在診療過程中開展針對各種慢性病與康復的個性化教育。
三、傳染病管理
3.1及時、規范開展傳染病診斷、報告與救治。建立健全門診、病房、放射、檢驗相關科室登記薄,登記齊全,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保健科每天到相關科室搜索疫情并做好記錄,及時對各科室報告的傳染病進行網絡直報,每月對重點科室工作進行督查,且有督查記錄。
3.2規范開展腸道門診工作。切實做到有瀉必登與及時采送樣(按登記數10%采樣送檢),腸道門診建設做到“六有”(登記簿、采樣器材、消毒藥品、紗門紗窗、污物桶、洗手設施)。保健科于4-10月每月對腸道門診進行督查,且有督查記錄,腸道門診結束后有全年工作總結。
3.3臨床醫生對發熱病人要開具瘧原蟲鏡檢單,血檢病人應能夠在門診發熱病人登記薄上找到,常年開展發熱病人瘧原蟲鏡檢工作,其中5-10月份血檢數占全年80%,鏡檢陽性病例采集濾紙血2張、5ml抗凝血2份。預防保健科對化驗室瘧原蟲血檢工作進行督導,每月1次。縣直醫院次月2日前將血檢數報疾控中心,血片按月及時送疾控中心復檢。
3.4做好結核病診斷、登記與報告。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正常開展痰涂片工作。預防保健科每天對院內肺結核和疑似肺結核患者的信息收集與網絡上報,每月對放射、門診、傳染科等相關科室結核病登記、報告情況進行督查,有督查記錄,轉診單及時遞交縣疾控中心。結核病轉診率100%,轉診到位率95%以上。配合做好疑似病人追蹤、密切接觸者體檢工作。開展“3.24宣傳”與結核病診治培訓。
3.5做好H7N9、傷寒、出血熱、菌痢、麻疹、流腦、乙腦等病例標本采樣送檢工作,標本的采集送檢做到規范、及時。
3.6二級醫院做好傷寒、菌痢等疾病的菌株培養與報送工作,縣醫院4株、分金亭3株、中心醫院2株、中醫院1株。
3.7做好麻風病人的篩查與報告,二級醫院每年至少上報3例疑似病人、一級醫院每年至少上報1例疑似病人。
3.8麻風病宣傳與培訓:在醫院門診皮膚科、外科、神經科張貼《麻風病早知道》宣傳畫。每年至少組織培訓一次,對象為皮膚科、外科、神經科醫務人員,培訓資料齊全(簽到、講稿、試卷、圖片)。
四、艾滋病防治
4.1二級醫院VCT門診咨詢檢測任務數:縣醫院、分金亭各150人以上,中醫院、中心醫院各100人以上,數據按月上報專報系統;所有醫院艾滋病實驗室或檢測點:手術病人、產婦、性病、透析、結核病病人等必查,全年檢測率達總人口10%以上,同時完成衛計委下發的參考指標數。檢測數據均按月上報專報系統,檢測點查出的陽性病例將標本及時送縣疾控中心(檢測點實驗室工作考核細則另發)。
4.2艾滋病病例報告數據一致性:報告病例傳染病報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的紙質信息與網絡上報內容一致,全部信息填寫無邏輯錯誤。
4.3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咨詢,宣傳欄要有相應的宣傳內容。“12.1”世界艾滋病日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
五、慢性疾病管理與體檢
5.1做好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病的診治和登記,每月以電子登記表形式上報,沒有病例也要進行0報告。
5.2做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登記報告工作。
5.3積極配合衛生院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有關慢性病人每年一次體檢工作,體檢要做好登記與匯總統計。
5.4做好死因監測工作:有死亡登記冊,死亡案例及時登記報告,死亡卡填寫要完整,紙質報卡與網絡報卡一致,年度的死亡卡原始存根要歸檔保存。醫院每年開展臨床醫生的死亡證明書填寫業務培訓,每年開展一次院內死亡病例漏報調查。
六、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認真做好精神病人的診斷和治療,落實登記、上報和衛生保健工作,配合做好重性精神病人訪視、體檢工作。
七、預防接種
7.1開展乙肝疫苗首針接種的單位:單獨設置新生兒疫苗接種室并符合省衛計委11號文件有關規定要求,接種人員有《預防接種上崗證》,持證上崗。規范完整填寫乙肝疫苗接種二(三)聯單,新生兒乙肝疫苗首針24小時內及時接種率達95%以上,規范使用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登記本,乙肝疫苗領、用有完整記錄,疫苗存放符合要求。
7.2認真做好對醫護人員預防接種副反應規范處置培訓工作,積極配合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對疑似預防接種副反應的規范治療與及時報告。
八、放射防護衛生
8.1放射工作場所(侯診場所)應有《小心電離輻射》標志、《兒童慎做X線檢查》標志、《孕婦禁止入內》標志。
8.2放射場所衛生防護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要求,每年至少接受縣疾控中心監測一次。
8.3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每2年體檢1次,體檢率100%,新上崗人員必須在上崗前進行1次崗前體檢。個人劑量監測率100%,個人劑量元器件按要求及時送檢。
九、消毒質量監測及中毒救治、報告
9.1開展消毒質量監測工作,二級醫院每月至少自行開展一次全面監測,結果及時報縣疾控中心,同時每年至少接受縣疾控中心兩次抽樣檢測;一級醫院每年至少接受縣疾控中心一次全面抽樣檢測,合格率100%。
9.2加強院內感染控制,治療室、手術室、輸液室、產房等按規范做好紫外線空氣消毒工作,消毒記錄完整。
9.3醫院做好醫院污水規范處理工作,每年至少接受縣疾控對污水處理效果進行監測,二級醫院兩次,一級醫院一次。
9.4每年進行消毒管理辦法、院內感染控制培訓一次,資料齊全(簽到、講稿、試卷、圖片)
十、培訓與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