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保特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醫院藥房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不到位 醫院及藥房雖然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但一些藥劑人員沒有遵守,比如遲到、早退、脫崗等。對于近效期藥品沒有做到先進先出,沒有及時檢查近效期藥品,造成藥品資源浪費。麻精藥品沒有及時做賬,空安瓿沒有回收。雖各個藥師設置了不同的權限,但都用負責人的賬號,誰都可以進行藥品的出入庫,藥品庫存混亂
1.2藥學專業人員知識匱乏 醫院對藥師重視程度不夠,很少有機會外出學習交流,下臨床的機會少,藥師的專業知識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和提高。藥房人員少,藥師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大量的配方、發藥、領藥等日常事務上。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不能給出專業的解釋或滿意的回答,這樣患者及家屬對藥劑人員的專業水平產生質疑,更談不上為臨床和患者服務。
1.3醫院重視不夠 醫院歷來重醫輕藥,特別在醫改的方針下,取消藥品零加成,藥房沒有任何盈利的情況下,醫院就更不重視藥房。醫院對醫療設備投入大量的資金,而醫院藥房、藥庫的基礎設施建設卻嚴重滯后,藥房條件差,防鼠設施不完善,藥品質量不能保證。藥房值班室條件簡陋,值班費低。藥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
1.4醫院信息化系統不夠完善 患者看完病,必須到藥房窗口排隊刷卡取藥。藥房就要專人刷卡,這樣病人等待的時間較長。HIS不夠完善, 有時院內醫務人員對藥房一些藥品的購進信息、效期藥品信息及新特藥信息均不甚了解,不便于臨床用藥,也不利于藥品周轉。而患者要想了解藥房某種藥品有無,也要通過在藥房窗口詢問獲取。無形使藥師工作量增大。
2醫院藥房改進措施
2.1無規矩不成方圓,藥房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并保證其正常有效實施。定員、定崗,把責任落實到個人,使藥房管理制度規范化、標準化、具體化,并嚴格執行管理制度,提高藥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此外,藥房也要制定本部門相應的獎罰制度,根據藥房人員的執行情況及量化考評指標,使藥房中的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實到人,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2.2提高藥房人員素質,吸納新人,必須加強藥學人員在職繼續教育培訓,鼓勵白學為主,脫產學習為輔,對不同層次的人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可以選派藥房人員到國內外著名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培訓,或到大醫院進修,同時通過參加學術交流等活動,了解國內外醫藥學的最新信息和發展動態,吸收更多的知識最后,定期組織業務學習,提高藥房人員的整體
水平,使藥師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2.3提出藥師參與臨床用藥,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臨床藥療新課題的不斷出現和人們對藥品使用安全性的需要,為醫院藥師的職能轉化提供了新的機遇,作為醫院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藥學的核心就是研究和指導合理用藥,藥師的工作不應局限于藥房本身,而要深入臨床,讓藥師走出藥房開展藥療監護工作。通過這種做法,改變以往醫師憑經驗選藥、用藥的不良習慣,減少藥物副作用的發生,提高了醫師的合理用藥意識和素質。使藥師的工作得以重視。醫院投入資金,購進自助刷卡取藥機,患者可自行拿著醫保卡或就診卡刷卡,病人的就診信息可以查詢,一目了然。不僅減輕了藥房的工作量,也是病人等待時間縮短,大大增加患者就醫的滿意度。
2.4 網絡管理系統是現代科技的產物,是醫療機構不可缺少的部分,藥房可以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對藥房的各種信息進行管理,及時對全院的醫務人員以及病患提供最新的藥品信息,以此減少醫護人員以及病患在藥品使用中的錯誤做法,實現醫學資源的共享,同時提高各個崗位的工作效率。醫院藥學信息現代化將直接提高臨床藥師服務的效率,還能節省患者及家屬的很多時間。
關鍵詞:藥品管理;報廢;醫院
藥品是醫療業務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質保證和重要手段。藥品材料消耗占醫院各種物資消耗的比重仍然較大,藥品收入仍是醫院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人類對健康認識的發展變化,加強藥品科學管理,健全規范藥品管理制度和提高藥療服務質量應是管理中的必然和當前藥學界的一個發展趨勢。
1更新藥品管理理念
加強藥品管理意識,規范工作操作程序是今后醫療工作的趨勢。提高零距離、滲透人是“藥學服務”中的內容。由于市場經濟大氣候的影響,藥劑科同樣受到沖擊和干擾,藥品市場混亂、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各種巧立名目的宣傳費、促銷費、臨床觀察費、統方費等等,給醫院藥品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阻力和難度,使醫院的藥房工作難以正常運轉,正常進來的藥品積壓,不帶促銷費的藥品不用,面臨著不斷出現的問題,我們采取了相應的對策,避免了藥品的損失,保證了臨床藥品的供應和需求。
2分區管理,落實到責任人
一個綜合性醫院,尤其是“三甲”以上醫院,藥品品種繁多,銷售量大。管理好藥品有效期,減少藥品報廢,杜絕向病人發放已過期藥品,是每個藥學工作者的職責。但一個藥房完全靠一、兩個領藥人員來管理是比較困難的,也不太可能抽出專業人員來專門管理藥品的有效期。鑒于此,醫院藥房可以實行分片管理,即將藥品所有藥柜、調配臺等分成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由2個人負責,管理本小區內藥品的有效期,每1個月至2個月內對小區內的藥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記錄好近期的藥品情況,藥房負責人再對各個小區記錄情況進行綜合整理。還需要專人具體落實各項電腦管理措施,如根據電腦效期報警檢查、核對藥品效期,近期藥品整理、清退等工作。根據各類效期藥品的管理特點,分別設置各類藥品協管員,協助各部門管理效期藥品,責任到人,確保藥品全面質量管理。
3合理制訂藥品管理計劃
合理制訂藥品管理計劃,加強藥品的效期管理,規范藥品的儲存保管,杜絕藥品因過期或變質報廢。長效期藥,一般購進后半年左右用完,有些藥不常用,但必備,如急救藥等。短效期藥,時間在1―2個月內用完,有些藥也常用,但用量少。還有些臨床患者急需而效期很短的藥,如生物制品等,這類藥應根據病人需求,做到少進、勤進、勤銷。新藥特藥,必須有申請醫生填寫書面申請單(品名、規格、數量、科別、申請醫師、申請科主任、藥劑科主任意見),經申請科主任簽字,交藥事管理委員會討論通過,藥劑科主任簽字并安排采購,做到用多少進多少,采購后的藥品,藥劑科通知申請醫師負責使用。避免了盲目購進和藥品、經費雙積壓的現象,盤活了資金,減少了浪費。
4嚴格藥品出入庫手續
藥品入庫驗收是有效期管理的源頭,必須嚴格執行。對于 6 個月內到期的藥品拒絕入庫,特殊情況須請示報批;對于 6 ~ 8 個月內到期的藥品實行專帳登記,做好以下工作:①把好入庫驗收關。凡購進的藥品必須入庫驗收,以購藥發票為依據,認真核對,西藥看藥品的名稱、規格、數量、批號、效期,中藥看藥材的真偽、優劣、是否發霉、生蟲、摻假、變質,核對檢查無誤,驗收人員簽字方可,辦理入庫手續。②及時入賬,做好登記,賬物相符。驗收后的驗收單,藥庫、藥品會計都及時入賬,進人微機,做到賬賬相符,賬物相符,使各種賬冊制式化、統一化。③建立嚴格的藥品發放制度,堅持無方不取藥,從醫院實際出發,實行醫保、農保、統籌、保健、自費、一類管理等制度,建立品一類專柜雙人雙鎖、帳冊登記管理。做到合理用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外流,對毒麻藥品、一類采取雙人保管,定時盤點,負責到底。
5規范配置人員的操作
藥品配置過程中,規范配置人員的操作,降低因操作不當引起的漏液、藥液變色或其他情況造成的藥品報廢。定期組織配置人員進行藥物理化性質的學習,規范化操作培訓。對于性質極不穩定的藥品、細胞毒藥品、營養藥品、以及單價較高的藥品,按規定要求配制,新配制藥品及時使用,保證患者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盡量避免了患者因病情變化停藥產生的費用及藥品的浪費。
6減少多環節的藥品破損
藥品的破損主要集中在拆包、上架、排藥的過程,在拆包過程中,要正確使用工具,根據不同藥品的包裝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拆包方法,不得使用慣性將藥品倒出,嚴格分清包裝外殼和藥品,防止漏拆和丟藥; 在上架過程中,安瓿瓶裝藥品是重點保護對象,不得整筐倒入,防止藥品相互碰撞破損; 排列藥品過程中,拿藥動作要輕、要穩,防止藥品落地,加強排藥各環節工作人員的協作,加強責任心,最大限度降低藥品破損。對于玻璃瓶裝藥品,在領藥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運輸,拆包后在貨架集中排列放置,成品物流傳輸或人工配送時,都應妥善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對于安瓿瓶裝藥品,首先是標準拆包、上架、排藥的操作,其次是排藥區合理的貨位設置。將瓶裝藥品放置在工作人員易拿取的位置,瓶裝的拆另藥品及貴重藥品,原包裝上架。對于用量較大的安瓿瓶裝藥品,用大號排藥筐存放,直接整筐上架放置,降低上架過程中的破損。
7完善滯銷期藥品淘汰制
門診、病區藥房月度盤存中發現的滯銷效期藥品必須登記在滯銷藥品表中上報藥劑科主任,并通知臨床使用。對連續3次上報的品種,由藥劑科主任通過藥事委員會對滯銷品種進行綜合考評,并與臨床科主任進行協商以確定停用藥品目錄。對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批準停用藥品要及時通知臨床各科室,門診、病區藥房將庫存藥品退回藥庫,匯總后退到相應的醫藥公司。新引進的效期藥品在半年內為藥品試用期,在半年內如臨床療效不佳、滯銷的藥品可由藥劑科根據臨床信息和反饋提出意見經藥事委員會批準停用。
參考文獻
[1]陳立德,吳芬華.醫院藥學的管理與發展[J].蘭州醫學
院學報,2001,2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