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浮雕雕刻培訓

浮雕雕刻培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浮雕雕刻培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浮雕雕刻培訓

浮雕雕刻培訓范文第1篇

關鍵詞:木工數控雕刻;工藝研究;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實踐經驗

中圖分類號:TS65 文獻標識碼:A當下的時代是物質日益豐富的時代,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達到了一個新階段。原來被人們認為是奢侈品的古典藝術家居飾品,也逐步廣泛進入尋常百姓的家中。尤其是2013年以來,古典藝術家居飾品的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良好勢頭;同時,市場也對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企業生產模式向智能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模式轉型。這就必然引起生產企業在設備選用,技術規范,管理運行模式等方面都發生全新的變革。比如:由于數控加工技術的進步,數控木工雕刻機被逐步大量運用到木制品生產中,從而改變了傳統手工雕刻的主導地位,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也對生產企業的技術人才要求發生變化,具有智能化技術應用型人才成為新寵。局勢發展至今,數控木工雕刻機的生產產品可以達到幾乎完全一樣的效果,而手工雕刻不會達到雕刻效果的幾乎一模一樣,只能達到最大程度地相似。但是目前許多木材加工企業的數控雕刻加工領域管理還處于發展初期,管理比較粗放,在實際生產效率和精度仍有大幅提高的空間。本文主要研究通過工藝實驗研究能把單臺設備的加工效率再次有所提高,并為行業內人士提供相關生產實踐經驗。

1. 木工數控雕刻在木材加工行業應用存在的問題與困境

1.1 企業的管理層自身認識有誤區

數控木工雕刻機對于許多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來說對是新事物,所以會存在錯誤的認識,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加工質量低下,效率不高,浪費能源的現象存在,管理者看見了卻不知道浪費的存在。

1.2 企業技術人員水平不足

1.2.1 設計人員對圖形的矢量化精度不高導致加工效率不夠高

國內高科技的普及型數控木工雕刻機設備進入了家具制造行業已經是日新月異。但是設備的發展遠遠比人才的成長要快得多,設備使用類型多了,可真正精干的雕刻機操作員卻少之又少。對于雕刻設計,圖形的輪廓的矢量化處理會影響雕刻效果和加工效率。比如有些雕刻區域的沒有形成封閉的矢量,會影響浮雕的生成。如果有些矢量形成交叉點,導致算法無法優化,造成不必要的抬刀次數增多,影響雕刻效率。

1.2.2 設計人員對刀具路徑優化處理能力較弱

一些企業由于缺乏專業的數控技工或者現有的技術人員沒有及時更新技術培訓,在雕刻設計時常常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比如對于浮雕雕刻刀路生成時,沒有考慮刀具會不會有干涉問題;有的是用了太多短線加工代替了圓弧加工,導致生成的加工程序太過龐大。諸如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這些企業急于上馬新的數控加工項目,而配套的技術準備沒有跟上造成的。

2. 基于JDpaint軟件和三維立體浮雕雕刻機的浮雕的工效對比實驗

2.1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尋更高效的木工數控雕刻工藝。

2.2 實驗方法:對比實驗法。

2.3 實驗設備及工具材料簡介

設備:三維立體浮雕雕刻機型號MXK5826Y;其他配套普通木材加工設備如,鋸機,刨床,砂磨機等。工具:微型電動雕刻筆,手動拋光機。材料:楠木,拋光蠟。實驗場地: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木材加工生產性實訓基地。

2.4 實驗內容:雕刻鎮紙樣品

2.4.1 確定工藝:模擬福建華閩古典藝術家具有限公司的雕刻工藝和數控參數(下文簡稱工藝A)。

2.4.2 實驗準備

2.4.3 毛坯下料

本次實驗采用外購的楠木干燥小方材,長1210mm寬40mm厚35mm,經過小帶鋸截斷成為長305mm寬40mm厚35mm的實驗用材毛料,在經過平刨把毛料刨削成平整的坯料。

2.4.4 數控雕刻加工實驗過程:

(1)首先使用北京精雕JDpaint軟件制作鎮紙浮雕;

(2)生成NC程序;

(3)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樣品。

將NC文件用U盤輸入三維立體浮雕雕刻機中,設置機床的參數為:進給速度1200mm/軸轉速8000r/min,下刀深度為2mm,經過工件的安裝,定位,對刀,雕刻加工,清理毛刺,打蠟等工序后加工得到12付以下樣品。

2.5 階段實驗小結

模擬企業的各種工藝和參數(下文簡稱工藝A),雕刻制作的鎮紙作品長305mm寬40mm厚28mm雕刻深度2mm;整個雕刻加工用時4小時零8分,精度達到企業的正常標準。

2.6 實驗改進措施設計:

改進措施理論分析:影響數控雕刻加工效率的兩個重要參數是主軸轉速和伺服系統的進給速率,后續的實驗將計劃從這兩方面入手。

工藝A的樣品A存在以下可以提升的方面:鎮紙徽標和小龍部分需要精細雕刻,而“業精德厚”的文字部分所需的精度可以不必太高,所以可以設計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進給速度不同刀具轉速分段加工采用。既可以提高局部雕刻精度,又可以提高雕刻整體加工效率。

2.7 進行工藝B加工實驗

對加工得到的樣品A進行分析研究,調整工藝方法,形成新的工藝。在備料、裝夾、刀具等加工條件都不變的條件下,僅對原有加工程序進行手工修改:在進行雕刻鎮紙徽標和小龍部分時進給速度改為F600,主軸轉速不變,在雕刻“業精德厚”和空白部分時進給速度改為F2800,主軸轉速提高一倍達到16000r/min。這樣形成的工藝方案下文簡稱工藝B。這種加工方式可以簡稱為“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修改后的NC文件(加工程序)輸入機床,進行加工后得到如下一批樣品B。

2.8 改進后實驗結果分析:修改工藝和參數后得到的樣品B比樣品A的雕刻加工用時少1小時零53分比,精度也比華閩公司的正常標準要好一些。

2.9 實驗小結

雕刻程序設計前先要結合產品的品質需求,分析出產品哪些部分需要精細雕刻,哪些部分所需的精度可以不必太高,在程序設計時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進給速度,不同刀具轉速分段加工采用。這樣既可以提高局部雕刻精度,又可以提高雕刻整體加工效率。利用“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陸續開展實驗加工以下作品加以驗證。

2.10 實驗結論用于小批量試生產

運用上述“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思路設計了一組與華閩公司部件造型相同的楠木屏風嵌板浮雕件和非洲花梨羅漢床圍嵌板件的加工程序,并且把實驗結論用于小批量試生產。

2.11 實驗小結

雕刻程序設計前先要結合產品的品質需求,分析出產品哪些部分需要精細雕刻,哪些部分所需的精度可以不必太高,在程序設計時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進給速度,不同刀具轉速分段加工采用。這樣既可以提高局部雕刻精度又可以提高雕刻整體速度。這種加工方式可以簡稱為“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通過多次實驗證明,這種“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思路對于提高企業加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結論

根據實驗和生產實踐得出結論:在同樣的生產條件下,對于木工雕刻機來說,工件的進給速度和主軸刀具的運轉速度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子。工藝設計時,可以設計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進給速度不同刀具轉速分段加工(即分段進給速率加工工藝),可以提高雕刻整體加工效率。

在實驗中還總結出了以下實踐經驗:雕刻刀具磨損的判斷非常重要,具體方法如下:通過工件的加工表面中來判斷刀具的磨損情況,如果加工參數,切削用量等設置均合理,工件已加工的表面不如先前的平滑,此時可以確定刀具達到了非正常磨損狀態,需要更換刀具;另一種實踐經驗是:刀具是否磨損,磨損量的大小,最常用的判斷方法是聽聲音,如果切削聲音非正常尖叫刺耳,說明刀具的加工狀態已經不正常,此時可進行綜合分析,如果不是刀具本身質量問題,刀具裝夾也沒問題,用刀參數正常,這時候應該可以判斷是刀具磨損了,必須更換刀具;對于磨損嚴重的刀具必須及時更換,不然嚴重影響雕刻質量度,也能對數控雕刻機本身照成損害,也造成加工效率低下。

參考文獻

[1]鐘福洪.浮雕與裝飾藝術[J].景德鎮陶瓷,2011(6):10-12.

[2]我國家具業未來發展趨勢前瞻[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1,4(29):40.

浮雕雕刻培訓范文第2篇

廣東潮州木雕與浙江東陽木雕,并列為中國民間兩大木雕體系。潮州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裝飾、神器裝飾、家具裝飾、案頭裝飾等,往往經精雕細琢后貼上純金箔,顯得金碧輝煌,所以又叫潮州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歷經千年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在工藝上汲取了石刻、繪畫、泥塑以及潮劇等各種不同民間藝術的長處,融匯成獨特的風格。它的表現技法有圓雕、浮雕、通雕、陰雕、透空雙面雕等。

通雕是潮州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特色。通雕層次的多少,視材質厚薄和雕刻技藝高低而定,少則兩三層,最多的可以達到十來層。由于多層鏤空通雕的體積深厚豐滿,物象重重疊疊,交錯穿插,具有玲瓏剔透的效果,所以它特別適合表現人物眾多、情節復雜、場面宏大、景物豐富的題材。

2006年,潮州木雕被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木雕大師辜柳希及其作品

潮州木雕之所以能歷久不衰流傳至今,世世代代默默耕耘在這片園地里的民間藝人功不可沒。現任潮州木雕工藝研究院院長的辜柳希,就是潮州木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辜柳希是土生土長的潮州人。1971年,年僅17歲的辜柳希因“”中斷學業,拜潮州木雕名師陳春炎為師,從此開始了長達40余載的木雕生涯。

走進辜柳希的藝葩木雕廠,迎門聳立的是一件巨型龍蝦蟹簍。該作品高達2.8米(連底座高3.28米),直徑1.5米。這尊重500公斤的龍蝦蟹簍,其原材料是6噸重的巨型花梨木。其成品造型跌宕起伏,場景宏大復雜卻不失和諧細膩。那徑路分明的竹簍內外,交錯照應的蘆葦穿插其中,80只螃蟹在機敏地橫行霸道,30只龍蝦在靈動地張牙舞爪,翻騰的浪花里有海魚在盡情暢游……整幅作品多層次地再現了生機勃勃的海底世界。這件作品是由辜柳希策劃設計并親自操刀雕刻,在多位助手的協同努力下,歷經5年精雕細刻而成,堪稱潮州木雕藝壇上的精品。

傳統潮州木雕有大量表現宗教、儒家禮教的內容,它寄托了民眾祈求長治久安,五谷豐登,達到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辜柳希繼承我國民間藝術中宗教、古代建筑雕刻的精華,汲取現代雕塑的藝術語言,注重形似與神似兼備、塊面結構與細部精巧互補,從而形成自己宗教題材木雕作品的特色。如他設計雕刻的潮州開元寺高7.69米的紅木金漆四面千手觀世音菩薩,面容端麗,五官娟秀,煥發出莊嚴慈祥的佛光。

自1990年至今,出自辜柳希之手的4米以上大佛就有194尊。其中,174尊安放于新、馬、泰、美國等地佛寺,使得辜柳希的名字及其作品名揚海外。2005年,一尊高12.8米、重達150噸的紅檀木四面千手觀音像,從潮州運往泰國北碧府慈悲山菩薩禪寺。這尊觀音像在東南亞引起轟動,成為當地著名景觀,慕名前去進香禮拜、一睹佛光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對于有著千年歷史且技藝成熟的潮州木雕,辜柳希始終堅持傳承與創新并舉。他用精湛的雕刻技術,創作出了一個又一個靈動而鮮活的藝術形象。在獲得市場青睞的同時,他的木雕精品獲得的各類全國性的金獎就有14個,其中有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博覽會金獎等。2008年至2010年,他的木雕作品連續3年獲得深圳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特別金獎。現在,他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木雕項目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為培養新生代木雕藝人盡心盡力

為了把潮州木雕的技藝傳承下去,2007年,辜柳希籌資創立潮州市傳統工藝研究會,同時創建了潮州傳統工藝創意產業服務平臺和學習實踐培訓基地,用于傳授木雕技藝。對來培訓基地學藝的學員,辜柳希不僅不收學費,而且還自掏腰包,與學員簽訂了“第一年每月發600元,第二年每月發1000元,第三年每月發1800元”的學習合同。他如此付出,目的是為了讓有志投身這門民間藝術的學員能安心學藝。

浮雕雕刻培訓范文第3篇

【關鍵詞】東陽木雕文化 翻譯人才培養 民俗文化

東陽木雕始于唐,發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國四大主要木雕流派之一,與黃楊木雕、青田石雕和甌塑合稱“浙江三雕一塑”,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東陽的工匠把木雕工藝和家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家具風格――東陽紅木家具風格。木雕?紅木家具產業作為東陽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產業,具有深厚的產業基礎,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東陽市政府興建了國內最大的木制工藝品和木雕(紅木)家具集散地――東陽中國國際木雕城,東陽木雕已發展到七大類3600多個品種,木雕紅木家具企業3000多家,從業人員13.4萬多,集聚一批龍頭企業和著名品牌,2016年產值超過220多億元。

一、東陽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培養的意義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尤其是杭州G20峰會召開以后,東陽木雕產業化、國際化的趨勢日益顯現。但是長期以來,東陽木雕走的是傳統路線,從業人員來自家庭作坊、社會招聘,甚至是一些閑散人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東陽木雕文化走向國際急需的漢英翻譯人才,缺乏統一規劃和培養,文本翻譯資源匱乏,這與東陽木雕走向國際的趨勢不相適應。同時,東陽木雕文化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繼承傳播發揚民俗文化將對提高東陽文化軟實力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筆者認為,為了更好的培養東陽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開發和應用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是解決東陽木雕文化翻譯人才培養問題的比較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語料庫為學習者提供了接觸真實英語的途徑,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積極主動地思考、質疑、探索,最終才能掌握和使用語言。在這一過程中,英語學習者不僅可以學會英語知識,更可以學會學習技巧。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當然,語料庫在教學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語料庫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正確選擇檢索關鍵詞,適當篩選檢索結果,并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生的需求和興趣設計合適的練習活動。

筆者了解到,就如以陶瓷工藝著名的江西景德鎮市,在傳統工藝文化漢英翻譯人才培養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樣本。景德鎮悠久燦爛的陶瓷文化將如何得到更好的推廣傳承并走向世界呢?r代呼喚一大批既懂陶瓷和陶瓷文化領域的專業知識又會進行英語翻譯的專業化陶瓷旅游翻譯人才。但是,在當今國內有限的翻譯人才中,外語及專業皆得心應手的可謂鳳毛麟角,陶瓷旅游翻譯更是新鮮事物。而且從目前景德鎮外語導游的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是專職導游或旅游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很多只是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或是具有某一語言特長的社會人士。這些人雖然持有導游執業證并會說英語,但由于缺乏陶瓷文化專業知識以及相應陶瓷翻譯課程的系統學習和培訓,很難勝任陶瓷文化旅游的導游翻譯工作。其導游服務的質量必然會大打折扣,進而對景德鎮文化旅游的國際推廣和繁榮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在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趨勢下,中國的陶瓷必定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國的陶瓷文化也將更深刻地融入到世界文化遺產中。所以說,對于陶瓷文化翻譯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將更多,這無疑解決了部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為廣大英語專業學生指明了新的就業方向,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因此,培養東陽木雕漢英翻譯人才需要既有專業的英語翻譯水平又要有豐富的東陽木雕文化知識。

二、東陽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培養總體思路

翻譯人才培養方式很多,如“五化五式”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五化”即培養目標職業化、課程設置體系化、師資隊伍合理化、教學模式實踐化、實習訓練多樣化;“五式”分別指“項目實戰式”“敏捷個人式”“情景模擬式”“多元互動式”和“高效團隊式”五種教學方法。針對東陽木雕地方文化特色,借鑒以上經驗,筆者提出以下培養總體思路。

以政府主導,購買服務。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東陽木雕漢英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由東陽市紅木辦、東陽市旅游局、東陽市木雕協會等牽頭,充分發揮廣廈學院、東陽技校等資源優勢,與廣大木雕企業進行深度聯合,應用基于WordSmith Tools“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綜合軟件,大力培養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

三、東陽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四、東陽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1.校企合作開發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及教材。由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廣廈學院)經貿外國語學院與杭州世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

(1)“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文本的構建。“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文本由廣廈學院經外分院英語教研室負責構建。其內容包括詞匯、短語及篇章等。在其構建過程充分考慮了東陽木雕文化具有歷史文化特征、技術性特征及藝術性等特征。

一是東陽木雕詞匯文本。根據東陽木雕的技術性特征,詞匯庫文本內容應該包括東陽木雕材質、工具、類型、技法、流程等。

根據東陽木雕技術特征和藝術特征,詞匯庫應該包括工具:雕花斧和木敲錘、作凳、各種刀具,包括甕鑿和修光刀。東陽木雕材料:如楸木、紅松、紫檀、楠木、椴木、花梨木、菠蘿格、雞翅木、酸枝木、黃楊木等。題材:如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雕刻類型:如薄浮雕、淺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層疊雕,透空雙面雕、鋸空雕、滿地雕、彩木鑲嵌雕、圓木浮雕及白木雕等。

二是東陽木雕語匯文本。東陽木雕語匯文本的內容主要體現東陽木雕風格藝術性的語匯重構,包括木雕題材、工藝手法、木雕大師、作品類別等。

涉及東陽木雕歷史文化方面的語匯,如東陽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又稱為“百工之鄉”;被譽為“木雕之鄉”“雕花之鄉”;東陽木雕被列為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名為“中國木雕之鄉”,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國之瑰寶”。涉及東陽木雕工具方面的語匯,如“人巧莫如家什秒,三份手藝七分家什”。涉及東陽木雕藝術性方面的語匯,如東陽木雕的藝術風格,主要有六大特點:構圖飽滿大氣,層次豐富細膩,圖像寫實傳神,做工精雕細刻,格調清秀淡雅,實用與欣賞完美結合。涉及圖案設計方面的語匯,如山水、花鳥走獸、人物、家具類設計以及綜合類設計等。

三是東陽木雕篇章文本。東陽木雕篇章文本的內容主要包括東陽木雕歷史文化、木雕發展、作品介紹、產業背景等。

涉及東陽木雕歷史文化方面的篇章,如|陽木雕的歷史,唐宋時期的東陽木雕,明清時期東陽木雕的成熟等。涉及東陽木雕藝術風格方面的篇章,如東陽白木雕的藝術風格,東陽木雕圖譜,東陽木雕的裝飾性等。涉及東陽木雕雕刻題材方面的篇章,如二十四孝圖,五子登科;以及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馮宿與東陽木雕,馬坦的故事等。

2016年,東陽中國木雕城確立了打造“商旅文綜合體”的目標,并與各有關部門攜手,先后赴杭州、上海、北京、江蘇、安徽等地,開展旅游促銷推介會。截至上月底,市場共接待旅行社430家,新增139家;旅行團4268團次;游客23萬余人次,旅游熱度持續不減。2017年伊始,工藝美術行業被國家列入工業文化產業。東陽中國木雕城因此被賦予了新的職能:“創意+制造”的孵化器。

(2)“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軟件構建。“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軟件由杭州世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其主要應用WordSmith Tools綜合軟件包,它是一個在Windows 下運行的用來觀測文字在文本中表現的功能強大的綜合軟件包,共包含語境共現檢索工具(Concord)、詞頻列表檢索工具(WordList)、關鍵詞檢索工具 (KeyWords)、文本分割工具(Splitter Text)、文本替換工具(Converter)及文本瀏覽工具(Viewer)等六個程序,其中前面三個程序是主要的文本檢索工具,后面三個程序屬于輔工具。

這六個程序的各項設置由一個叫文字匠工具控制器(WordSmith Tools Controller)的程序來控制。其主要功能有語境共現、語境詞、語境范圍及搭配詞等七大功能。語境共現檢索進行時,檢索的結果是以語境在文本中的出現順序排列的。當語境共現檢索一完成,它就會以當時的缺省設置進行重新排序。

2.東陽木雕文化漢英翻譯人才培養。

(1)專業翻譯人員(導游)的培養培訓。目前東陽市統計在冊的導游約220名,旅游景點的解說人員約500人。加強這些翻譯和解說人員的培養是當務之急。

由東陽市外事辦、東陽市旅游局等牽頭,充分利用廣廈學院、東陽技校等職業院校師資及資源優勢,對上述人員進行強化培訓,使他們在一定的期限內掌握“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的使用方法,并重點突出“背景增譯法”培訓。如《中國木雕博物館展陳詞講解詞》中對東陽木雕宗師“雕花皇帝”杜云松、“雕花宰相”黃紫金、“雕花狀元”劉明火、“雕花榜眼”樓水明等的翻譯是這樣的:In Dongyang, the most outstanding wood carving masters include Du Yunsong (“Carving Emperor”), Huang Zijin (“Carving Prime Minister”), Liu Minghuo (“Carving Champion”) and Lou Shuiming (Carving Bangyan”). 對“皇帝”、“宰相”、“狀元”“榜眼” 采用直譯法,由于國外游客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就會不甚了了或產生疑問。因此,必須采用“增譯”法,即增加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翻譯。

(2)對木雕從業人員的培訓。東陽目前有木雕從業人員13.6萬人,可以通過東陽市紅木辦、東陽木雕藝術協會、東陽紅木家具協會等行業組織,以及3000余家紅木家具企業,與東陽當地職業院校一起,分期分批組織培訓,并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增加培訓的覆蓋率。通過培訓,使這些木雕從業人員能初步掌握“東陽木雕漢英語料庫”使用方法,并能利用語料庫進行簡單的英語會話。

(3)廣廈學院木雕專業學生培養。廣廈學院木雕專業從2008年開始招生,目前該專業在校生近300名,至今已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能木雕人才700名。

木雕專業的學生是東陽木雕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繼承者,也是未來與國際間木雕交流合作中漢英翻譯的中堅力量。對其培養的重點是通過語料庫學習,加強對東陽木雕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翻譯。教學中主要應用語料庫增強學習效率。可以通過圍繞語料課開展的精品課程視頻學習,木雕微信公眾號,現場講解,企業對接培訓,參展木雕培訓,如中國(東

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東博會),木雕會議英語,非遺學堂,國藝課堂等融入中國木雕英語開課。同時結合木雕技藝實訓基地也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進行專業學習。

參考文獻:

[1]吳耀武.英語語料庫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009.

[2]李俊.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翻譯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商業視角,2009.

[3]曹潤宇,宋秀云.云時代獨立學院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育理論研究,2016.

浮雕雕刻培訓范文第4篇

昆明歷史街區傳統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崇尚“方正”的思想觀念,表現出和諧穩重的哲學思考在傳統意識上對中庸思想的追求,這一點也反映在“一顆印”的建筑格局中。從對昆明歷史街區傳統民居的走訪調查中發現,雖然此種建筑形制有一定模式,但可以根據實際地形情況和各家經濟條件做出變通。真正平面近方形的建筑布局僅占五分之一,而長方形的建筑布局占到了五分之四,這是因為正房的進深加上廂房的面闊和倒座所致,進深大于正房的總面積。這種建筑布局更加合理與科學,在生活中更加方便實用。首先可調節平面上正房和廂房的房間數,其次是多戶人家可組合連接,形成連貫系列的聯排樣式,有很強的地域適應性特點。歷史文化街區的商鋪與民居除極少數三層外,基本上皆為兩層。臨街多為條式建筑,十余開間組成一幢,每五至七開間設一個封火墻。這種臨街條式建筑下層多為商店,樓上住人或做倉庫,樓梯常設在后部。布局均衡對稱,但在平面布局上就有主次、高低之分,且從地面標高和樓面高低的不同就體現出了傳統中國尊老敬長的傳統習俗。整個一層地面布局由高、中、低三個不同的層面組成,高者正房,居住長輩和新婚夫婦,中者為兩廂房,也稱耳房,居晚輩和用于廚房之用,低者為天井,主要為生活提供方便,如水井、花臺等均在天井里。街區中傳統民居建筑一般由臺基、墻體和屋頂三大部分組成。臺基是基礎部分,也是平面布局部分,其布局決定了建筑的布局形式。同時天井也是收集雨水、排水的主要渠道,故天井下通常都有排水溝,有的排水口上用石材做成銅錢圖案的地漏等形式,雨水順房檐而下,沿排水口流入陽溝或是陰溝,昆明人把這稱之為“財源滾滾”“肥水不外流”“老天降福”和“四水歸堂”,反映了百姓對水的尊崇,同時也反映了水對百姓生活的影響。昆明城市歷史街區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與昆明近郊典型“一顆印”民居雖然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不同點有三個方面:一是正房至少有三開間向內院露明,內院尺度較大;二是樓層多為跑馬轉角樓,多了兩側廂房的走廊;三是二層房間每間后墻各開一個窗戶,對外不完全封閉。這些都是適應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所致。因此,街區中的民居因平面上的方整,雖也可泛指為“一顆印”,但又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典型的“一顆印”民居。所以說,建筑的平面布局反映了人們對傳統思想的傳承,但也有不斷創新和不斷變化的痕跡,從中折射出的是實用與寄托。

二、昆明歷史文化街區民居建筑臨街立面與大門樣式

昆明歷史文化街區臨街鋪面建筑的造型特征是老昆明傳統商業街的典型體現。傳統商業鋪面沿街立面大多屬于兩層直落式類型。這種類型由于兩層直落,屋頂出檐較深,一是為了減少雨水對底層門面的侵襲;二是造型比例的需要。為此,檐下常有多層花板罩面。如何避免單調則顯得尤為重要。此時,需處理好上下層門窗的形式與比例以及招牌的布局,如處于景星街口的知名中藥鋪“福林堂”商鋪,三層直落式的立面極為簡單。然而其將下層窗與上兩層窗的形式做了不同處理,取得了變化,是一個既簡單又富有變化,既統一又有所對比,處理得非常恰當好處的立面實例。整個歷史街區中民居建筑的大門是院落與外界連接最重要的出入口,是整個建筑外觀處理的重點部位。大門既能單純地呈現為一座相對獨立的建筑形制,又是一間屋的形式,可以說是屋又是門。門前的石階稱為“將軍石”,大多為整石鋪就,長的有3米多,而且多為一臺、三臺等單數。門頭上有小的坡檐,并用磚瓦封閉檐口。門上的局部木作加工精細,大門上部的屋頂一般多為硬山式。門墩內側一般有左右兩方形檐柱支撐,形成外門框,兩柱間通常用透雕掛落,裝飾多為吉祥圖案。門檻下為方形門枕木,整個大門與倒座形成一個整體,協調、美觀、實用,極具地方文化特色。大門的形式與尺度最能反映出該院民居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經濟水平,有的簡樸(僅有一披檐,無甚裝飾),有的華麗(門頭以木構梁架承托筒板瓦屋頂,檐下多層花罩裝飾,門腳有時還以精美的石雕線腳裝飾)。同時,昆明許多民居的大門也最能反映出其受外界近代建筑影響的程度,也集中反應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的特色。例如小銀柜巷8號的大門門樓運用了近代風格的拱門、石雕及貼面瓷磚;套院中的四合院門樓裝飾花紋極其豐富細膩,整座院落是由外院和兩個內院構成的,外院明顯有西方建筑文化風格的痕跡,但細部又結合了中國古典紋樣。其中最別致的是門的樣式,外門分隔成四個高大的圓柱支撐,中間部分為石拱門,頂部中央弧拱,每一側有三個弧頂依次落下。由外走進內院有兩扇門,右邊一扇裝飾最為精美,頂部上方雕刻著金色花樣,圍著一圈古典花卉紋樣。下面是一條有很強立體效果的裝飾浮雕,整體中間刻有梅蘭竹菊的腰線。門下段沿拱門和柱腳有華麗的淺浮雕,細節重點仍是中國的古典裝飾紋。街區中傳統民居建筑的大門形式大多流露出受漢文化影響的痕跡,更由于百姓深信風水文化,故有諸多忌諱,主要有大門不能正對道路,大門對面不能有其他人家的屋脊頭對著等。或者在門頭畫太極八卦圖,還有的是在大門頭上栽種仙人掌,以求辟邪吉慶,或是在大門的頂上安放一只瓦貓或是石獅子,這些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禱。

三、昆明歷史文化街區民居建筑回廊形式

廊是四合院式建筑內部相連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室內與室外相連接的一個重要空間。其寬度往往決定了建筑的空間尺寸大小,反之,從廊寬可以看到建筑的規模。昆明歷史街區民居建筑的廊又被稱作“游春”,即上有在一、二層建筑之間形成的腰廈避雨,下有高出天井的走道所形成的廊,人們可在雨中自由穿梭,讓生活起居變得較為便利。同時又起到了對建筑的保護作用,使一層建筑外檐門窗、墻基免受雨水侵蝕。腰廈作為建筑的構成部分,是一個儲藏的重要場所,用于儲藏日常用品及衣物等,方便了生活,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建筑構件,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腰廈的梁枋穿出檐柱,并且由垂柱連接,形成較為穩定的結構。垂柱往往多做成燈籠式樣,也有做成蓮瓣紋的,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也是人們尊崇佛教、信仰佛祖的文化心理在建筑藝術上的反映。廊同時也是一個家庭相互溝通的重要場所。能同居一院的往往是中國式的傳統大家庭,人們更習慣于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家族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技能的培訓等都可能通過此地完成其功能,也可享受陽光或靜看雨水來臨。無論怎樣,廊作為建筑的一部分除了具有遮風擋雨、保護建筑的功能外,還具有文化功能,能使人增進了解,傳遞文化,同時也是一個休閑場所。廊作為民居建筑類型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狹而長,上有腰廈遮頂,不做居所而為通行之用。除了人文環境外,跟昆明的自然環境也有一定關系,尤其是正房前的單層檐廊連接著正堂,并成為家庭里的主要活動空間,幾乎所有的生活、飲食、家務活動都可以在這個區域內進行,是人們的共享空間,且在發揮聯系院落空間與正堂空間上有著重要作用,同樣成為家族生活交流的主要空間,有特殊的建筑文化作用。

四、昆明歷史文化街區民居建筑門窗樣式

昆明歷史街區由單體傳統建筑組成院落,由院落組成建筑群,由建筑群組成街巷。這種建筑從建筑文化方面講,門窗的造型和數量是建筑等級、主人社會地位、身份及經濟狀況的直接反映,門窗在古代也是按一定禮儀制度、規范來設置的。同樣,透過門窗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狀況。一般來講,院內的門窗開得相對多且大,也更具藝術性。門窗不是直接固定在柱梁之間,而是通過構件,左右豎立的抱框緊靠柱子排列。正房作為院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其門窗的規格也相對要高些,多用六扇槅扇門,槅心多為雙交菱花圖案,裙板、絳環板多雕花草及福、祿、壽、喜等圖案。二層正房通常多用六扇雙交菱花的槅扇窗,描金浮雕和裙板上的花鳥蟲魚以及飛禽走獸。一窗一畫、一畫一窗的木雕花窗以及門口的花瓶式柱礎都吻合了舊時市民祈福的心理。一般廂房的門窗相對于正房要簡單些,并且兩廂房的門窗是對稱相同的,一層的檻墻多為土墻,也有用木板壁的,檻窗多用簡易且可拆卸的木板窗。二層廂房多用雙交菱花窗,也有用簡易的直欞窗的。倒座一層因是通道,故只有二層有窗,通常多為六扇雙交菱花窗。木槅扇門窗的雕飾非常精美,構圖嚴謹,有漏雕、浮雕等多種形式,油漆也有清漆、金粉漆等不同做法。其繁簡、油漆與雕刻水平可以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富有程度。從門窗的裝飾藝術、設計制作上可看出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背景。當然,多元文化融合的風潮在文明街民居建筑的門窗上體現得最為典型,在此風潮中,商人與前沿文化接觸較多,加上有機會接觸到國外文化,他們的房子建造更有著外來文化的痕跡。比如文廟直街103號院就是功能與藝術、東方和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最好案例。正房一樓的門和窗戶是木制框架結構,底部用山墻磚石做維護墻,磚上還雕刻著中國蘭草竹結。六扇門的形狀還是傳統的木門樣式,周圍有四福呈祥古典花紋雕刻,絳環板上浮雕圖案就比較類似于西方鐵藝模樣,是云南本土藝術裝飾風格和西式文化元素、功能性和裝飾性的完美組合。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傳統街區的建筑中比比皆是。20世紀初的昆明,由于英法的入侵,滇越鐵路的開通,加速了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聯系及歐美國家之間的往來,昆明一度成為國內面向東南亞各國交流貿易的窗口。對于西方風潮沖擊下的昆明來說,雖然中國傳統裝飾手法有一定的發展和演進,但占主流的仍是中西文化大融合的結果。

五、結語

浮雕雕刻培訓范文第5篇

俗話說,事無巨細,物無完美。你是否曾經對心儀的腕表產生這樣的想法:“非常喜歡,只可惜不是淺色金屬材質,也沒有兩地時間功能。如果是白金材質搭襯些許藍色裝飾和白金月相盈虧功能,再配上藍色的表帶就無可挑剔了。” 現在,您的這些愿望將有機會得以成真。江詩丹頓將這些夢想變成現實,除了現有的腕表銷售外,品牌推出了極具個性化,K貼近客戶需求的的高級定制服務 ――“閣樓工匠工作坊特別定制”服務。

為什么江詩丹頓為自己的高級定制服務命名為“閣樓工匠 (Atelier Cabinotiers) 特別定制服務”是因為制表工業是在閣樓工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地的能工巧匠為了躲避宗教迫害和新教對精工巧匠的打擊紛紛來到中立地區日內瓦,聚集在Saint-Gervais 地區。但是,被城墻重重包圍著的 Saint-Gervais 地區全都是狹窄陰暗的街道。為了更好地運用正午的陽光,工匠們喜歡把工作坊設置在建筑物的頂層。那些工作坊通常都狹窄擁擠,有時直接建在閣樓里,狹小的窗戶密密麻麻地排列起來。在那里誕生的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質贏得了穩定的聲譽。不久,那些工作坊被人們稱作“閣樓”(壁櫥),而它們的主人則被稱作閣樓工匠。那些訓練有素的閣樓工匠自認為不屬于工匠階層的一分子,而是工匠中的貴族,或者說更像一群藝術家,都接受過相當的教育和培訓。日內瓦的名門望族的腕表愛好者均直接從閣樓工匠 (cabinotiers) 那里定制腕表,就這樣,幾個世紀以來,日內瓦的日常生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都留下了Saint-Gervais 地區閣樓工匠的藝術印記。

江詩丹頓的“閣樓工匠特別定制服務”團隊第一個定制腕表由其訂購者命名為“Philosophia”,是一個“矛盾”作品。它將精密制表工藝和“大概”時間顯示為主旨兩者共存成為可能。訂購者最初提出這個構想是基于一個假設,認為現代人已不需要經常掌握最精確的時間,比如在世界很多地方,約會只需要以“早上”或“晚上”如此泛泛的時間范圍來約定。10時12分還是17分對Philosophia的主人來說無足輕重。該款腕表的制作理念由此而生。 盡管這位訂購者對讀取時間的態度異常特別,但他仍不失為一個卓越的鑒賞家。他并非對腕表漠不關心,相反地,他非常熱衷于復雜功能腕表,并且是一位腕表收藏家。

腕表主人同時還是一位天好者,他要求為腕表定做一個精準的月相,表盤左側的月相幅盤上的月亮隕坑清晰可見,還有一顆北極星在它附近閃耀。在腕表的背面,裝有一塊印有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飾板。旁邊的18紅金表殼上刻著“Les Cabinotiers”字樣及帶有“日內瓦印記”的“閣樓工匠特別定制服務”的盾形紋章,成為這塊腕表非凡原創性的認證。

第二塊定制腕表被其主人命名為 Vladimir。這個斯拉夫名字源于古老的術語“Volodimir”,意思是“和平主宰”或“天下太平”。 這是一款超級復雜的腕表,針對委托人的要求,江詩丹頓搜集了所有能滿足這一特殊要求的資源。Vladimir腕表除了常規的時、分針顯示外,還有一系列復雜功能――包括在6時位置的陀飛輪秒針機械裝置,3時位置的月相顯示,藍天下的月亮呈金黃色,月相副盤由工匠手工雕刻完成,月亮的圓缺隨著月相周期而變化;月相副盤右側有一個以藍色指針顯示的小型副盤,可以顯示報時裝置的扭轉力,同時也顯示出三問報時器是否已啟用;11時位置的第二時區副盤上能顯示晝夜差別;動力儲存顯示設于9時位置;該副盤還同時擁有52星期的星期顯示。其中所有的圖案和材料都由客人親自挑選。表盤上的機刻圖紋也由腕表的收藏者親自確認,Vladimir的表殼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這塊直徑47毫米的表殼四周應客人要求采用浮雕的方式刻上了中國12生肖的圖像。在主題和材料正式確定下來之前,設計師給客人看了很多圖紙,才做出18紅金表殼四周雕刻上12生肖圖像的決定。這對于雕刻師來說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僅12生肖的雕刻就花費了6個月時間。最后,12個圖像從龍到虎、從雞到蛇一一在18紅金表殼上活靈活現。

相關期刊更多

佛教文化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宗教事務局

四川絲綢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四川省經濟委員會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黎明職業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泰宁县| 平湖市| 河源市| 本溪| 旬邑县| 巨野县| 西宁市| 沁水县| 罗城| 安丘市| 洪雅县| 冀州市| 乌兰察布市| 弋阳县| 马山县| 大渡口区| 子长县| 宜君县| 永昌县| 个旧市| 谢通门县| 西安市| 汝阳县| 浦江县| 勃利县| 扎鲁特旗| 高平市| 县级市| 呼伦贝尔市| 遂川县| 康平县| 澳门| 盈江县| 绿春县| 辽源市| 柳州市| 巴里| 武陟县| 隆化县|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