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封閉學校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中職學校;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意義
【中圖分類號】G710
一、 前言
目前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的特點是職業性、社會性、實踐性、產業性,它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所需要的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特別強調具有相對完整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相對不完整的理論知識,因而中職業學校學生的的教育更是一個特殊群體的教育。[1]
中職生一般在15、16-17、18歲之間,這一時期的青年正處在從不成熟的兒童向成熟的成年期過渡的邊緣階段。這種過渡性常會使青年處在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矛盾之中。這一時期的青年在心理、生理和社會諸方面的發展,總體上表現為過渡性、閉鎖性、獨立性、發展性、動蕩性、繼承性、探索性、創造性和社會性等特征。其自我意識還不成熟,自我控制力較弱,從眾心理比較強,故可能受到家庭環境、社會不良因素、不良同伴的影響,沉迷網絡,學習成績差,成為"問題學生"。[2]
目前中職的學生來源復雜,大部分是中考的落榜者,學習底子薄,厭學情緒嚴重,而且大部分的家庭家長文化水平較低,有些家庭困難,甚至單親子女多,所以他們在一些行為習慣養成問題就表現的比較差,比如自我約束力差,上課遲到,曠課;宿舍臟亂,抽煙,賭博,盜竊,打群架等等比比皆是,在行為上懶散,基本禮儀不懂,上課亂跑,吃東西;自卑心理比較強,經常在他們身上看到破罐子破摔的現象,而且逆反心理嚴重,討厭老師的批評教育,跟老師頂撞,嚴重時還會打老師;在生活上自理能力非常差,怕吃苦,而且攀比盲從心理也嚴重。這都阻礙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造成學生在德育管理的高難度,而現在用人單位在招人的過程中越來越看重學生的品德修養,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更好的適應將來的生活,學校實施了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這個也是社會和企業的需要,同樣也是學校管理的需要。
二、實行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的提出
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是指學校參照軍隊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條例,結合本校教育教學的工作需要和學校的客觀條件,聘請部隊退伍軍官或武警學院優秀畢業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實行一種內部規范化管理,也就是相對制約學生的日常行為,使其在一定范圍內,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學習和生活,以保證一個更完善的校園安全、更有序的教學次序、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食品衛生安全等的做法。這樣可以減少外界社會的不良影響,通過封閉式管理營造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專心學習,提高升學率。于川等研究也表明:封閉式中學學生比非封閉式中學學生學習生活滿意度高;封閉式管理提升了男生和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滿意度。[3]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中職學校的學生相當部分紀律松散,維權意識很強,但法律觀念又很淡薄,由于我們學校地處工業園區,所以的不良社會習氣學生又很容易沾染,到黑網吧、酒吧。[1]
以上二點為實施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提供了主要的現實和理論依據。
三、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的實施
1.全封閉軍事化訓練
新生入學,訓練營施行全員軍事化管理的模式,從衣食住行到言行舉止,從各項規章制度的遵守到訓練期間的安全、衛生等都做出了具體的規定。
2.生活能力訓練
為了提升學生生存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重點訓練整理內務、洗衣服、理財等,花銷自己支配、自行結算。要求略有盈余,不許虧空。
3.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
配合軍事化訓練,開展體能訓練、義務勞動等耐力訓練。將體能訓練與所學專業相結合,打造扎實的基本功。
4.行為禮儀訓練
學校從學生的服飾、發型、行走、站姿、坐姿、言談舉止及日常交往等方面,全面規范學生的禮儀,使學生知禮節、明廉恥。此外,通過角色扮演、換位思考、小組訓練等社交技能訓練,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提高其人際交往技能。
5.就業能力訓練
通過職業指導課程,進行職業測評,了解學生的人格類型,協助其對未來職業有個明確的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并且自己又喜歡的職業。其二,教授其如何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求職及各種求職技巧,促使其順利就業。另外,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向上的陽光心態、冷靜沉著的心理素質、善于應變的溝通能力和富于感染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低于挫折的能力。
6.增強協作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各班級學生就是一個戰斗集體,通過各種團體輔導活動如"盲人方陣"、"信任之旅"、"一葉方舟"等活動培養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增強團體凝聚力,促進團體的交流溝通,進而把活動內容延伸到學習、生活中,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
四、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的顯著成效
這種模式對學校教學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1.可以避免外來因素干擾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以及對學生身心可能造成的傷害。如小商販人校經營造成學校秩序的混亂,學校周圍不法歌舞廳和網吧等對學生成長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防止外來人員進校行兇等偶發事件的發生。該模式對學校和學生有"屏蔽作用"。
2.可以培養學生自立能力,學生失去了對父母和親友的依賴,必然要學會生活自理。
3.可以增強學生的紀律觀念、法制觀念、集體主義觀念和責任感。在學校嚴格管理下,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得到強化,長時間的集體生活,可以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理解他人,懂得了待人接物的禮儀,懂得來如何與他人和睦相處,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增強了責任感。
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成績。安定的教學環境和充裕的教學和學習時間,為學生成績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5.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總之,我們要在現有基礎上,充分總結經驗,加大硬、軟件建設的改造力度,創設更好、更優的育人環境,并將準軍事化封閉式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在中職學校普及、拓展與深化,努力為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優秀的"高技能、高基礎、高品德"的人才,大力貫徹、完善職業教育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賀躍強.對中等職業學校封閉式管理的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1,(5):23-24
[2]尹志紅,陶輝.中國15-18歲青少年服飾文化消費研究--以武漢市青少年為例.武漢:武漢科技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
【關鍵詞】 喜炎平注射液;穴位封閉;小兒;急性腹瀉
急性腹瀉是世界范圍內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在發展中國家腹瀉是小于5歲兒童死亡的常見原因,估計每年有200萬患兒死亡。筆者觀察了喜炎平注射液單獨穴位封閉治療小兒急性腹瀉48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96例均來自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門診或住院患兒,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8例中,男26例,女22例;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喜炎平注射液2 mg/(kg·d)雙側足三里穴位封閉,1 d 1次。對照組口服思密達,
1.3 觀察項目
試驗期間研究者詳細觀察患兒癥狀、體征變化,并按觀察表要求準確記錄。主要觀察大便次數、大便性狀、大便量;嗜睡、皮疹、便秘、惡心、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精神狀態、血壓、脈率、體溫、呼吸等一般項目;血常規及大便常規。
1. 4 統計分析
以STATA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
2結果
2.1 癥狀評分標準[1]
大便次數:≤1~2次為0分,3~4次為1分,5~6次為2分,≥7次為3分。大便性狀:成形軟便為0分,稀糊狀便為1分,蛋花樣湯便為2分,水樣便為3分。
2.2 綜合臨床療效的判定
根據1998年修訂的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制定[2]。顯效:治療72 h內大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時大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時大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
侖、太溪等穴。(5)對于“剪刀步態”、“馬蹄足”等關節畸形者,配合做被動運動,如“分髖”、“屈髖屈膝”、“壓足弓”等,以松解關節強直及肌內攣縮。治療時手法要輕柔,用力要由輕到重,避免暴力、蠻力,不可擦傷皮膚,推拿時可用凡士林或滑石粉做劑。整個治療1次20 min,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惡化。根據大便次數和性狀、大便量3項臨床癥狀評分的總計分計算。改善率=(治療前總計分-治療后總計分)/治療前總計分×100 %。
2.3 2組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組別n顯效有效無效改善率(%)治療組4835(71.8)12(25.6)1(2.6)89.5對照組5332(60.9)16(30.4)5(8.7)81.3
3 討論
急性腹瀉屬中醫“泄瀉”范疇。中醫認為小兒泄瀉病因主要是內傷乳食、感染外邪、脾胃虛弱。病位在于脾胃。病理變化與脾胃失調有密切關系。脾與胃互為表里,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若脾胃功能失調,則清濁不分而致泄瀉。本文所選患兒均屬感染外邪之濕熱瀉,以清熱利濕止瀉為治療原則。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具有清熱解毒功效。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既能強壯脾胃,促進氣血生化,又能健脾除濕止瀉。現代研究認為針刺足三里穴有顯著改善腸道血流量的作用[3]。采用穴位封閉方法可充分發揮藥效,直達病所。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間臨床改善率無統計意義,但臨床實踐中,兒童口服藥物依從性較差,多種藥物聯合應用給臨床帶來諸多不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單獨穴位封閉,患兒見效迅速,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方鶴松,魏承毓,段恕誠,等.98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紀要﹑腹瀉病治療新原則﹑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臨床兒科雜志,1998,16(5):358.
作者:徐紹來質量推進年來源:本站原創點擊數:更新時間:2006-2-15看了《中小學管理案例教學》一書之后,一是對案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有兩點體會。
一、對案例的初步認識。
案例是進行創造性教學的載體。它首先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而不是憑空杜撰的。但它又具有典型性,我們通過對案例的剖析能夠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其次,案例所反映的現實又是綜合性的。分析和解決問題不能單靠某一門學科。而是多種學科的綜合運用。第三,案例不是經驗介紹。因為任何經驗都是特定環境和條件的產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和條件發生了變化,經驗的有效性也將隨著改變。所以對環境和條件的分析就成為案例教學的重要一環。第四,案例的正確答案往往并不只有一個。第五,案例分析可以產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提供想象的空間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分析案例可分為三個層面:(1)事實層面。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發生了什么問題。(2)結構層面。形成問題的各個要素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關系、聯系。各個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是不一樣的。(3)精神層面。案例主人翁的理念、信仰和價值觀的差別。事實層面是案例教學的基礎,分析事實層面的問題往往就事論事,難以深入下去,形成理論與事實兩張皮。結構層面是案例分析的核心,它著重討論影響質量、效益的各個要素之間的辨證關系,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模式。這個層面仍然是紙上談兵。進入到精神層面,也就是文化層面。這個層面很關鍵,每個人的角色意識不同,角色行為也就不同。所以觀念的更新,行為的改造,心理的調整往往就成為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二、兩點體會。
(一)、學會撰寫案例。
管理實踐者通過案例撰寫,能夠加強他們在傳統的理論學習過程中可能難以發生的理解、洞察和移情,加強對自己經驗的反思,從而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反思性實踐者。具體來講,由實踐者撰寫學校管理案例,將會使他在以下幾個方面受益。
(1)、案例寫作為實踐者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管理實踐經歷的機會。通過案例寫作,實踐者可以將自己職業生涯中的困惑、挫折、喜悅和感悟等進行整理和小結,有助于今后的提高和發展。
(2)、借助案例寫作,實踐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洞察和認識到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梳理那些難以化解的難題,強化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體會到的經驗和規律性認識。
(3)、案例寫作能夠有效地促進管理實踐者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管理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在實踐中常常出現的情況是,雖然問題被解決了,但很有可能管理者自身對問題解決的真正原因卻不是十分清晰,可能仍然停留在經驗和自發的狀態。而案例寫作就為他們提供了進一步發現和可靠問題、澄清認識的絕好機會。一旦案例寫作形成習慣,這種持續不斷的探究必然會極大地推動管理實踐者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4)、案例寫作作為管理實踐者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有效渠道。管理工作核心層面的活動是信息交流的活動。然而,在實際的學校管理過程中,不同部門和層級的管理者常常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甚至由此而導致隔閡、誤解甚至工作上的互相掣肘。通過書面的案例寫作,可以促進管理者之間更為有效地交流和了解,使個體的知識經驗為大家所共享,不僅有利于改進工作,而且還有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優化學校組織氣氛。
(二)、學會分析案例
這里列舉P157[學校該不該“封閉式管理”]這一案例進行分析(案例內容略)。看了這個案例后,我于是產生了思考:學校為什么要采取“封閉式管理”?采取“封閉式管理”
有哪些利弊?這一案例體現了什么樣的教育、社會問題?
(1)、選擇“封閉式管理”的理由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到實施“封閉式管理”的隊伍中。在實施“封閉式管理”的學校中,從學校類型來看,不僅包括各類民辦、私立學校和職業學校,還包括了相當多的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從地域范圍上講,過去主要是城市學校,現在農村中小學也在迅速增加。一個事物的存在總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有人總結了學校實施“封閉式管理”的好處:①“封閉式管理”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時間,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②“封閉式管理”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使學生能夠安定地學習;③“封閉式管理”有利于發揮校方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安排學校的課外活動內容,提高課外活動的質量;④“封閉式管理”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為今后學生走上社會、獨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案例討論與分析
以上兩個學校的“封閉式管理”是在中午時間要求學生在學校用餐、活動,一般情況下不得外出,是學校管理中一種硬性的管理辦法。該辦法出臺的背景是:社會的不斷開放,各種思想、行為都在影響學生的人生觀、處事觀,影響著學校的管理,學生的越軌行為日益增多,而目前學校的德育教育是孤立的、游離于社會這個“大教育”的環境之外的。針對學生處于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又不能正確對待的情況,為了消除社會種種丑惡現象或消極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學校處于無奈采取了這一消極的、逃避的管理辦法。
從學生的成長角度來看,學生的成長環境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學生的教育并非由學校單獨承擔,它還需要家庭、社會共同來承擔。對學生來說,學校和社會、家庭一樣,只是生活的場所之一。而這一場所只有與其他場所保持密切聯系,實現互補,才能保證學生生活的完整和人格的健全。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以建立豐富的社會關系為前提。要造就健全的人,必須要有家庭、社會和學校的互通而開放的教育環境。
從學校管理的角度看來,管理的本質是服務,學校管理是為學生提供優良的教育和教學服務,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服務。“封閉式管理”中的管理體現的是管制,對學生的自由發展十分不利。但是,面對學校教育外部環境的惡化,為了積極阻斷社會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封閉式管理”又可視為一種積極應對社會變化的教育措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現狀是:學生在學校有校紀校規的約束,但是離開學校,學生就毫無規范的約束。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需要有家庭、社會的配合。可是現在社會對學校的職能認識不清,對學校職能定位不明,認為學生的教育任務是由學校來承擔的,導致學校在教育中的所作所為非常的謹小慎微。但是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是“免疫”的功能,而不是“隔離”的功能。只有在法律上對學校的責任給予明確的界定,對學校的職能進行恰如其分的定位,不要讓學校的責任無限化、無邊際化,則學校的管理才能從封閉走向開放,才能真正讓學生體驗真實的生活。
【關鍵詞】小學;創新;教育;策略
創新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它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是一種不竭的動力;它對于一所學校來說,也是如此。學校要發展,需要管理創新;只有不斷開拓創新,學校才能更快的、更好的、更有效的發展。
一、什么是學校管理創新
要了解其確切的含義,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管理創新。關于管理創新,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對此做了專門的論述:創新就是建立一種生產函數,就是要實現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一種新組合”,而這種新組合就是創新,這種新組合的活動就是實現創新。
學校管理創新,是創造性的管理活動,是一個動態發展、與時俱進的過程。一所學校能否進行管理創新,將足以表明這所學校是否富有朝氣、充滿自信、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學校作為社會系統的一部分,其生命力主要取決于社會對學校的需要程度及學校本身對社會的貢獻能力,而后者又取決于現代學校從社會中獲取資源的能力、組織利用資源的能力以及對社會需要的認知能力。
二、傳統學校管理的四大弊端
審視與檢討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優缺點具有重大價值。這不僅可以繼承和發展學校管理中合理、有益的經驗,而且可以發現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因此,抱有直面而不是回避各種問題和困難的態度和意識,可以為我們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找到許多有效且有益的辦法。目前,我們的學校管理存在以下四大弊端:
(1)封閉性。按照現代組織學的觀點,學校管理的結構應是開放的。隨著人們教育觀念變化和參與學校管理意識的增強,學校組織的邊際不斷擴大,原來狹隘封閉的學校藩籬正在打破。“破墻辦學”不僅僅是推倒了物理意義上的圍墻,還要推倒辦學者心理上和學校管理制度上的圍墻,建立一種開放辦學的有效機制。
(2)單主體。學校管理只看重校長與主要行政人員的作用,忽視或無視學生、教師、家長的主體作用,造成“目中無人”的現象。這是因為許多校長只是將學校僅僅看作是自己和部分行政人員的私人領地,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需要建立一種有效機制,將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成員納入學校管理的大框架之中。
(3)單向度。目前的管理模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度管理,這有很大的弊端。學校民主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應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在師生交往中,體現在有組織的師生活動中,體現在學校管理決策的過程中,凡是與學生、教師有關的事情應交由他們自己去決定。在這些方面,校長要大膽放權,要充分相信教師和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負起完全責任。
(4)低效能。許多學校注重硬件的高投入,忽視軟件建設,致使投入與產出比例失調,教育浪費現象嚴重。如何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和社會效益是一個重大課題。經合組織的研究結論是:一所學校是否具有高效能,取決于教學的組織性、有效的學習時間、學校氛圍、評估、激勵、學校領導能力、家長的參與等十多個因素,而不僅僅是學校物質特征或硬件設施。這個結論與我們日常的判斷基本一致。
三、學校管理創新的策略
(1)注重學校品牌管理。一般來說,品牌具有獨創性、穩定性和持續性。獨創性是學校品牌的活力源泉;穩定性是學校品牌的信譽保證;持續性是學校發展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思路。
(2)訂立學校發展規劃。學校發展規劃的宗旨,一是就學校發展的各個方面提供綜合與協調的措施;二是為學校的長期發展設計短期的管理目標;三是可以提高教師的信心和士氣;四是提高教職員工的發展質量;五是發展規劃要關注教育目的,特別是所有學生的學習和成就。
(3)加強學校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這首先要求做好教師需求分析,建設“教育人才蓄水池”,讓新教師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校長的性格、思路、辦事風格,校長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新教師,使他們盡快熟悉學校各部門及相關人員,讓新教師在競爭的氛圍里成長。其次要做好教師資源的動態分析。第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訓體系。
(4)精心打造現代化學校。作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需具備以下五個要素:第一,現代化學校具有超前全新的辦學理念。第二,現代化學校具有健全靈活的管理機制。第三,現代化學校具有豐富有效的人力資源。第四,現代化學校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體系。第五,現代化學校具有體現人文關懷的學校建筑。學校建筑要求與自然環境、人文社會和教育理想相融合。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從人的情感需要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法。我們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茍”的同時、更追求“工作創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以給我們工作的環境空間營造一種舒緩、寬松、和諧的氛圍。在管理中,我們積極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境。學校領導給予教師充分信任,放手讓教師發揮創新才能,這樣教師的教才能有新方法新思路,讓教師從要我教到我要教進行轉變。
作者簡介:
關鍵詞:學校管理;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學生
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下,很多學校存在著管理質量較高,學校管理實際作用較差等方面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重要表現,能夠真正展現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對學生的發展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文章將基于學校管理的實際情況,分析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價值,提出一些個人觀點與淺見。
一、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的價值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有助于教育服務意識的增長,營造學校民主化管理氛圍,構建開放性的學校管理模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有助于教育服務意識的增長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是教育服務意識深入滲透在教學管理活動中的重要表現。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活動中,能夠更為全面的提供教育管理服務,也為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構建家長與學校緊密相連的教學管理模式[1]。
(二)營造學校民主化管理氛圍
學校管理民主化實際上可謂是當前學校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對學校的發展以及學生的發展均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家長參與的學校管理模式下,能夠使教育更加公平,避免集權化問題的出現[2]。
(三)構建開放性的學校管理模式
家長參與的學校管理模式下,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學校可以通過直接與家長聯系的方式,構建社會、學校與家庭“三結合,一體化”的教育模式[3]。在這種現代化的學校管理模式下,能夠真正改變封閉式的學校管理方式,拓展教育的空間。
二、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氛圍,構建完善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制度以及科學對待每一位家長的建議等方式深入開展。
(一)營造良好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氛圍
家長參與的學校管理模式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下,不僅學校具有管理學生的責任,同時家長也需要參與到學校管理活動中,展現家長在學生管理活動中的責任。現代管理學認為,學校中的良好人際氛圍,能夠直接影響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態度,進而也會影響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家長是學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同時也是一個特殊群體。為了使家長更好的參與到學校管理活動中,學校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方面需要尊重家長的個人觀點、個人學歷、個人態度,注重家長參與學校管理中的人際氛圍構建。比如學校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校管理活動,比如學校可以定期開展一系列的主題研究會,邀請教師與家長參與到其中。通過豐富多樣的聯誼活動縮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使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能夠順利開展。
(二)構建完善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制度
縱觀當前我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制度的實際開展情況,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很多學校存在著家長參與力度不足等等問題,難以真正展現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制度的實施價值。針對于這種問題,可以通過構建完善的家長參與管理制度予以保證。學校方面可以建立向家長報道的制度,對一段時間內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總結,使家長能夠明確學生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同樣的,家長也需要結合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向教師進行總結,互相之間增加溝通。學校可以結合其具體發展情況,制定具體的制度,例如每周進行一次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溝通中需要注意的各項問題等等,通過嚴格的制度真正確保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科學對待每一位家長的建議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模式下,學校需要在尊重家長個人觀點的前提下,辯證性的對待每一位家長的建議,科學處理家長的建議。例如學校可以將家長的建議總結起來,針對于反饋問題較多的內容,通過開展聽證會的方式,群策群力,集合所有人的建議進行問題分析。學校方面需要結合學校實際管理情況,分析其中的利弊,對于合理的建議需要及時進行研究和采納,對于不合理的建議需要及時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
三、結束語
新時期背景下,學校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氛圍,構建完善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制度以及科學對待每一位家長的建議等方式,深入貫徹家長參與的學校管理模式,促進學校管理質量的不斷提升。
作者:高岳斌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草窩灘中學
參考文獻:
[1]李家成,王娟,賢,等.可憐天下父母心——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家長教育理解、教育期待與教育參與的調查報告[J].教育科學研究,2015,01(2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