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保意識的形成

環保意識的形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保意識的形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保意識的形成范文第1篇

(河海大學商學院,江蘇南京211100)

[摘要]當前我國環保工程項目正在遭遇資金瓶頸,然而生態可持續發展已是國際趨勢。優化投融資結構、創新投融資機制因此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PPP融資模式有著不可取代的優勢,在環保工程項目中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風險。本文以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為例,運用層次分析法,對PPP模式在環保工程中的應用作了介紹,進而分析了未來PPP模式可能帶來的風險及對策。

關鍵詞 ]環保工程;PPP模式;層次分析法;風險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68

1引言

2014年11月12日的APEC中美新聞會上,主席和奧巴馬總統首次達成了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碳排放協議:中國承諾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美國承諾到2025年減排26%。中國最新涌現的一批生態項目工程,成為此次履行碳減排承諾的排頭兵,此次協議的達成同時為這些生態工程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融資模式。

國務院于2014年11月26日《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0號),要求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意見指出,要積極推廣PPP模式,規范選擇項目合作伙伴,引入社會資本,增強公共產品供給能力。意見還要求創新生態環保投資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運營基礎設施工程、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

中國最早的低碳城市規劃機構——零碳中心,曾推出生態城規劃——融資一體化解決方案,即通過基建PPP,碳交易收益和P2P資金綜合化化解傳統生態工程投資成本高、風險大的問題,如今,該融資方案已經在宜興國家環科園等多個項目上試點。

2當前我國環保工程項目現狀

2.1投資總量嚴重不足

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中國環保工程項目的投資總量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但占GDP的比重仍然很小。據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需求在9000億元左右,占同期GDP的1.1%~1.3%。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重視不夠,當前環保工程項目并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支出科目出現在政府財政預算中,因此政府的環保投資很難得到保證。二是民間環保投資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很好的調動,環保工程因其特殊的正外部效應特點,使得私人資本不愿積極主動地介入該領域。

2.2投資結構不合理

我國環保工程投資的重點較為集中在工業污染防治領域,而對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管理部門建設、跨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中小企業污染防治方面等投資甚少。

2.3投資渠道單一

當前我國環保工程項目投融資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雖然存在銀行貸款、外資、國債等輔助融資渠道,但由于受到各種制約,大多已名存實亡。

2.4結論

因此,要解決環保工程投資的諸多問題,應當順應當今世界環保投資市場化的潮流,創新投資機制,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

3PPP融資模式簡介

PPP融資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即公私合營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以特許權協議作為基礎的一種伙伴式合作關系,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通常表現為建立社會競爭機制,在公用事業領域引入社會資本,將項目所有權和經營權交給社會投資者,政府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從而提高公共事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聯合國培訓研究院和美國PPP國家委員會對PPP的定義中指出:PPP涵蓋了不同社會系統倡導者之間的合作方式,它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間,并結合了兩者的特點。它能夠充分利用私人資源進行設計、建設、投資、經營和維護公共基礎設施,并提供相關服務以滿足公共需求。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決當地或區域的一些復雜問題,與其他融資模式相比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4PPP融資模式在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上的應用

4.1項目簡介

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是由被譽為“中國園林第一股”的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宜興西郊建設的環科新城生態項目,環科新城規劃和建設面積達15平方公里,與其相連的西氿南岸的10平方公里濕地,也將建成宜興重要的生態景觀。項目內容包括上述區域內道路、景觀、園林、綠地、給水、雨水、污水管網、河道截污、水利疏浚、濕地的投資、規劃、勘察、設計、建造、設備采購安裝和移交等工作,項目總投資額約為20億~50億元,建設工期約5年。

4.2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PPP融資基本運作模式

該項目采用PPP模式之中的BLT模式(Build-Lease-Transfer,即建設—租賃—移交),即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引入的第三方公司與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下屬國有投資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由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相對控股。項目資金構成如表1所示。

上述合資公司為項目的實施主體。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承攬方,具體承擔項目的規劃、勘察、設計、建造和設備采購安裝、移交等工作。合資公司按單項工程分批建設、分批租賃給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使用,租賃期內資產由合資公司持有,由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負責進行管理、運營并支付租賃費。租賃期滿后,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將項目移交給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

4.3優勢評價

4.3.1擁有國家政策支持

依前所述,作為生態項目工程,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不僅順應當前國際趨勢,該項目采用PPP模式,更是對國務院“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號召的積極響應。無疑將得到國家的支持與關注,也將因此受益。

4.3.2經濟效益好

該項目在建設資金來源方面,采用金融合作的方式,通過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為合資公司融資;并將所得全部款項定向用于支付本項目的實施,“專款專用”的方式進一步保障了公司在資金回收上的安全性,并且能夠有效地改善現金流狀況。

4.3.3商業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PPP近年來已成為公共產品市場的新方向,該模式在完全推廣后能夠有效地緩解地方債務對公共產品需求的約束,并將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從事政府項目的企業的項目需求,提高投資收益率和工程回款的效率,從而使得從事政府工程項目的企業得以擁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4.4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引入PPP模式的建議

事實已經證明PPP模式在環保工程項目中的應用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廣。然而,任何一種投融資模式都存在一些風險與問題。為了保障PPP模式在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上得以順利進行,應當注意合理預測并應對潛在風險。

環保工程在建設中不確定因素較多,其中最大的風險來自投資總額大、回報周期長。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簽署的 《宜興環科園環科新城生態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中明確指出,項目建設工期為預估數,受征地拆遷進度等因素的影響,實際的開竣工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合作雙方對潛在風險應盡可能地約定并預先制定好應對機制及措施,并使其貫徹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如建立科學的建設管理模式等。

此外,由于環保工程所具有的公共性、地域性和對社會經濟有重要影響的性質,政府部門必然會對項目加以監管,因此采取的監管措施有可能對項目的運行產生一定影響。項目有關人員在此方面也應積極應對。

5層次分析研究方法與融資方式的選擇

5.1層次分析法簡介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將與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薩蒂教授提出的一種應用于多目標綜合評價的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

5.2相關指標與評價模型的建立

首先建立環保工程項目融資模式評價指標體系表(見表2)。通過對評價指標進行專家打分,并計算權重,在此基礎上計算綜合得分,最終得出最佳融資模式。

對準則層及其指標層進行專家打分(見表3~表6),標度按重要程度從1~9遞增,得到權重之后,對三種融資模式,即完全財政投資、完全市場投資、政府主導市場投資進行打分(評價指標為1~6分)。指標打分結果與對應權重值之積為該項指標的得分值,得出單項評價得分(見表7~表9)。進而計算出各種融資方式的綜合評價得分(見表10)。

其中λmax=3.0055,CI=0.0028,RI=0.52,CR=0.0054< 0.1。通過一致性檢驗。經濟效益、社會及環境效益、運營能力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2974、0.5393、0.1633。同理,可分別確定各評價準則內部指標權重值,計算結果如下。

其中λmax=3.0247,CI=0.0124,RI=0.52,CR=0.0238< 0.1。通過一致性檢驗。融資能力、投資效益、融資成本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6806、0.2014、0.1179。

其中λmax=3.0154,CI=0.0077,RI=0.52,CR=0.0148<0.1。通過一致性檢驗。對自然與生態環境的影響、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1223、0.3203、0.5573。

其中λmax=3.0471,CI=0.0236,RI=0.52,CR=0.0452<0.1。通過一致性檢驗。人力資源運營能力、生產資料運營能力、服務水平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2515、0.5898、0.1589。

三種融資模式各項指標的打分情況與評分結果如下。

匯總各項指標的打分情況及評分值得到表10。

表10三種融資模式的比較分析

5.3結論

從上述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政府主導市場投資(4.0604)的綜合融資效率最高,市場化投資(3.5904)次之,完全財政投資(1.7742)最弱。該評價結果反映了PPP融資模式在環保工程項目中的優越性。

6風險與應對措施

PPP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機制變革,影響深遠,但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也將面臨許多風險與難題,必須得到重視。

6.1過分依賴PPP模式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壓力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表示,財政部推出PPP模式后,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很高,但一個誤區也隨之出現,即認為PPP模式是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解決融資難題的萬靈藥,大有一哄而上的趨勢。由此伴隨而來的是一批條件不達標,卻依然使用PPP模式的項目。此外,還存在著項目因采用PPP模式而使得服務質量下降的現象。應對此問題的一個解決辦法是提高公眾參與度,同時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增加PPP項目的透明度,把好項目質量關。

6.2局部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難平衡

學者賈康指出,在PPP模式中,應當統籌考慮雙方風險,實現整體風險最小化的目標,但融資者更多的是考慮個人利益最大化,矛盾難以避免。PPP模式是以社會綜合效益最大化為導向,合作雙方過分追求局部利益是不應被允許的,因為這一模式涉及更多的公眾利益。這就需要政府的靈活調控,在面對經濟回報能力相對較弱的項目時,政府可以采用適當的激勵措施,如保證最低經營收入、給予適當補貼等;但在遇到收益過高的情況時,政府也應當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6.3政府定位難

PPP模式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服務領域,這必然對政府自身的定位有著較高的要求,政府既要平衡好與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同時要健全PPP模式的法規體系,保障項目順利運行。這就要求從國家層面設立管理機構,創新各部門管理機制,對PPP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包括項目總體風險控制。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PPP模式管理體系,這方面的問題在未來還有賴于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解決。

7結論

綜上所述,PPP模式以其顯著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中國環保工程融資方式革新的重要力量。然而,這一模式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維持其生命力,還需要政府的監管,體系的完善,機制的創新,以及相關人員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參考文獻:

[1]楊文杰.基于PPP模式重慶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1.

[2]張磊磊,江帆.生態城市建設與城市投融資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9.

環保意識的形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初中化學;環保意識教學;探討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能源消耗越來越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也越來越嚴重,環境保護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環保意識已成為當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環保意識,十分重要且勢在必行。化學與環境問題緊密相關,因而,教師應重視將環保意識滲透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技能,從而促進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初中生是接觸化學的基礎階段,教師應循序漸進,不斷調整教學模式,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使學生身體力行,成為環保的積極參與者。

一、加強理論教學是環保意識教學的基礎

環保理論教學是環保意識形成的基礎。初中生知識結構比較簡單,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結構,對環保概念和環保行為的認識相對缺乏。因而,初中化學教師要充分重視,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加強理論教學,將環保意識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學生只有對環保形成系統認識,才能對自身或他人的環保行為做出判斷,從而養成環保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化學教師可立足于化學,闡述污染產生的原因及人體造成的危害等,讓學生掌握污染的原理和反應機制,從而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學習《水的凈化》這個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發表關于對水的認識和理解,然后結合學生的發言,對水的分子組成、作用功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做進一步介紹。待學生明白水的重要性之后再引入水污染、水資源短缺的理論知識,闡述水污染產生的原因、影響及危害,水資源短缺對生活的重要影響等等。通過環保意識的無形灌輸滲透,讓學生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思想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節約用水的實例,讓學生效仿學習,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如,養成洗手后關掉水龍頭的習慣,洗衣服、洗腳、洗菜的水用于沖廁所,促進水的再利用,保護水資源。

二、結合實驗教學是環保意識教學的重點

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結合實驗教學是環保意識教學的重點。化學實驗是分析化學反應、檢驗化學原理的過程,同時也是環保概念及環保技能形成的過程。因而,初中化學教師要加強環保意識在實驗教學中的滲透,讓學生掌握化學原理的同時,真正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講清化學步驟,讓學生觀察化學反應現象,同時要說明發生該化學反應之后將對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并經實驗研究加以證實,以此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例如,學到《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讓學生觀察物體燃燒后發生的反應,同時適當灌輸物體燃燒會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淡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并生成刺激性氣體,即二氧化硫(SO2)。而若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過大,將導致呼吸道炎癥支氣管炎、肺氣腫、眼結膜炎癥,還會使青少年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變弱,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不可估量。學生在實踐中,加深了對硫燃燒的理解,又能夠掌握燃燒危害,無形中強化了環保意識,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三、創新教學形式是環保意識教學的關鍵

環保意識教學,還需創新教學形式。初中生生性貪玩,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自控能力,因而,初中化學教學要努力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可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環保知識競賽、環保志愿者在行動活動等,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將環保意識深入人心。例如,在班級內展開礦泉水瓶回收活動,將學生平日喝完的空瓶子收集起來,教師定期變賣后充當班費。這不僅讓學生明白環保的重要性,還培養了環保的自覺性、參與環保的主動性,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需要全民參與的過程。初中化學教師要加強重視,在教學各個環節中融入環保意識,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習慣,將環保行動當成一種自覺。只有這樣,環境問題的解決才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環保意識的形成范文第3篇

隨著當代經濟的迅速發展,世界人口的劇增,對各種資源掠奪式的開發,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被污染的程度日趨嚴重。這一全球性問題,不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來說,都在不同程度上構成威脅。因此,保護環境,治理環境已被公認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一個永恒的社會性問題,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對一個國家而言,不單是要制定環境保護法,建立一支強勁有力的環保隊伍,更重要的是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樹立全民環保意識.必須從學生開始,因此,培養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一、中學環保教育的緊迫性、可行性

1、中學環保教育的緊迫性

例如,我國雖然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但是由于大多數人長期對科學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缺乏認識,致使我國的動植物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我國的野馬、高鼻羚羊、白臀葉猴等近10種珍貴鳥獸已經滅絕或瀕于滅絕;大熊貓、長臂猿、白鰭豚等20種野生動物也正處于絕滅的邊緣。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1],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他們的環保責任感是提高國民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

2、中學環保教育的可行性

人們逐漸從環境造成的人身傷害中覺醒,從工農業生產到衣食住行,都開始關注“綠色”和“環保”。作為生物教師在課堂內外要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到環境保護的隊伍里,收集積累有關環境的信息資料,結合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究環保問題;通過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探討食品污染;通過油炸、腌制等不合理的烹飪方式;宣講環境污染的典型案例,開展“保護環境,呵護生命”的大討論;開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簽名活動;開展“世界環境日”主題演講比賽。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教給學生環保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素質,又可以使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二、環保教育的途徑

1、生物課堂教學是培養中學生環保意識的主渠道

中學生物教學中有許多內容與環境及生態相關,充分利用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入,滲透環保教育[3]。例如進行生態平衡知識的教學時,引入古人治理“黃河泛濫”的典故使學生逐漸明確違背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使得許多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人和各種生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最終人類將受到嚴重影響,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在講到“植物的蒸騰作用[4]”時,課本上介紹了大規模植樹造林可減輕干旱、調節氣候,在此,教師可補充介紹樹木可以吸滯塵埃。

環境保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聯系生活實際可激發學生參加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如講到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在我國重工業區,污染較嚴重苔蘚植物很難見到。這樣使學生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就在自己身邊,學生真正感覺到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形成環保意識的自覺性

除了正常的生物課堂教學外,教師可充分利用好第2課堂,是激發學生形成環保意識的自覺性的第一重要途徑。在“6.5世界環境日[5]”組織學生出環保專刊,,舉辦“地球的孩子”、“在綠蔭下成長”、“保護環境,從我做起[6]”等主題班會,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意義,從而自覺的培養自己的環保意識。

三、生物教學進行環保教育取得明顯效果

1、學生環保意識提高、學生行為明顯轉變

通過課堂教學滲透環保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環保意識,增強了學生關心國家前途命運、關注人類生存發展的思想品質。

2、通過環保教育使學生懂得環保與社會公德的聯系,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糾正各種惡習和陋習,做模范公民

環保教育使學生在言行舉止、修養品性、思想道德等方面實現了美的升華,文明的跨越。

環保意識的形成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滲透;環保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我國經濟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給我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已經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災害性影響。曾經風景如畫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氣熏天的“龍須溝”,淮河水無法飲用,大運河魚蝦絕跡,九七年的黃河斷流,九八年的長江洪水等等,其后果已是觸目驚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聞。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擺上了國民教育的重要議事議程。而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與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環保意識一旦形成,對其一生的社會行為乃至對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無疑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是一件事關能否走一條發展與治理同步、以預防為主的環保工作新道路的關鍵,所以對全民族進行環保教育務必從小抓起。

2 化學課程中可滲透環保意識的教育內容

中學化學教材中潛在環境教育的因素很多,采用滲透教育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下表是現有初、高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的一些知識點:

教材內容 可滲透的環境保護知識教育的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上述內容的滲透,不僅鞏固了所學化學知識,并培養了學生的辨證唯物思維,即“物質具有兩面性”: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同時也是對人類自身環境破壞的過程,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后社會高速發展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環境問題,若發展中不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注重環境保護,人類最終有可能毀滅在自已手上,通過滲透教育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

3 化學教育中如何滲透學生的環保意識

3.1 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化學教材中,有許多與環境教育相關的知識點,從初中學習的空氣、一氧化碳到高中學習的農藥、石油、煤和醛、酮、腈類等,幾乎每章節都可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踐進行環保教育,滲透環保意識。教師可在課堂上運用與化學變化有密切聯系的環境污染及防治事例,以生動豐富的故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環境”,明確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例如作為大氣污染物中的頭兩號“殺手”SO2和CO在初中課本和高中一年級課本中都做過初步和系統地學習。教師在講授該節內容時,可以給學生講清SO2和CO的產生、特性及對人類的危害,并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解如何避免SO2和CO的產生及S02和CO中毒后如何處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講解“酸雨”這種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對于大氣污染中的另一“殺手”――光化學煙霧,可結合1942年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給學生講清其形成過程及危害,從而提高學生對環境污染的重視程度。

又如在講解廢棄金屬對環境影響一節時,還可引導學生通過了解電池的結構,指出一節廢棄電池的滲出液可污染5平方米的土壤,6噸地下水。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隨手一扔,也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從而養成不亂扔廢棄物的習慣。

把環保教育寓于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這樣既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利于長期堅持,符合中學實際。

3.2 利用化學實驗環節,滲透環保意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也應重視環保教育,培養學生保護環境要“從我做起”的意識,以促使學生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

3.2.1 在實驗操作中,要教育學生一定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學生一味追求趣味而亂動手擺弄。要求學生在制取有毒氣體時,盡量利用少量的反應物來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質,把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同時要求學生,每次實驗完畢后的廢液,一定要按指定處傾倒或回收,然后統一處理。

3.2.2 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討論、改進實驗

盡管我們十分強調有毒氣體和易揮發有害液體實驗要在通風櫥里進行,但一些演示實驗或通風設備差的實驗室,往往無法做到。因此必須改進實驗設置,不讓有毒氣體擴散到空氣中。

例如:實驗室制氨氣,在試管口放一團用水或稀鹽酸濕潤的棉花球吸收多余的氨氣;銅與硝酸反應,用透明塑料袋將試管口罩上并系緊,減少氮的氧化物對室內的污染。又如在空氣中燃燒、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特別是制備硫化氧、氯氣等氣體,銅與硝酸、濃硫酸反應等實驗,往往產生毒氣,毒化教室、實驗室的空氣,直接影響師生健康。我們則可將制備過程中多余的氣體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通過導管再經一個倒掛漏斗,導入相應的吸收液,將有害氣體盡可能作化學處理,以消除或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在以上實驗教學中,除要以身作則,嚴格按照實驗要求操作外,還應多花心血培養學生規范、安全操作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境意識,進而滲透環保意識教育。

4 結語

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出發,使學生對化學與可持續發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了不讓環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并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環保意識的形成范文第5篇

他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21世紀的生力軍,中國今后環境的好壞,經濟的發展是否會受到環境的制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少年兒童是否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能否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因此,應該從現在開始,給他們灌輸“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環保思想,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才能在我國未來的建設中做到優先考慮環保,才能緩解或解決我國所面臨的嚴峻的環境形勢。

盧振生代表堅定地說,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工作,必須從基礎抓起,從娃娃抓起,適時地對他們進行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治理污染等教育,有意識地灌輸維持生態平衡等知識,使他們認識到環保與人類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懂得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意義,養成良好的、文明的行為習慣,這樣不僅對孩子有利,而且也可以通過孩子的言行,感召父母、影響他人,喚起全社會的環保意識,進而形成保護環境的自覺行動。

盧振生代表建議:保護環境從娃娃抓起應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環保教育、環保宣傳以及環保知識的傳播應從學校做起,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并列入長遠規劃之中。可在不影響主科學業的基礎上,增設環保課程,使孩子們從小就知曉環保知識,樹立環保意識,知道如何愛護環境、保護好我們美麗的家園。那么他們長大成人后,就會自然而然地把科學發展觀這面大旗持續扛下去。

其次,要以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家庭為載體,在全社會打造優美環境,使我們的兒童從小就生活在優美的環境里,從小就得到良好的熏陶,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受到環保教育。其實打造優美環境的過程也是孩子們受教育的過程,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環保意識會越來越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法库县| 云安县| 盐山县| 弥渡县| 手机| 庆云县| 安泽县| 叶城县| 盐城市| 会昌县| 郁南县| 波密县| 伊宁县| 南靖县| 宣汉县| 普洱| 七台河市| 志丹县| 拜泉县| 昌邑市| 雷州市| 保康县| 竹山县| 封开县| 金川县| 通江县| 民权县| 隆昌县| 海南省| 茌平县| 威宁| 藁城市| 墨江| 古浪县| 仲巴县| 垫江县| 英德市| 原阳县| 太原市|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