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劉姥姥的性格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長廊中,呼之即出的鮮活人物 ,洋洋大觀形象萬千。《三國演義》中的“智雄”諸葛亮,“奸雄”曹孟德;《水滸傳》中的英雄武二郎,《西游記》中的“魔雄”孫大圣等等,他們,聽名如聞黃鐘大呂,品味如赴滿漢全席,但真正令我“入魘”難返的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境。我以為,能以《紅樓夢》中眾兒女為夢中情人,當是人生最愜意的事情,但我不配,只能為曹公“造人”手段之高妙唏噓俯首。并且一夢三十年,至今不醒。
本文是我結合《基礎寫作學》授課 的需要,析《紅樓夢》高人筆法,正學子視聽,避免人物描寫時的千人一面,異口同聲。
魯迅說過: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個人的眼光不同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本人非經非道,無才有德,也不怎么革命。只是對《紅樓夢》中曹公雪琴“以笑傳神”的藝術手法,情有獨鐘。最為我稱道的就是對同一個場合里的不同人物,作者寫他們不同的外部行動,來展現他們各自不同的個性。使每一個“這一個”都栩栩如生。
空談無益你我,現有《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當中的一幅“群笑圖”為證:下面,我就來探討這幅“群笑圖”中,作者在“以笑傳神”方面,怎樣用“笑”的不同舉動,來表現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人的音容笑貌是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主要外在形式,是人的內心世界向外敞開的窗口。作為敘事文學的小說,必須通過對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寫,來達到塑造鮮明人物形象的目的。曹公雪琴在“群笑圖”中,正是通過對特定場合,特定人群,各自笑貌的 “同” 與“不同”的描寫,來表現他們各自的出身、地位、身份、教養,對他們“笑態”的影響作用。作者以發笑人群中各自笑態的“專利”,來達到使形象本身增值的目的。為分析的方便,現將《紅樓夢》第四十回的“群笑圖”一段轉引如下: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盤子站在當地,一個丫環上來揭去盒蓋,里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 姐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來。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哎吆,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這幅“群笑圖”的背景是劉姥姥到賈府打打牙祭。家宴之前, 她在被鳳姐掂掇,鴛鴦囑咐之后,明白了自己今兒個要扮演的角色 , 果然,剛剛開宴,劉姥姥的一句自嘲,一個扮相,就把在座的太太夫人姨媽公子小姐侍女丫環一起逗樂,上上下下都一起哈哈大笑起來。下面我要重點分析的就是這幅“群笑圖”中的每個人都為 什么要那么笑?這樣各自的笑態和他們的性格有什么相關。
首先撐不住的是史湘云,這位豪門千金。“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舉止灑脫,性格豪爽,酒場輪盞,擼袖搳拳,不讓須眉半點。聽到劉姥姥粗話,看見她豬的扮相,竟至于嘴無遮攔,一口飯都噴出來,沒剩星點。這場合,這方向,這速度,這數量,真不辜負了“英豪闊大寬宏量”。哪里還有半點,史家千金,小姐模樣?作者寫史湘云笑樣,突出的是她的“噴像”。接下來寫林黛玉笑樣,表現的則是一棵“病秧”。林黛玉這棵終生背著“還淚宿債”的絳珠仙草,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誰曾見她幾次笑過?但今天外來的這位“野意”兒,劉姥姥粗俗的話語,拙劣的表演,林黛玉可是第一次見得,這些都著實讓她想笑了。但笑首先 要呼入大量空氣到肺里,再從氣管噴出,才能發聲的。這個過程對在座的任何一位來說,平常得就像打個哈哈,但此時在笑的不是別人,而是林黛玉,一個得了陰虛癥的憂郁患者。她的肺葉怎么經得起著劇烈的脹縮呢?
以上是我分析的曹雪芹傳神文筆,在寫笑的動作手法的高妙之處,你若是今天的寫作者,該從中悟出些什么呢?
參考文獻:
[1]《紅樓夢》曹雪芹 高鶚 著 華夏出版社 2007年1月北京第1版 第335-336頁.
同學們都喜歡閱讀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語文中拿下名著試題得分,但由于平時沒有掌握閱讀名著的正確方法,因此不少同學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確閱讀名著的方法呢?
根據各地中考名著題的不同設計,筆者總結出如下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有關情況應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這將有助于你對其作品內容的閱讀理解。如閱讀《紅樓夢》,應對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閱讀《聊齋志異》,你要了解蒲松齡的身世遭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要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
平經歷。有的同學在答名著題時,連作者都想不起來,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這些都是對作者生平經歷不甚了解的緣故。
二、理清故事情節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同學們之所以愛讀名著,就是因為那里面的故事情節生動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長篇巨制,故事情節復雜多變,再加作者創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節,才能把握全篇。如長篇小說《水滸傳》,總的故事情節是寫以一百零八將為首的英雄好漢們是如何被殘酷的社會現實逼上梁山走造反這條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據各自情況的不同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九年級《語文》上冊人選的《智取生辰綱》,就是節選該書的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節。根據中考名著題的特點,還需要同學們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故事情節。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我們為什么能夠區分出他們呢?因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國演義》,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說到足智多謀為蜀漢鞠躬盡瘁的軍師,我們就知道此人是諸葛亮;一提及“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權臣,我們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就不盡相同。《水滸傳》中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紅樓夢》中劉姥姥“見笑”大觀園,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學名著還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應的外號,最好也能記住,這對分析人物性格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風”是《水滸傳》中李逵的外號,由此可以看出他“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性格特點;“鳳辣子”是《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綽號,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潑辣的特點。
四、積累名言警旬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記住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利于解答試題,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國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對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綱挈領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內容,記住它們,就記住了章節的主要內容。還有一些名著對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評語,也應注意積累,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是《紅樓夢》中評論王熙鳳在賈府悲慘下場的詩句。
同學們都喜歡閱讀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語文中拿下名著試題得分,但由于平時沒有掌握閱讀名著的正確方法,因此不少同學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確閱讀名著的方法呢?
根據各地中考名著題的不同設計,筆者總結出如下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有關情況應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這將有助于你對其作品內容的閱讀理解。如閱讀《紅樓夢》,應對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閱讀《聊齋志異》,你要了解蒲松齡的身世遭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要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歷。有的同學在答名著題時,連作者都想不起來,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這些都是對作者生平經歷不甚了解的緣故。
二、理清故事情節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來反映社會生活。同學們之所以愛讀名著,就是因為那里面的故事情節生動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長篇巨制,故事情節復雜多變,再加作者創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節,才能把握全篇。如長篇小說《水滸傳》,總的故事情節是寫以一百零八將為首的英雄好漢們是如何被殘酷的社會現實逼上梁山走上造反這條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據各自情況的不同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九年級《語文》上冊人選的《智取生辰綱》,就是節選該書的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節。根據中考名著題的特點,還需要同學們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故事情節。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我們為什么能夠區分出他們呢?因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國演義》,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說到足智多謀為蜀漢鞠躬盡瘁的軍師,我們就知道此人是諸葛亮;一提及“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權臣,我們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就不盡相同。《水滸傳》中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紅樓夢》中劉姥姥“見笑”大觀園,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學名著還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應的外號,最好也能記住,這對分析人物性格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風”是《水滸傳》中李逵的外號,由此可以看出他“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性格特點;“鳳辣子”是《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綽號,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潑辣的特點。
四、積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記住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利于解答試題,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國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對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綱挈領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內容,記住它們,就記住了章節的主要內容。還有一些名著對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評語,也應注意積累,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是《紅樓夢》中評論王熙鳳在賈府悲慘下場的詩句。
五、寫讀后感鞏固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生名著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了解作者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有關情況應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這將有助于你對其作品內容的閱讀理解。如閱讀《紅樓夢》,應對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閱讀《聊齋志異》,你要了解蒲松齡的身世遭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要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歷。有的同學在答名著題時,連作者都想不起來,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這些都是對作者生平經歷不甚了解的緣故。
2.理清故事情節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同學們之所以愛讀名著,就是因為那里面的故事情節生動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長篇巨制,故事情節復雜多變,再加作者創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節,才能把握全篇。如長篇小說《水滸傳》,總的故事情節是寫以一百零八將為首的英雄好漢們是如何被殘酷的社會現實逼上梁山走造反這條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據各自情況的不同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九年級《語文》上冊人選的《智取生辰綱》,就是節選該書的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節。
3.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我們為什么能夠區分出他們呢?因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國演義》,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說到足智多謀為蜀漢鞠躬盡瘁的軍師,我們就知道此人是諸葛亮;一提及“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權臣,我們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也就不盡相同。《水滸傳》中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紅樓夢》中劉姥姥“見笑”大觀園,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學名著還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應的外號,最好也能記住,這對分析人物性格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風”是《水滸傳》中李逵的外號,由此可以看出他“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性格特點;“鳳辣子”是《紅樓夢》中王熙鳳的綽號,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潑辣的特點。
4.積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記住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利于解答試題,還能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頭:幸福1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國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對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綱挈領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內容,記住它們,就記住了章節的主要內容。還有一些名著對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評語,也應注意積累,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是《紅樓夢》中評論王熙鳳在賈府悲慘下場的詩句。
5.寫讀后感鞏固
這里的讀后感有兩個含義:一是讀完名著后,自己寫出讀后感;二是看別人寫的讀后感,如能把二者結合起來更好。自己寫讀后感,勢必要回顧原作,咀嚼回味,從而加深對原作的進一步理解。看別人寫的讀后感,既能觀照自身的閱讀經驗,又能發現自己讀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品讀名著的方法當然不止這些,同學們也可以從閱讀實踐中自己摸索總結出經驗。希望大家平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名著里汲取更多的養料。
6.掌握閱讀技巧
古往今來,許多成名成家的文化名人都是“讀”出來的,葉圣陶說:“他們有個不二法門,就是熟讀名文,讀著讀著,自己頓悟。”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人的文化氣質。以讀為本,還能夠加強語感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積累詞匯與語言材料。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各種書刊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可資借鑒的詞匯、材料和技巧。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陶冶性情,積累精華,博采眾長,而且有助于觀察世界、體味人生,從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
課內外銜接進行課外閱讀效果最好,由于有教本作依托,延伸軌跡與銜接指向比較明確,閱讀目標與重點也相對明確,對課內閱讀起著鞏固與促進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相關文化素養的積累與培養。課外閱讀選擇的原則:從形式看,最好選擇那些篇幅短一點的文章;從內容看,最好選擇那些文質兼美的“美文”和跳動著時代脈搏,反映著時代進步的“時文”,以及介紹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選擇時還應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需要與年齡特點。
內容選定后,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閱讀效果的保證。有了科學的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時一般根據篇幅長短與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幾種方法:
6.1 瀏覽法。對于那些篇幅較長或內容不是很重要,但自己又必須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內容概況、文章主題、主要的寫作方法等。
一“天仙寶鏡”式的主題思想
曹雪芹用碑刻、匾額、書條石、對聯、掛件等園林藝術元素,凸顯了大觀園的主題,有機拓展了園景,打破了園界。賈政在論及大觀園景觀時曾說:“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可見,正是大觀園中的標題,點出了它的主題。而玉石牌坊上的題詞“天仙寶鏡”,則直接揭示了大觀園的主題思想。關于“寶鏡”一說其實源于民間:相傳神仙手中有一面寶鏡,如果他想探查凡間,就會拿出寶鏡,想看到的地方自然會在寶鏡中呈現。但寶鏡中的景物終究只是幻影而已。因此,《紅樓夢》也被稱為《金陵十二釵》《石頭記》《風月寶鑒》《情僧錄》等,但最能揭示《紅樓夢》主題的當屬《風月寶鑒》。它的意蘊與“天仙寶鏡”一脈相承,都如神仙手中的寶鏡,兩面呈現出的美景和美人都是虛幻的。一面凸顯情,一面凸顯景。“情”是《紅樓夢》的基礎和主線,曹雪芹又以大觀園的“景”襯托了這種“情”,情景交融中表現了曹雪芹人生如夢、世事皆幻的處世思想。這正如小說第一回中提及的“:用‘夢’‘、幻’等字,是提醒閱者耳目,亦是本書本旨。”
二統一多樣的園林風格
小說特有的虛擬性,使故事環境呈現出一種既真實又虛幻的狀態,真實是指人物都在特定的場所合理的出現,虛幻則是指這種合理場所是由作者主觀想象和構建的。這就為大觀園景觀描述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同時,由于賈府地位顯赫,大觀園又是為元春省親而建,因此其面積極為廣闊,將當時的各類建筑風格都融入其中。既有裊娜纖巧、孤高輕柔、蜿蜒風雅的斗拱飛檐,也有壯麗軒昂、雄偉壯觀、四通八達、氣派極致的朱門青瓦。這種多元化的建筑設計有機擴展了園林的廣度與深度,增強了園林空間的寬泛性。曹雪芹在大觀園的規劃構建中完整地呈現了“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建筑景觀。按照風格將景區進行細致劃分,以水相連以山相隔,形成一種跳躍式的視覺效果,有效地避免了游園者的視覺疲勞。對今天的園林景觀設計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曹雪芹所處的時代,西方的審美和設計理念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國,因此,出身世家的曹雪芹也見過很多西式器物和著名園林。這些所見所聞在《紅樓夢》中都有所體現,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一節中,就描寫了怡紅院中的諸多器物和景觀:錦籠紗罩、玲瓏剔透的墻壁、碧綠鑿花的磚、貼在墻上的琴劍瓶爐、發出“咯噔”聲響的西洋機括等。西洋鏡、西洋畫在清朝時期還較為少見,這些器物均出現在寶玉所居的怡紅院中,賈府此時的奢華生活可見一斑。正是這些名類繁多的舶來品為大觀園的規劃和造景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也使這座引人入勝的景觀園林極具新意。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政治影射過于明顯,曹雪芹將大觀園的風格做了模糊處理,將明清時期不同風格的園林特色都呈現在其中,這無疑使大觀園的景觀呈現出更加鮮明的多樣性。
三“人園合一”的布局規劃
由于大觀園是為元春省親所建,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與封建皇家花園行宮較為相似,建筑規模龐大,且風格各異。依據《紅樓夢》中的描述,大觀園中不僅有洲、山、路徑、巖溪、門墻、池、清、籬笆等設施,還有廊、閣、榭、亭臺、村莊、寺觀等建筑。這些園林景觀和建筑或以群組的形式組成一個風景點,或以個體形式出現于山水之間,瀟湘館、秋爽齋、怡紅院、櫳翠庵、稻香村等則是大觀園中的主要景觀。而這些建筑庭院又與人物性格緊密相連,有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庭院主人的身世和性格。當讀者見到這些建筑描述時,就會自然地與其主人聯系起來。例如,秋爽齋內的陳設每一件都是上等珍品,且每樣器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這顯示了探春氣質高貴、出身名門的人物風貌,以及果斷、大度的性格特點。怡紅院中的絳云軒又是另外一番風味,這里琳瑯滿目、五光十色、鑲寶嵌金、中西兼容,這顯然與我國傳統的室內裝修模式不相符合,但卻正符合寶玉雜學旁收、叛道離經的性格和身世顯赫的出身地位。而李紈的住處———稻香村,則不符合自然之理,整體陳設和規劃顯得穿鑿扭捏,這正表現了李紈青年喪偶,而又被封建禮教束縛的扭曲心態。她出身名門,卻早年喪夫,整日心如死灰,又怎么會有自然之氣呢?因此,這“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泥墻圍護,稻莖掩覆”的稻香村,處于繁花錦簇的大觀園中,正如李紈與黛玉等人的對比一般,其地位及性格的灰暗、消沉顯而易見。蘅蕪院是薛寶釵的住處,此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寶釵安分隨時、行為豁達、不流于俗、與世無爭的氣質性格。這座庭院在大觀園中別具特色,它質地高級,但外觀卻十分簡樸,乍一看不過是水磨磚墻,清涼瓦舍,十分無趣。進門所見并無一株花木,只有各種香草,迎面則是一塊插天山石。室內猶如雪洞,四周綠窗油壁。表面看來十分簡樸,庭院設置素凈無華,但細究則會發現別有洞天:水磨磚墻呈灰色,表面平整,沒有花飾,是最講究的墻體。而山石本就以大為貴,插天山石更為個中珍品。香草雖然沒有鮮花的艷麗,但卻比花卉更為名貴。油壁選用優質木材,并用精制的桐油反復涂刷,十分耗費工時,類似于現在的清漆,在當時則屬高級做法。因此,外表樸實無華,實則質地高貴的蘅蕪院,正體現了薛寶釵“人謂裝愚,自云守拙”的性格特點。“淡極始知花更艷”用來描繪薛寶釵和蘅蕪院都恰到好處。林黛玉的住處———瀟湘館,是一南方翠竹掩映的庭院,與“佳木籠蔥,奇花閃灼”的大觀園諸景相比,這里顯得尤為與眾不同。這也象征了林黛玉在賈府寄人籬下的悲涼身世。瀟湘館中有精致小巧的家具、盤旋竹下的小溪、曲折盤旋的游廊、羊腸般的小徑。可見,曹雪芹對瀟湘館的描述著意在“小”和“曲”字上。“小”字表現了黛玉形容瘦小、氣量狹小的特點“;曲”字則體現了黛玉心思細密、多思善慮的性格特征。院落與人物的特征融合一體,抓住庭院的特點,也就了解了所居之人的性格。因此,從文學審美角度看,大觀園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園林景觀,它具有鮮明的典型性,是為了典型人物和性格特意塑造的。《紅樓夢》中性格各異的人物,與大觀園中的庭院和景色,互相輝映,留給讀者無窮的韻味。
四疊山理水的游園特色
大觀園位于榮、寧兩府之間,原本就是賈府基地的一部分。根據《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的描述,這處地方無臨水之源、背山山脈、隱寺之塔、通市之橋。但卻屬于“宅傍地”,便于理石挑山、開池鑿壑,是護宅之佳境。曹雪芹借助賈璉之口表明了他對這塊地的肯定:“正經是這個主意,才省事,蓋造也容易。若要置別的地方去,那更費事,且不成體統。”因此,在這塊空地上建造園林,既能夠避免賈母等內眷外出,又便于元春省親,還可以利用會芳園舊址。運用會芳園舊有的樹木、山石、流水、亭臺、欄桿等設施,不僅可以因地制宜,還能減少成本。我國古典園林奉行“有石則靈”的審美原則,將各種各樣、玲瓏剔透的石頭疊加、搭配,能夠增添園林的意境美,渲染景觀氣氛。曹雪芹在《紅樓夢》的開篇便敘述了《補天遺石》的故事,描述了一塊頗具靈性的頑石,留給讀者無窮的遐思。而在大觀園中,不僅有山水作為聯系各個景區的骨架,還有大小各異的假山,以此將各個景區分割開來。根據《紅樓夢》中對元春乘舟游園路線的描述可以看出,重要的庭院都能夠乘船到達,因此,大觀園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以水為主的園林,這些水流將各個景區分割開來的同時,又使它們聯系在一起。大觀園中的水“清流一帶,勢若游龍”,曲折迂回的連接各處,穿插映帶在大觀園的各處亭館、建筑中,依形就勢,設計巧妙。也正是這些蜿蜒曲折的流水,使亭臺樓榭、花草樹木倒映水中,更增添了大觀園的流動性。
五人為景觀的自然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