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村養老開題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09年9月,國務院頒布《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同年在全國10%的縣(市、區、旗)展開試點,2010試點覆蓋面已達到20%,預計今年達到60%的覆蓋面,2020年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農民作為新農保制度的參保對象,他們的意愿將對新農保制度的實施效果產生重要影響。中年農民是不久將面臨養老問題,并且當下還有足夠時間為自己的養老做不同安排的群體,是對養老保險制度反映敏感的一個群體。所以,本文的研究對象是第一批試點地區河南輝縣的中年農民。
一、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方法
1.調查對象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劃分45歲以下是青年,45~59歲為中年,60歲為退休年齡。而我國民間約定俗成地將35~45歲之間的人們定義為中年人。我國目前統計的平均壽命是71歲,人口中位數為35歲。因此,結合我國人口壽命的實際情況,本次調查把35—60歲的農民作為中年農民。
2.數據來源
本文所用的數據來源于2010年7—8月對新鄉輝縣11鎮9鄉進行的《河南中年農民參加新農保意愿調查》。本次調查采用多階段等距抽樣的方法抽取3個鄉鎮,每鄉鎮根據經濟狀況好、中、差隨機抽取3個村,每村隨機抽取20戶。在樣本地區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52份,有效率為84%期刊網。
3.資料收集方法
本次研究是由我們課題組成員利用暑假時間,對試點地區進行抽樣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資料收集時除由農民自己填寫外,還采用問答和訪談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以及實地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農民的基本特征、農民對社會養老保險的認知程度與參與意愿等方面的信息。問卷調查調查所得資料經審核后,用SPSS 11.5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并進行分析。
二、調研數據
1.中年農民樣本的基本情況
(1)性別結構:男性有143人,女性有109人,比重分別為56.7%和43.2%。
(2)年齡狀況:35-40歲有54人,41-45歲有95人,46-50 歲有62人,51-60歲有28人;分別占樣本的21.4%,37.7%,24.6%,11.1%。
(3)文化程度:文盲有36人,小學有112人,初中有67人,高中或中專有24人,大專及以上有13人,分別占樣本的14.2%,44.4%,26.6%,9.52%,5.16%。
(4)婚姻狀況:未婚的占樣本的14%,已婚的占86%,已婚有子女的占82%,已婚無子女的占4%。
(5)職業:以務農為主的僅占29..2%,其它情況如經商、打工等占70.8%。
(6)兒子人數:無兒子的占樣本的31.3%,一個兒子的占57.6%,兩個兒子的占10.5%,三個或以上占0.6%。
(7)年人均純收入:5000以下的占38.6%,5000—10000的占46.2%,10000—20000的占12%,20000以上的占3.2%。
如表1 樣本基本情況
變量
百分比
樣
本
基
本
情
況
變量
百分比
性別
男
56.7
職業
務農
29.2
女
43.2
非農
70.8
年齡
35-40
21.4
兒子人數
31.3
41-45
37.7
1
57.6
46-50
24.6
2
10.5
51-60
11.1
3及以上
0.6
文化程度
文盲
14.2
收入
5000元以下
38.6
小學
44.4
5000—10000元
46.2
初中
26.6
10000-20000元
12
高中及中專
9.52
20000元以上
3.2
大專及以上
5.16
婚姻
未婚
14
已婚有子女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