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重癥肺炎患兒,所有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胸片檢查均符合WHO推薦的小兒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2]。將所有患兒分為預防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例。預防組中男42例,女33例,年齡1個月~3歲,平均(1.3±0.6)歲;對照組中男40例,女35例,年齡1個月~3歲,平均(1.2±0.5)歲。排除入院時存在腹瀉患兒,繼發性患兒病情按照有無中毒癥狀和脫水情況分成輕度和重度。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分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根據其病情給予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預防組自住院使用抗生素起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劑治療,布拉酵母菌散劑(法國百科達制藥廠生產,注冊證號S20040038, 250 mg/袋,每袋含有5×109 CFU布拉酵母菌活菌)治療,2次/d,1袋/次,療程為5~7 d;對照組在發生繼發腹瀉后再加服布拉酵母菌,服用方法與預防組相同。兩組患兒在治療前后均進行肝腎功能檢查,觀察不良反應。

    1.3 療效評價

    療效評價參照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標準[3],顯效:治療72 h內糞便性狀和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治療72 h糞便性狀和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有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糞便性狀、次數無改善或惡化,全身癥狀無改善或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繼發腹瀉發生率的比較

    預防組75例患兒中發生繼發腹瀉13例,繼發腹瀉發生率為17.3%,對照組75例患兒中發生繼發腹瀉24例,繼發性腹瀉發生率為32.0%;預防組繼發腹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411,P<0.05)。

    2.2 兩組患兒止瀉時間和總療程的比較

    預防組止瀉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2953,P<0.01);預防組總療程顯著短于對照組(t=6.7742,P<0.01);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肝腎功能異常,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表1)。

    3 討論

    支氣管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多見于嬰幼兒,主要由細菌、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所致。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呼吸系統功能發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容易發展為重癥肺炎。小兒重癥肺炎常使用β-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甚至亞胺培南類等抗生素進行治療。小兒腸道內生環境、免疫功能、益生菌定植力等尚不穩定,未形成穩定的腸道微生態環境,其平衡狀態易受其他因素影響。長期或大劑量的使用抗生素會導致小兒腸內微生態環境失衡,從而引發抗生素相關繼發性腹瀉。繼發性腹瀉會導致患兒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降低治療效果,加重患兒病情,延長患兒住院時間等。目前通常采用微生物制劑對繼發性腹瀉進行治療[4-5]。

    布拉酵母菌散劑含有大量活性布拉酵母菌,該酵母菌具有耐胃酸的作用,進入胃部后不受胃酸影響而能在腸道內迅速繁殖,從而在腸道內保持恒定水平。實驗顯示,在停藥2~5 d后,患兒糞便檢測不出該菌,說明布拉酵母菌無在腸道內永久定植的能力,其可暫時性作為腸道益生菌,幫助維持腸道微生態菌群平衡狀態,為一種安全的調節劑[6-7]。布拉酵母菌作為真菌,其生物活性不受β-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亞胺培南類等非抗真菌藥物的影響,因此,可以作為抗生素繼發性腹瀉的治療藥物。布拉酵母菌具有抗微生物和抗毒素作用,并對腸黏膜有營養作用。該菌分泌的蛋白酶能夠將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分泌的毒素水解,并刺激腸道免疫系統,使其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布拉酵母菌能夠產生多胺物質,能為腸黏膜提供營養,從而顯著增加腸上皮細胞刷狀緣的雙糖酶活性[8]。

    從本組結果可以看出,預防組的繼發性腹瀉發生率、止瀉時間、總療程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兩組患兒無肝腎功能異常和明顯并發癥發生,說明布拉酵母菌預防小兒重癥肺炎繼發腹瀉療效顯著,能夠顯著降低繼發腹瀉發生率,安全性好。

    [參考文獻]

    [1] 欽祥.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的研究近況[J].疑難病雜志,2003,2(4):247-248.

    [2] 潘黎明,周莉,仉妍.小兒重癥肺炎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09,30(12):1145-1146.

    [3] 陳梅枝,郭愛紅.布拉酵母菌預防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9):97.

    [4] 阿玲.金雙歧早期預防嬰幼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全科醫學,2007,5(2):151.

    [5] 王曉紅.金雙歧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效果[J].實用醫藥雜志,2006,23(1):67.

    [6] 吉大章,鄒商群,熊琴,等.布拉酵母菌預防小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雜志,2009,4(10):818-819.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范文第2篇

關鍵詞:生物質;植物發電;分布式電源;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TM61 文獻標識碼:A

能源對一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我國近年來經濟的迅猛發展,能源與環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能源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只有積極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生物質能源以生物質為載體,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近年來發展迅速。但如今的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方式都必須將其轉化為其他能源才能使用,多次轉化的過程,不僅使開發成本提高,也會造成能量損失和污染。本文所述的植物發電技術,即是生物質能源的一種創新利用方式。以下對基于此技術的分布式電源進行分析探討。

1 技術開發背景

1.1 我國能源現況與特點

經濟的發展,人口規模的不斷提高,我國能源短缺現象也日益嚴重。而按照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目標,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將一步上升,未來中國的能源問題可能會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我國能源現況有以下三個特點:

(1)人均能源水平低

雖然我國能源總儲量較高,但人均能源可采儲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石油總儲量是世界總量的2%,人均儲量為世界水平的10%,目前進口依存度約為40%。

(2)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嚴重

國際上一般用能源強度來衡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強度越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目前為32%,生產同量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由于技術水平不足,能源在利用過程中產生大量SO2、N0X、煙塵等多種污染物,使得能源消費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3)能源分布不均

我國能源分布整體呈現“西北多,東南少”的局面,僅東北地區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就占全國儲量的一半,能源消費集中的東南地區卻資源匱乏。近年來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西煤東運等項目的實施,雖解決了部分矛盾,但大規模能源運輸所帶來的高成本和資源損耗也隨之而來。

(4)能源結構不合理

我國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為主,甚至達到了70%左右,而其他能源所占份額相對較低。這種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加劇了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嚴重的問題。

1.2 我國環境污染現況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排放大量污染物,我國目前的環境污染十分嚴重。近年來霧霾天氣的常態化,更加說明了中國空氣污染的形式不容樂觀。我國的大氣污染主要為煤煙型污染,能源消費的污染是其根源。所以,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是解決能源與污染矛盾的唯一途徑。

1.3 生物質能及其利用方式

生物質能源是一種通過光合作用,以生物質為載體,間接利用太陽能的一種可再生能源。據統計,地球上的植物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約為3乘1018kJ,為每年全球總能耗的10倍。并且,生物質能源能夠顯著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污染,其原料也便于獲取、運輸和儲存。我國的生物質能源資源豐富,如果能充分利用,必能解決我國的能源與環境問題。

目前,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燃燒乙醇;

(2)生物柴油;

(3)生物質液化;

(4)沼氣;

(5)生物質燃燒發電。

2 植物發電技術發展及原理

2.1 植物發電技術發展

早在19世紀,就有人發現,如果用銅線和鋅線分別插入檸檬,就可以驅動小型鐘表的電機5個月之久。原來,植物里本身就有電流,這一發現讓人們驚喜不已。隨著科學家的探索研究,近年來,在利用活體植物直接發電技術領域已有了不少成果。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從植物中提取的葉綠素與卵磷脂混合物被太陽光照射時,會產生電流,并且發現,其轉換效率為普通太陽能電池的3倍以上。用此方法制成的電池稱為“生物光伏電池”。英國劍橋研究人員發現,一盆蕨類植物的發電量可達每天一度。如今,這種植物發電技術的應用也日漸廣泛,市場上已經出售有植物電能時鐘,植物電池等產品。

2.2 植物發電技術原理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綠色植物利用葉綠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細菌利用其細胞本身,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細菌為硫化氫和水)轉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細菌釋放氫氣)的生化過程。光合作用可以說是地球上所有能源化石能源的根本來源,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反應。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和碳反應兩個階段。其光反應部分方程如下:

H2O2H+2e-+1/2O2(水的光解),NADP++2e-+H+NADPH(遞氫)

在此過程中,電子從H2O傳遞給NADP,這是一個逆氧化還原電勢的反應,一個電子從H2O傳遞到NADP必須克服1.13V電勢差。當光子打到色素分子上時,葉綠素會吸收特定波長光線,激發高能電子,植物就是因此利用光能為這個反應提供電子流。我們可以用裝置把植物光反應過程中激發的電子流引出,再通過升壓電路,將其電壓升高。這樣就可以在植物正常生活的狀態下直接獲取其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電流。

2.3 基于植物發電技術的分布式電源

分布式電源一般指功率較小,與環境兼容的獨立電源,包括發電設備與儲能裝置。分布式電源能夠高效利用各種發電技術,能源成本低,通常為可再生能源,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從可持續發展和降低環境污染觀點看,分布式發電技術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基于植物發電技術的分布式電源能夠將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最大化,在智能系統的規劃下,保持獨立電源的供電穩定性,滿足負荷要求。

3 可行性分析和前景展望

3.1 中國生物質能源發展政策

為保障生物質能源產業穩定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積極推動了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利用[7]。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國家鼓勵清潔、高效地開發生物質能源。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也提出,加快開發生物質能源。

3.2 能源分布狀況和大規模開發可行性

植物發電的載體分布范圍廣泛,從喬木,藻類,蕨類,以及其他灌木類雜草,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不同類別植物進行發電技術的調整,讓我國大量森林資源、濕地資源和海洋資源能在最小的破壞度下實現充分利用。如果大規模推廣該技術,也能間接保護植物資源,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從成本經濟來看,發電植物易于獲取,原料成本幾乎為零。如果研發出可靠的電流調控電路,并將其發出電能集中并儲存,再將一定范圍內無數供電模塊用智能系統相連,通過最優化設計方法進行規劃并網,就能形成大規模基于該技術的分布式發電系統。

3.3 植物發電技術的分布式電源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基于植物發電技術的分布式電源存在的問題主要為:

首先,相關科研技術開發仍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技術體系。其次,缺乏大規模開發的動力,政策鼓勵和市場吸引力不足。最后,在能源市場的競爭力較弱,無法短期內在市場中取得優勢地位。

3.4 可行性建議

為加快基于植物發電技術的分布式電源的發展,在此提出以下三個可行性建議:

(1)呼吁政府機構加大對植物發電領域的科研項目投資,逐步完善技術體系,主要是電流調控技術和儲能技術的改善。

(2)政府能夠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對開發該項目的企業給予技術支持與經濟獎勵。

(3)加大市場宣傳,讓更多人了解生物質能源的優越性,吸引企業投資,提高其能源市場的競爭力。對使用該分布式電源的用戶也給予電價上的優惠。

(4)可利用我國植物資源豐富的地理優勢,把一部分植被密集區域作為技術開發試點,建立小型的分布式發電系統,用于當地公共設施或農業生產用電,再進一步推廣該技術,最終實現大規模分布式電源的可靠并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基于該技術的分布式發電系統能獲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強.我國社會能源消費現狀分析[R].前瞻網綜合,2014-07-30.

[2]倪守強,李興華.我國能源現狀及可持續利用對策[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4:30(07).

[3]陳曦,韓志群,孔繁華,胡徐騰.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利用[J].化學進展,2007:19(08).

[4]白木.活生生的植物發電機[J].知識就是力量,2012(06).

[5]葉子飄.光合作用對光和CO2響應模型的研究進展[J].植物生態學報,2010,34(06):727-740.

[6]錢科軍,袁越,石曉丹.分布式發電的環境效益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28(29):11-15.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范文第3篇

關鍵詞:工業廢棄地,更新設計,利用價值,人文元素

Abstract: the derelict industrial land o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of history, but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gradually decline, a large number of derelict industrial land constantly emerging, lands will be different landscape the broken desert,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derelict industrial land, based on the use of value and cultural elements and update the design process fuses in togethe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derelict industrial land, update the design, use value, cultural elements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工業廢棄地這個名詞對于我們當代人,尤其是當代景觀設計師來說,已不再是一個新鮮陌生的名詞,工業廢棄地是一個統稱,是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個必然產物。工業廢棄地是指區域內曾經作為工業生產用地及其相關用途,后來廢置不用的地段。按照工業生產的類別大致可歸納為工業原料采集及制造廠地、工業裝配制造廠地、倉庫用地及工業廢物的處理場地等等。其固有景觀作為工業廢棄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逐步演變為制約區域發展的障礙。在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理論不斷完善與提升的今天,如何運用合理的改造方式和再生手法,使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工業廢棄地景觀重新回歸到社會這個大熔爐中,是擺在我們當代景觀設計師面前的一項嚴峻而有意義的考驗與挑戰。

工業廢棄地景觀的現況分析

1.1 時間比較短,容易修復。

隨著18世紀工業革命的到來,大量工業用地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出現。我國大部分的工業建筑是在70、80年代建造的,也就是說隨之出現的工業景觀距今也不過幾十年而已。這些工業廢棄地的景觀一般都具備面積較小、構造簡單等共同特點,因此在更新設計過程中,相對容易操作,工作量大為減少,同時保證了較高的安全系數。

1.2 構造簡單,可塑性強。

工業廢棄地一般都是大型的地標性建筑群落。大面積、大跨度的高層結構使得工業廢棄地景觀整體構造非常簡單,容易拆除或者重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同時使得創新性元素在設計過程中能夠靈活的穿插運用,這些都為工業廢棄地景觀的重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3 資源豐富,降低成本。

在工業廢棄地中,殘留了豐富的潛在資源,如廢舊鐵皮、鋼架結構等等,這些都為工業廢棄地景觀資源再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避免了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在對舊景觀進行保留和增添的更新設計過程中,結合創造性的設計形式和語言,使得重塑后的景觀具備新穎的人文和地域元素,吸引更多的人來前來參觀學習,從而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降低了更新設計的成本。

2、更新設計方法

工業廢棄地的景觀更新設計,不是征服自然,也不是無限制向自然索取,而是尋找人與自然和諧和平衡的過程。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情況,在原有景觀資源的基礎上取精去糙,采用合適的創新方法使工業廢棄地景觀重新煥發生機。

2.1 自然化更新設計—師承自然和諧共存

人類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對于人有著無窮盡的魅力。在建筑的叢林中營造自然景觀是為了達到回歸自然的目的,即恩格斯所說的第二自然。在工業化時代,人們被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所困繞,對于自然的向往,對綠色的依戀愈加強烈,我們所面臨的是如何運用設計手段,將自然、綠色以及更多愉悅身心體現原生態魅力的因素引入到工業廢棄地更新設計中去, 并從文化內涵、藝術形式等角度去挖掘貼近自然的方式,滿足人們的生理和精神所需來進行景觀空間設計,將藝術和自然融合在現代工業廢棄地景觀更新設計中。最終實現師從自然,和諧共存的更自然化更新設計。

2.2 生態化更新設計—以人為本兼顧平衡

從生態學角度來講,地球可以看作一個自然系統,如果組成自然系統的基本要素被破壞,整個過程就會紊亂甚至停止。景觀更新設計的過程可以看做是人與自然的對話過程,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環境因子組成有機整體,實現景觀更新設計生態化。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對工業廢棄地景觀開發和再利用一定要遵循低碳化、零排放、可持續性的原則,具體做法是用自然的方法尋找將發展與自然系統融為一體的法則,在人與自然的共處中,讓人們的生活可以從中獲取自然地生命力,使我們的工業廢棄地在形體組織和秩序發展方面按照我們既定的生態化方向平衡發展。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3 再生化更新設計—修舊如舊廢舊立新

根據更新設計的理念對工業廢棄地景觀進行改造,對廢棄地整體或者局部進行現有的建筑、空間、環境進行合理的調整或改變。包括整體改變現狀、局部調整及對有價值的地方進行保護等。

修舊如舊和廢舊立新作為更新設計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手法,不僅是更新設計手法更是態度,對工業廢棄地采用保護性更新設計是對工業發展歷程的尊重,更是對人類文明進程的一種尊重。在更新設計的過程中可采用加固、部分修繕的辦法,且不能隨意更換材料,能用的原材料必須用上去,盡量使更重事物呈現它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當然在所有規劃中剔除不和諧因素能獲得改進的效果,如果說剔除某些元素能夠提高景觀質量,那么有選擇的引入某些元素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結語

不正確的土地利用不僅在美學上而且在現實中都會產生麻煩,因為在不合適的土地上強加不適宜的土地利用,既破壞景觀的美好格局,又影響正確功能的發揮。就工業廢棄地而言要達到其景觀的更新、恢復再利用的目的,主旨在于更新區域空間和重塑區域精神。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協調互補,使建筑物或活動場地和自然要素之間互補來適應區域整體景觀。通過更新設計來保持工業發展歷程的歷史文脈的延續和傳承。喚起人們對零碎、片段信息的回憶與聯想,從而達到對場地精神更新重塑。

參考文獻:

[1][美]約翰•O•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10

[2]王向榮,任京燕。從工業廢棄地到綠色公園—景觀設計與工業廢棄地的更新。 中國園林。2003.3

[3]王向榮,林菁。西方現代工業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 2002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范文第4篇

【關鍵詞】國土資源開發;土地資源;礦產資源

國土資源的開發影響重大,生產力的經濟效率和生態環境都被它左右。在國土資源開發利用中遵循生態學原理是尤其重要的,但就目前而言只顧經濟效益,不顧生態平衡的情況嚴重,土地資源是約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礦產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同樣把握著經濟命脈,對于他們的開發利用應該從根本上解決其目前過度開發利用的現狀。

1 目前國土資源開發現狀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并不樂觀。我國人多地少,地勢以丘陵、山地居多,資源分布不均衡,再加之土地閑置情況嚴重,城鎮占用地強占耕地用地,土地供需矛盾尖銳,生態環境惡化,土地沙漠化趨于嚴重,水土資源不平衡,土地利用率低等等一系列問題。19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資源,經濟發達不均衡,東南部發達,約有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中西部發展相對落后,這就造成東南部人多,中西部人煙稀少,前者耕地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90%,后者僅占10%左右,中西部,僅在新疆、西藏、青海,它們的土地面積總和占全共總面積的38左右,在2000年的時候人口還不足2%,但隨著西部大開發,中西部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就從占地面積來說,38%的面積的利用率相對一些小國家但開發利用率很高來講我國開發國土的重要性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我國地大物博,礦種齊全,總量可觀,但是人均占有量就如同我國土地資源一樣占有量很少,有些重要的礦產品儲量存在嚴重的不足,貧礦有點多,大型礦床極少,存在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的現象,開采出來的礦石組分比較復雜,單一礦少,儲量分布不均,礦山環境惡劣,環境污染被忽視,款產管理監管體系不完善,分布區域消費區呈逆向分布。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我國礦產的開發存在過度開采的現象,礦產的損失浪費情況現象比較的嚴重,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技術不高、管理不善造成的。

2 針對過度開發的意見和建議

土地資源整體開發程度不均衡,個別地區開發過度,使得國土資源破壞和浪費嚴重,市場秩序紊亂,影響和制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穩步向前,所以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已經是迫在眉睫。首先,對土地市場秩序進行整改,整頓違規違法侵占耕地的情況。用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以我國具體國情人多地少而定的。這樣做充分的落實了科學發展,保證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須要求。當前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資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銳,將城市發展和土地資源占用之間的矛盾緩解也是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從問題的源頭嚴格控制耕地面積的流失。對于城市建設用地占用耕地,使得耕地資源缺失的問題應該做全方位的考慮。強化政府耕地保護的責任,落實各地政府耕地責任保護的制度,加大行政處罰的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節約集約土地使用標準,在國土資源整體規劃中把城鎮建設用地納入其中,統一規劃。在有效時間在治理違規用地,堅決依法收回。對于高于制度標準的土地面積,應依法予以收回減少。對于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占用土地的行為,要責令恢復耕地。嚴格審查耕地用地。其次,對于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措施加強。要使土地資源合理有效利用,就應該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土地考察標準。從經濟目標、人文指標、環境指標和社會指標齊頭并抓,注重可持續發展。對于政府干部的考核應該把國土資源的指標納入考核。嚴懲濫用職權亂征土地,濫開濫采,只顧經濟利益不管環境指標的政府干部,對其要進行嚴肅處理。國土資源部加強落實保護國土資源,嚴格執行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方針政策,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以節約為首要任務,落實各方面管理職能。最后,對于國土資源戰略性研究應該強化,積極參與宏觀調控。對于土地供應控制是當前最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之一。對于沒有目的的、低水平的再次建設的行為應該竭力遏制,對于金融和土地的調控也是最重要的。對規劃管理嚴格監管控制,提升分析研究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提高市場分析能力,對城市基層的建設用地應該予以重視。建立健全建設用地指標和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成立相關部門專業的研究實

部門,落實管理實施責任,提高土地資源的保障能力。

有一項報道,2010年我國原煤產量比2009年增長約10%,僅在2010年我國原煤產量占世界原煤產量的46%。但是在近期的《我國煤炭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中卻表示照上面的煤產量的發展趨勢,到2020年我國煤炭生產能力應該在38億噸左右,這一個數據與我國“十二五”計劃中的56億噸是相差巨大,不切合實際的。礦產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我國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普遍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但是,我國礦產資源的消耗量卻是世界世界上最快的。而且有相關報道稱,遼寧的資源,特別是煤炭資源維持在20年內,我國的煤炭資源正處在嚴重透支的狀態。因此在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中應該采取強硬措施,保證礦產資源的節約。對于礦產資源的法律法規道德宣傳應該切實加強。應該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學習宣傳教育,通過這樣的宣傳活動使政府干部和群眾加強對礦產資源環境的認識,進一步加強樹立礦產資源的珍惜、合理運用的觀念,提高人民合法開采,依法經營,依法保護權利的意識。嚴格控制款產資源準許開采的條件,這樣的目的不僅可以有效的減輕礦產開才對于生態的破壞,而且可以保證礦產資源的安全開采。對于新申請準入礦產開采許可證時,須上交《安全生產預評價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資源儲量勘查報告》以及安監、環保、水保、林業等部門的審批意見。對于應經開采一段時間的礦產企業,應該采取限期整改,堅決淘汰的措施。敦促企業改進技術、優化結構、達標升級。健全監督管理體系。建立舉報電話、郵箱,成立礦產資源開采巡查管理部門,定期對所在地礦產資源開采單位進行巡查,以便及時發現和制止不合法的違規行為。加強礦產資源的整合力度,應以政府為主導,市場協調運作,合理規劃指導,突出重點,公平公正的進行整合。合理布局礦產開采分布,終止或者廢棄已開采多年的礦產企業,集中開發,形成高效,節能,低污染的開采單位。在礦產資源開發單位周圍建立綠色植被帶,緩解環境污染,有效防止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以此來徹底改變過度開采,輕治理,只開采不治理的現況,

3 小結

國土資源地位重大,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加快改進步法,改善當下不協調不合理的國土資源開采辦法,嚴懲不法過度開采國土資源的犯罪行為,從根本上改善國土資源的不合理現狀,讓自然與人類和諧發展,讓國土資源更好的為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高效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一帆,礦產資源過度開發值得警惕[d],中國煤炭新聞,2011.2

[2]夏青梁鈺,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及開發措施[j],技術經濟,2004第6期

[3]李道靜,淺談國土資源現狀與開發[j],科學導報,2011第14期

[4]夏倫平,合理利用國土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j],國土資源網,2010.8

生態學研究和現況研究范文第5篇

關鍵詞:核桃青皮;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S664.1;R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8-4629-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02

核桃青皮又名青龍衣,是核桃外部一層厚厚的綠色果皮,其味辛、苦,性平、澀,唐朝《食療本草》記載核桃青皮有一定的藥用價值[1]。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核桃青皮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2-4]等活性。近年來,核桃青皮也逐漸在生物炭[5]、農業堆肥[6]、染料[7]等領域得到開發。中國核桃栽培面積高達400萬hm2,總產量達128萬t[8]。核桃采收期間,大量的核桃青皮廢棄于田間,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還會產生化感現象,干擾其他植物的生長繁殖。

1 化學成分研究

1.1 醌類

醌類化合物為核桃青皮中首先分離到的主要成分,以胡桃醌及其苷為主。核桃青皮醇提物的氯仿及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萘醌類化合物含量約為8.25%[9],其中胡桃醌是研究最多的單體。許紹惠等[10]通過紫外、紅外、高分辨質譜、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從核桃揪青果皮中分離鑒定出胡桃醌、3,3′-雙胡桃醌、3,6′-雙胡桃醌。

1.2 黃酮類

目前從核桃青皮中分離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為黃酮醇及其苷,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蘆丁、金絲桃苷等[9]。Cosmulescu等[11]在5個不同品種的核桃青皮中分析并檢測到5種酚類物質的含量,結果見表1。萬政敏[12]發現普通核桃青皮中酚酸類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均比較豐富,含沒食子酸41.6 mg/100 g、阿魏酸21.1 mg/100 g、綠原酸7.1 mg/100 g、香豆酸2.6 mg/100 g、咖啡酸1.6 mg/100 g、對羥基苯甲酸1.1 mg/100 g等酚酸類物質以及蘆丁44.3 mg/100 g、槲皮素7.8 mg/100 g、桑色素1.1 mg/100 g等黃酮類物質。

1.3 二芳基庚烷類

二芳基庚烷類化合物是一類具有C6-C7-C8骨架的化合物,其結構主要有開鏈式、環狀式以及二聚體。核桃青皮醇提物的氯仿及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二芳基庚烷類化合物的含量約為79.26%[9]。周媛媛等[13]從核桃青皮醇提物的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離得到茸毛香楊梅酮、胡桃、楓楊素、3′,4′-環氧-1-(4′-羥苯基)-7-(3″-甲氧苯基)-庚烷-2-羥基-3-酮、4″-環氧-1-(4-羥苯基)-7-(3-甲氧苯基)-庚烷-3-羥基等5個二芳基庚烷類化合物。

1.4 其他

季宇斌等[14]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核桃青皮中的粗多糖,經Sevage法除蛋白、H2O2法除結合色素、透析法除小分子物質、有機溶劑去脂后真空干燥,得核桃青皮中粗多糖38.07%,精制多糖76.08%,單糖組成主要為半乳糖42.998%、葡萄糖23.30%、阿拉伯糖16.03%、鼠李糖10.123%和果糖7.549%。黃成鋼等[15]用硅膠柱色譜和開放ODS柱色譜等分離技術,從核桃青皮95%乙醇提取物(得率110 g/kg)中分離鑒定得到正二十九烷醇、1-(4′-甲氧基苯基)-7-(3″-甲氧基-2″-羥基苯基)-3′,4"-環氧-3-庚酮、正三十一烷醇、1-(4′-羥基苯基)-7-(3″-甲氧基-4″-羥基苯基)-庚烷-3-醇、4,6-二羥基-3,4-二氫-1-萘酮、胡桃醌、β-谷甾醇、齊墩果酸、香草酸、槲皮素、香草醛。周媛媛等[16]用正相硅膠柱色譜、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制備色譜等方法從青龍衣95%乙醇提取物(得率51.8 g/kg)中分離鑒定得到15個化合物:山柰酚、齊墩果酸、大黃酚、喬松酮、(2S)-5-羥基-6,7-二甲氧基二氫黃酮、胡桃寧B、左旋胡桃種萘醌、綠原酸、(4S)-4-羥基-1-四氫萘酮、(4S,5S,7R,8R,14R)-8,11-二羥基-2,4-環桉葉烷、5-羥基-3,7,3′,4′-四甲氧基黃酮、(2S)-5,7,4′-三羥基二氫黃酮、對羥基苯甲酸、對甲氧基苯乙酸、對苯二酚。張建斌[17]從甘肅天水產核桃青皮95%乙醇提取物(得率40 g/kg)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不同萃取部位中分離得到18個化合物,其中五環三萜類化合物4個:泰國樹脂酸、白樺脂酸、羽扇豆醇、24-羥基-羽扇豆醇;甾體化合物2個:胡蘿卜苷、β-谷甾醇;胡桃醌及其四氫萘醌類化合物8個:2-丙氧基核桃醌、核桃酮、4-甲氧基-α-四氫萘醌-5-O-α-葡萄糖苷、4-乙氧基-8-羥基-α-四氫萘醌、4,5-二羥基-α-四氫萘醌、5,8-二羥基-4-甲氧基-α-四氫萘醌、4,5,8-三羥基-α-四氫萘醌、4,5-O-異丙叉基-α-四氫萘醌;苯丙素類化合物1個:2,3-二羥基-1-(4-羥基取代苯基)-1-丙酮(核桃素D);小分子脂肪酸1個:琥珀酸;芳香酸1個:丁香酸;倍半萜類化合物1個:二氫紅花菜豆酸、李寅珊等[18]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技術研究并確定了漾濞泡核桃青皮中55個脂溶性成分(占總成分含量的95.91%)的化學結構,其中β-谷甾醇18.68%、4-乙基金剛烷酮12.07%、二十九烷9.04%、二十七烷7.43%、十六烷酸7.45%、十八碳二烯酸4.60%及α-生育酚3.53%是漾濞泡核桃青皮脂溶性成分中的主要組分。

目前已分離鑒定的核桃青皮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已知功能見表2。

2 藥理作用研究

2.1 抗腫瘤作用

青龍衣曾經作為民間抗腫瘤用藥使用,現代研究表明青龍衣中的抗腫瘤成分主要為醌類、黃酮類、酚類、萜類、二芳基庚烷類等,而且作用于腫瘤發展的各個環節[43]。青龍衣的提取物及萃取物也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劉薇等[44]的試驗發現小鼠腹腔注射核桃青皮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分別為575.38和1 303.59 mg/kg,兩種萃取物對腋下移植性實體型肉瘤S180小鼠瘤的抑制率均高于30%,對移植性腹水型腫瘤H22小鼠的生命延長率均高于46.64%。曲中原等[45]研究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是核桃青皮抗腫瘤活性部位,核桃青皮不同萃取物對SGC-7901、HepG-2、HCT-8、Capan-2細胞株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見表3。

2.2 抑菌作用

核桃青皮對細菌、真菌都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提取部位的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有一定的針對性,其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為醌類、黃酮類、酚類、萜類等[46,47]。郭琪[48]經柱層析純化后的核桃青皮總黃酮溶液對梨黑星病病原菌、油菜病病原菌、白菜黑斑病病原菌、稻瘟病病原菌、小麥赤霉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別為43.0%、40.8%、39.8%、14.3%、13.3%;對靈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北京棒狀桿菌、產氣腸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枯草桿菌的抑制率分別為15.0%、13.5%、11.5%、9.5%、9.3%、9.0%、8.7%。

張衛星等[4]發現,核桃青皮甲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部位均抑制供試細菌的生長,尤其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抑菌活性較強,其中50 g/L核桃青皮甲醇提取物對供試細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見表4。

2.3 鎮痛作用

杜旭等[49,50]的研究表明,核桃青皮無機鹽能增高K+/Ca2+的比值,提高小鼠的基礎痛閾值,抑制扭體反應及甩尾反應,并能阻斷神經干及感覺神經末梢的傳導,核桃青皮鎮痛的有效成分是無機鉀鹽。

2.4 抗氧化作用

核桃青皮的乙醇提取物及D101大孔樹脂純化物均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51-54],其中田平平等[52]采用超高壓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分析法,分析出抗氧化活性的成分主要為綠原酸、表兒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7種。呂海寧等[55]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核桃青皮醇提物,發現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這與張衛星等[4]對核桃青皮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的試驗結果一致[4]。張衛星等[4]發現核桃青皮提取物具有一定清除DPPH?及還原能力(表5),其抗氧化活性與總酚含量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呂建平等[56]發現1.0 g/L的核桃青皮多糖(提取率為9.02%)對羥基自由基及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別為58%和57%。

3 結語

近年來,關于核桃青皮的研究在諸多方面已經取得很大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核桃青皮中的化學成分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其結構鑒別方法的日益完善將加快核桃青皮中化學成分的研究;②生物活性強,核桃青皮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抑菌、抗氧化等活性;③開發深度和廣度增加,不僅在疾病治療上的作用得到研究,而且在植物化肥、植物農藥、活性炭等方面也進行了相關研究。核桃青皮作為核桃的副產物,功能活性成分種類豐富,在藥品、保健品、農藥產品等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前景。但是核桃青皮的功能活性成分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隨著研究深度的增加,提取工藝和鑒別方法的不斷提高,核桃青皮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會更加全面,其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將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王紅萍,尹江艷.核桃青皮的有效成分及綜合利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3(24):10129-10131.

[2] CARVALHO M,FERREIRA P J,MENDES V S,et al. Human cancer cell antiprolifera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Juglans regia L.[J].Food Chem Toxicol,2010,48(1):441-447.

[3] ALSHATWI A A,HASAN T N,SHAFI G,et al. Validation of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organic extracts from the green husk of Juglans regia L. on PC-3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by assessment of apoptosis-related gene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2(2):103026-103033.

[4] 張衛星,何開澤,蒲 薔.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14(1):87-92.

[5] 謝超然,王兆煒,朱俊民,等.核桃青皮生物炭對重金屬鉛、銅的吸附特性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6(4):1190-1198.

[6] 梁林波,楊建華,李淑芳,等.核桃青皮堆肥快速腐熟試驗研究[J].南方林業科學,2016(1):38-39.

[7] 成爾軍,周天池.核桃青皮黑色素媒染羊毛的染色工藝初探[J]. 山東紡織經濟,2016(3):35-37.

[8] 許新橋,孟丙南.我國核桃產業潛力及發展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2013(2):34-38.

[9] 蔣麗萍,劉寶瑞,胡文靜.青龍衣的化學成分及其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4(11):2735-2737.

[10] 許紹惠,唐婉屏,韓忠環.核桃楸毒性成分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86(2):34-39.

[11] COSMULESCU S,TRANDAFIR I,ACHIM G,et al. Phenolics of green husk in mature walnut fruits[J].Notulae Botanicae Horti Agrobotanici Cluj-Napoca,2010,38(1):53-56.

[12] 萬政敏.核桃青皮中多酚類物質及其抗氧化性的分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07.

[13] 周媛媛,王 棟.青龍衣中二芳基庚烷類化學成分的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09(8):1936-1937.

[14] 季宇彬,陳海繼,汲晨鋒.青龍衣多糖的提取及單糖組分和質量分數測定[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1-4.

[15] 黃成鋼,閻新佳,鄒曉祺,等.青龍衣的化學成分和抗腫瘤活性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517-521.

[16] 周媛媛,劉兆熙,孟 穎,等.青龍衣有效部位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4(16):2303-2306.

[17] 張建斌.甘肅青龍衣(核桃青皮)化學成分的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18] 李寅珊,李冬梅,劉 熙,等.漾濞泡核桃青皮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2(S1):28-31.

[19] 陳 麗.胡桃醌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09.

[20] 劉丹萍,張立欽,陳安良,等.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含量測定及抑菌活性[J].農藥,2010(9):686-688.

[21] 孫墨瓏,宋湛謙,方桂珍.核桃楸葉乙醇提取物殺蟲活性及活性成分[J].應用生態學報,2007(12):2910-2914.

[22] 張鞍靈,高 義,高錦明.萘醌類物質對2種昆蟲拒食活性研究初探[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6):136-138.

[23] LIU J,MENG M,LI C,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ree diarylheptanoids and an alpha-tetralone derivative in the green walnut husks(Juglans regia L.)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J].J Chromatogr A,2008,1190(1-2):80-85.

[24] 玲,陳仕云,劉勁松,等.山核桃外蒲殼化學成分及抗腫瘤活性研究[J].中藥材,2011(7):1055-1057.

[25] MARKOVITS J,WANG Z,CARR B I,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wo growth inhibitory K vitamin analogs on cell cycle regulating proteins in human hepatoma cells[J].Life Sci,2003, 72(24):2769-2784.

[26] 曲中原,鄒 翔,管小玉,等.青龍衣不同萃取部位化學成分GC-MS分析[J].中草藥,2010(10):1625-1626.

[27] 孫墨瓏,宋湛謙,方桂珍.核桃楸葉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7(S1):81-84.

[28] 羅 彭,王佳佳,李 兵,等.楓楊樹皮抗菌物質的分離鑒定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5(2):246-250.

[29] 劉麗娟,王常禹,麻風華.北青龍衣細胞毒活性部位中的萘酚苷[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0(8):704-708.

[30] 陳育華,周克元,袁漢堯.山奈酚藥效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學,2010(8):1064-1066.

[31] 董 琳,張曉菁,劉明生.裸花紫珠5-羥基-3,7,3′,4′-四甲氧基黃酮抗炎作用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11):1460-1462.

[32] 許廣人,陳志剛,蔣艷成,等.槲皮素藥代動力學與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6(13):177-181.

[33] 鄭梅竹,李杰帥,范亞軍,等.金絲桃苷等5個天然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篩選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3(5):1043-1045.

[34] 李錦松,陳劍鴻,孟民杰.金絲桃苷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5(2):269-272.

[35] 張建斌,柳軍璽,查 飛,等.青龍衣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9(6):847-849.

[36] 楊明珠,田新雁,肖朝江,等.核桃分心木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2(12):1707-1711.

[37] 李曼曼.q蓄的化學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3.

[38] 馬良進,林君陽,李 橋,等.山核桃外果皮中的抑菌活性成分[J].林業科學,2009(12):90-94.

[39] 劉全宇.青龍衣化學成分的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7.

[40] 金 越,呂 勇,韓國柱,等.槲皮素及異槲皮素、蘆丁抗自由基活性的比較研究[J].中草藥,2007(3):408-412.

[41] 周媛媛,王 棟.青龍衣中二芳基庚烷類成分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22):92-93.

[42] 肖志彬,賈韓學,劉小雷.β-谷甾醇藥理活性的研究現狀[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8):66-68.

[43] 李陽光,徐 巍.青龍衣化學成分及抗腫瘤研究現況[J].中醫藥信息,2014(2):119-121.

[44] 劉 薇,季宇彬.青龍衣毒性作用及體內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4-10.

[45] 曲中原,鄒 翔,崔 蘭,等.青龍衣不同萃取部位抗腫瘤活性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9(1):87-90.

[46] 丁存寶,吳尚卓,李桂秋,等.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抑真菌活性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13(4):722-724.

[47] 任先偉,魏曉璐,黃 鑫,等.核桃青皮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機理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5(18):93-98.

[48] 郭 琪.核桃葉、青皮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初步分離及其活性研究[D].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49] 杜 旭,王美村,孔令民,等.中藥青龍衣鎮痛機制研究──青龍衣無機鹽及其模擬成分對小鼠腦內5-羥色胺含量的影響[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1996(1):44-46.

[50] 杜 旭,劉世宇,閻仁成,等.中藥青龍衣鎮痛機制研究──青龍衣無機鹽及其模擬成分對小鼠腦內鉀、鈣離子含量的影響[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1995(4):314-316.

[51] 趙國建,王向東,王未芳.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1(2):36-39.

[52] 田平平,李仁宙,簡永健,等.核桃青皮的強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穩定性[J].中國農業科學,2016(3):543-553.

[53] 劉 艷,方 晨,曹 凱,等.新疆核桃青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工業,2012(9):114-116.

[54] FERN?NDEZ-AGULL? A,PEREIRA E,FREIRE M S,et al. Influence of solvent on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walnut(Juglans regia L.) green husk extracts[J].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2013,42(4):126-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若尔盖县| 宜宾市| 肥西县| 二连浩特市| 增城市| 杨浦区| 徐闻县| 绥德县| 东光县| 铜山县| 梁山县| 益阳市| 麻栗坡县| 徐水县| 淮南市| 苏尼特右旗| 文水县| 宝清县| 绍兴市| 格尔木市| 嫩江县| 克东县| 青冈县| 尉犁县| 昭苏县| 山丹县| 千阳县| 临沧市| 思南县| 灵山县| 中方县| 阳曲县| 贵南县| 盐源县| 湖南省| 龙泉市| 延吉市| 屯留县| 澄江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