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數據時代優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大數據;旅游產業;變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6X(2014)09-0110-05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人們與網絡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近年來出現的社交網絡、物聯網在方便人們購物和交往的同時,也在網絡上留下了大量個人“足跡”,數據大量增長;云計算的飛速發展,為分布數據提供了計算方法;各種視頻和語音數據則提供了大量非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不僅使數據量呈指數增長,而且數據樣式也越來越復雜。這些數據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資源,對個人、企業和國家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數據本身也成了重要資源,成為企業和國家爭相開發和利用的對象,并形成了相關的產業鏈。2012年3月,美國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推動大數據及相關產業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其國家戰略。奧巴馬政府從戰略資源的角度,將大數據定義為“未來的新石油”。個人、企業和組織可以通過各種設備大規模地收集和分析數據,也可以通過各種活動產生和數據,個人、企業和組織在網絡中既是數據的開發者、使用者和消費者,又是數據的生產者和提供者。大規模生產、分享和應用數據的時代已經來臨。
一、大數據概念的提出與內涵
(一)大數據產生的歷史背景
隨著全球計算機技術、光纖通信技術和衛星技術等日益成熟,各國對信息基礎設備的投資持續增加,信息基礎設施得到持續不斷地加強和完善。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和網絡用戶的不斷增加,不僅提高了信息產品的性價比,也降低了用戶的上網費用,猶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之于物流,為大數據的產生、存儲和傳播奠定了物質基礎。特別是物聯網和移動終端的類型不斷豐富,數量持續地增加,產生了數量巨大、類型眾多、內容鮮活的“大數據”。云計算和云存儲為大數據的集中和分布式管理與訪問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手段、場所和分享渠道。春江水暖鴨先知,從事互聯網領域業務的公司最先認識到數據資產的重要性,并重視數據資產的價值的開發。他們不僅從大數據開發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回報,而且還引領了大數據的發展趨勢。2011年5月,麥肯錫《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領域》報告,是國內外產業界發出關于大數據產業的先聲。2012年3月,美國奧巴馬政府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標志著“大數據”上升為其國家戰略,引起各國震動。隨后,美國國防部、能源部、衛生研究院、國家科學基金、地質勘探局、NASA等部門提出與大數據相關尖端項目,產業界、學術界、非營利性組織、資本市場通力合作,共同推動大數據的發展。我國從2011年12月開始大數據系列報告,其中包括《大數據時代即將到來》、《大數據時代三大發展趨勢和投資方向》、《以數據資產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等,引起了資本市場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2012年11月,我國首次召開了數據科學與信息產業大會,標志我國學術界、產業界、資本市場達成共識,共同推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大數據是數據化趨勢下的必然產物。數據化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都被記錄,一切都被數字化”。其結果一是數據量爆炸性劇增,最近兩年所產生的數據量基本與2010年以前全球所產生的數據量總和相等。二是數據來源極大豐富,形成多源異構的數據形態。其中非結構化數據(包括語音、視頻、圖像等)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大數據本質上是人類社會數據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產物,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和深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二)大數據的內涵及其認知框架
1.大數據概念的發展。對大數據的研究可追溯到2001年麥塔集團(META GROUP,現被高德納咨詢公司收購)的分析員Doug Laney所做的一份演講中。Doug Laney當時指出未來數據量會從數據大小(Volume)、數據輸入輸出的速度(Velocity)與多樣性(variety)三個方向給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Volume、Velocity、Variety被合稱為“3V”或“3Vs”。自Doug Laney提出大數據具有“3V”的特征以后,高德納與現在絕大部分大數據產業公司,都繼續使用“3V”來描述大數據。隨著數據量的增大、數據類型的增多,業界再也無法使用傳統的分析方法獲取其蘊涵的信息;同時,大數據所蘊涵的價值被挖掘出來以后,超越了傳統的數據應用范圍,擁有數據就擁有競爭優勢,數據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產。針對新的形勢,2012年,高德納公司對其定義做了修改,給出了新的定義。“大數據是大量、高速或多變的信息資產,它需要新型的處理方式去促成更強的決策能力、洞察力與優化處理。”修改后的定義除保留原有的三個特點以外,將大數據上升到信息資產的高度來理解大數據,同時,將處理大數據的技術和大數據可能的應用方向涵蓋進來,這樣就基本概括了大數據的內涵和外延的各個方面。當然,在“3V”之外,還有相關的數據機構認為數據的真實性或價值密度低(Veracity)為大數據的第四個特點。
2.大數據概念的認知框架。對正在蓬勃發展的大數據,任何一種定義都難以全面概括它的全貌。基于大數據內涵的理解及大數據領域研究的進展,我們可以從大數據的來源、處理、特點和影響等層面對大數據形成一個科學的認知框架,以便更好地把握大數據的內涵、外延和發展趨勢。大數據概念的認知框架如圖-1所示。
根據筆者的理解,一個完整的大數據認知框架應包括數據的來源、數據的處理、數據的特點及數據的影響四個方面。大數據主要來源于車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社會化網絡、GIS等,它們組合在一起,又被稱為泛互聯網。多樣的數據來源為數據類型的多樣性、鮮活性提供了質量保證。所獲取的數據又可分為大交易數據和大行為數據兩個方面。它們涵蓋了用戶包括時間、空間、數量、習慣等多維信息。通過云儲存、云計算及數據融合,形成了具有數量大、類型多、速度快和開發價值高的大數據。通過不斷積累數據和提高數據的運用能力,擁有大數據的組織比其他組織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優勢,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資產。當大數據成為組織的資產后,將對組織結構、組織功能和行業的水平與垂直融合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大數據對旅游業產生的影響
在線旅游服務商(OTA)在大數據時代將迎來機遇和挑戰。憑借數據的支持和挖掘技術,OTA不僅為游客提供最便宜或者距離最近的酒店,還能尋找到最受青睞的、與出行目的更匹配的酒店。由于容易網絡化操作,在酒店、機票、租車的預訂領域,在線旅行社(OTA)在與傳統旅行社(TA)的競爭中已占據了優勢。目前,OTA和TA正在高附加值業務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很明顯,在旅游業,大數據的影響正在加大,并最終在旅游組織結構、旅游組織功能和旅游業的水平與垂直整合三個方面對旅游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大數據對旅游組織結構的影響
1.旅游企業組織邊界的變化。企業的邊界是由企業的內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大小決定的。科斯認為:當組織的內部管理成本小于外部的交易成本時,組織傾向于內部配置資源;當內部的管理成本大于外部的交易成本時,企業組織傾向于通過外部市場配置資源;企業組織邊界的擴張會使企業組織內部管理成本的增加,當內部的管理成本等于外部的交易成本時,企業會停止擴張,形成企業邊界。大數據使組織內部管理的透明度增加,也使外部組織間的交易透明度增加,同時使管理信息和交易信息流動加快,因此,大數據使企業組織內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都會大幅度下降。對像酒店、交通這樣的旅游企業,企業組織內部管理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外部交易成本,旅游企業的規模將不斷擴大,企業規模紀錄被不斷打破。自信息技術革命以來,世界酒店集團化趨勢非常明顯,規模不斷擴大。大數據則會使酒店集團化趨勢保持下去。旅游企業組織可能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延伸企業的邊界。一是將供應商或經銷商整合進自己的價值鏈,這種邊界擴張多發生在通過大數據交互能提高效率或能夠擴大企業基礎時。二是通過供應鏈整合上游企業。這種邊界擴張多發生在供應商、經銷商具有獨特的核心價值鏈的企業。而對于像旅行社這樣的企業,企業組織內部管理成本下降速度小于外部交易成本,企業規模則有縮小的趨勢。這些小企業將更依托外部網絡平臺以實現資源、信息的快速、低成本交換。圍繞平臺,聚集其他資源,所形成的旅游組織,筆者將其稱為云組織。云組織有點像傳統研究的產業集群組織。首先,小的旅游企業分化以后,將專注核心能力,通過平臺交換資源,進行協作,以取得競爭優勢;其次,圍繞平臺的中小旅游企業會形成聚集效應,從而平分平臺費用,節省管理運營成本、營銷投入、建立客戶信息投入等多方面的利益,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再次,在平臺周圍的云組織中的各中小企業,能夠獲得平臺提供的個性化信息,為柔性生產提供了便利。云組織與傳統的產業集群組織又有明顯的區別。第一,產業集群組織以產業為中心,集聚各類生產性企業;而云組織依托平臺,集聚了包括生產性組織、消費者和經營商,它們利用平臺,互惠互利。第二,產業集群以地理鄰近性為基礎,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集聚,如果從全球范圍研究,特定區域內的產業集聚,又被稱為塊狀組織;而云組織依托平臺和大數據優勢,不需要鄰近優勢,而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企業、旅游者、旅游經銷商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張大網。
2.旅游企業內部結構變化。大數據提供的信息便利使傳統的旅游企業構建的科層組織向扁平化組織轉變。科層組織以等級為基礎,形成“金字塔”式權力結構。在科層組織內部,命令從上向下,信息則從下向上流動。科層組織的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等級嚴格,上下級之間的隸屬關系明確,各級部門都有嚴格的權限范圍;二是層級內部各部門分工明確,各行其職,但缺少信息交流(如圖-2所示)。科層組織在福特生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面對“彈性專精”的柔性化生產,而反應能力較慢,正被扁平化組織所取代。而大數據所提供的信息溝通能力則使扁平化組織向倒“金字塔”轉變(如圖-3所示)。
在科層組織內部,各個部門相互獨立,以鄰為壑的現象時有發生。這造成了科層組織對快速變化市場反應遲鈍,內部協同和溝通成本過高。大數據以低廉的信息成本和實時傳遞的高效率及完整和全面的信息流,使部門之間變得更加透明。透明實時的信息促進了部門間的邊界整合,各部門間的協作就像網絡一樣并發、實時地協同,不斷提高效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科層組織的層級在壓縮,部門也得以重組,最終形成以客戶為中心,靈活、實時、動態協同的組織結構。
(二)大數據對旅游組織功能的影響
大數據將在兩個方面深刻影響旅游企業。首先,大數據將顛覆傳統旅游產業的價值鏈,使以生產、采購為中心的模式,向信息時代以旅游者為中心的生產模式轉變。洞悉旅游者的消費心理,準確、快速響應旅游者的消費需求,甚至是潛在需求,是當代旅游業個性化生產、服務的關鍵。而大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技術將使旅游企業具備實時洞察消費者的能力。旅游者實際上介入了企業,引導企業價值轉身趨于整合,驅動組織價值鏈智能化和柔性化。這在研發、生產、供應、營銷和售后服務等價值鏈環節都要有所體現。旅游者消費需求和愛好將實時反饋到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和消費之中,企業員工和旅游者的界限逐漸消弭,柔性化和個性化生產將得到真正的實現。以旅游者的需求為中心,將成為旅游企業運營的核心主線。以旅游者為中心的旅游組織功能變革如圖-4所示。其次,大數據的營銷價值使旅游企業更加注重精準營銷。
海量異構數據可能蘊含著目前未被認識到的全新知識。旅游企業如果能在這些非結構化數據中挖掘出新的知識并將業務融合,不但其決策的依據將會更加全面和準確,而且可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其中,精準營銷就是目前大數據為旅游企業提供的核心競爭力的范例。海量異構數據能使旅游企業獲得更完整的旅游者描述,通過關聯預測,就可準確預測消費行為,從而優化營銷策略,實現廣告精準投放,最終實現從商業智能到消費智能。
(三)旅游業的水平與垂直整合
大數據技術和旅游產業對接,將對旅游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力。旅游產業的競爭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產品競爭、渠道競爭將退居次要地位,而資源整合的競爭、最終消費者競爭將上升到主導地位。大數據作為企業的核心資產,為企業創造了整合外部資源的機會,降低整合外部資源的成本。借助大數據技術,公司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了解消費者。那些擁有大量消費者,并能洞察消費者行為的公司,開始掌控產業鏈。從價值鏈整合來看,以客戶為中心的生產要求將客戶需求信息通過價值鏈反向傳遞給企業,接近旅游者的企業因為能夠更方便地接觸旅游者、理解旅游者,控制了需求信息的傳遞,有很強的話語權,從而得以聚合周邊的資源以延伸企業的邊界。從水平角度看,從事消費者大數據收集、存儲和挖掘的數據公司或在線公司,與傳統的旅行社、酒店、交通公司或景區相互并購,以增強競爭力,這就是水平整合。當然,如果酒店擁有大數據優勢,也會將景區、旅行社或旅游交通公司并購進來,實現旅游產品生產、消費的一體化,從而取得所有利潤。在水平和垂直并購的同時,由于分工的細化,許多具有核心能力的某一公司團隊,會從母公司脫離出來,成為專門從事數據的采集、出售、挖掘、空間運營的小公司,為旅游企業服務,新企業在水平與垂直并購的同時,又不斷衍生。所以,大數據時代,旅游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這種趨勢下,擁有并挖掘大數據的旅游企業將占主導優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大數據旅游業的對策
(一)大數據意識
旅游業在信息化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數據的重要性,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深入地挖掘分析數據,改進自身業務,提高服務質量;二是重視數據的外部性,即旅游企業用自身業務產生的數據來解決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問題,如OTA的銷售記錄可用來估計旅游消費價格指數(CPI)等。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將成為獨立的生產要素,有人把大數據的重要性比喻為工業時代的石油。由于大數據引發數據在旅游業地位的變化,人們相應地需要改變對大數據在旅游業的認識,樹立大數據意識。首先,旅游企業要改變傳統的數據認識,將大數據看成是旅游產業融合兼并的戰略資產,以形成競爭優勢。其次,在未來的泛互聯網時代,注意數據的收集與積累。泛互聯網是指使信息和服務通過當下可能的技術和手段在計算設備、通信設備、機器、人之間傳遞和交付的網絡,包括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能等相關網絡技術和設備。泛互聯網將產生大數據,深刻影響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大型公司如蘋果、谷歌、亞馬遜都是泛互聯數據收集與開發而成長起來的典型公司。前瞻性地注意數據的來源和積累是中小旅游企業發展壯大的契機和重要路徑。同時,數據富含多種信息,取決于觀察視角,不能因為短期內沒有用途,而隨意丟棄。再次,要有及時處理數據的能力。及時快速地處理數據,就能越早地獲取信息,就能及時地做出商業選擇。大數據不是核心問題,要聚焦于業務發展,從大數據中挖掘業務發展的信息。第四,要從顆粒度、多維度、活性、規模和關聯度等方面來正確評價大數據的作用。評價模型如圖-5所示。
顆粒度指數據的精細化程度;多維度指數據來源的豐富性;活性指數據被更新的頻次;規模指數據量的大小;關聯度指不同多維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大數據人才的培養
大數據的意義不在于掌握或擁有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數據的嘗試分析挖掘和專業處理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大數據人才的培養。大數據專家需要具備產品和市場分析、安全和風險分析及商業智能三個方面的能力。為此,大數據人才首先需要具備專業技術方面的技能。扎實的統計學基礎是大數據和數據挖掘算法的理論基礎,統計理論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有助于對數據進行更好地解讀。其次,要具備建立預測模型的能力。常見的回歸、聚類、決策樹等預測模型能夠利用歷史數據對未來進行預測。第三,要熟練使用相關的數學工具。如Excel、Matlab、SAS、SPSS等數據統計分析工具,能夠幫助數據分析和挖掘專家更方便地提取信息,為決策服務。最后,要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一是數據人才接觸到企業大量商業機密,從企業信息安全和戰略安全的要求出發,要求大數據人才要保密個人數據隱私和企業的商業秘密。二是要具備團隊合作意識。數據專業專家要注意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能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資源和才智,重視對業務合作伙伴的支持,才能發揮數據的作用,促進旅游企業的發展。
這些場景是不是看著很眼熟,甚至根本就是你生活的真實寫照?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你的每一次瀏覽、每一次下單都會成為大數據海洋中的一個小水滴,記錄著關于你的一切,滿足著你的需求。
大數據之所以成為大數據,關鍵在于“大”,越是海量的基礎數據越是能滿足精確的應用需求,越是及時的數據交互越是能提供便捷的服務。這就對存儲的容量、性能、安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
作為大數據存儲架構提供商,同有科技憑借二十余年的服務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了“感知智能高效,應用定義新存儲”的理念,致力于提供更符合時代要求、更滿足行業需求的產品。NetStor NCS8000就是這些產品中的領航者。
超性能
滿足各種“快”需求
在分秒必爭的互聯網時代,單純的存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以數據應用為目的的數據存儲要求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穩定的存儲運行。
據報道,互聯網巨頭亞馬遜在西雅圖開辦了一家無須排隊結賬的實體店Amazon Go。雖然目前該項目還處在測試階段,但其描繪的只需進店拿完東西就可以離開,而無須為了結賬而排長隊的購物場景還是令人們無限期待。據悉,免結賬購物體驗依賴于大量攝像頭和麥克風,建立在一系列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之上,對數據收集和響應速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NetStor NCS8000采用了最新的架構設計,減少了數據傳輸和處理過程中的軟硬件層級,使閃存介質的性能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它將核心應用運行速度提升近10倍,可提供超過250萬的IOPS和超過20GB/s的吞吐率,并能將延遲控制在200微秒以內,充分滿足各種行業的各種應用對響應速度和海量數據讀取的苛刻要求。
穩定可靠
數據信息“真”安全
數據存儲和數據使用往往是一個不容間斷的過程,宕機、磁盤損壞等問題都會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Vanson Bourne公司就曾做過這方面的調查。這份調查范圍涵蓋全球18個國家的調查結果顯示,盡管企業已經做了一些數據保護方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被調查企業因為數據丟失或系統終端故障而造成的平均損失高達91.4萬美元。為了解決這類問題,NetStor NCS8000應用了多種“黑科技”。
為了避免最易出現的數據丟失問題,NetStor NCS8000的每個閃存模塊都提供1/5標稱容量以上的預留容量,用于替代失效或不穩定的顆粒,提供充足的余量以保障10年以上高強度連續使用。此外,NetStor NCS8000采用了雙重RAID5保護機制,即不但在不同的閃存模塊間進行RAID校驗,還在每一個閃存模塊的閃存芯片之間進行RAID校驗,通過雙重校驗保護數據一致性,大大降低因閃存顆粒失效造成的數據丟失風險。在設備意外斷電后,冗余的高容量鋰電會將模塊內分布式緩存中的數據寫入閃存介質中,保證設備系統正常關機,確保數據零丟失。
在應對故障方面,NetStor NCS8000采用全冗余硬件設計,所有組件和通道均采用全冗余設計,無單點故障;多個管理控制器間采用冗余設計,確保存儲系統的可用性和易維護性;具備自動故障切換能力,全面保障應用的連續性。
NetStor NCS8000所采用的不限容量的卷快照和卷克隆、卷鏡像、遠程復制和陣列雙活等數據保護技術,能夠滿足用戶系統內、本地、異地和多地的數據保護和業務高可用需求。
高效利用
回報客戶“高”期待
對于企業而言,在做每一個決策之前都免不了要算一筆經濟賬。在選擇存儲產品時,企業不僅要考慮設備能滿足數據存儲的剛需,還要考慮設備升級,以及后期維護和使用的成本。意識到用戶的這些需求,同有科技認真鉆研,很好地用技術手段解決了企業的經濟問題,打造一本企業專屬的“省錢秘笈”。
秘笈一:喜新不厭舊
采用外部存儲虛擬化功能,對用戶現有的各種品牌的磁盤陣列進行統一的存儲管理,充分使用現有設備。同時結合智能分層技術,使用閃存作為原有設備的加速層,從而提升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
秘笈二:壓縮省空間
采用獨有的在線數據壓縮功能,通過壓縮算法進行硬件加速,實現無損的數據容量削減,有效降低數據存儲成本。
秘笈三:節電節能耗
與傳統的高端存儲系統相比,NetStor NCS8000在極小的容量、有限的空間內提供極高的性能,同等性能需求下大大降低了數據中心的供電、空調、空間占用等設施成本,以及用戶管理成本。
秘笈四:防患于未然
采用中英文可視化圖形管理界面,通過一個集中的界面實現快速的存儲配置和監控,并提供配置信息的導入、導出,以及實時的Email事件報警功能,從而降低運營風險,提高設備可用性。
秘笈五:上新不間斷
技術上支持在不停機的情況下透明遷移在線業務數據,用戶可以在業務連續運行的情況下將新的閃存資源加入到存儲資源中。
正因為如此,同有NetStor NCS8000一經面世,就得到同行業和客戶的廣泛關注,并屢屢斬獲多項媒體大獎。在日前剛落下帷幕的2016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同有NetStor NCS8000又獲得“年度最佳國產大數據存儲產品獎”榮譽稱號。
同有科技
做大數據時代國產存儲領導者
作為領先的國產存儲廠商,同有科技見證了中國存儲行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程,緊緊把握存儲技術的每一次革新。
早在存儲的DAS時代,同有科技就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不僅打造了業界領先的專業控制器架構磁盤陣列,更在國內第一家推出自有存儲品牌NetStor,彰顯進入中國存儲市場第一梯隊的決心。
此后,秉承“技術立足,服務為本”的發展理念,同有科技為多個行業定制解決方案,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多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同時,同有科技得到了用戶和第三方機構的廣泛認可,成為存儲行業唯一通過雙質量體系認證的廠家。
在實證研究中結合網絡關注度對鄉村旅游特征進行分析的成果尚屬空白。而伴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的不斷重視,鄉村旅游將迎來極為廣闊的發展天地,對鄉村旅游大數據的實證分析將是構建鄉村旅游信息服務體系的重要信息基礎和決策來源,如能將鄉村旅游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引入鄉村旅游的開發規劃,其效果勢必事半功倍。本文基于旅游大數據中的網絡關注度對當前鄉村旅游表現特征進行時空分析,對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健康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 1 數據來源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的 2013 年第 32 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3 年 6 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 5. 91億,中國有 13. 5 億人口,網民比例為 44%。2013年上半年共計新增網民 2 656 萬人,較 2012 年底提升了 2. 0%。這些數據都足以說明大數據時代網絡搜索這一便捷手段的普及程度。百度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指數便是基于百度等搜索對目標關鍵詞計算出的關注度。旅游業的發展與游客的關注度息息相關,借助百度指數這一渠道,可以快速準確地獲取目的地區域不同時間段的網絡關注度及趨勢曲線圖。本文采用 “鄉村旅游 + 鄉村旅游網 + 鄉村旅游攻略”為疊加關鍵詞,檢索獲取 2011—2013 年鄉村旅游日均網絡關注度及 2013 年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公布的 83 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網絡關注度的時空變化曲線圖,在曲線圖上用鼠標截取全年所有日期的關注度數據。
1. 2 研究方法
1. 2. 1 鄉村旅游發展的時態分析
時序特征分析包括四個層次,分別以年、月份、周和“黃金周”為間隔時段。大部分學者對網絡關注度進行時態分析時較多的是針對一年內的季節和周時段變化進行分析,而對年與年之間的變化趨勢關注不多,這與數據獲取有一定的關系,同時如果采用日時段選取多年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量變聚集的效果并不明顯,但如果不對年變化特征進行分析,選取哪一年的數據就缺乏足夠的依據。對于年變化特征,文章首先根據2011—2013 年日均網絡關注度以月份為間隔時段求取日平均網絡關注度進行對比,如果逐年關注度變化相差不大的話,則可選取近三年數據的均值,如果逐年關注度有明顯的變化趨勢,則應采取趨勢方程進行預測。對于月份和周時段,同樣計算相應月份和一周之內每天的日均關注度作為分析數據繪制曲線圖。對于黃金周則根據目前國家法定節日: 春節、“十一”兩個 7 天的黃金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5 個 3 天的小假期,則搜索鄉村旅游各假期前后一段時間內的網絡關注度日均值。通常游客會在出行前一段時間內進行目的地信息搜索,前人選取的時間段一般未超過節前 1 個月到節日 10 天內的時間段。
1. 2. 2 鄉村旅游發展的空間分析
首先針對 2013 年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公布的 83 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進行百度指數搜索,根據搜索情況按照關注度高低比較分析地區差異,如果關注度微弱則根據示范點的地區分布進行直接比較。比較示范點地區差異時,將地區示范點數目所占比重結合當年各地區的農業產值貢獻率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各地區的農業產值貢獻率等于各地區農業產值除以全國農業產值。
2. 2 2011—2013 年鄉村旅游周時段網絡關注度特征
計算 2011—2013 年每年鄉村旅游周時段網絡關注度后,發現三年變化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取三年均值得到其周內網絡關注度的日均值,周一 到 周 日 依 次 為: 251. 68,255. 07,251. 71,251. 51,234. 28,204. 22,209. 79。從數據中不難看出,一周之內鄉村旅游網絡關注度平時較高,周末較低,周三相對周二略有下降,周二最高,周四、周五繼續降低,周六最低,周日略有回升。這一特征與鄉村旅游周末出游人數較多互補,同時也暗示鄉村旅游在平時存在潛在游客市場。鄉村旅游游客平時為周末出游提前做資料收集并進行網上搜索,一般提前 3 ~ 4 天搜索目的性最強,因此周二和周三達到關注度的峰值,出游時因為出游關注度較低,周六到鄉村旅游的人數最多,此時關注度最低,而周日休息時間即將結束,關注度開始回升。同時關注度走低的持續期不長,表明目前游客去鄉村旅游停留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 3 天,說明鄉村旅游在延長游客關注度的停留上需要采取相關措施。
2. 3 2011—2013 年鄉村旅游網絡關注度季節性特征
統計鄉村旅游 2011—2013 年月份的日均網絡關注度,同樣發現這三年的季節特征相似,因此取三年平均值得到季節性特征,各月份的日均關度分別為: 172. 96,194. 01,252. 15,266. 46,275. 70,246. 03,208. 60,214. 92,229. 49,254. 75,267. 28,253. 04,,可看出,在時間層面上,對鄉村旅游的網絡關注度在5 月份達到最高,1 月最低。在1 月至5 月期間呈上升狀態,5 月至7 月期間呈下降狀態,7 月至11 月呈直線上升狀態,12 月開始回落。總體上呈“雙峰”特征,主峰在5 月,次高峰在11 月,年均值為236. 28,將日均關注度高于年均值的劃分為旺季,反之為淡季,則3 月至6 月、10 月至12 月均為關注度旺季,1 月至2 月、7 月至9 月為關注度淡季,出游一般相對關注度存在短期的滯后,因此鄉村旅游出游的旺季仍在3 月至6 月和10 月至12 月,這與這兩個時段分別是適合出游的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有關,且“五一”和“十一”分處這兩個時段,對游客鄉村旅游的熱情有一定促進作用。
2. 4 2013 年鄉村旅游發展的空間差異分析
以2013 年12 月9 日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公布的 83 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為關鍵詞進行百度指數搜索,發現所有示范點均顯示“未被收錄”,因此直接根據 83 家示范點進行地區差異比較。可以看出,華北地區示范點數目最多,所占比重約為 23%,其次是華東和西南地區,華中、東北和青藏地區示范點數目較少,位列后 3 位。結合各地區的農業產值貢獻率來看,華北、華東、青藏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態勢與該地區的農業發展基本匹配,華中、華南、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優于鄉村旅游, 西南、西北地區鄉村旅游發展態勢優于該地區的農業發展。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基于大數據背景對鄉村旅游進行了創新視角的時空結合分析,揭示了當前國內鄉村旅游關注度在年、月、周與“黃金周”等時段的分布特征及區域間不均衡的發展狀態。從研究視角上將網絡關注度從城市旅游傳遞到了鄉村旅游,研究方法上將時間與空間進行了有機結合,在空間分析上創新地將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進行了有效的對比,其研究結論系統直觀地展示了當前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不足及促進不同區域間鄉村旅游與農業協調發展的改進空間; 為改善區域間鄉村旅游與農業協調發展的不平衡現狀,結合網絡關注度對鄉村旅游發展狀況的有效影響并促進其與農業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實證參考。通過上述實證研究可知:
(1)網絡搜索引擎在農村旅游信息獲取上存在較大程度的上漲和挖掘空間。
(2) 一周之內鄉村旅游網絡關注度周二最高,周六最低,周日略有回升,且鄉村旅游游客平時為周末出游提前做資料收集進行網上搜索,一般提前3 ~ 4 天搜索目的性最強,游客去鄉村旅游多為3 天之內的短期出游。
(3) 鄉村旅游的旺季在3 月至6 月和10 月至12 月; 鄉村出游的關注度在清明、五一和端午比其他假期要高,且這三個假期皆是節前1 天搜索目的性較強; 元旦和春節游客鄉村出游的熱情并不高。
(4) 結合 2013 年全國 83 家示范點地區分布和地區農業貢獻率的比較分析發現: 華北、華東、青藏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態勢與該地區的農業發展基本匹配,華中、華南、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優于鄉村旅游,西南、西北地區鄉村旅游發展態勢優于該地區的農業。說明華中、華南、東北地區應在鄉村旅游開發上加深力度,而西南、西北地區則應在以鄉村旅游帶動農業發展上下功夫。本次研究設計基于網絡關注度對鄉村旅游的時空發展特征進行了分析,但因數據的可獲得性和作者自身水平所限,鄉村旅游的空間差異分析未能結合到具體的網絡關注度,導致時空異質性的有機結合程度不高,隨著鄉村旅游大數據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今后應針對這些不足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Lovejoy K,Waters RD,Saxton GD. Engaging stakeholdersthrough Twitter[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12,38(2) : 313 - 318.
[2] 盧小麗,成宇行,王立偉. 國內外鄉村旅游研究熱點 - 近 20年文獻回顧[J]. 資源科學,2014,36(1) : 200 -205.
[3] Duarte P. Evolu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portugal: A 25 years a-nalysis[J]. e-Review of Tourism Research,2010,8 (3 ) : 41- 56.
[4] 朱璇. 新鄉村經濟精英在鄉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機制研究 - 以虎跳峽徒步路線為例[J]. 旅游學刊,2012,27(6) :73 - 78.
[5] 鄭鳳萍,杜偉玲. 黑龍江鄉村旅游發展問題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8 ,(1) : 75 -79.
[6] 李山,邱榮旭,陳玲. 基于百度指數的旅游景區網絡空間關注度: 時間分布及其前兆效應[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8,24(6) : 102 - 107.
關于大數據,就目前而言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大家公認的界定,不同機構有不同定義,麥肯錫的定義: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采集、存儲、管理和分析的數據集合。維基百科定義:大數據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目的的資訊。無論哪種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大數據并不是一種新的產品也不是一種新的技術,只是數字化時代出現的一種現象。大數據意味著包括交易和交互數據集在內的所有數據集,其規模或復雜程度超出了常用技術,按照合理的成本和時限捕捉、管理及處理這些數據集的能力。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存在著多源異構、分布廣泛、動態增長、先有數據后有模式等特點。人們正被數據洪流所包圍,在大數據時代,正確利用大數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樣使得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價值利用以及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在各行各業都逐漸得以充分的體現,在高校中,大數據和數據分析的價值更是可以充分體現,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具備了大數據的特征。如:大學生每天使用的交流網絡平臺,每天都會產生由文字、照片、視頻、對話等構成的海量信息。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內涵理解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層面的問題可能都不是表面所呈現的那樣僅僅屬于該層面,很可能與更深層的問題相關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現代化、市場化。全球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嶄新境遇,直接表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弱化。何為“有效性”?“有效”是指能“能實現預期目標”。作為一種價值屬性的體現,有效性是指特定實踐活動及其結果在相應價值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相應功能或功效。那么什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縱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際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本質體現的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實踐活動本身及其結果所具有滿足主體需求的功能屬性,即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功能屬性[1]。
三、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路徑
首先樹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觀念
真山真水真時空
中國舞蹈家協會黨組書記 馮雙白
《長恨歌》大型實景舞劇名字已經聽了很久了,但我一直有個疑問,舞劇原本屬于劇場室內的藝術,而大型實景舞劇卻將它搬到了室外,就我所看到聽到的,在國內確實是第一次。疑問在于實景,那么大的環境,要演舞劇,怎么辦呢?用什么辦法能夠演這樣一種舞劇,而且演這樣一種歷史的、經典的、經久不息、口耳相傳的一個美麗的傳說和故事呢?所以我抱著極大的興趣來看,看了以后我認為《長恨歌》開拓了一條新路,開拓了舞劇創作的新路,這是非常值得祝賀,值得敬佩的。
我覺得這個舞劇首先給我一個印象是大氣,大氣磅礴,山、水、石、故事、歷史的傳說和眼前的一切奇妙的藝術融合為一體,它突破了原來劇場舞劇藝術的很多觀念,它把真山真水當作自己大的背景,在驪山這個實景地,用神奇的現代科技手段把歷史上的傳說點活了,把這樣一個人人都想看一看,都想試一試的溫泉也給溫熱了。所以我感覺在這樣一部舞劇當中,它是特殊的地點、特殊的歷史、特殊的人物、特殊的文化的融合體,這個構思和想法也非常好。
過去我們認為舞劇藝術為什么要在劇場里面演才適合,而在實景當中難做呢?這是因為舞劇是需要沖突的,張藝謀已經是講故事的高手了,但是在實景當中他常常講印象,就是要避開實景大型山水再去講故事,因為這個時候不容易講好。但是,沒有想到舞劇《長恨歌》把這個故事講得很好,這是很好地利用了歷史文化給我們的遺產,很好地利用了歷史文化的傳說在很多人心中久已熟稔的結果,最后一經激活,就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有很多事情不用細致的交代觀眾就會明白,如安史之亂用了巨大的場面來表現,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我想就這點來說全劇大氣磅礴地演繹了這個故事。
第二,在視覺上有非常強烈的旅游文化的特點。旅游文化是不能到劇場里去看的,人們在旅游當中需要一種休閑的文化,人們到這個場地里來,
是希望得到文化上的沖擊,人們白天看景點已經看累了,不能白天逛廟晚上睡覺,要給他沖擊才行。而《長恨歌》就是一臺富于視覺藝術沖突力的舞劇,大量高科技的使用,可以折疊的LED屏的使用,焰火、水幕、火海等等手段,造成了無數個驚奇、無數個奇觀,這些神奇很好地吸引了觀眾。
第三,這個藝術舞劇出乎意料地有一種精致的品格。我們常常看到的旅游歌舞文化或者是旅游景點文化是粗制濫造的,是偽劣產品、假冒產品,一看就是湊合事的,說是民俗,其實是假民俗,那個東西既沒有文化根基,又沒有感人的力量,但是從這臺舞劇中,可以看到那種藝術的精致,燈光燦若星河,舞美如夢似幻,舞臺的空間編排非常靈活多變,色彩很融合協調,所以說它有一種藝術精神在里面。
總的來說,我覺得驪山活了,華清池活了,歷史活了。全劇在藝術上有一種精益求精的研磨精神,據我所知這部劇創作了兩多年了。從這個角度看,在張總的帶領之下,這個團隊不斷地創新,在市場上具有大膽開拓的文化創新精神,它反實景藝術的“印象”之路,而走自己精致的高雅道路,這也非常符合這個實景之地的特點,講這個愛情故事,如果只是一些很粗的印象式的東西,就很難完成。
舞劇把冷寂的歷史遺跡激活了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實
我看大型實景舞劇《長恨歌》,純粹是以一個觀眾的身份來欣賞的,而不是以專家的眼光去探討的。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首敘事長詩,在我們國家是普及率最高的一首長詩,也應該是最感動人、最震撼人心的一部長詩,也是打破了階級界限的一首愛情長詩。雖然它是中國封建最高統治者皇帝和他的妃子的愛情故事,可是感動了哪怕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民和工人,所以這種愛情的力量跨越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界限,流傳一千多年,永久不衰。一直到我們華清池,到今天我們還把它演繹成一臺舞劇,而且是富于獨創精神的實景舞劇。
一千多年前皇帝的愛情悲劇,直到一千多年后仍然沖擊著當代人的心靈,對于一個作家來講如何研究創作規律也具有極大的啟示。我們今天的作品是各領,白居易的這個長詩一千多年仍然在驪山腳下感動著很多人,包括我,我就是被感動者之一。我總體感覺這臺舞劇情景交融、蕩氣回腸,尤其是情景交融。讀唐詩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這種情景交融的感覺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但是在這里找到了。東邊那個大山和西邊那個小山,開始是一個半圓的月亮,最后是一個圓的月亮,這個場景就給人以強烈的心靈沖擊,在劇場的舞臺上是找不到這種感覺的。作為一個觀眾,我更關注的是營造的自然氣象,以及悲劇發生所在地的這種真實感覺,因之可能我們就不計較看不到演員的表情了。所以這種情景交融的感覺在室外真實環境演出中是一個創造,這就是富于創造性的舞劇,特別是舞蹈也是一個富于開創性的先例,這是一點。
我看了這個舞劇后的第二個感覺,就是如詩如畫,猶如仙境的感覺。當然在其他舞劇,包括其他戲劇里面也可能有這樣的感覺。但是,在這里強烈的感覺是,這個一千多年前的歷史悲劇故事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讓我充滿神奇的想象,多了一種神秘感,這種神秘感促使人去作種種想象,去想象唐明皇怎樣和楊貴妃在這里展開他們的愛情故事,極盡他們最美好的愛情表述,一直到最后要殺死楊貴妃,這個歷史事 件過去了將近一千多年,我仍然對此充滿好奇。現在的舞劇將歷史作了一種藝術的復原,一千多年前皇帝和他的妃子在這兒的生活,留給任何一個今人,都是一種歷史的冷寂,但是舞劇把歷史細節復活了。
這個舞劇創造的環境,以及主要的舞蹈,極大地滿足了作為一個觀眾觀賞舞劇的一種心理期待。除了編劇、演員外,技術手段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聲、光、電,包括水下的很多設施,都成為這部舞劇有生命力的元素,我感覺到所有的效果都是很美的、新穎的、很難挑剔的,有很好的藝術效應。是舞劇把冷寂的歷史遺跡激活了。
實景舞劇讓我們走進歷史
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葉廣芩
看了舞劇《長恨歌》,讓我受到了一次非常美好的藝術熏陶,由此我想到了我們陜西的文化。我們陜西的文化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就是一種內斂的、沉甸甸的、厚重的一種文化。它掂在手里是很沉重的、有質量、沒有光澤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被黃土厚厚地包圍著,中國的文化就是這種帶有深沉色彩的,需要我們去挖掘,需要我們去體味的文化,這是我們真正的文化內涵。
同樣,我們華清池的文化也是一種深厚的,帶有淵源流長歷史的文化。舞劇《長恨歌》就是被這種深深的傳統文化所包裹著,又閃耀著一種寶珠的色彩,看了以后我感到欣慰,我們陜西人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對文化的理解,我們終于創造出了一個我們自己的全景式舞劇,這確實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
有一年我到日本訪問,日本的中學課本有《長恨歌》,我曾經和一個中學生共同朗誦《長恨歌》,我們竟然在同一個時刻把它朗誦完,可見它的韻律和內涵是相同的,它的魅力讓我們中國人傾倒,也讓日本人傾倒。前幾年,我在政協會、人大會上都呼吁過,我們陜西旅游文化發展和開拓,以及如何保持我們文化品位的問題,在看了舞劇《長恨歌》后我得到了印證,也感到了欣慰。
今天,在陜西省旅游集團和華清池旅游公司的全力操作下,我覺得從旅游方面開拓了我們一個大的思路,使我們感到了陜西文化的魅力。看了《長恨歌》,使我感到走進了歷史的褶皺,這種歷史的存在,在同一個愿望、同一種風的吹拂之下換作了我們,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曾經在這個場景中、在這塊土地上是怎樣演繹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的,我們和歷史一下子拉近了,不光是拉近,而是使我們走進了歷史,走進了陜西的文化,這是非常難得的,所以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同時我也希望《長恨歌》能夠長久不衰,推到全國去,推到世界上去。
轉貼于 實景與詩歌的高度契合
原中國戲劇家協會黨組書記 王蘊明
陜西是一個戲劇大省,我們的話劇、秦腔都很發達,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看了很多陜西的戲,但是陜西的歌舞看得很少。看過舞劇《長恨歌》以后,使我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美好的夜晚,心情有點激動。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功的藝術創造,是一個恢弘而典雅,時尚又浪漫的人文景觀,是一種實景與舞蹈、實景與詩歌高度融合的藝術范例。
《長恨歌》作為一首長詩,為什么歷千年而傳下來?就是因為它有一個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還有很深刻的人生體驗,里面充滿了人生的哲理,當然這個戲中“愛”是它的靈魂。本來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按照當時是不合乎社會倫理的,但是白居易的詩使大部分人對真摯的愛情難以忘懷,這就是藝術的偉大力量。
首先,我以為這部作品做到了四個方面的融合。而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把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觀念和當代審美觀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二,這個戲做到了雅與俗的結合。《長恨歌》是千古絕唱,是東方文化的驕傲。《長恨歌》關于李楊的愛情故事,在戲劇的舞臺上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但是在大型歌舞項目上,就是我們所定位的這些,我看到的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創造。第三,做到了文化與市場的結合。出品人是一個旅游集團,旅游要講市場。它既弘揚了民俗文化,又打開了市場,這是非常不簡單的。第四,做到了科技和藝術的結合。我們看到了迷幻般的美麗景觀。所以我想,這個作品會擁有長足的生命力的,在當代文化建設中留下奪目的光彩。
這個戲在表現楊貴妃死以后,那一段凄婉的、非常感人的愛情故事,給觀眾的印象是深刻的。但我認為,它在充分利用歌舞的手段以及強烈的視覺造型的同時,還應該強化戲劇內涵和人生況味。也就是說,李隆基和楊玉環的人物性格特點在這里還應該進一步強化,應當給李隆基、楊貴妃設計特定的性格動作、性格舞蹈、性格音樂,這樣,就會產生更強的藝術沖擊力。
處處精彩步步生奇
中國舞蹈家學會主席團委員 趙國政
夜幕四合,萬籟俱寂,伴隨音樂陡然的鳴響,一道雪亮的追光射向深不可測的天穹。觀眾翹首仰望,只見一位乘風御氣的美麗仙子,綽綽約約,徐徐款款,輕如羽翼般落于驪山腳下華清宮的九龍湖面(可升可降的水上舞臺)。她不是天外來客而是大地的女兒,是華清宮曾經的主人,被唐明皇三千寵愛于一身的貴妃楊玉環。自安史之亂一別已是1300多年了,此次是探鄉尋故,再憶前塵,見到這熟悉的山水,便情不自禁地踏著浪花舞蹈起來……由陜西旅游集團公司打造,薛麗娜、李捍忠、馬波導演的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就是從這樣一種真幻難辨、既似太真重返故里,又是玉環初近君王的那一刻開端的。它開端的精彩,開端的別致,開端的好看,能在開演的第一瞬間便牢牢地抓住觀眾眼球,也決定了這部舞劇總體上的筆觸唯美和手法上的夢幻風格。
近年來我國的旅游業蓬勃發展,為其配套的演出產品也層出不窮。但其中經得起審美推敲,并能獲得大眾贊美的不算很多,潦草、簡陋、淺薄,甚或是粗俗之作,屢有所見,致使資源浪費,口碑欠佳。實景舞劇《長恨歌》無疑是對這種現象的匡正,給旅游文化注入了景氣昂然的活力和生機。它的成功有兩點深值關注:其一是內容上的文化情懷,其二是呈現上的觀賞效果。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中國詩壇上凄美浪漫的瑰麗之作,其文化光焰映照千古。盡管它寫的是宮闈中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但他們堅貞不渝,即便劫難讓他們身處兩界,仍不改當年的初衷。因為作品對愛情的描寫是超然的,將人性中不分帝王,不分百姓,無尊無卑,無貴無賤,奉愛情為至尊、至善、至珍、至誠的優良品德描畫得真切逼人,刻骨銘心。以這樣的詩篇為樣本打造舞劇,其美學價值、文學價值、人文價值不言自明。尤其是在親歷過李隆基、楊玉環愛情故事的華清宮實地演出,其文化意義又有不同,因為宮中的楊柳顧盼過他們的款步悠然,蓮花湯里沐浴過他們的金身玉體,亭臺樓榭傾聽過他們的燕語鶯聲,風雨驪山見證過他們的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悲歡經歷……因而這里是舞劇《長恨歌》最好的表演舞臺,最具歷史感,現場感,文化感的演出寶地。全國獨尊,不可置換。這種文化含量能不厚重,能不珍稀嗎!
其次是觀賞性愉悅性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予以考量。人們知道,旅游文化是相對物質的精神產品.其價值取向是最大化地招攬中外游客,最大化地宣揚本土文化的旖旎和精彩,最大化地樹立起本土的文化品牌,最大化地博取市場效益以助力本地的經濟發展。而如何實現上述四個最大化,只有高標準地打造出美輪美奐,震撼心魂的佳作,方可告成。為達預期,編導的做法是:對《長恨歌》的思想精妙堅守不放,在形式手法上,進行破格地變通。如處理李楊二人的情感戲時,由于觀眾席到庭院深深的后宮龍吟榭,隔著水上舞臺,中心舞臺,距離是四百米。在如此遙遠的地方,看他們芙蓉帳里的雙人舞,是看不清的。于是聰明的編導便創議出三到四組楊李組合,利用燈光的快速切換,采取蒙太奇手法,適才還在深宮的楊李,魔術般地便出現在你的眼皮底下;一不留神他們又流連于花蔭柳浪之中;眼瞼開合之際,四組楊李又同時表演在不同點上——遠景是芙蓉帳里的纏綿繾綣;近景是華清池里的戲水弄風;左中是廡廊下的花港觀魚;右中是花前月下的夜半私語……重疊表演,互為呼應,像四對紫燕呢喃出在天愿作比翼鳥的玄想故事。
作者還特別擅長用場面、用水景、用音效、用樓閣、用驪山山體、用電腦燈、頻閃燈、成像燈、染色燈、激光燈以及目前亞洲最大的LED屏幕等高科技,以突然性,爆發性的手段,制造出陡然的壯觀,難測的神秘,絢爛的華美,意想不到的突奇。如空空的水面,突然間便沸騰著無數美女的胡旋舞;黑漆漆的驪山倏忽間便有藍寶石般的星斗滿山。而山頭上那彎冷月最為詭異,像歷史老人以獨目凝視著人間古往今來的風聲水起,花落花發……沖擊力最強的要數安祿山作亂的那場戲了。在“緩歌慢舞凝絲竹”的安適中,漁陽鼙鼓突然驚天動地,烽火臺上狼煙四起,胡人的兵勇沖入宮中,九龍湖上火焰四濺,三個大型LED屏幕上戰馬蕭蕭,鐵騎橫掃;整個環境全方位地轟鳴、燃燒、爆裂、廝殺吶喊,連觀眾座席都上下顫抖,顛簸不定。一時間渾然不知自己是身在戲里還是戲外。
演出結束的那一刻,只聽到觀眾席里一陣陣掌聲,一聲聲贊嘆,他們是被這出實景劇征服了。因為他們的所得是劇場里得不到的,他們的所見是劇場里見不著的。于是我想,鐘情于陜西一游的中外旅客,在飽覽那片熱土的好山好水,閱盡遠古以來的文明勝跡,不妨到驪山腳下的華清宮在實景舞劇《長恨歌》中,品嘗一次既如夢如幻又雷霆萬鈞的精神大餐,否則便難圓古都之行的完美句號。
陜西旅游文化之樹上的長青藤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呂品田
歷史和自然天賜給這里兩個不可復制的資源,即驪山腳下的自然資源,白居易的長詩和那一段歷史的人文資源,這兩個資源混合在一起,出現了《長恨歌》這樣一臺實景舞劇藝術。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詮釋一千多年前的故事,來告訴參觀華清池的游人,告訴他們站在這樣一塊土地上曾有過影響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這是陜西旅游文化一個不可忽視的成果,是陜西旅游文化之樹上的長青藤。
舞劇《長恨歌》給我帶來了一個審美的高峰體驗,讓我在驪山腳下感受到了一種現代審美文化的強烈沖擊。在我看來,《長恨歌》這部實景歷史舞劇,是旅游文化經典,它把歷史文化中的華清池,把地理文化中的華清池,還把科技文化中的華清池,以及景觀文化中的華清池,還有包括在大眾心中存在的華清池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非常具有時代感的審美激發力的旅游文化經典,這種經典性我認為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