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減少塑料污染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關鍵詞:白色污染危害防治宣傳收購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急速增加。近幾年來,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等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不可否認,塑料方便袋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給垃圾綜合利用帶來困難。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白色污染”的定義
這要從塑料開始談起。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2.1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2.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2.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
2.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3“白色污染”的防治
鶴崗市對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視,鶴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長在深入區街綜合檢查現場辦公時,就結合實際提出了運用市場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領導的指示和要求,環衛處對白色垃圾污染狀況進行全面調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定向收購:收購從事環衛工作的保潔員所送的垃圾袋。“社會人”撿拾的垃圾袋不與收購。原因是:以撿拾垃圾為生的人,在從垃圾點、箱、斗中撿拾可回收垃圾(罐類、紙殼)時捎帶撿塑料袋,勢必要打開盛裝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裝物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圍,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傳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飄浮、飛落,一方面加大運輸車輛的容積,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環境,相對增加保潔難度;另外“社會人”從垃圾點撿拾垃圾袋,袋中紙類輕體物將隨風飄逸,污染街巷衛生,就失去了撿拾垃圾袋意義。再則,常年在垃圾場撿拾垃圾回收物的“社會人”,若把撿來的垃圾袋返送至環衛收購點,勢必造成垃圾處置反復,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撿拾指導:在回收工作中,鼓勵從事環衛工作的保潔員撿拾白色垃圾,增強責任心。要求撿拾的垃圾袋來源于街巷,不要從垃圾點、箱、斗中撿拾垃圾袋。環衛保潔員工作時行走在設置有垃圾點、箱、斗、公廁的街巷道路中,順便撿拾白色垃圾,收集起來,不但減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時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經濟收入。不鼓勵從垃圾點、箱、斗內撿拾垃圾袋,對從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環境污染的,將給予批評等處罰。
3.3收購價格:暫定垃圾袋回收價格為每公斤3元。
由于廢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顆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場小、價格低,再生利用的經濟可行性差,所以現有的廢品收購點,很少有收購廢塑料袋的,個別廢品收購點收購價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間,導致“社會人”撿拾白色垃圾少。環衛部門本著化害為利,造福市民的原則,在回收過程中,提高撿拾白色垃圾勞動力價值,調動撿拾積極性。確定收購價每公斤3元。迅速激發了保潔員的積極性。過去被清掃后扔進垃圾箱,被風吹到街上、樹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疊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環衛處。市環衛處對回收塑料袋全部運到外地進行集中銷售,回收了部分資金。
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和運用價格杠桿原理收購廢棄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環衛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減少了,廢舊塑料袋變廢為寶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豐收。
3.4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于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3.5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急速增加。近幾年來,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等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不可否認,塑料方便袋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給垃圾綜合利用帶來困難。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 “白色污染”的定義
這要從塑料開始談起。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2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2.1 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2.2 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2.3 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
2.4 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3 “白色污染”的防治
鶴崗市對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視,鶴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長在深入區街綜合檢查現場辦公時,就結合實際提出了運用市場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領導的指示和要求,環衛處對白色垃圾污染狀況進行全面調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 定向收購:收購從事環衛工作的保潔員所送的垃圾袋。“社會人”撿拾的垃圾袋不與收購。原因是:以撿拾垃圾為生的人,在從垃圾點、箱、斗中撿拾可回收垃圾(罐類、紙殼)時捎帶撿塑料袋,勢必要打開盛裝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裝物裸露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圍,裸露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傳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飄浮、飛落,一方面加大運輸車輛的容積,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環境,相對增加保潔難度;另外“社會人”從垃圾點撿拾垃圾袋,袋中紙類輕體物將隨風飄逸,污染街巷衛生,就失去了撿拾垃圾袋意義。再則,常年在垃圾場撿拾垃圾回收物的“社會人”,若把撿來的垃圾袋返送至環衛收購點,勢必造成垃圾處置反復,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 撿拾指導:在回收工作中,鼓勵從事環衛工作的保潔員撿拾白色垃圾,增強責任心。要求撿拾的垃圾袋來源于街巷,不要從垃圾點、箱、斗中撿拾垃圾袋。環衛保潔員工作時行走在設置有垃圾點、箱、斗、公廁的街巷道路中,順便撿拾白色垃圾,收集起來,不但減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時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經濟收入。不鼓勵從垃圾點、箱、斗內撿拾垃圾袋,對從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環境污染的,將給予批評等處罰。
3.3 收購價格:暫定垃圾袋回收價格為每公斤3元。
由于廢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顆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場小、價格低,再生利用的經濟可行性差,所以現有的廢品收購點,很少有收購廢塑料袋的,個別廢品收購點收購價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間,導致“社會人”撿拾白色垃圾少。
環衛部門本著化害為利,造福市民的原則,在回收過程中,提高撿拾白色垃圾勞動力價值,調動撿拾積極性。確定收購價每公斤3元。迅速激發了保潔員的積極性。過去被清掃后扔進垃圾箱,被風吹到街上、樹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疊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環衛處。市環衛處對回收塑料袋全部運到外地進行集中銷售,回收了部分資金。
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和運用價格杠桿原理收購廢棄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環衛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減少了,廢舊塑料袋變廢為寶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豐收。
3.4 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于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3.5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回收白色垃圾減少“白色污染”,是一種探索性創新辦法,雖需進行一定經濟投入,但可獲得環境效益和社會效
益,并且將在運行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管理辦法,為加快我市城市建設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城市垃圾管理與處理處置技術標準規范應用》上冊 25頁.
一、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使用過后就成為了垃圾,現今常用的垃圾處理的方法有衛生填埋、堆肥和焚燒,但這三種方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污染。填埋垃圾不僅占用土地,而且會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氣;堆肥法在堆肥過程中產生的重金屬有可能對土壤造成污染;焚燒法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如重金屬、CO、HCL、SO、NO等)。
如一次性塑料餐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如果采用填埋法處理垃圾,塑料制品的降解時間通常至少需要200年,而塑料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噁英——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
再如一次性木筷。我國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國,但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轉換器,是降雨的發生器,是洪澇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區。這些功能決不是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得的利潤能取代的。同時,筷子在加工過程中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進行漂白,熏蒸的時間越長,筷子越白,聞起來也越酸。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驟。殘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質結合便會成為亞硫酸鹽,而亞硫酸鹽在醫學界被認為可能導致哮喘。
二、正確使用電源,節約用電
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發電方式為火力發電與水力發電,煤炭、石油、天然氣是火力發電的主要燃料。而煤和石油為不可再生資源。同時燃燒煤炭、石油等還會造成大氣污染,酸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煤和石油等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生活用電也會污染環境。據統計,中國生活部門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2%。以電能消費為例,調查中國家庭1985年和1998年因生活用電而間接產生的CO、SOx和煙塵的排放,結果發現,與1985年相比,1998年3種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別增加了5.06%,5.16%和3.57%;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電度數乘以0.785。也就是說,用100度電,等于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
由此可見,正確使用電源和節約用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隨手關掉電源、適當降低室內的亮度等。又如,冰箱的溫度不要調太低,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冰箱和空調表面最好不要靠墻,保持通風,四周最好不要有東西,按期清洗空調等電器。
三、合理正確使用交通工具
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減少汽車等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如推廣使用無鉛汽油,在汽車尾氣系統中裝置催化轉化器等。其實,減少此類排放量的最好辦法之一是少開車,多乘公交車,多坐輕軌地鐵,多騎自行車,多步行。綠色出行,既能鍛煉身體,又健康環保,何樂而不為呢?
四、多植樹,利用植物來減少碳在大氣中的含量
在當今這個工業發達的時代,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植樹造林。植樹造林有諸多好處。首先,植樹造林可以凈化空氣。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從而使空氣得到凈化。其次,植樹造林還可以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只要我們人人都參與植樹綠化這一偉大的工程,定能美化我們的家園,綠化我們的地球!
五、通過使用一些新的化工生產工藝,實現高效率、低排放、低能耗的低碳環保方式
如煤氣化技術。煤氣化技術是清潔利用煤炭資源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通過發展潔凈煤技術,增加清潔能源(包括風能、核能、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供給,替代煤、石油等化學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關鍵詞 固體廢品;危害;補救措施
中圖分類號X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4-0026-01
1 固體廢品的定義及分類
固體廢品是指在生活中、工業生產中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對環境有污染的固體或半固體廢氣物質。固體廢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被分為三大類:工業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險廢品。工業廢品是指在交通或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如煤渣、鋼渣、工業粉塵等,對環境以及人們的危害比較小。城市生活廢品一般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為生活提供服務的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品,還包括法律中規定的城市生活廢品。危害廢品指具有危害性的固體或半固體物質,或者具有毒性,或者能發生反應,或者具有腐蝕性,或者易燃易爆。對環境污染比較大,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2 固體廢品污染的現狀
如今,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劇增,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固體廢品越來越多,據預測,在未來10年~20年我國城市產生的固體廢品將以5%到10%的速度劇增。隨著女性在社會中地位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選擇做家庭主婦,大多數家庭在工作日都是選擇在外就餐,或者是快餐或者是小飯館。但目前大多數小飯館并不具有將碗筷消毒的機器,所以他們提供的一搬都是一次性碗筷,這些固體廢品每天以成百上千斤輸出。不止餐飲業,超市、水果商販等等都是提供塑料袋給顧客的,大家可以想象這些服務業每天輸出的固體廢品有多少。
現在,固體廢品的產出量越來越大,成分也越發的復雜。但各個城市對這些固體廢品的處理方法并不得當,大多數城市都是在郊外隨便找塊空地將這些固體廢品埋在土里。這些固體廢品在土壤中并不能分解,甚至污染土壤,導致土壤沙化等等。
3 固體廢品的危害
固體廢品是人們生活以及生產的產物,它主要包括對人有危害的物質或微生物,比如硫化氫等化學物質,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同時它們還可以分為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物理污染物以及其它。有機污染物主要指硫化氫等能使人致癌的化學物質,無機污染物包括各種金屬,過多的攝入這些金屬都會使人得病,甚至死亡;物理污染物就是指那些放射性物質,能改變人的基因,使正常細胞癌變。這些固體廢品的不得當處理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威脅人們的健康。隨意堆放的固體廢品不僅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而且會滋生細菌,引來蒼蠅、蚊蟲。這些固體廢品通過各種媒介危害著人們的健康。下面我們說說固體廢品通過水源、土壤、空氣3方面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堆放在一起的各種固體廢品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各種有害人們身體的物質,下雨天,這些有害物質隨著雨水四散,進入河流,污染河水,使得生活在水中的魚類等身體里面帶有有害物質,如果人們吃了這些帶有有害物質的魚,這些有害物質就進入了人的身體,長期的積累必然使人生病。這些雨水進入土壤中,將它們所流過的土壤污染,土壤中就會滋生出更多的有害蟲類、細菌、病毒,有的甚至含有重金屬。長在這片被污染的土地上的蔬菜將這些有毒有害物質被蔬菜吸收,最后進入人的體內。堆放在一起的固體廢品部分被分解,釋放出氨氣、硫化氫等氣體,進入大氣中,被人們吸入肺中,輕則影響人的影響呼吸道,重則使人昏迷。
另外,堆積固體廢品的地方一般都潮濕,是滋生蟲蟻的溫床,大量的蒼蠅在這些地方繁殖,再將細菌病毒帶到人們的生活中去,使人們得各種傳染病。而且堆放的固體廢品影響環境美觀,讓人看著不順眼,聞著作嘔。
4 對固體廢品危害的應對措施
解決固體廢品造成的危害可以分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減少固體廢品的產生,另一方面就是處理好已經產生的固體廢品了。而已經產生的固體廢品可以分為能回收利用的以及不能回收利用的,下面是一些已經被利用的或正在討論的解決措施。
4.1 減少固體廢品的產生
生活廢品在固體廢品中是占很大的比例,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節約使用這些物質就能很好的減少固體廢品的產生了。比如現在超市里面的塑料袋都是收費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塑料袋的使用,減少了固體廢品的產生。號召大家盡量減少一次性碗筷的使用,平時出去購物也自帶布袋或將結實的塑料袋多次使用。書本、雜志、報紙等紙制品的使用雖然沒辦法減少很多,但是學生用的課本是可以反復使用的。在生活中,我們應當發揚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節約使用這些可能造成污染的物質。通過種種措施減少塑料袋、一次性碗筷、紙張的使用。
4.2 有效處理已經產生的固體廢品
固體廢品進入垃圾場之后,經過各種程序以及篩選,被分為六大類:1)以有機物為主的固體廢品;2)以輕體塑料為主的;3)以磚瓦陶瓷玻璃為主的;4)鐵磁性物質;5)大塊偷垃圾及竹木制品、硬塑料制品、橡膠制品;6)編織物及可燃物。這6類中有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比如玻璃瓶、鐵、陶瓷品及部分塑料等。不可以被直接回收利用的固體廢品中有部分是不可燃的,這些廢品經過相應的加工處理可以變成煤塊、磚塊或板材。而可以燃燒的那部分固體廢品,將它們粉碎后添加各種助燃劑制成燃燒球,可以用做工業燃燒燃料。這樣不僅能減少固體廢品帶來的污染以及危害,還能節約能源,一舉兩得。
5 結論
固體廢品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其危害不僅在于對環境的污染,更在于對人們身體和心理的損傷。但如果我們能找到好的處理固體廢品的方法,不僅能免除這些危害,還能節約能源。這些都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這也將是未來解決固體廢品污染的有效之道。
參考文獻
[1]羅池.美國的廢品回收和垃圾利用[J].世界知識,1980(18).
白色污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被全世界人們所關注著。白色污染不僅破壞了我們的環境,而且還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抵制白色污染已經成為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
通過多媒體我們觀看了有關白色污染的報道和圖片,以此提出了此次班會的主題。
班會主題:抵制白色污染,環保從我做起。
班會目的:通過對白色污染的現狀、來源、危害的分析,結合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制定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倡議學生從我做起,共同抵制白色污染,為防治白色污染貢獻自己的力量。
班會內容:
一、白色污染概述
100多年前,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明了塑料袋,這種包裝物既輕便又結實,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從此以后,人們的生活因為有了塑料制品而變得越來越方便,大到田間大棚,小到買東西時的包裝袋,無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的同時,廢舊塑料制品的處理成為了新的問題,白色污染成為人們急需解決的環保難題。
所謂“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像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丟棄造成的環境污染。由于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稱之為“白色污染”,也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人們使用后隨意丟棄,且這些廢棄物難于降解處理,造成了環境污染的現象。
二、白色污染的現狀
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輕巧、結實、價優,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作為包裝材料,市場應用的增長率遠高于其他材料,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1995年,五年間年平均增長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等一次性用具后的廢棄物大部分被丟棄在環境中,沒有采取降解措施進行處理。在市區、農村、旅游區、田野、河流、道路旁等地,廢棄塑料制品隨處可見,不僅帶來了“視覺上的污染”,而且也對生態環境構成了危害,導致了環境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來源
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都在使用塑料制品:工廠、企業、商場、超市、菜市場、批發市場等,在制作和銷售物品時無不使用塑料制品的包裝,塑料制品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成為白色污染的最大來源。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1.對土壤的危害。填埋廢舊塑料包裝物,由于其很難降解,通常需要100-200年時間,造成了長久的、更深層的環境污染問題。首先填埋的廢棄物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影響了土質和土壤的透氣、透水性,進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造成經濟作物、農作物的減產,還可能導致耕地的減少或者退化,直至影響下一代人的生存。
2.對水體的污染。水面上漂著的一次性塑料廢棄物,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環境污染。水中生物的生活環境遭到了破壞,不僅影響它們的繁殖,還可能會使某些生物因無法適應生活環境而從地球上滅絕。
3.火災隱患。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廢棄物是非常易燃的,人們隨意丟棄或堆放,容易造成自燃并引發火災。生活中發生的火災,許多是由于長期隨意堆放這些廢棄物造成的。
4.一次性廢棄物的隨意丟棄堆放,為有害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它們不但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同時也為老鼠及蚊蠅提供了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是各種傳染病傳播的根源。
五、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原則是以宣傳教育為導向,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
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危害的認識,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呼吁人們嚴守環境保護法,從自身做起,爭做保護環境的文明人。
要強化市場管理,禁止各商場、超市、市場等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物。我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
以回收利用為重要手段。廢舊塑料包裝物等一次性用品可以重復使用,也可作為煉油、制漆、建筑材料的原料進行回收使用。重復使用或回收不僅可避免視覺上的污染,也可解決潛在的危害,緩解資源的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耕地,同時也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采取以紙代塑的方法。紙的主要成份是純植物纖維,廢紙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以解決廢舊塑料制品帶來的潛在危害,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要有富足的森林資源,但我國森林資源匱乏,造紙也會帶來水污染。這是我們以紙代塑需要解決的新的環境問題。
使用可降解塑料。改進塑料制品等生產工藝,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些添加劑,使塑料制品在使用后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避免環境污染,保護耕地。
六、發起倡議,從我們做起,抵制白色污染
讓我們行動起來,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及一切能產生白色污染的制品。到食堂就餐自帶餐具,拒絕塑料袋盛裝飯菜;在超市購物時,自覺使用環保購物袋;自覺將廢棄塑料袋等物品放入垃圾箱,不隨意丟棄;看到隨地亂扔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焚燒行為時要主動制止,并及時向他們宣傳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