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境工程概論

環境工程概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工程概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境工程概論

環境工程概論范文第1篇

(1)課程對象的知識儲備。環境工程實驗作為一門環境工程專業基礎實驗課,是環境工程概論和環境工程原理等環境工程專業基礎課的配套課程,一般是在大學3年級開設。此時的學生均已修過了環境科學入門實驗、環境科學基礎實驗I、環境科學基礎實驗II、環境科學綜合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等環境科學專業實驗教學內容,已基本掌握進行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環境監測等實驗工作的基礎,作為開展環境工程方向實驗的前期準備,為開設環境工程實驗課程創造了良好的可行性條件。

(2)課程建設的硬件基礎。實驗課程改革之前,因實驗設備不足,同一套裝置往往應用于幾個不同實驗,如過濾實驗和離子交換實驗,故此,需要經常拆裝柱子更換填料。如此不僅耗時耗力、浪費填料,且裝置經多次拆裝后,容易損壞和漏水。又由于蠕動泵等設備的套數不足,每個實驗組的學生數較多,學生的動手機會較少,老師也無法親自指導。實驗課程改革后,學校與學院共同為環境工程實驗室投入了近50萬元的建設資金,增加了多套實驗裝置,如厭氧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活性炭吸附柱、離子交換柱和蠕動泵等。這些設備均由廈門大學環境工程的教師自主設計,委托加工,符合實驗的實際需求,具有易清洗,易拆裝的特點。但因環境工程實驗設備體積較大,實驗室空間有限,房間內不可能擺放很多套實驗裝置,我們采取了將學生分組,同時進行多個不同內容的實驗,如:2組(4~5人/組)進行曝氣生物濾池實驗,2組進行活性炭吸附實驗,2組進行過濾實驗等,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實驗操作時間,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對總體實驗教學效果具有顯著的作用。

2課程設置與內容安排

本課程設置的內容根據國家環境工程類教學指針要求,根據本學院人才培養方向的具體特點,實驗教學主要是針對環境與生態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實驗內容參考了國內外最新的研究與應用成果并結合多年的科研和教學實踐,以水污染控制工藝為主,共開設了9個實驗項目,以下是每個項目的具體內容:

(1)實驗1,混凝處理實驗。要求認識幾種混凝劑,掌握其配制方法。觀察混凝現象,從而加深對混凝理論的理解。

(2)實驗2,過濾處理實驗。觀察過濾及反沖洗現象,加深理解過濾及反沖洗原理。了解過濾及反沖洗模型試驗設備的組成與構造。了解進行過濾及反沖洗模型試驗的方法。測定濾池工作的主要技術參數并掌握觀測方法。

(3)實驗3,活性炭吸附處理實驗。了解活性炭吸附印染廢水的基本原理;通過考察不同實驗條件下,脫色率的變化情況,初步探討影響活性炭處理染料廢水的主要因素,并確定最優的吸附條件。

(4)實驗4,離子交換處理實驗。了解用離子交換法處理硬水原理和方法;了解離子交換樹脂的一般使用方法;掌握測定水的硬度的方法。

(5)實驗5,電解處理實驗。了解電解法處理印染廢水的基本原理。學會組裝電解法處理裝置及其操作。通過考察不同電解電壓及電極板間的距離條件下,電解池中的色度變化情況,初步探討影響電解法處理效果的因素。

(6)實驗6,厭氧生物濾池處理實驗。了解厭氧生物濾池處理有機廢水的基本原理,并通過考察水力停留時間與有機物去除效果的關系。

(7)實驗7,好氧生物濾池處理實驗。了解曝氣生物濾池的處理特性,并通過考察貝殼填料在硝化反應中所起的使用,同時掌握納氏試劑分析水中氨氮的方法。

(8)實驗8,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實驗。了解生物法降解染料反應過程的基本原理,掌握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印染廢水工藝的特點及流程。

(9)實驗9,固定化小球吸附染料實驗。了解固定化PVA小球對染料的吸附原理,掌握固定化PVA小球對色素的吸附性能。這些實驗項目既涵蓋了代表性的傳統水處理工藝,如混凝、沉淀和吸附等物理處理工藝,又涵蓋了近年來國內外流行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如好氧生物濾池、厭氧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等新型污水處理工藝。通過這些實驗課程,學生可以加深對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技術的基本原理、工藝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對工程實踐經驗的培養。本課程設置的特色:①強調實驗選題與科研實踐相結合;實驗選題注重實驗內容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將科研成果引入本科生實驗。比如采用南方海濱常見的海產廢料牡蠣殼作為曝氣生物濾池的填料,設計出生物濾池處理氨氮廢水實驗;此外,還采用平板膜生物反應器設計污水處理實驗,脫色菌接種生物濾池處理印染廢水實驗,固定化小球吸附脫色實驗等。這些實驗內容以我院在環境工程領域中的新成果為素材而設計,具有工藝新穎,操作簡捷,實用性強等優點。通過幾屆的教學實踐,發現所設計的實驗項目確實能夠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工程實驗興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親身感受到污水在不同的處理工藝條件下得到了凈化,通過自己的雙手付諸于實踐,從而學到了如何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刻領會到從理論到實際應用還需要做大量的實踐工作,從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學到更多的只有在實驗室才能學到的知識。②強調教學過程突出科研素質的培養。教學過程避免簡單地參觀儀器或觀摩演示過程,每個實驗項目的流程都涵蓋了課前相關資料預習、課內理論指導、實驗方案討論、現場實驗操作、課后數據整理及實驗總結分析。在實驗過程中,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積極采用啟發、引導、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通過與帶課老師的交流進而解決問題,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理解實驗過程,能夠自覺、能動地完成實驗。

3考核方法

環境工程概論范文第2篇

關鍵詞:環境工程專業綜合實驗專題實驗創新實驗

一前言

環境工程專業是集理論性、技術性和實踐性的工科專業。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增多、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也普遍提高,這就要求培養高素質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然而,傳統的高校教學主要側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學生在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則較為薄弱。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培養具有理論、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復合型人才,必須對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因此,本文將結合幾種實驗模式進行探討。

二三種專業實驗模式

1.開展專業綜合實驗

傳統的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程一般是按照各門專業課程劃分的,而且幾乎都是基本技能實驗,其中大多為驗證性實驗。如環境監測實驗課中的煙氣流量及顆粒物濃度的測定實驗項目,學生只是按照實驗講義和儀器的使用說明,按照選擇測試位置、測點、測試、分析計算的步驟,寫出實驗報告就算完成實驗了。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根據具體的實驗步驟動手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思考,這遠遠不能滿足培養具有環境工程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須對傳統的專業實驗教學進行改革。性的綜合性實驗的開設。那就要把環境工程專業課實驗融為一體,稱為專業綜合實驗。基本原則是,驗證性實驗能夠納入綜合性實驗的,要納入綜合性實驗,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如前面提到的環境監測中的煙氣流量及顆粒物濃度的測定實驗項目完全可以并入袋式除塵器的性能測定實驗中,因為除塵器的性能測定中就包含了煙氣流量及顆粒物濃度的測定。這是僅僅其中的一個例子。事實上,環境工程專業的幾門主要專業課包括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和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工程等,并不是互相獨立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所以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完全可以放在一起開設。

開展專業綜合實驗有如下優點:第一,可以大大減少驗證性實驗數目,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第二,能夠使學生對環境工程的幾門專業課程融會貫通,從全局出發考慮問題,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從認識、設計到解決問題綜合能力的提高,這是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

2.新增專題實驗

在學生完成專業綜合實驗后,可以新增專題實驗。專題實驗時間可以為2~4周。專題實驗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負責寫實驗指導書,其中只對學生提出實驗要求和實驗目的,然后提供實驗設備和材料,負責指導和檢查實驗結果。實驗前要求學生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寫出詳細的實驗方案,交與教師審查。學生在具體實驗的過程中,應重點培養其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相關的實驗設備的操作,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第三,學生應能夠參考相應的論文格式寫出研究性論文,其中要求有曲線圖和分析說明,以提高學生對實驗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

長沙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對2006級本科生開設了專題實驗,實驗課題基本上是教師的科研項目,例如:以教師申請的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高效納米TiO2光催化劑凈化室內外空氣的應用研究”作為專題實驗項目,該項目涉及的知識面廣,既要求有相關的環境工程專業知識,又要求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有機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學生要依據科研基本要求,積極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和步驟,自己動手測試實驗參數,完成整個實驗研究,最后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總結,向指導教師遞交實驗研究論文。學生提交的研究論文和實驗過程所發現的問題有利于教師的科研,一方面可以作為教師科研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鑒學生某些創新性研究的思路,少走彎路。這樣既保證科研任務的順利完成,又有利于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的提高。該類實驗來自科研課題,學生對這類實驗普遍具有較高的科研興趣,經過實踐、探討和修正,相信會取得越來越好的效果。

因此,通過專題實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實驗動手的能力,解決專題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能力、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處理能力,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際科研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國際前沿科學研究動態,為今后的畢業論文和順利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新實驗研究

近十多年大規模的高校擴招,我國的大學教育正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然而,目前我國的教育基本上是應試教育,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可以成為很好的專業技術人才,但卻很難成為具有科學探索精神的創新人才。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林蕙青強調,高等學校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將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大學生,納入教學主渠道,結合專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要將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內容,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積極開展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課堂活動。因此,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新實驗研究是必要的,是新時代大學教育改革的必然。

大學生創新實驗主要是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自主進行實驗方法設計、組織設備和材料、實施實驗、分析處理數據、撰寫總結報告等。目前,長沙學院的大學生創新實驗研究項目課題主要來自省級和校級。項目到期,學校都會統一檢查項目執行情況,然后全校通報。項目結題后,給予指導教師一定的課時補助。從近兩年的創新實驗研究執行情況來看,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對于專業學習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促進作用,這項計劃的實施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肯定,師生反映良好。第一,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創新實驗實際操作中逐漸掌握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第二,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使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得到科學研究與發明創造的初步訓練,大大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總結

把環境工程各門專業課融為一體,開展專業綜合實驗,新增專題實驗,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實驗研究,可以使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一方面鞏固專業知識和熟練實驗設備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設計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和進一步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艷、魏洽.環境工程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07(11):131~133

[2]趙麗杰、趙麗萍、李良等.環境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9(3):30~32

[3]李凡修、梅平、王子.關于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實驗的幾點認識[J].科技創新導報,2008(13):213~214

環境工程概論范文第3篇

對于剛入校的大學新生來說,他們對環境工程專業知識的理解還只局限在媒體報道的“霧霾”、“溫室效應”、“富營養化”及各種污染事件上,迫切希望了解自己所選擇的專業的具體方向及內容。在此情況下,為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環境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應通過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教師總體講授,使學生對環境專業有總體認識。然后,學生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結合身邊環境問題,成立課題小組,開展一些研究型課題的學習。這些研究型教學課題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查閱資料、社會實踐調查等,對身邊環境問題的發生根源、基本原理、解決措施等進行深入了解。這樣,在完成課程任務的同時,既熟悉了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習、研究方法,了解到環境工程專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又激發了學生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責任心,為今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環境工程概論研究型教學的具體實踐

根據環境工程概論課程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的要求,本課程的研究型教學由課題設計、課題實施、成果評價三部分組成。

(一)課題設計課題設計是研究型教學的基礎,是以課題為中心對學習內容進行的重新規劃。根據學生人數,并考慮到學生的專業認知水平,結合桂林市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取得的成果,將《環境工程概論》教學內容課題設計為以學生調查實踐為主題。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通過調查發現的問題所作的匯報作為各章內容的開題,進而引出各章理論主題內容。然后,教師結合學生研究內容進行總體講授、指導,使得課程生動、課堂氣氛熱烈,進而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題設計的具體內容包括:桂林市水污染狀況調查、桂林市大氣污染狀況調查、桂林市固體廢物狀況調查、桂林市聲環境以及桂林市的生態之城建設五個部分。

(二)課題實施1.成立課題小組。課程第一堂課為導論課,由教師對目前的環境問題及環境工程研究方向等內容進行總體講授,布置研究型課題并對課題進行說明。課后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報名,教師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微調,保持各組同學水平相當,每組6名同學。2.方案設計與實施。各小組成員首先根據課題題目,明確完成目標,討論課題實施方案;然后進行組內分工,完成資料收集、查閱、現場調查、數據分析匯總、書面總結及口頭匯報等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以課下業余時間完成為主,教師輪流跟組進行指導、答疑以及必要的理論知識補充,幫助學生解決在課題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經過分組討論,各課題小組方案設計內容如下表1所示。在完成過程中,數據信息來源主要包括圖書館的圖書、期刊、統計年鑒、環境公報等紙質資料,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如CNKI數據庫等,以及環保局網站、環保局實時監測系統等網絡數據資源。然后,再結合實地調查結果,完成課題的研究。

(三)課題成果評價1.成果展示與評價。首先由組長作為代表對課題完成內容進行匯報,同時對課題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介紹,課題組成員共同對其他小組的提問進行解答。根據匯報結果和答疑情況對課題成果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由三部分組成:組間評價、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課題小組根據評價內容對課題內容進行進一步修改,并形成書面報告上交。2.成績評定。研究型教學課程的成績評定方法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6]。其中課程總成績由學生個人的平時表現(包括課題表現、對小組課題項目的貢獻)、所在課題小組成績(要求3~4名環境工程專業老師對小組作品進行評定,取平均分)、期末考試成績(閉卷考試)三部分組成。

三、總結與反思

環境工程概論范文第4篇

環境巖土工程課程作為本科高年級選修課,涉及巖土、環境、衛生工程以及土壤學等多個領域,是一門新興的綜

>> 《巖土工程監測》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與思考 巖土工程技術課程的案例教學研究 注冊考試制度下巖土工程專業“地基處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環境巖土工程研究現狀與展望 淺談環境巖土工程研究 環境工程“泵與風機”課程教學研究 基于研究型課程理念的《環境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 案例式教學模式在巖土工程系列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實踐 軟件工程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 淺談環境巖土工程 地下工程環境巖土工程問題研究與認識 復雜工程環境巖土工程勘察與評價 環境巖土工程的研究報告 小議環境巖土工程的分類及研究 基坑開挖中的環境巖土工程問題研究 巖土工程施工與環境的關系探討 探討巖土工程施工與環境的關系 合肥地區巖土工程優化工作的研究與實踐 復雜地形地質條件巖土工程勘察實踐與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 張在明.對于發展環境巖土工程的初步探討[J].土木工程學報,2001, 34(2): 1-6.

[3] 胡中雄, 李向約, 方曉陽.環境巖土工程概論[J].巖土工程學報,1990, 12(1): 98-108.

[4] 周健, 吳世明, 徐建平.環境與巖土工程(巖土工程新進展叢書)[M].北京: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5] 樸春德, 曹麗文, 楊建平.環境巖土工程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69-70.

[6] 胡敏云, 田興長, 許四法.土木工程專業環境巖土工程課程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 88-90.

[7] 沙晨燕, 何文珊, 童春富,等.上海近期酸雨變化特征及其化學組分分析[J].環境科學研究,2007, 20(5): 32-34.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AO Pingping, SONG Zhongqiang, ZHANG Feixia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P. R. China)

Abstract:

環境工程概論范文第5篇

環境工程項目管理主要是為了實現環境工程的投資目標和期望,努力使環境工程項目的投資控制在預定或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并保證項目建成后在功能以及工程質量上達到設計標準。本文借鑒了工程項目管理的類似理論,對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的相關概念、理論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對項目管理的前沿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

環境工程;項目管理;控制;網絡平臺

1環境工程項目管理概述

1.1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的含義及特點

環境工程項目管理是為滿足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處理設備和處理流程的需要,對環境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控制和指導,在各種約束條件下,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高效、及時、經濟地實現項目目標的科學管理方法體系。環境工程項目管理除了具有工程項目的特點外,還具有自身的特征。環境工程項目有自己特定的對象,可以是一座污水處理廠、一個大型的脫硫裝置構筑物或一個環境保護工程,它的功能、周期和造價都是獨特的;建成后發揮的作用也是不盡相同的。具有資金限制、時間限制、管理的復雜性和專業性等特點。

1.2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的工作內容

環境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1)項目管理的啟動,了解客戶的需求,確認項目目標。(2)建立組織機構,明確各參加單位組織關系和聯系渠道。(3)資源控制,業主編制投資計劃,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成本計劃。(4)進度控制,組織相關資源,以達到預期工期。(5)質量控制,規定項目工作的技術標準,對各項工作進行質量監督。(6)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組織機構,制定安全生產規范、及時、正確處理安全事故。(7)合同控制,起草合同文件,簽訂、修改合同、處理合同糾紛。(8)信息控制,明確信息傳遞的形式、時間和內容,保持信息傳遞的暢通、準確。

2環境工程項目策劃

環境工程項目策劃是項目建設前期非常關鍵的工作內容之一。環境工程項目策劃是指針對項目的決策和實施,在充分占有項目資料、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對項目內外環境調查和系統性分析,使項目的工作有明確方向并能實現項目投資增值的動態過程。環境工程項目策劃一般分兩個階段,即項目決策策劃和實施策劃,具體內容一般包含: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批準、立項、設計任務書、設計、施工及驗收、交付使用等。環境工程項目策劃的基本原則如下:整體規劃原則、客觀現實原則、切實可行原則、靈活機動原則、慎重籌謀原則、出奇制勝原則、講求實效原則、群體意識原則。環境工程項目策劃的方法是不斷發展的。現代項目策劃方法不只局限于數理解析法、模擬法等,已出現許多更高效的方法,如以事實為依據的策劃方法、以技術為手段的策劃方法、以規范為標準的策劃方法、綜合策劃等方法。

3環境工程設計階段的項目管理

設計階段項目管理是設計階段協調設計單位、業主、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施工方等利益相關方形成溝通和協調機制,解決設計過程出現的問題,努力實現建設項目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平衡。設計階段項目管理并不是對設計單位工作進行監督,而是通過建立一套溝通、交流與協作機制,對項目設計進行系統化管理。與實現其他階段的項目管理職能不同,在管理措施和方法上,它具有自身的特點。設計階段的項目管理工作內容見表1。

4環境工程發包與物資采購的項目管理

環境工程發包與物資采購師建設項目實施階段的關鍵內容,它貫穿于項目實施過程的多個環節,分散在建設項目的設計準備階段、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等環節。環境工程發包與物資采購主要是在設計階段完成后進行,很多采購工作也在施工階段進行;而設計招標或工程總承包單位的選擇一般是在設計準備階段或設計進行到一定階段開始實施。此階段項目的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投資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合同控制、信息控制、組織和協調等。

5環境工程施工階段項目管理

環境工程施工階段是環境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安排運用是否合理決定著工程建設的成敗。環境工程施工階段的項目管理就是對工程施工階段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以有效的利用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以最低的消耗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過程。

5.1造價管理

第一步:明確施工階段投資目標,由造價單位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第二步:項目管理單位對資金使用計劃進行審查,并提出整改建議;第三步:造價單位對工程分部分項審核,審核內容包括設計變更情況、工程量完成情況以及工程索賠文件。項目管理單位對審核結果做進一步復核,交由業主確認;第四步:項目管理單位定期將動態的項目投資實際值與計劃值相比較,及時掌握投資偏差的情況;第五步:竣工結算。

5.2工程質量控制

環境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目標分為建設單位質量控制目標總目標、設計單位質量控制目標、施工單位質量控制目標、監理單位質量控制目標。影響環境工程項目質量的因素可概括為:人、材料、機械、方法(施工工藝)和環境五大方面。

5.3工程價款結算

價款結算的具體方式一般有:定期結算,可分為月初預支、月末結算、分旬預支、按季度結算等;階段結算,以單項(或單位工程)為對象,按階段進行工程價款結算;竣工后一次結算;結算雙方約定的其他結算方式等。

5.4竣工驗收

環境工程竣工驗收是指承建單位將竣工項目及與該項目有關的資料移交給工程項目的投資商或開發商,并接受主要委托單位(或監理單位)組織的,對工程質量和技術資料的一系列審查和驗收工作的總稱。環境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是檢驗工程項目建設和管理工作成果以及項目目標實現程度的關鍵階段,也是工程項目從施工到投入運行使用的銜接轉換階段。它既是工程項目進行交接的必需手段,也是對工程質量和經濟效益進行全面考核和評估的重要里程碑。環境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可分為單項或單位工程完成后的交工驗收和全部工程完成后的竣工驗收兩個大階段。

6環境工程項目管理前沿

6.1環境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

隨著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網絡及信息化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工程項目在其啟動、規劃、實施過程,都會產生大量與項目有關的合同、圖紙、照片、文件、音像等信息一般包括:項目的組織類信息、管理類信息、經濟類信息、技術類信息和法規類等信息(見圖1)。對工程項目信息進行管理,是以建設項目為中心,將政府行政管理、工程設計管理、施工管理(經營管理和技術管理)過程所發生的主要信息進行有效組織、編輯、存儲,實現部門間信息交流。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以業務工作標準為導向,按照工作流程采用數據后處理技術,解決工程項目從數據采集、信息管理與共享,到決策目標生成等環節中的信息化技術問題,最終以及時準確的量化指標為政府行政部門、建筑承包商、材料設備供應商等單位提供決策依據。

6.2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的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上進行項目管理是工程建設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環境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絡平臺一般搭建在局域網或互聯網上,為項目管理提供服務,主要用于項目管理過程中的信息交流、文檔管理和工作協調。項目管理網絡平臺的一般由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構成;軟件系統一般由項目信息門戶應用軟件、操作系統及數據庫等組成;硬件系統一般由服務器、電腦及終端、網絡設施等組成。

參考文獻:

[1]于玲紅.環境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2]閆波.環境工程土建概論(第4版)[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3]解清杰,高永.環境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4]劉肖芳,朱杰.有關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的幾點思考[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

[5]汪銀夏.環境工程項目管理探究[J].施工技術,2015.

[6]吳邦偉.環境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基于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J].裝備環境工程,20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容城县| 中山市| 柏乡县| 万年县| 衡山县| 巴马| 邢台县| 衡南县| 上杭县| 蓝田县| 平远县| 惠州市| 大兴区| 武山县| 九寨沟县| 巩义市| 天台县| 明光市| 莱州市| 德昌县| 遂昌县| 龙海市| 大连市| 南雄市| 磴口县| 汨罗市| 长春市| 康保县| 泊头市| 桦南县| 特克斯县| 扶绥县| 南丹县| 新沂市| 崇礼县| 连平县| 阜新市| 新野县| 隆尧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