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網上支付的特征

網上支付的特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上支付的特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上支付的特征

網上支付的特征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網上支付;洗錢;網上支付工具

文章編號:1003-4625(2007)06-0064-03中圖分類號:F832.21文獻標識碼:A

一、網上支付中的洗錢犯罪

(一)網上支付的特點

網上支付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一種全新電子支付方式,它是指網上交易的當事人包括消費者、商家和金融機構使用安全的電子支付手段通過因特網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目前開發的網上支付系統根據支付工具的不同,可分為信用卡網上支付系統、電子轉賬支付系統和電子現金支付系統。網上支付的特點主要有:第一,網上支付是在開放的因特網環境下進行的,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即時性和無地域性。客戶只要擁有一網的計算機就可在瞬間實現款項支付,不僅可以實現國內異地之間的資金轉移,而且還可以實現跨國交易的款項支付和資金流轉。第二,款項的支付數字化、電子化,而傳統的支付是通過現金、票據等物理實體的流轉來完成的。第三,網上支付工具和支付過程具有無形化的特征,且往往采用加密技術。網上支付的這些特點就給犯罪分子進行洗錢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網上支付洗錢與網絡洗錢、電子資金轉賬洗錢

利用網上支付洗錢與網絡洗錢、電子資金轉賬洗錢一樣都屬于高科技洗錢方式。目前網絡技術和網絡金融活動迅速發展,使網絡開始成為洗錢的工具之一,并且越來越猖獗。網絡洗錢的途徑主要有電子商務、網上拍賣、網上銀行、網絡賭博和網絡保險。而其中利用電子商務交易,通過在線支付實現網絡洗錢的方式就是利用網上支付洗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利用網上支付洗錢是網絡洗錢眾多手段和方式中的一種(見圖1)。據估計,電子商務的早期階段,每年通過因特網洗錢的規模約為500億美元,占全球洗錢規模的5%。2002年FBI和CSI對50個國家進行有關“計算機犯罪和安全調查”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網上洗錢達1000億美元。

電子資金轉賬(EFT)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利用電子手段實現資金的轉移和調撥,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資金匯劃方式。電子資金轉賬的可跨境資金轉移,速度快以及可以通過電話銀行或網絡銀行對賬戶直接進行轉賬操作的特點,就被洗錢者加以利用進行洗錢運作。據聯合國官員估計,全球每天至少有3億美元是透過電子無鈔交易方式漂白的。

網上支付的電子轉賬系統就是對電子資金轉賬的運用,(見圖2)它必須在線操作,其資金的支付或流轉直接針對賬戶,對賬戶的處理即意味著支付的進行。但網上支付洗錢與電子資金轉賬洗錢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網上支付是適應于電子商務而發展起來的,是基于互聯網的在線電子支付。利用網上支付洗錢一般有網上交易作為基礎,隱蔽性較高;而利用電子轉賬洗錢不一定要以網上交易作為基礎,也不一定要通過互聯網才能操作,例如只需通過電話銀行即可享受電子轉賬服務。

二、網上支付洗錢的特點及其流程

(一) 網上支付洗錢的特點

目前犯罪分子主要是利用電子現金、信用卡等支付工具進行網上支付洗錢。下面結合案例來分析網上支付洗錢的特點。

案例一:利用電子現金網上支付系統清洗恐怖組織的活動資金。歐洲某恐怖組織的洗錢專家雷夫為將組織的走私巨額資金轉變為合法的資金,首先建立了一個通過智能卡(為電子現金的一種形式)來支付服務費用的在線娛樂公司。然后,指派洗錢雇員們到當地智能卡發行公司那里購買同一類型的智能卡。接著對該在線娛樂公司的服務進行網上支付,直至該筆資金全部轉化成該公司的服務收入。最后娛樂公司向智能卡發行公司申請幣值轉移登記,登記被核實后,這些資金就轉變成了合法的收入,從而達到了清洗的目的。

案例二:利用信用卡網上支付系統清洗詐騙所得資金。我國重慶市的一名犯罪分子秦海在發現網上也有銀行服務之后,萌生了利用“互聯網”洗黑錢的念頭。首先,秦海找人制作了屬于他本人的假身份證,然后通過偷窺、詐騙等手段獲取了受害人的信用卡資料。接著秦海通過信用卡網上支付系統開始實施網上購物。最后,秦海將購買的部分商品進行出售,從而將詐騙所得資金轉化為了實物和合法的銷售收入。

結合這兩個案例,并與傳統的洗錢犯罪相比較,利用網上支付洗錢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網上支付洗錢具有更高的隱蔽性。一方面,網上支付將傳統支付方式中面對面的信用關系虛擬化了,支付的匿名性增加。此外,一些犯罪分子通過詐騙、網絡犯罪等來盜取客戶的賬戶信息。因此在網上支付中,交易方是否是本人就無法得到確認。案例2中秦海正是通過騙取他人信用卡信息來進行網絡犯罪。另一方面,與傳統的貨幣相比,網上支付工具也具有較高的匿名性。網上支付工具往往采用加密技術,其無形化和支付的無國界性使得對其的追蹤監控難度加大。因此,犯罪分子可以較安全和放心地利用網上支付進行黑錢的漂洗。案例1中,雷夫就是利用了智能卡將恐怖組織的資金全部轉化為匿名的電子現金。第二,網上支付洗錢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傳統監管部門或第三方中介機構的監管。通過互聯網和先進的電子支付工具,交易的買賣雙方即可在沒有銀行等金融機構或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的情況下,實現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從而也就脫離了傳統的反洗錢金融監管部門,在案例1中,雷夫正是看到了,利用智能卡進行網上支付,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三方的參與及其監控,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電子現金的直接支付和轉移,降低洗錢風險。第三,網上支付使得有關調查機構難以識辨“真實交易”和“虛假交易”,從而增加監測可疑交易的難度。案例1中,從表面上看,在線娛樂公司進行的交易都沒有可疑,但實際上,雷夫控制了智能卡和該娛樂公司,在貌似正當交易的外衣掩蓋下從事洗錢犯罪。

(二)網上支付洗錢的流程分析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網上支付洗錢也大致經歷放置、培植和融合三個階段(見圖3)。

放置階段:即處理大額現金階段。犯罪分子X首先將犯罪所得由傳統貨幣形式如現金,轉化為便于控制且不易被懷疑的電子貨幣形式如電子現金等,即從有形變為無形,以用于網上支付。

培育階段:主要通過復雜的金融交易,編織一個難以審查的復雜的交易網,徹底切斷犯罪收益與其來源的內在聯系。在網上支付系統下,犯罪分子X利用不同的身份在互聯網上與商家A、商家B和商家C(這些商家或者受X控制,如商家A;或者為任何可以提供在線金融服務的商家,如商家B和C)等眾多商家進行交易,重復多次地對網上商品和在線服務進行購買。這些交易往往能夠立即完成,且不易留下任何可疑痕跡,也不會受到任何地域的限制,從而掩飾黑錢的真實來源。

整合階段:這一階段是將清洗后的資金融合于正常經濟體系中。犯罪分子X利用和控制參與網上交易的商家A,通過虛假交易使黑錢成為該商家的合法經營收入;或將用黑錢從商家B,商家C購得的商品轉賣給他人,從而獲得合法的銷售收入,最終將清洗的資金融入合法的經濟體系內。

三、我國網上支付的風險

(一)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

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是我國網上支付業務的基礎和關鍵。目前網上支付中發生問題比較多的還是用戶的身份認證,是信息安全的薄弱環節。一方面,在非網絡環節,信用卡等網上支付工具發放過程不規范,如銀行業務員直接向學生推銷信用卡,甚至將卡分包給學生,提供上游源,學生負責下游推銷。這就容易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冒用他人身份,偽造申請人信息騙取信用卡。另一方面,網絡交易中由于缺乏面對面的接觸,通過賬戶交易的人可能不是最初開立賬戶的人。究竟是誰真正控制了這個賬戶以及商業活動是如何開展的都很難掌控清楚。這就給犯罪分子提供了隱蔽性。

(二)網上支付的法律問題

我國現有的關于電子商務交易和網上支付的法律和規章還很不完善,特別是對電子票據、網上支付工具的立法和規范尚基本屬于空白。因此當新型的網上支付工具被運用時,就會增加其潛在的被用于洗錢犯罪的風險。如電子現金可以通過雙方的專用電子錢包實現個人之間的直接轉移,當被用于進行跨國交易時,其洗錢風險就會加大。此外,即使是發現了網上支付洗錢,由于我國缺乏網上反洗錢立法,犯罪證據如何獲得以及獲得的電子記錄能否作為法庭證據,就成為反洗錢可能碰到的問題。

(三)網上支付的其他問題

網上支付的運用使得在網上進行電子交易的集團公司和小公司的活動沒有什么差別,且電子交易信息很難匯總,即使技術可行,也可能面臨成本過高、數量巨大、缺乏商業價值或執法價值的問題,加上數據的經常更新,使得網絡服務商對電子交易記錄重視不夠。此外,網上支付缺乏有效的網絡監控手段和完善的監控體系,沒有足夠的網絡技術和高科技反洗錢人才,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洗錢的風險和反洗錢監測的難度。

五、我國打擊網上支付洗錢犯罪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加強網上交易主體的身份確認

目前網上支付中銀行的參與是必須的,且網上支付工具主要采用銀行借記卡或信用卡,所以銀行必須堅持“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在發放信用卡、為客戶開設網上銀行賬戶時,必須建立有效的客戶信息數據檔案。同時,我國目前已開通運行的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通過對網上交易的各方發放數字證書,從而有效地對網上交易主體的身份進行確認。因此,在網上支付過程中,必須堅持執行CA認證制度。

此外,隨著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涉足網上支付領域后,這些機構和企業也必須嚴格遵循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對客戶身份證明進行有效鑒別且保存記錄。

(二)建立健全網上支付的法律法規

為防范利用網上支付洗錢犯罪的發生,我國必須建立和完善關于網上支付、網上銀行和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規范。同時,一些新型的網上支付工具的使用可以完全脫離銀行系統,因此,政府以及央行還必須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對網上支付工具的運用進行規范,包括對發行機構的規范和對支付工具金額的限制。例如,央行可以規定只允許那些被納入到反洗錢組織中的機構才能承擔網上支付工具的發行;對于支付工具的儲值額規定上限,高出的部分應轉儲到該儲蓄卡對應的賬戶中,如英國規定智能卡的儲值上限為500英鎊。

(三)發展反洗錢網絡監管技術和手段,加強對網上支付系統的監管

由于網上支付不同于傳統的支付手段,因此監管技術和手段也必須進行革新。如對網上支付的數據處理,一方面可以通過反洗錢信息網絡數據采集規范建設,不斷完善數據篩選和分析工作,提高數據采集、篩選的準確性,從而挖掘出可疑的資金轉移和支付。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先進的反洗錢監控軟件工具。目前國際上較流行的是“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技術”。

監管手段上,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采用政策指導,評估網上支付風險等手段對網上支付運作狀況進行監督。

(四)構建全社會反洗錢系統,提高網上反洗錢監管意識

反洗錢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如對網上支付洗錢犯罪的查處與偵破除了金融機構、司法機構之外,還需要工商部門、信息產業部等多部門的共同參與。因此,我國在建立健全金融機構反洗錢體系的同時還應建立與之相銜接的社會反洗錢系統,構筑我國的反洗錢大網。

此外,我國現有的反洗錢工作主要側重于對實體金融機構、實體貨幣的監管,對于新的金融載體如網絡銀行、電子貨幣等,反洗錢監管意識不高,從而留下了方便網上洗錢的漏洞。因此,我國必須提高網上反洗錢監管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網絡金融得以健康發展。

(五)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網上交易的無地域性增加了一國反洗錢的難度,特別是當實現網上跨國交易時,單個國家的調查和執法活動就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對于打擊跨國洗錢犯罪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目前很多國家并未發現利用網上支付從事洗錢的案例,但是各國可以通過及時交流信息和經驗,共同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方式進行洗錢,并在洗錢發生時能夠進行國際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Terrorist Financing Online[J].2003 National Money Laundering Strategy, USA.

[2]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Typology Report[J].1996-2001.

[3]章彰, 傅巧靈.洗錢與反洗錢[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49-57,216-220.

網上支付的特征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網上支付系統; 數據安全; 網絡安全; 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 TN919?34; TP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08?0074?02

0 引 言

網上支付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利用銀行所支持的數字金融工具,發生在購買者和銷售者之間的金融交換,從而實現買者到金融機構、商家之間的在線貨幣支付、現金流轉、資金清算、查詢統計等過程,由此為電子商務服務和其他服務提供金融支持。

網上支付能夠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銀行服務,但同時也會給作案者提供新的攻擊途徑,帶來了新的風險,如何保證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成為網上支付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

1 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分析

近年電子商務在中國國內發展迅速,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6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3.5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2.95萬億,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 119億元[1]。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國內的迅速發展,網上支付成為一種新的支付方式,隨之,出現了網上支付的安全和信用問題。

網上支付業務數據中含有銀行客戶的賬戶信息,如賬號、密碼、余額等,屬于用戶的隱私,這些數據是不允許公開的;而因特網是一個開放的公共網絡,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網絡上拓展銀行的傳統業務,安全性是需考慮的首要因素,網上支付系統對安全性有著特殊的要求,既要保證數據在網絡上傳輸的保密性,又要保證服務系統的正常運轉。

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需求主要來自2方面:首先是交易數據安全,網上支付各業務的完成主要基于因特網的傳輸,因特網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傳輸安全的脆弱性,需要保證數據傳輸的機密性、完整性,電子商務中需要確認交易方在網上的真實身份,確保交易的真實性和不可抵賴性;其次是網絡安全,網上的公開服務器以及內部與之相連的內部服務器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惡意攻擊和好奇者的試探,需要保證系統較強的抗攻擊性[2]。

2 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措施

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極為重要,其安全手段也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從整個支付流程來看,支付系統的安全包括服務器端安全(包括銀行端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系統)、客戶端安全、數據傳輸安全,通過對各環節采用不同的安全措施來構建一個安全支付環境(如圖1所示),以確保客戶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及不可抵賴性[3]。

2.1 服務器端安全

(1)應用系統安全:主要包括銀行系統、第三方支付系統安全。對于應用系統架構,應根據不同的安全級別劃分安全區域,并在各安全區域之間部署異構防火墻,在安全區域內部部署安全防護設備[4],如安全網關、漏洞掃描、抗DDOS攻擊設備、入侵檢測設備IDS、入侵防御設備IPS等,從而有效控制非法用戶入侵、防范惡意攻擊,對應用系統進行全面的安全防護。

(2)數據存儲安全:通過制訂并施行科學合理的數據備份機制、數據訪問機制和災難恢復計劃,以確保數據存儲安全。

(3)交易處理安全:主要通過數字簽名技術保證網上支付交易處理安全,具體交易過程如圖2所示。

商戶發往銀行的交易需進行數字簽名,銀行方進行驗簽,從而驗證商戶身份;同時支付系統發送給商戶的支付結果中也包含銀行方數字簽名,以保證信息一定是由銀行發出的并且確保其完整性。此外,銀行對商戶發送過來的訂單信息會進行重復性、時效性等有效性檢查,對于無效交易系統會自動摒棄。

(4)交易監控:建立交易監控系統,通過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學習并與一般用戶正常行為特征進行比對,發現異常的或有風險的操作行為,根據風險級別不同進行不同的處理。

2.2 客戶端安全

由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為客戶提供,具體包括動態令牌、USB Key(含第三方認證證書)、短信服務、預留信息驗證、圖形驗證碼、軟鍵盤等。其中,動態令牌和 USB key 為物理移動設備,難以被盜用,USB key可對客戶提交的交易信息進行數字簽名,增強對交易過程中行為和責任的認定。通過幾種方式的組合,可增強非法入侵和盜用的難度[5]。

2.3 數據傳輸安全

銀行端與商戶端通信可采用專線或VPN方式,并利用 HTTPS協議進行交易信息加密處理[6],以確保數據傳輸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2.4 其他安全

(1)加強實名驗證,如淘寶(支付寶)實行了收款人身份證認證和銀行卡認證,可有效防范欺詐;

(2)第三方支付公司借鑒證券公司經驗使用第三方存管,增強了客戶資金安全性;

(3)簽約過程中網上支付系統不向商戶系統傳輸客戶銀行卡完整的卡號信息,網上支付系統也不保留客戶的商戶賬戶完整信息,以確保客戶敏感信息安全;

(4)通過設置單筆支付限額和當日累積支付限額,以確保資金安全。

3 結 語

網上支付有效地解決了電子商務資金流的問題,大大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但其安全性備受關注。通過使用各種安全措施,可有效確保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從而為客戶提供安全、快捷的支付服務。

參考文獻

[1] 孟凡霞.2012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監測報告[J].現代情報,2012(9):91?92.

[2] 徐輝.我國網上支付安全問題及風險防范[J].華南金融電腦,2009,32(5):25?28.

[3] 錢宏,趙琳峰.構建安全支付服務體系迎接支付健康發展新紀元[J].金融電子化,2010(13):21?22.

[4] 龍冬陽.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網上支付的特征范文第3篇

關鍵詞: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信用問題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已成為21世紀國際商務往來的主流和各國經濟活動的核心。而完整的電子商務要求做到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都盡可能在網上進行,這有賴于網絡銀行與網上支付制度的建立。

國外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結合比較密切,據調查,全球有17萬家旅游企業在網上開展綜合、專業、特色的旅游服務;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00億美元,其中旅游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30億美元,占24%;全球旅游電子商務連續5年以上以350%的速度發展。這都離不開良好的網上支付體系的運行。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網上年旅游交易額已達到40億至50億元人民幣,約占所有互聯網電子商務總量的20%。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的結合改變了我國旅游業的管理模式和行為模式。當前,我國旅游業正處于發展期,電子商務對于旅游業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而網上支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對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應用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方式與工具

(一)網上支付方式

1.信用卡支付方式。互聯網針對消費者商務的交易(B2C為主)的支付主要通過信用卡來完成。信用卡是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授權持卡人在指定的商店或場所進行記賬消費的信用憑證,是一種特殊的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功能包括:ID身份功能,證明持卡人身份;結算功能,可用于支付購買商品、享受服務的款項;信息記錄功能,將持卡人的屬性、對卡的使用情況等各種數據記錄在卡中。

2.電子支票支付方式。電子支票是—種借鑒紙張支票轉移支付的優點,利用數字傳遞將錢款從一個賬戶轉移到另—個賬戶的電子付款形式。一般通過專用的網絡、設備、軟件及一整套的用戶識別、標準報文、數據驗證等規范化協議完成數據傳輸,從而控制安全性。在交易中,商家要驗證支票的簽發單位是否存在,支票的單位是否與購貨單位一致,還要驗證客戶的簽名。

3.電子現金支付方式。又稱數字現金,是一種以數據形式流通的、通過Internet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的貨幣。即以電子方式存在的現金貨幣,其實質是代表價值的數字。這是一種儲值型的支付工具,使用時與紙幣類似,多用于小額支付,可以實現脫機處理。主要有兩種形式:幣值存儲在IC卡上;以數據文件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上。電子現金具有人們手持現金的基本特點,同時又具有電腦網絡化的方便性、安全性、秘密性,正逐步成為網上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

4.網上銀行支付方式。網上銀行是指銀行使用電子工具通過互聯網向其客戶提品和服務。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提存款服務、信貸服務、賬戶管理、提供財務意見、電子單據支付以及提供其他電子支付的工具和服務如電子貨幣等。完整的電子商務一般包括信息溝通、資金支付及商品配送三大環節,缺少資金支付,商品配送將難以完成。因此,網上銀行所提供的電子支付手段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關鍵的支持作用,直接關系到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自從美國的安全第一銀行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誕生以后,網上銀行已經成為金融機構拓寬服務領域、爭取業務增長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來,我國銀行網上業務也有了重大發展,各大國有和商業銀行均陸續推出了網上銀行服務,實現了網上支付。

(二)網上支付工具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在線支付工具,如表1所示。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現狀

(一)旅游中介商

本文以攜程旅行網為例進行分析。攜程的收入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酒店預訂費;機票預訂費;自助游與商務游中的酒店、機票預訂費,其收入的途徑與前兩項基本一致;線路預訂費,攜程通過與其他旅行社合作,經營一些組團的業務(非主營業務)。

除了酒店預訂大多采用酒店前臺支付的辦法,對于其他三項的交易而言,顧客既可以選擇網上支付,也可以選擇線上瀏覽、電話確認、離線交易的辦法。盡管攜程采取了積點獎勵的辦法來鼓勵網上支付,但是大部分交易還是離線完成的。

(二)旅行社

自2000年4月中青旅推出“青旅在線”后,國內三大旅行社(國旅、中旅、中青旅)和其他具有地區優勢的旅行社(如上海春秋旅行社、廣州廣之旅等)都陸續開展了旅游電子商務。本文以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春秋旅游網)為例進行分析。

春秋旅游網的盈利模型是由網站、春秋國旅總社及各網點、上游的旅游企業(各地分社及合作旅行社、航空票務商、目的地酒店)和網民市場共同構成。其目標市場主要為觀光和度假游客,由于春秋國旅具有強大的資源,線路預訂成為了網站的主營業務。春秋旅游網提供的產品,顧客可以選擇網上支付,也可以選擇網上瀏覽、電話確定、離線交易的辦法,同時還可以到春秋國旅的各分社進行購買。但就目前的經營狀況而言,電話確定與離線交易仍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旅游電子商務活動中,消費者對于網上支付并沒有真正接受;主流的B2C網站中,最主要的支付形式仍是貨到付款。網上支付的滯后,將阻礙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費者對網上支付的排斥呢?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主要障礙:信用缺失

我國旅游企業網絡營銷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旅游電子商務相配套的網上支付等手段還沒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決方案。

根據艾瑞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國網上支付調查報告顯示,有近六成的網民認為不使用網上支付的原因是“擔心交易的安全性”,如圖1所示;而據CNNIC的調查報告表明,大約有四成的網民認為電子商務的最大障礙是信用問題。

首先,消費者傳統的購物習慣對旅行社的網絡營銷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完全習慣于面對實物進行挑選商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購物方式。人類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慣性使人們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適應面對虛擬旅游產品使用虛擬的電子貨幣、電子機票進行的電子商務模式。因此,同傳統的營銷手段相比,網絡營銷還需要經歷一個被消費者接受的過程。

其次,在網上支付的實際使用中,信用問題成為一個制約因素。在以紙質媒介作為支付交易的商務活動中,由于是面對面,并有紙質交易憑證,加上法律體系的保證,人們在這種長期形成的商務活動中建立起了對這整套體系的信用,如果出現經濟糾紛會由法律體系仲裁而給予經濟利益的保證。但電子商務的經濟活動過程與傳統的方式完全不同,交易過程中沒有確認過程合法存在的紙質憑證,這就帶來了可信度的問題。因此,消費者和商家在網上交易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信用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相互連帶的問題。

當前,是否信守服務承諾,即是否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成為人們衡量電子商務服務商或電子商務網站好壞的重要指標。但據統計,2007年互聯網服務投訴中,網購被騙位居首位。企業或個人商家的不誠信行為,更加重了網民對網上支付的排斥性。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完善,各種失信現象時有發生,沒有一個權威的機構可以完全確定交易行為人的信用。并且,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遠未達到任何行為都有記錄可查的情況,在這種信用環境下發展網上支付會有較大的障礙。

由于上述原因,國內旅游企業通常的做法是:旅游預訂用網絡,付款交易用傳統方式。電子商務的快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未能得到體現,使旅游網站的功能還停留于提供信息的初級層次。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發展建議

由上可知,推動網上支付在旅游業的有效發展與普及,必須從增強“信用保障”入手。一方面,政府應制訂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相關法律規范,建立和健全我國的信用體系;另一方面,企業需要面向市場積極探索各種信用保障機制與措施。下文主要從企業方面進行闡述。

(一)加強旅游企業網絡支付的安全建設

首先,旅游企業應積極與知名度、信譽度較高的銀行合作,普及信用卡、電子現金、電子支票等電子支付方式。保證游客所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必須由其賬戶所在的銀行發行,游客可以到與旅行社有業務關系的銀行去使用現金購買貨幣卡,當游客進行網上支付時可以向旅行社和銀行同時發通知,將資金從銀行的賬戶上轉移到旅行社的賬戶上。其次,旅游企業的網站應安裝防火墻,防止“黑客”攻擊,保障網民的隱私權和財產安全,促進網上支付的實施。

(二)加強宣傳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程度

旅行企業應通過廣告宣傳、新聞會、現場活動、網上促銷等多種形式,盡可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本旅行企業的網址,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網絡信譽,為網絡營銷的發展減輕阻力。

(三)推進網上支付工具的多樣化

目前的網上支付方式中,以信用卡使用為主,為解決社會信用風險較高的問題,我國出現了具有“信用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將網上支付平臺演變成了資金流的中間環節。走在前列的商家已經涵蓋了B2B、B2C和C2C三個領域。如阿里巴巴的誠信通及誠信指數,易趣的買家、賣家互評制度,淘寶網的“支付寶”,都是建立誠信體系、保障用戶利益的有效舉措。與此同時,以第三方信用評估為基礎的交易行為逐漸成為網上支付的主要手段。

旅游企業應結合我國目前的信用狀況,推進網上支付工具的多樣化。除了推廣電子支票、移動支付、手機錢包等工具外,應推動“誠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其代表是“支付寶”和“貝寶”。

在零售行業,由于阿里巴巴“支付寶”和eBay的“貝寶”等支付平臺大力拓展市場,個人和中小企業的網上支付和收款變得更加容易,從而促進了個人網上交易以及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化進程。旅游業引入這種模式將很有前景,可以讓不同的機票商、酒店和旅行社分別與消費者實現網上交易和支付。這種平臺的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信用體系的建立,即通過商家信用認證、信用憑證上傳、支付信用度累計和用戶監督(評價)相結合的辦法,盡可能確保商戶的誠信和信息的真實;二是引入類似“支付寶”的誠信支付工具,確保用戶在享受到服務后再正式支付費用,進一步減少交易風險。

綜上所述,網上支付信用缺失及相關信用體系的不完善是阻礙網上支付在旅游業普及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當前對于網上電子支付的方式,很多游客還是處于觀望狀態,但相信隨著旅游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實現技術日趨完善,信用保障機制日益健全,網上電子支付的方式會為廣大游客所接受,將有力地促進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曉敏,劉敏,王少華.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安全策略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6(11)下

網上支付的特征范文第4篇

關鍵詞:互聯網支付 新興電子支付 現狀 發展趨勢

一、互聯網支付的概念

互聯網支付是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手段,將負載有特定信息的電子數據取代傳統的支付工具用于資金流轉,并具有實時支付效力的支付方式。是一套完整的網絡商務經營及管理信息系統。支付產業的發展,需要產業鏈上各方的合作與發展。電子支付主要涉及產業鏈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商戶之間的關系,他們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的競爭與合作正不斷演繹著這個市場中的新規則。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商戶是電子支付市場的培育者,三者缺一不可。在網上支付中,消費者與商家和銀行間存在兩個相互獨立的合同關系,即買賣合同和金融服務合同。

二、互聯網支付的特點

分析這種支付模式的特征時,可以發現由事物本質屬性影射出其潛藏的不安全因素。大體有以下幾點:

1. 網絡技術安全存在隱患

網上銀行的電子支付是在無紙化環境下進行的,這就必須從技術上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保證交易數據不被竊取篡改。于是人們就開始質疑信息數字化后數據傳輸過程中信息丟失、重復、錯序、篡改等安全性問題;

2. 虛擬交易風險

網上支付的工作環境是基于一個開放的系統平臺之中,交易雙方的身份置于虛擬世界中,這無疑增加了電子支付的風險;

3. 基礎設施的尚待發展

網上支付使用的是最先進的通信手段,對軟硬件設施的要求很高,技術軟件不成熟就為黑客等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所以,研制出一套無懈可擊的互聯網支付系統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4. 法律法規的完善作為保障

網上支付是交易雙方實現各自交易目的的重要一步,也是電子商務得以發展的基礎條件。可是,網上支付的風險并不僅限于消費者購物支付過程中的問題,還包括糾紛出現后銀行或其他發行機構的責任問題以及網上支付工具資金劃撥系統等問題。因此明確參與主體間的法律關系才能更好地解決糾紛,進而預防糾紛。

三、互聯網支付現狀和發展趨勢

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網絡購物使用率為25%,用戶人數達到6329萬人,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則極大地推動了網絡購物的發展, 2008年,中國網上支付市場發展十分迅速,交易規模從07年的976億元飆升到08年的2734億元,同比迅增181%,遠高于網絡經濟的49.2%的增速,成為互聯網發展最快的行業。 在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原因中,“足不出戶就可完成支付過程”、“節省時間并可以全天候使用”成為了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最主要理由。可見,便捷、不受時空限制已經成了網民的基本需求之一。

1. 持續上升的用戶數量和交易額

未來5年之內中國網上購物市場的用戶數量將會進一步增長。各項環境的改善,使網絡購物的優勢進一步凸現,交易額也將有較大的提高。預計到2010年中國網上購物市場市場的用戶數將達到7400萬人,交易額將可能達到1800億元。

2. 競爭加劇,導致市場快速走向成熟

隨著進入者的增多,競爭將更加劇烈,主要表現為資金的大量投入以及競爭方式的多樣化,競爭將產生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一些購物網站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和服務,為用戶提供良好的交易環境,積累了龐大的顧客基礎,形成明顯的網絡經濟效應;而一些規模較小的網站則不堪重負,逐漸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市場的競爭吸引了各界的極大關注,培育了人們網上交易的習慣,加深參與度,給網絡購物市場帶來繁榮。

3. 多模式融合與創新,盡顯資源優勢

目前的電子商務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融合的趨勢,交易的雙方更看中的是交易平臺的便捷和安全,而不是交易對方的身份——是個人還是商家。越來越多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向C2C交易提供平臺,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B2C交易開始用P2P的支付工具進行支付,從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提供商來說,打通B2B、B2C、C2C之間的支付界限也是提高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4. 網站收費成為必然

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仍以免費為主流,并且這種主流至少將延續幾年的時間,但收費是必然的趨勢。收費將產生以下兩方面效應:一方面能提高賣家網上經營的誠信度,只要交費,像隨意開店、靠虛假交易騙取誠信積分等現象將大有好轉;另一方面,網站一旦擁有費用來源,便可以很好地加強和穩定網站的各方面建設,包括交易系統完善、員工在職培訓、企業文化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顧客關系管理等,將壯大企業成長的力量。

5. 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將應用到支付領域

在安全認證領域內,單一模式的認證會慢慢被雙因子認證所取代,越來越多的新技術例如:指紋識別、聲音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學技術將更廣泛地應用于金融服務領域。2003年11月,聯合銀行家銀行采納了Digital Persona公司的U are U online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用戶登陸Web頁面不再需要輸入密碼。而Comdot公司正在推出一種語音激活的信用卡Beepcard,用戶必須通過語音輸入密碼進行驗證,即使竊賊盜得信用卡甚至密碼也難以進行盜刷。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將被應用到互聯網支付領域并逐漸得以推廣。

6. 中國互聯網支付在國際支付網絡中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國際化主要表現為:一是資本的國際化;二是交易的國際化。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無疑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和潛力,這將吸引各種國外投資資金的大規模進入;互聯網開放、無時空限制的特點有利于企業迅速擴大業務規模和品牌效應。

參考文獻

[1]CNNIC《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艾瑞,《2008-2009年中國網上支付行業發展報告》.

[3]易寶支付CEO唐彬,互聯網支付行業正值春天(enet.com.cn ).

[4]國內網絡支付市場現狀分析(tech.QQ.com).

網上支付的特征范文第5篇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企業;銀行;電子支付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9-0068-02

1 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發展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已經使電子支付有巨大的需求和市場空間,使得第三方支付服務模式應運而生。電子支付中的網上支付包括了網上銀行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在網上支付中,最核心的實現方式是通過第三方支付來實現。

第三方支付是指獨立于電子商務和銀行,為商務和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消費者可能是其他商務)提供支付服務的機構。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通過與銀行、運營商、認證機構等合作,以銀行的支付結算為基礎,向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支付清算服務和營銷增值服務。從艾瑞市場咨詢公司的最新的2009-2010年中國網上支付行業發展報告的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網上支付行業增速趨緩,同比增長94.4%,市場交易規模為5012億元。雖然增速放緩,但第三方支付仍是整個網絡經濟最終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一方面,網上支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提高,使得第三方支付受到越來越多的網民青睞,已有用戶的使用黏性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網上支付平臺積極而踏實的深耕和拓展應用行業,使得網上支付的應用領域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提高了交易規模。

國內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之一是首信易支付。目前在中國互聯網支付領域至少活躍著數十家網絡支付公司,且有數量可觀的外資金融機構處于觀望中。電子商務領域已出現一些第三方支付知名品牌,如首信易支付、銀聯電子支付、易寶支付、淘寶的“支付寶”支付、財付通支付、快錢支付等。就國內主要的第三方支付運營商來看,各類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其背景和運營特點都不相同。

(1)綜合型的企業。如支付寶、財付通,它們背靠強大的互聯網企業資源,有自身的電子商務平臺互相支持。擁有龐大的用戶群,且支付平臺多元化,應用行業也較多。

(2)資源型的企業。如銀聯,其母公司為銀聯,有獨特的銀行背景和資源優勢,在大額支付領域擴展較早,含有典型的國企運作風格。

(3)創新型的企業。如快錢、易寶支付,它們依靠風險投資崛起,善于發現市場,創造新型產品和鮮活概念,在市場中表現活躍,應用行業較多,但不夠深入。

(4)此外,還有一些成立時間較早但缺乏創新的企業、新興具有潛力但風險較大的企業、一些外資的電子支付企業和另外一些小規模的支付企業。

但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行業整體目前正處于快速上升時期,但魚龍混雜,行業創新意識差,同質化嚴重,經常低水平惡性競爭,風險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在我國尚缺乏完善的誠信控制機制的前提下,需要適度的政府監管,并借鑒國外的經驗,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市場發展為目的來規范支付市場。

2 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競爭優勢以及與銀行的關系

根據艾瑞調查分析,在整理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時發現,網上支付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的比例逐年提升。2009年網上支付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為4.0%,比2008年上升了1.6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網上支付在人民生活中的滲透率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品通過網絡渠道進行交易支付。網上支付占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上升,發展潛力巨大,成為第三方支付企業產生的市場契機。第三方網上支付出現之前,主要是由銀行提供網上支付結算服務,而銀行出于服務能力和成本的考慮,通常只面向大規模的企業,故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由此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通過更有針對性的平臺和產品服務于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集合而成的長尾市場。

第三方支付企業相對于提供傳統支付方式的金融機構,在電子商務進行的過程中有著很強的競爭優勢。

(1)支付問題作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第三方支付在商家與顧客之間建立了一個安全、有效、便捷、低成本的資金劃撥方式,保證了交易過程中資金流和物流的正常雙向流動,有效緩解了電子商務發展的支付壓力。

(2)傳統的支付方式只具備資金的傳遞功能,交易以款到發貨或貨到付款的方式進行,存在著非常大的信用風險。第三方支付作為信用中介,增加了網上交易的可信度。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對交易雙方的交易進行具體的記錄,從而防止交易雙方對交易行為可能的抵賴,同時也能為在后續交易中可能出現的糾紛提供相應的證據。

(3)第三方支付,節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周期,提高電子商務的效率。傳統的支付方式如銀行匯款、郵政匯款等,需要辦理煩瑣的匯款業務,浪費時間并且耗費精力。而第三方支付只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完成支付的整個行為,大大縮減了交易周期,節約了時間和辦公成本。

(4)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的交易接口直接對接,支持多家銀行的多卡支付,采用國際先進的加密模式,在銀行、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傳輸和存儲信息資料。同時,還根據不同用戶的需要對界面、功能進行調整,加上個性化和人性化的特征,從而對網上交易、網絡支付等技術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方支付應向更多有潛力的行業擴展,以創新的合作模式和支付方式。行業深挖是競爭中取得優勢的根本策略,因此第三方支付產業需要進行行業縱深挖掘。如支付寶與日本tenso(物流)合作,為其提供結算支持;財付通推出企業大額支付系統,解決企業間清結算問題。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還應致力于滿足用戶多樣支付需求,網上支付平臺應在各應用領域積極拓展。這樣不僅可以擴大業務范圍,增加預期收益,而且有望得到用戶的廣泛支持。同時隨著支付行業不斷走進生活,手機支付也正在展示著蓬勃的生機。然而,要想完成交易支付,則離不開與銀行的深入合作。而第三方支付企業與銀行之間既是合作關系,又是競爭關系。當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市場成熟、利潤空間比較穩定以后,它就會大力發展除微支付以外的中等和大額支付領域。而對于銀行來說,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銀行在看到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巨大利潤以后,也會想品嘗這個“蛋糕”,力圖在穩住中等和大額領域的情況下,獨立開拓第三方支付領域,比如現在網上銀行的崛起。但是,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逐步完善,相信銀行與第三方網上支付的競爭是短暫的,合作是長久趨勢。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同是支付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相關方。只有雙方分工明確,優勢互補,才能實現整個產業鏈的良性運作。

在第三方支付企業和銀行的博弈中,雙方都應該盡力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通過加強自身的建設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必須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把握2號令的時機,以法律的形式確認自己的地位。同時,應該繼續加強用戶的信任度,并且朝多領域延伸和發展。而對于銀行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開展第三方業務,使自己逐步在網絡經濟中獲得較大的發展。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企業只有保持和提升各自的優勢,才能避免被彼此替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内江市| 新竹县| 九江县| 天柱县| 明光市| 博兴县| 枣强县| 安福县| 邓州市| 正宁县| 区。| 旅游| 竹北市| 美姑县| 思南县| 壤塘县| 若尔盖县| 镇远县| 武汉市| 鲁山县| 夏津县| 忻城县| 永顺县| 潜山县| 沈阳市| 马边| 宜良县| 沅江市| 凤阳县| 甘谷县| 韶关市| 财经| 临泉县| 万山特区| 登封市| 东辽县| 山丹县| 淮安市| 榆林市|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