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分析;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1-0291-02

前言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直接影響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直接影響到中國人才培養的質量。當前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超重與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學生體質健康方面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嚴重問題。中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二十年來持續下降的嚴峻現實,引起政府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普遍關注和深切憂慮。關心學生體質健康,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墨江縣第一中學雖不是名校,但有著優良的體育傳統,該校倡導培養全面高素養人才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終身體育發展的需要。筆者把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切入點和主要工作方面。本文根據《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2013年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并就如何建立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長效機制提出對策。以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以普洱市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體質健康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墨江縣第一中學高中學生200人(男100人、女100人)作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分類,做好本研究的文獻綜述和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2)問卷調查法。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0份,有效問卷176份,回收率90%,有效率98%。(3)數據統計法。運用統計學的方法進行數據的統計。(4)歸納推理法。運用邏輯分析在整體和宏觀上對研究指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演繹論證有關結論,為墨江縣一中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提出相應建議。

二、分析與討論

1.學生體質調查情況。(1)墨江縣一中平均身高現狀與普洱市中學生平均身高狀況分析。根據統計表可以看出,在身高方面墨江縣男、女生在15歲之前身高要高于普洱市,但從15歲以后普洱市的男、女生平均身高開始迅速增長,最后墨江縣中學生平均身高都要低于整個普洱市中學生平均身高。(2)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平均體重與普洱市中學生平均體重狀況分析。從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體重除14歲時段男生的體重要高于普洱市0.32個百分點外,其他年齡段始終要低于普洱市中學生的平均體重。

2.身體機能、素質發展狀況。(1)肺活量。(2)男、女生平均肺活量狀況分析。反映學生肺功能的指標是肺活量,調查顯示,14~19歲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肺活量水平整體上要低于普洱市,特別是女生的肺活量均值各年齡段都要遠遠低于普洱市。從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來看,學生在身高、體重、三圍等形態發育指標呈上升趨勢的形勢下,肺活量卻呈明顯下降趨勢。影響肺活量的因素有很多,長期的伏案作業、缺乏運動會降低肺活量,而體育鍛煉特別是耐力訓練可使呼吸系統產生適應性變化,有助于提升肺活量。(3)耐力。(4)男、女生平均耐力跑狀況分析。耐力素質的測試指標是:14~19歲的中學生,男生采用的是1 000m跑,女生采用的是800m跑。從調查數據看出: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的耐力跑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日趨提升,但有一點可以看到,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14歲和17歲的中學生在該階段處于較低水平,耐力跑的成績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好。與普洱市相比,墨江第一中學男生的耐力跑水平與普洱市不相上下,而女生則整體上大大好于普洱市,但成績(時間)還是高于國家教育部學生體質管理中心設計比例,所以說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耐力跑水平較低。(5)柔韌性。(6)男、女生坐位體前屈成績狀況分析。根據國家教育部學生體質管理中心設計成績評價表為依據,由調查得知,男生在14~17歲的年齡段為較好(9.0~3.0cm為較好),17~19歲的年齡段為一般(7.4~-1.0cm為一般)。女生在14~17歲的年齡段為好(14.5cm以上為好),15~17歲為較好(16.0~9.0cm為較好)。從成績中可以看出,可能因為生理特征原因,女生的柔韌性要優于男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生柔韌性都呈下降趨勢。

3.學校開展體育的情況。從調查中看出:在課程安排方面,有8%的學生對學校的課程安排不滿意;在教師教學方面,只有55%的教師教法豐富多彩,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尚需加強;在體育場地設施方面,只有6%的學生覺得非常好,說明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總體較差。(1)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識情況。由調查看出,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對體質健康認識不夠清楚,甚至有7%的同學有不了解體質健康,只有52%的同學基本了解體質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宣傳體質健康對中學生的重要性。(2)家庭環境情況。從調查結果看出,大多數家長對子女參加體育鍛煉還是支持的,只有7%的家長不支持,可能是因為望子女成龍成鳳心切,害怕耽誤子女的學業,或因為受傳統的重文輕武的思想影響嚴重。

4.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1)學生自身因素。通過調查問卷及結合學生體質調查情況發現:學生自身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夠、關注程度不高,平時不注意體育鍛煉;沉迷于網絡,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導致體重下降;學習壓力繁重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2)學校因素。通過調查問卷分析,學校教育如果一味地追求升學率,而忽視體育課,忽視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那么提高學生素質只能是一句空話。學校的體育硬件設施急需完善,有很多學校連一塊運動場也沒有,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的需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許多老師依舊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上課內容枯燥,導致學生運動興趣下降。(3)家庭因素。通過調查問卷情況來看:家庭是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的第一保障,一些家長看重的是分數,輕視的是德育,丟掉的是體育。在生活中一些家長給予子女過大的學習壓力,造成學習壓力過大,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成長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家長對子女體育鍛煉對體質健康的重要性教育不足,家長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4)社會因素。社會對學生的體質關注度不夠,各類青少年體育項目的運動會慢慢地減少。社會體育公共設施不夠完善,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體育鍛煉需求。

結論與建議

1.結論。(1)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在身體形態方面總體一般,在身體機能和素質方面,身高、柔韌、耐力水平相對較高,但是肺活量相對較差。(2)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識不夠清楚,只有少部分學生了解體質健康的重要性,甚至有一部分學生還不了解什么是體質健康。(3)在體育課的安排上有少部分同學不滿意,在教師教學方面,教師教法單一,學校體育的教師教學能力還需加強;學校場地設施相對較差。(4)部分家長對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持反對態度,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會耽誤孩子的學習。(5)墨江縣第一中學學生體質健康在社會上關注度較低,目前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時間,體育鍛煉少,是目前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最重要因素。

2.建議。(1)運動不等于勞務,后者一成不變的重復動作無益身高。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經常練習才能有效。(2)學校針對學生存在的健康問題開展學生健康教育,大力宣傳體質健康對中學生的重要性;班主任要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中學生體質健康知識宣傳;體育教師在課余的時間要多給學生講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中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讓廣大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學校必須合理安排學生作業量,合理控制學生課后學習壓力。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求;學校教師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對各年齡段學生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水平,激發學生運動興趣。(3)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文化體育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使學生至少喜愛和學會2項體育技能,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4)家長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合理掌握學生的學習壓力,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5)全社會形成合力,發揮社區和家庭在體育鍛煉中的作用,在保證學校體育課的同時,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重視校外體育活動對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作用,尤其是在節假日、寒暑假期間;社會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關注度,完善社會體育公共設施,提倡全民健身如“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等。

參考文獻:

[1] 楊忠偉.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23.

[2] 劉華.體育測量與評價[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88-110.

[3]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J].中國學校體育,2006,(10):7-11.

[4] 黃國龍.論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J].體育學刊,2006,(6):46-52.

[5] 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計劃綱要[Z].2005.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論文摘要:本文選用《心理健康診斷量表》和《體育梭煉知行調查問卷》時242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者應引起關注的狀態;在不同群體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顯著低于男生,高三學生顯著低于高二學生,農村生源學生顯著低于城鎮生源學生;2)有66%的高中生時體育梭煉重要性的認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參加體育課外的徽煉:3)高中生體育梭煉知行程度與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從高到低依次是:運動+認知高組.運動+認知低組、不運動+認知高組、不運動+認知低組。

1前言

高中生處于一個較為特殊的時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發育與心理發展的不同步,個性成熟度較低,自我認知能力不足,同時還要面臨高考壓力、學業問題和人際關系問題等,容易造成種種心理沖突,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狀況。體育鍛煉知行是指對體育鍛煉的認知程度和被試是否為運動群體。本研究旨在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不同群體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和特點,并對其體育鍛煉知行與心理健康水平進行研究,分析不同體育鍛煉知行程度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和特點,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高中學生,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問卷430份,有效問卷424份,回收問卷的有效率為98.6%。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健康診斷量表》

本研究根據高中生心理健康診斷量表的分類標誰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為3類,分別為健康、心理問題應引起關注、可能有心理障礙,并賦予分值。

2.2.2《體育鍛煉知行調查問卷》

選用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殷恒蟬教授等2006年編制的《體育鍛煉知行調查問卷》

3結果與分析

3.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與特點

3.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況

在所調查的高中生中,有31.41%的高中生處于健康狀態,有31.89%的高中生處于心理問題應引起關注狀態,有36.70%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狀態。

3.1.2不同群體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與特點

3.1.2.1不同性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現狀與特點

對不同性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男生中,共有36.1%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在女生中,共有81.0%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對不同性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檢驗,結果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女生高,且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

3.1.2.2不同年級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一與特點

對不同年級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有63.5%的高一學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有65.2%的高二學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有76.8%的高三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

3.1.2.3城鎮和農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現狀與特點

對城鎮和農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共有63.3%的來自城鎮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共有76.5%的來自農村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應引起關注狀態。對城鎮和農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檢驗,結果表明,來自城鎮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來自農村的高中生高,且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

3.2體育鍛煉知行程度與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關系

3.2.1高中生對體育鍛煉對健康重要性的認知程度的分布情況

對高中生對體育鍛煉對健康重要性的認知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3.8%的高中生認知程度非常高,17%的高中生認知程度較高,45.3%的高中生認知程度高,26.9%的高中生認知程度較低,7.1%的高中生認知程度很低。

3.2.2高中生體育鍛煉知行程度的分布情況

通過對高中生體育鍛煉知行程度分布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1)運動十認知高的高中生占36.3%;2)運動十認知低的高中生占11.8%;3)不運動+認知高的高中生占29.7%;4)不運動+認知低的高中生占22.2%。有66%的高中生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知高,但有一半的高中生由于各種原因不參加運動。

3.2.3高中生體育鍛煉知行程度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中,將高中生體育鍛煉知行程度的4組樣本予以賦值,將知行程度與心理健康水平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高中生體育鍛煉知行程度與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表明了知行程度與心理健康之間有比較密切的聯系,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探討。

3.2.4不同知行等級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性檢驗

通過對不同知行程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進行ANOVA方差分析,結果發現,不同知行程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進一步對不同知行程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多重比較,結果發現,運動+認知高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較不運動+認知高、不運動+認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運動+認知低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不運動十認知高、不運動+認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4結論與建議

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處于可能有心理障礙或者應引起關注的狀態。學校、家長和有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在抓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注意創建和拓展維護和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徑,加強必要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2)高三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所以在準備高考的同時,學校和家長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要注意給他們創造積極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注意勞逸結合,使他們能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身體狀態,從而能夠更好的應對壓力。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健康是金”,這雖然是一句廣告語,但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健康的身體是人們從事一切事業的基礎。那么,健康從何而來?先天的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日積月累。

凡是健康、長壽的老人,他們都有一套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記得筆者曾與一位被評為健康老人的陳老先生作過交談,他的經驗是:遇事不煩,起居規律,飲食有節,煙酒不嗜。這位老人在96歲高齡時還能獨自乘車外出,有一次還獨自步行兩站路去探望一位81歲的老人,并親授一套簡單的健身方法。我們也曾對上海的部分百歲老人作過調查,盡管這些老人的生活條件、個人經歷都極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點是:心態平靜,生活規律,食物多樣。

一個人在健康的時候,往往認識不到健康的重要性。如有的人仗著自己年輕體壯,不注意勞逸結合,工作起來廢寢忘食,晝夜兼程;吃飯飽一頓餓一餐,毫無規律;經常缺乏戶外活動,為此得不到充足的陽光。久而久之,再強壯的身體也會抵擋不住,不知不覺中抵抗力就下降了,導致青壯年的年齡,亞健康的身體。更有一些經濟上富裕的“大款”,三天兩頭泡在宴席上,雖是滿桌山珍海味,但如果長此以往,也會吃出疾病,影響健康。曾有一份對某地近百位企業家的營養調查,這些平均年齡不到50歲的青壯年人,非但患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的比例較高,而且還有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究其原因,是因為營養攝入很不平衡,生活又無規律,導致了健康水平的下降。更有少數人無節制地“輕松”,娛樂活動通宵達旦,酗酒抽煙毫無節制,這些可能被有的人認為是“享受”,實際上是用自己的健康作代價。 也許,有的人會抱著僥幸的心理,想到時候再集中一段時間補充健康。遺憾的是,健康無法從一朝一夕的拼搏中得來,而是長期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常常聽到有病的人說“我太羨慕身體好的人”、“我真后悔當初太不注意身體了”、“我太貪吃了”……這些呼聲告訴我們,人們往往在欠健康或失去健康的時候才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這也在提醒我們還算健康的每一個人,從現在起,應該為自己積累健康,為家庭積累健康,為事業積累健康,為國家積累健康。對一個人來說,保持健康比積累金錢更重要。

所以,我們提倡起居有序、營養合理、適當運動、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應該長年累月持之以恒。如果你是一個工作狂,請記住,一味廢寢忘食,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會使你的體質變差,最終無法勝任工作。因此,你應及時糾正“透支”健康的行為。每天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當然時間的安排可根據工作的性質來決定;一日三餐不僅應定時定量,而且要增加高蛋白的攝入,也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類的營養劑,以應付高強度的工作。如果你是一個每日泡宴席的“大款”,請記住,每日僅此一餐,其余兩餐以清淡為原則;在宴席上,不要狼吞虎咽,每種菜式淺嘗輒止,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得到較為全面的營養,而且可以防止營養過剩。如果你是一個貪玩的人,請記住,游戲來日方長。不要寄希望在短時間內玩個夠,否則,將身體搞垮了,就再也享受不到游玩的樂趣。你可以作個計劃,讓每星期都有節目,時間不要超過半天。別忘了,運動也是一種很好的游戲,如打乒乓球、打保齡球、游泳、騎車郊游等,在游戲中強身健體,何樂而不為呢?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健康,只要你每天為健康添磚加瓦,你就是健康城的居民!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膳食;健康;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膳食與人們健康的關系日益密切,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影響因素。素質教育選修課作為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一環,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拓視野和完善知識結構。“現代膳食與人體健康”選修課的開設,能使更多大學生對膳食與健康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營養知識并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改善營養狀況、提高體質,促進健康發展。

一、“現代膳食與人體健康”選修課的重要性

大學時期是樹立健康意識、形成健康行為和增強體質的關鍵時期,膳食與營養對大學生的健康也至關重要[1]。一方面,大學生擔負著繁重的學習任務,有部分大學生還經常參與一些科研活動和社會活動,合理的膳食攝入可滿足大學生對營養的需求。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大都為90后的獨生子女,在離家住校后,缺少父母的督促和提醒,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約束與管理能力較差,經常憑口味喜歡選擇飲食,導致飲食沒有規律、形成不良飲食習慣。有研究顯示,大學生不吃早餐、偏食、挑食習慣較為普遍,營養不良和肥胖率均較高[2][3]。目前高校中設立的營養學相關課程,主要是針對醫學生(如預防醫學、護理學和臨床醫學),而大多數非醫學專業學生缺乏膳食與健康方面的知識,尤其不了解營養素的食物來源、不良飲食習慣對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影響[4]。因此,在高校普及膳食與營養教學、增加學生的營養知識、改善學生的飲食行為是改善學生體質的關鍵。

二、教學內容的安排

“現代膳食與人體健康”為全校范圍的公共選修課,共32學時,面向的對象基本為新進校的大學一年級學生。我們教學準備時,考慮到大學生的特點,將營養知識與其生活密切結合來制訂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主要包括:①基本的膳食營養,介紹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基本功能,以故事的方式引導出各種營養素對健康的重要性;②根據大學生的營養特點,介紹大學生這一社會群體的營養需求,并引導學生討論生活中常見的飲食誤區;③平衡膳食,介紹食物的分類及其營養特點,并以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引導,介紹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并初步學習食物搭配與食譜編制的基本原理。

三、“現代膳食與人體健康”選修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

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我們也注重培養學生以現實態度認識膳食與健康的關系。雖然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居民的營養狀況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我國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面臨重要的挑戰。一方面,在偏遠的農村與山區,由于經濟水平與農畜牧業的受限,食物資源匱乏,營養不良的問題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在大多數城市中,飲食結構已逐漸發生改變,動物性食品攝入比例增高,熱能、蛋白質的過多攝入與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上升密切相關。本課程以大學生常見的飲食誤區和我國目前的主要營養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與學生的討論互動,來揭示營養相關疾病產生的原因,培養了學生關于膳食營養的基本素養,提高了學生對膳食與健康的認知,并能在將來為促進人類健康問題做出努力。

四、教學形式多樣化

在教學上,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的方法,如通過故事引入營養素的功能與重要性;通過圖片展示食物的分類及各類食物的營養特點;通過動畫與影片來討論生活中的常見飲食誤區等。

“現代膳食與人體健康”這一課程面向全校各專業學生,通過幫助大學生學習正確的膳食理念、掌握合理的膳食選擇及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這一門課程不僅僅與醫學相關,同時還涉及農學、理學、法學和管理學多個學科,課程的學習可讓學生清楚了解我國居民的膳食與健康現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并能幫助學生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社會責任感,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杰錚,張晨銘,楊 猛,劉起碩.北京市大學生營養膳食與飲食行為現狀調查[J].科技信息,2013(7):218―219.

[2]張雪瑩,秦立強.大學生營養狀況及營養教育現狀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13):49―51.

[3]羅立娜.廣東省某高校大學生營養知識與飲食行為的調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7).

水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關鍵詞:加強 中學生 健康教育 學習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追求升學率等因素使得我國中學生的體質水平普遍有所下降,表現在耐力下降、肺活量水平低、近視率升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下降、青少年肥胖癥有增長趨勢等諸多問題,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校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通過多種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使他們掌握系統的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筆者認為加強學生的健康知識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三維健康觀”、掌握健康的知識,形成健康的態度和行為,對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如何通過多種途徑使健康知識教育工作得以經常化地開展并取得成效,則成為我們值得探討的問題。通過參加工作以來的親身實踐,以及對健康教育教學的研究,我覺得要加強對中學生的健康教育教學應該從家庭、社會、學校三個層面入手。

一、學校層面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傳授知識、技術,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主陣地,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養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行為習慣,學校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是福,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都渴望的,因此,我們要正視健康,作為學校,通過何種途徑何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讓他們擁有健康適應社會是我們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1.學校體育課程中應開設健康教育專題課程

健康知識課是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傳授健康基礎知識和達成學校健康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獲取健康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健康教育是一個統稱,它涉及生理、心理、性知識、傳染病疾病的預防、體育鍛煉、運動損傷、合理營養膳食知識、以及人際交往衛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因此作為必修模塊的健康教育課程必須引起學校和體育教師的特別重視,真正能把這門課開足開好,讓學生理解健康,把握健康,創造健康。

2.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健康知識健康的理念融入課堂,滲透到教學當中。

將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消除畏懼心理,而且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避免運動損傷,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例如,我們在學習體操時,既要傳授動作技能,也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給學生鍛煉的方法,告訴學生哪些肌肉的鍛煉應采用哪些體操動作,哪些素質的鍛煉應采用多大的運動強度,如何合理安排練習的密度和運動后的休息、營養的補充,以及保護幫助的方法等體育健康知識,使學生在體驗體育運動樂趣的同時,能理性地認識科學的體育鍛煉與健康的關系,并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真正達到“終身體育”促進學生“終生健康”的目的。

3、學校要定期舉辦健康知識的專題講座

對于學生普遍關心,不理解的問題或者是學生和老師覺得比較敏感而又很容易走人誤區的問題像: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保健,個人衛生與環境衛生、營養與合理飲食結構、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方法、科學的鍛煉方法等學校要請專業的體育教師或者保健醫師抽出專門的時間進行專題講座。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對有些模糊的問題變得清晰,也加深了自己對健康重要性的認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出心得體會、提反饋意見等形式使學生從中加深理解、得到啟發。實踐證明講座是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理念、指導他們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增強健康意識的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

4、班主任要定期開設以“健康”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每年定期舉行一到兩次以班為單位的健康保健專題班會,讓學生自導、自編、自演與健康知識有關的小品、相聲、詩朗誦等節目,既能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活躍校園文化、創造濃烈的教學氛圍、體驗學習的樂趣,又使學生得到啟迪、受到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5、開展師生健康保健實踐操作大賽

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學到的知識,只有通過親身實踐,親身的經歷,才能得到鞏固和提高,作為學校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每學期定期組織開展一次校性的師生共同參與的健康保健實踐操作大賽.比賽的內容可以設置運動損傷后的急救措施,保健按摩技術以及人工呼吸等一些急救基本常識的運用。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針對體育運動過程中所有可能發生的運動損傷或生理反應現象,運用正確的處理方法進行實踐操作。既鍛煉了學生運用健康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一次檢驗和升華。

6、辦好健康知識的板報專欄

黑板報是學校進行宣傳教育的,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陣地,具有信息廣、傳遞速度快、靈活多變、便于觀看、省時高效等特點,是提高實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好這一途徑,不僅有利于我們提高工作效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協調發展。對增強學生的健康保健意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家庭層面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小到大,學生跟家長接觸的機會是最多的,可以說孩子的很多東西包括思想認識等等都來源于父母,可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他們的啟蒙老師,因此父母的學識、父母的管教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很大的,父母的許多舉動和行為習慣都會潛移默化的傳給下一代,譬如:家長口腔保健意識淡薄,對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將會大打折扣。因此,父母應充分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對子女影響的巨大,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的健康知識修養和日常健康行為習慣的養成,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并把自己的健康知識和行為習慣傳授給下一代。家長在家庭中起到榜樣的作用,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兒童在家庭這個最主要的生活場所,得到家長的督促指導,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衛生習慣、作息習慣,以及一些健康的行為等。如果父母每天抽煙喝酒,他就很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抽煙不喝酒,所以我們應該重視正面效應對孩子的影響,做一個全責的父母,做一個健康的父母。只有這樣,子女才會尊重你喜歡你,才能達到他們的健康人生幸福人生。

三、社會層面

作為社會層面,我覺得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管理部門,他們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和人類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問題應該成為社會關心的重點問題。所以,作為社會,作為政府,應該多了解當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健康現狀,找到影響青少年學生健康的問題所在,通過一些途徑進行有效解決。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作為社會,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進行輿論的宣傳,輿論的引導和監督,在全社會加強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的教育,加強全民的健康意識,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健康的氛圍。例如可以通過電視、網絡、收音機、宣傳欄等方式開設健康課堂,健身保健來加強人們對健康理念的深刻把握,給學校健康教育營造一個堅強的后盾,讓學生得以健康的成長。

小結:

目前我們很多學校的中學生都還存在著一些健康問題,亟待解決,主要原因是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流于形式,學校和體育教師沒有給以充分的重視,以及教育方法過于陳舊等,面對新的形式,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且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三位一體,共同參與和努力,來加強中學生的健康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實施健康教育,從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動教育變為主動學習、積極參與;使他們掌握系統的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并逐步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正確的“三維健康觀”,從而達成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响水县| 四会市| 呼图壁县| 延安市| 桐庐县| 台江县| 敖汉旗| 锦州市| 磐安县| 嘉鱼县| 武穴市| 手游| 朝阳市| 临清市| 吉水县| 宜昌市| 香港| 金湖县| 滦平县| 怀仁县| 沂南县| 青冈县| 长白| 彰化县| 乌恰县| 辛集市| 嘉峪关市| 汉阴县| 大关县| 华坪县| 定远县| 闸北区| 托里县| 重庆市| 都江堰市| 南漳县| 南宫市| 丰原市| 乳山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