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淡水資源的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n qinhuangdao is increasing and the city is short of fresh water.seawater flus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reah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coastal citi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eawater flushing project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seawater flushing in qinhuangdao.
關鍵詞: 海水沖廁;可行性分析;秦皇島市
key words: seawater flushing;feasibility analysis;qinhuangdao
中圖分類號:p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0-0054-02
1 沿海城市水資源現狀
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淡水資源的缺乏已經制約著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工程院《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報告》(2002年5月)指出:到2030 年,我國用水總量將達7000~8000億m3,已接近可用水量的極限。地球表面的海洋所占的面積相當于地球總面積的70.8%。我國擁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內海,有1.8 萬多千米的海岸線,海水資源豐富。
秦皇島市人均占有地表水量580m3,常常是豐水年份或豐水季節大量棄水,枯水年份或枯水季節不能保證充足供水。秦皇島的海洋資源位于渤海西部,遼東灣兩翼,淡水資源缺乏,海水資源豐富。
2 海水沖廁的現狀分析
2.1 青島等海水沖廁
青島2006年啟動的膠南“海之韻”住宅小區 46萬m3海水,供水成本約為0.7元/t,遠低于中水和自來水成本。2007年,青島市通過了海水沖廁工程擴大試點范圍的規劃。
2.2 香港海水沖廁
歷屆香港政府都投入大量的財力來解決香港的淡水資源供水問題,利用海水沖廁,是香港節約淡水資源的特色。香港現已有76%的人口采用海水沖廁,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以海水作為主要沖廁水的城市[1]。
2.3 深圳、廈門、和寧波等沿海城市也都有建設海水沖廁示范區的構想,深圳市已有建設2萬m3/d示范海水沖廁工程的規劃,廈門市決定在其翔安區的文教區和新城建設規模為0.5萬m3/d的海水沖廁工程。
3 海水沖廁條件
3.1 海水管道系統
海水輸送管道可采用碳鋼、玻璃鋼、pvc 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合金鑄鐵因其優良的加工性能、低廉的價格和鑄造性能、而成為海水工程中泵、管道、閥門的理想管道材料。除合金鑄鐵外,海水泵的葉輪材料和泵體可采用硅黃銅和錫鋅鉛鎳青銅。
3.2 保證水質和海水除味
可采取對泵站的進水管進行曝氣處理的補氧方式,來解決外界補氧不足、海水輸送管道較長的問題,防止異味的產生??刹扇∥锢砦椒ā⒒瘜W氧化法、和生物法等對水中異味去除,其中化學法因處理效果好,其操作簡單等而應用廣泛。化學法中以次氯酸鈉法最適合用于沖廁的異味去除,該法已在香港等地區成功應用[2]。
4 結論
海水沖廁必須有淡水供水系統和海水供水系統兩套系統,初投資高,對節約淡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秦皇島市海水沖廁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才可行。
參考文獻:
[1]郭烽,武周虎,姚杰等.水的異味去除技術研究進展[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26(1):55-58.
水,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也是人類的生存之源。清爽可口、清涼透徹的水是維持我們生存的必需品。一個人二、三十天不吃飯可以,但六、七天滴水不沾就必死無疑。因此,人的生命離不開水,人的日常生活更離不開水。
同學們,今天當我們漫步在綿綿春雨的校園,喝著清清爽爽的甘水,暢游在清澈見底的泳池,浸泡在柔和細膩的溫泉里┄┄,享受著水帶給我們的美妙生活時,可曾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或祖國另一角落的人們正遭受缺水帶來的種種不便甚至災難。幾天前,我在網上無意中看見一組關于非洲缺水現狀的宣傳圖片:一片片一望無際的干裂荒原,一位位形容枯槁的母親,或抱或拖著同樣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孩子,瞪著干澀的眼珠無望地注視著干裂幾成荒漠的土地,連顆顆眼淚都顯得珍貴。其實目前我國也是水資源缺乏之國,在我國西部寧夏等部分地區,不少人每天要走十幾里的路去外面打水,常常打上來的還是渾濁苦澀的水。那里的人們往往都是一家人循環用水,先洗臉洗手,再用來洗腳、拖地,最后用于拌煤。通常那里的人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洗一次澡,缺水現狀可想而知。缺水,嚴重缺水已經敲響了人類生存的警鐘!
據科學家估算,地球上共有13.6億立方公里的水,可這些水不是都能供人類飲用的。其中海水占97.5%,淡水只占2.5%,且淡水中又有70%分布在南極和北極,真正可供我們飲用淡水只有0.34%。淡水資源那么少,可我們工作、生活還存在許多浪費水的行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砍伐森林┅┅都嚴重破壞了水資源。本來海水蒸發后,可以提供一些淡水,可現在人類在海洋里排放了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與垃圾,即使南極和北極都也未能幸免。今后海洋能供給人類的淡水將越來越少了。有科學家預計,若人類再這樣放任下去,再過一、二百年,地球上的水資源將徹底枯竭。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淡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學們,當我們在享受著水帶給我們歡樂之時,可曾聽到水的聲聲呼喚,可曾回響起非洲荒原母親和孩子們對水的聲聲的呼喚,我們要行動起來不要再讓這種人間慘劇繼續發生。要知道,缺水可是對我們全人類共同的威脅。要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從關好水龍頭開始,節約每一滴水,只要人人節約一滴水,匯聚起來就會成江河;并積極地參加環保行動,積聚起我們每一份的微薄力量,保護好水資源,讓祖國的山山水水更加秀麗,讓人類與水永遠共存而且更加壯麗,繼續編寫溫馨美滿的樂章。這是人類和水共同的呼喚!
關鍵詞 水資源;利用;問題;改善
中圖分類號:TV211文獻標識碼: A
水是生命之源,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之所在。但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有限的水資源越來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母親河黃河的頻繁斷流、長江冰川面積的不斷縮小、大量的水土流失,種種現象讓我們不得不警醒,充分認識我國水資源現狀,并采取積極的對策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下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我國的水資源現狀。
(一)水資源的存量較少
水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低。與世界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水資源具有水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低的特點。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統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
(二)水資源分布不均,水土組合不平衡。
我國的水量和徑流深的分布總趨勢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并且與人口數、耕地的分布不相適應。81%的集中分布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而耕地面積僅占全國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國64%。
(三)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勻
從空間分布來說,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0%,但耕地面積只為全國的36%左右;黃、淮、海流域,水資源只有全國的8%,而耕地則占全國的40%,水資源同人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常不協調,這種不協調嚴重影響著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
(四)水資源的污染情況日益嚴重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水資源的不足已經嚴重影響著我國的發展,但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水資源的污染情況日益嚴重,甚至到了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步,首先是污水排放,各種工業廢水以及城市生活廢水的肆意排放,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主要江河湖泊等流域的水質,其污染程度大有越來越嚴重之勢。污染的嚴重程度依次為: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珠江。不少的污水排放企業,本身就不具備對污水治理的能力,這一類企業還大量存在,每年由于偷排造成的水質污染事件日益增多;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劇,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巨大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嚴重影響著城市周邊的水域。中國已經進入了水環境污染的高發期、高速期。越來越多的水環境污染事件,對原本就不充裕的水資源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二、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一)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設施供水能力落后
我國從見過以來,大力發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興修了一大批的水庫,河流以及很多的相關水利配套設施,但是這些設施最主要的作用是發電,如三峽等,而針對提高水資源利用的其他領域的水利設施明顯不足,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小水電站象春筍般林立祖國山河,過去規劃,幾乎沒有考慮城市供水。而往往在下游先開發興建水電站,給后來上游興修水利帶來一定的困難,要向城市供水就更不可能。再加上很多水庫等長期存在病害威脅,蓄水的能力大大降低。
(二)水資源的利用效益極低
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益無論是工業用水還是農業用水都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在工業方面,我國工業的發展本身就相對落后,工業用水的利用率同不發達的工業一樣較低,工業用水帶來的效益是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家的將近二十分之一。農業用水的效益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中國渠灌區用水的利用率大概在0.4~0.5之間,農田灌溉的水量超過作物生長用水量的1/3甚至是一倍以上,但是即便是這樣,由于灌溉的時機掌握有偏差,因為水的補充不及時造成作物減產的情況時有發生。新的節水設施的普及率還非常低,且推行緩慢。
(三)水資源的浪費情況嚴重
除上文提到的工業以及農業的水資源存在的浪費以外,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的浪費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一些公共場所的用水,由于全民的節水意識尚未完全形成,水資源的浪費情況也就更加突出。在加上目前我國的城市供水管網或者是剛剛建立尚不完善,或者是已經使用多年,年久失修,造成供水過程中的水資源浪費。
(四)可選擇的后備水資源存量不足
從中國水資源的發展來看,中國水資源的矛盾會日漸突出。目前我國的后備淡水資源儲備不足,海水淡化的技術現在仍然不能真正應用到人們的所有生活領域,國家在這些領域的投入同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形式相比還顯得很不足。
三、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率,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一)大力推行節水政策,建設節水型社會
要實現節約用水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目標,必須提高全民族的水危機意識,加強節約用水和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宣傳教育。在農業領域,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減少高耗水農作物的種植面積,采取襯砌水渠、管道輸入、噴、滴灌等工程措施和一些非工程節水措施,降低農業用水量;在工業領域,優化調整區域產業布局,通過循環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降低單位產值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在城市生活領域,加強供用水管理,提高公眾節水意識,積極推廣節水生活器具,減少生活用水的浪費。
(二)提高淡水資源的儲備能力
淡水資源的存量不足是一個不爭的實施,淡水資源的開源節流是保證淡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前提,開源就是要積極開辟淡水資源的儲備途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海水的淡化,通過冷凍等技術使水鹽分離,通過研究污水處理技術,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次數。
(三) 制定完善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各項法規
為加強政策和法規支持,我們應制定有關“節約用水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規范和約束各種用水行為,將目前的行政措施和手段變為依法管理,打破行業和地區間的各自為政現象,解決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中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
關鍵詞:地下水超采;水資源;水質;水量;
中圖分類號:TU991文獻標識碼: A
1、概況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的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衡水市每年用水量在17億m3左右,地下水開采量約占用水總量的85%左右,每年超采地下水5.6億m3,成為河北省地下水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市之一[1~3]。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促進衡水市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全面掌握衡水市地下水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對水資源管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地下水資源質量評價
2.1 深層地下水資源質量評價
2.1.1評價區及測井的選擇
評價分區以行政區(市、縣、區)為評價單元,評價以各年度所轄區的不定期深層地下水水質調查資料為依據。采用2001~2010年10年的地下水調查監測資料進行分析,涉及監測井311眼,共計472井次監測成果(見表1)。評價方法采用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使用年平均值對各測井水質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即按照上述評價標準,分別計算各監測井的綜合評價分值,對照“F值分級表”,可評價出各單井的地下水水質狀況。
表1各行政區地下水水質監測井統計表
2.1.2深層地下水水質變化規律分析
此次選取具有較長系列監測數據的一眼深層地下水井為例,進行相關規律分析。此井為2004年設立的饒陽縣水務局監測井,每年5、9月取樣監測,全年共監測2次。此次趨勢分析選用此監測井2004~2009年共6年連續監測資料,監測項目共涉及pH、溶解性總固體、氟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等共30項。
圖1:深層地下水綜合污染指數變化趨勢圖
由圖分析可見,綜合污染指數多年來無明顯變化趨勢,深層地下水污染狀況變化不明顯。
2.2 淺層地下水資源質量評價
通過衡水市2001~2010年十年的監測井水質評價結果看,水質屬優良的井次16次,占總數的5.4%;屬良好的井次38次,占總數的12.8%;屬較好的井次36次,占總數的12.2%,屬較差的井次為86次,占總數的29.1%;屬極差的井次120次,占總數的40.5%(詳見圖2、3)。從衡水市范圍上看,衡水市淺層地下水的綜合污染指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區域分布上看,安平、饒陽兩縣的淺層地下水埋深較大,污染程度相對較輕;其他縣市的淺層地下水綜合污染指數平均值雖然存在部分年份變好的現象,但總體水質還是逐年惡化。各測井的污染物主要有氟化物、溶解性總固體、氨氮、錳、總硬度、硫酸鹽、高錳酸鹽指數、氯化物等。
圖2:淺層地下水綜合污染指數變化趨勢圖
從年度水質變化趨勢上看,桃城區、冀州市污染逐步減輕,而安平縣、武強縣污染進一步加重。其它縣市變化較小呈污染緩緩上升趨勢。從衡水市整體看,淺層地下水污染程度呈上升趨勢。
圖3:淺層地下水分縣市污染指數變化趨勢圖
3、環境地質災害評價
近30年來,由于地下水的連續超采,已造成多項環境地質災害。災害明顯的有: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淺層地下水含水層疏干、地裂縫、地面沉降、咸水界面下移、咸水入侵、地方病等。
3.1 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2006~2010年6月末漏斗中心一直位于景縣縣內。衡水市區東部分水嶺己逐漸消失,漏斗底部越來越開闊、平展,己呈整體向縱深發展態勢。
3.2 淺層地下水含水層疏干
淺層水開采區,上部含水層部分被疏干,2006~2010年5年總疏干量7.04×108m3,比2001~2005年總疏干量增加了1.57×108m3。
3.3地面沉降
至2009年,衡水市全區地面沉降特點是整體較嚴重,局部發展迅速。其累計沉降量大于l000mm的沉降面積為285.52km2。
2005至2009年,地面沉降最快的區域集中在武強縣和阜城縣東部靠近東光縣區域,最大速率達93mm/a;衡水市市區平均沉降速率44.79mm/a。
3.4 地裂縫
2006~2010年衡水市發生10起地裂縫,2006年以前發生的地裂縫仍明顯繼續活動的有2條,主要原因為過量開采地下水,。
3.5 咸水入侵
淺層水礦化度小于2g/L面積縮小,礦化度大于2g/L的各區面積呈增大的趨勢。咸水區深層淡水由于咸水下移呈咸化趨勢,第二含水組深層淡水年均咸化率為0.0~5.1%/a。衡水市南部深層淡水咸化較嚴重,年均咸化率為1.0~5.1%/a;衡水市中部為一般咸化區,占咸水區面積的38.6%;衡水市北部為基本未咸化區,年均咸化率<0.5%/a。第三含水組深層淡水年均咸化率為0.0~2.5%/a。
3.6 地方病
衡水市地下水高氟區分布較為廣泛,主要的地方病就是高氟地下水所致。本區高氟水的成因為第四系沉積物中有含氟量高的母質礦物磷灰石、螢石、云母等,由于地下水長期溶濾作用,使氟以離子或絡合物的形式富存于水中,隨地下水運動而遷移。本區地下水PH值多在8左右,屬弱堿性水,陽離子以鈉為主要成分,地球化學環境利于氟的富集。當地群眾受地方性氟中毒危害也較為嚴重,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己迫在眉睫。
4、深層地下水量評價
4.1衡水市深層地下水開采現狀
由于衡水市地表水資源匱乏,而上游入境水量和城鎮排放水均為劣Ⅴ類,無任何利用價值,而每年的外流域調水多限于補充衡水湖,石津灌渠來水僅用于少數縣市的農業用水;而淺層地下水多為苦咸水,因此深層地下水開采是目前支撐衡水市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深層地下水被持續超量開采,造成一系列環境災害和水資源問題,限制開采勢在必行。
4.2 衡水市深層地下水資源均衡分析
4.2.1 深層地下水均衡分析
深層地下水主要補給方式為越流,主要排泄方式為開采。全區深層水5年總補給量310704.O×104m3,總排泄量439452.5×104m3,補給量小于排泄量,從而使全區均為水量虧損區,虧損水量129571.2×104m3,水位下降3.97m,年平均水位下降0.80m。2006~2010年地下水開采總量434372.3×104m3。
與2001~2005年相比,總補給量增加了3009.1×104m3,總排泄量增加14257.2×104m3,虧損水量增加63791.5×104m3(見表2)。
表2衡水市深層地下水2001~2005年與2006~2010年均衡計算結果對比表(單位:萬m3)
4.2.2 均衡計算結果
衡水市全區:2006~2010年,淺層地下水屬虧損狀態。全淡水區淺層水虧損30456.6×104m3,水位平均下降1.10m/a;有咸水區淺層地下水虧損34015.O×104m3,水位平均下降0.27m/a。深層地下水虧損水量129571.2×104m3,水位下降4.15m,年平均水位下降0.83m。全區5年地面累計沉降為194.85mm。
衡水市市區:深層地下水5年總補給量22433.8×104m3,主要為奪取淺層越流量,其越流量占補給量的57.0%,側向流入量占補給量43.0%。總排泄量22740.3×104m3,虧損水量364.8×104m3,水位下降1.34m,年降速0.27m/a。5年累計地面沉降量223.96mm,平均地面沉降量44.79mm/a。
預測2015年、2020年本區需水量分別為168343.15×104m3、171439.36×104m3,2015年、2020年實現引江水后水資源可利用量147484.4×104m3/a。預測到2015年、2020年全區缺水量分別為20858.8×104m3/a、23955.0×104m3/a,供需比分別為87.6%、56.0%。
5、淺層地下水量評價
5.1淺層地下水開采現狀
衡水市淺層地下水開采分為全淡水區和有咸水區的淡水區。全淡水區面積為577.0km2,包括安平、饒陽及深州的少部分;有咸水區的淡水區主要分布在故城、景縣等縣、市,呈零星型分布。全淡水區地下水開采因成井往往為通天管,深淺地下水開采界限不很明顯。2010年,衡水市淺層地下水供水量為(包括少量微咸水)5.25億m3,占地下水總供水量的35.0%。其中淺層淡水開采4.62億m3,占淺層水總開采量的88.0%;淺層微咸水開采量0.62億m3,占淺層水總開采量的12.0%。從用途看,淺層地下水主要用于農業灌溉,生活和工業用水沒有采用淺層地下水。從各縣市用水情況看,安平縣開采量最大為1.06億m3,武強縣最小為0.07億m3。
5.2現狀年地下水利用水平分析
衡水市屬資源性缺水地區,地下水是衡水市的主要供水水源,特別是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幾乎全部靠開采地下水。2010年,總取用水量為11003.76萬m3。在農業灌溉方面,井灌區有效灌溉面積衡水市達到587.58萬畝,地下水灌溉用水量為13.09億m3,平均用水定額處在中等水平為223m3/畝。2010年衡水市城鎮人口102.74萬人,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為4843.15萬m3,人均日用水量處于中等水平為129L;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為5098.26萬m3、農村人口為337.46萬人,人均日用水量處于較低水平為41.4L。
6、結論與建議
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以可持續利用為核心,以合理開發、有效保護為原則,科學劃定地下水超采區與禁限采區,為衡水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遏制超采區擴展,提供科學有效的基礎支撐。
1 加強水資源監督管理力度,控制部分地帶淺層地下水開采量,嚴格限制深層地下水開采量,以減緩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縫、咸水下移等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
2 加快地表水調蓄工程建設,大量蓄積降水和地表水,重視外流域調水,實行人工回灌等方式增加地下水補給量。
3 大力開展節水工程,實施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農業采用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提倡種植耐旱經濟農作物,大力推廣生活節水潔具,最大限度節約用水。
4 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等法規,制定“三廢”治理方案,加強對污染企業管理檢查,嚴禁超標排放,對新建廠要有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不符合規定不予審批投產。
5 加快污水回用步伐,建立健全污水回用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 付學功.衡水市深層地下水降落漏斗及發展趨勢分析[J].水資源保護,2001,(1).
關鍵詞:沿海區;水資源;管理措施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eting County coastal groundwater over-extraction of in successive year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groundwater drawdown funnel causes, harm, discusses the control of the coastal zone of groundwater drawdown funnel of groundwater, and extended recovery measures taken to maintain the coastal area,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coastal are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沿海區缺水現狀及造成的危害
樂亭縣位于唐山市東南部,全縣面積1308 m2,屬濱海平原縣,沿海區位于縣域南部,瀕臨渤海,全區面積471 km2,包括古河鄉、馬頭營鎮、王灘鎮、湯家河鎮、姜各莊鎮的大部分村莊及大清河鹽化集團公司、翔云島林場、姜各莊林場。該區淺層無淡水,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用水以開采深層地下水為主,上游水庫的隨機供水輔之于農田灌溉。
20世紀80年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種植結構的變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區用于工農業生產的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年平均開采深層地下水1 286萬m3,超出了允許開采量的150多萬m3,在區內的西部地區形成了古河—馬頭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區,其范圍為205 km2,中心最大水位降深4.5 m。
進入90年代,該區平均年開采量2 167萬m3,西部漏斗區范圍擴大到達260 km2,最大靜水位埋深達23.4 m.由于近年來的連續天旱,大量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連年下降,到2001年5月份, 地下水最大靜水位埋深達到56.3 m;局部地區在農灌用水高峰期,近百眼深井出水量不足甚至吊泵,致使沿海鄉鎮的7 600 hm2土地沒有播種,已播種的土地因缺水也不同程度出現死苗斷壟現象;20多個村莊發生人畜用水困難,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如:古河鄉(古河村)政府所在地,連續數日生活用水井抽不出水;王灘鎮的新海莊村,群眾因生活用水沒有保障不得不到鄰近的村莊討水吃的狀況。同時,由于嚴重超采,還造成了該區機泵頻繁換代,機井更新,地面下沉,咸水入浸淡水層等環境問題,給當地群眾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 3 000多萬元。這種狀況長期下去,終將造成當地水資源的枯竭,給子孫后代留下隱患,同時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性。
二、加強綜合節水管理措施,保證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要想保證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必須采取包括控制地下水開采量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各種水源,及工農業等方面的各種節水措施。
2.1嚴格控制地下水的實際開采量
樂亭縣沿海區由于海水的殘留及潮汐的作用,地下淺層無淡水。從西至東40~260 m以上為咸水層,不能用于人畜飲用與農田灌溉。40~260 m以下,含水層以粉細砂為主,富水性差,只有少量淡水,可采量較小,全區地下水可采量1 135萬m3/a.在生產實際中把地下水開采量嚴格控制在該范圍之內,應采取的如下措施.
2.1.1 認真落實取水許可制度,嚴格實行定額取水 沿海區內,應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頒布實施為契機,嚴格落實取水許可、計劃用水、定額取水制度。按照優先保生活,兼顧工業、農業的原則,把具體核定的允許取水量落實在每眼井上,加強“四個一”管理,即對允許啟用的每眼機井推行:一證(取水許可證)、一表(計量設施)、一牌(機井編號牌)、一卡(機井管理檔案卡)的管理方法,并以IC卡計量,準確控制其取水量,切實把該區的實際開采量控制在允許開采量的范圍內。
2.1.2 嚴格控制新打機井,暫停或封閉多余機井地下水的超采,主要是通過取水機井來實現。機井數量越多,超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沿海區尤其是超采區內,除生活用井外,一般不準再鑿新井。同時,對多余的機井實行暫時停用或完全封閉處理,以確保壓縮實際開采量工作的順利進行,達到所允許開采的機井年內最大額度的抽水能力的總和不超過所允許開采量(1 135 m3/a)。
2.1.3 推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強化用戶珍惜水、愛護水、節約用水的意識,促進限量取水工作的順利進行 水資源有償使用與限量取水、節約用水密切相關。無償用水使節水工作很難開展起來;而有償取水則是促進限量取水、節約用水、減少水資源浪費的重要手段,它能夠發揮經濟杠桿作用,自動調節水資源供需關系,緩解水資源的供求矛盾。
目前,樂亭縣縣域內農田灌溉用水均未征收水資源費;工企業用水征費標準為0.2~0.3元/ m3。因該縣沿海的超采區已由省政府確定,原則上除保障生活用水外,其他各行業用水必須嚴格限制或者立即停止其取水。但考慮到當地群眾及各行業生產的狀況,立即停止其取水,用水戶很難接受,影響社會穩定。因此,需要逐步限制各行業的取水量,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征收各用水戶的水資源費。該項水資源費的含義與狹義的水資源費不同的是,它既含實實在在的自然水資源費,又有保護水資源費及恢復生態環境費, 即:超采區內的水資源費=自然水資源費(狹義水資源費)+保護水資源費+恢復生態環境費。根據第三十六條第一款,即:“在地下水超采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的規定,筆者認為在沿海區推行征費的想法是可行的。
參照江蘇省對超采區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收費標準(農業水資源費:水田45~60元/ hm2、旱地30~45元/ hm2;工企業1.7~1.8元/ m3),結合樂亭縣沿海區的實際,農業水資源費可暫定為水田150元/ hm2;旱田5元/ hm2;工企業1元/ m3。
2.2 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微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