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交通調研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開展"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精神的重要舉措,為共同營造"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公交公司十分重視"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并將此項活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領導小組。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工作領導小組還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的各項工作。加強領導、精心籌劃、嚴密組織、落實責任,確保了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精心籌劃,嚴密組織,圓滿完成各項主題活動
一是集中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組織人員圍繞"公交優先、綠色出行"宣傳主題,通過出租車顯示屏、公交車張貼宣傳標語、組織駕駛員學習、發放宣傳資料等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進行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宣傳了公共交通對推進節能減排、減少空氣污染、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意義,通過宣傳,使"公交優先"理念融入人心,引導廣大居民自覺行動,優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公共秩序,為創建自治區文明旗貢獻一份力量。二是開展公交交通調研。組織人員向居民小區、學校、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發放了公交服務質量調查問卷,并乘坐公交車對公交公司營運線路進行跟車調研,廣泛征詢社會公眾對公交服務和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服務弱勢群體出行,將營運線路延伸至人民群眾日常候車場所,最大限度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條件。三是推出公交便民利民惠民新舉措。在"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期間,推出了公交便民利民惠民的新舉措。例如:近期陰雨天,公交車內為乘客及時提供雨傘,學生及老人上車無零錢或忘記帶錢的,給予免收或下次補交形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并針對城區弱勢群體出行需求,公交公司不斷優化、銜接運行線路,有效的改善了人民群眾的乘車環境。四是開展最美駕駛員推選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安全駕駛、優質服務、愛崗敬業人優秀公交駕駛員遴選,廣泛宣傳先進事跡,樹立行業好形象,傳播行業正能量。
關鍵詞:生態城調研生態城特點對建設生態城的建議生態城建設思路
Abstract: In order to grasp the dynamic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co-city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scientific mode of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eco-city across the country launched a large-scale survey research covers Beijing Mentougou Eco-City, Tianjin Eco City, Langfangeco-City Wanzhuang 18 national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towns. The research covers various eco-city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uilding systems, energy systems, construc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other aspects.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18 eco-city in China,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city recommendations, given the whole idea of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hould take.Keywords: Eco-city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city proposed eco-city construction ideas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ty
引言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反思城市現有的發展模式,探索建設低碳生態城市,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城市是碳減排的關鍵,而城市規劃作為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必然擔負著建設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近年來,隨著生態城概念的提出,國內已有近百城市先后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的規劃,包括上海、天津、重慶、哈爾濱在內的十幾個省市都先后提出了建設生態省(市、區)的奮斗目標。生態城市的實質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的城市化,努力打造“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經濟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
為了掌握我國各地生態城的建設發展動態,科學的提出城市生態規劃的模式,我們對全國各地生態城展開了大規模的調研,調研范圍包括北京門頭溝生態城、天津中新生態城、廊坊萬莊生態城、河南鄭州新田生態城、西安綠地國際生態城、沈陽高坎生態城、北京長興生態城、曹妃甸國際生態城、唐山南湖生態城、山東黃河生態城、蘇州西部生態城、上海東灘生態城等全國18座生態示范城鎮。調研內容涵蓋各生態城的交通系統、建筑系統、能源系統、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并走訪了很多生態城居民,獲得了大量的一手數據,本次調研結果為我國生態城的規劃建設提供了很多參考意見。
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特點
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探索, 到90年代已經形成一套以社會一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理論為指導的相對完整的城市建設理論與方法體系。通過分析調研結果,我們發現,中國生態城市建設具有如下特點:
生態城市建設的地區差異性大
我國地域遼闊, 各地區的自然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社會背景等基礎條件各異, 并形成各自的特點,因此其生態城市建設有各自的側重點和發展策略。各地區生態城市根據當地的地理位置、人文特點、經濟條件,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模式[1],我國的生態城市大體上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技術創新型生態城
以科技創新為主要特點的生態城屬于技術創新型生態城。這種類型的生態城聚集了最有創意的人才,并提供了人才相互交流學習、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平臺及創意轉變為生產力的孵化器。通過這些創新,可以解決很多城市帶來的問題。這類生態城通常在發達國家發展,如由英國人設計、阿拉伯國家準備花費220億美元建造的零排放生態城區。這個生態城區使用了所有我們能想像到的科技,220億美金的造價,只有5萬人居住,其昂貴程度驚人。這類生態城由于代價昂貴,推廣性一般。由于中國生態城市建設起步稍晚,而且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等因素限制, 其建設方法和側重點與國外有所不同,這種類型的生態城很少,目前只有位于江西省的中芬合作共青數字生態城,具有一定的技術創新型特點[2]。
適用宜居型生態城
這類生態城市一般設定居住人口為30萬左右,以實用技術為技術主體,以綠色建筑為建筑主體,以服務業或新興產業為產業主體,以步行、自行車、公交等綠色交通為交通主體,以TOD為主導的土地利用開發模式,以可以復制、可以持續、可以改進為目標主體。這種模式在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具有較大的推廣借鑒價值。我國60%以上的生態城都屬于適用宜居型,包括西安綠地國際生態城、北京門頭溝生態城、廊坊萬莊生態城、河南鄭州新田生態城、北京長興生態城、唐山南湖生態城、山東黃河生態城、蘇州西部生態城、上海東灘生態城等。
關鍵詞:休閑農莊 潛在問題 解決對策
隨著中國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現代城市人越來越熱衷于尋找一個遠離都市喧囂,可以親近自然的地方。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很多地方都興起了一種將旅游業與傳統農業有機融合的休閑方式——以休閑農莊為代表的農家樂旅游。休閑農莊是一種借助鄉村土地、庭院、經濟作物和地方資源為特色,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以為游客服務為經營手段的農村特色經營方式。
諸暨市,地處浙江省中部,是一個以旅游業為主要支撐產業之一的城市,近幾年來,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特色旅游開始悄然興起。截止2010年6月28日,我市目前共有各類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108個,其色村5個,有經營農戶139戶。108個特色村點中,直接與間接從業人員2742人。我們調研小組根據諸暨市農莊發展現狀,收集了大量前期數據,選取了5家具有典型性的農莊發放游客問卷共350份(回收341份,其中有效問卷313份,無效問卷28份,經統計,回收率為97.4%,回收有效率為91.7%。),并對農莊經營者以及當地農民進行深入訪談。在調研中,我們感受到眾多休閑農莊尚缺乏系統化的規劃理論予以科學指導,例如環境污染嚴重,建址存在隱患,缺乏特色建設等等,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國休閑農莊的建設水平,更制約了我國休閑農業快速發展的步伐。農莊要穩定健康地發展,就必須做出合理的規劃。
一、休閑農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農莊規劃缺乏正確引導,忽視生態環保
(1)農莊建造改變土地屬性
據調查,諸暨淀塘畈農莊投入巨資,全力打造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翻越雪山”、“飛奪瀘定橋”、“真人CS”等等,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農莊主忽視了因地制宜的原則,盲目追求設施的高檔化和規模,強行將一部分耕地作為養殖塘,以部分水稻田成為了果園,一部分則改建成素質拓展中心等,通過人工改造雕琢形成的特色農莊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改變了土地的性質。通過改變土地的性質建立農莊,謀求短期的效益,勢必會不利于當地的農業生態環境發展。
“人多地少”、“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休閑農莊發展模式的選擇, 也不能忘記基本國情, 不能損害農業。應以特色農業資源作為依托, 把農業基地建設、旅游產品開發與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有機結合。
(2)經營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山腰間的桔園山莊,在建成之初,園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山水樹之綠渾然一體,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更使桔園山莊名氣遠揚。在果實成熟的季節,許多學校組織小學生們到桔園山莊采摘果實,體驗大自然;一些單位也選擇桔園山莊作為組織活動的理想之地,在體驗農家風味的同時,還可盡享采摘果實之樂,但是,由于游客的日益增多,大量餐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造成山莊的特色果樹受到嚴重的摧殘,綠色植被面積明顯減少。
農莊的建立,在拉動游客消費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對農莊自身和周圍的環境有著不利影響。最明顯的負面影響為周邊綠色植被減少,環境污染嚴重。在對游客的問卷調查中,有57.12%的游客表示休閑農莊最吸引他們的就是優美的風景。
2.農莊選址設計缺少合理性,帶來潛在隱患
(1)交通隱患
淀塘畈休閑農莊位于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區,周邊是農田和村居,距離市中心10分鐘車程,乘車或自行驅車均可直達農莊,其選址的交通條件較好;涼風洞位于王家井鎮十三房自然村西大山的半山腰,公交車下車后需再步行一段距離方可到達,交通條件次之;曉居云霧山莊則位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大山之上,公路盤上而上,崎嶇狹窄,山勢險峻,游客自行驅車前往存在重大交通隱患,一天三班的公交車雖可通達,但交通便捷性相對而言最次。在問卷調查中,近62%和80%的游客對曉居云霧山莊以及里山灣農莊的交通表示不便。
關鍵詞:金融扶貧;綠色信貸;小額信貸公司;政策性金融;政策建議
基金項目:2016年度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精準扶貧下河北綠色信貸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區為例”(201611420003);項目組成員:張亦男、劉璐、李莎莎、連健、左文宇、鄭子偉、李文霞、葛玉珊、王雪祺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金融扶貧下河北農村地區綠色信貸情況調研――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區為例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13日
一、綠色信貸調研背景
河北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區含貧困區縣22個,其中張家口宣化、張北、康保、蔚縣等9個區縣被列入其中。張家口地區位于京津冀蒙交界處,屬環渤海經濟圈,但受多山地形影響,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依托貧困區縣及2022年冬季奧運會背景,我團隊對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及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進行走訪并就張家口地區綠色信貸及金融扶貧發展情況同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并總結分析得出以下具體內容。
二、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業務發展情況
(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張家口分行的綠色信貸業務情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張家口分行目前主要信貸類業務涉及脫貧攻堅、美麗鄉村、綠化造林、棚戶區改造、農村路網及城鎮化建設、冬奧會建設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項目。
1、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信貸類業務具體情況
(1)植樹造林,完善綠化。綠化造林項目指到2022年張家口市森林覆蓋率提高15%,最終達到50%以上。據此農發行計劃每年提供32億元融資支持,4年共提供128億元資金,截至調研時間,2016年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已投入18億元資金開展項目實施,同時仍有10億元資金正在審批中。
(2)“美麗鄉村”計劃。“美麗鄉村”建設從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入手,力求建設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的新農村,是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舉措。張家口市農發行以促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從2015年底開展融資,2016年預計申請30億元資金,截至調研,已投入9.8億元。
(3)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和光伏發電項目。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對脫貧攻堅項目提供信貸融資支持,利用信貸融資推動政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行動并促進光伏發電項目開展。今年起,赤城縣已因地制宜開展光伏農業扶貧,利用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擬建光伏扶貧項目,總裝機規模70.15兆瓦,覆蓋貧困人口2,000人,切實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4)棚戶區改造工作。棚戶區改造項目指將主城區內所有的“城中村”、棚戶區在三年之內全部改造完成。張家口地區的棚戶區改造涉及2015~2020年的6年項目規劃,農發行預計投入約600億元資金提供融資。其中,2016~2018年的三年攻堅計劃涉及2016年改造棚戶區191個、5.1萬戶;2017年改造棚戶區169個、4.4萬戶;2018年改造棚戶區78個、3萬戶。
(5)冬奧會項目支持。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加大在奧運綠化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融資投入,2016年一年預計單方面增加50億元的信貸資金,其中40億元資金已審批通過,首批13.7億元用于奧運場館周邊建設的資金已發放完畢。
(6)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農村路網建設。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依托張家口山區地形及水力資源開展,主要涉及宣化、懷來等貧困縣,預計投入信貸資金20億元。農村路網建設致力于農村交通線路的基本建設,農發行利用資金支持促進農村群眾交通條件改善。同時,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農村路網建設貸款享受PSL(人民銀行質押補充再貸款)利率優惠,貸款成本較低。
2、農業發展銀行信貸特點分析
(1)貸款金額較大,不涉及小額貸款,貸款期限多為中長期。調研得知,張家口農業發展銀行2016年年初發放中長期貸款28億元,截至6月底發放貸款99.6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為78億元。由此數據可看出,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多為大額中長期類,不涉及小額貸款,且短期貸款占比較小。
(2)貸款用途主要為基礎建設及農業發展,政策性明顯。由農發行主要涉及的信貸業務種類,即脫貧攻堅、美麗鄉村、棚戶區改造等信貸項目,可以看出信貸資金多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經濟改善及農戶生活環境改善,政策性明顯。
(3)借款人多為政府及其相關的機構、公司,不對個人放款。由信貸種類及用途可看出,信貸資金主要服務政府的相關政策開展。農業發展銀行對借款人有一定的準入要求,如:“具有國家規定的承擔項目融資或建設的相關資質和能力,財務狀況良好,具有財務可持續能力,上一年末和最近月份資產負債率原則上在80%(含)以下。”因此,其放款對象為政府部門或其他相關機構、公司,并不涉及對個人的信貸放款。
3、農業發展銀行信貸優勢分析
(1)資金來源及還款渠道保障性強。農業發展銀行資金來源和籌資渠道優越于發展同類業務的商業銀行,綠色信貸資金多來源于中央人民銀行的再貸款以及香港地區承銷的海外債券,來源安全有保障。同時,調研得知目前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其信貸還款資金來源于由國家信用擔保發行的債券,受國家信用保障,貸款安全性高。
(2)貸款利率低,受國家政策扶持。貸款利率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基礎,同時受國家政策的支持,其貸款獲得央行3%、省財政廳1%以及市級政府0.9%的利息貼息,資金來源成本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發展銀行開展綠色信貸業務可能面臨的各種壞賬風險。
(二)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信貸調研情況。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和農信)主要致力于為貧困農戶提供小額信貸,以滿足貧困人群的資金需求,通過無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創新型小額信貸服務,緩解農村貧困。
1、中和農信公司信貸業務開展情況。中和農信張家口崇禮分公司開展的綠色信貸業務主要是通過多戶聯保的方式發放小額貸款,每戶資金投放額度為15,000元。對于農村偏遠地區提供上門服務,放款效率較高,一般審批通過后兩天內即可得到所貸款項。同時,中和農信公司依據當地社會特征采用三家聯保貸款的方式,由已婚婦女主要負責,同時結合分配到各個村的業務員依據對當地農戶及地區的了解進行的貸款發放考察,共同為貸款收回提供安全保障。
2、中和農信公司信貸特點分析
(1)信貸金額較小,貸款期限較短。調研得知,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2016年度截至6月底,實際發放貸款金額為429萬元,其中西灣子鎮發放108萬元,清獅白113.5萬元,石嘴子鄉86.5萬元,高家營121萬元。由此可知其貸款多為小額,貸款期限多為短期。(表1)
(2)貸款對象為基本農戶個人,尤以女性為主。中和農信貸款對象主要為農村的農戶,且家庭中主要負責接觸和處理貸款事項的主要為女性,由調研得知,中和農信的貸款對象95%為女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貸款的合理運用率及還款安全程度。
3、中和農信公司信貸優勢分析
(1)利率受政府補貼,降低信貸成本。由于國家扶貧基金會的資金支持,農戶貸款利率為12.5%,同時享有1%的利息減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貸成本。
(2)信貸發放、管理體制安全有保障。信貸管理資金由總部籌集,業務人員由貧困地區當地人員擔任,由總部進行后期培訓,這樣充分保證信貸人員對信貸地區真實情況的了解,保障了發放款項的安全性和對貸款使用的監督,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和款項使用不當造成的不良貸款損失。
三、張家口市綠色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統一的部門溝通機制。綠色信貸扶貧涉及多方面政府部門機構,如環保局、水利局、城建部門以及和中和農信相聯系的中國扶貧發展基金會,而目前各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共享機制不夠透明,信息共享不夠及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信貸資金的發放和使用。
(二)信貸產品創新水平有待提高。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依據地區特色開展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及重大水利項目建設;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的農村地區特征涉及多戶聯保,女性負責的貸款方式,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張家口地區在綠色信貸扶貧上的產品創新性。但部分信貸產品仍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和固定化特征,不利于綠色信貸扶貧政策的長期發展。
(三)職工趨于老齡化,高學歷人員占比較少。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有員工301人,平均年齡為46周歲,其中大專以下學歷有110人,占比約37%;大專學歷有169人,占比56%;本科學歷有22人,占比約7%。由此看出,張家口市農業發展銀行職工年齡趨于高齡化,而本科學歷人員占比較低,急需高素質青年人才的注入。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的人員數量較少,信貸員主要為30~40歲左右的女性,青年員工數量也較少。
(四)信貸資金的服務范圍缺乏多樣化。目前,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支持綠色信貸扶貧發展的資金所用范圍存在一定的極端分化現象:農業發展銀行信貸資金數額較大,期限較長;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的信貸資金數額較小,期限多為短期。上述資金用途分布導致中等水平的綠色信貸資金供應存在缺口,不能滿足綠色信貸資金需求。
(五)綠色信貸資金占比有待提高。根據調研分析,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和農信崇禮分公司所投放的信貸資金并不是全部用于綠色經濟發展,對“綠色信貸”的體現不夠充分,所投放的資金的具體運用方式不夠明確和具體,使得真正滿足綠色信貸、脫貧扶貧要求的資金占比較小,不能充分實現金融扶貧和綠色經濟發展。
四、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監督管理機構。綠色信貸部門應定期不定期開展綠色信貸的全面評估工作,將綠色信貸執行情況納入內控合規檢查范圍,建立綠色信貸考核評價和獎懲體系,公開綠色信貸戰略、政策及綠色信貸發展情況。
(二)加強綠色小額信貸激勵措施。當地政府部門應積極鼓勵綠色信貸的發展,并拿出實質性的獎勵措施,對綠色信貸業務開展良好且產生較大生態效益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實施獎勵,并就此形成長效機制。
(三)信貸產品創新機制,完善機構設施及人員配置。采取相應措施調動政策性金融機構積極性來開展綠色信貸業務,促進適合該地區農戶和微小企業特點的綠色信貸產品開發,并建立專門機構開展此業務。加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吸引優秀人才,改善機構硬件及軟件設施,從而提高服務效率,形成高效便民的借貸機構。
(四)提高綠色信貸資金投放在扶貧工作中所占比重。政策性金融機構應了解貧困區域內的生態經濟發展情況,采取相關監督保護措施,確保所投放的資金用途不違背綠色發展的初衷,提高綠色信貸資金在整個貸款額度內的比重,充分體現金融扶貧工作的“綠色信貸”理念。
五、總結
綠色信貸作為一種有效的扶貧和環保手段,對我國目前經濟、環境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盡管目前綠色信貸的發展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不能因此否認綠色小額信貸的發展趨勢。綠色小額信貸的發展需要我們從具體實際出發,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促進扶貧、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友好發展做出貢獻和借鑒。
主要參考文獻:
[1]曾慶芬.信貸配給與中國農村金融改革[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27.
[2]胡蓉.國際綠色小額信貸的發展經驗以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證券期貨,2013.
[3]Wen Hsieh.Green Investing[C].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4]董玉華.綠色信貸?綠色金融文化與環境內生型綠色經濟[J].農村金融研究,2008.2.
關鍵詞:互聯網+ 快速公交BRT 發展現狀 微信
中圖分類號:U2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212-02
1 調研情況
調研BRT一號線調度員、售票員、市民以及金華BRT快速運營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金華行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和交通運輸服務中心負責人。
針對金華市民對金華市BRT了解程度設計了一套調查問卷,采用電子和紙質兩種方式發放,共回收有效問卷147份。
1.1 快速公交BRT一號線調度員
BRT調度員的主要工作是對BRT及其司機的調度。每天早上5點半到辦公室開始做準備工作,6點準時安排駕駛員發車,晚上10點下班,每月休息1、2天。據悉,金華市BRT一號線全程15.5 km,正常情況下單程駕駛只需30 min。每完成一次單程都要回到浙師大始發站充電,每次充電需7~8 min。金華BRT平時日均客流量為1~2萬人次,周末、節假日日均客流量則達到3~4萬人次。BRT一號線人流量比較多的路段是:江北人民廣場―江南八一南街和李漁路交叉路口。金華十五中、金華五中、浙師大附近客流量也較大,主要以學生為主。
問及BRT與普通公交的區別,調研員提出了以下幾點。
(1)BRT準點發車,準點到站。
(2)BRT的車次班次安排更加密集,乘客等車時間短。
(3)BRT速度更快。
1.2 BRT站臺售票員
據了解,BRT站臺與普通站臺相比安全系數更高,為老弱病殘人士候車提供了方便。除了更安全這一特點以外,有關部門在BRT站臺上設置了自動販賣機和BRT站臺文化館,給金華BRT線路上增添了一抹色彩,體現了BRT站臺文化。
據悉,BRT公交設立了多種購票方式,除了傳統的投幣購票和刷公交卡購票外,還新增了微信購票這一方式。這種購票方式解決了市民朋友需要坐公交車卻沒帶零錢的尷尬,也呼應了總理提出的互聯網+概念。打造“全國首條流動商業街”,利用BRT站臺進行線下展示,線上購物,形成新的經濟增長。
1.3 市民
金華市民對BRT較為滿意。BRT的舒適環境在提高市民的滿意度過程中占了較大優勢,等車時間短,路上耗時短,WiFi覆蓋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民對BRT的好感。但是,市民對金華BRT全國首條商業流動街的認識還較為欠缺,流動商業街的使用程度不高。BRT的發展獲得了一定的社會認可,但仍需要通過宣傳推廣等方式,來提高社會的認可度。
1.4 BRT快速運營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金華BRT站點設有獨特的圖書漂流點,乘客可以在BRT站臺免費閱讀書籍。這是由金華市文廣新局和金華新聞網合辦,迎合金華市的“書香滿城,愛心接力”活動。實現捐一本書,圓一個夢的美好愿景。
1.5 金華行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
金華市BRT目前開通了1、2號線,均在商業較繁華的地帶。他們利用BRT站點打造流動商業街,將乘客變成顧客,利用流動的顧客,在線上形成流動商城,線下在各個站點為商家打造“一站一館一情”的商業模式,讓市民利用等車的碎片化時間了解商家的產品信息,坐上BRT就可以在金華行線上商城自主下單,下車之后即可到附近的商家提貨這樣一種電商新模式。
1.6 交通運輸服務中心負責人
金華市交通運輸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金華市快速公交BRT整體路線規劃是將BRT為主和普通公交為輔相結合,構造“三縱兩橫一環延伸”的交通網絡。3、4號線路線選擇時則會公開征求市民意見。
2 發展現狀
2015年12月26日正式運行的BRT二號線打開了金華市東西向的城市框架,帶動婺城新區和金東新區的經濟繁榮,方便兩個新區的百姓出行,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BRT代表金華市城市交通骨架,普通公交代表交通枝干,金華交通形成了以BRT為主導,普通公交為輔助的城市交通網絡,打開了城市框架。
對于前期調研中,交警反映的從高鐵南站轉車到金華站坐火車的客流量較大的問題,相關部門表示從高鐵南站到金華站已有普通公交,對于增加BRT的線路他們也在積極地推動。目前來看江南已有一條東西方向的BRT線路,如果江北再增加一條就會打通整個金華的交通,對于此事有關部門表示也正在考慮策劃當中。
金華BRT在時間間隔的安排上根據實際客流合理設定,BRT一號線根據每天客流量,間隔時間科學地設定為3~5 min一班。當然,間隔的時間也根據實際客流量有所改變,高峰期時的時間間隔為3 min一班。
提供便捷公交信息的微信公眾號“金華行”推送的“年貨節”活動在BRT一號線各站點上線以來,半個月銷售額已經破百萬。“年貨節”期間主要銷售干貨、海鮮、酒水飲料等產品,并在線上流動商城推出干貨禮包。企業單位選購產品,可直接在“金華行”線上流動商城下單,并通過自提或者郵寄方式提貨(企業線上團購新模式)。另外,郵政速遞與其合作,實行江浙滬包郵,送貨到家。
當然,BRT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堵車問題。由于高峰期與非高峰期私家車允許駛入BRT專用車道,自行車、電瓶車占道,造成了不同時段不同程度的堵車。BRT是新能源交通,堵車時間太久則車輛亟需臨時充電補充電量,從而導致延誤班次,而這個問題需要交通局等相關部門出策化解。二是公共出行不文明現象。部分乘客倚靠在安全門上,車輛進站后安全門打開,這些乘客很可能會因失去支撐物而摔倒,所以,就需要呼吁市民朋友們能做到文明乘車。
3 發展前景
在互聯網時代,公交作為傳統企業也在尋找轉型、跨界的方式。“金華行”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以便民利民為宗旨,為市民的出行打造一個快速便捷的平臺,依托坐公交、借自行車、租大巴等等出行方式,更推出線上商城等便民利民的服務。比如:現在依托BRT一號線的線上流動商城,接下來也會在二號線沿線開拓新業務,如,依托沿線的眾多樓盤資源,組成看房團、房產商業街等等。未來隨著3、4號線的開發,將會推出更多不同的具有線路特色的平臺。
“年貨節”之后,微信公眾號“金華行”將正式成立線上商城,在實現商家平價銷售、薄利多銷的情況下,為消費者帶去更多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借助這一全新的電商平臺形成三方共贏的局面。
金華作為十大宜居城市,環境是十分重要的。金華BRT是純電動綠色公交,每百公里用電120°,與傳統用油公交相比,每百公里成本將節約至少50元。并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噪音污染也將大大減少。在環保力度日益加強的今日,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根據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總體部署,堅持“公交加慢行”的城市出行戰略,以高品質、高效率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為宗旨,以建設快速公交系統為突破口,將公共交通提升到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政府提倡公交優先,大力發展快速公共交通,加上市民的支持,金華城市快速公交的發展大為可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