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保護野生動植物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此大的工程,在施工期間會對風景區水生生態產生一定的影響,筆者在實地調研后對疏浚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后對風景區水生生態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消減措施,為工程的方案論證、環境管理和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 施工期對浮游生物的影響分析
1.1 浮游植物
在航道整治階段,水中疏浚挖泥、拋投等作業引起局部水域水質渾濁,將導致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不利影響,降低局部水域內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也會使以浮游植物為餌料的浮游動物在單位水體中擁有的生物量相應減少。總體來看,項目施工可能使局部水域的浮游生物的種類和密度有所降低,但是對其數量及種群結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對物種正常繁衍基本沒有影響。施工結束后,不利影響即可消除。工程實施對浮游動物影響的程度不大。
1.2 浮游動物
項目建設對浮游動物最主要的影響是水上施工擾動水體,造成水體懸浮物濃度增加,從而影響浮游動物攝食率、生長率、存活率和群落等,根據有關實驗結論,水中過量的懸浮物會堵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的食物過濾系統和消化器官,尤以懸浮物濃度達到300mg/L以上、懸浮物為粘性淤泥時為甚,如只能分辨顆粒大小的濾食性浮游動物可能會攝入大量的泥砂,造成其內部系統紊亂而亡;如水中懸浮物濃度的增加會減少多種溞屬和其他枝角類的攝食率、生長率和競爭能力。施工活動造成底質中沉積的營養鹽及重金屬物質的釋放,這將直接影響工程附近區域浮游植物的分布和數量,從而間接影響浮游動物的分布和數量。
考慮到施工一旦結束,懸浮物的影響也隨之消失,同時浮游植物具有普生性,其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工程水下施工對浮游植物的影響可得到很快的恢復,對其多樣性的影響較小,且都是暫時性的,在施工結束后一段時間,隨水體自凈能力恢復而得到改善,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復到施工前的水平。
2 施工期對底棲生物的影響分析
底棲生物是水域水生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水生生物類型之一,由于底棲生物活動能力低,其生存受環境變化影響比較明顯。在疏浚開挖、碼頭水工建筑物建造過程中,開挖區域和碼頭區域的底棲生物類群中,活動能力較強的底棲生物、魚類等在受到驚擾后,大多數會逃離現場,少部分來不及逃離的則會被掩埋死亡。活動能力差的底棲生物將被覆蓋死亡。工程的疏浚、拋投等施工行為直接改變了原住底棲動物的生活環境,從而對其種類、數量、分布產生一定的影響。
3 施工期對魚類的影響分析
擬建項目施工過程中對魚類的影響,主要影響是施工期懸浮物的增加破壞水質,懸浮物將在一定范圍內形成高濃度擴散場,懸浮顆粒將直接對魚類造成傷害,主要表現為影響胚胎發育,懸浮物堵塞鰓部造成窒息死亡,大量懸浮物造成水體嚴重缺氧而導致生物死亡,懸浮物有害物質二次污染造成生物死亡等。通常認為,成年魚類的活動能力較強,在懸浮泥沙濃度超過10mg/L的范圍內成魚可以回避,施工作業對其的影響更多表現為“驅散效應”。工程施工安排在枯水期進行,施工所在地多為或淺水區域,此時魚類多進入深水區域。因此,施工階段不會對作業江段的魚類帶來較大的影響,其主要影響是改變了魚類的暫時空間分布,不會導致魚類資源量的明顯變化。
4 施工期對重點保護水生生物松江鱸魚的影響分析
根據松江鱸魚的分布及遷游,以及鴨綠江流域的水文特征,松江鱸魚在丹東市鴨綠江河段可將其分布范圍從太平灣水電站到江口的這一段鴨綠江分為上游、中游、下游、江口和沿岸海域五個區域。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疏浚施工會造成局部范圍內水體含沙量和混濁度增加以及沖刷引起的底泥變化,將對施工區鱸魚生長帶來一定的影響,局部范圍破壞了松江鱸魚的生境。根據松江鱸魚的遷游規律,在浪頭鎮江段出現的時間是4~11月,大規模洄游集中在4月份和11月份,項目將于2011年11月開始施工,將在2014年3月完成,由于本項目的施工長度較長、涉及的范圍較廣,又涉及到松江鱸魚的主要育肥場所,故將對松江鱸魚產生影響。因此提出在施工期要考慮減輕對松江鱸魚尤其是幼魚的影響。
5 不利影響減免措施
根據區域環境特點,本項目水生生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分為防治措施及管理措施,包括調整相關施工安排避免影響水生生物洄游、疏浚泥沙處置、植被恢復措施、野生動植物保護措施和補償措施等等。在采取了相應措施后,施工造成的不利影響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補償和恢復。防治措施指在主要魚類繁殖期不進行疏浚、傾倒作業,施工期避開魚類洄游季節。在進行水下勘探、施工作業時對漁業資源有嚴重影響的,作業單位應當事先同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采取措施,防止或減少對漁業資源的損害。管理措施指采用先進施工工藝、方法及設備,建立魚類臨時救護機制,對施工區內發現的珍稀保護魚類及時進行暫養或放歸。施工中若發現有珍稀水生生物,應立即停止施工,報告當地的漁業及環保部門,由專業部門進行處理。施工結束后,產生的卵石、泥沙、石渣等應運到符合要求的棄土場及拋棄區域放置。嚴禁在魚類產卵場、魚類索餌場、越冬場以及自然保護區傾倒工程拋棄物或設定拋投區。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機構要注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培育,做好施工期間風景區環境污染的監管工作;施工方應制定一個保護、保證措施。在設計、施工、生態修復等各個環節統籌安排,文明施工,減少對風景區的影響。此外、建議丹東市政府強化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和管理機構對該工程施工過程的監管作用;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機構要注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培育、盡快修編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編制重點區域詳細規劃,加強對航道工程項目施工期間,運營期間進行監督管理,督促落實項各項減弱不利影響的保護措施,盡量減少由于工程施工,運營對風景區環境的破壞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