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消費主義的壞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通貨膨脹 成因 防護
通貨膨脹的特點是流動性過剩,源自內在經濟機制失衡。過剩,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基本含義就是失衡。在貨幣流通失衡的情況下,有些人感覺錢太多有些人感覺錢太少。一種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書定義的觀點是,通貨膨脹屬于成本推動型結構性通脹。
一、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仲大軍教授認為: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些年里我國實施過度的重商主義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動員全球的資源涌到中國來,壞處是中國的資源和國民財富大量廉價流失,發展的結果被外人所利用。
中國社科院的金融學專家李楊指出,通貨膨脹的特點是流動性過剩,源自內在經濟機制失衡。過剩,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基本含義就是失衡。在貨幣流通失衡的情況下,有些人感覺錢太多有些人感覺錢太少。一種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書定義的觀點是,通貨膨脹屬于成本推動型結構性通脹。所謂結構性通貨膨脹,就是說不是貨幣普遍貶值,而是一部分商品大幅度漲價;成本推動型的含義,就是商品漲價不是因為市場需求出現異常增長,而是因為商品成本現意外增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也是主張成本推動論。
而第二第三產業的成本提高主要是初級產業以糧食為龍頭的食品價格上漲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的為重要因素。糧食價格的上漲,已經成為影響2008年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因素。2008年糧食價格上漲較2007年仍繼續:第一,全球糧食供需仍較緊張。導致國際市場糧油價格的上漲,這是對我國糧食價格上漲將繼續產生直接影響。第二,近兩年我國糧食雖然增產,但工業用糧也大幅增加。
從目前的糧食供求關系上看,我國糧食供給還沒有達到明顯供大于求的寬松狀態,僅僅是偏緊狀態下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糧食供求的結構、時間和空間上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別是南方產糧大省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災,將影響夏糧產量。根據國內外糧食供求的變化情況分析,國內糧食供求仍然處于緊平衡狀況。
二、通貨膨脹對經濟穩定造成的嚴重影響
通貨膨脹對當前中國民眾的生活和經濟發展至少有三大危害。首先是它將使得中國已經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結構更加不平等。通貨膨脹會降低消費者的實際生活水平,但是通貨膨脹對低收入民眾的生活的沖擊最大。土地、資本和其他財產所有者可以在輪番漲價的通貨膨脹中通過提高土地和產品的價格來降低通貨膨脹損失,甚至在通貨膨脹中獲得一些收益。由于低收入民眾只有工資收入(或者養老金收入),而工資收入的增長不僅總是在落在通貨膨脹之后,而且上漲的幅度也比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這種情況在勞工權利缺乏的中國更加明顯。
通貨膨脹的第二個危害是它給投資和消費帶來的巨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將使得中國本來已經扭曲的經濟結構更加扭曲。商品的價格應該是市場對生產者發出的信號,生產者根據這個信號來掌握市場對自己產品的需求,從而相應地提高或者減少生產規模,以保證各種社會經濟資源能夠得到更好地運用。但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一種商品價格的上漲,并非是由于市場的真正需求的上漲,而只是由于生產者的投機沖動或者消費者對價格進一步上漲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個生產者都能掌握市場的全面信息,因此這種由不確定性帶來的投機和恐慌很可能推動沒有根據的進一步的投資沖動。
第三,通貨膨脹將阻礙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降低中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從生產者的角度看,在一個通貨膨脹時期,最簡單的牟取利潤的辦法就是漲價;而且是爭取自己的產品以更快的速度漲價。雖然到頭來輪番的價格上漲將沖銷自己產品漲價所帶來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但是如果不漲價損失則將更高。
三、對通貨膨脹的預防措施
面對這些因通貨膨脹對經濟產生的不良影響,在現在的情況下,雖然控制危機保持經濟穩定健康增長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但是在保增長的同時,必須預防因過度投資引發的通貨膨脹。
首先,制定適當的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真確處理抑制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促進物價漲幅低于經濟增長率。保持貨幣供給基本適度,貨幣供給既要有利于控制物價上漲,又要促進經濟增長持續發展。改革金融宏觀調控方式與方法。金融宏觀調控要從直接調控為主轉為以間接調控為主。中央銀行要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在貨幣供給控制形式上又送有緊,實行預調,微調,防止經濟增長起伏過大,要充分發揮信貸政策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的作用,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支持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
其次,中央銀行必須對存款金制度進行改革。要逐步回復存款準備金支付,清算和作為貨幣總量調控工具的作用。改變國有商業銀行一方面一較高比例向中央銀行交付準備金,保留預付金,另一方面有向中央銀行大量借款的現象,理順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資金關系,增強商業銀行資金自求平衡的能力。
第三,必須深化我國利率管制體制市場化改革,最終建立以市場資金供求為基礎,以中央銀行的基準利率為核心的市場利率體系。
參考文獻:
[1]何慧剛.我國中央銀行的貨幣沖銷政策[J]:效應、制約因素和對,.2007,(8)
[2]蘇明.政府財政投資的定位及其投資方向和重點(上)[J].湖北財稅,2003年第2期
(重新定義商業的未來)
作者簡介
亞歷克斯·斯特凡尼,他是歐洲最大的共享企業JustPark的創始人和CEO。得益于寶馬風險投資和指數創司的支持,JustPark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共享泊車平臺,用戶超過了100萬。
他是最先的科技加速項目(tech accelerator programme)——科技之星(TechStars)的導師。斯特凡尼和他創辦的JustPark已經被ABC、CNBC、NPR、BBC、《金融時報》《連線》《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廣泛報道。
內容簡介
《共享經濟商業模式:重新定義商業的未來》主要講的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人們已經通過共享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從汽車到電鉆,甚至時間,從而獲利年均超過26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數值將達到1500億美元。《時代周刊》稱之為“改變世界的十大創意之一”。
目錄
推薦序一/I
推薦序二/III
推薦序三/V
前言價值10億的粉紅色胡須/VII
第1章 新興經濟的締造者
什么是共享經濟/ 005
兩種共享模式/ 009
劃分界限/ 009
當共享不只是共享/ 010
其他經濟模式/ 012
共享平臺上的商業會更好嗎/ 014
記得如何共享/ 015
世界城鎮廣場/ 017
互聯網:擁有共享的基因/ 019
智能手機,讓重新考慮消費方式成為可能/ 020
共享2.0:社交網絡/ 021
填補社會真空的在線社群/ 022
厭倦了獨自占有/ 024
經濟衰退:破產和共享/ 026
人性化品牌的優勢/ 027
人口密度與資產價值的平衡/ 029
“共享”的“環境驅動程序”/ 030
無處不在的協同消費/ 031
一個超級實用主義者的社群世界/ 033
法國非營利全球性共享社區──OuiShare / 034
利己共享經濟建設/ 036
第2章 我們:利己共享者
21世紀的“工蜂”/ 041
賺錢是每個人的天分/ 042
賦權/ 043
產消者:互惠動機/ 044
新類型特色產品/ 046
房地產:將空間利用起來/ 048
另類房地產/ 050
房地產:省錢/ 051
省錢之余的別樣體驗/ 052
汽車共享的吸引力:節約便利/ 054
拼車/ 055
各種交通工具/ 058
打開你的衣櫥:衣物共享/ 059
家居及學生用品共享/ 060
食物分享/ 061
普利茅斯街之外/ 063
借貸平臺/ 064
共享技能與服務/ 065
時間就是金錢/ 066
共享的相關須知/ 068
共享是充滿風險的商業模式嗎/ 069
特定行業的風險/ 070
第3章 共享型企業的創始人給你的10則經驗
RelayRides創始人謝爾比克拉克/ 075
Poshmark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馬尼什錢德拉/ 078
Yerdle創始人兼執行總裁安迪魯本/ 081
JustPark創始人兼首席采購官(CPO)安東尼埃斯基納
齊/ 083
ThredUp創始人兼總裁詹姆斯雷哈特/ 086
Zipcar創始人羅賓蔡斯/ 088
Zopa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吉爾斯安德魯斯/ 090
Fon創始人兼總裁馬丁法薩夫思奇/ 092
Airbnb聯合創始人南森布萊查扎克/ 094
BlaBlaCar拼車網創業三劍客/ 098
共享經濟領域是否對你足夠開明和寬容/ 101
第4章 投資者:40億美元的所有賭注全都押上了
眾多的精明資本/ 110
生活負債表/ 112
共享經濟的市場魔力/ 114
弗雷德威爾遜與聯邦廣場風司/ 115
更多市場能手/ 117
城里的新寵兒:股權眾籌/ 119
股權眾籌:怎樣籌?為何籌/ 120
個人投資有風險,基金不投資有風險/ 122
債權眾籌/ 124
獎勵眾籌/ 126
不放棄股權的眾籌/ 127
Kickstarter和一群追逐者/ 129
風投資本:緊隨大眾的腳步/ 130
對眾人投資/ 132
大資產投資/ 133
風險警示/ 135
“購買—共享”模式/ 137
第5章 公司:憤怒、恐懼,然后融入
每家公司最大的恐懼:無關緊要/ 145
音樂產業:傳統商人的教訓/ 147
汽車產業:引路人/ 148
酒店業/ 152
銀行業/ 154
應對策略/ 157
共享經濟公司擴張時會引起脫銷嗎/ 166
當個人發展成公司/ 167
第6章 政府:共享經濟中的監管者
處于困境……走出困境/ 173
專屬共享新興公司的詞匯:顛覆/ 174
人們想要什么,就給他們什么/ 175
一則關于顛覆的故事:當出租車糟透時/ 177
優步所面臨的全球沖突/ 178
共享交通服務中更多的沖突/ 181
書和漢堡包/ 182
P2P金融監管:快速突破/ 184
Airbnb的窘境:紐約傳票和反擊/ 185
不要招惹火蟻/ 188
運動團體/ 189
如何擊敗監管:迅速發展強大/ 191
透明世界需要輕度監管/ 193
自我監管和豁免/ 194
監管2.0 / 196
建設性接觸/ 197
使用技術自由化/ 199
關鍵時刻方顯共享經濟的英雄本色/ 201
自我監管,做到合理謹慎/ 202
后記 我們要共享未來嗎
我們可以填補鴻溝嗎?來自愛爾蘭的啟示/ 205
更多的人,更多的共享:不管自愿還是被迫/ 206
新的社交網絡:信任與聲譽/ 207
社會價值的轉變:形成和消亡/ 209
經濟再度繁榮時的共享行為/ 211
為經濟增長而共享/ 212
為經濟穩定而共享/ 213
衡量共享經濟的新標準/ 215
共享經濟的犧牲者/ 216
富裕而強大的勝利者/ 218
協同2.0版/ 219
下一步做什么?下一步該往哪里去/ 220
共享能使我們感到幸福嗎/ 223
這才是共享經濟的第二天/ 224
八分好處,兩分壞處/ 225
譯者后記/227
友情鏈接/231
后記:
解析新天
在我們對新天品牌狀況進行研究時,遇到了這樣一種情況:很多消費者只有在我們提示“張梁廣告”時才會聯想到新天。面對這種“叫好不叫座”的態勢,新天該如何去梳理已有的品牌資源,并讓新天的品牌能夠凸現和出彩呢?這是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新天品牌和該品牌所涉及的行業做一些分析。
一、分析葡萄酒行業
首先,我們對這個行業和產品特性做了一些了解和分析。其基本情況如下:
1.葡萄酒作為西洋舶來品.其西洋化的消費價值觀,在潛意識中影響著中國主流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盡管一飲而盡式的喝白酒習慣經常會出現在飲用葡萄酒的場合,但消費者會以自嘲的方式去解釋與正統的品嘗葡萄酒行為的差距。
2.盡管葡萄酒有著較高的市場增長空間,但仍處于社交、節慶型白酒和大眾日常消費性啤酒市場之間的補缺型市場,這是一個由小眾向分眾發育的市場。另外,新天以所謂“1+1”捆綁銷售的模式在獲得了短期的市場效應后,其產品價值迅速萎縮,這引起我們對這種大眾定位模式的懷疑,也引起我們對新天傳統做法的反思。事實上,對這個問題的最終判斷要看消費者的最終決定和企業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說,要從戰略的層面來解決這個最為核心的品牌主張問題。
3.由于葡萄酒市場受飲用場合的限制和傳統價值取向的左右,使其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層次、社會地位和性別取向的特征。但在新天的品牌主張中,沒有很明顯地體現出這種趨勢和特點。
4.實際上,葡萄酒還是情感、社交、商務、喜慶等方面的感性媒介,其價值核心是對身份、品位和文化的一種訴求。因此,品牌塑造與傳播才是關鍵。但是,新天的品牌沒有很好地在“海、陸、空”的配合和協調下進行傳播,以至于在傳播的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脫節現象,落地也不夠明顯。
5.葡萄酒的產地、釀造商、年份和品種仍然是支撐品牌產品的核心價值,但由于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專業知識認知的局限,這給一些廠家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對年份和酒莊等概念嚴重濫用。在新天的內部調研中,很多管理者認為新天葡萄酒在口感和品位上是國內最好的,并一直沉迷在產品價值的喜悅中,這與市場和消費者的認知是不一致的。
6.目前,葡萄酒市場處于高成長中的前期階段,大量的品牌競爭局面造成了產品同質化的趨勢,尋求品牌價值的差異化定位、訴求將是區隔品牌的重要基礎。
7.中國葡萄酒的消費者缺乏購買經驗,并屬于非經常性購買,因此這些因素導致了消費者在購買時較為感性。但由于消費者又身處于缺乏產品知識和購買經驗的市場環境中,因此又導致了消費者在購買時更傾向于選擇老品牌、知名品牌,以期獲得質量的保證。
8.在商超渠道中,消費者購買葡萄酒的個性化需求還不明顯,但會受直觀的廣告、產品包裝、定價和導購等因素影口向。而在餐飲渠道,對品牌、年份和口感更為看重。
9.在中國市場,將電視廣告投放在國家主流媒體,就等于擁有了品牌實力和名牌的身份證,并對消費者的心理能起到重要的暗示作用,尤其對經銷商的影響最大。
二、分析新天品牌
另外,我們還需要對新天品牌的發展做一個回顧和分析。
新天葡萄酒作為產業的后來者,其切入市場的銳氣可嘉――廣告的大制作、主流媒體的大投放和市場渠道的大布局,這似乎更像是快速消費品的快速投入、快速產出和消費者快速食用的海量分銷模式。事實證明,葡萄酒市場的品牌培育和消費增長,與新天前期廣告的投入和產出模式形成了矛盾。具體分析如下:
1.由于快速釋放產能壓力的現實需要,在銷售沒有形成突破的情況下,新天國際酒業選擇了普及化的市場定位――讓老百姓喝得起。希望通過產品的低價策略、捆綁促銷等手段,在現有渠道壁壘過高的情況下,利用商超渠道實現快速分銷。但事實證明,打“民牌”和“走低價”是有問題的:一是違背了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現實發展階段,二是背離了葡萄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主流價值,三是與初期“張梁廣告”的高端定位的價值訴求形成了巨大反差,巨星帶來了快速的品牌初期認知(這種成本似乎太大了),卻沒有形成新天品牌價值的堅守。這是新天葡萄酒的品牌價值訴求與低價產品形象形成背離的最根本性原因。
2.品牌傳播的連續性要求與市場銷售的波動性沒有形成協調和平衡。由于廣告投放的大起大落、虎頭蛇尾,使新天品牌的最關鍵成長期缺乏最好的關愛和支持。主要表現在一些終端上基本沒有任何支持性的投入,品牌在其成長過程中由于缺乏精細、持續地維護,進而顯得有點青黃不接。
3.事實上,更大、更寬泛的品牌主張往往容易與產業價值脫節,最終造成傳播資源的浪費。“新天,新生活”的品牌訴求是一個遠大的品牌使命和價值理想.是否可以成為新天集團(新天國際酒業的母公司)的品牌(農業和地產)主張尚可探討。但作為新天葡萄酒品牌的訴求就值得商榷。作為一個產業的后來者,只有削尖了品牌的價值訴求,才能形成差別化的競爭能力(當然,除非企業具有驚人的財力進行連續性地傳播投入)。由于新天葡萄酒尚處于產品營銷階段,一切品牌主張都必須與核心產品的核心價值要素相協同,還必須與目標消費者的品牌認知、產品認知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形成有效地市場銷售。
4.品牌建設在深具感性化的葡萄酒行業尤為重要,除了產品自身的硬件,品牌力幾乎是市場成敗的關鍵所在。實現品牌運營的成功,是在貫徹正確的價值方針情況下.發揮營銷系統的整體運作、同步執行的結果,而不僅僅是一個策劃和一個廣告片所能完成的使命,新天國際酒業的品牌傳播最遺憾的是:線上和區域市場線下的傳播、公關廣告傳播、渠道終端的促銷和形象建設不同步、不平衡,也不統一。
5.品牌雖然是市場營銷的關鍵工具,但其內涵與企業的文化價值和哲學觀是密切相關的,它不僅僅是商業利益的表述,更是企業與員工、企業與渠道商、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傳媒等方面的利益與承諾的價值體現。顯然,新天國際酒業在市場的品牌建設中、在新天文化的傳承實踐中,這些都顯得有些薄弱。
6.新天國際酒業擁有著許多競爭者所可望而不可及的地緣、人文、歷史等厚重的品牌商業資產,但坦率地講,新天國際酒業應用的還不夠到位。
7.目前,新天國際酒業擁有新天葡萄酒、尼雅、瑪納斯、西域、印象等品牌,但從單一品牌到復合品牌都是在分頭作戰。表面上看,高覆蓋的產品線、多渠道的策略、別出心裁的命名區分會帶來市場通吃的好處。而實際上,卻嚴重地分散了線上品牌傳播的微薄資產,造成單品銷售貢獻率低。同時,新天的品牌認知度和記憶度也因此下降。另外,由于“張梁廣告”的強勢形象和
新天的弱勢內涵反差過大,最終加重了消費者在渠道終端的低認知度。
8.新天葡萄酒產品線拉的太長,造成在任何渠道都沒有形成優勢。而區域價格政策實施還帶有隨意性,導致渠道間的價格偏差較大。
9.產品體系欠缺內在的連續性和傳承性,缺乏明確的產品發展戰略。表現在戰略的理念和執行層面的脫節。
10.新天葡萄酒在餐飲業沒有主打產品,雖然黑標壁畫和尼雅具有一定的市場認同度,但沒有形成獨有的品牌傳播,而且在渠道的產品包裝識別上還沒有固定下來,這對培育消費者的忠誠度極為不利。
11.為了節約包裝費用,瑪納斯1+1、新疆紅等從塑料袋包裝到紙盒包裝,再到塑料環包裝,又到塑料袋贈送,一直變化不定。以至于包裝質量不穩、形象受損,市場銷售也因此低落。
12.在2005年,雖然新天國際酒業營銷總部在原有混亂的產品線上進行了梳理,也有了很大地進步,但由于對西域,尼雅、黑標壁畫、印象和瑪納斯等品牌難以取舍,結果依然是品類林立、定位重疊和價格重疊。新天國際酒業共有系列。43個品類。而長城(沙城)根據價格分類只有四大類、25個品種;華夏長城根據價格分類有五大類、26個品種(銷量很大);煙臺長城有四類、10個品種;張裕有四大類、16個品種;王朝只有四大類、7個品種。
新天未來
基于以上的了解和分析,并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后,我們對新天的品牌戰略做了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現將這個過程中的一些研究和設想,用三個問題的形式來說明。
一、如何理解戰略導向
在我提出的“營銷變革管理”的理論中,我提出了超越傳統的以戰略為導向的營銷變革。為此,我用下面這個簡單的圖表來說明當今營銷理論的變遷:
這說明,戰略導向是在產品(企業)導向、客戶導向的基礎上,并且是在營銷思維方面一個質的躍升,也就是在傳統的產品或者企業(向內為主)、客戶選擇或者體驗(向外為主)方面的整合和跨越,這三者的關系是共生的關系,而不是相互脫節的關系。
在新天品牌定位方面,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就是新天品牌如何訴求?
在現在的新天品牌訴求中,“新天,新生活”是其品牌的主張點,但新天作為一個多元化的集團公司.新天集團有很復雜的背景和多元化的產品線,光是聽到這個“新天,新生活”,消費者還是感到非常茫然。再加上新天的房地產產品,也可以理解為”新天,新生活”。那么,現有的新天品牌訴求點也就與葡萄酒的聯想不是那么緊密了。顯然,新天現有的品牌訴求點還有待深入地思考。
那么,思考的邏輯路徑應該如何向前推進呢?
我們設計了“產品導向一客戶(消費者)導向戰略導向”這個逐步推進的線路。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里和許多不確定的環境中,觸摸到一點光明。
產品導向實質上也是企業的價值導向,就是要從企業的最佳資源出發,并且其邏輯是:如果有最好的產品和不可或缺的資源,那么企業的市場就一定好做。在我們對新天內部的調研中,幾乎所有的領導都對新天的酒贊美有加、對企業的葡萄產地愛護有加、對企業有這么好的產品和葡萄園感到無比地自豪。但在2004年,即中國葡萄酒行業都在上升的這一年,新天成品酒卻出現了不正常地下滑,這也是我們要進行這次營銷變革的一個關鍵動因。
看來,真正以消費者為導向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在中國的許多國有企業里,很多人的思維仍停留在技術、產品、設備、資源等方面,他們不知道真正地樹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價值是多么的重要和緊急。于是,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其中也包括對消費者的調查。我們發現,現在的新天處于一個很不利的地位。如果讓新天在現有的市場格局中重生,沒有顛覆性的品牌訴求是很難實現的。
在此,我們非常冷靜地看到,所謂以消費者為導向得出的結論是令我們窒息的。就像一個天平,消費者這邊重,又沒有可以制衡的東西,遲早是要出問題的。消費者導向和產品導向是戰略導向的兩個相反的作用力,要使企業這個天平不被傾斜,那就要選擇戰略導向這個平衡閥。在新天消費者評價不佳的短板上,必須通過產品導向這個長板來彌補,這就是戰略導向的價值。為此,要仔細地選擇新天基于新天內在能力為基礎的,又遵循消費者導向的價值點。
而這個結論就是新天品牌的口感訴求,也是以口感為品牌主張的新天顛覆運動。這個發現,在我看來正是戰略導向,因為這個結論是與企業能力和消費者需求相互一致的。
二、新天戰略如何協同
戰略之所以有好處和壞處,是因為戰略總是從靈魂深處影響著人們的思維,這種看不見的東西在具體的經營管理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像人的思維結構中,神經學家和精神學家的結論是95%的無意識決定著只占5%的意識思維一樣,在這個大量東西看不見的戰略冰山上,戰略思維的正確理解無疑孕育著大量的潛在危險或機會。
而競爭戰略就是這么一個有著巨大誘惑的、巨大危險的和看不見思維深處的理論,其大行其道的原因是:該理論迎合了許多人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困惑,即面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所顯示的對機會主義和夢想主義的需求,以及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對局部問題的關注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渴望。這一切,都將競爭戰略這個帶有濃厚機會主義色彩的理論放在一個顯學的高度。
通過上文,我們看到新天在品牌體系中其產品線和品牌很多,也很復雜。在面對這么復雜的局面下,我們在新天的品牌規劃上將面對著競爭戰略思維和能力戰略思維的交鋒,按照競爭戰略的邏輯思維,由于現在新天品牌在市場上的表現不是很好,那么就要在現有這么多的產品和品牌中,再選擇出一個更符合現代營銷概念的品牌。于是,在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后,我們就有了一個傾向性的觀點,那就是要從葡萄酒的文化入手,選擇尼雅這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產品。
但是,如果主打尼雅這個新品牌,做了4年的新天品牌將如何去發展,市場上那么多的新天產品該如何去處理?最后,我的意見是:“新天做了4年都不行,換一個新的名字就行了嗎?”品牌經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這里走幾步,不行又回來,再換一個新的方向。這種機會主義的幽靈在一些人當中是非常明顯的。
于是,我主張面對現實,以新天品牌為主導。以創新新天品牌內涵為主導才是我們所注重的品牌邏輯。我認為,這是一種能力戰略對傳統競爭戰略的新挑戰,我所強調的能力戰略是要我們做到:(1)面對現實。新天經過4年的品牌運作,也積累了一些資產;(2)整合和優化。新天品牌還有許多價值,而不是新天品牌的運作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3)品牌名字的問題只是一個表面問題,而品牌的運作則是一個基于戰略導向的過程。
在大量的市場調研中,我們掌握了一個基于消費者導向的核心點,那就是從消費者所認同的口感模式來入手品牌問題。尼雅模式以競爭戰略為主要邏輯思維.反
映的是選擇和取舍的思維架構,即選擇新天主品牌還是尼雅品牌。以新天為主要品牌,是提高企業品牌運營能力的戰略模式,體現的是整合和優化的思維架構,即通過新天主品牌來整合其他品牌。
機會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對決體現在新天國際酒業的品牌決策上――是選擇新的主導品牌,還是在已有的新天品牌上進行選擇?這個問題的決策權在企業。
綜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競爭戰略思維中“不行就換”、”搞不好就走人”的思維特點與企業某些浮躁的思想有著天生的、內在的聯系。而企業經營除了必須面對現實外,還要面對企業已經具有的資源和所有的能力,更要做出負責任的決策和判斷。戰略決策的靈活性和多變性從長期來看,是對企業資源和能力的巨大浪費。在新的發展時期,樹立現實的能力戰略思維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三、新天品牌如何主張
創新的天空是經驗主義的天堂,而經驗主義的開始是源于客戶對葡萄酒的偏愛,更是對葡萄酒文化的如醉如癡。酒與文化結緣從古到今,天經地義。我們在情感和經驗的基礎上,對該葡萄酒進行了經驗性的定位,即通過各種辦法來發揮我們對葡萄酒文化的想像力。
1.文化的挖掘
在文化挖掘上,我們發揮出了這樣的創意:(1)挖掘尼雅文化、雅文化、雅經濟與葡萄酒的關系,從而達到副品牌對主品牌的推動,最終提升新天品牌。(2)挖掘有別于競爭對手的文化資產。(3)文化區隔:用所謂的“風、雅、頌”來區分整個新天葡萄酒的系列產品。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去尋找新天品牌定位的差異性。
2.數據的價值
至此,新天品牌的定位好像與經驗主義結合起來了。但是,在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和消費者調研后,這種感覺又發生了改變。我們遇到了經驗主義基于工具和理論的阻擊,這使我們認識到:營銷如果僅僅是在經驗主義的基礎上前行,就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結果。
即便在十年前,芙蓉姐姐就已經宣稱“最致命的殺傷武器是撒嬌”,但這部《撒嬌女人最好命》依舊是不遺余力地普及“撒嬌”的好處。
據傳導演彭浩翔在機場候車大廳里看到了《會撒嬌女人最好命》這本書,結果發現在座女性幾乎人手一本捧著入迷,于是發現商機產生了拍電影的想法。
因此,縱然這本書只能歸類于勵志成功,沒半點故事情節,但電影依舊延續了書的主旨――“都說女人要命好,溝深、溝淺不重要,只要會撒嬌”。
于是在這部劇中,周迅所飾演的女漢子“張慧”堪稱“絕緣嬌”,為了奪回所愛“黃曉明”,只能見賢思齊,下定決心苦練撒嬌術,上演了一幕幕“僵硬搞笑”的不自然撒嬌方式。
當然,在這個大女人當道,女漢子盛行的時代,這樣的觀點并不受追捧甚至遭到排斥。這本書在豆瓣的評分不過5.7,讀者給出的評論是“明明是女性讀物,卻男權的可恥”,“作者沒有告訴你怎樣讓男人愛你,他只是不停宣揚如何迎合男人的需要”。
但現實不得不提醒眾女性,連默克爾都穿低胸衣用美人計了,柔軟一點并沒有什么壞處。譬如號稱“要將脫下的衣服一件件穿上”的舒淇,就用“好想做小女孩啊,因為可以撒嬌”的方式攻陷了一干影迷。再譬如又離婚的王菲,“我要給你生孩子”是多么深刻的撒嬌,從竇唯、李亞鵬到謝霆鋒,無人能拒絕。
并非是名女人愛撒嬌,而是愛撒嬌的女人更讓人記憶深刻。
胡蘭成愛上張愛玲,只因“她會只顧孜孜的看我,不勝之喜”。在這個多情又冷情,世故又奸猾的男人眼里,張愛玲歡喜得、撒嬌得問他一句:“你的人是真的么?你和我這樣在一起是真的么?”都是情都是景,也都讓他記憶深刻寫于紙上。
陸小曼于徐志摩,撒的嬌生猛任性,“我再不能放松你,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你是我這一輩子唯一的成就,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詩;你完全是我的,一個個細胞都是我的――你要說半個不字叫天雷打死我完事。”曖昧于,則哀怨悲憐如瓊瑤女主,“你為什么不寫信給我呢,我還在等著呢,而且你也還沒給我電話。我今天不出去了,也許會接到你的電話。”可謂別開生面。
當然,舒淇最終被影迷斥責,王菲終究沒有長久愛情,張愛玲不過是胡蘭成的過客,陸小曼最終委身翁端午。女人善變的是情緒,男人善變的是情感。如果想要拴住一個人的心,當然不是留住他的胃,而是撒著嬌花光他的錢。
正如最近“想找個肩膀靠一靠”的章小蕙,其前夫鐘鎮濤離婚十五年,身邊已有知己紅顏相伴,每次出現都要提一提她――無他,錢花多了。
撒嬌生產力――
用女人的方式贏天下
日本內衣品牌 Triumph 曾推出一項“撒嬌模式”:女性可以在其網站上挑選喜愛的商品放入“撒嬌購物車”,填好自己的收件地址,然后由系統發送到男友郵箱。男友可以選擇付款還是拒絕。結果八成以上的男人都會選擇付款,撒嬌支付成為這個品牌銷量迅速增長的法寶。
而這種模式被迅速地運用到國內消費市場中,則變成了支付寶的代支付功能,寶潔公司的“撒嬌style”應用和唯品會的大型促銷活動“撒嬌節”。
撒嬌正在成為生產力――“男人要用千軍萬馬來征服世界,女人只要嗲一嗲,可以融化掉千軍萬馬”。
于是沖鋒陷陣的女權主義是時候調整步伐了,并與“變嬌一些”的新時代女人風范握手言歡。穿低胸裝的默克爾、舌綻蓮花的奧普拉,哪個不懂得調動女人優勢,增加成功砝碼?倒是打開最失意的榜單人選,必然包括以希拉里為首“像男人一樣”的強硬派。
現代女人們越來越明白,她們也許可以爬上帝國大廈的頂層向上天呼喊自己和男人一樣鋼筋鐵骨――但除非男女的生理構造完全相同,這其實不過只是謊言!
這個世界將女性改造得矯枉過正。她們錢掙得越來越多,頭發剪得越來越短,對男人的依賴越來越少。她們覺得“世界太亂,裝純給誰看”,覺得自己連燈泡都能自己安了,為什么還要撒嬌獵男人?卻忘了自己本身的個體優勢。
在好萊塢,嬌滴滴的“律政俏佳人”瑞茜?威瑟斯彭牽著條吉娃娃一嗲成名,生活中的她舉止談吐也永遠是百轉千回,耐人回味;而嬌小的洋娃娃斯嘉麗?約翰遜,以嬌憨的笑容,甜美的外表,繼承了“史上第一嗲”夢露的衣缽。
在中國,章子怡坐在成龍大腿上共飲,緋聞被炒得滿城風雨,導演李安的第一反應是“她就是那個樣子”“就是很嗲、很會撒嬌”,這是章子怡的上位方式。
臺灣民間提起蕭薔又愛又恨,只因她太嗲――“蕭薔的名字不能被家庭主婦聽到,聽到了是要傷命傷神的。她們盡其所能相夫教子半輩子,到頭來,不如這個女人手指輕輕一勾。”
蕭薔的接班人,三十歲爆紅的林志玲,則更加明白撒嬌的用處――溫柔地笑,嗲嗲地說,甜到骨子里的語氣,我見猶憐的羞怯,所有的語氣都是“你們再不講我就要哭了……”只有柔軟卻沒有攻擊性。沒有代表作又怎樣?無論是春晚還是《赤壁》,男人總是要沖著她買單。
有人覺得這樣太沒骨氣,世界都會因此向男人傾斜。可是,學會更性感地主宰世界,有什么比這更女性主義呢?
跟著男人學撒嬌――
一代嬌王王小波
被“三從四德”馴化出的大男子主義,外加被AV訓練出的審美觀,造成了中國男人對撒嬌女人的格外青睞。他們對于胸一挺,雙手拍臀式的歐美式性感女郎多少有些不自在,反而習慣于女性的故意示弱。
就連韓寒也調侃說,“不漂亮的女孩子撒嬌成功率其實比漂亮女孩子要高,因為漂亮女孩子撒嬌時男的會忍不住要多看一會兒,再在心里表決是否值得;不漂亮的女孩子撒的嬌,則像我國文人學成的西方作家寫作手法,總有走樣的感覺;看她們撒嬌,會有一種罪惡感,所以男的都會忙不迭答應,以制止其撒嬌不止。”
百度于今年七夕推出了一款名為撒嬌神器的在線服務功能,為的就是讓女人將嬌撒到男人心里去。
只要用戶在搜索框輸入目的或者想要說的話。譬如“我想要送我禮物”“接我下班”這樣的要求,點擊“撒嬌一下”百度就會自動“吐出”很嗲的撒嬌式內容,“我想要你接我下班”就成為了“親親,你晚上來接我好不好……回家的路燈壞了,好黑好黑,人家都不敢回去了~”。
《東邪西毒》中說“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事實上,無論男女,能夠瞬間擊中人心的,永遠是異性。若是真想撒好嬌,卻要瞧瞧男人們是怎么撒嬌的。
頂頂肉麻的是徐志摩,稱陸小曼為“頂乖乖囡小眉眉”,自稱“親親小摩摩”;暗夜斗士魯迅先生也不妨多讓,他寫給許廣平的信,從開始一板一眼的“廣平兄”,到后來的“乖姑”和“小刺猬”,而他自己,更是耍乖賣萌地自稱“你的小白象”。
理財需拜師
吳佩慈喜歡看《投資與理財》這類的理財雜志。她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在休閑時間里,常常會仔細翻看。“我對投資的態度是又愛又怕。每個人都想投資賺錢,但是如果投資不當,帶來的損失又很難承受。所以我覺得,投資還是不要盲目,普通人需要補充更專業的知識。”
吳佩慈說,在臺灣,她們都會找專業的投資經理人投資理財。“即使你去銀行買基金,也會有專門的財務經理為你服務,這樣避免了我們的非專業性。但也有壞處,就是這些財務經理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業績向你推薦一些他們銷售的理財產品,而這些產品未必就是最好的理財選擇,所以需要自己也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不能完全依賴經理人。”
說到這里,吳佩慈微笑中透露出些許無奈:“投資就是這樣一件很難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用閑散資金投資
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吳佩慈從十年前就已開始嘗試投資,主要做的是基金定期定投。吳佩慈坦言:“我是一個很有憂患意識的人,很早就在為退休做打算。網絡上有很多公式是根據你目前的消費狀況換算出退休后的生活花費,我曾認真計算過每月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滿足生活最低的需求。這樣,我就知道每月需要投資多少,得到的回報才能夠滿足我日后的生活。”
目前,吳佩慈的演藝事業正處與上升階段,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吳佩慈漸漸開始了系統的投資,也摸索出了自己的投資訣竅。吳佩慈說:“我從來都是做長線投資,所以我從不盯著大盤。報紙電視上常會報道一些人因為投資失利而去跳樓自殺,我認為這都是不健康的投資心態所導致。我做投資有兩個原則,一是做價值投資。一只基金或者股票,你不要看它一年、兩年的表現,應該關注它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業績。二是只拿閑錢做投資。我認為,投資定要在自己經濟能夠承受的范圍內,一定要用閑散資金做投資,這部分資金是不會影響你基本生活的。如果貸款去投資,那賠了就會很慘,所以投資者切忌有賭博的心態,否則只會一敗涂地。”
穩健投基
對于收入,吳佩慈是這樣分配的。20%-30%用于日常消費,30%-40%用來投資,剩余部分留定存和日常現金流。吳佩慈透露,她目前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基金方面,偶爾嘗試貨幣投資,也常常會帶給她意外的驚喜。
“我所購買的大多是保守穩健型基金。它們通常風險比較小,但是利潤也不會太高。”吳佩慈認為,如果購買的是股票型基金,就會關注基金所投資的那幾只股票,她一定要清楚的知道資金被用來做什么投資才能安心。
吳佩慈還和記者講述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她說:“我曾經購買了一個投資于歐洲小型企業的基金,因為歐元大漲,所以那個基金表現很好,我還打算繼續持有,它的回報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百。所以,我認為幣值也是選擇投資的一個考慮因素。比如現在臺灣有很多人想購買內地的基金,就是因為他們看好人民幣的發展前景。”吳佩慈對內地的投資市場也同樣充滿信心,她坦言每次去銀行都會咨詢一些理財產品的信息,為進軍國內A股市場做準備。
對港股不感冒
雖然目前港股發展火熱,但吳佩慈卻對港股并沒有很大信心。她解釋說:“因為三通之后,隨著內地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完善,香港的很多優勢都會失去。”
采訪中,記者知道,身價不菲的吳佩慈居然是個無房無車的人。在臺灣,她和家人一起住,沒有購買房產的必要。但是近來,吳佩慈卻動了要在北京置業的念頭。她說:“我準備在北京買一個房子,既能自己住,也可以升值。選了一處房產,每平方米要2萬元,等我抽出時間去看房時,房價已經變成2.3萬元,現在已經漲到了3萬元。”
即使這樣,吳佩慈仍對北京的房產有信心。“因為我認識的所有人都對北京很感興趣,都想要來北京發展,這樣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它的房價一定低不了。”
天秤座投資理念
在天秤座的人心目中,永遠有一個天平,在衡量著自己的付出與回報是否能夠維持平衡。吳佩慈就是一個典型的天秤座美女。
在自身投保方面,吳佩慈的天秤特質得到充分體現。她只有臺灣的全民健保和重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政府提供的最基本保險。“雖然我所從事的是高危險職業,但是如果我投保,費用是十分昂貴的。我覺得花那么多錢來給自己買個保險是不值得的,不如拿來投資。”
精明過人的吳佩慈在投保上的見解很是獨到。她認為,如果一個人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家人失去他生活會出現問題,只有這樣的人才需要保險。吳佩慈說:“在我的家庭里,我并不是整個家庭的經濟支柱,所以我不需要花那么多錢去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