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水產養殖報告

水產養殖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產養殖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水產養殖報告

水產養殖報告范文第1篇

一、養殖現狀

目前,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6萬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70萬畝(包括灘貝養殖),淡水養殖面積36萬畝。水產養殖總產量29萬噸,其中海水養殖產量11萬噸(包括灘貝產量),淡水養殖產量18萬噸。在海水養殖中,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為主養品種,其中中國對蝦養殖面積8.5萬畝,日本對蝦養殖面積12.5萬畝,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4.9萬畝,對蝦總產量19982噸。工廠化養殖面積達到40多萬平方米,養殖品種包括:牙鲆、大菱鲆、河豚等。在淡水養殖中,鯉魚、鯽魚、鰱魚、鳙魚、草魚為主要養殖品種。全市水產養殖業呈現出方興未艾的大好局面。從以上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市的水產養殖規模不可謂不大,水產品產量不可謂不高,在農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謂不突出。然而,面對這些成績我們仍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去發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去研究制約行業發展的矛盾所在。

二、存在問題

第一、養殖結構不盡合理,經濟效益增長緩慢

縱觀全市水產養殖結構狀況,仍以傳統的養殖品種占主導地位。海水以“三蝦、三魚、三蛤”為主,即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河豚魚、牙鲆、大菱鲆、青蛤、文蛤、雜色蛤等。淡水主要是鯉魚、鯽魚、鰱魚、鳙魚、草魚等。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雖然是很好的傳統養殖品種,但由于受病害的影響,單產較低,經濟效益不穩定。淡水傳統養殖品種單產高,總產量大,但由于集中上市,又沒有穩定的出口渠道,只靠內部市場消化,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經濟效益差。區域優勢品種效應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工廠化養殖在我市發展很快,也豐富了海水養殖品種,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但水質環境問題、苗種問題、病害問題又成了工廠化養殖發展的三大發展“瓶頸”,制約了工廠化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缺乏產品質量意識,難以形成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

目前,我市水產養殖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而池塘養殖大部分采取精養方式,尤其是淡水池塘養殖,放苗密度大,產量高,這樣的養殖模式曾給養殖戶帶來過很好的經濟效益。然而由于受到池塘老化、水源短缺、污染加劇及苗種品質退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病害頻頻發生,在整個養殖周期內需要不斷用藥,如消毒劑、抗生素、殺蟲劑等。有些養殖戶為了治療魚病,甚至使用一些劇毒農藥,如溴氰菊酯、甲胺磷等,而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造成病原體的抗藥性增強,進而用藥濃度就需不斷加大,毒性也越來越大,藥物殘留嚴重超標,如此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水產品流入市場對人類健康將造成危害,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和我們所倡導的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相違背,并且在國際市場中藥物殘留也成了水產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發展中的潛在風險。

第三、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受利益驅使和不當的宣傳導向,有些地區為了追逐短期利益將大片的糧田改造成池塘,進行水產養殖,使當地植被遭到破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不良的后果。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幾乎有水的地方就養上了魚,造成水源嚴重短缺,養殖環境急劇惡化。養殖環境的污染除了工業污染、農業污染與生活污染等因素外,養殖本身也會造成水環境污染。成噸、成百噸、成萬噸大量的飼料投入養殖水體中,而這些飼料只有20%左右被魚蝦轉化利用,其余80%將以不同方式流入水環境中,造成養殖水域富營養化,隨著池塘換水的進行,這些被污染的養殖用水排入河流或海域,成為一種新的污染源,影響著人類賴于生存的大環境。水產養殖業本身造成的環境污染不容忽視。

第四、優良品種匱乏,種質狀況退化

良種的選擇和培育是增產、增效的關鍵。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優良品種可顯著增加產量。而目前我市的狀況是缺乏高產、優質、抗逆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種質退化現象嚴重;養殖親體或苗種依賴于捕撈自然資源,造成自然資源衰退或破壞。我市的人工選育和遺傳育種的研究研究基本上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我市水產養殖品種除極少數進行過系統選育和改良外,絕大多數水產養殖動物都是未經選育的野生種,累代養殖出現了種質退化、雜合度降低、遺傳力減弱、生長速度減緩、性成熟提前、品質降低、抗病力下降等問題。實踐證明,品種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水產養殖業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盡快培育出生長快、品質優、抗逆能力強的水產養殖動植物新品種,對于實現我市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發展趨勢

第一、以市場為導向,養殖結構將不斷優化

一是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開發當地傳統品種,使之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如我市已經形成養殖規模的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河豚、河蟹等,要把我們的傳統優勢品種做大、做強,在產品質量上、品牌宣傳上加大力度。按照開發一個品種,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搞好區域規劃和品種結構調整。沿海地區除了發展一般的淺海灘涂養殖外,還要適度發展工廠化養殖和深海養殖,拓展海水養殖的空間,山區水庫要大力發展增殖漁業和觀光漁業。倡導多種養殖模式并存,以往的高密度、高產量養殖模式,將向低密度、高品質、高效益的自然生態養殖方向發展。

二是要根據市場多變性和多樣性的要求,從以生產為中心轉變到以市場為中心上來,緊緊圍繞市場轉。在引進和開發名特優新品種的過程中,一定要考察新品種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篩選出適合當地的優勢品種,使之能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并有自己的市場。比如我市引進的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羅非魚等就非常成功。已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并且具有很好的市場。只要各部門從實際出發,認真考察、論證,在新品種的引進和開發上下大功夫,就能夠不斷為水產養殖業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生活情調,休閑度假、觀光旅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消費時尚。每個家庭在旅游度假上的消費支出較以往有了較大提高。我市旅游漁業資源豐富,各地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逐步發展獨具特色休閑漁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如交通、旅館、餐飲等)的發展。觀賞漁業作為休閑漁業的寵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城市家庭買個小魚缸,養點金魚、熱帶魚,賓館安置個魚缸放點水草、珊瑚已越來越時興,有條件的地區發展觀賞魚養殖及其系列產品將大有可為。穩步發展,逐步壯大,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后,將形成新的出口創匯品種。

第二、養殖品種不斷優化,優質良種逐步增多

一是提高我市水產養殖育種手段的科技水平

在育種的技術手段上,充分發揮經典的選擇育種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大力發展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推動細胞工程育種育苗技術的成果轉化,同時,注重其他育種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形成多種技術并舉、各有側重的發展局面。

二是改變優良品種缺乏的不利局面

在選育的種類上,目前應特別注意抓好對蝦、扇貝、大黃魚、牙鲆等海水主養種類的新品種培育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開展其它重要種類的選種育種研究。對國外已經引進的名特優種類,如大菱鲆、歐洲鰨等,要強調對其遺傳多樣性的跟蹤檢測。對新開發和待開發種類,如石斑魚、半滑舌鰨等,首先應完成人工條件下的親體培育和苗種繁育技術的研究,擺脫養殖生產對野生資源的依賴性,在此基礎上開展遺傳育種的研究工作。

三是加強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建設

建議由政府投入和企業配套為主,建設區域性的養殖優良品種培育基地,重點做好主要養殖類的新品種培育工作。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與大中型水產養殖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廣泛地群眾參與的優良品種選育體系。建議由權威領導部門牽頭,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一個面向整個產業的水產養殖良種選育計劃,按產業發展的急需程度,分期分批分層次實施。合理地調配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的資源優勢,把育種變為行業內專家和群眾共同參與的行為。

第三、傳統漁業將向現代漁業,數量漁業將向質量漁業不斷轉變

首先要大力推廣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堅持“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重點培育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龍頭企業,促進漁業增效,農民增收。龍頭企業要不斷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競爭能力。漁業主管部門要對龍頭企業、漁業產業化示范區加強指導、協調和管理,促進漁業產業化經營的健康發展。

其次是提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入世以后,水產品市場將更加開放,漁業面臨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對水產品質量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以往那種只注重產量,忽視質量的生產理念將被淘汰。從當今水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看,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壁壘。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經常以衛生質量標準為由對我們的水產品出口進行限制。如2000年歐盟對我國冷凍蝦檢出氯霉素超標,從而全面封殺了我國養殖冷凍對蝦對歐盟的出口,給我國對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為了應對這種挑戰,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水產品食用衛生安全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水產養殖標準化,建立一整套符合本地區,又與國際接軌的水產養殖標準體系。二是要加快水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為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提供保證。三是依法實施水產養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執法強制性標準的監督檢查力度,引導并提高廣大養殖戶質量意識,使之能自覺地按照漁業質量標準進行生產。漁業執法部門要積極行動,切實抓好從“魚苗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的“無公害”水產品。

第四、養殖標準化體系將不斷完善

水產養殖報告范文第2篇

(一)水產養殖成本核算特點水產養殖是一項比較特殊的行業,其成本有以下特點:成本的不確定性,水產品由于受自然條件變化制約,變化無常的自然環境影響著水產品的產量和養殖成本,自然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生產成本就低,反之就高;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在水產養殖中,有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養的生產過程,生產周期一般在1~2年或以上,因常年投入,所以資金占用時間相對較長,周轉速度緩慢;季節性生產銷售,資金占用量大,由于季節性銷售,水產養殖往往經營資金占用量大,如對蝦養殖和淡水魚生產期都是春放秋捕,生產期長收獲期短;海水魚類由于季節性強,捕撈期集中,鮮活水產品市場吞吐量有限,有的需要保鮮冷凍,有的需要加工成干鹽制品或其他加工食品,因此在流通、加工環節占用企業經營資金較多,時間較長。(二)水產養殖成本核算內容由于水產養殖成本的特殊性,使得費用歸集、成本核算更為復雜,長期實踐證明根據養殖品種歸集、核算成本有利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由于水產養殖有不同的養殖品種,因而在養殖過程中,各品種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養的成本也不盡相同。傳統水產養殖成本中設立了苗種、餌料、材料、工資及福利費、其他費用五個項目。其中苗種主要歸集核算直接用于養殖生產魚苗、魚種,以及蝦、蟹、貝、藻等,孵化用的親魚、親蝦也屬于本項目;餌料、飼料主要歸集核算用于養殖生產的各種餌料、飼料;材料主要包括養殖生產的各種漁需物資和漁具、低值易耗品外,還包括用于生產的本論文出自機油、柴油、水電等;工資及福利費主要歸集核算直接從事水產養殖人員的工資、工資性津貼、福利費、獎金等,承包人員的工資等也在此核算;其他費用主要核算為養殖生產服務的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以及不能直接計入以上項目的各種費用支出。(三)水產養殖成本核算存在的缺陷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目前脆弱的生態環境和有限的環境容量已經成為制約水產養殖的重要因素,實行環境成本核算對控制環境污染,防治自然資源過多的損耗提供有用的手段,是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保障。然而傳統會計核算體系未能把環境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未能對環境成本準確的確認、歸集、計量、報告。筆者認為,有效運用環境成本核算這一手段將保證企業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發展。

二、水產養殖環境成本核算

從空間范圍來看,環境成本可分為內部環境成本和外部環境成本。內部環境成本與外部環境成本相比,顯著特點是對內部環境成本已經可以用貨幣計量(盡管并非一定合理和精確),外部環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業經濟活動所引起但尚且不能明確計量,并由于各種原因而不應由本企業承擔的不良環境后果。從時間范圍來看,可以將環境成本作三種類別劃分:過去環境成本、當期環境成本、未來環境成本。本文筆者暫從空間范圍的劃分為立足點討論水產養殖環境成本核算。

(一)內部環境成本核算

內部成本包括:防污設備的購置支出;防污技術改造支出;正常營運中所發生的環境費用;污染現場的清理費用;污染事故的損害賠償;污染罰款支出;關于環境保護的培訓支出;向主管機關交納的排污費和綠化費等。大多數情況下,水產養殖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如環境資產的購置、環境費稅的支付等,都是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基礎的,但對于涉及未來的環境支出和負債、準備金提取進行合理判斷時,可以考慮一些非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在傳統成本項目的基礎上,增加環境成本核算的項目,以記錄水產養殖環境成本這一經濟信息。環境成本費用支出主要包括環境預防成本、環境資產折耗、環境保護成本、環境污染成本、環境其他支出等。企業為治理環境和恢復環境而發生的支出屬于環境保護成本;企業排污受罰、超標受罰、環境訴訟賠償支出屬于環境污染成本;職工環境培訓支出、社會環境宣傳支出、社會環境贊助支出等屬于環境其他支出。對于環境預防成本,可直接費用化也可資本化,應借記“環境成本”或“遞延資產”等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對于環境資產折耗,應借記“環境成本”賬戶,貸記“環境資產”或“累計折耗”賬戶;對于環境保護成本、環境污染成本和環境其他支出,應借記“環境成本”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企業發生環境稅、環境基金應征額、應交的達標及超標排污費、應交排污罰款等,應借記“環境成本”賬戶,貸記“應交稅金”或“應付環保款”(或“其他應付款”)賬戶。

(二)外部環境成本核算

外部成本表現為殘餌、殘骸、排泄物、化肥、魚藥等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為TN、TP集聚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殘餌是造成養殖水域內源性污染的主要原因。殘餌不僅污染水質,而且造成資源浪費,導致巨額經濟損失。以2005年為例,我國水產養殖產量為339325Ot,其中魚類養殖產量為1681220Ot,而通常情況下要達到這么一個魚類產量需要投入餌料30261960t(餌料系數按1.8計算),如果養殖過程中造成的殘餌按15%計算,我國水產養殖過程中浪費餌料近4539294t,按每噸餌料2000元計算,浪費金額高達近91億元。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養殖水域,無論是外源性污染還是內源性污染,都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相比較而言,養殖水域因餌料浪費造成的經濟損失更為巨大。餌料一次污染測算:餌料污染量=餌料投放量×(1-餌料攝食率)餌料投放量=某種水產品產量×飼料系數餌料二次污染測算:餌料污染量=餌料投放量×餌料攝食率×攝食中以糞便形式排放的飼料比重其一,海水養殖污染評估。目前關于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氮磷污染負荷的估算,歸納起來有三種,分別是即竹內俊郎法、化學分析法和物料平衡法。海水網箱養殖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工投餌過程中營養物質對環境的輸入,其物質形式主要以非溶解態與溶解態進入環境。前者最終表現為網箱養殖區海底的沉積,后者最終可能表現為水體中某些環境因子含量的增加。因此評估網箱養殖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評估氮、磷本論文出自的環境負荷量。評估網箱養殖環境負荷量的方法用的最多的是物料平衡法,其原理即是“所投喂的營養成分,扣除積蓄在養殖體中的量,剩余者即為環境負荷量”。計算公式為:LN,P=(C×FN,P-PN,P)×103式中LN,P——氮或磷的環境負荷量(Kg/t);C——餌料系數;FN,P——餌料中氮或磷的含量(%);PN,P——魚體中氮或磷的含量(%)。要了解網箱養殖投餌后所造成的環境負荷量及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一定要首先了解餌料及養殖魚體的成份組成。據林欽等分析,一般情況下鮮雜小魚(餌料魚)的水分占70%以上,其他成份主要以粗蛋白為主,其含量為9.3%~19.8%,磷的含量為0.17%~0.602%,平均分別為15.2%(含氮2.43%,按6.25系數換算)和0.441%。具體成份組成見表1。

其二,淡水養殖污染評估。以2002年我國淡水養殖為例,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內陸水產養殖中,按養殖1kg蝦蟹向環境中輸入氮、磷分別為0.097kg、0.018kg計算,我國2002年養殖羅氏沼蝦113743t、河蟹339953t,通過計算得出2002年養殖蝦蟹共向環境中排放氮44008t、磷8166t;按養殖1kg草食性魚類向環境中輸入氮、磷分別為-0.016kg、-0.002kg計算,我國2002年養殖草食性魚類8747017t,通過計算得出2002年養殖草食性魚類從環境中提取中氮139952t、磷17494t;按養殖1kg雜食性魚類向環境中排放氮、磷分別為0.028kg、0.0046kg計算,我國2002年養殖雜食性魚類7739780t,通過計算得出2002年養殖雜食性魚類向環境中排放氮216714t、磷35603t。新晨

(三)水產養殖環境成本披露

按照國際會計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IASR)的觀點,環境成本信息可以采用補充報告模式,也可以采用獨立報告模式。補充報告模式指在現有財務報告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會計科目、會計報表和報告內容的方式報告企業環境成本信息。因此,可以彌補現行財務報告中環境信息不足的作用,使現行財務報告日臻完善。獨立報告模式要求企業對其承擔的環境受托責任進行全面的報告,具體內容應包括企業簡介與環境方針、環境標準指標和實際指標、廢棄物、產品包裝、污染排放、再循環使用、環境成本信息等。補充報告模式,養殖業可以在定期的財務報告附注部分披露當期的環境成本信息。

試作如下表述:本年度發生的環境成本,其中資本性環境成本,資本性環境成本期初余額為,本年攤銷,年末余額為;環境成本計入當年費用,其中包括環境污染所導致的賠款,預提的環境費用。同時,列表說明本年環境成本的詳細信息。

獨立報告模式,報告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企業的基本信息。此部分包括企業資料、環保目標、環境標準、環境政策等內容。

第二部分,企業當年的環保活動。該部分介紹企業所進行的環保活動或為減少環境污染所做的努力等,如污水處理、廢物傾倒管理、對員工進行有關環境保護知識的培訓等。

第三部分,企業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這是企業環境報告的主體部分。將環境成本分為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兩部分。

第四部分,企業實際排放污染物的統計。排放的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排放標準等。可以編制與上年度的對比表,披露企業實際的污染物排放量應當以企業的實際統計數據為基礎,可以使用非貨幣化的計量單位,以彌補環境成本報表不能披露的內容。

參考文獻:

水產養殖報告范文第3篇

>> 豐都縣水產養殖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對中國水產養殖業生態問題的研究 中國水產養殖業生態問題初探 中國與越南島嶼水產養殖業比較分析 水環境管理現狀與對策建議 農村養殖業抗生素使用現狀與應對措施 畜禽養殖業對農村水環境的污染及對策 上海市水產養殖業的演變及現狀分析 繁昌縣水產養殖業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 長興縣特種水產養殖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農發行支持水產養殖業的現狀及對策 論蘭坪縣水產養殖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生產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芻議水產養殖業的可追溯管理及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機遇與挑戰 淺議水產養殖業中病害的防治 “藥物依賴”成水產養殖業頑癥 太湖縣水產養殖業發展情況調查 養殖業引發的環境問題 簡論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管理的影響因素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3年4月15日。

由上可知,我國水產養殖業的面積規模和產量規模都很大,對水環境的影響巨大,而客觀的水產養殖業水環境形勢十分嚴峻。因而,無論基于水產養殖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還是基于我國水產養殖業規模和地位及其對水環境的重要影響,都要求加強和改善其水環境管理。

二、我國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現狀

從管理主體來看,我國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體系主要由各級政府行政管理和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水產養殖戶自身管理以及水產品消費者與養殖場周邊居民的監督管理組成。從1986年《漁業法》實施以來,我國水產養殖業及其管理取得了突破性發展,但依然存在諸多不足。

(一)行政管理層面

我國水環境行政管理實施的是統一監督管理和部門分工監督管理相結合的體制。環保部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漁政漁港監督部門等分部門則根據各自職責和分工對管轄范圍內環境要素進行監督管理。具體到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的行政管理,由各級環保部門、水利部門、漁業農業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共同管理,呈現出“多龍治水”的局面。

在調研中,我們注意到現行水產養殖業水環境行政管理存在如下問題:第一,環保部門的職權和職責是履行環境保護,進行行政執法監督管理,但實際情況是,各級地方環保局的管理關系全部在地方,受制于地方領導,所以當經濟與環境發生矛盾和沖突時,環境保護往往還是為經濟發展讓路。對于短期內沒有引起明顯環境問題和民眾糾紛的漁業水環境問題,環保部門采取的是“民不報,官不究”的態度。第二,我國對水產養殖業實行的是多頭管理,水產養殖證件、水產苗種是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水產養殖水環境由環保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漁藥、水產飼料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水產品質量則由質量技術監督、工商、經貿、環保、衛生、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管理,這就造成了各部門之間責權交叉多,分工不明確,往往出現“誰都該管”而“誰都不管”的現象,導致監督和執法力度效果不佳。第三,許多漁業資源具有跨行政區的性質,因而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就涉及跨行政區的管理問題。按照《漁業法》第七條第三款的規定,跨行政區域的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漁業,由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商制定管理辦法,或者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在實際運行中,不同行政區從自身需要出發來決定開發利用和管理跨行政區的水環境,缺乏良好的協調機制。因此,跨行政區的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中各行政區的管理重疊和沖突的現象以及局部有利而整體有害決策等問題也是比較普遍的。

(二)法律法規層面

從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漁業法律體系結構從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規章、政策、法律解釋、涉外法等多個層面逐步建立起來。但是我國現行的漁業法律體系中,與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為中央級別的,如《漁業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89)、《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漁業船舶登記章程》、《水產苗種管理辦法》、《獸藥管理條例》、《水產原、良種審定辦法》、《水產苗種管理辦法》、《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遠洋漁業管理規定》等。這些法律中多是關于漁業的一般性規定,單行法規尚不完善,因而造成了相關法律的實際操作性差。

其次,養殖業、捕撈業以及漁業資源的增殖和保護是相關法律的根本目的和重點,與水產養殖水環境有關的法規幾乎空白。《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和《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等關于水質標準的要求和出發點都是主要基于漁業產業本身的發展,而不是水產養殖業水環境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即使有的法規如《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對水產養殖用水水質作出了相關規定,并要求養殖場或池塘進排水系統分開,其主旨仍然是服務于漁業的經濟發展。再者,在現行水產養殖業水體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中,國家綜合污水排放標準和行業污水排放標準――《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海水池塘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相對完整,但地方標準明顯滯后,亟須健全和完善,僅有少數地方政府如浙江出臺了地方標準《水產養殖廢水排放要求》(DB33/ 453-2006)。

(三)養殖場主自我管理層面

為了保證水產品質量和保護水環境,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針對水產養殖戶的水產過程出臺了相關管理規范。早在2002年,福建省就制定了水產養殖場用藥記錄管理制度,規定藥物使用須由技術人員具體操作或在其指導下進行,并做好用藥記錄,用藥后應妥善處理排放藥液廢水。北京、上海等地先后頒發實施了標準化水產養殖場管理規范,對標準化水產養殖場的水源水、池塘水、養殖排放水、生活污水等作了明確規定。養殖標準化和工廠化養殖為養殖戶提高了管理效率,不僅改善了養殖設施設備,提高了生產能力和水產效率,而且改善了養殖水體生態環境,增加了水質調控能力,促進了水產養殖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但是在散戶的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場主對生產行為的水環境后果是不重視的,關于水環境的管理是混亂的。筆者在浙江、山東、湖南等地以實地訪談、調查問卷形式了解到,不執行《養殖用藥記錄》,使用禁用漁藥、消毒物,超量使用漁藥,不經無害處理直接排放養殖水等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數散戶沒有水環境保護的意識,對于水產養殖業的水環境管理更是沒有概念。

(四)水產消費者與養殖水體周邊居民監督層面

隨著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的提高,水產消費者對于水產品質量和養殖水環境也越來越關心。從2012年開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開通了水產養殖質量安全服務信息系統,實時記錄和,水產養殖場、養殖環境、養殖投入品、生產過程管理、水產品質量抽檢等環節中關系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動態信息,以便消費者監督水產養殖的生產與環境管理。在廣東、浙江等省份的基層養殖地區,各村選派一名村干部擔任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員,經過培訓后負責監督和指導本轄區水產養殖場的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生產管理,每月向鎮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匯總報告各水產養殖場的基本信息和質量安全管理情況。

當然,水產消費者和質量安全監督員都主要是從水產品質量的角度理解和對待水產養殖水環境的。真正從生態環境角度關心水產養殖水環境的群體是另一利益相關者――養殖場周邊的居民。養殖場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受到養殖水環境的直接影響。但是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大多周邊居民對于水產養殖廢水排放造成的環境后果感到無可奈何。一方面是由于周邊居民礙于與養殖戶的本地熟人情面,對不明顯的環境后果選擇隱忍姑息;另一方面,促使周邊居民對水產養殖廢水排放問題行使監督和維權權利時,一般都到了廢水、有毒物質排放長期積累、環境后果比較嚴重的階段。

三、國際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上述問題和不足,反映了與我國水產養殖業地位不匹配的水環境管理現狀。縱觀全球,我們發現挪威、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方面走在世界先列,他們的成功經驗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一)設立專門管理機構,理順管理體制

作為世界上最早(于1946年)成立漁業部的國家,挪威各區域內漁政及水產企業質量與環境管理的所有事務都由漁業管理機構派駐的檢查官員負責,而不按養殖、捕撈、資源環保分工來設置機構。邵桂蘭、劉景景、邵興東:《透過挪威經驗看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與政府規制》,《中國漁業經濟》,2006年第5期。這樣的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能避免政府部門間相互協調所產生的內耗。類似地,日本設有一個我國所沒有的專門機構――由具有一定知識和經驗的專業人上組成的、經過嚴格的步驟選舉產生的漁業調整委員會。徐海龍、王海龍、喬秀亭:《中日漁業法律法規及管理對比分析》,《現代漁業信息》,2011年第9期。這個機構負責管理日本漁業相關的包含水環境管理的所有事務。反觀我國,省級及以下行政區域中,水產養殖業隸屬于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轄,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又歸農業部門管轄,水環境由環境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共管。對此,筆者建議改革水產養殖業管理體制,整合行政資源,在環保部門中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管理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的主體機構。這個主體管理機構由環保部垂直管理到省市區環保廳局,進而垂直管理到地市級環保局;地市環保局再派出縣區級環保局。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管理人員三至五年進行輪換,以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加大環保執法監管力度,防止各種保護主義對企業污染的包庇袒護,防止各類腐敗的孳生和蔓延。

(二)完善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

在現有《環境保護法》、《漁業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基礎上完善我國水產養殖業法律體系,尤其是地方法律法規、地方標準和實施細則的制定和出臺。在我國現行漁業法律體系中,關于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的專門法律法規還是空白,亟需加緊立法和制定相應實施辦法。在這方面,美國在針對水產養殖及其環境管理的立法過程中廣泛吸取各部門和各種知識背景的人員尤其是生態學家的參與,這一做法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在水產養殖業過程中,對漁藥的監管制度是需要特別重視的。美國水產養殖用藥嚴格遵守聯邦政府和州的法令法規、條例和指南等管理規定。水產養殖排放的殺蟲劑和其他潛在污染物必須由國家污染物排放清除系統許可才能使用。而在挪威則根本沒有漁藥店,養殖戶在市場上購買不到藥品。當魚病發生時,養殖戶必須經由專業獸醫開處方才能獲得漁藥。這些漁藥管理規定使得漁藥管理更簡單有效,減少漁藥對水環境的影響。這一經驗體現的預警原則應當在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立法得以體現。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上述民眾監督只能發生在環境后果發生且嚴重化、明顯化之后。

(三)發揮養殖戶主體作用,調動漁業協同管理機能

水產養殖戶既是水環境管理的客體,又是水環境管理的主體。作為水環境管理客體,養殖戶要遵循法律法規,受政府和相關制度的制約。作為水環境管理的主體,養殖戶應當主動承擔起管理養殖場、維護水環境的責任和義務。發揮養殖戶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是在水產養殖中應用HACCP體系(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這一體系就是要在親體、幼苗、養成、銷售整個過程中對包括養殖場的周圍環境、養殖水質、苗種、飼料、水產藥物等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針對各個重要的環節進行危害分析,并加以控制,確保養殖產品的健康安全性。目前,英國、澳大利亞、挪威、愛爾蘭、加拿大、美國等國家,HACCP體系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按照HACCP的要求進行養殖和生產活動,不僅提高了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性,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而且可以促使養殖者在養殖過程中注意水環境的管理,保護水生態環境。

在水產養殖業的水環境管理方面,養殖戶組織所發揮的管理和監督職能也十分重要。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都有系統完善的漁業協會,每個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都是協會的會員。這些協會以非政府組織的性質與政府建立了密切的伙伴關系,協助政府提高行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在質量控制、發展水產養殖、行業自律、水環境管理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這種協會是一種“自我控制式”的管理系統,能促進養殖戶和政府之間的溝通,激勵養殖戶自發地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活動中去。Kwang Nam Lee, J.M.Gates, Jungsam Le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Korean Fisheries Management.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06(49).因此,筆者建議,借鑒各國已有經驗,鼓勵水產養殖戶采用HACCP體系進行自我質量和水環境管理,并發揮養殖戶行業協會的自我管理、協調政府共同管理水環境。

(四)提高水產養殖戶和相關民眾的環保意識

只有從事水產養殖業人員和相關民眾(消費者和養殖場周邊居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提高,才能真正實現政府對養殖戶的監督和養殖戶之間的監督,從根源上解決水產養殖業過程中的水環境問題,促進我國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政府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免費對水產養殖者進行水環境保護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

現階段,政府相對重視面向養殖戶舉辦相關的水產和環保知識培訓班,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和生態系統修復技術。但筆者建議,政府應該同時重視向養殖戶和相關民眾提供生態科學知識與環境倫理意識的教育。這樣的措施不是局限于就水產養殖業水環境問題來談水環境問題,而立足于建設公民社會的高度來思考水環境問題。賦予與水產養殖業水環境的利益相關者相應的話語權,設立和完善公眾參與政策制定的渠道,建立參與機制。同時,加強水環境的科學知識與道德意識的教育和培養,提高公眾的參與能力。這樣,完善的水環境法律體系建立之后,公民才能有效監督,降低公共監管成本且提高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和政策的落實度,避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孔祥智、鄭風田、崔海興:《太湖流域水環境污染治理對策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68頁。

水產養殖報告范文第4篇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國務院

明確體系建設應解決四個重點問題

提高認識理清水產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試點的工作思路

"多寶魚事件"引起的反思陳智兵,陳文

我國海岸帶生態現狀研究進展海洋與漁業 滕永青,孫娟,玉水雄

正交試驗法篩選黃顙魚飼料和適宜生長溫度徐彥山,張家松,李清華

山塘水庫最佳養殖模式:羅非魚與淡水白鯧混養陳德壽

斑點叉尾鮰80:20池塘養殖試驗李權,李永煌,董禮雄,翁如柏

泰國虎紋蛙土池高密度養殖黃銳,包賢康,梁錦基,董禮雄

高檔水產養殖新品種介紹羅罔

中華倒刺鲃人工繁殖技術鐘良明,羅欽洪,吳育煊,谷平華,何開廣,謝增鋼

魚種越冬管理五措施鄭衛東

藕田養魚技術王篤蘭

石斑魚養殖中常見病害防治技術葉芳

鮮活水產品運輸方法知多少羅罔

小型冷庫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改造錢立元

鰻鱺疾病的無公害防治方法蘇文欽,蘇少龍

談談水產養殖用漁藥——辛硫磷吳曉君,施高茂

深圳東部沿海海膽寄生蟲調查研究彭景書,周文川,徐遠珍,趙秋龍,黃敏紅,雷美華

11月廣東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及預報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

2006年我國水產品出口形勢的分析與建議吳湘生

漁船保險中船舶檢驗的重要性王玉

打造山區漁業在建設新農村中的重要產業角色何昭亮

當前漁業漁民面臨的困惑與難題劉楚斌,黃俊杰,洪廣憑

客都梅州捕魚世家——麥家陳愛東

吃魚生螺生易感染寄生蟲病成器

紫紅笛鯛體內三種違禁激素殘留水平的研究海洋與漁業 方富永,徐美奕,蔡瓊珍,黃霞云

鱷龜溫室養殖技術研究王正印,張志敏

東莞養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種類組成、數量和分布特征黃永強,李本旺,張漢華

羅氏沼蝦池塘養殖葉永健

眼斑鯛人工繁殖和魚苗培育汪學杰,劉超

名優品種——大刺鰍蔡雪芹

赤眼鱒網箱養殖的網目與飼料問題淺析陳炎超

不同養殖密度對凡納濱對蝦生長的影響周振峰,張志

河蟹無公害生態養殖朱興國,李恒國,張裕哲

龜鱉養殖成功四道關曾旭權,尹林

黃鰭金槍魚在水池中的蓄養和產卵李加兒,許曉娟,區又君

養殖魚有異味的原因與解決方法鐘建培

辨別優質魚種有四法英雄

秋孵后親魚池塘混養藍鰓太陽魚技術陳德壽,盧林

山區池塘高產養殖技術李侃權,李興偉

甲魚越冬后期死亡的原因及預防黃鏡華

鋼質漁船船體腐蝕的原因及對策鄭楚明

單細胞藻類培養中敵害生物的防治吳松

水產品藥殘成因與預防郭國防

黃喉擬水龜幼龜的常見病害防治魏成清

羅氏沼蝦四種常見病的方治黃乙

9月廣東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及預報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

歐洲蝦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魚粉替代進口魚粉迫在眉睫

10月全國主要水產品市場價格

鯊魚傷人的奧秘宋盛憲

互保——廣東漁民防災減災最佳組織形式曾林清

加強海洋與漁業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思考鄭映微

淺談東莞市休閑漁業發展路寧寧

對蝦——營養與美味兼備溫文

"魚美人"選美也賽"三圍"芹圃

國家海洋局領導到廣東調研林學玉

飼料衛生與安全對水產動物健康的影響劉麗波,李桂峰

紅樹林濕地在海洋生態中的開發利用蔡小輝,王玉俊

國外人工藻礁的研究進展于沛民,張秀梅

澳洲寶石斑人工繁育林海中,謝杰峰

川紋笛鯛人工繁育與養殖黎祖福

真鯛人工繁育王在文

鱖魚水庫網箱養殖高建文

大規格奧尼羅非魚養殖技術陳健光,陳振權

草魚水庫網箱養殖技術要點陸秀

斑點叉尾鮰養殖實用技術吳文壯

對蝦養殖中氨氮、亞硝酸鹽的處理和預防海洋與漁業 劉上志,黃邦雙

高溫季節池塘養魚注意事項李侃權,張國權

如何養鱉不生病楊菁

養蝎把五關家庭致富方老黃

印尼(魚旨)科魚類幼體飼料開發和應用李明華

水產品加工廠的廢水處理林美金

氣提泵與沙濾池原理的妙用張樂

鱖魚病毒性敗血癥綜合預防措施楊波

常用魚體消毒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項張是,季廣志

5月廣東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及預報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

6月全國主要水產品市場價格HtTp://

5月廣東水產品價格變動情況

水產品市場的格局與機遇王繼東,崔凱

湛江蝦業之路如何走?蔡志輝

突破三漁問題構建和諧漁業路寧寧

海藻食品日益受寵溫文

近年來資源養護典型執法行動李小平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建設概況黃猛

廣東省2006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效果跟蹤監測評估和標志放流研究報告(節選)

人工魚礁產業的科技支撐和今后的研究課題何國民

佛羅里達鱉人工高效養殖技術研究張志敏,李良生

千年笛鯛染色體核型研究鄭元升,王小麗,蒲含林,麻建軍

平潭海島旅游業發展的SWOT分析與深度開發研究陳素文

加強藥殘監控促進水產品出口陳畢生

棕櫚油在水產養殖飼料中的應用李明華

高產魚池水質管理技術要點熊炎成

錦鯉養殖技術要點顧新國

"畜-沼-漁"三位一體生態養殖技術李侃權,劉基正,吳新方,廖慶繁

草魚"新三病"的防治李恒國,趙厚會,杜心永

鰻鱺愛德華氏菌病病發流行調查林明輝,鐘曉波,黃志斌

通過病例看池塘用藥誤區海洋與漁業 劉超華,彭啟良

9月廣東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及預報

大力推廣"三區養殖法"促進程村蠔產業發展張小兵

歐盟水產品市場考察關歆

大海捕魚:一網魚蝦一網金劉少才

少吃魚翅的文化思考馮正平,林肖玲

美國銀斑生物學特性與池塘養殖李海潮,黃偉平,謝杰峰,余家雄

廣東鰻協周年回眸

播種祈求成就明天黃富雄,鄭鐘新,張凝鉑,蘇香

基于SWOT分析的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策略研究蘇廣明,劉強

羅非魚池塘投放光合細菌后水質研究車南青,楊俊奇

鱷龜稚龜養殖技術探討劉翠娥,李若利,劉繼芳,王建明,梁啟防

面包酵母懸浮液中添加脂溶性維生素對褶皺臂尾輪蟲增殖率的影響施軍

養蝦池水質惡化的幾種有效處理方法吳琴瑟

細鱗斜頜鲴人工繁殖萬云輝

池塘草魚健康養殖技術朱忠延

鋸緣青蟹健康養殖的幾個關鍵技術海洋與漁業 吳縹飄

單胞藻類培養技術葉芳

紅蟲消毒處理規范操作郭少忠

排污口水質化驗兩項輔助技術的改進潘本興

海洋測繪中的GPS/GLONASS組合技術楊秋波

春夏季鯇魚常見病防治方法蘇文欽,蘇少龍

用鮮樹葉巧治魚病鄭天龍

水產養殖報告范文第5篇

沿海菜籽庫存大幅攀升

油廠為消化庫存菜粕,減少了沿海油廠菜籽壓榨量。數據顯示,5月29日-6月4日,全國納入調查的101家油廠,菜籽壓榨量下降至71540噸,環比減少44.13%。

不過,近期進口菜籽到港量龐大,沿海菜籽庫存攀升。預計后期菜籽壓榨量將回升。據Cofeed的統計,5、6月進口菜籽到港量預計為60.3萬噸和60萬噸。

水產養殖規模不及預期

水a養殖進入旺季,飼料的生產和需求也隨之進入年內高峰。然而,5月22日當周,沿海菜粕成交量為26600噸,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70%;平均成交價為2355元/噸,環比下降3.25%。

雖然今年水產養殖效益良好,市場認為水產養殖規模會擴大,但由于近期南方多陰雨天氣,水產養殖規模或不及預期。1-4月,納入調查的35家大中小飼料企業的水產飼料產量為6.55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13%。

豆粕替代效應增強

南美大豆收割接近尾聲,巴西、阿根廷大豆產量存在上調預期。受雷亞爾大幅貶值影響,巴西大豆銷售進度加快。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的報告稱,截至6月1日,阿根廷大豆收獲進度達到85.5%,較去年同期高出6.8個百分點;預計2016/2017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75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7%。另外,其他預測機構也紛紛上調巴西大豆產量。福四通公司將巴西大豆產量從1.118億噸上調至1.132億噸,Inform公司將巴西大豆產量從1.13億噸上調至1.145億噸。美豆大豆產區天氣基本正常,大豆種植進展順利,出口市場也表現良好。USDA周度種植報告顯示,截至6月2日,美豆種植進度達到83%,高于5年均值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哈巴河县| 天台县| 江油市| 大同县| SHOW| 砚山县| 绍兴市| 抚宁县| 吉安县| 灵宝市| 玉龙| 崇明县| 平江县| 宕昌县| 建湖县| 枝江市| 垫江县| 高台县| 海淀区| 梨树县| 无棣县| 上林县| 兴业县| 米易县| 赤壁市| 恩平市| 威海市| 修水县| 孟津县| 托克托县| 依兰县| 巴南区| 云安县| 大丰市| 城步| 高雄县| 福海县| 类乌齐县| 灌阳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