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丟手絹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這群教師,雖然多數文化程度不高,按要求不能勝任教學工作,但大家工作起來還是挺認真的。每天,大家都能準時到校,不到下班時間不離校,都能自覺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那時的課程有語文、數學、常識、音、體、美、勞動,每個人分得什么課就上什么課,沒有誰去隨意更改課程。雖然談不上把課上的多好,但都是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的。
每天晚上,老師們都要堅持晚辦公。那時學校沒有電,照明用的是帶罩的煤油燈。為了節省,每四個人圍坐一起,共用一盞煤油燈。每個晚上,大家至少要書寫兩節課的教案,處理當天學生做的作業。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大家都堅持著。處理完教案、作業后,大家還要聊一會兒家常,說古論今,幾個小時的時光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
那時有句話叫“老師干的是良心活”,大家都是憑著良心去對待孩子們的。所以,課是認真上的,作業是認真批改的,教案是認真寫的。有的老師對自己所擔任的課程內容不熟悉,就虛心地向別人請教,誰都明白自己的底細,誰也不去譏笑誰。有的老師包班,要帶語文數學兩門課,有的老師一天至少要上四節課甚至是一天無空堂,但沒有一個叫苦叫累,整天都精神抖擻的。和現在相比,雖然累但沒有壓力。那時從不統考,不以質量論英雄,不給教學成績排名次。我們雖然沒有壓力,但我們依然認真對待著考試。每到期中期末,大家總要認真出一份試卷,然后把內容刻寫在蠟紙上用油印機印出來給學生做,以此檢查學生學的情況。學生的成績要是不理想了,老師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總要捧著試卷哀嘆一番。然后再印一份試卷讓學生再做一遍,總想看到學生有好的成績。
那時課堂上老師靠的就是一枝粉筆一本書,什么教具、教學儀器之類的一概沒有,如果說有教具,那也都是老師們自制的。他們把放過的爆竹串起來,把小樹棒用紅藍墨水染出來,或者用彩紙剪剪貼貼,用黃泥整一整,這些就成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的數學教具。他們找來廢紙盒剪好后涂上墨汁,就成了語文課上的生字卡片。我不會忘記,自制的最上檔次的要數學生的學具,也就是當時很難買到的算盤。暑假里,老師們集中到校,自制刨刀,自削木棍,自打機架。一切都是土法上馬,一切都靠我們雙手操作,一個暑假,我們硬是把四十八個土算盤制了出來,滿足了學生的使用。大家看著自己制造出來的算盤,聽著算珠碰撞的響聲,心里那個樂就甭提了。
話又說回來,那時的那些老師,雖然工作有熱心,工作起來也認真,同時不怕苦不怕累,但多數老師是算不上一個好老師的。他們沒經過正規訓練沒有教學經驗不用說,就是本身的知識功底也是說不過去的。有兩個老師學了好長時間才認識鐘表,他們教學生一小時等于一百分鐘。有個老師對拼音不熟,教生字時竟然教成了方言(如把豬教成zhui)。有個老師上課時經常念錯字,比如把“冉冉”升起讀成“再再”升起,把“樞紐”讀成“區”紐,還說中國字念半邊。有兩個老師上體育課,一上就是“丟手絹”、“老賴雕捉小雞”,學生都上膩了。教學中出現的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好在都被發現了,都被糾正了過來。好在那些老師還有自知之明,不懂得就向他人請教,知錯就改,慢慢地,就減少了錯誤。否則,不明的師傅教出來的都要成為拙徒弟了。
近四十年過去了,曾經的那些老師只是我的記憶,學校歷史的記憶。以后,他們都變了,都相繼參加了小教班學習,接著又參加了中師函授或高師函授。不論是教學水平還是自身的知識水平,都有了相應的提高。現在,他們有的已經退休,有的仍站在講臺上。他們如同蠟燭,不管光亮有多大,不管散發的熱有多少,他們畢竟為學生為教育燃燒了自己。
【關鍵詞】情景模擬 課堂教學 幼兒文學 課程建設
幼兒文學是少年兒童重要的精神食糧。幼兒文學課程的開設對于學前教育師范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必要的。學生經過課程學習可對其基本理論知識有一個總體和具體的認知,并可培養相應的鑒賞力,進而指導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文學閱讀。在課堂上運用情景模擬教學的方式可以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情景模擬課堂教學概述
何謂情景模擬課堂教學法?它“是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和現象,用體驗者的經歷去感知、理解、感悟、驗證教學內容的一種較新的教學方式。”[1]這種教學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親自參與到教學中,進而成為學習的主體。學前教育學生將來面對的主要是3-6歲的幼兒,故了解富有兒童情趣的文學十分必要。幼兒文學需要喚起學生的童心與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
二、情景模擬課堂教學步驟
為了讓學生對幼兒文學課程的學習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采用情景模擬課堂教學。這種實踐教學主要通過教師講授理論知識,利用多媒體播放優秀幼兒教師講課實錄視頻,實戰訓練前課堂講授模擬教學科目和注意事項,最后進行學生情景模擬幼兒課堂。課上,學生輪流上講臺模擬幼兒園里的小老師,下面同學和老師模擬3-6歲兒童,最后進行交流總結。這種新型教學法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樂趣。學生從臺下走到臺前,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體檢了幼兒園教學的過程,對今后的職業將會有更深的理解。教師也可從學生的教學角度得到啟發,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三、情景模擬課堂教學方式
可采用多媒體教學、討論交流互動、制作課件授課等方式,讓學生能全身心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因為本身所教學生是高職高專藝術類起點學前方向考生。因此,在進行模擬情景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優勢,使之變成模擬幼兒課堂的亮點。這些學生本身屬于學前專業,已經學習了幼兒環創的相關課程,教室里布置得富有幼兒園氣氛等是開展模擬課堂的必備條件。
⒈學生利用多媒體模擬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文字、圖畫、影像等多種元素相結合的教學方式。”[2]學前方向學生今后面對的是3-6歲的兒童。在幼兒園中,多媒體手段經常被應用于教學。在模擬幼兒文學課堂,圖片、聲音、動畫會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的感受更直觀,產生的效果也就更好。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增情教學的時效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積極推進實現實踐型人才的培養目標。”[3]
⒉學生制作課件模擬教學
學生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向全班同學授課。要求學生尋找素材,制作20分鐘左右的課件,并在課堂上講授該部分內容。把計算機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制作出的課件不僅能夠為情景模擬教學增添活力。
⒊師生交流互動
在情景模擬教學環節結束后,教師讓同學們對于每位新老師的模擬課堂進行討論發言。通過互動交流,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對幼兒文學這門課程和今后要從事的職業有更多理性的認知。
四、情景模擬課堂實施辦法
⒈模擬兒歌教學
學生在模擬兒歌教學過程中,首先確定兒歌曲目。網上有音頻或者視頻的下載下來,寫好教案詳稿進行練習。課上通過板書歌詞,播放音頻,老師示范,學生分組唱等形式進行教學。在講解兒歌時,可播放一些兒時曾唱過的兒歌,如《粉刷匠》、《丟手絹》等,讓學生想起兒時的天真快樂,進而喜歡兒歌。
⒉模擬幼兒故事教學
學生在模擬兒童故事教學過程中,首先確定哪一個故事。網上有視頻的下載下來反復練習。課上,加上配樂,聲情并茂地講述,讓大家進入到故事當中。有的同學講《三只小豬》,他用憨憨的聲音演小豬,用親切的聲音演媽媽,用恐怖的聲音演大灰狼,效果很好。故事結束后,可以讓大家討論發言。
⒊模擬繪本教學
學生找到合適的故事后,自己把故事內容畫在速寫本上,制作成簡易的繪本。課下演練講故事。課上,加上合適的配樂講述故事,繪本講完后,可以適當做點評或讓大家討論發言。
⒋模擬手工教學
學生課下準備教具和上課內容。上課前把工具發給大家。上課后,小老師一步一步示范折紙,同學們跟著做。通過同學們的手工課,大家學會了千紙鶴、帆船、愛心、褲子、東西南北等的折法。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都能使用。
⒌模擬游戲教學
有的同學教大家手指游戲,有的同學教大家開火車的游戲,這些游戲讓學生對兒時天真的舉動、活潑而渴望獨立的形象留下印象,使學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
⒍模擬兒童劇教學
教師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或是由學生自由組合。每組確定一個劇目,可以自己創編,自己準備道具。上課后,布置場地,分組表演,最后由教師總結。
⒎模擬兒童影視文學教學
模擬兒童影視文學教學過程中,課前學生下載兒童影視作品,可以是動畫片,可以是教育短片。不少同學下載的是綠古力系列的兒童短片。通過課上觀看短片,教育兒童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課堂效果很好。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高職高專學前方向學生面向的是3-6歲兒童,使得這門學科的教學比其他課程更需要形象性與想象力。因此,學生情景模擬幼兒園課堂,符合課程實踐教學的要求。這種新型方式,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引導者。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熟練掌握了多媒體操作技能,鍛煉了查找資料、備課制作課件的能力,在課堂上,練習規范書寫粉筆字,把簡筆畫技能運用于課堂,練習了講故事的能力。總之,增加了他們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進而為未來從事幼兒教育事業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劉莉.論體驗式教學[J].文教資料.2010年第10期.
[2]何敏怡.高校兒童文學課程體驗式教學芻議[J].聚焦.2015年第5期.
[3]梁彬.淺析現當代文學課程中的影視教學模式[J].文高教探索.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