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起重機械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起重機械 防護設備 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TP27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010-01
起重機械在廣泛被應用的同時也有一部分缺陷,由于自身的運行特點以及人為操作時的疏忽等各種因素導致了起重機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一、起重機械存在的安全隱患
起重機械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所存在的一些特點是安全隱患存在的主要因素,這些特點包括搬運貨物的高勢能、運動的多維性、作業范圍大及作業條件復雜等。
1.新型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的特點
分析了起重機械在作業時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之后,研發了一種新型的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這種安全裝置具有多種功能及用途,在起重機械安全防護設備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其保護性能非常突出。表1為起重機防風防撞安全裝置功能對照表。
(1)由于起重機械屬于高空作業,所以對操作人員操作的精確度要求很高,基本上操作人員都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裝卸貨物上,如果這時候突然來陣風向不定的強風,很多的操作人員都會措手不及,從而導致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新型防風防撞安全裝置就是針對這個問題所安裝的安全措施,它可以在突然出現大風的時候避免起重機械由于失控滑行導致的安全事故,有效的控制好起重機大車的工作狀態。
(2)像造船廠、碼頭、大型機械廠等起重機應用比較多的地方,由于軌道的長期使用往往會出現某段下沉的現象,當起重機在這個下沉地段吊裝重物時,起重機的大車經常會發生滑動現象。為了能夠解決起重機械在下沉段的定點吊裝問題,研究出了新型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這種裝置能夠自動控制鐵楔下落來防止大車的滑動現象,大車啟動行走時自動升起鐵楔,這種對大車輪子控制自如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減輕了操作人員的負擔,為起重機定點吊裝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可能。
(3)起重機械的運行空間一般都是靠操作者的肉眼來觀看,但有時候會出現視覺障礙物,這時操作人員往往根據下面其他人員的指揮或者憑著自己的工作經驗來進行吊裝作業,由于指揮與操作之間存在時差,這就給起重機之間的碰撞事故提供了可能。新型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能夠有效的控制好大車在多條共用軌道之間的運行,防止碰撞的發生。當起重機械在復雜的場所進行作業時,安全控制指令能夠有效的控制好大車在軌道方向的正常工作或者停止,而且還可以識別軌道上的移動物體或障礙物。
(4)如果電子極板能夠和智能安全裝置有效的結合起來,就能實現起重機械終點限位安全裝置功能。一般情況下,新型起重機械的電子反射極板安裝在起重機地軌的端頭,這種新技術在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都比傳統接觸式限位保護裝置優越。
2.電氣控制結構
新型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的安全控制單元主要由預警電路、限位電路和狀態監測電路組成,預警電路和限位電路的主要作用是接受由傳感器或者光電接近開關所傳來的信號,對操作人員起到預警作用并能達到強行切斷電源的目的。狀態監測電路能夠接受驅動器狀態開關所傳來的信號并對當前的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進行自檢。下圖為新型防風防撞智能起重機械安全設備結構簡圖。
3.新型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的技術創新
新型安全裝置的技術創新主要變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首先,新型的安全裝置把預警電路和限位電路集成在一個安全保護控制單元之中,在使用時所增設的限位電路起到的控制效果非常的好,當光電開關或者聲波開關檢測到軌道前方有障礙物時,這些開關就會立即運作起來,在幾十秒之內限位電路會切斷主電路,從而阻斷起重機械的前行。
②該新型安全裝置優化了起重機械的連接結構,起重機械的傳動機構一般由驅動軸、驅動臂和曲柄組成,曲柄的兩端分別與驅動軸和驅動器頂進行剛性連接,轉動連接的實現是通過機架板和驅動軸之間的相互連接。這種新型安全裝置結構簡單,不容易被損壞,只需通過在傳動機構中的曲軸設置和轉折點設置并利用曲軸中心的位移來讓鐵楔產生起落過程時的前后位移。
③和傳統的起重機械安全控制裝置相比較,新型的智能安全裝置增加了故障自檢電路,主要是通過把非接觸式的傳感器開關安裝在安全裝置的驅動器上面,這時監測電路能自行的對比開關的正常設置狀態和實際狀態的差別,并自動根據對比的結果判斷出是否發生故障。如果判斷的結果正常,那一切操作繼續進行,如果判斷有故障發生,此時故障自檢電路就會關閉起重機的行走,并給控制人員發出故障信號,使得維修人員能夠及時的對故障進行修復,從而保證了起重機械的安全運行。
二、結束語
總之,起重機械的安全運行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新型防風防撞智能安全裝置的技術創新能夠有效的提高起重機械的安全運行程度,減少起重機械安全運行事故的發生,保障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裴淑玲,袁江.起重機械在使用中的安全隱患分析[J]. 中州煤炭. 2011(05)
[2] 蘭天文.淺談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管理[J].大眾標準化. 2008(S2)
[3] 楊小棟.起重機械安全防護設備技術創新[J].江蘇科技信息. 2008(10)
[4] 李國忠.起重機械設備安全防護對策[J].裝備制造技術. 2009(06)
[5] 李黔萍.起重機械設備安全防護建議與措施[J].裝備制造. 2009(05)
關鍵詞:起重機械;安全控制;安全管理
起重機械作為一種特種設備,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其特殊性和高危性廣受社會的關注。近些年來,我國在建筑施工中部分企業技術能力差,缺乏安全管理意識,導致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鑒于以上情況,建筑企業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對起重機械設備進行科學管理,提高作業水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贏得最大利益。
1 影響起重機械安全控制與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1.1 起重機械的設計存在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建筑規模在不斷擴大,對起重機械設備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機械制造企業數量逐漸龐大。但龐大數量并不等同于質量的提升,很多小型機械制造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不過關,生產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生產設備達不到國家標準。這樣的企業在生產機械設備的過程中,往往出現設計圖紙來源不正規,機械設計的相關參數不達標,技術水平低下,生產工藝和設備不完善,缺乏生產經驗,為起重機械設備的使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可能給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財產損失。
1.2 操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起重機械設備安全事故多發于使用和安裝拆卸階段,尤其是液壓頂升階段。在起重機械設備的使用階段,經常存在調度人員進行違章指揮,或者操作人員進行違章作業,這樣的行為將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起重機械的使用、安裝、拆卸階段,操作人員、指揮人員、技術人員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建筑企業普遍存在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技術水平不過關的問題。技術人員參與到起重機械設備使用的各個環節,包括安裝、調試、維修、保養、拆卸等工作,其綜合素質決定了施工作業的成敗。但隨著起重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起重機械設備的相關參數變得復雜,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經淘汰,在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方面仍面臨著新的挑戰。另一方面,現在大多起重機械設備的技術人員都沒有進行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只是經過短期的培訓拿到了從業資格證,對起重機械設備的設計原理、使用原理沒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出現突況時,無法進行專業指導。
1.3 違章操作問題嚴重
在建筑行業中,一些較小的建筑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過分追求工期,強迫施工人員提高施工速度,縮短工程工期。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人員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只能將起重機械安全操作的規定拋之腦后,將大型起重機械設備上的安全設備拆除,增加起重機械的荷載系數和疲勞破壞強度,導致起重機械設備過度使用,為后續工作埋下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建筑企業過于關注施工效率,卻忽略了對起重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造成起重機械設備伴隨著故障長時間運行。
2 強化起重機械安全控制與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
2.1 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
起重機械設備具有高危性,相關從業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安全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從管理人員到操作人員都要進行專業的培訓,并且要定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在起重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視。除此之外,企業要加大對起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負責監管工作的機構要監督起重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從根本上避免無證操作,培養一批固定的起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減少人員的流動性。相關單位也要注重培養一批優秀的管理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避免違章操作的發生。建筑企業要定時對起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和養護,聘請一批技術水平精湛的維修人員,防止起重機械設備的“帶病上崗”。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建筑企業要做到責任到人,實現定人定崗,防止操作人員違反相關規定進行違章操作。
2.2 做好對機械生產企業的檢查和備案工作
要真正減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從源頭上避免起重機械設備的設計、制造缺陷。相關的監管部門要對所管轄范圍內的大中小機械制造企業逐個進行檢查,對企業生產原料的來源要做好備案,避免劣質品的出現和使用。監管部門還要對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進行檢查,對于符合生產要求的進行備案。
企業還應該建立一定的責任制度,利用責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能夠更加有效地加強安全生產制度的執行,將安全生產管理列入到對工作人員的業績考核當中。對操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和教育,增加起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提高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確保操作人員對起重機械進行合理的和符合規范的操作使用,確保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實。完善并健全對起重機械設備安全使用的相關管理制度,確保對起重機械設備的操作有章法可循,避免出現操作不規范和違規操作等行為。對因操作問題出現的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操作人員,應加大懲罰力度,對于企業因違反國家規定和標準進行操作而引發的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企業,對企業應該進行整頓,并處以高額罰金,對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應該吊銷其從業資格,以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3 結語
為了減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每位從業人員都要嚴格遵守起重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建筑企業要定期對起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避免起重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卻仍在使用的情況發生。相關監管部門要對機械生產企業進行檢查,從根本上杜絕不合規范的起重機械設備流入市場,對違法生產起重機械設備的廠商進行嚴肅處理。從管理人員到安裝、拆卸起重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都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其作業水平,以逐漸減少起重機械的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起重機 安全 檢驗技術
經濟的發展,帶動的是各個行業的興盛,其中起重機在廠礦企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相繼推出了許多規定來規范起重機械的運作,但是,事故的發生并沒有因為這些規定的出臺而得到遏制。因此,對起重機的檢驗就顯得尤為重要。
1.起重機的相關知識
1.1.起重機
起重機在建筑學又稱吊車,俗稱克令吊或天車,是由纜索或鐵鏈及滑輪等組件組成的機械裝置。它使用一個或多個簡單機械原理組合而成,從而移動平常人類力量不足以移動的物件。
1.2.起重機的分類
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根據起重機的構造和性能分為不同的類別:輕小型起重設備、橋式類型起重機械和臂架類型起重機等。
1.2.1.輕小型起重設備:千斤頂、氣動葫蘆、電動葫蘆、平衡葫蘆、卷揚機等。
1.2.2.橋架類型起重機械如梁式起重機、龍門起重機等。
1.2.3.臂架類型起重機如固定式回轉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履帶起重機等。
人們俗稱的吊車是在一定范圍內垂直提升和水平搬運重物的多動作起重機械。
2.對起重機檢驗的現狀
2.1.設備資料不齊全
在起重機的檢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起重機的產品標志和《起重機運輸機械編制方法》規定的不一致的情況。起重機的工作級別按照《起重機械設計規范》的規定會分為A1―A8等幾個級別,但是有的起重機在購置的時候沒有標明級別分區,籠統分為輕中重三種型號。還有就是起重機的管理記錄不是很到位等問題的存在。
2.2.起重機的設置不合理
在起重機的制作過程中缺乏對有些部件的設置。根據《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的要求:起重機必須具備失壓保護功能。失壓保護是由啟動按鈕開關和接觸器聯合進行的。但是在起重機上就根本沒有啟動按鈕這一部件,在進行啟動的時候經常用緊急開關來代替。久而久之就會對緊急開關產生磨損,影響起重機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能力,從而帶來安全事故。
2.3.忽略了接地線的安裝
《起重機械安全規范》中有明確的規定司機室與起重機本身用螺栓聯接時,連接的地點不少于兩處。在起重機中工作人員往往關注的是接地的電氣設備的質量是否符合規范,卻忽視了需要注意的接地線的連接問題。從而在起重機工作的時候往往會傷害到司機的個人安全。
2.4.設計不標準
在起重機的各個部件中,總路線接觸器的安裝會被許多的設計人員忽略,因此,在制作的時候也不會留給安裝人員過多的空間進行總路線接觸器的安裝。當前的起重機電氣配套產品的質量不容樂觀,做成了各個操作系統的接觸點容易粘糊。這樣的情況下就給起重機的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
3.起重機檢驗技術
3.1.對起重機的檢測方法
3.1.1.軌道接頭高低差及側向錯位不應大于1mm,間隙不應大于2mm;
3.1.2.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對安裝基準線的水平位置偏差不應大于5mm;
3.1.3.同一截面內兩平行軌道的標高相對差不應大于10mm;
3.1.4.軌道頂面對其設計位置的縱向傾斜度不應大于1/1000;每2m測一點,全行程內高低差不大于10mm;
3.1.5.軌道頂面基準點的標高相對于設計標高的允許偏差為10mm;
3.1.6.起重機軌道跨度的允許偏差為[3+0.25](mm);
3.1.7.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對起重機梁的實際中心線位置偏差不應大于l0mm;
3.1.8.鋼軌應與彈性墊板貼緊。當有間隙時應在彈性墊板下加墊板墊實,墊板的長度和寬度均應比彈性墊板大10~20mm;
3.1.9.橋架組裝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A、主梁上拱度(F)允許偏差-0.1F+0.4F;
B、橋架兩對角線相對差不大于5mm;
C、小車跨端軌距允許偏差為2mm,跨中軌距允許偏差在+1mm與+5mm之間;
D、同一截面上小車軌道高低差不大于3mm。
3.2.如何提高檢驗效果
A、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檢驗技術
因為起重機的工作條件比較復雜,工作環境對檢驗的結果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起重機工作的地方采取合適的檢驗技術是非常重要的選擇。這樣檢驗的結果和實際情況的誤差會被縮小到最小。
B、在檢驗的時候要結合往常的檢驗經驗
起重機在交付使用前就應該對其進行檢驗,確認是否符合《起重機械設計規范》的規定。只有符合規范的起重機才能交付使用,不然會出現許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使用的過程中對其檢驗也要結合起重機容易出現狀況的經驗進行檢驗。
C、提高起重機的檢驗標準
對起重機的檢驗是必要的,但是對檢驗工作進行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應該根據《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的規定,制定對起重機的檢驗工作。這樣才會提高檢驗的效果。
D、采用先進的檢驗技術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進步,起重機的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各種設計也更加合理。將先進檢驗技術應用到起重機的檢驗上來,以保證起重機的安全和施工的正常進行。
結束語:
起重機的質量不僅僅要在使用的工廠中進行檢驗,也要在設計的過程中,生產的過程中對其是否符合標準進行檢驗。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起重機的各項操作也更加的科技化、智能化,因此在對起重機的檢驗過程中也要采取新的、先進的檢驗技術,保證起重機的安全可靠。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起重機在廠礦企業生產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起重機設計規范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8.10
1我國電梯起重機械發展的現實狀況
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具有自主品牌的電梯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大大提升了我國電梯起重機寫行業的水平,不斷促進電梯行業銷售額刷新新水平。我國電梯通過自主的設計研發制造以及銷售,已經形成了一體化的發展新方向。接下來通過一些數據看一下我國電梯起重機械行業的發展變化,在2013年底,我國具有自主生產設計的電梯銷售總量為57.97萬臺,相對以前同比增長了9.58個百分點,其中保有量是292.24萬臺,可以看出我國電梯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主要是我國建筑行業近幾年的發展對電梯需求的增加,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電梯起重機械行業無論在技術還是制造精密程度上,還與世界先進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只有不斷通過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才能真正提升我國電梯行業的水平。
2電梯起重機械故障發生的表現
電梯作為一種人們日常必需的運輸工具,這在當今城市高層建筑林立的社會,其作用和地位愈加突出,與此同時人們對于電梯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相對于傳統的爬樓梯,坐電梯更為安全可靠,尤其對于老年人和行走不便的人群,據有關數據表明,乘坐電梯比爬樓梯安全度高出50倍。為了提高電梯行業的安全標準,我國還制定了相關的制造與安全規范,相關制造企業和維護者必須嚴格執行,但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還是存在一些故障和安全隱患。
2.1由于機械疲勞導致的安全故障的發生
機械疲勞是電梯在高強度的運行條件下,出現的故障點,在以往的電梯中開關量負荷檢測信號和現在的群控制技術,已經不能相匹配,已不能滿足現如今電梯安全監測的需要。現在大多數電梯起重機械的重量檢測使用電磁式,這種電磁式檢測裝置,能持續不斷的傳輸符合檢測信號,這就大大提高了群控制系統持續檢測的目的,這樣就可以提升電梯自身的調度效率。由于電磁式裝置的持續檢測,能準確的監控電梯在啟動和運行條件下電流情況,就可以實現對電機轉矩調控,降低機械疲勞狀況的強度。
2.2由于系統故障導致的安全隱患
在電梯運行故障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安全故障就是電梯門故障,大多數故障都是安全門系統的故障。電梯安全門兩側各設有一個微動開關,一旦當電梯的實際載重量達到或者超過規定在重量的80%,電梯就檢測到超重,這是其中的一個微動開關就會發送信號,電梯就會對超重系統發出指令,電梯箱體的呼叫系統發出呼叫,并行使到相應的呼叫點。如果當電梯運行的實際載重量超過規定的110%時,電梯兩側的微動開關檢測到極限超重,檢測就都會動作,此時電梯將不再運行,電梯門還處于打開條件并保持這種狀態,同時還會持續發出警告聲音。微動開關一般情況是固定在電梯箱體的底部,通過螺絲進行固定,如果想調節電梯的載重幅度,可以對螺絲進行調節電梯載重就會發生變化。
2.3由于正常磨損導致的故障
由于電梯長時間的使用,導致電梯中各機械部件出現磨損。對自然條件下的磨損現象,需要工作維護人員及時查看電梯運行狀況定期檢查,如若檢查不及時或者檢查不到位,未發現機械部件的磨損,這樣只會增大機械磨損的程度,知道部件報廢電梯不能正常運行,導致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
3電梯起重機械故障的維護措施
在進行電梯起重機械故障的維修和日常維護時,要具有科學的電梯理論為基礎,從機械設計進行檢查,以便于確定電梯在運行中機械各部件的安全情況,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相關的技術改進與優化。
3.1加強優化生產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
通常的優化制度的制定是依靠,優化方式的準則以及需要進行實施的順序,還一個就是參照優化方式的制度。首先依靠我國的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準則,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準則,制度合理的運行費用分配,是分配的費用發揮最大作用,還有就是提前做好經濟支出預算,以保障電梯的正常運行為目的,既要保證費用最低化又要保證電梯的安全性,以提升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3.2改善和提升電梯維護的方法
在電梯的維護方法當中主要是包含兩個方面:維護形式的措施和維護類別的措施。維護形式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先選用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對電梯故障的發生點提前做出預示,做好日常的故障預防,提高電梯的安全運行效率。現在一般采用的是預防為主和根據具體情況優化的方法,維護類別的措施是根據電梯的運行情況制定相應的方法。在電梯維護當中通過運行的實際情況,保證各個部件損耗最小化,實現電梯大修的時間和維修間隔。
3.3加強電梯各部件備用件的管理和運行部件的管理
【關鍵字】橋(門)式起重機、檢驗、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TE0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起重機在現代的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按照國家的標準劃分,起重機可以分成83個品種,其中橋門式起重機是使用范圍最廣泛的一類,同時它們對安全的要求也很高。國家質檢總局為了加強門橋式起重機的安全監管,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分別于2006年和2008年頒布了《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起重機械制造監督檢驗規則》、《起重機械安裝改造重大監督檢驗規則》以及《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雖然如此,橋門式起重機的各類事故仍然頻發,而做好橋門式起重機械的檢驗工作是減少各類事故的保障之一。
1、設備資料不完整
在檢查中經常能發現包括:起重機設備的標牌不符合《起重運輸機械產品編制方法》;起重機的工作級別也未按《起重機械設計規范》;檢驗合格的吊鉤未按規范要求在低應力區作出包括額定起重量、生產廠家名稱、生產編號等信息的不易磨滅的標記;以及起重機的管理記錄等資料缺失等等問題。同時要求施工單位提供施工情況記錄和相關的自檢報告、施工過程中事故記錄以及對應的處理報告、施工過程中經制造單位或者設計單位同意簽發的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等。
2、安裝工藝不到位
在橋門式起重機械的檢測中發現在設備的安裝過程中經常發生事故,經調查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安裝工藝不到位引起
1)設備的基礎與需要安裝的起吊設備的要求不相符合,由于起重設備的作用就是在于移動大重量的物體,這就要求起重機的基礎有足夠的載重能力,而且應該保證起重設備安裝在一個平穩的平面上,但是由于在土建施工或者設計階段未能按起重設備的基礎要求來制作,引發起重設備的安全事故,影響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這就要求我們在設備基礎設計階段就應該根據起吊設備的實際要求進行合理設計,避免類似的事故發生。
2)起重機的運動部件與動力線或者建筑物的安全距離達不到相關的標準,如在起重機械的施工現場,要求使用的橋門式起重機任何部分都不能與帶電的動力線相碰,因為當起重機的吊桿或者吊索碰到動力線可能對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對機器本身也有可能造成損失,因此,在設計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來實施。
3)限位器、重量限制器、車檔、急停開關等安全裝置安裝不到位或者功能不全。根據相關規定額定起吊量大于20t的橋門式起重機械需要安裝重量限制器,當載荷超過額定載荷時就能自動斷電從而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大、小車運行機構設置緩沖器等行程限位器,并應設置緊急斷電開關,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切斷起重機總電源。但在實際檢驗過程中發現對這些安全裝置的安裝不到位,或者某些部件的功能已經無法實現,影響到了起重設備的運行安全。面對這類問題應該在設備安裝完成后,按照相關規范要求認真做好調試工作,在調試過程中使得這些問題暴露,并及時的解決。
4)缺少防護保護裝置。《起重機械安全規程》中規定:“起重機大車滑觸線的端梁下,應設置防護以防止吊具或鋼絲繩與滑線的意外接觸”;“司機室設在運動部分時,進入司機室的通道口,應設聯鎖保護裝置,當通道口門打開時,起重機的運行機構不能開動。”……而在檢驗中發現這類防護保護裝置多數未安裝,很容易發生事故,對于這類問題,應該要求安裝和設計公司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設計、施工。
3、電氣故障
在起重機械電氣部分的檢驗過程中也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3.1缺少接地保護,按照相關要求,在廠房設計時會在設備區域設置接地網絡,這樣在向設備供電時一般不需要將設備的金屬結構與供電裝置內接地排相連,而直接采用設備金屬結構與接地網相連的模式,但是很多現場施工人員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在發現供電線中沒有接地線就視為設備無接地保護,導致在日后的運行中發生漏電等之類的事故,針對這類事故,應該在起吊設備的安裝前,認真查閱相關設計圖紙,按圖施工。
3.2缺少總線路接觸器,按照《起重機械安全規程》中3.2.4條規定:“起重機應設總線路接觸器,應能分斷所有機構的動力回路或者接觸器回路,起重機上已設總機構空氣開關時,可不設總線路接觸器。”但是在實際的檢驗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起重機沒有設計總線路接觸器,而且在設計圖紙中都沒有這一方面的考慮。對于這類問題應該這起吊設備的設計階段就要求設計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設計,要使得起重機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3.3在檢驗中會發現采用電纜滑觸線為移動電機供電的橋門式起重機械,由于頻繁的移動作業導致電纜的外皮磨損嚴重,而且在一些工況條件較差的地方電纜護套的老化嚴重,使得設備的移動變得不靈活,還有電纜臺車和電纜經常掉下滑道或者被小車碾壓等等諸如此類問題大大影響了設備的穩定運行,也危及到了運行人員的人身安全。對于這類問題,建議采用新型安全滑觸線來為起重設備供電。
4、使用不規范
一個合格的司機在起重機的使用過程中不僅要有熟練的技術,更應該熟知設備的性能,并能嚴格執行“十不吊”等規范和準則,而在我們的檢查中發現操作員使用不當是以往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經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問題:
企業里相關的起吊設備的使用管理、事故報告和應急措施的管理制度缺失或未健全;起吊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日常檢查、交接班、維修記錄沒有或敷衍了事;操作員工存在工作態度不端正、專業技能不具備、不按規章要求操作,責任心淡薄;設備的定期檢修制度形同虛設,使得設備經常處在有安全隱患的工況條件下運行;相應的技術檔案管理混亂。
5、最常見的問題
在我們的檢驗過程中發現最多的問題就是起重機啃軌現象。橋門式起重機在運行的時候,它的大小車的車輪寬度比軌道的寬度要大,車輪在運行過程中,車輪的邊緣與軌道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由于安裝的技術不到位或者本身的質量問題等多種原因,使得車輪不在軌道的中間運行而與軌道的側面接觸,磨損就此發生,使得車輪邊緣變形嚴重。啃軌的發生會嚴重影響車輪與軌道的使用壽命,嚴重時會對廠房的基礎結構產生不良影響。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在安裝時使軌道的安裝偏差在合理的規定范圍內,對車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斜度進行合理調整,如果兩側電動機轉速不一致,及時更換為同廠同型號的電動機,傳動機構間隙過大時應及時更換聯軸器和變速箱。
6、總結
綜合以上事實可見,如今橋門式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形勢并不容樂觀,各類隱患存在制造、安裝、管理、使用等多個環節,影響到了生產安全和生產效率。因此企業在選購橋門式起重機時,應該選擇專業的且有良好經驗的設計公司設計相關的施工圖紙加強對專業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專業技能、工作責任心的培養,從而增強橋門式起吊設備的運行安全和穩定性能,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連明.王忠民.司慧涵.電動雙梁橋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的幾個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5):152-153.
[2]王卓.齊春麗.門式起重機常見電器故障及維修保養[J].科技傳播,2011,(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