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范文第1篇

【關鍵詞】基層兒童保健;行為發育;需求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于嬰幼兒保健方面的關注也隨之提升。如今,嬰幼兒的養護需求以及家屬對臨床工作者的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社區兒童的保健中對嬰幼兒的家屬其進行健康教育,保證嬰幼兒保健活動的定期實施,能夠有效地減少嬰幼兒易感病的發生、提高新生兒的健康成長率、促進嬰幼兒的行為發育等[1]。本文通過對社區兒童保健中嬰幼兒發育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對嬰幼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并保證其對嬰幼兒發育期間的開展定期的保健行為,對于改善嬰幼兒行為發育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隨機抽取2012年1月――3月到我院進行兒童保健體檢的社區嬰幼兒120例,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為觀察組,B組為對照組,兩組例數均為60例。所選取的嬰幼兒在性別、年齡、體重、胎齡以及嬰幼兒直系親屬的生活背景、教育程度、家庭構造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所選取的嬰幼兒均符合下列條件:①年齡范圍均在6-12個月之間;②上述嬰幼兒在母體內期間以及出生時均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高危疾病;③兩組嬰幼兒的健康水平均為正常;④兩組嬰幼兒均未患影響行為發育的生理疾病或心理缺陷。

1.2方法將上述120例嬰幼兒隨機分為A、B兩組后,對兩組研究對象分別進行首次行為發育的評分判定,判定內容包括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能力、適應能力和社交行為五個方面[2]。對A組嬰幼兒家屬進行嬰幼兒行為發育相關保健知識的宣教,并保證A組嬰幼兒家屬對該組嬰幼兒按照宣教內容對進行行為發育的保健;對B組嬰幼兒家庭不進行此類相關宣教。

對嬰幼兒進行的行為發育保健知識應涵蓋以下幾方面:如何根據嬰幼兒神經心理發育特點來制定的相對的游戲,如何通過游戲的方式對嬰幼兒的聽覺、視覺、感受器、前庭蝸神經平衡感受器以及肢體運動協調能力進行訓練[3]。

2結果

通過對兩組嬰幼兒的行為發育水平進行首次評價后發現,兩組嬰幼兒行為發育的結果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通過對兩組對象進行第二次神經智能測試評價發現,A組嬰幼兒在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能力、適應能力以及社交行為這幾個層面較B組嬰幼兒提高更為明顯,差異顯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嬰幼兒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也是嬰幼兒生長發育最快速和最關鍵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加強嬰幼兒保健對嬰幼兒行為發育等多方面的發展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兒童的健康檢查及保健行為還沒有像接種疫苗那樣被家長所接受,大多數家長仍認為嬰幼兒行為發育的保健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手段。同時,大多數嬰幼兒家長對兒童保健的認知仍存在著局限性,認為嬰幼兒保健僅僅是對嬰幼兒身長、體重、頭圍等數據的測量。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嬰幼兒行為發育保健的宣傳不到位,對我國嬰幼兒保健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通過對上述嬰幼兒行為發育保健的研究,不難看出,通過加強社區兒童保健中嬰幼兒行為發育保健的宣教、提高嬰幼兒保健行為開展的積極性,可以增強兒童家屬的保健意識,使這一群體充分認識到兒童保健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改善了其傳統喂養、教育的方法,促使嬰幼兒生理和心理發面更加健康的成長和發育[4]。綜上所述,對社區兒童的保健工作中開展嬰幼兒行為發育保健的健康宣教是提高嬰幼兒行為發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李潔.基層兒童保健中嬰幼兒行為發育的保健需求與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3(02).

[2]高燕勤,胡玲,曹文婭,張秀英,郭開英.兒童早期發展指導管理系統在兒童保健中的作用[J].江蘇醫藥,2011(15).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母乳喂養;健康教育;孕婦學校;產婦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3(a)-0133-02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for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breastfeeding

SUN Yunye

Preventive care Department, Xiaolan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for pregnant women, breastfeed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One hundred twenty moth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0 to February 2011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of 60 patients were given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the remaining 6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dmission routine care, compared the success rate of mothers breastfeeding, breastfeeding techniques to master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ed the correct posture, proper milking techniques and diet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reastfeeding; Health education; The school for the pregnant women; Pregnant women

近年來在我國由于母親工作壓力大等原因,母乳的喂養率開始下降,大量研究表明母乳對于嬰兒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并且影響嬰幼兒的死亡率[1],本院對有條件的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分析其對母乳喂養的相關性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入的120例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26.5±2.0)歲,均為足月生產的健康產婦,無其他產科疾病和哺乳禁忌證。胎兒均為單胎,分娩時新生兒Apgar評分均在8分以上,可以接受母乳。將她們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60例為接受孕婦學校健康教育組,其余60例為對照組,在入院后進行常規護理而不進行其他健康教育干預。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分娩方式、胎兒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產婦進入本院檢查時在婦幼保健科建卡并參加本院孕婦學校,健康教育課程包括孕期、分娩期、產褥期保健知識以及母乳喂養知識專題、科學育兒知識等。孕期保健主要對孕婦進行營養飲食、胎教、孕期檢查注意事項和臨產征兆的判斷等的教育。母乳喂養專題主要宣傳母乳喂養的優越性以及喂養的方式教育。具體的喂養知識方面需告知母乳喂養的正常,擠奶手法,按需哺乳。飲食方面選擇“三高”食品即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量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促進乳汁的分泌。并針對孕婦對知識技巧的掌握程度進行考評,不合格者繼續進行教育。分娩期教育是進行分娩前準備、如何配合分娩和減少痛苦等相關知識的教導。產褥期與科學育兒課程教導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如何快速康復、調節心情和嬰幼兒常見病癥、嬰幼兒接觸與沐浴以及預防接種等方面的知識。教育方法主要采用講座、派發資料、互動教育即通過道具等進行體驗性學習并針對不同產婦的特殊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的護理,在入院檢查后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并在孕婦產后給予及時的嬰幼兒接觸以便及早按需進行母乳喂養,對照組除去沒有進行系統性的健康教育學習外其他護理與觀察組一致。

1.3 效果評定

包括母乳喂養的技巧和喂養方式兩個方面。喂養技巧主要對其喂養姿勢、擠奶手法、飲食營養三方面進行評定,判斷產婦是否掌握這些技巧與知識,評定以其合格率作為結果。喂養方式評定分為純母乳喂養、母乳喂養、人工喂養。

1.4 統計學處理

對本組資料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并對兩兩比較的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0.05,當P < 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喂養技巧掌握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出7 d后觀察組中喂養姿勢正確、擠奶手法正確和飲食營養合理人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2兩組產婦喂養方式比較

從表2中可以看出7 d后觀察組的單純母乳喂養率要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討論

隨著保健醫學尤其是產科保健醫學的發展,健康教育成為醫院滿足現代患者就診需求的一項必要任務[2],本院為了提高孕產婦的生產安全以及促進嬰幼兒的健康發育,創辦了孕婦學校。孕婦學校通過建立產婦檔案,根據其不同的妊娠階段不同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課程安排,主要分為:孕期、分娩期和產褥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專題、科學育兒知識等[3]。期間的課程安排參考了葛圓等[4]專家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孕期心理調適、無痛分娩、飲食營養指導、嬰幼兒健康護理、母乳喂養、產后康復等多方面課程。授課方式改變傳統的單一教育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個體化和形式的多樣性,選擇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講座教學、發放健康資料,組織觀看孕產知識錄像,并且進行互動訓練,對孕婦和準爸爸進行角色扮演、技能訓練,使他們不僅掌握知識也掌握必要的技能。同時通過電話、婦幼人員上門隨訪等隨時解答孕產婦問題,跟蹤其健康狀況,對其進行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的評估,評估內容符合國內標準[5],對于測評不合格孕婦進行再次知識教育幫助她合理分娩。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全世界范圍大力推廣母乳喂養作為最佳的嬰幼兒喂養方式。母乳被認為是最適宜的嬰幼兒食品,可以很好地滿足其所需的全部營養,并且研究顯示[6]母乳的營養成分會隨著嬰幼兒的生長而發生改變以滿足其營養需求。同時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尤其是在母親的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質,可以很好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并且和奶瓶喂養比較可以減少胃腸道以及呼吸道的感染,減少嬰幼兒猝死率[7]。可是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一些孕婦因為工作等原因不能進行母乳喂養,故本院開展孕婦學校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母乳喂養的優勢和母乳喂養的技巧,通過本院的研究顯示,在進行了健康教育后的觀察組母乳喂養技巧掌握明顯好于對照組。這主要體現在喂養姿勢、擠奶手法和飲食營養三個方面。同時在接受了母乳喂養知識的教學和營養上的支持后,觀察組母乳喂養的成功率也得到提高,純母乳喂養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進行合理正確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指導孕婦進行母乳喂養,提高母乳喂養率,從而間接促進嬰幼兒健康。孕產婦產后恢復也相對較快較好,這可能和母乳喂養時加速了子宮的收縮,利于子宮盡早恢復,并且提高鈣的有效吸收率,減少骨質疏松有關。

綜上所述,對孕產婦進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養率和母乳喂養技巧掌握,不僅有利于嬰幼兒健康發育,也有利于產婦恢復,值得繼續開展。

[參考文獻]

[1] 許笑蕊. 影響母乳喂養的因素[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141.

[2] 黃美凌,梁麗霞,馮建懷. 母嬰同室住院產婦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 南方護理學報,2005,12(8):76-77.

[3] 何小華,藍洪蕾. 孕婦學校在孕產期保健中作用的探討[J]. 現代醫院,2006,6(1):108-109.

[4] 葛圓,雪麗霜,覃桂榮,等. 孕婦學校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式的研究進展[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154-156.

[5] 陳靈紅,段岸濱,毛雅萍. 孕婦學校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與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2):4509.

[6] 曹浩,葉文琴. 對上海市某三級甲等醫院母乳喂養現狀與認知的調查[J].現代護理,2007,13(34):3298-3299.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R30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186-02

為了解我區嬰兒家長對兒童保健的服務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和拓展兒童保健服務項目,現對兒保門診就診的嬰兒家長進行兒童保健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對象:2010年1月1日~20010年12月31日到我院兒保門診進行健康體檢和游泳的嬰兒家長作為調查對象。

方法:由就診家長自愿填寫調查表,派專人收集。共發出問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180份。資料入機,利用SPSSl3.0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內容:嬰兒及家長基本情況、兒保知識掌握程度、兒保健康教育覆蓋需求。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調查嬰幼兒男女比例為1.12:1,年齡分布:42天嬰兒占66%,3個月嬰兒占15.2%,6個月嬰兒占8%,8個月嬰兒占6%,12個月齡占4.8%。家長文化程度:高中及中專以下為45%,大專占32%,本科及以上占23%。

2.2 兒保知識掌握程度

①嬰兒常見病知識掌握程度:知道佝僂病為嬰幼兒常見病占45%,VD服用合理占62%,每天曬太陽超過1小時占56%,合理補鈣占46%。知道輔食添加及時合理可預防貧血占48%,認為貧血可影響嬰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占62%。

②嬰兒喂養和輔食添加:能按需哺乳占72%,輔食添加過早占33%,4~6個月添加占51%,6個月以后添加占16%。輔食添加合理者占58%,盲目添加輔食占42%。

③早期教養知識:認為游泳撫觸可促進嬰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占48%,通過跟蹤體檢和指導訓練可促進嬰兒大運動、認知、語言、精細動作和認知交往者占75%。

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獲取的主要途徑:網絡、電視占57%,宣傳單、冊占33%,育兒知識講座占8%,門診咨詢占2%。

2.3 家長對兒保門診健康教育的服務需求:早期教育服務需求占72%,嬰兒喂養和輔食添加占66%,常見病咨詢占56%,心理行為咨詢占22%,嬰兒護理知識占32%。

3 討論

3.1 嬰兒家長在早期教養方面知識欠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家長對子女早期教育和智力開發方面的需求日益明顯,經過調查發現,嬰兒家長對早期教育和智力開發的需求排在第一位,這與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相吻合,且嬰兒家長學歷越高,對早期教育的需求越迫切。提示今后的健康教育內容要注重增加有關早期教育和智力開發的知識,并開辦早期教育門診,以滿足兒童家長的保健服務需求。

3.2 嬰兒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困惑還是嬰兒喂養和輔食添加知識,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喂養,保持營養均衡,以減少營養不良和肥胖的發生,這與家長所掌握的兒保知識密切相關。營養不良發生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營養物質貧乏,而是家長的喂養知識和喂養行為不當。家長營養知識愈豐富,嬰兒營養不良和肥胖的發生率也愈低。

3.3 常見病防治不再是健康教育需求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等感染性疾病已經不是嬰兒家長關注的主要疾病,嬰幼兒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等非感染性疾病卻成為嬰兒常見病關注和防治的重點。

3.4 心理咨詢和護理知識不是嬰兒家長健康教育的側重,這與社會多渠道普及育兒知識有關,而心理行為問題在嬰兒期出現較少,未曾引起家長關注。

3.5 本次調查65%的家長為專科以上學歷,對孩子的養育非常關心,且家長文化程度與健康教育需求成正比,文化程度偏低的嬰兒家長對健康教育需求相對偏低。只有家長接受了科學合理的兒童保健知識,才能配合保健部門開展早期教育、健康教育講座等服務項目,從根本上提高兒童健康水平。本次調查顯示只有8%的家長從育兒知識講座中獲取兒保知識,說明育兒講座舉辦較少,提示保健部門應向家長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講座機會,普及兒童保健知識。

參考文獻

[1] :1周惠聯、游春華 兒童保健門診的家長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8(6):418-419.

[2] 田立新 美國政府加強兒童早期教育計劃-“良好開端、聰明成長”項目.基礎教育參考,2006,(07).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7―232―01

呼倫貝爾盟境內的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是我國現有的人口數量最少的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縣級),其中鄂溫克族人口25768人,鄂倫春3365人,達斡爾族69331人,我們把這三個少數民族為三少民族。這三個少數民族婦女和兒童的數量就少的屈指可數了。由于這三個少數民族都聚集居在便將經濟不發達地區,群眾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受舊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他們剛剛從游牧、狩獵、農耕的 半原始社會狀態直接進入了21世紀,黨的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三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衛生工作也和其他行業一樣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婦幼保健工作被各級政府提到來的議事日程上來,在三個少數民族衛生事業的發展中,健康教育起到了促進和拉動作用,為三少民族地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健康教育宣傳是怎么樣開展的?對促進三少民族地區的婦女兒童的健康起到了什么樣的戰略作用?我們在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中以宣傳黨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執行“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群體,面向基層”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在群眾中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加強了等級醫院和愛嬰醫院的業務培訓,加強了孕產婦和嬰幼兒的兩個系統管理,在健康教育宣傳中,我們廣泛的宣傳了高危與產婦的專案管理,普及新法接生,降低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建立婦幼衛生工作三級網,開展生命監測的宣教工作,為基層編輯婦幼衛生報,母嬰保健法宣傳畫冊,婦女五期保健,兒童保健,心里衛生咨詢,健康教育致讀者一封信,健康處方,性教育等資料3萬于份。

對基層的健康教育人員進行了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婦幼保健專業知識和健康教育技能兩個方面,專業知識包括婦女保健知識和理論,技能培訓包括文字編輯、攝影、報刊編輯、宣傳板的制作,板報的設計,簡單的繪畫技能等。這些培訓工作的開展,對促進三少民族地區的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三少民族地區的婦女保健所建立了宣教待產室,播放健康教育電視片,電視錄像片包括:青春期保健,圍產保健,更年期保健,婚前檢查,遺傳咨詢與優生,計劃免疫,兒童保健與心里衛生,計劃生育。在婦產科曾設了孕產婦保健的電視錄像,播放的內容包括圍產期保健和產褥保健,母乳喂養。兒科和兒童保健科病房為小患者播放動畫片或為家長播放兒童保健知識。各科室都備有健康教育宣傳單,宣傳冊,自編的婦幼衛生報。制作了固定式健康教育宣傳板,宣傳的內容包括:用藥小知識,婦幼保健,母嬰保健法,婚前檢查,計劃免疫,口腔保健,兒童眼保健,齲齒的防治,四病防治,生長發育的監測等,并結合節假日走上街頭向廣大的群眾宣傳醫療保健知識。

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的開展對促進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三個少數民族地區的婦女兒童的健康起到了積極的防御屏障作用,對哦《母嬰保健法》的貫徹執行,計劃免疫工作的開展,孕產婦和嬰幼兒的死亡監測與分析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兩個系統管理起到了戰略性的促進和拉動發展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婦幼保健,建立專科保健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確實提高了廣大婦女和兒童的健康,為三少民族地區的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本身也促進了健康教育工作自身的發展。

在山少民族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中,我們按照“把保健的方法交割群眾的原則,堅持按照治病不如防病,保健有限與臨床,計劃免疫先行,醫療作為后盾保障健康”的方針,開展婦幼衛生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把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不斷的提高和將強健康教務宣傳工作的水平,提高健康教育人員的自身素質,開展好三少民族地區的健康教育工作。

面對21世紀的跳轉充分的利用各種先進的手段,促進三少民族地區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的提高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三個少數民族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充分的利用這三個少數民族地區的衛生資源和婦幼衛生工作三級網廣泛的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并通過健康教育公開信,健康教育入戶卡,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把健康的方式交給群眾,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的覆蓋面在基層進行廣泛的健康教育宣傳,結合社區服務,利用村、鎮、旗(縣級)的醫院,衛生防疫,婦幼保健等宣傳健康教育。

嬰幼兒保健知識內容范文第5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提高社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綜合水平為目的,使社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與家庭文化、家庭保健、科學育兒、養老照護有機結合起來,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新的動力。

二、項目目標“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

項目旨在以提升社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為目標,以家庭發展能力建設為導向,以倡導新風尚、培育新居民、爭創新家庭為主題,以各個項目活動為抓手,從而提高家庭成員健康水平和家庭發展能力,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一)家庭成員保健意識明顯增強,自我保健能力明顯改善,健康素養明顯提升。

(二)有嬰幼兒家庭的科學育兒知識普及率明顯提高。

(三)有老年人的家庭在老年健康管理、健康促進和日常保健、照護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高。

(四)尊老愛幼、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得到弘揚,家庭關系更加和諧,社區環境得到優化。

三、項目試點單位

人民街道社區

四、項目內容

根據萬福社區的實際情況,重點對家庭戶成員開展二級培訓和主題服務活動。

(一)組織開展二級培訓

1.培訓對象。萬福社區家庭總戶數4734戶,13681人,按照不少于227戶進行培訓,確保每戶至少有一人參加。

2.培訓內容。(1)家庭保健:一是合理飲食和預防三大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的健康知識;二是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的相關內容及孕期保健知識;三是生殖健康相關知識;四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刷牙、洗澡和不隨地吐痰等)的相關知識;五是心肺復蘇技能,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的急救技能;六是災害逃生等相關技能(如煙霧逃生、火災逃生、地震逃生等)。(2)科學育兒:一是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項;二是對嬰幼兒常見病的識別及一般性預防、護理方法等。(3)養老照護:老年人的營養與膳食、生活方式及日常保健、常見病癥及照護、運動康復及心理溝通、意外事件預防及其應急處理等。(4)家庭文化:家庭禮儀、家庭教育、夫妻關系、代際關系等。3.授課教師。由參加國家一級培訓的項目管理人員及衛生部門組織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授課。培訓資料根據國家一級培訓教材,結合實際重新制定。

(二)組織開展服務活動

1.家庭文化活動:(1)對社區居民開展有關家庭教育、夫妻關系、代際關系及子女關系等內容的系列講座。(2)通過入戶咨詢和定期舉行咨詢會等形式,對家庭關系中的常見問題,開展主題咨詢。(3)在社區開展家庭禮儀課堂,舉辦家庭禮儀知識競賽等。

2.家庭保健活動:(1)對家庭健康責任人和主要家庭成員開展合理飲食和三種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預防的教育健康教育。(2)對家庭健康責任人和家庭成員開展個人衛生習慣的健康教育。(3)開展心肺復蘇專題講座及培訓,現場發放材料,提高家庭成員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的急救技能。(4)開展災害逃生等相關技能的培訓與演習,如煙霧、火災和地震逃生等,增強家庭成員應急逃生能力,掌握正確的逃生技巧。

3.科學育兒活動:(1)開展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專題講座,現場發放相關資料,提高母親對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重要性的認知率。(2)通過專家講座和資料發放,增強嬰幼兒看護人對嬰幼兒常見病的識別能力,提高對一般性預防和護理方法的知曉率。(3)組織嬰幼兒親子閱讀活動和參與活動,提高嬰幼兒看護人對親子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率。

4.養老照護活動:(1)開展老年人活動方式及日常保健主題活動,提高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事項的知曉率。(2)開展老年人抑郁癥初篩檢查,使用抑郁自評量表或他評量表進行測量。(3)開展老年人運動與康復咨詢活動,使老年人運動與康復咨詢活動,使老年人或照護人員能夠判斷是否運動適宜,指導老年人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

五、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

(一)組織機構為加強對“新家庭計劃”項目工作的領導,確保工作順利開展,成立區“新家庭計劃”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社區項目實施小組。

(二)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區計生委:負責項目的牽頭工作,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成立項目工作指導小組,組織開展二級培訓和主題服務活動。區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經費的撥付,保證項目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區衛生局:負責協調轄區醫療機構、社區服務站開展主題服務活動。區民政局:負責指導社區開展相關工作及主題服務活動區愛衛辦(區健康教育站):負責編印健康教育宣傳材料,指導開展相關主題服務活動。人民街道辦事處:編印二級培訓教材,組織家庭成員參加培訓,組織開展主題服務活動,指導建立家庭成員健康檔案萬福社區:做好二級培訓前期工作,登記造冊家庭成員信息,配合開展主題服務活動和建立家庭成員健康檔案。

六、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5年2月至2015年3月)。結合工作實際,成立項目工作指導小組和項目實施小組,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開展項目啟動有關宣傳活動,作好其他準備工作。

(二)實施階段(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圍繞家庭保健和養老照護兩個方面組織開展二級培訓和主題服務活動,建立家庭健康檔案。

(三)推進階段(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對項目實施情況認真總結,進行中期評估,總結經驗,拓展家庭文化、科學育兒培訓和服務內容,繼續深入推進項目開展。

(四)總結評估階段(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總結項目工作實施情況,形成項目報告,迎接國家項目組的全面驗收評估。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抓好落實。街道、社區要充分認識實施“新家庭計劃”的重要意義,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立足工作實際,細化項目實施方案,創新工作機制,豐富活動內涵,落實工作措施,確保項目扎實推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新河县| 东莞市| 浮梁县| 达州市| 青河县| 桦南县| 西林县| 西安市| 都安| 库伦旗| 辰溪县| 蓬溪县| 昭通市| 康马县| 从江县| 沾益县| 玛纳斯县| 泗阳县| 阜宁县| 土默特左旗| 达孜县| 凤冈县| 克山县| 保德县| 法库县| 太原市| 昌黎县| 汽车| 中西区| 丽江市| 社旗县| 虎林市| 岑巩县| 苏尼特右旗| 灌云县| 馆陶县| 江陵县| 河西区| 墨脱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