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命教育概念

生命教育概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命教育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命教育概念

生命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論文關鍵詞:硬件系統,固態硬盤,改造教學機房

教學用計算機的升級換代一直是學校固態資產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一個機房的硬件大概使用(3-4)年的時間,按規律就要報費。通過研究發現,硬盤一直是制約電腦整體性能的最大瓶頸,可以利用現在廣泛使用的固態硬盤來代替原有的機械硬盤,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統、常用軟件的運行速度。例:一標準教學用機房(06年購入),配置:處理器:賽揚336-2.8G,內存:512MB,硬盤80G 5400轉,顯卡、聲卡集成。計劃升級硬盤為金士頓 SSD 32G V系列SV100S2D/32G固態硬盤臺式機套裝。市場報價:390元、50臺。技術特點:傳輸接口— SATA 1.5 Gb/秒及 3.0 Gb/秒、存儲容量*— 32GB、尺寸— 69.85mm x 100mm x 9.5 mm、重量— 78 克、連續讀取速度—32GB – 160MB/秒讀取,連續寫入速度—32GB – 70MB/秒寫入。

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固態硬盤的接口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盤一致。

固態硬盤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采用閃存(FLASH芯片)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采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固態硬盤的優點

1.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讀取延遲小: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兩臺主流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盤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盤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碎片不影響讀取時間: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于尋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盤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寫入速度快:基于DRAM的固態硬盤寫入速度極快。

5.無噪音: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6.發熱量較低:低容量的基于閃存的固態硬盤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不會發生機械故障: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工作溫度范圍更大:典型的硬盤驅動器只能在5到55℃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盤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盤還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e.g: RunCore軍工級產品溫度為-55~135℃)。

9.體積小重量輕:低容量的固態硬盤比同容量硬盤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盤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盤輕。

10.抗震動:比起傳統硬盤,固態硬盤抗震能力要強很多,使得數據能更加安全地保存。

體驗速度的感覺固態硬盤性能測試

和眾多SSD系列產品一樣,稍帶劇齒狀的直線,性能穩定,最終成績顯示平均值為83.7MB/s,較現時最快的2.5英寸硬盤希捷7200.2 200GB和日立 7K200 200GB的50多MB/s均超過50%以上,而0.2毫秒的尋道時間更是比上述兩者快出數十倍。

HD Tune測試截圖

Sandra 2008 SP1的硬盤讀性能測試:同樣是一條較為平穩的直線,成績為86.62MB/s,與HD Tune的成績相差很小,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HD Tune是側重于硬盤的讀性能。

Sandra 2008 SP1測試截圖(1)

Sandra 2008 SP1的硬盤寫性能測試:相對平穩,成績超過100MB/s,不但比現時最快的筆記本硬盤遠遠超出,還令現時主流的臺式機硬盤汗顏,這個優異的寫性能,確實是SSD產品的一大特色。

Sandra 2008 SP1測試截圖(2)

Sandra 2008 SP1的文件系統性能測試:成績85.05MB/s,從對比圖來看,比臺式機硬盤中的希捷SATA300 320GB要快,而尋道時間則是那些臺式機硬盤根本無法比擬的。

Sandra 2008 SP1測試截圖(3)

HDTach測試截圖

HD Tach測試:平均讀取成績80.9MB/s,很是平穩的直線,與其它軟件的讀性能測試相差不大。

生命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關于生命的教育。但歐美與臺灣地區對這個概念未形成統一的共識。我國內地學者對此概念定義也不盡相同。但人們都認同這樣一點:“生命教育是指通過對青少年進行生命的教育、生命發展知識的教授,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并在受教育過程中,培養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尤其是殘疾人的愛心,使青少年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

生命教育可幫助學生學會尊重生命、體驗生命進而超越生命,能幫助大學生規劃人生每個階段獨特的生命價值。同時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格,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意義感。

二、醫學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意義

1.對于醫學生本身的意義

醫學生首先也是大學生,在接受醫學教育之前,也未曾有過任何關于生死的教育。如今大學生學業及就業的壓力大、負擔重,很多學生感到活著沒有意義、活的郁悶,有的人尋找刺激,如沉迷于網絡、鐘情于“死亡游戲”;有的人不尊重生命,如青少年早孕;有的人忽視生命,如不斷有報道大學生自殺事件。對醫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首先就是讓學生自己明確生命的意義及價值、尊重生命個體,學會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2.對醫學教育的意義

醫學生從一年的人體解剖課開始接觸到死,到未來的臨床工作中要面對生命的消逝,都會有恐懼和焦慮。生命教育就是讓醫學生對生和死有正確的態度,獲得生與死的科學知識、技能,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尊重他人的態度,提高學生接受死亡的能力和為臨床病人提供幫助的能力。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以來,醫務人員的職責就從以疾病為中心轉為以病人為中心。因此醫務人員的工作除了預防和治療疾病以外,還要注重病人作為一個整體的人的需求,臨終關懷既是這一理念的一項具體表現。生命教育可以讓醫學生明確死亡的本質、倫理道德,把握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誠心地進行勸慰、照料。能采用各種技能滿足臨終者及家屬的身心需要,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以期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獲得滿意的的臨終生命質量。

三、課程設計構想

醫學生首先也是大學生,應對其首先進行生命教育的元素教育,進而融入安寧緩和療護知識教育。本人借鑒臺灣學者及大陸學者關于生命教育的設計結合醫學生的醫學教育背景,預設計四個主題八個單元的課程。前四個單元以生為主題,即從哲學的角度取向強調人生觀與人生哲學;從生命教育取向強調自我、人格與人際。后四個單元為死的主題,即從生死取向培養學生有關生死的智慧;重視生命終極關懷與生命意義的體現。前四個單元包括認知死亡、生命與信仰、挑戰生命及愛與你我;后四個單元為由生到死、珍知生死、認知自我和安寧療護。

以上的教學內容將會通過講述、多媒體音頻視頻、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來切實體會生命的真諦。

生命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近些年,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生命教育逐漸成為了體育教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我國學者葉瀾就曾經針對生命教育的問題專門強調:“生命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為了提升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活動”,這一點對于學校體育教育來說亦是如此。

 

因此,為了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自我反思與變革,確保生命教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貫徹落實,本文就從生命教育的視角入手,針對高職體育教學現存的問題和完善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內涵

 

生命教育的研究最初是起源于美國的。生命教育與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生命教育關注的不是學生某一方面素質的發展,而是在滿足生命需求基礎之上的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和個性化發展。

 

簡單來說,生命教育就是以促進人的生命發展,提升人的生命質量為根本目的所開展的教育活動。在這一個概念中,生命包括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會生命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人的生命整體。

 

其中,自然生命,指的是人的一種自然的存在狀態,也是人生存的基礎和前提;精神生命是生命的系統性在精神層面的表現,其內涵非常豐富,例如:人對世界的認識,對生命價值的選擇等等,其體現的人生存的意義;而社會生命指的則是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共同作用于社會的結果,其實際上也是人的社會性本質的體現,表達的是社會關系中人的社會價值。

 

二、生命教育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現存的問題

 

由上文所分析的生命教育的概念與內涵可知,生命包括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會生命三個維度。所以,與此相對應的,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就應當在通過所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給予學生健康的身體,也就是自然生命的同時,還要注意豐富學生的精神生命,促進學生社會生命價值的實現。

 

然而,在以上述標準來審視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時,卻可以發現,高職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

 

首先,從自然生命的角度來看,現階段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所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職業崗位體能的發展。職業崗位體能,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個人在開展職業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抵抗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并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免疫力,以良好的身體狀態去高效率的完成工作的能力。

 

在開展高職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體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視學生生命發展職業性和技能性的特征,注意從學生的專業特征和未來的工作特點出發來有針對性的組織具有專業特色的體育教學內容。

 

然而,綜觀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情況,卻可以發現,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都是以教材和的競技項目以及體育游戲類的內容為主的,而有助于提高學生職業崗位體能的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內容以及在學生走上崗位之后至關重要的體育保健學、營養學和衛生學等內容,卻鮮少涉及,從而使得高職體育教學并沒有在學生生命的發展與完善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其次,從精神生命的角度來看,高職體育教學忽略了職業心理教育的滲透。

 

職業心理教育是影響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不僅包括了學生興趣、氣質、個性、情感以及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培養,而且還包括了學生對自己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的認知情況以及能力和技能,體育作為高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將職業心理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始終。

 

然而,現階段我國高職體育教學中,幾乎沒有任何教材涉及到了職業心理教育的內容,也沒有任何學校將職業心理教育列入了高職體育教學的內容體系之中,這無疑是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欠缺。

 

最后,從社會生命的角度來看,高職體育教學忽略了學生的生命體驗。

 

長期以來,高職體育教學都將學生體質健康的提升放在首位,只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重視體育知識的交流和體育技能的傳遞,而卻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人際交往,以至于在所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無法體驗人際交往的復雜性與多邊性,這對于學生社會生命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三、生命教育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的完善對策

 

首先,要注意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理解高職體育教學,據此來制定有利于學生生命發展和生命質量提升的生命化高職體育課程目標,并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會生命三個層面入手進行教學目標的細化。

 

其次,要注意組織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助于學生職后生命發展的實用性教學內容。例如:有助于促進學生崗位職業體能發展的教學內容、有關學生職業心理教育的內容以及有助于學生生命體驗的教學內容均應納入高職體育教學的內容體系。

 

最后,要注意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生成性的、發展性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來對基于生命教育理念開展的高職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的評價,并根據評價的內容來調節和完善所開展的教學活動。

生命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河南省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在第三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全文刊載于《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期)時指出,應該以新課程的理念,從道德自覺的高度,重新審視我們的課堂,審視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現象,構建道德課堂。在課堂上,每一次啟迪生命的道德之旅,都要追問三個問題:(1)你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即確定什么樣的學習目標,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2)你怎樣把學生帶到那里?即采用什么樣的學習策略,怎樣優化學習過程。(3)你如何確信已經把學生帶到那里了?即怎樣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針對三個追問,他分別提出對策:(1)向模糊、籠統的教學目標開戰,分解課程標準,明確學習目標。(2)向教學設計要落實,建構教學框架,實施“教、學、評一致性”教學。(3)向評價要證據,借助課堂觀察,開展基于標準的教學研究。

概念教學應“通暢”和“完整”

江蘇省海門市育才小學教師施鳳在《小學數學教師》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認為,數學概念教學不僅要“通”,更要“全”。“通”即通暢,指概念教學的過程要通暢,教師要為新概念的教學做必要的知識準備,要讓學生在經歷概念發生發展的過程中,認識概念的不同特征和不同側面,根據具體問題的需要改變認識角度;“全”即完整,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告訴學生“是什么”,還應讓學生了解概念的背景和引入它的理由,知道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要站在概念系統觀的高度構建概念網絡。“通”和“完”相輔相成、互動共生,在教學中可采取以下策略:(1)概念雙重解構,理清脈絡。(2)概念多元表征,訓練轉換。(3)概念精致濃縮,抓住精要。(4)概念準確對比,深化應用。(5)概念關聯統整,綱舉目張。同時還指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構建并非一蹴而就,常常需要幾節課甚至一個階段才能完成,需要教師打通關聯、布構全局。

義務教育階段

作文教學的科學序列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著名作文教學研究專家吳立崗在《小學語文教師》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認為,構建義務教育階段作文教學新體系,探索作文教學的科學序列,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我國中小學語言課本作文教材的呈現方式是“讀寫兼顧,有分有合”,課本中的作文教材表現為“基本能力專題訓練”“文體(或表現方式)訓練”“隨課文練筆”三種形式;二是作文訓練采用“先放后收”策略,即小學一至三年級說寫放膽文,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循序漸進地學寫規范文;三是作文訓練采用“先一般,后特殊”“三種文體的訓練齊頭并進”的訓練程序,即以一般作文能力訓練為主,文體訓練為輔,再以文體訓練為主,相機鞏固一般作文能力。具體地說,小學和初中作文教學序列可表述為:第一階段(小學一至三年級),放膽文訓練階段;第二階段(小學四至六年級),作文基本能力訓練階段;第三階段(初中一至三年級)作文特殊能力(運用文章體裁能力)訓練階段。各階段的訓練要求和內容各有側重。

生命教育課程化的五條策略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肖川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曹專在《基礎教育課程》2014年第1期上撰文認為,生命教育的有效落實在于其課程化,要將生命教育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有合理的內容、課時和授課教師,有研究、管理和評價的保障。生命教育課程化的五條策略:(1)精心設計課程目標。在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總目標指引下,引導學生關注人的自然生命、拓展自己的社會生命、充實和完善個人的精神生命。(2)系統選擇課程內容。內容選擇和編排遵循經典性、系統性和地方適應性原則。(3)全面開發課程資源。有效利用各類有助于學生生命成長的物質和精神素材,形成豐富的課程資源庫,使其具有更多的教育附加值。(4)靈活進行課程教學,強調生命自身的主動體驗和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對話與交流。(5)重視培養師資,用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知識武裝教師,提升教育者的教育素養和幸福指數,這是落實生命教育的根本途徑。

教師不當課堂評價的矯正方法

生命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1.生命教育課程的特點我國生命教育課程最初是在中小學開始的,此后陸續有少數高校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但總體而言,我國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建設只能說剛剛起步。根據先前學者關于生命教育課程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存在以下幾個特點:(1)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引起學界關注(2)沒有形成完整的大學生生命教育教材(3)只有少數高校教師收到專業的生命教育培訓(4)少數高校進行生命教育課程教學實踐內容各異。[5]隨著一些學者對生命教育課程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大陸和臺灣學者進行的學術交流,生命教育課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此同時生命教育教材的開發也在進行當中。2.生命教育課程的問題雖然生命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生命教育課程內容的匱乏卻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具體而言,生命教育課程內容的缺失體現在學校的生命教育課程往往進涉及一些心理危機的防御和干預,把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輔導,對生命教育的重視不夠,對生命教育課程的開發不夠。[6]生命教育作為一門具有實踐意義的課程,僅僅局限于心理輔導和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有充分發揮生活和實踐對生命教育課程的輔導作用才能真正有利于生命教育課程的發展,真正發揮生命教育課程的作用。

二、研究對象與數據處理

文章采用天津師范大學馬編制的《生命教育課程現狀調查問卷》,針對華銳學院2014級和2013級選修生命教育課程的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83份,問卷回收率為83%,有效問卷82份,問卷有效率為98.8%。問卷整體α系數為0.851,問卷各題得分與總分相關系數超過0.7,因此我們可以認定此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數據分析

(一)生命教育課程認知情況1.學生在選擇生命教育課程之前,對生命教育的了解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在選擇生命教育課程之前,1.2%的學生非常不了解生命教育,58.5%的學生不了解生命教育,37.8%的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了解程度一般,僅有2.4%的學生了解生命教育。由此可見,生命教育對河南省高校大學生而言較為陌生,學生對其了解程度較低,生命教育還有待推廣和普及。2.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喜愛情況由研究數據可得,6.1%的學生非常喜歡生命教育課程,51.2%的學生表示喜歡生命教育課程,還有42.7%的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喜愛程度一般,沒有學生不喜歡生命教育課程。3.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感興趣情況研究數據表明,1.2%的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非常感興趣,53.7%的學生表示對生命教育課程感興趣,還有45.1%的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感興趣程度一般,沒有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不感興趣。4.學生對開設生命教育課程認可情況研究結果顯示,有26.8%的學生認為開設生命教育課程非常必要,68.3%的學生認為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有必要,4.9%的學生認為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必要性一般,沒有人認為開設生命教育課程不必要。同時希望生命教育課程一直開設下去的學生占96.4%,僅有3.7%的學生不希望生命教育課程一直開設下去。5.學生選擇生命教育課程原因情況統計表研究結果顯示,70.7%的學生選修生命教育課程的原因是出于好奇,52.4%的學生是為了提升自我,48.8%的學生是為了了解生命、探尋生命意義和價值,40.2%的學生是為了獲得學分,39%的學生是出于興趣愛好,18.3%的學生是因為簡單易學,還有8.5%的學生是出于其他原因選擇生命教育課程。其中70.7%的學生由于好奇而選擇該課程則表明,對于學生而言,生命教育還是較為陌生的概念,大多數學生不曾了解生命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加應該加強生命教育的宣傳和普及,引導更多的學生了解并走進生命教育的課堂中來。(二)生命教育課程滿意度情況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各要素滿意度情況:研究結果顯示,生命教育課程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態度滿意度均值高于4,顯著高于平均值,說明學生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態度很滿意,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課時安排教學方式和考核評價方式滿意度均值高于3.6,說明學生對課程的教學內容、課時安排、教學方式和考核評價方式感到滿意,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教材的滿意程度最低,均值為3.09,說明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教材不太滿意,因此我們應更加注重教材的建設,爭取給學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學習資料。(三)生命教育課程存在問題與建議的調查結果1.生命教育課程存在問題調查結果研究結果顯示,64.6%的學生認為教材建設不夠,57.3%的學生認為學校缺乏相應的資源課程,48.8%的學生認為實踐活動開展不夠,12.2%的學生認為生命教育課程存在其它問題,7.3%的學生認為課時太短,不能滿足學習需要,僅有1.2%的學生認為教師專業水平有限。由此可見生命教育課程最主要的問題是教材建設不夠,此外學校也應該加強相應的資源課程,增加實踐活動。2.生命教育課程改進建議調查結果研究結果顯示,64.6%的學生認為應該加強教材建設,59.8%的學生認為應該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58.5%的學生認為應該在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滲透生命教育,56.1%的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另外還有6.1%的學生認為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改進。(見表2)

四、討論與分析

(一)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了解程度低本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在選修生命教育課程之前,對生命教育課程了解程度的平均值僅為2.41,并且有59.8%的學生表明自己不了解生命教育,這說明生命教育對于河南省大多數學生而言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生命教育是20世紀90年代之后才從臺灣和香港引入中國內陸,發展時間尚短且教材和各方面體系均不完善,此外目前只有遼寧、江蘇、黑龍江、上海等省市頒發了開展生命教育的指導性文件[7],國內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各地區生命教育課程并未得到普及,所以各高校的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了解程度低。總的來說,這個結果與馬2012年對天津市高校生命教育課程的研究結果是基本一致的[4]。(二)生命教育課程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和歡迎在對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喜愛情況、感興趣情況和認可情況的研究中發現,生命教育課程的設置和實施得到了學生普遍的認可和歡迎,大部分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并希望能一直開設這門課程。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雖然前期學生對生命教育的了解不夠,并且對于學生選修生命教育課程的原因進行調查,調查分析表明大部分學生是出于好奇才選修生命教育課程,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是為了獲得學分、提升自我、了解生命、探尋生命意義和價值,但學生在真正接觸到生命教育課程之后,通過自身的學習和理解,最終還是認可了生命教育課程。由此可見,對生命教育課程的研究和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未來生命教育課程還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另外由于學生的認可和歡迎也為生命教育課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三)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教材不滿意本研究表明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教材的滿意程度最低,均值為3.09,說明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教材不太滿意,根據作者調查咨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沒有相應的生命教育課程,并且沒有相對完善的教材體系。為了能夠給學生更好的進行生命教育,加強教材建設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五、不足與展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新晃| 库伦旗| 信宜市| 梁河县| 班戈县| 鹰潭市| 南川市| 宜兴市| 阳西县| 白银市| 漳浦县| 巴青县| 兰州市| 河西区| 泗阳县| 澄迈县| 宾川县| 长宁县| 全椒县| 尖扎县| 景洪市| 沾益县| 马龙县| 山东省| 濮阳市| 陆川县| 玉林市| 昌图县| 双城市| 玉屏| 和田县| 太白县| 永仁县| 黄冈市| 江山市| 漾濞| 金堂县| 栾川县| 青龙|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