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降低碳排放的好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低碳生活,是目前最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什么是低碳?讓我來告訴大家:低碳、低碳,顧名思義,就是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而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所以,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說得通俗點就是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那低碳有什么好處呢?其實,我們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導致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愈來愈多,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世界溫度在迅速上升,南極以及北極的眾多冰山過度融化,以至于太平洋的許多小島被海水淹沒,科學家預計,如果太平洋的海水再增長,在許多年后,五大洲將被淹沒,大家現在了解到了溫室氣體過度排放的恐怖了吧。那怎樣過低碳生活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居低碳:減少自己對"電"的依賴。也許,您不知道,電動電器會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裝修時,使用環保家居,如,熱收縮值小,保溫隔熱性能優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夠調節室內空氣濕度。自身小戶型無論在節約建筑材料、節能節電、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優于大戶型,碳排放量也明顯小于大戶型的纖維石膏板……
2.交通低碳:在您開車外出時,盡量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經常在網絡、電視上購買物品,從而減少出門購物的次數,如果開車出門購物,請有計劃購物,盡可能一次購足。
1、國內外的普遍關注與中國能源儲備不足
自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以來,“低碳”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話題。近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關于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政協一號提案和降低建筑能耗的提案也備受關注,提案抓住了當前中國發展的熱點問題,也促使各行各業人士積極探尋與本行業相關的低碳模式。
2004年以來,全國范圍的電荒、煤荒等能源荒集中爆發,國家能源極其緊張。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需求國,建筑節能是能源困局中的必然選擇。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用于建筑的鋼鐵、水泥、磚瓦、木材等就占全國能源生產的30%,城市碳的排放60%來源于建筑功能本身維持。中國建筑節能形勢嚴峻,而室內裝修作為建筑行業中的重要部分,對如此龐大的能源消耗也應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2、設計不合理造成能源浪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活方式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演化,人們更加關注室內環境設計,不再滿足于實用,而更注重審美與享受。當室內裝修演化為一種時髦時,就開始了一場大興土木的追逐、攀比過程,消耗大量能源的設計隨處可見:勞民傷財地把居所裝扮成射燈炫目的酒吧,而這些射燈一年也開不了兩回;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使房子夏季超熱,冬季又不擋寒,不得不加大功率開放空調以調節室溫;過度的空間造型設計與花哨的裝飾造型的應用,使板材的消耗大大增加……諸多不合理的設計造成能源的浪費。
二、室內設計中低碳設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低碳設計在我國起步較晚。世界建筑設計中的低碳節能設計理論體系和技術已初具規模,而我國室內設計中對低碳模式的研究尚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對“低碳”的理解片面化,表面化,認為低碳設計就是弄幾個盆栽,做個室內綠化,或是使用一些自然健康的材料。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設計,又可以理解成綠色設計、生態設計,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設計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設計階段就將環境因素、節約能源、污染預防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措施納入設計全過程,將環境性能作為設計目標和出發點,力求使設計結果對環境的影響為最小。
對我們普通個體來說,低碳設計最直接的好處是在擁有健康、舒適、時尚的居室環境的同時,節約了裝修開支和使用居室的耗能量,使居住者有一種親近自然的歸屬感。而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大力發展低碳設計,不僅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承擔國際責任所需,而且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室內設計中低碳設計的運用
低碳設計在環境治理速度永遠趕不上環境破壞速度的今天,不僅僅是一句時髦的口號,更是切切實實關系到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事。而作為設計他人未來居所的室內設計師,更需要身體力行地帶領人們進入低碳生活。在現階段低碳設計的認識和所能操作、實施的范圍內,室內設計中低碳設計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發現常見天然材料的生態美
裝修材料的使用方面,普通節能環保材料的單一堆砌已是初級做法,這種做法不但提高了裝修成本,也不能全面解決能耗問題。現在更推崇傳統天然材料的生態美,少加工,而且使用材料時注重本土化,這樣,不但節省了購買、運輸和加工成本,還將材料的用途發揮到了極致。
2、反對過度設計,追求空間的合理舒適
設計方面摒棄過度的裝飾,回歸自然與簡潔,減少板材、石材等的使用;利用合理的設計,把風、景觀和光巧妙地引入房間,降低各方面的能耗;另外,有選擇地向客戶推薦太陽能供熱水、制冷、取暖,以及污水、雨水的利用技術等。
3、輕裝修,重裝飾
設計時,房屋本身結構盡量少做改動,少做硬裝飾,多做軟裝飾,因為軟裝飾可根據時代的更新、技術的提高、自我審美的變化,以及心情變化而作隨意更換。這樣便于控制工期、工作量和降低成本。
4、合理設計日常照明與氣氛照明
一方面,設計照明時有選擇地少設計氣氛照明,或仔細做好照度計算,均衡日常照明與氣氛照明的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多采用LED燈具照明,它省電,使用壽命長,照明效果與裝飾效果好。
5、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
一方面,選用對人體無毒、無過敏,且節能、溫室氣體排放低的建筑材料,減少有害物質排放;另一方面,排水排污設計要采用環保節水的排水設計,減少污水排放的同時,還可以對水進行循環再利用。
6、提高施工與管理水平,節約材料、縮短工期
要多采用新的環保的施工方法與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對材料盡量少加工。另外,珍惜每一點原材料,對用過的材料要盡量回收再利用。
7、針對不同業主的不同特點,進行可持續設計
設計時,多考慮居室的可持續使用,如選擇用可拆卸組件等,使不變的居室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使用角色的變化,經過簡單的改進后就能得到“升級、更新”。
四、室內設計中低碳設計的發展預測
2005年3月22日,我國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樓在清華大學落成,這也是我國第一座集示范、展示、試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建筑,而5年之后的今天,低碳社區、低碳樓盤已經由概念化走向實際運作,并成為2010年樓市的新流行趨勢。由于受重視程度與投入等方面的影響,與建筑設計師相比,目前,室內設計師對減少建筑碳排放時“能力有限”,但室內設計師在設計中所作對低碳設計的推廣還是要充分肯定,因為好的低碳設計不僅降低了居室本身的碳排放,更重要的是決定了居室主人的低碳生活模式。
未來室內設計中的低碳設計必定像其它行業一樣,將設置各種量化標準,使低碳在室內設計中不再是一種嘗試,而將成為一種有章可循的模式。隨著普通市民環保意識的普及,更新更經濟的節能材料與施工方式的發
現,也將使正確全面的低碳設計推廣成為可能。
五、結論
愛上途銳混合動力
旅行,是我的狂熱。尤其座駕在握,盡情揮灑寫意人生,豪情萬丈,于畫角聲中,風吹濃云,看塞外斜陽,觀倦鳥歸巢……
我,努力找尋著它……
紛紛擾擾中,有這樣一款車,有如于無聲處聽驚雷,看它狂野澎湃中君臨天下,萬乘之尊般引領著中國高端SUV,它,就是我的最愛,途銳混合動力!
它,豪華,王者氣概十足,超凡動力幾乎超過我的想象!其外表硬朗有型,熱情狂野,內部寬大舒適,是舒適與越野的完美契合,智能優越,虎虎生威,具備了所有高檔豪華SUV的優良基因,激起我強烈的占有和駕控它的欲望!而這欲望,已似熊熊火焰般燃燒!我要讓它伴著我飛馳在原野、山川、荒漠、高原……
我,是大家心目中所羨慕的所謂成功人士,屬于社會中堅力量,頭頂有著許多耀眼的光環。我深知我所肩負的各項責任重大,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承擔起帶頭大哥的作用,胸懷四海,因此,在選擇愛車的同時,更要注重其低碳環保性能。而大排量的豪華車大都鋪張浪費,和低碳環保背道而馳,讓我感覺非常糾結。而“踏破鐵鞋無覓處”,震撼登場的途銳混合動力恰到好處、恰逢其時的為我彈奏了一曲華麗樂章,撩撥了我那無比挑剔的心弦:機械增壓直噴發動機結合電驅動技術,提供了8缸發動機的強大動力,卻只需4缸發動機的油耗;電動與汽油模式的隨意切換;8速自動變速器換擋時的平順高效……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它簡直就是強悍、尊貴而又低碳、環保的完美化身!
與途銳混合動力的低碳生活
且不說其外觀高大、威猛,有著野馬般的狂放不羈,也不說其內飾的細膩、嚴密,無與倫比,就拿其車身尺寸和動力性能相當的同級別SUV車型相比,途銳混合動力在城市路況中的燃油效率就提高了25%。而在城市、高速公路和鄉間的綜合路況測試中,它的平均油耗則降低了17%。
憑借低至每百公里8.2升的低油耗,和低至193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途銳混合動力為以汽油為燃料的全功能越野SUV車型樹立了新標桿。而這一切則依賴于大眾汽車全新的“并行式”混合動力系統,它采用機械增壓技術的直噴汽油發動機V6 TSI與電動機驅動,在純電動模式下,不僅實現了零排放,蓄電池中存儲的能量還可支持途銳混合動力行駛大約2公里,最高車速為50公里/小時;當V6 TSI發動機與電動機同時工作時,它的總動力輸出可達279千瓦/380馬力,最大扭矩為580牛•米。在全球倡導低碳環保的今天,途銳混合動力車型完全能夠滿足歐V排放標準和美國ULEV II(超低排放標準車型)的要求。未來,途銳混合動力將逐步替代途銳系列車型V8發動機,續寫大眾汽車發動機“低排化”戰略的成功。
關鍵詞:發展;低碳;農業經濟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7-0015-03
目前,全球正經歷一場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人類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溫室效應。“低碳經濟”成了2009年的歲末熱詞,低碳意味著環保、節能減排,意味著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轉變,等等。但現在人們一談到低碳經濟,都是講工業的多,講農業的少,講城市的多,講鄉村的少。事實上,聯合國糧農組織新近指出,耕地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超過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相當于150億噸的二氧化碳。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生態農業系統可以抵消掉80%的因農業導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無須生產工業化肥,每年可為世界節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還能降低30%的農業排放。所以,農業生產在全球溫室氣體循環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既是碳匯也是溫室氣體的排放源。一方面,農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二大重要來源,另一方面,由于溫室效應而引起的氣候變化又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農業潛力巨大,我們要深刻認識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實踐低碳農業經濟。
一、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重要性
(一)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現實要求
在發展農業的現實實踐中,農業中的碳排放量也是非常大的,農業在農用化肥的使用、農業機械的發展和使用、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和利用、農產品的加工和流通等方面,都需要耗費能源。而目前的技術水平決定了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能源也基本為化石能源,形成了高碳農業發展模式,與建設現代化農業的低碳發展有很大差距。很顯然,只有大力推廣先進的節能降耗的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的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創新能源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只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收益的農業機械才有生命力;只有用先進的高效農業、清潔農業、安全農業的理念武裝管理者頭腦、制度指導工作,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發展低碳農業順應了這樣的要求,并在現代農業建設有著巨大的作用:一是推廣節能技術,開發生物質能源,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降低能源成本;二是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降低環境治理成本;三是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有利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向,提高農業效益。由此可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農業經濟模式,適應了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
(二)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是改善農村環境的迫切需要
農村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當前,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農藥、化肥過量施用嚴重污染了農產品、土地、水源,在多數耕地中還能檢出十多年前使用的農藥成分;農膜使用率大幅提高使耕地中留有大量不能自然降解的農膜殘片,造成土壤污染;鄉村農產品生產企業“三廢”排放給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部分農機能耗高、廢氣排放多;一些農戶焚燒秸稈、污染大氣;畜禽糞便等畜牧業廢棄物難以處理,等等。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影響了環境,而且降低了農民生活質量。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標本兼治。既要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的監察和治理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又要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農業經濟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農業經濟模式,讓農民群眾既發展了生產,又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真正全面提高農村環境的質量。
(三)低碳農業經濟是我國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我國農業資源豐富,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種多樣,品質優良,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國際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單位能耗指標、環保指標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壁壘形成的倒逼機制,促使我國發展低碳農業,形成在農業生產、加工等過程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污染的農業發展模式,既要保證農產品質量,又要強調農業生產、加工等環節的節能減排,嚴格控制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環保指標,以提高農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提升區域國際競爭力。
二、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措施
(一)轉變四個觀念
1.經濟觀要轉變。發展農業經濟要在生態的承載范圍進行,否則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農業經濟活動,才能使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是以先進生產技術、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共生鏈接技術、廢舊資源利用技術和“零排放”技術等為支撐的經濟,而不是低水平物質循環利用方式的經濟,這就要求發展低碳農業的經濟觀要轉變,應在建立循環經濟的支撐技術體系上,創新循環經濟發展方式。
2.價值觀要轉變。在利用自然資源時,不僅要把它看做造福人類的資源,而且還需從可持續的角度,讓它在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發揮作用;在選擇科學技術時,不僅要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其對生態系統的維護和修復能力,使之成為有益于生態環境平衡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發展時,不僅要考慮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尊重自然規律,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生產觀要轉變。低碳農業的含義就是要從循環意義上發展農業經濟,以清潔生產、環保要求從事農業生產。它的生產觀念是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還要從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廢棄資源,使每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從而達到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與此同時,要用若干生態鏈條把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城區與郊區、行業與行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可持續生產和消費,逐步構建低碳型社會。
4.消費觀要轉變。低碳農業的區域主要在廣大鄉村,而從事低碳農業的人員的消費觀的轉變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他們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因此,要提倡綠色消費,也就是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這種消費模式的特點是:自然生態相平衡、節約型的低消耗物質資料以及注重保健、環保。在日常生活中,應鼓勵多次性、耐用性消費,減少一次性消費,創立一種對環境不構成破壞或威脅的持續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在消費的同時還應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適度消費的觀念。
(二)營造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良好氛圍
目前,絕大多數人對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經濟還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對于許多人,特別是農民,可能是聞所未聞。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培訓、講座等形式,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提高全面對低碳農業的認識。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通過各種渠道和媒介,大力宣傳發展低碳農業經濟在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方面的重要性:不僅影響到當代人的生活,還涉及到子子孫孫的生活方式。
二是加強教育,讓廣大村民意識到生活環境惡化的現狀和嚴重的危害性,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我國農村傳統的思維模式是“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即在生產過程中,輸入物質和能源,經過人力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輸出產品,沒有利用的物質被丟棄,污染環境。這種生產方式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而且利用率低下;末端的“廢棄物”沒有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直接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生活環境的污染與惡化。
三是讓民眾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種能夠維系生態永不破壞、環境永不惡化,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人們反思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細節,自覺查找那些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生活行為中存在的高浪費、高能耗的巨大漏洞,自覺改變那些看似細微卻是浪費能源、高碳排放的不良生活習慣。這樣,就可以大大促進生態平衡,提高消費質量,促進消費和諧、社會和諧,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總之,通過宣傳,讓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經濟的概念家喻戶曉,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人心,讓低碳農業經濟的各類形態大家清楚,讓促進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人人明白,并自覺行動。促使農業生產同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結合起來,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
(三)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充分發揮節能減排技術的示范作用
一是大力推進低碳高效農業規模化,讓農民群眾在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為此,要突出抓好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發展,繼續在鞏固發展“三品”基地,在提高“三品”品質上下工夫;繼續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二是下大力氣抓好農業節能減排,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為此,要積極推進農村綠色能源的發展,因地制宜發展風能、太陽能和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大力發展農村戶用沼氣和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農業機械和漁船裝備,加快農業提水排灌機電設施更新改造,盡可能減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做好農業廢棄物和農產品加工廢棄物的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無論哪一方面,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應用推廣。因此,在低碳農業經濟發展中,要重點抓好低碳高效農業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施肥技術、綠肥飼用技術、沼氣工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提升土地利用技術、新型農作物育種技術、優良反芻動物品種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低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加工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農業機械節能減排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研究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模式,建立低碳農業實踐園區、示范企業、示范農戶,建立健全低碳農業經濟生產技術指導推廣體系,讓農民群眾及時得到必需的技術指導;充分發揮典型的傳、幫、帶作用,為減排技術的推廣提供實踐和技術理論支持。
(四)改善農村能源消費結構
當前,由于農村大部分地方缺乏基本的污水垃圾處理設備,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村工業規劃布局不合理、產品附加值低的產業模式占有很大的比重,農業生產方式落后,農藥、化肥使用不科學,資源浪費大量存在。目前,農村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的比例很小;家庭用能主要是薪柴、秸稈等對環境威脅很大的非商品能源,這與世界能源結構發展趨勢是相悖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依靠以煤為主的低效能源結構實現全面的現代化。
因此,要加快清潔、先進的煤炭轉換應用技術的開發研究,尤其是發電轉化技術的研究開發,掌握新技術手段,并在一定范圍和地區進行試點;把天然氣開發作為農村一次能源開發的重點,同時將全國性天然氣輸配管網系統的建設作為國家支持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內容;大力加快一次電力(核電、水電、風電)的開發。
低碳是現代環保理念中一種全新的概念,其核心觀點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通過減少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來降低室內設計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其實低碳的概念也是建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結束后人們對于氣候變化有了更深層次認識的基礎上,從社會的各個領域入手,通過各種方式來有效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在室內設計的領域內就衍生了低碳設計的理念。其實低碳設計理念的重要性不僅今天在宏觀的氣候環境上,低碳設計理念實際上還有很多微觀的重要性值得我們去考量。首先從生活的角度上來看,低碳設計不僅僅可以有效降低室內設計的成本,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業主的健康。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室內設計領域的不斷發展,各種建材的使用對業主的身體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脅,雖然說可能這些威脅并不是直接致命的,但是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對業主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而低碳的設計理念要求在設計之初就規避掉這些可能對業主造成潛在傷害的建材,為業主創造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居住環境。也就是說低碳設計理念并不僅僅是單純的追求低能耗,更主要是體現出環保的意識,讓業主能夠有一個放心的居住空間。其次就是低碳設計理念相較于傳統的室內設計理念來說要更適應于市場競爭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也在日趨激烈,在現階段人們重視建筑低碳、環保性能的市場環境中,室內設計以低碳作為營銷核心則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且通過宣揚低碳的設計理念,企業還能夠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強化企業綜合實力,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
二、低碳設計理念下提高住宅室內設計實用性的途徑
1、裝飾材料的選擇要恰到好處
室內設計必然避不開裝飾材料的選擇,以往的室內設計環節中,為了讓室內環境更加“富麗堂皇”,設計師往往會采用大量的裝飾材料來裝飾室內環境,從而讓整個室內看上去豐滿、充實,但是對于裝飾材料的特性卻并不重視。但是在低碳設計理念下,裝飾材料應該選擇那些和環境親和且耐久性高,易于維護和管理的材料,剔除那些可能散發出少量毒素的裝飾材料,寧可不使用某些裝飾材料也不能夠讓任何可能對業主健康造成威脅的裝飾材料混入到室內設計中。譬如說在幼兒室的室內設計上,要確保裝飾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健康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室內空氣的質量;而對于倉庫等空間的室內設計的話就應該以低維護成本為主,雖然相較于幼兒室來講倉庫對于空氣質量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也不能選擇明顯會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的裝飾建材。針對不同的空間環境選擇不同的裝飾材料,如果有選擇的余地和空間的話就盡可能的選擇本地出產的可循環使用的裝飾材料,這樣不僅能夠為業主剩下大量的室內裝修成本,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業主的健康安全。還有一定就是低碳設計理念下的住宅室內設計強調的是裝飾材料的選擇要恰到好處,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類型上都不宜過多,要追求簡約美,且追求效用化。所謂效用化就是要在某個環節使用一種裝飾材料能夠起到其他多種裝飾材料的效果,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能量消耗、節省資源還能夠保證室內設計的基本審美特點,不會因為低碳設計理念而影響室內設計的美觀。
2、家具的選擇要綠色環保
在室內設計方面,在內容上的選擇除了裝飾材料之外可能就是家具的選擇了。在低碳設計理念中,家具的選擇要盡量選擇綠樹環保的家具,以國家認定的“綠色產品”標識為主要依據,避免那些在使用上可能對業主造成身體不適的家具,而且最好選擇那些原材料的可再生性相對較強的家具,最為提倡的是竹制藤制的家具。其實看上去在低碳設計理念下的家具選擇要比傳統的家具選擇不實用,但是實際上低碳設計理念下的家具選擇所體現出來的實用性在于在保證家具不會對業主造成身體損傷的同時,保證家具的可循環利用性,這對于室內設計來講才是真正的實用。
3、通過改造室內布局來強化通風、采光、采暖
一般來講,室內的舒適度主要取決于室內的通風、采光、采暖等效果,當室內空氣流通情況相對較好的時候,能夠幫助業主排出室內的污染性空氣,從而讓業主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當采光采暖情況相對較好的時候,也能夠促進業主的身體健康,而當室內的通風、采光、采暖效果不佳的時候往往會需要業主通過各種能源消耗來強化通風、采光、采暖的效果,這樣不僅會造成能源的過度消耗,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雖然對室內布局進行改造可能會將室內設計的工程量加大,但是改造之后室內布局對業主的影響將會是潛移默化的,而且這種影響是長久的,室內布局改造所要消耗的成本要遠低于保持通風、采光、采暖的所要消耗的成本。所以說,通過布局改造也能夠有效的強化室內設計的低碳理念,并讓室內設計更具有實用性。
三、結論
近年來,低碳設計理念已經得到了大部分設計師的認可和重視,而且客觀來講,低碳設計理念與室內設計的實用性實際上并不矛盾,并不是說依照低碳設計理念來進行室內設計就一定會對室內設計的實用性大打折扣。正相反,低碳設計理念實際上是對傳統室內設計理念的精髓化,通過準確的室內設計定位以及濃縮化的室內設計內容來更好的為業主創造一個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室內空間,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業主在室內裝修上的成本,而且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室內設計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并最終推動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對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來講,低碳的室內設計理念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作者:陳艷虹 單位:三明學院海峽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曹宇.室內設計的低碳之路[J].科學之友,2010(23).
[2]張乘風,王凱.室內設計批評的價值論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0(07).
[3]杜肇銘.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J].文藝爭鳴,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