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二類高層建筑定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平面設計、標準層

1.高層建筑概述

1.1高層建筑定義

高層建筑根據民用建筑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分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根據現行建筑的相關規范,不同使用功能的高層建筑對高層的定義也不同。

居住建筑根據我國現行《住宅設計規范》規定:1至3層的住宅為低層住宅、4至6層的住宅為多層住宅、7至9層的住宅為中高層住宅、10層及以上的住宅為高層住宅。規范規定七層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m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

公共建筑根據我國現行相關防火規范規定: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為高層公共建筑。不同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對于設置電梯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辦公建筑設計規范》規定五層及五層以上辦公建筑應設電梯;《商店建筑設計規范》規定大型商店營業部分層數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時,宜設乘客電梯或自動扶梯。

1.2高層建筑平面分類

在建筑水平與垂直系統中,由大多數建筑、結構、設備等性質相同的樓層重疊起來的空間,稱之為標準層。高層建筑標準層的有效水平重疊與合理垂直貫穿是建筑設計的基本精髓,截取水平面和垂直體交匯處的任一單元段,即得到所謂的標準層。

1.2.1高層標準層平面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可以劃分為住宅建筑、辦公建筑、酒店建筑、醫院建筑等。住宅、辦公、酒店、醫院等高層建筑各自的使用特點不同,順應功能要求設計出來的標準層平面無論是平面形狀還是平面內部的房間布局、交通流線組織也各不相同。

以高層住宅為例,根據住宅交通疏散形式的不同,住宅平面被分為單元式、塔式、通廊式等。

1.2.2如果單純的按照高層標準層平面形狀劃分,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平面以對稱的幾何平面圖形居多。主要原因在于高層中,建筑除了受豎向荷載作用外,還要考慮風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水平荷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標準層設計的自由度。這種對稱的平面形式可以使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更為經濟合理。

高層建筑的豎向交通核心筒系統,即樓梯、電梯、及其前室、疏散走道、公共服務用房、設備室、管道井等集中組合成有機的結構核心體,形成上下貫通,結構剛度強勁的核心筒體組合,其常常布置在平面較為中心的部位,作為高層建筑平面的核心要素,對標準層平面布局的靈活性構成了極大影響。高層建筑基本的平面圖形有矩形(板式)、弧形曲線、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等。這些基本圖形可以通過切角、旋轉、形體上加減法等設計手法衍生出來新的平面造型。

結合高層建筑不同的使用功能,高層建筑各自的標準層平面形狀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單元式住宅的平面形式常為矩形(板式)平面形式等;辦公和酒店建筑的平面形式常為矩形(板式)、弧形曲線、方形、圓形等;醫院建筑平面形式常為矩形(板式)等。

2.標準層平面設計要素

標準層平面設計影響因素來自于多方面、多角度。

2.1交通組織和消防疏散對于高層建筑標準層平面設計的影響是一個主要因素。高層建筑一般都具有人員密集、使用功能復雜、各種設備管線繁多的特點,引起火災的潛在因素頗多。發生火災時,將被火情圍困的人員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室外地面安全地帶是防火疏散設計的重要環節。疏散設計的原則是路線簡單明了,便于人們在緊急時進行判斷,同時提供從室內任何位置向兩個方向疏散的可能性。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不同高度、不同功能的高層建筑其疏散樓梯的形式也不相同。

規范中明確規定:

一類高層建筑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應設防煙樓梯間;

裙房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應設封閉樓梯間。

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可不設封閉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且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

十二層及十八層的單元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

十九層及十九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超過十一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以上這些關于安全疏散的相關規定,都和高層建筑標準層平面設計息息相關。任何高層建筑平面設計都要以滿足人員安全疏散為前提,合理的進行交通流線的組織。

2.2高層建筑平面設計應滿足其使用功能的合理性。“以人為本”是當今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設計理念。隨著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的不斷飛速發展,人類對建筑設計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滿足單一的建筑使用功能,而是要求以人的基本生活、心理、行為和文化物質為出發點的人性化建筑設計。 在科技發展、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強調人性化設計更有必要。標準層的平面設計就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使用的舒適性合理性。建筑標準層平面布局設計應靈活,盡可能營造符合人體功能學的寬松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

2.3標準層平面設計的經濟因素是投資方較為關心的一個設計要素。影響經濟因素的內容較多,比如結構選型、平面布局的各個功能空間的使用率等。

高層建筑標準層平面規則對稱、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可以增強其抗側力的能力。不規則的建筑平面方案,如平面凹凸不規則的建筑方案在結構設計時會按照相關規范規定采取一定的加強措施。這些措施都會增加建筑的投資成本。

便捷高效的水平與垂直交通系統和安全疏散系統,這些標準層平面中主要的公共空間需要在滿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縮減建筑面積,提高標準層的有效使用率。

標準層平面形式及外表宜簡不宜繁,過于繁雜化的藝術處理會造成不合理的空間利用、結構及施工困難,裝修與維護不便及能源消耗量的無謂增加等。

2.4建筑的節能設計與建筑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建筑總體布局、建筑物體形系數、朝向、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外檐門窗質量等諸多因素有關。高層建筑體型龐大,相鄰高層建筑相互遮擋,易形成大面積陰影區。

高層建筑平面設計時應考慮到節能設計的相關設計要素,盡可能的降低建筑能耗。例如在寒冷地區平面設計應注意合理的確定建筑位置和朝向,使建筑平面主要功能空間更多的接收到太陽輻射的熱能;建筑平面在南向開窗面積可以略大一些,而東西向、北向的房間在滿足采光條件下開窗面積要盡可能小一些;高層建筑的平面形體要規整,減少不必要的凹凸變化,嚴格控制體形系數。這些設計方法可以使建筑獲得更多太陽熱輻射并且同時減少熱損失,給室內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溫度環境。

2.5工業化高速發展的社會,人類面臨環境破壞、能源危機等種種環境威脅。高層建筑如何充分利用綠色建筑能源已經成為當今高層建筑設計的一個新的設計要素。盡可能利用當地的環境氣候、地勢、陽光、水和空氣等自然特點,減少建筑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創建生態建筑。在進行高層建筑平面設計時主要體現在對綠色能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各主要功能空間的平面布局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盡量減少人工照明的能耗;通過平面形體、朝向等設計應將主要功能空間的朝向垂直于夏季主導風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風。除此之外還有雨水的重新回收利用系統、天陽能集熱器提供熱水系統、光電管提供電能系統、呼吸式幕墻系統等等,在進行這些綠色建筑要點設計時,建筑平面設計都需要將平面的使用功能與綠色建筑設備系統進行綜合考慮合理布置平面。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現代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技術

0.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但是城市的土地面積是有限的,為了在有限的土地面積發展的更快,近些年來,建筑的高度逐年增加,由原來的普通的樓房到高層建筑再到今天的超高層建筑,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標志,也是土地面積得到充分利用的證明。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對現代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技術進行淺談。

1.對超高層的概述

世界各地對高層建筑的概念不一致,對于高層建筑的定義主要取決于本國經濟條件、消防裝備等具體情況。對于超高層的定義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72年第一次對高層建筑的定義做得了較統一的認識,并將高層建筑劃分為四類,第一類,50米以下,一般是9-16層;第二類,75米以下,一般是17-25層;第三類,100米以下,一般是26-40層;第四類,大于100米,是40層以上。

第二階段:1995年我國重新規定了高層建筑的定義,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的建筑以及高度超過24米的公共建筑為高層建筑。同時在《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中新增加了關于建筑防火的措施,并將10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稱為超高層建筑。

第三階段:今天,對于超高層與高層的分界,在概念上有些模糊,但是對于超高層的理解,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高度、安全、美學上及使用功能上,還要考慮到能源、生態環境以及效益等因素。

2.現代超高層施工要求

2.1仔細做好細部設計

對于現代的民用建筑來說,其采用的鋼結構做法與傳統的結構形式有明顯的差別,致使施工中可借鑒的經驗很少,這就需要將主體結構與裝飾裝修結合起來,仔細做好細部設計。

2.2加工精度要求高

超高層的施工涉及面廣,對施工中的加工精度要求極高,這不但要加強構件加工工序質量控制,也要合理的安排安裝順序。

2.3焊接質量要求嚴

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焊接工作量較大。因此,對于焊接的質量要求十分嚴格,這不但對施工人員的勞力組織有要求,還要對其專業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2.4高度重視安全管理

由于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中鋼結構高空作業防護難度大,因此,施工現場的安全威脅因素十分多,這就需要施工人員樹立安全意識,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并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3.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原理

3.1確定結構設計圖

在進行施工前,首先要確定結構設計圖,并且將原設計圖進行細化擴大節點設計,同時對于設計圖的設計,要達到整體安裝的質量標準以及構件要求。

3.2采用合理的機械設備

為了防止構件出現焊接變形,要采用合理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從而提高鋼結構框架的安裝精度。

3.3改進工序

施工中一定要保證正常的工序,如:在施工中,首先要保證空間框架剛度,然后安裝鋼框架主體結構,最后在安裝各樓層板。

3.4采用科學合理的連接方式

在進行裝飾施工時,要科學合理的利用連接方式,從而確保高層鋼結構工程的質量。

4.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技術

4.1鋼結構節點的細化設計

在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設計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對鋼結構節點的細化設計。應用繪圖軟件對鋼結構的節點進行繪圖放樣,以達到構件制作與整體安裝的質量標準為目標。

4.2對鋼結構構件進行加工制作

采用場外加工的方式對鋼結構進行加工,在加工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加工的程序,還要控制好加工的質量,并且確保鋼柱每節按三層分段。

4.3鋼結構的安裝

對于鋼結構的安裝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構件驗收、矯正,在鋼結構的安裝前,為了確保超高層施工質量,首先要對構件進行驗收、矯正。二是確定安裝順序。這也是安裝構件的前提,確定好每一個安裝的步驟,從而避免出現差錯的可能。三是進行安裝。在安裝構件時,一定要按照安裝工藝進行安裝,施工人員不可按照自己的意圖私自安裝,嚴格遵守安裝規定。

5.現代超高層結構施工存在的質量問題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的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在施工中,還是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5.1未遵守建設程序

一些施工人員在施工時,不遵守建設程序,主要體現在不作調查分析就決定定案;不經可行性認證就私自施工;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沒有進行清楚的調查;不按照圖紙方程式等均屬于不遵守建設程序。

5.2設計計算問題

正常的在進行設計時,需要設計人員進行全面的考慮,并且結構合理,正確的計算簡圖,準確的計算荷載取值等,這本是設計人員應該遵守的規定,但是在真正進行計算時,他們卻沒有進行全面的考慮,從而導致內力分析有誤,誘發質量問題。

5.3未對自然條件做好預防

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項目具有周期長、露天作業多,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等特點,因此,在進行施工時,要將自然條件重視起來,并對其做好預防,如:溫度、日照、雷電、溫度、供水、大風、暴雨等因素都是影響施工的重要因素,如果預防不當,就會造成重大的質量事故。

6.提高現代超高層結構施工質量的措施

6.1嚴把材料質量關

影響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材料的質量就是影響因素之一。因此,要嚴把材料質量關,具體的做法是:一是所使用的材料要符合國家規范標準(含環保標準)和設計要求。二是要嚴格執行材料驗收制度。

6.2做好施工程序的控制

一個良好的建筑工程,是由一個個施工程序組成的,每一個施工過程都在總工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為了確保總工期目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定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段控制、動態控制,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7.結束語

現代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是一個要求十分高的活動,它具有安裝精度高、工期短、難度大等特點,這就證明超高層結構建筑施工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動,施工人員必須要加以重視。因此,在施工中施工人員不但要具有較高的施工技術、還要求對施工項目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做好各個階段的施工準備。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超高層建筑的質量,而且也能促進超高層建筑事業的發展,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時也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徐至鈞,趙錫宏,陳祥福.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6.

[2]李娟.加強工程質量的施工管理[Z].

[3]徐成建.淺談建筑企業的施工管理[J].中國科技論壇,2004,3.

[4]郭軍義.建筑施工安全現狀及問題成因科技創新導報.

[5]謝蘇麗.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對策[J].中華建筑,2009(7).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PKPM;結構設計;計算參數;選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need of city development, modern building to the complex, large-scal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of structur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software of growing dependence, how to ensure that the calculation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has become a primary challenge for structural engineers. This article on the PKPM structu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parameters, the software calculates the parameter selection analysis.

Key words: PKPM; structure design; parameter selection;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建筑結構新規范全面頒布,新規范在工程設計已全面開始,這對于如何在工程設計中正確應用理解規范條文,正確選擇設計軟件及合理選取設計參數顯得尤為重要。

一、 地震作用效應計算與調整

1.調整范圍及計算大小

地震作用調整主要對最小地震剪力調整、0.2V.的調整系數、豎向不規則結構地震作用效應調整、特殊構件地震力調整系數。

《建筑抗震設計規定》5.2.5條規定,抗震驗算時,結構任一樓層的水平地震的剪重比不應小于表5.2.5給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數,此條程序自動調整,無須人工干預。但建議設計者注意查看SATWE文本文件“周期、地震力及振型輸出文件WZQ.OUT”,目的是從中可判斷薄弱層所在樓層。

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一般剪力墻的剛度很大,剪力墻吸引了大量的地震力,而框架所承擔的地震力很小。對于框架部分,如果按這樣的地震力進行設計,在剪力墻開裂后會很不安全,所以需要讓框架部分承擔至少20%的基底剪力和按框架剪力墻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樓層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較小值,以增加框架的安全度。

《建筑抗震設計規定》3.4.3條及《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程》5.1.14條規定:樓層側向剛度小于上層的70%或其上三層平均值的80%左時,其薄弱層地震剪力應乘以 1.15的增大系數。設計者應注意:此條要求設計者必須指出薄弱層所在樓層,然后程序將根據設計者指定的薄弱層層號,將這些樓層地震作用的內力乘以 1.15的增大系數。

有關特殊構件地震力調整系數,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轉換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內力調整:《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程》10.2.23條規定:轉換梁在特一級、一級、二級抗震設計時,基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分別放大1.8、1.5、1.25倍。設計時注意:設計必須在特殊構件定義時人工定義了轉換梁,則程序會自動對其進行調整。(2)框支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內力調整:《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程》10.2.7條規定也要調整,設計時注意:設計必須在特殊構件定義時人工定義了框支柱,則程序會自動對其進行調整。由于調整系數往往很大,為了避免異常情況,程序給出一個控制開關,設計者可決是否對與框支柱相連的框架梁的彎矩剪力進行調整。(3)另外對于“不調幅的梁”、“鉸接梁”、“滑動支座梁”、“剛性梁”、“鉸接件”、“鉸接支撐”、“彈性樓板”、“臨空墻”等均需人工定義。

2. 調整信息以及標準值

在調整匯總中,其中剪力墻加強層起算層號如填0,表示加強區從±0.00層起算;此項填-1表示加強區從負一層地下室起算.無論此項填何值,都不影響加強區的絕對高度.有地下室時,地下室墻是否算加強區,一般情況不希望墻的配筋下小上大.對一層地下室算加強區較好; 對9度及一級框架結構梁柱的超配系數隱含值為1.15.相當過去考慮的二個1.1; 樓層水平地震剪力調整:根據抗震規范5.2.5條要求,若要求調整,程序將自動調整不滿足剪重比的樓層內力.但一般情況希望不調整.因為計算結果小于剪重比的要求,很可能結構的方案不合理;薄弱層:薄弱層的判斷,可通過計算結果中的剛度比.設計人通過第一次計算結果判斷出薄弱層,再對此項進行填寫; 荷載組合:(1)增加了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2)可以調整活荷載的分項系數和活荷載的組合系數; 程序中轉換梁的內力調整,嚴格按規范執行.轉換梁及框肢柱需要設計人自行定義.框肢柱分為二類:一是四周是梁.二是剪力墻的邊榀.一個方向不是柱,為剪力墻的一部分.另一方向是柱; 程序將與剪力墻相連柱承擔的傾覆彎矩,歸屬剪力墻.而不歸屬框架柱.否則框架柱承擔的傾覆彎矩可能超過50%.

二、設計參數的合理選取

1.抗震等級的確定: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的不同分別按《建筑抗震設計規定》6.1.2條或《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程》〉4.8條確定本工程的抗震等級。但需注意如果是“甲”、“乙”、“丁”類建筑則需按規范要求對抗震等級進行調整;當轉換層大于或等于3及以上時,其框支柱、剪力墻底部加強部的抗震墻等級宜按《建筑抗震設計規定》6.1.2條或《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程》〉4.8條查的抗震等級提高一級采用,已為特一級時可不調整。

2.振型組合數的選取:在計算地震力時,振型個數的選取應是振型參與質量要達到總質量90%以上所需要振型數。但要注意振型個數不能超過結構固有的振型總數,因一個樓層最多只有三個有效動力自由度,所以一個樓層也就最多可選3個振型。如果所選振型個數多于結構固有的振型總數,則會造成地震力計算異常。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 防火分區 防火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b)-0253-02

隨著我國當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數量也在與日劇增。高層建筑由于其規模大、結構復雜,對防火設計的要求也較高。該文針對目前高層建筑所面臨的一些防火設計問題,列出了幾類具體的防火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高層建筑的防火水平。

1 防火分區的定義及種類

防火分區指的是用防火墻、建筑樓板、防火門窗及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將建筑物的平面或空間劃分成的若干個區域。按照阻止火勢蔓延方向來分,防火分區可分為水平防火分區和豎向防火分區。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建筑物內所劃分的若干防火分區,可以有效地將著火范圍控制在某個防火分區內,從而達到阻止火勢蔓延,減少火災損失的目的。此外,還能為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爭取寶貴的時間。

1.1 向防火分區

豎向防火分區主要用于阻止火勢沿垂直方向在建筑物的層與層之間蔓延。它是指采用一定耐火極限的樓板和窗檻墻等建筑構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建筑層與層之間設置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

1.2 水平防火分區

水平防火分區主要用于阻止火勢沿水平方向在建筑物的平層內擴大蔓延。它是指在水平方向上采用防火墻、防火門窗及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將建筑各層平面劃分成若干區域。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控制火勢在每層水平方向的蔓延。從防控火災的角度來看,建筑的防火分區數量越多、面積越小,就越有助于增強建筑物的抵御火災能力。因此,劃分防火分區數量和面積大小要根據建筑物的規模、用途、重要程度、火災危險性、建筑高度、人員密集度、建筑內部布局等諸多因素去全面考慮。

2 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從以往各類火災統計情況來看,高層建筑火災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高層建筑中用火、用氣及用電負荷較大,加之許多高層建筑多為綜合性用途,多產權單位,管理不到位,電氣線路私拉亂接等問題普遍存在,因此,易發生電氣、燃氣等種類的火災事故;在高層建筑中的自動消防設施出現故障時,也是可能導致火災的迅速蔓延。例如:自動消防設施無法聯動啟動,應急照明燈不能點亮,火災報警探測器故障,應急廣播系統癱瘓,沒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等;建筑內部消防設施未達到規范標準要求,建筑防火分區劃分不合理、防火封堵工程質量不高等,都可能會使小火變大災,引發重特大火災。

3 高層建筑的防火對策分析

3.1 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為加強高層建筑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我們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應該選擇使用性能過關、質量安全的燃氣器具和電器設備,在燃氣管道和電氣線路安裝敷設時,我們必須嚴格執行消防規范標準的要求,嚴禁私拉亂接各類管道線路,而且應將緊急切斷裝置安裝在高層建筑樓前的供氣管道上;如果必須要在高層建筑動用明火作業,那么要在作業前進行申請審批,并在明火作業時要安排專人現場監護。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管理好吸煙現象,嚴禁在可能發生火災的危險區域吸煙,比如變配電室,可燃物品倉庫等;必須嚴格遵守用火、用電或用氣的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定期維護保養高層建筑中的各類消防設施和燃氣、電氣設備等重要設備,一旦發現故障,必須及時開展維修,避免因各類設施設備故障而導致火災發生蔓延;要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實明確高層建筑使用者的消防安全責任,通過強化制度管理,有效開展巡查檢查,發現存在的火災隱患并及時進行整改,以確保高層建筑能夠在加強火災預防管理的基礎上及時有效地消除使火災隱患。

3.2 規范防火設計內容

合理規范的防火設計是有效預防控制高層建筑火災發生蔓延的重要途徑,規范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對高層建筑的防火分區面積進行合理劃分,特別注意在建筑的豎向分隔地帶(玻璃幕墻、外墻保溫)及各類井道(燃氣管井、強弱電井、暖通風井及電梯井)中設置必要的防火分隔設施及防火封堵材料;二是高層建筑的裝修裝飾材料應盡量采用不燃、難燃材料,同時要做好吊頂、各類孔洞縫隙的防火封堵工作。例如:應采用B1級難燃材料作為地面、墻面的裝修裝飾材料,而頂棚材料應選用A級不燃材料,如建筑內部的裝修裝飾要求較為特殊,只能在室內局部按照裝修設計規范有關要求采用B2級可燃材料;三是要確保建筑自動消防設施能夠正常聯動啟動發揮滅火作用。要選用符合市場準入規則的消防產品,這些產品都是具有備案登記、檢驗報告及強制認證許可證書的消防產品,同時還可對所使用的消防產品進行監督抽樣送檢,送至檢驗機構對現場產品進行檢驗,確保質量;四是要根據高層建筑的類別嚴格按照消防規范要求設計防排煙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消防設施,確保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同時要注意定期維護保養高層建筑中的自動消防設施。

3.3 大空間建筑設置防火隔離帶

防火隔離帶是指在建筑中設置的分隔可燃物的一個特定區域,處于這個區域中的各類裝修、建筑構件等均是選用A級不燃材料,并且該區域中不允許放置任何可燃物,設置了高效的防煙排煙設施,防止防火隔離帶一側的煙火向另外一側蔓延,從而在建筑內部空間上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防火分隔區域。如對建筑空間連續性要求較高的大型商場、體育館及候機廳等場所防火分區的劃分,設置防火隔離帶的辦法可以很好的解決連續大空間的問題。通常建筑內存放物品的燃燒性能,決定了設置防火隔離帶的寬度,防火隔離帶周圍的物品都為不燃時,我們可以把防火隔離帶的寬度設定為6 m;防火隔離帶周圍的物品都為可燃時,我們可以把防火隔離帶的寬度設定為9 m。而且防火隔離帶也可作為大空間建筑發生火災時,人員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我們把隔離帶同室外安全出口相連通,疏散人群到達防火隔離帶就能輕易從安全出口疏散。

3.4 消防電梯的設計要求

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消防員是否能夠快速地抵達建筑起火部位,對于火災撲救十分重要。有的高層建筑樓層很高,消防員靠攀登樓梯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高層建筑要設消防電梯,來提高滅火戰斗效能。建筑消防電梯的設計要求包括:首先要明確哪些建筑物需要設置消防電梯,在防火規范中規定,建筑高度超過32 m且設置電梯的高層廠房和倉庫、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 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過33 m的住宅建筑、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及埋深大于10 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 m2的其他地下半地下室等需要設置消防電梯。建筑的每個防火分區內至少設置一部消防電梯。

對消防電梯的設置要求還包括:一是必須要設置前室,且面積至少6 m2,前室與走道之間應設乙級防火門,還應設消防專用電話、專用操縱按鈕和事故照明。在前室門外走道上應該設置消火栓和緊急用插座;二是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 m的通道向室外;三是消防電梯的井壁、機房隔墻的耐火極限應不低于2 h,隔墻上的門應設甲級防火門,井道頂部要有排煙設施;四是消防電梯應有備用電源;五是消防電梯前室門口宜設置擋水設施,電梯井底應設排水的設施;六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但火災時必須能滿足消防電梯的使用要求。

4 結語

高層建筑中防火分區的劃分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高層建筑的很多防火設計內容、技術措施都是依托防火分區來進行的,因此,在高層建筑消防設計中應引起廣泛關注。同時,隨著高層建筑的日趨普及,我們應該結合此類建筑的特點來合理設計防火分區及相關的防火技術措施,制定有力的安全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

參考文獻

[1]王偉.淺析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問題及預防對策―― 從大型高層建筑火災中的幾點啟示[J].安防科技,2006(4):23-25.

二類高層建筑定義范文第5篇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 TU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化的加速發展,為了在有限的城區面積中提供更多的使用面積,建筑開始向高空發展。就超高層建筑的概念而言,究竟多少層以上或多高的建筑稱為高層建筑,世界各國基于本國的經濟條件及消防裝備等具體情況對高層建筑起始高度的定義不一致。1972年國際高層會議上對高層建筑的定義取得了較統一的認識,并把高層建筑劃分為四類:第一類9-16層(50米以下);第二類17-25層(75米以下);第三類26-40層(100米以下);第四類40層以上(超過100米)。目前,我們一般仍習慣于將10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稱為超高層建筑,但由于防火能力的提高,顯然100米早已不是限制我國高層建筑發展的高度界限了。今天對于由高層到超高層的理解,已不僅只限于高度上的、美學上的、安全及使用功能上的,還應包括效益、能源與生態環境方面的考慮。

一、超高層建筑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分析

質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事業的生命,質量重于泰山。各級建設系統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樹立對國家、對人民、對后代高度負責的思想,把提高工程質量作為今后建設系統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建筑業以其巨大的推動力帶動著相關行業的發展。然而建筑業的發展也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血的教訓、一樁樁、一件件性質惡劣、損失巨大的建筑工程質量事故屢屢出現。

1、違背建設程序。如不經可行性認證,不作調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沒有搞清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無證設計、無施工詳圖,任意設計,不按圖紙方程式;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降患,如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發生。

2、設計計算問題。設計考慮不全面,結構不合理,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搞傾扭驗算等,都是誘發質量問題的隱患。

3、工程地質勘察原因。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有誤;地質勘察時,鉆孔間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土地基地實際情況,如當基巖地面起伏變化較大時,土層厚薄相關亦甚大,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4、未加固處理好地基。對軟土、充填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層出露、溶巖、土洞等不均勻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或處理不當,均是導致重大質量事故的原因。必須根據不同地基的工程特征,按照地基處理應與上部結構相結合,從地基處理、設計措施、結構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綜合考慮治理。

5、自然條件影響。施工項目周期長、露天作業多,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溫度、溫度、日照、雷電、供水、大風、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質量事故,施工中應特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預防。

6、建筑結構使用問題。建筑物受力不當,亦易造成質量問題。如不經校核、驗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層;使用荷載超過原設計的容許荷載;任意開槽、打洞、削弱承重結構的截面等。

7、建筑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不合格。如:鋼筋的力學性能不符合標準,水泥受潮、過期、結塊、安定性不良,砂石級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過多,混凝土配合比不準,外加劑性能、摻量不符合要求時,均會影響混凝土強度、和易性、密實性、抗滲性,導致混凝土結構強度不足、裂縫、滲漏、蜂窩、露筋等質量問題;預制構件斷面尺寸不準,支承錨固長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預應力值,鋼筋漏放、錯位,板面開裂等,必然會出現斷裂、垮塌。

8、施工和管理問題。工程質量問題時常由施工和管理不當造成。例如圖紙不熟悉,盲目施工,未經圖紙會審,倉促施工或不按圖施工。不按有關規范及規定施工。

二、提高超高層建筑工程質量的措施

1、工程圖紙設計。一個項目工程的建設首先是施工圖紙設計,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一定要選擇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同時還要計劃好設計經費。在市場經濟條件人才市場競爭激烈,以免造成設計中的質量問題,還要注意有些設計單位為了多收設計費,故增加材料用量或有關系的材料加以設計從而提高工程造價,所以必然把好施工圖紙設計關,防止工程還沒建,就從根里帶來許多問題。

2、選擇施工隊伍。施工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好壞。一個項目工程建設立項批準之后,必然經過招投標、或議標選擇施工隊伍,具體方法:一是聽,即聽取施工隊介紹技術力量、設備、資金情況以及擬承擔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看正在施工和已經竣工交付使用項目的施工質量和現場管理。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單位的設備、技術力量、企業等級、資格證書。四是訪,即走訪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使用單位對工程隊伍的評價,以便了解其信譽。在此基礎上,按照標價合理、工期短、質量優、信譽高、素質好的原則,綜合比較絕不能靠關系,走后門,特別要防止通過關系指定施工隊伍。

3、施工合同簽訂。施工隊伍確認后,建設單位即應與其簽訂合同(或協議),將甲乙雙方的關系用法律條文寫下來,合同內容必然嚴密,條款詳盡、責任明確、獎罰分明、要求合理、手續完備、查核布據。合同簽訂前有上級主管業務部門報告,全責簽訂后,經當地公證部門公證存在法律監督。

4、工程質量監督。提高監督執法的透明度,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告知制度,使工程質量真正建立預見性、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做到服務與執法有機結合。為了保證監督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尤其現場監理監督機構應不斷提高監督隊伍的素質和監督工作水平。

相關期刊更多

中外能源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浙江省教育廳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泰州市| 资源县| 诏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从江县| 灯塔市| 通化市| 二连浩特市| 吉林市| 新巴尔虎右旗| 松阳县| 莫力| 泽普县| 察哈| 卓尼县| 千阳县| 岑巩县| 上栗县| 右玉县| 金塔县| 得荣县| 泗水县| 南和县| 拉孜县| 聊城市| 新绛县| 沂源县| 丽水市| 岚皋县| 郸城县| 晋城| 大渡口区| 宁阳县| 尖扎县| 龙口市| 错那县| 滦平县| 宝应县| 石河子市|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