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現代物流的理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范文第1篇

[關鍵詞]現代物流業;發揮肇州優勢;強化措施

現代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種新型的服務業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活動中的流通費用和成本,加速區域內商品流動,提高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進而從整體上提升一個地區的經濟運行水平。從肇州發展看,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80億元,同比增長49%。在全省縣域發展排名中位于第18位。這樣的發展速度與經濟總量需要完善的現代物流業作支撐,助力產業發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

一、肇州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肇州縣的物流業發展起步較晚,發展遲緩,現代化程度不高,對于服務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思想觀念僅停留在貨物運輸的初級階段。一些生產企業沒有正確理解現代物流的涵義、模式,對新形勢下社會分工合作、第三方物流等尚未形成共識;物流企業對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為制造商提供真正意義的物流服務等尚未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二是專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物流市場小、散、亂的問題比較突出,現有的5家企業基本沒有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和貨物跟蹤系統。三是物流基礎體系不夠完善。肇州縣境內無江河、無鐵路,交通運輸主要依靠公路運輸一種方式。距離最近的肇東火車站為80公里,距離最近的哈爾濱國際機場為150公里,貨物省內外運輸和進出口周轉速度比較慢,成本高。四是缺少總體規劃和必要的政策支持。五是缺少現代物流管理人才。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物流業的發展。

二、肇州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比較優勢

(一)物質基礎優勢。2010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同比增長35%。啟動建設2平方公里肇州農畜產品加工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2家。糧食產量達到25億斤。境內原油產量突破100萬噸,慶深氣田增加探明儲量500億立方米,總量達到1700億立方米。這都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地理區位優勢。隨著“松(吉林省松原市)肇(黑龍江省肇源縣)大橋”建成及明沈公路、大廣高速公路開通,有2條國道、1條省道、2條縣道貫穿全境,肇州由過去的偏遠縣變成了大慶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窗口”,使之成為“哈大長”、“哈大齊”經濟產業帶上的黃金交匯點,對外關聯度提高。對內可以輻射肇東、安達、大同、肇源等縣(市、區),成為經濟板塊中心點。

(三)交通運輸優勢。全縣公路總里程1200公里,實現鄉鄉通公路目標,65%以上自然屯通硬化路。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縣、鄉、村三級公路運輸體系。全縣每年完成客運量58萬人,客運周轉量8834萬人公里;實現貨運總量65萬噸,貨運周轉量4488萬噸公里。

(四)政策環境優勢。一是可利用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支持政策二是可享有黑龍江省建設經濟區,推進十大工程政策措施;三是享受部分“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優惠政策;四是縣委、縣政府規劃建設建材、蔬菜、農貿三個大市場,在土地審批、資金匹配、基礎設施完善配套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

三、肇州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對策措施

(一)樹立開放思維,強化發展意識。針對目前肇州對現代物流理念認識不足的缺陷,采取專題報告、講座以及在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辟專欄的辦法,廣泛開展現代化物流業宣傳教育活動。讓相關人員充分認識到,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緊迫感,在全縣上下形成推動現代化物流業加速發展的氛圍。

(二)選準發展重點,制定科學規劃。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合理界定重點培植發展的物流產業,并制定發展規劃。物流發展規劃要與城市規劃、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結合起來,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建設,重復投資。一是發展流通業。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組建集倉儲、信息、運輸等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貨站,以商貿開發區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建材市場、蔬菜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力度,逐步將部分重點市場培育成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提升現代化批發市場的層次和水平。二是發展企業物流。把發展企業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的重點。各企業要按照發展現代物流要求,設立物流中心等專門的管理機構,對產、供、銷物流活動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管理。三是發展第三方物流。規劃建設物流園區和配載中心,壯大專業物流隊伍,探索大宗物資配送的路子,加快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步伐。

(三)完善配套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綜合型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重點物流企業等的建設發展,有針對性地出臺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一是結合外地經驗和實際情況,在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二是針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相關產業分別扶持。三是圍繞建立統一開放、公平、規范的市場體系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特別是金融、工商、稅務、等部門,都要出臺支持物流的配套政策,規范執法行為,做出服務承諾。

(四)搭建信息平臺,強化科技支撐。繼續加大投入,在現有基礎上以擴大信息容量、提高傳輸速度為重點,進一步搞好信息網絡建設,增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積極實施企業上網工程,迅速搭建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平臺。推行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網上訂貨、網上營銷、網上結算。逐步構筑起覆蓋寬泛的現代物流信息平臺,達到資源共享,信息共用。

(五)實施人才戰略,適應發展需求。采取在校培養與在職培訓相結合、基礎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培訓辦法,全面提高現代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重點培訓一批懂現代物流、新型業態、連鎖經營等現代物流管理知識人才。要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對物流產業發展規劃與管理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物流技術人才及物流職業經理^等急需的優秀人才,要不惜重金聘請。建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新機制,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現代物流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現代物流管理概論》(劉宗鳳著?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范文第2篇

當今現實社會生活中,藥品的經營與管理活動和一般商品一樣也離不開物流。所以,物流的地位和作用更顯重要。醫藥高校開設現代物流管理基礎的課程是在突出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特點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現代物流管理基礎知識的培養,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這些特點,從多個方面對醫藥高等學校開設現代物流管理基礎的課程教學進行了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醫藥高等學校;藥品經營與管理;現代物流管理基礎

一順應醫藥行業的發展需要,開設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

當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藥品的現代物流配送也發展較快,為促進我國藥品現代物流的發展,規范第三方藥品物流或藥品委托儲存、運輸、配送等行為,根據《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39號)和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關于加強藥品監督管理促進藥品現代物流發展的意見》(國食藥監市〔2005〕160號)等要求,國家鼓勵開展第三方藥品物流配送。支持具備現代物流條件的藥品批發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方式,促進規范化、規模化、多元化的集約發展,使醫藥企業做大做強。允許具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及技術條件且管理規范的藥品批發企業為已持有許可證的藥品企業開展藥品委托儲存、配送業務。為此,作為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開設專業基礎課程《現代物流管理基礎》,對學生進行必需的課程教學要求也是勢在必行[1]。

(一)科學分配教學學時和安排課程內容

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該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應以滿足實際就業崗位和藥品現代物流配送的需求為出發點或不斷調整,本課程總學時數38學時。課程學時可以作如下分配:理論課時為26學時,實訓實踐為12學時,實訓實踐課時占課程總學時數的31.6﹪。該課程共十章內容,包括:物流和物流管理概述,物流基本業務管理,物流系統與物流技術設備管理,物流配送與配送中心,企業物流,國際物流,物流信息,物流組織與服務、成本和質量管理,物流企業與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各章的教學學時在實際教學中,也還需科學合理的分配或依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以樹立和培養學生為藥品現代物流服務的思想和能力。

(二)把握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輕重點

醫藥物流,是現代物流領域的一個特殊分支,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國家對該領域制定有相應的藥事法律法規以加強規范管理,這就使得醫藥物流在管理和操作的層面上具有其特殊性。而高校中的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既能掌握醫藥專業知識又具有一些藥品現代物流配送能力,能夠在實踐工作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應用型人才。因此,該門課程的開設,應與普通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區分開來,但又要顯現出“醫藥物流”與“現代物流”相互交融的部分,即學生在系統學習并牢固掌握醫藥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學習現代物流管理基礎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依據課程學時數的分配而科學適度的把握好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教學的輕重點,使學生把所學的醫藥專業知識和現代物流管理基礎的知識相互聯系在一起,相互交融在一起,做到融會貫通[2]。

(三)為藥品經營與管理而服務

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的開設是為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而服務的,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及知識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各類醫藥商品在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各個物流的基本功能方面都有其特殊不同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師在知識講授、舉例說明、幻燈片的演示方面應加強和藥品經營與管理活動相關聯的內容,讓學生對藥品現代物流有一個初步正確的印象。此外,現代物流管理的教學中也可以使用“系統觀念”等醫藥學哲學思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現代物流管理在醫藥物流中的應用,也可以幫助學生更理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立足于醫藥商品特色和現代物流發展特色,培養具有特色的、專業能力突出的實用型人才[3]。

二探索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教學的新方法

現代物流管理基礎由于其課程的特殊性,在教學方面就會與其他專業課程有著不同之處,但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又不能脫離其他專業課程而獨立存在。同時,由于物流產業在不同地理區域或經濟區域發展水平不一,發展規模差異較大,對學生畢業后的實際技能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如何在現代物流管理教學中探索出新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有助于學生對于本專業課程知識的掌握是我們面臨探討的新課題。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

學校大多已經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教師在授課之前需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在課堂教學中,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注意激發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講授與PPT課件,學生分組討論,微視頻、插圖、實作演示、崗位操作流程影像等相結合,多種教學手段應用,變傳統枯燥的教學為生動有趣的教學,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也要注意,避免太過依賴多媒體,避免整個教學過程中過多的課件演示、視頻播放而帶來的過多信息量,使學生無法消化理解課堂內容[4]。

(二)理論與實訓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將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相互交叉進行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強化。高校中的許多專業課程都開設有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系統地學習了理論知識之后,實訓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繼續、鞏固和深化,是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創新思維以及行業規范操作的重要手段。依照現代物流的主要環節采購、運輸、存儲、裝卸與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與銷售、貨代和船代、報關與報檢、信息處理等內容來設置實訓實踐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開動腦筋,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達到將知識轉化成為實踐技能的目的。

(三)計虛擬的實訓實踐教學

在教師的布置引導下,由學生分組成立虛擬物流公司,或購置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和物流沙盤的仿真軟件,安裝在實訓室的電腦上,構建一個仿真環境。在物流仿真實訓室用動態的、可視的,多媒體方式來推演整個物流的運行,產生信息流、資金流的流程,運輸庫存管理的流程,以及配送的流程。學生通過自行分配角色進行實訓實踐的演練,邊學邊做,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模擬物流業務可涵蓋如下行業:醫藥、食品、耗材、連鎖、供應鏈等,依據各行業業務運作模式的特點進行組合,形成可定制的業務流程。流程中還可包括現代物流技術設備或信息技術的應用。如自動化分揀設備、裝卸設備等;在信息技術中,如EDI、條形碼(商品條形碼與物流條形碼)、EOS(電子自動訂貨系統)、藥品電子監管碼、POS(銷售時點系統)、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等功能。在實訓中教師可對整個實訓過程進行監控、評價或組織學生對實訓過程進行分析評判。當然僅僅單憑學校的虛擬實訓顯然是不夠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需要借助企業或相關行業的支持進行課外直觀的、形象的實訓實踐教學以幫助學生的理解[5]。

(四)嘗試培養專業型人才的教學手段

醫藥高等學校還可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學校實際配置情況及就業前景,探討將學生培養成醫藥物流專業型人才。當然這還需要在教學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際,現代物流與醫藥物流相結合。由于現代物流行業發展較快,物流學科本身又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包括有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的知識。因此,要更好地將這些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防止簡單的堆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了解學生的需求,更好地貼近學生,可嘗試將學生培養為醫藥物流專業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

三結論

物流行業在我國的發展起步較晚,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才引入物流概念一詞,但物流及藥品現代物流的發展卻十分迅速。而現代物流管理基礎又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專業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創新,不斷運用新觀念采用新方法。需要加強任課教師自身在醫藥與現代物流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擴展提高,從而為教學服務,同時對教師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譚勁芳.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外資,2009,3:44-45.

[2]韋克儉.現代物流管理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6:68.

[3]董鐵.物流與電子商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77-78.

[4]李萬青.我國開設物流類專業的高等院校基本情況研究[J].物流科技.2009(05):47-48.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范文第3篇

一、現代物流的概念及現代物流業的定義

現代物流是相對傳統物流而言。它是在傳統物流的基礎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如通過計算機進行信息聯網,并對物流信息進行科學管理,從而使物流速度加快,準確率提高,減少庫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擴大了傳統的物流功能。我國六部委于2001年3月在“加快物流發展若干建議”的通知中,對現代物流的定義是這樣表述的: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

物流產業是新產業,僅有20多年的歷史。目前,現代物流主要由交通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配送業、物流咨詢業等組成。基于對現代物流概念的理解,現代物流業可以定義為:是一種包含各種業態和類型的物流服務形式,具有現代技術和管理組織特征,涵蓋交通運輸、倉儲、信息、流通加工、包裝、搬運、裝卸、區域分撥和配送等行業在內的新的服務業產業形態。

二、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對國民經濟各行業資源配置的促進作用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在各部門、各個行業、各企業之間的配置,它的合理配置,對節約國家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有巨大影響。現代物流是面向所有的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面向全社會開辦的集保管、包裝、加工配送、代購代銷、信息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經營方式,通過對社會提供服務,使國有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優化組合,減少重復建設。

(二)現代物流構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全社會的角度看,各個企業努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全社會的無效勞動,使得社會總成本最小,使原來消耗在無效勞動和低層次流通環節的資金轉移出來,從而創造更多社會利潤。有數據顯示,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左右,而中國的物流成本在15%~30%之間,可見,若能在物流方面進行改進,即使物流總消耗降低一個百分點,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三)促使國有經濟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

國有經濟戰略重組與產業結構調整是目前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中面臨的重要任務。引入物流概念,促使國有企業向產業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走大公司、大集團的路子,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提高效益。

三、我國物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國內物流業相對落后

在西方發達國家,現代物流業已經高度發達,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從目前國內物流行業的情況看,國內物流的發展仍處于傳統階段。物流組織不盡合理,受資源分布、流通體制、產業布局和企業生產組織的影響,物資舍近求遠、迂回流動的現象較為嚴重,大量物流活動缺乏專業化組織化物流服務,物流費用高。物流企業特別是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小,服務水平低。

(二)物流系統的標準化程度較低

要使物流業務做到高效,一方面要使運輸工具標準化,包括集裝箱、托盤、貨車、貨架等,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統的標準化,即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要用同一種聲音說話,各方面的信息系統能夠對接,交換數據、共享信息。我國運輸工具標準化程度低,有些使用國外一些國家的標準,還有少量使用自己定義的標準,造成運輸、倉儲和搬運等各方面巨大的效率差異。在信息系統方面,我國條形碼的運用不夠普遍,而且信息數據庫共享也沒有建立起來,造成實物流和信息流之間溝通不暢,從而大大降低了效率。

(三)發展物流業的制度環境有待改善

物流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種運輸方式的密切配合,要達到這一點,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綜合運輸體系的技術政策的制定和標準化是先決條件,我國目前差距還很大。我國的物流市場至今仍被人為地按照部門、地區和行業的行政壁壘分割著,五大運輸方式仍由四個部委分管,地方各地區、各部門的管理體系更是紛繁復雜,這就造成我國物流供應鏈環節多。另外,在各種渠道的結合處,卻往往有數不清的行政障礙,嚴重影響了物流渠道的暢通和高效運轉。

(四)物流人才匱乏,相關教育處于落后狀態

從物流業發達國家看,有關物流的教育和培訓非常發達,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訓系統,至少大學設置了物流管理專業,并廣泛地為工商管理各專業的學生開設物流課程。相比之下,我國在物流業人才方面的教育還比較落后,從而導致了專業物流人才非常匱乏。

四、加快發展我國現代物流業的政策建議

順應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物流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跨世紀發展的重要產業,加快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于提高中國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率,提高企業、地區乃至國家的整體競爭能力,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積極的產業發展政策,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

(一)政府部門應積極引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取向

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應學習國外經驗,積極從創造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角度,調整不適應物流發展的行業、地區、部門政策,為物流業的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發展創造條件。此外,積極制定物流業務發展規劃,并賦予規劃應有的法律地位,使物流業的發展能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同時,對現代物流業政策上給予積極扶持,利用稅收、貸款等方面進行導向扶持,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

(二)建立和完善物流運行機制

國家對物流的治理應該依靠完善的運行機制來完成,目前中國物流發展剛剛起步,存在的矛盾、問題和困難很多,無法通過一項或者幾項政府政策來解訣,必須靠機制。這個機制就是:政府調節物流市場、物流市場引導企業物流運作。物流運行機制是中國經濟運行機制的組成部分,我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現在正在不斷完善中,物流運行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應該從中獲得經驗并吸取教訓。

(三)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培育物流產業的市場主體

政府應采取多種形式鼓勵專業化、社會化物流服務業的發展,一是鼓勵從事運輸服務、倉儲服務、貨運服務和批發配送業務的企業,允許他們根據自身業務優勢圍繞市場需求,延伸物流服務范圍和領域,組建成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務的供應者;二是在規范市場準入標準基礎上,鼓勵多元投資主體進入物流服務;三是政府應該積極推動物流業的對內、對外開放,促進國內外物流產業之間的合并、聯合和合作,同時通過制定有關產業政策,引導物流用戶拋棄“小而全,大而全”的傳統思維和小農經濟做法,刺激國內第三方物流服務供給的增加,促進第三方物流在中國的健康發展。

(四)采取積極的措施,促進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發展,加快物流標準化的進程

首先要重視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發展,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物流信息平臺。

其次加強各種物流標準的建設工作,推進中國物流產業的標準化進程,針對當前物流標準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國際物流標準化的發展方向,政府要加強對物流標準化工作的重視,一方面要在物流用語、計量標準、技術標準、數據傳輸標準、物流作業和服務標準等方面做好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要加強標準化工作的協調和組織工作,對國家已經頒布的各種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深入研究,對已經落后于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標準盡快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標準。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范文第4篇

關鍵詞:現代物流;信息網絡

現代物流是企業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效益的第三利潤源泉,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現代物流正在成為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世界上一些大的財團和跨國公司紛紛搶灘中國大陸參與物流投資與建設,一方面對加快我國物流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使國內物流競爭更加激烈。這就要求我們要建立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提高物流業的競爭力。

一、現代物流

所謂物流,并非僅僅是把貨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傳統物流包括:(1)運輸功能,(2)儲存功能,(3)裝卸搬運功能,(4)包裝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加工與處理功能等。以上是普通商務活動中典型的物流作業。在電子商務與網絡支持下,現代的物流不但具備以上這些功能。還增加了一些增值性的物流服務。增值性的物流服務包括以下幾層含義和內容。

(1)加快反應速度的服務。快速反應已經成為物流發展的動力之一。傳統觀點和做法將加快反應速度變成單純對快速運輸的一種要求,但在需求方對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它也變成了一種約束,因此必須想其他的辦法來提高速度。

(2)降低成本的服務。前期的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有些企業根本承受不了。但可以通過采用比較適用,投資比較少的物流技術和設施設備,或推行物流管理技術,如條形碼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

(3)延伸服務。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場調查與預測、采購及訂單處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詢,物流方案的選擇與規劃、庫存控制決策建議、貨款回收與結算、物流系統設計等等。

二、物流信息化

物流,并不僅僅是把貨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更重要的是把貨物“運動”的信息準確地傳遞給顧客,而互聯網技術恰好為此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概括來講信息網絡是現代物流的生命線,就是因為信息網絡時代所造就的電子商務給人類社會經濟生活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特別是這場革命所引致的產業大重組將把現代物流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產業重組的結果,實際上使得社會上的產業只剩下二個行業,一個是實業,包括制造業和物流業。一個是虛業,就是信息業,包括廣告、訂貨、服務、金融、支付和信息處理業等。

信息交互與信息共享是現代物流高效運行的前提,有效的現代物流管理需要有準確的、實時的需求信息、供應信息、控制信息做基礎。因此,信息流貫穿于現代物流運作的全過程,既有供應信息,又有需求信息,同時還有供應鏈及其成員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等。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越來越意識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供應鏈成員企業間只有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有效降低供應鏈物流的總成本,實質性地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三、信息網絡對現代物流的作用

隨著網絡電子商務的發展,商品的交易時間已經可以達到馬克思所言的"等于零或者趨近于零"的境界,電子商務使商品交易發生了巨大的革命,不僅時間縮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業交易的交易成本。1、用網絡解決"物流商務"。網上提供物流信息資源、物流手續網上辦、網上供需銜接、網上物流協議、網上配貨等等。2、在網上實現物流管理。用網絡實現遠程數據交換,用網絡指揮和調度物流,優化物流及配送線路。3、用網絡解決設備廣告,設備展覽會,網上交易,網上結算。4、用網絡支撐、優化、改造、提升物流實體。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現代物流的支撐遠不止這此,從發展看,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業務模式因信息技術的支持而孕育出來。例如“虛擬”概念的引入,產生了“虛擬倉庫”、“虛擬倉儲”,對它們含義,我的理解這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數據庫系統上的所謂“倉庫系統”。一個現代的大型物流企業,不一定自己有多少運輸工具,多少倉庫面積和設施,但一定要有一批高素質員工、一套按現代觀念對物流管理的軟件和相對齊備的網絡信息硬件設施。它就可以利用經濟杠桿和有效的協議來調度各種需要的物流設施,完成對客戶的各種承諾。可以設想,今后現代物流企業,在庫房、場地、運力等基礎設施上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力量,減少基建投資,但必須擁有一套先進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和可靠的通訊網絡系統。從而使大型現代物流(服務)企業的投資大幅度減少,但其服務的能力、效率和質量卻大大提高,效益也會同比增長。

四、如何用網絡優化物流

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中介作為一種工具被引入了生產、交換和消費中,人類進入了電子商務時代。由于電子工具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使交易各方的時空距離幾乎為零,有利地促進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這“三流”的有機結合。對于某些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的商品和服務,甚至可以做到“三流”的同步處理。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給全球物流帶來了新的發展,使物流具備了一系列新點:1.信息化,2.自動化,3網絡化4.智能化。

用網絡優化物流。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而且可以通過這一優化和提升使物流成本降低、利潤增加,而改變它的傳統形象,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依靠信息技術提升現代物流管理水平

近年來物流行業取得了飛速發展,這不僅僅是由于經濟發展所促進的,還與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配送中心如果沒有計算機管理,沒有暢通的信息網絡系統,是絕對做不到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的。如海福公司,它承擔著IBM、美能達、華為、聯想、NEC、LG、三星十多家電子企業的物流業務,配送品種五花八門,涉內涉外手續繁多,且對配件、料件的配送正確性及時間性要求非常高,不得有絲毫差錯,靠什么保證?當然靠一套完整可靠的、建立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基礎上的業務管理軟件系統、再加上全體員工的認真負責。德國的森克國際公司是一個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跨國公司,他們的一份材料上介紹:我們承擔著許多國家企業的運輸任務,貨物價值從幾萬美金到幾百美金,運輸條件有防震、恒溫、無菌等要求的、有的要求特殊包裝,還有的客戶訂貨后要求我們監督包括所訂設備不同部分在不同工廠甚至不同國家制造,使之能按進度完工并運到總裝廠。工作這么復雜、要求這么嚴格,缺乏高級信息網絡或者高素質的人才均不可能完成。可以看出,要使對用戶承諾的各項高標準的服務能圓滿完成,必須有很好的網絡系統。

六、建立科學的物流信息網絡系統

對現代物流的理解范文第5篇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挑戰;應對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20.027

1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

我國第三方物流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物流服務的內容不完整、標準化和信息化的程度比較低,設施設備不完善,以及我國物流市場的需求層次低等原因,我國經營第三方物流的企業雖然眾多,卻沒有綜合性高、增值性能高、服務模式較為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較早的第三方物流是由傳統的運輸和儲運企業轉型而來的,如上海友誼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便是由原來的上海商業儲運公司改組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便有為最大的日用品公司――聯合利華提供專業物流服務,并且雙方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

發展至今,第三方物流已經能為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個性化的物流服務。第三方服務的出現使得企業與客戶能夠建立更融洽、更良好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隨著物流市場的日益成熟、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深入理解,許多企業紛紛開始接受第三方物流。據近幾年進行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第三方物流在生產銷售領域的比例越來越大,呈明顯上升的趨勢。

2 第三方物流面臨的挑戰

2.1 物流的觀念陳舊,企業自營物流份額較多

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工商企業物流執行主體主要還是由企業自己執行,第三方物流比例較低,大概占三成左右;產生企業原材料和成品銷售物流中,全部為第三方物流的所占比例就更低,而且,對現有物流狀況也不滿意。大多數企業還是不愿意將物流進行外包,而是依靠自己現有的設施設備以及知識理念,進行企業自營的物流活動。

2.2 物流企業規模小,企業運營成本較高

我國最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傳統的物流轉型而來,其功能比較單一,規模相對較小,但經營的成本費用還是比較高的。

據近期的有關我國物流市場的調研報告顯示,我國物流企業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僅占11%左右,大部分企業規模在500人以下,從事公路運輸的企業擁有的車輛不多。企業規模過小,運輸、倉儲、配送、服務范圍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造成服務成本相對較高,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2.3 現代物流知識和專業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急需一批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而我國很多學校雖然已經開設了很多物流專業,但時間都不長。實用型高級管理人才仍然缺乏。雖然目前物流從業人員很多,但真正懂得現代物流管理的高層次人才缺乏。市場競爭終究還是人才的競爭。物流人才的缺乏,企業也就缺少了創新的能力和發展的動力,只能依靠傳統的方式方法管理現代物流,會導致物流企業低效運行,缺乏活力和競爭力。

2.4 物流設施落后,信息化水平較低

目前,我國大多數第三方物流的基礎設施大都落后、現代化程度不高。智能化、自動化倉庫比較少,信息化建設滯后,由此造成倉儲運輸系統的運作效能比較低,陳舊落后的設備已經成為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瓶頸之一。

雖然很多第三方物流企業已經使用了計算機,但并沒使用計算機物流信息系統,從而導致信息溝通不暢,物流信息無法時時反饋,且先進的現代化的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就更少,如自動識別和條碼技術,GPS、EDI等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更是處于學習和起步階段,導致大多數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還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3 應對挑戰的策略

3.1 更新物流觀念,打造現代物流

第三方物流作為新興行業,發展速度很快,雖處于起步階段,但已在物流的市場競爭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其實,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還有很多地方可向西方借鑒之處的,如:日本的第三方物流市場占有率為80%,美國為58%,有很大部分是人們的意識轉變造成的,可見,樹立一種符合現代物流的理念,對于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是可以預見的。因此,要使第三方物流更好更快的發展,需要立足于更高的層次,更新和樹立現代的物流理念。

3.2 整合第三方物流企業,降低成本

就目前的市場經濟而言,企業實力是決定性的因素。想要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就必須整合那些小規模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使之成為中型甚至大型的企業。這樣做的目的最終是能夠降低成本費用。而且,一旦企業擴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走出目前的競爭市場進軍海外市場,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去。所以,培養中、大規模集約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發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條件。

3.3 以信息化應用為核心,加強物流網絡建設

現在是信息技術的時代,信息化已經是評價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信息技術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現在很多國際物流企業都有“一流三網”即“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物流業的運營也產生了變革,使用先進的技術,可以優化現有的工作流程,整合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因此,第三方物流若能夠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核心,那么就能高速度、優質量的推動其發展。

3.4 重視人才,實施人才戰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扎鲁特旗| 柳州市| 合山市| 叶城县| 清水河县| 松原市| 五大连池市| 菏泽市| 霞浦县| 宜春市| 吴忠市| 塔城市| 琼中| 香格里拉县| 象山县| 阿荣旗| 阜平县| 聂荣县| 诸城市| 泗洪县| 陵川县| 稻城县| 平和县| 镇坪县| 宜州市| 砀山县| 西乌| 墨脱县| 山东省| 郓城县| 健康| 宽甸| 永春县| 奉贤区| 定兴县| 柳州市| 社会| 旺苍县| 三明市|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