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雙減政策的分析

雙減政策的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雙減政策的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雙減政策的分析

雙減政策的分析范文第1篇

重復性的作業少了,周末和假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班停了,疲憊的感覺緩解了……“雙減”政策落地后,一些家庭的氛圍輕松了不少。

“這個十一假期,沒有培訓班和大量的家庭作業,讓我們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很多事。”安徽省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的四年級學生家長陳蕓說。假期里,她和孩子一起看了電影《長津湖》、去了兩次圖書館,還做了垃圾分類的小調查。

“雙減”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為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教育部建立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直接面向學校、社會公開進行作業管理問卷調查。監測顯示,截至10月底,94.7%的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作業少了,質量卻不能降;時間短了,效果卻不能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減’政策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我們要更科學地設計作業形式和內容。”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學教務處副主任姜穎說。

據介紹,江西省正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智慧作業”,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作業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杜絕機械性、重復性、無效性作業,幫助義務教育階段師生優化作業設計,減少作業總量。

在北京陳經綸中學帝景勁松分校,開學之初就通過對各年級的調研及數據分析,建立了作業時長參考樣本。校長劉雪梅介紹,學校對作業時長統一設計、統一安排、統一協調、統一公示,以確保科學、有效、輕負。作業方式設計強調多元化,減掉了一些重復書寫、增加了一些生活體驗,如日常觀察、動手實踐、拓展閱讀等。

教育部監測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義務教育學校中,99.3%的學校出臺了作業管理辦法,97.1%的學校建立了校內作業公示制度。

不去培訓班,作業總量也控制了,孩子們下課去哪里?今年7月,教育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著力推進課后服務“5+2”全覆蓋,要求“一校一案”制定課后服務方案。

從新學期開始,課后服務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推進,解決家長的“三點半”難題。

安徽省教育廳要求,堅持課上課后銜接、校內校外互補、線上線下融通,開發拓展課后服務資源。吉林省則構建了“靜態服務+動態社團”的“1+X”多維模式。

合肥市四年級學生李鑫宇,這學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課后托管,“作業在托管班上就能完成,然后就在班上看看書、練練字”。

據教育部監測平臺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14.3萬所應開展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中(不含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99%的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學生參加率為89.7%,其中七成以上的學生每周5天全程參加,教師參與率為89.8%。

“雖然比以前辛苦,但多了和學生相處的時間,對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師生關系更密切了。”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學教師周春玲說。

“雙減”能“減”下去,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能“增”上來。

教育部出臺《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強化科學評價引領,同時推動各地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激發辦學活力。今年秋季開學,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各專委會分學科、分領域對學校加強調研指導,幫助學校強化教研、精心備課,補齊教學短板,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層面落實‘減負增效’,重點要關注教師的課堂時間管理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浙江省杭州市春暉小學校長田冰冰介紹,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春暉小學引進了智能輔助系統幫助老師進行課堂診斷,老師語速是否合適,提問是否有效,哪段時間比較低效,在課堂結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報告,一目了然,有助于教師優化教學行為,也讓學校教研更高效。

遼寧省錦州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教師教學大賽,激發教師積極性創造性,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浙江省開展“兜底教研”,助力教師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雙減政策的分析范文第2篇

一、認清形勢,增強做好增收節支工作的緊迫感和主動性

今年以來,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市財政經濟形勢嚴峻,預算執行壓力較大,財政收支矛盾尖銳。上半年,全市財政收入雖然實現了“雙過半”,但影響全市經濟穩定增長的不利因素還沒有根本扭轉,一些支柱型行業沒有明顯回升,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影響還將進一步顯現。后幾個月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財政收入形勢仍不樂觀,完成全年收入任務難度較大。同時,國家擴大內需,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和農村居民危房改造工程等,都要求地方政府大幅增加配套資金,各級財政保工資、保基本運轉、保社會穩定的壓力和維持收支平衡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面對嚴峻的財政經濟形勢,全力以赴抓增收、保重點、壓一般、防風險,已成為財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財政經濟形勢的緊迫性,在努力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決遏制鋪張浪費的行為。

二、強化收入日管,實現應收盡收

(一)加強收入分析及稅源監控。加強涉稅信息的分析運用,做好征管基礎數據、收入結構等數據的分析,千方百計堵塞稅收漏洞,著重加強重點稅源、稅種、行業和地區的監控,將稅收分析與加強重點稅源企業管理有機結合,提高稅源監控能力。

(二)加大稽查力度,實現以查促收。制定周密方案,精心組織開展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以及管理薄弱行業的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各種偷稅行為,嚴罰各種偷漏稅案件,實現以查促管、以查促收。

(三)加大清收力度,嚴格控制新欠。加強欠稅管理,落實催繳制度,加大清繳欠稅力度,對有納稅能力而拖欠稅款的,要依法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同時,嚴格緩繳稅款審批,防止新欠發生。

(四)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堅決貫徹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加強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確保非稅收入及時足額入庫。

(五)加大清理“小金庫”力度。確保應繳盡繳,防止財政收入流失。

三、加強市級財政監管,嚴格控制支出

市級財政在加大稅費征管提高財政收入的同時,要大力壓減和控制一般性支出,優先保工資、保基本運轉,保中央、省、市各項政策的落實。

(一)保障重點支出資金需要。重點保障類專項資金,要在嚴格審核的基礎上,根據工作的緊迫程度和項目進展狀況及時足額撥付。具體包括: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明文規定的拉動投資、擴大內需地方配套資金,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就業再就業、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鄉低保、農村合作醫療、涉農補貼等改善民生方面的資金,以及保障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工程項目。

(二)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市級各部門要按規定比例清理壓減各類一般性支出,將調減下來的資金用于各類必保的重點支出。

1、尚未支出的正常公用經費壓減,重點壓減公務車輛運行費、會議費、出國(境)經費、公務接待費、辦刊費、書報費、通訊費和差旅費。除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會議外,全市性會議一般通過電視電話會議或網絡會議形式召開。除市委、市政府安排和批準的重要外事經貿活動外,一律不再批準出國(境)。同時,市級各部門、各單位一律不得新購公務用車。

2、尚未支出的非重點保障的部分專項項目支出全部壓減。對當年不緊迫、不急需,與當前形勢和政策要求不相符的項目,樓堂館所建設和裝修項目等支出全額壓減;對重點保障支出之外的各類待細化項目支出部分壓減。

3、一般預算安排尚未支出的非保障性專項公用經費壓減。

4、以前年度以及當年安排的項目結余資金,一律不再結轉,全部用于平衡預算。

(三)嚴格新增支出事項的審批。嚴格審核部門新增支出事項,除市委、市政府批準外,各部門申請的一般性經費支出原則上不再追加,確需追加事項按規定程序上報經批準后辦理。

雙減政策的分析范文第3篇

海洋捕撈漁船控制制度配套措施亟待加強

本刊訊為進一步加強漁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撈強度,經國務院同意,2003年農業部印發了2003-2010年海洋捕撈漁船控制制度實施意見,并提出了到2010年“雙控”總體工作目標。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管理制度,調整產業結構,引導漁民轉產轉業,八年共壓減漁船27346艘、152萬千瓦,海洋捕撈漁船控制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于經濟社會發展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國漁船管理和捕撈強度控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地區間“雙控”制度執行存在不平衡;漁民轉產渠道狹窄,進一步壓減海洋捕撈強度難度加大;一些地區非法造船屢禁不止、“三無”漁船難以消除;捕撈強度過大,漁具管理等資源保護措施有待加強。為進一步加強海洋捕撈強度控制,應繼續實施海洋捕撈漁船數量和功率總量控制制度,同時采取其他配套措施,努力降低捕撈強度。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漁船建造、更新改造、購置和登記管理,加快推進漁船動態管理系統建設,提高漁船管理和安全生產現代化、信息化水平;積極推進漁船標準化建設,加強漁船修造企業監管,加大對“三無”漁船、違規建造漁船等嚴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漁具漁法規范管理,配套采取資源養護措施;爭取政策支持,努力促進捕撈漁民轉產轉業,加大轉業漁民的社會保障;嚴格落實管理責任,督促地方切實加強對漁船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把控制海洋捕撈強度、養護海洋生物資源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將漁船控制目標納入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目標責任。

農業部進一步部署抗旱減災和農業生產工作

本刊訊日前,農業部召開了小麥旱情和抗旱措施專題分析調度會,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農業部制定了冬小麥分區域抗旱田管工作預案,明確了“抗旱保墑、澆水保苗,分類管理、促弱控旺,鎮壓劃鋤、促根壯蘗”的技術路線。下一步,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立足抗大旱和長期抗旱,及早動員部署,適時啟動應急響應,狠抓措施落實,全力抓好華北、黃淮等冬小麥主產區抗旱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及早部署抗旱春管工作。近期召開全國春季麥田管理視頻會議,全面動員部署冬小麥抗旱春管保夏收工作。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在抓好已有政策落實的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有關小麥抗旱澆麥補助政策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強化責任,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政策兌現到位,充分調動基層和農民抗旱保苗的積極性。三是大力推進科學抗旱。針對今年冬小麥苗情復雜的實際,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加強分類指導,幫助農民落實抗旱田管措施。四是強化督導落實。近期派出26個工作組,赴各地開展“百鄉萬戶調查”活動,在小麥主產區將重點調查小麥苗情、土壤墑情、病蟲情,推動春季田管措施落實。五是統籌推進抗旱春管和春耕備耕。在抓好小麥抗旱春管的同時,指導各地抓緊做好春耕備播各項準備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全年糧食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六是加大科學抗旱宣傳工作力度。以“抗大旱、促春管、保豐收”為主題,加大科學抗旱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各級干部和廣大農民投入抗旱田管的積極性,努力營造科學抗旱的良好氛圍,維護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大局。

雙減政策的分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生態環境,環境污染,減排工作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duction work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inal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中圖分類號:B845.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據資料統計,2007年我國前三季度新增燃煤脫硫機組227 臺,裝機容量7412 萬千瓦,脫硫裝機容量累計達到2.23 億千瓦,占火力發電裝機容量的42%。關停小火電機組903 萬千瓦,淘汰小煉鐵969 萬噸、小煉鋼873萬噸、小煉焦560 萬噸和小水泥2200 萬噸;新建和擴建近900萬噸/日城市污水處理能力;1700多家重點企業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淘汰落后造紙產能170 萬噸、酒精產能35 萬噸。據測算,2007 年前三季度,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1%,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8%,“十一五”期間首次出現兩個指標同比雙下降,減排指標的導向性作用開始顯現。形成了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的社會氛圍和道德風尚,可以說正在向生態文明的社會意識形態轉變。但是,這種成績還比較脆弱,SO2 排放量也只能是與2005年持平,COD 的排放量仍然比2005 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實例研究,由企業的生產歷史統計數據或經驗得到了模型中的參數Y0i ,βi ,θi ,σi ,δi , ki , K = 1 - δi - kσi i , i = 1 ,2 ,3 ,由排污相關數據擬合得到運行費用函數的系數ai , bi , ci , i = 1 ,2 ,3 ,數值見表1;設區域內有甲、乙、丙三個燃煤電廠;取污染物總量和總產值的目標值分別為^WN = W0 , ^YN = kt Y0 。以N= 1 的情況為例,計算結果見表2 。

表1 模型參數數值

表2 模型計算中心結果

二 污染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高速增長與污染物減排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動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經濟高速增長對減排的壓力非常之大。

(2)如何讓人民群眾直接體會到污染減排的成果。SO2、COD 的排放總量減少了,能否直接反映出全國環境質量的改善,城市河流、湖泊、海灣富營養化的程度能否降低,都是未知數。污染物削減與大氣、水環境質量的改善不能一一對應的問題,是一個如何讓公眾感受到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果的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3)污染減排經濟政策不完善的弱點更加明顯。污染減排的經濟政策不完善,資金投入已經是現在實現污染減排目標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目前正常渠道滿足不了環境保護需求、沒有資金投入硬性要求、中央政府投資遠未落實、

(4)節能、減排存在政策缺失,沒有形成統籌互補的局面。節能能夠直接帶來減排效果,減排能夠產生“倒逼效應”,進一步促進節能。例如,“十一五”期間每節約1 噸標準煤,可減排20.3公斤二氧化硫;而電廠脫硫可使電廠能耗增加1個到2個百分點,這樣需要企業進一步加大減排力度,必須把節能、減排統籌結合起來考慮。當前我們節能、減排工作結合的力度不夠,工作上節能是節能,減排是減排,各有關部門基本上是各自為戰。今后必須改變這種局面,形成合力。另外,現在的工作也沒有將農業納入減排的對象和視野。

根據測算,城市煤氣可以減排二氧化硫、顆粒物和苯并芘分別為3600 噸、17900 噸和8. 86 噸。由此可知,獨立焦化企業、鋼鐵聯合焦化企業以及城市煤氣污染物減排總量二氧化硫、顆粒物和苯并芘分別為3. 59萬噸、17.39 萬噸、110.01 噸(見表2) 。焦化污染物二氧化硫、顆粒物和苯并芘應分別控制在22.04萬噸、47.47萬噸和882萬噸(見表3) 。

表3 焦化污染物控制總量

污染物 污染物控制總量

二氧化硫 22.04

顆粒物 47.77

苯并芘,t 882.00

表4環境約束下的焦炭行業產能規模

污染物 排放系數(千克/噸) 焦炭產量(萬噸)

二氧化硫 ≤0.14 152000

顆粒物 ≤2 24000

苯并芘,t ≤0.00154 572727

(5)根據清潔生產二級標準,中國滿足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目標的焦炭總量為152000 萬噸,滿足顆粒物排放控制目標的焦炭總量為24000 萬噸,滿足苯并芘排放控制目標的焦炭總量為572727 萬噸。根據“短板原理”,要滿足污染物控制目標,焦化行業的焦炭總量規模應選擇24000 萬噸。

(6)不同煉焦模式污染物減排水平不同。獨立焦化廠是中國焦化企業存在的主要形式,相對規模小、數量多,環保等配套程度較差,煤氣利用等環節投入較小,部分獨立焦化企業煤氣直接放空燃燒,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污染物減排量占到減排總量的76 %~91 % ,是焦化行業污染物減排潛力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焦化廠和城市煤氣焦化廠減排數量小、潛力不大。獨立焦化廠要重點加強提高煉焦工藝技術水平和環境建設能力,提高產業的集約水平。

(7) 焦炭總量規模測算以清潔生產二級標準為目標,從整體上看,中國煉焦污染物排放水平高于清潔生產二級標準,大機焦爐排放的二氧化硫比清潔生產二級標準高出0.4 倍,小機焦爐高出13 倍以上。因此,焦炭企業要達到清潔生產二級標準,實現污染物減排目標,必須淘汰小機焦爐、改良土焦爐,擴大焦爐容積并配備高效能的脫硫除塵等環保設備,下大力氣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

由下表查得該電鍍廠的行業類別3460 , 查找《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手冊》第九分冊, 查對應的“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制造業產排污系數表”。第二步, 根據下表確定實際產品為“鍍鎳件”, 原料為“鋼鐵工件”, 工藝為“鍍前處理- 電鍍- 鍍后處理”, 規模為10 萬平方米P年的“四同”組合, 查得對應的各項污染物指標及對應的產排污系數見下表 。

表b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制造業產排污系數表

表c污染物指標對應的產污量和排放量

將產品的實際產量乘以各污染物指標對應的產污系數和排污系數, 即可得各污染物指標對應的產污量和排污量,見上表!

三 對我國今后減排工作的建議

(1)建立全過程減機制。構建從污染物產生的源頭到排放的全過程系統減排體系,以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前提,節能、降耗、技術進步、治污、監管、激勵、增效系統推進,全社會參與、全過程推進、全方位考核。強化資源需求端的前端減排和經濟運行過程的中端減排,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從根本實現節能減排。要突出地方政府的減排責任,并采取稅收、補貼等綜合有效措施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偉大實踐,引導全社會“深度”參與節能減排。

(2)有效控制不利于污染減排的行為。通過制度變革遏制破壞環境的行為。嚴格按照污染物減排考核辦法的要求,對國資委管理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中逐步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的權重。突出地方政府的減排責任,改變上級環保部門考核下級環保部門的局面。提高環保部門獨立性。監督中央政府部門帶頭實施規劃環評。

雙減政策的分析范文第5篇

關鍵詞:保險,碳交易,資源,罰款超額累進制,技術革新成本-碳排放量函數

一、引言

本文的目的是通過提出新險種,即碳排放保險,來促進我們低碳經濟的發展。并且進一步完善我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激勵企業改良生產條件不斷向集約型經濟發展,以及加強碳排放量超標的風險管理,提升該風險的管理水平,同時也能提高企業追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識。

二、碳排放保險的理論基礎以及參數設置

在以下模型中,將涉及到收益最大化情況下最佳碳排放量假設條件和碳排放量保險系數假設。

(一)收益最大化情況下最佳碳排放量假設條件如下:

⒈CDM合理定價且價格恒定

⒉CDM在國內以及國際上能夠無摩擦地自由交易

⒊企業不存在偷、逃稅現象

⒋在保險期間內,企業的規模和產量不變

(二)碳排放量保險系數假設:

⒈國家標準碳排放函數

我們規定,國家在未來的時間里,會逐漸限制企業的碳排放量。因此,我們設定了一個“國家標準碳排放函數”,企業每年的國家規定碳排放量逐年遞減。對于不同的產品生產企業,國家對其產品的允許碳排放量每年按照一定的減排量k進行減少(一定年限內),以促進企業改良生產技術,減少碳排放。假設:

At:企業在t年國家規定的排放量

A0:企業投保時,國家規定的碳排放量

AT:企業的國家目標排放量,即國家所規定的,在第T年必須達到的準許排放標準量

k:企業每年的平均標準減排量k=

因此,國家標準排放量遞減-時間函數表示為:At=A0-kt,k=

⒉罰款額實現超額累積制

對于超過國家年排放標準的企業,國家統一進行懲罰性罰款,罰款額(P)由基礎罰款(P)和超額排放累進罰款組成,對于超過國家標準的企業進行罰款額為(P),此后按照p=aX2+P進行累進的罰款,X=A-At為企業的超額排放量。即超排越多,每一單位罰款額增加越多。國家對于企業罰款收入,部分可以收歸國庫,部分可以對未超排企業進行鼓勵性轉移支付和對于購買碳保險企業進行適當補償。

⒊碳排放保險保費

碳排放保險保費額應根據國家標準規定的排放量,繳納一定量的費用。I=f1At,f1是單位保費, At為國家標準排放量。保費也可以按照企業自身預估碳排放額,隨企業自行購置投保額,此時單位保費為f2,其中f2>f1,I=f2(At+X)=f2A,X為企業預估碳排放超排額。

⒋企業實際碳排放量: A

⒌免賠率:α

⒍單位保險金: θ

θ值由國家、地方政府以及保險公司根據地區差異共同設定,可以適當調整 θ值大小,促進落后地區的工業發展。

⒎保險金賠付額:

當A>At,保險金賠付額B=(A-At)*(1-α)*θ=X*(1-α)*θ;當A≤At,保險金賠付額B=0

⒏企業投保激勵制度:

P1=d*p=d*(aX2+p),參數d即因為購置保險,國家進行的罰款減免系數,此系數0<d<1。此項制度是為了讓企業積極投保,基本上應保障投保企業的減免額大于基礎保費。

⒐若企業發生超額排放行為,即保險事故發生,則國家的實際罰款P2:

對于超過國家年排放標準的企業,國家統一進行懲罰性罰款,同時,對于已購置保險的企業,按照每單位超額排放量按照賠付率θ進行賠付。即企業實際罰款額為P2=P1-B=d*P-B=d*(aX2+p)-X*(1-α)*θ

⒑CDMs機制R1:

國家對于CMD的定價合理,在短期內,我們設定其價格不變,即單位CMD價格C元。當A≤At時,即企業未發生超額排行行為,企業能通過談交易市場獲利R1。R1=(At-A)*C

⒒保費返還額:R2

若企業未發生超額排放行為,即保險事故未發生,則對企業的部分保險費進行返還,返還額為R2。 碳保險年返還額應根據碳保險類型進行賠付,按國家標準規定的排放量,繳納一定量的費用的保險,按照R2=β1At返還,β1<f1,β為返還比例。保費按照企業自身預估碳排放量和小于國家標準的排放額,即按返還率為 β2計算,其中β2<f2,R2=β2At。最大保費返還額不得超過保險金額。

(三)技術革新成本-碳排放量函數:

運用EVIEWS軟件對中國各省1994年-2007年的工業廢氣排放量進行擬合,大中型工業企業產值以及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等三項數據(見附錄),得出技術革新成本-碳排放量函數。

由于大中型工業企業產值缺少1995、1996、1998年的數據,所以這里采用線性插值的方法進行彌補,將數據導入MATLAB,運用命令interp1(x,y,xi,‘linear’)進行插值,得出1995年、1996年、1998年工業數據是1108、1200.8、1373.5,單位億元。

下面是數據建模的過程:

從以上的散點圖可以看出,在經費較低的時候,廢氣排放量較高,而隨著經費的提高,廢棄排放量有了顯著的降低,尤其在經費為0~80這一段中,廢棄排放量下降了55%左右;而隨著經費的進一步增加,其邊際效應開始逐步體現,當經費從80增加到160時,廢棄排放量只有約25%的下降。根據經驗推測,應該使用logistic、指數、或者雙對數進行擬合,經過比較檢驗,可知采用雙對數函數進行擬合時的效果比較理想。以下對其主要過程進行詳述。

雙對數函數的形式如下:

lny=a+blnx

經過回歸處理可得到如下結果: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概率下方程和系數都是顯著的,但是從DW=0.745758可以看出此結果可能存在自相關,所以檢驗是否存在自相關,這里對殘差使用拉格朗日乘數檢驗,滯后階數從1到10進行循環,可發現該方程存在二階自相關,如下圖:

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概率下,0.02

εt=ρ1εt-1+ρ2εt-2+ν

使用EVIEWS進行估計,可得到如下結果:

以看出,在5%的置信概率下方程和系數都是顯著的,擬合度也很高。下面再對殘差進行自相關檢驗,結果如下:

以看出,已經明顯消除了自相關性。所以最終模型如下:

lny=2.185147-0.3590611lnx

得出該函數的經濟含義:經費每增加1%,廢氣就會減少0.36%。所以有必要讓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減少碳排放量,碳排放保險才有可行空間。

三、碳排放保險的模擬操作

由于現在大多企業采用粗放型生產方式,而未來發展趨于集約型,國家積極倡導企業產業優化,因此碳排放保險定義如下:積極促使企業改善技術和設施,減少碳排放。國家財政部應聯合保監會和銀監會設立碳排放基金,并通過財政支出對碳排放基金的成立進行注資,資金除了要保證補償賠付外,還要保證基金能在合理運營中抵御風險。

(一)未購買保險的企業可以分為兩類:

⒈CDM>國家標準:

對于未購買保險的企業,保險公司不承擔承保責任,不用進行賠付。但與此同時,國家對投保公司超過國家標準的碳排放量需要對罰款征收,按每單位碳排放量計算價格,對罰款額實現超額累積制度,即P=aX2+p。總收益為E1=-d*P=-d*(aX2+p)

⒉CDM 國家標準:

此情況即未引入碳排放保險的情況,企業只能對因為技術、機械設施革新原因使公司碳排放量少于國家標準的CDMs進行銷售,無其他收入。總收益為 E2=R1=(At-A)*C

(二)購買保險的企業可以分為兩類:

⒈CDM>國家標準:

由于公司在超排前已經購置了碳排放保險,保險公司基于投保公司的保額進行賠付,將賠付款納入碳保險基金。同時,國家對投保公司超過國家標準的碳排放量進行罰款,按每單位碳排放量計算價格,對罰款額實現超額累積制度,即P1=d*p=d*(aX2+p),參數d即因為購置保險,國家進行的罰款減免系數,此系數0<d<1。此項制度是為了讓企業積極投保,基本上應保障投保企業的減免額大于基礎保費。總收益為E3=B-d*p=X*(1-α)*θ-[d(aX2+p)+f1At]

⒉CDM>國家標準:

保險公司不用對投保公司的進行賠付,實現盈利。投保公司不僅可以對因為技術、機械設施革新原因使公司碳排放量少于國家標準的CDMs進行銷售。同時,國家對投保公司低于國家標準的碳排放量進行補償,按每單位碳排放量計算補償額,此項支出來自于碳保險基金。總收益為E4=R=R2+R1=R2=β1At+(At-A)*C或者E′4=R=R2+R1=R2=β2At+(At-A)*C

由上述情況的分析可知,購買碳排放保險對企業在企業的排放超過國家標準的情況下有利,因此碳排放保險可行。

四、關于我國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建議

(一)改善各省區能源消費結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

針對各省區能源消費結構調整速度過慢,應當大力調整和優化各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尤其是要大力開發和利用綠色能源與清潔能源,提高其在整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具體而言,對湖北、重慶等省可以大力開發水電;西北地區則可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光熱利用等項目;農村地區則注重生物質能的開發和高效利用。對于某些省區特有的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其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因此應當促進煤炭消費相關的技術創新,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二)合理控制煤炭產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由于煤炭生產加工業對地區CO2 排放狀況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應該針對煤炭行業采用相應的減排措施。首先,應當合理控制煤炭產量,從源頭上減少CO2 的排放。例如,限制生產企業的規模、關閉生產效率低的小煤窯、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等。第二,重視技術創新的作用,依托于技術創新來實現CO2 減排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例如,對于煤炭生產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加工和利用,從而減少廢物的排放,并通過重復利用為企業產生經濟利益。第三,對傳統的煤炭生產企業,可以通過政策鼓勵的方式引導其逐步加大對其他可再生能源或綠色能源的開發,一方面實現控制煤炭產量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好準備。

(三)加快各省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不同省份經濟發展的異步性非常突出,因此需要針對各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具體而言,對處在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進程中的省份,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以技術進步為目標,以提高技術水平和利用清潔能源為主; 對一些較發達的省區,應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對以傳統的煤炭生產或高耗能的重工業為主要經濟命脈的省區,不僅要積極提高現有工藝的技術效率,而且要積極尋求其他清潔產業的發展途徑。

(四)制定并完善各省區CO2 減排工作的分析制度。

在制定各省區CO2 減排政策時,不能單從全國排放總量排名的分布來決定重視與否,而應當針對各省區特定的歷史狀況和發展趨勢決定政策的實施力度。具體而言,對于那些CO2 排放總量很低,但是惡化程度較快的省份,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其CO2 減排工作。當然,前提條件是該政府必須要對本省區在全國的CO2 減排工作所處的位置和本省區的CO2 排放狀況有真實和及時的認識,而這就需要建立各個省區的CO2 排放核算和比較制度,同時需要一定的相關專業人才進行分析和指導。

(五)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碳交易機制。

中國碳強度目標是一種自愿性目標,和國際承諾沒有相關關系,不需要國際的MRV(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證)。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考慮未來國內碳市場與國際碳市場的關系,以及不同機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通過試點來解決。在歐洲,碳交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其經驗對中國節能減排有著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別濤,王彬.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中國構想[J].環境經濟雜志,2006,(11):52.

[2]施天濤.商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6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高邮市| 中方县| 建宁县| 都匀市| 讷河市| 江都市| 鄂托克前旗| 西峡县| 香港 | 泸西县| 纳雍县| 皋兰县| 崇文区| 调兵山市| 鄂托克前旗| 大丰市| 女性| 饶阳县| 涿鹿县| 尚义县| 江安县| 长宁县| 咸宁市| 乐昌市| 大洼县| 尚志市| 太仆寺旗| 枣强县| 安岳县| 广汉市| 玉林市| 济南市| 大丰市| 拉萨市| 宁明县| 桦甸市| 铜梁县| 鄢陵县| 文成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