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航空貨物運輸的優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運輸方式的選擇不當,易造成運輸效率不高及運輸費用長期無法降低這一尷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運輸的重要性,概述了幾種基本的運輸方式,得出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無法形成合力,阻礙綜合運輸效率的提高這一觀點。因此,我國運輸行業的發展,需采用合理的運輸策略以提高運輸的綜合效率,為企業增加收益。
關鍵詞:運輸方式;合力;運輸效率
1.運輸的重要性
《辭海》中對運輸的解釋是“人和物的載運和輸送”。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國內外許多企業的生產實踐表明 物流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運輸是物流作業中最直觀的要素之一。運輸是在運動中進行的,具有點多、面廣、線長、流動、分散等特點,費用較高,在全部物流費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綜合分析計算社會物流費用,運輸費接近50%,因此運輸成了降低物流費用的最具潛力的領域。而運輸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在運輸過程中采用適宜的運輸工具,以達到在確保運輸質量的同時,利用最少的運輸環節,將貨物從始發地運至目的地的目標。那么建立綜合運輸體系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對物流行業的支持對其發展實十分有利的。
我國的“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以及我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運輸來解決,運輸是人類社會一種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種運輸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運輸方式
最基本的運輸方式有五種,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以及管道運輸。
(1)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一般在200km以內,國際上在300km以內。①適合短距離運輸,但運輸車輛的車型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公路運輸的運輸能力小、成本高、勞動生產率低。
⑵ 鐵路運輸鐵路運輸經濟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設投資高,營運缺乏彈性,貨損較高。
⑶按照國際慣例,500km以上的貨物運輸應采用水路運輸,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庫及人工水道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一種運輸方式,是最早采用的專業化的運輸方式。易受自然條件影響(如港口、水位、季節和氣候等),可及性差,運送速度慢,在途時間長,會增加貨主的流動資金占有量。
⑷ 航空運輸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當時主要是進行航空郵件的傳遞。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達到3500人。[1]受氣候條件限制,可達性差。航空運輸只適宜長途旅客運輸和體積小、價值高的物資。
⑸管道運輸主要利用管道,通過一定的壓力差而完成商品運輸的一種現代運輸方式。現代管道運輸始于19世紀中葉,是隨石油開發而興起,并隨著石油、天然氣等流體燃料需求量的增長而發展的。
2. 2其它運輸方式
⑴集裝箱貨物運輸
集裝箱被稱作20世紀世紀運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運輸革命”,是以集裝箱為運輸單位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適用與水路運輸、鐵路及多式聯運。
集裝箱在應用上有諸多的優點,集裝箱貨物運輸有利于提高運輸質量,減少貨損貨差;能幫助節省費用,降低貨運成本;提高裝卸效率,加速運輸工具的周轉;簡化了貨運手續,便利了貨物的運輸集裝箱運輸方式把傳統的齊全運輸串聯成為連續的成組運輸,可以促進了多式聯運的發展。
⑵多式聯運
多式聯運是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而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新型運輸方式,它是以集裝箱為運輸單元,將不同的運輸方式組合在一起,是一種以實現貨物整體運輸的效益最優化為目標的聯運組織形式。
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必然有其可取之處,如手續簡單統一,節省人力,物力和有關費用,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減少庫存,降低貨損,貨差事故,②提高運輸質量,減少中間環節,加快運送,提高運輸管理水平,實現運輸合理化。
3.物流活動中運輸方式的優勢比較
對公路運輸而言,國家高速公路網主骨架的建設的加快,給公路運輸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運輸還可以在靈活、方便的基礎上選擇多掛車增加運輸車輛的運貨量。
而在服務里程方面,鐵路在所有的運輸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還存在“滿載超軸”的優勢。
在水路運輸成本中存在非常明顯的距離經濟——“拖帶頂推”,帶來成本的急劇下降。
3.1.4 航空運輸
現代航空運輸業的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政治穩定、對外開放和經濟繁榮的程度。對航空運輸發展問題的研究是民航建設的基礎,關系到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水平,決定著行業內部綜合平衡和協調發展。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航空運輸處在高速增長階段。
3.1.5 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管道運輸又被稱為文明運輸。對一個工業國來說,工業越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運輸的程度就越大。
4.綜合效率的研究
五種運輸方式各有優缺點,將這幾種運輸方式結合起來、協調發展,發展多式聯運才是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必經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實現最高經濟效益,建立一個高性能的綜合運輸系統。
以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這五種基本的運輸方式各自的優缺點,貨物特性、運輸量、運輸距離、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等為依據,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選擇最為合理的運輸方式組合。
結合運輸活動中的現實情況和環境,選擇最合理、高效的運輸方式的一種綜合運輸的方法。
在集裝箱業務下發展起來的多式聯運,是物流行業發展的方向。這種運輸方式的優越性,在國際和國內的貨物運輸中都得到了體現。建立集裝箱貨運站,聯運網點,必須設備,聯運路線,科學的組織管理制度,對多式聯運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對社會和國家的經濟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動力。
5.結論
現代運輸強調物流的系統觀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發揮港口集疏運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為物流中心的、由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優化組合的多式聯運系統。相對高速發展的經濟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國鐵路運力偏緊、沿海水路運力偏緊、港口疏運能力不足,區域交通與物流一體化水平不高。
多式聯運不僅僅是將各種運輸機能有效地聯結起來,而且追求系統的整體效率,在流通過程中追求綜合價值鏈中的利潤。我國的多式聯運服務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的物流資源整合形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體化當中,多式聯運的發展有著可觀的前景, 對改善我國運輸環境,社會主義建設有重要意義。
注釋:
[1]張敏,黃中鼎.物流運輸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267.
[2]黃中鼎.現代物流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20.
[3]范軍.中國航空運輸發展戰略對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學,2003:103.
[4]閻子剛.物流運輸管理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2)O7-0112-02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運輸方式的選擇不當,易造成運輸效率不高及運輸費用長期無法降低這一尷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運輸的重要性,概述了幾種基本的運輸方式,得出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無法形成合力,阻礙綜合運輸效率的提高這一觀點。因此,我國運輸行業的發展,需采用合理的運輸策略以提高運輸的綜合效率,為企業增加收益。
關鍵詞:運輸方式;合力;運輸效率
1.運輸的重要性
《辭海》中對運輸的解釋是“人和物的載運和輸送”。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國內外許多企業的生產實踐表明 物流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運輸是物流作業中最直觀的要素之一。運輸是在運動中進行的,具有點多、面廣、線長、流動、分散等特點,費用較高,在全部物流費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綜合分析計算社會物流費用,運輸費接近50%,因此運輸成了降低物流費用的最具潛力的領域。而運輸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在運輸過程中采用適宜的運輸工具,以達到在確保運輸質量的同時,利用最少的運輸環節,將貨物從始發地運至目的地的目標。那么建立綜合運輸體系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對物流行業的支持對其發展實十分有利的。
我國的“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以及我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運輸來解決,運輸是人類社會一種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種運輸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運輸方式
最基本的運輸方式有五種,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以及管道運輸。
(1)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一般在200km以內,國際上在300km以內。①適合短距離運輸,但運輸車輛的車型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公路運輸的運輸能力小、成本高、勞動生產率低。
⑵ 鐵路運輸鐵路運輸經濟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設投資高,營運缺乏彈性,貨損較高。
⑶按照國際慣例,500km以上的貨物運輸應采用水路運輸,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庫及人工水道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一種運輸方式,是最早采用的專業化的運輸方式。易受自然條件影響(如港口、水位、季節和氣候等),可及性差,運送速度慢,在途時間長,會增加貨主的流動資金占有量。
⑷ 航空運輸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當時主要是進行航空郵件的傳遞。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達到3500人。[1]受氣候條件限制,可達性差。航空運輸只適宜長途旅客運輸和體積小、價值高的物資。
⑸管道運輸主要利用管道,通過一定的壓力差而完成商品運輸的一種現代運輸方式。現代管道運輸始于19世紀中葉,是隨石油開發而興起,并隨著石油、天然氣等流體燃料需求量的增長而發展的。
2. 2其它運輸方式
⑴集裝箱貨物運輸
集裝箱被稱作20世紀世紀運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運輸革命”,是以集裝箱為運輸單位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適用與水路運輸、鐵路及多式聯運。
集裝箱在應用上有諸多的優點,集裝箱貨物運輸有利于提高運輸質量,減少貨損貨差;能幫助節省費用,降低貨運成本;提高裝卸效率,加速運輸工具的周轉;簡化了貨運手續,便利了貨物的運輸集裝箱運輸方式把傳統的齊全運輸串聯成為連續的成組運輸,可以促進了多式聯運的發展。
⑵多式聯運
多式聯運是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而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新型運輸方式,它是以集裝箱為運輸單元,將不同的運輸方式組合在一起,是一種以實現貨物整體運輸的效益最優化為目標的聯運組織形式。
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必然有其可取之處,如手續簡單統一,節省人力,物力和有關費用,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減少庫存,降低貨損,貨差事故,②提高運輸質量,減少中間環節,加快運送,提高運輸管理水平,實現運輸合理化。
3.物流活動中運輸方式的優勢比較
對公路運輸而言,國家高速公路網主骨架的建設的加快,給公路運輸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運輸還可以在靈活、方便的基礎上選擇多掛車增加運輸車輛的運貨量。
而在服務里程方面,鐵路在所有的運輸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還存在“滿載超軸”的優勢。
在水路運輸成本中存在非常明顯的距離經濟——“拖帶頂推”,帶來成本的急劇下降。
3.1.4 航空運輸
現代航空運輸業的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政治穩定、對外開放和經濟繁榮的程度。對航空運輸發展問題的研究是民航建設的基礎,關系到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水平,決定著行業內部綜合平衡和協調發展。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航空運輸處在高速增長階段。
3.1.5 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管道運輸又被稱為文明運輸。對一個工業國來說,工業越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運輸的程度就越大。
4.綜合效率的研究
五種運輸方式各有優缺點,將這幾種運輸方式結合起來、協調發展,發展多式聯運才是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必經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實現最高經濟效益,建立一個高性能的綜合運輸系統。
以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這五種基本的運輸方式各自的優缺點,貨物特性、運輸量、運輸距離、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等為依據,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選擇最為合理的運輸方式組合。
結合運輸活動中的現實情況和環境,選擇最合理、高效的運輸方式的一種綜合運輸的方法。
在集裝箱業務下發展起來的多式聯運,是物流行業發展的方向。這種運輸方式的優越性,在國際和國內的貨物運輸中都得到了體現。建立集裝箱貨運站,聯運網點,必須設備,聯運路線,科學的組織管理制度,對多式聯運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對社會和國家的經濟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動力。
5.結論
現代運輸強調物流的系統觀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發揮港口集疏運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為物流中心的、由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優化組合的多式聯運系統。相對高速發展的經濟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國鐵路運力偏緊、沿海水路運力偏緊、港口疏運能力不足,區域交通與物流一體化水平不高。
多式聯運不僅僅是將各種運輸機能有效地聯結起來,而且追求系統的整體效率,在流通過程中追求綜合價值鏈中的利潤。我國的多式聯運服務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的物流資源整合形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體化當中,多式聯運的發展有著可觀的前景, 對改善我國運輸環境,社會主義建設有重要意義。
注釋:
[1]張敏,黃中鼎.物流運輸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267.
[2]黃中鼎.現代物流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20.
[3]范軍.中國航空運輸發展戰略對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學,2003:103.
關鍵詞:國際貿易;運輸方式選擇;影響因素;分析
國際貿易中較多商品采用的運輸方式為海運、空運來進行空間上的轉移。不同的運輸方式有著不同的特點,海運運輸的成本較低,其對運輸體積較大與重量較大的物品有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就是運輸的速度較慢。航空運輸能夠運用于不同的國際貿易商品種類的運輸,比如,生鮮農產品一般都采用航空運輸的方式。另外,對于一些產品周期較短,且需求波動比較大,如果采用海運運輸的方式完成空間上的轉移,那么將導致產品供給與實際需求不相符的現象發生,以此在獲利方面增加成本的支出。航空運輸則能夠使企業將產品的生產與配送推遲到企業掌握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信息之后,以此有效降低成本。最后,航空運輸還具有一定優點,就是能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采用高效率的生產系統,這對豐富國際貿易方式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運輸方式的選擇將直接關系DOA國際貿易與公司全球運作的狀況。本文就對國際貿易運輸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貨物運輸方式定義
貨物運輸方式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實現貨物的運輸,為了完成貨物的運輸而采取有效的運輸工具,不同的交通線路需要采用不同的運輸方式,同時還會受到貨物的因素采取合適的運輸方式。國際貿易運輸方式主要采用航運與空運,其中空運具有一定的優點,其速度較快,且可靠性高,能夠保證貨物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其對于遠程地區的運輸有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弊端之處,其費用較高,且貨物受到一定限制;海洋運輸是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較廣泛,具有成本低廉,運量不受限制的優點,但該運輸方式還受到天氣與港口條件的影響,同時航期較長。不同運輸方式所具有不同的優缺點,運輸方式的選擇在實際中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分析兩種運輸方式的優缺點,并國際貿易運輸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以此采取合適的運輸方式,為促進國際貿易穩定運作奠定良好基礎。
2.實證分析
本文采用日本海關詳細的HS9位數產品數據,對中日機電產品貿易的運輸方式進行實證研究。
2.1需求不確定性影響
不確定性的存在是國際供應鏈面臨一個重要挑戰,本文主要對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進行深入考察。每種產品都不可能面臨恒定的需求,產品需求發生影響的因素包括多種,其中有消費者需求偏好、競爭對手策略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等等,其都會影響產品需求。比如,快速消費電子、時尚產品等創新產品比其他產品面臨的不確定性更高。不確定性的因素對增加企業運作的難度,企業一般會采用措施,比如,通過采用快速配送方式、增加庫存等方法來應對運作中的不確定性。這兩種方法對增加了企業的運作成本,采用快速配送方式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通過增加庫存增加了企業的庫存成本。借鑒Hummels和Schaur的方法,特定產品的需求不確定性用一定時間內該種產品需求的變異系數CV來表示。其中STDEV和AVG分別表示需求的標準差與平均需求。CV=STDEC/AVG日本海關提供的原始數據包含HS9位數的月度貿易信息,可以計算出需求的標準差。與Hummels和Schaur的方法相同,主要采用產品的價格波動表示需求的不確定性。
2.2國際分散化
生產東亞地區的貿易往來遵循傳統比較優勢的理念,也就是說,資源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產品即為發展中國家出口,而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產品為發達國家日本出口。然而,東亞地區貿易模式并沒有發生變化,產業內貿易在東亞地區迅速發展,尤其對于產業內貿易十分突出。產業內貿易又可以分為不同類型的產業貿易,如垂直產業貿易、水平產業貿易。在東亞貿易包括中日貿易中,零部件等中間產品貿易為主的垂直產業內貿易占有重要地位。對于中日貿易的分類,本文借鑒Ando的方法。首先,按公式Min(Xkj,Mkj)/Max(Xkj,Mkj)將總貿易量分解為產業內貿易與產業間貿易。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k表示國家,j表示產品。當公式成立時,k國的j產品貿易就是產業間貿易,反之就是產業內貿易。在同一供應鏈的不同生產階段中可能存在著垂直產業貿易,也可能發生質量存在差異的相同產品的交易過程。所以,垂直產業內貿易對于國際分散化生產程度無法準確表示。結論當前產品市場需求不確定性與之前相比越來越高,同時國際分散化生產也越來越普及,采取哪種方法來應對這種環境,使國際競爭貿易競爭力得到提升成為當前最關鍵的部分。
本文通過對不確定性與國際分散化生產給運輸方式選擇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通過對中日兩國貿易數據的分析得知,航空運輸方式的選擇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航空運輸具有的快速性的優點對應對市場需求不確定性有著良好效果,而且為了使國際供應鏈暢通得到保障,避免出現中斷市場的現象,使產品能夠及時放入市場,在國際分散化生產環境下,選擇運輸方式過程中,航空運輸具有的快速性的優點,在企業中廣泛得到運用。
參考文獻:
[1]齊軍領,范愛軍.國際貿易運輸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5,09:152-155.
[2]陳彬彬.我國運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灰色關聯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5,23:10-12.
[3]楊瑩.國際貿易支付和結算方式對運輸方式選擇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6,10:170.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大約85%的肉類、77%的水產品、95%的蔬菜水果基本上是常溫運輸,每年僅果品腐爛近1200萬噸。蔬菜腐爛1.3億噸。中國冷鏈當前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從起點到消費點的流通、儲存效率和效益無法得到控制和整合。從運輸方式來分析,有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四大方式,其中公路和鐵路運輸是主要的運輸方式,到2009年,全國共有6587輛鐵路冷藏箱,占鐵路貨運車廂的1.1%,公路冷藏車保有量在5萬輛左右,僅占貨運汽車的0.3%。受國內鐵路資源的限制,鐵路冷藏運輸與公路運輸難以協同,也是成為嚴重影響冷藏運輸效率的因素之一。
公路運輸份額繼續上升
目前我國冷藏保溫車輛有5萬多輛,而且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配備了制冷設備、能夠達到一定規模和噸位的專業冷藏車輛。在美國,平均每500人就有一輛冷藏車。我國臺灣是1000人一輛,而我國大陸人均冷藏車數量遠低于這一水平。我國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左右,美國為1%,德國等發達國家均為2%-3%。
在冷藏運輸方面,公路冷藏運輸在網絡、貨源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公路網要比鐵路、航空等網絡更發達,同樣相比于其他運輸方式組織貨源也更容易。與航空冷鏈、水陸冷鏈相比,公路運輸的成本低是毋庸置疑的;與鐵路冷鏈相比,研究發現運送里程在800公里以內的,公路運輸最為經濟;而運送歷程超出800公里的則鐵路更具成本優勢。因此總體來說,就短途來看,公路冷鏈運輸成本比較低。
由于冷藏汽車具有方便靈活的特點,在我國冷藏運輸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未來幾年內,我國公路冷藏運輸的運量占冷藏貨物運輸總量的比例還將繼續上升,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冷藏保溫汽車滿足不斷增長的冷鏈物流需求。冷藏車是隨著冷凍技術的需求發展起來的一種特種專用車輛,隨著我國冷鏈需求的不斷增長,未來冷藏車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其中中型車將有很大部分被輕型、微型和重型車所取代,液氮、二氧化碳、儲冷板等新型制冷方式的新能源冷藏車會越來越受歡迎。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采用新的無氟材料和新的生產工藝所生產的新型無氟冷藏車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公路冷藏運輸方面,主要的運輸區域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區域,這三個區域的共同特點是經濟比較發達,居民對冷藏食品的需求旺盛。目前,中國的公路冷鏈物流還沒有形成一支獨大的競爭局面,主要的冷鏈物流企業有山東榮慶、天津康新、河南雙匯物流、永貴冷藏、重慶雪峰、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北京華日飛天、北京快行線食品物流、河南華夏易通物流有限公司等。
目前南方冷鏈物流市場幾乎全部由公路運輸壟斷,許多長距離、高附加值的水果、蔬菜公路運輸量也很大。果品、蔬菜等易腐貨物運輸約3/4被公路擠占,短途運輸幾乎全部被公路包攬。
專家預計,未來以下幾個領域對公路冷藏車的需求將會不斷擴大。一是食品領域,主要有水產品、易腐食品、冷凍食品、水果等的運輸。二是醫療衛生領域:醫療、衛生行業為確保藥品的運輸儲存安全,對冷藏保溫車的需求增大。三是電子領域,電子行業(微電子)的發展對冷藏保溫車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大。
鐵路冷藏運輸受約因素大
2009年,全國共擁有59.4萬輛鐵路貨車,冷藏車僅有6587輛,占鐵路貨車總量的1.1%。2010年10月18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研究部署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鏈和價格基本穩定的政策措施》(下面簡稱《措施》《措施》強調要加快實施《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加強產地蔬菜預冷設施、批發市場冷藏設施、大城市蔬菜低溫配送中心建設,加強產銷地蔬菜的鐵路運輸。《措施》的出臺對鐵路冷鏈物流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這意味著政府高層加大了鐵路冷藏運輸重視程度,對未來鐵路冷鏈運輸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鐵路作為全國最大的陸地運輸體系,具有豐富的物流運作經驗,擁有遍及全國的鐵路網絡和通信系統,并且這一網絡未來還將繼續完善。另外,鐵路運輸適合長距離大批量貨物的運輸,符合我國冷藏運輸產品產銷地相隔遠的特點,因此未來鐵路冷藏運輸將是一種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鐵路冷藏車可分為以下幾類:加冰冷藏車(利用冰塊作為冷源)、機械冷藏車(裝有機械制冷機)、冷凍板式冷藏車(以一定凝固點的凍晶液為冷源)、無冷源保溫車(有良好的隔熱、氣密性能)、液氮冷藏車(將液氮噴灑在貨物表面達到冷卻效果)和干冰冷藏車(將干冰噴灑在貨物表面達到冷卻效果)。上述冷藏車中,實用最為廣泛的是加冰冷藏車和機械冷藏車。
主要的鐵路冷鏈運作公司是鐵龍公司和中鐵特貨。鐵道部有關文件規定,鐵龍公司是鐵路冷藏集裝箱指定的托運人和收貨人。根據中國冷鏈統計年鑒得到,目前鐵龍公司已經在鄭州(鄭州東站)、成都(大朗站)、昆明(昆明南站)、上海(楊浦站)、烏魯木齊(烏西站)、庫爾勒(庫爾勒站)、哈爾濱(濱江西站)、沈陽(沈陽東站)等11個城市開通了鐵路冷藏箱辦理站。提供各辦理站間的冷鏈運輸服務。中鐵特貨主要運營冷藏車和冷凍冷藏機系列。目前,中鐵特貨擁有250輛B10型單節冷藏車和1660輛冷藏機列,可以承運零下18攝氏度冷藏貨物。
航運冷藏運輸以生鮮食品為主
內河航運和沿海航運主要是在港口和水路發達的地區,例如,廣州、寧波等珠三角地區以及青島、大連等環渤海地區,它們擁有眾多港口,冷鏈運輸的對象主要是港口之間的生鮮食品運輸,其中水產品運輸最為廣泛。目前,我國內河航運和沿海航運的冷藏運輸發展不理想,主要由于它們運輸距離短,運輸時間也短,并且許多運輸參與者是以魚類養殖、捕撈為主業的個體經營者,對魚蝦類水產品大多以帶水運輸的方法進行運輸,缺少專業冷藏設備。
由于遠洋航運的運輸距離時間都比較長,還受到國際間冷鏈標準的限制,我國遠洋航運的冷藏運輸比較發達,運輸對象主要是凍肉、凍魚、凍蝦等冷凍食品。因此,遠洋冷藏航運是我國航運冷藏運輸最主要的參與方式。
遠洋和冷藏集裝箱是遠洋冷藏航運的主要設備。近幾年來,冷藏集裝箱船以其周轉快、可以實現“門對門”、小批量冷藏貨物運輸等優點,搶占了大部分港口到港口間的貨物運輸。與冷藏船相比,冷藏集裝箱的優勢主要是在于操作靈活、運輸便利,能夠實現公路、水路、鐵路等多重運輸方式聯運,能夠避免冷鏈運輸中的“斷鏈”,保證產品質量。例如,一般普通的冷藏船可載運4000-4500托盤新鮮水果,但抵達港口碼頭后這些水果必須在常溫下進行裝卸,大量的水果裝卸所耗費的時間很長,裝卸過程中極易發生損耗和產品變質。若使用冷藏集裝箱,則可以將這些裝有水果的集裝箱直接卸下,用卡車、火車、駁船等運到目的地或中轉站,使水果沒有機會接觸外部空氣,降低變質的可能性。
近兩年內,全球冷藏集裝箱銷量不斷提高,而全球造船廠接到的訂造單中散裝冷藏船的訂單為0。截至2008年年底,全世界船廠基本上停止設計建造專業化冷藏船,凡是達到船齡極限的專業化冷藏船大多被送到拆船廠,取而代之而起的是越來越多的冷藏集裝箱運輸。在冷藏船集裝箱與冷藏船的競爭中,冷藏集裝箱勝出。因此,冷藏集裝箱逐漸成為了遠洋冷藏航運的主力。
雖然目前冷藏集裝箱的實用遠遠多于冷藏船,但是冷藏船能夠一次性承運大批量貨物,這是冷藏集裝箱不能代替的。因此未來冷藏船與冷藏集裝箱將會出現專業化分工,這兩者將會在自身適合的領域中快速發展。
內河冷藏航運與沿海冷藏航運將快速發展。未來我國冷鏈行業的快速發展,冷鏈行業標準的制定,冷鏈運輸行業的不斷規范,都將對內河和沿海冷藏運輸提出新的要求,內河和沿海冷藏運輸將作為我國冷鏈運輸的重要部分而逐漸被重視,未來將得到快速發展。
航空冷藏運輸空間有限
在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研究中,人們很少將注意力放在航空物流上,因為空運費用的昂貴,絕大多數貨物的運輸與空運無緣。但近幾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產品由厚、重、長、大,向薄、輕、短、小方向發展,因此,航空運輸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會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航空物流必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醫學的發展使得疫苗等需要冷藏的藥品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國之一,疫苗種類和數量龐大。疫苗的發展成為航空冷藏運輸帶來大量的需求,未來隨著疫苗以及血液制品等藥品的進一步發展,使用率的提高,航空冷藏運輸的需求量將會進一步增大。另外,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國際間貿易往來的頻繁將帶動航空冷藏運輸需求的增長,尤其是進口果蔬、進口肉類等生鮮食品,它們的附加值高,對運輸速度和溫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未來隨著這類商品需求的進一步加大,航空冷藏運輸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我國的航空冷鏈運輸以低溫藥品為主,例如,疫苗、血液制品、診斷試劑等,它們具有體積小、使用急、附加值高等特點,符合航空運輸的特點,同時低溫藥品對溫度的要求很高,大多采用儲冷箱或儲冷柜進行運輸。
儲冷箱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從發達國家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效物流技術,其靈活的尺寸、優良的保溫性以及靈活的配載形式成為藥品運輸的一個優質的運輸設備。儲冷箱是一種絕熱箱體,配備冰袋或冰盒來維持箱內的低溫,無需制冷就能實現長時間制冷,完成疫苗的冷鏈配送。冰袋和冰盒采用外包裝不同,內裝高效儲冷劑,可以反復多次使用。
關鍵詞:鐵路 水路 公路 民航 管道 技術 經濟
一、鐵路運輸
鐵路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同時又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雖然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在總量上尚處于短缺狀態,路網結構對國土的覆蓋性尚有較大的差距,但在各種運輸方式組成的交通運輸體系中,鐵路運輸始終處于骨干地位,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持作用。
鐵路運輸的優、缺點從技術性能上看,鐵路運輸的優點有:(1)運行速度快,時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2)運輸能力大,一般每列客車可載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貨車可裝2000到3500噸貨物,重載列車可裝20000多噸貨物;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達1800萬噸,復線達5500萬噸;(3)鐵路運輸過程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小,連續性強,能保證全年運行;(4)通用性能好,既可運客又可運各類不同的貨物;(5)火車客貨運輸到發時間準確性較高;(6)火車運行比較平穩,安全可靠; 從經濟指標上看,鐵路運輸的特點有:(1)鐵路運輸成本較低,1981我國鐵路運輸成本分別是汽車運輸成本的1/11~1/17,民航運輸成本的1/97~1/267;(2)能耗較低,每千噸公里耗標準燃料為汽車運輸的1/11~1/15,為民航運輸的1/174,但是這兩種指標都高于沿海和內河運輸。 鐵路運輸的缺點是: (1)投資太高,單線鐵路每公里造價為100~300萬元之間,復線造價在400~500萬元之間;(2)建設周期長,一條干線要建設5~10年,而且,占地太多,隨著人口的增長,將給社會增加更多的負擔。
二、水路運輸
水路運輸的優、缺點從技術性能看,水路運輸的優點有:(1)運輸能力大。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水路運輸能力最大,在長江干線,一支拖駁或頂推駁船隊的載運能力已超過萬噸,國外最大的頂推駁船隊的載運能力達3~4萬噸,世界上最大的油船已超過50萬噸;(2)在運輸條件良好的航道,通過能力幾乎不受限制。(3)水路運輸通用性能也不錯,既可運客,也可運貨,可以運送各種貨物,尤其是大件貨物。
三、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的優、缺點 公路運輸的優點是:(1)機動靈活,貨物損耗少,運送速度快,可以實現門到門運輸;(2)投資少,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術比較容易解決,易在全社會廣泛發展,可以說是公路運輸的最大優點。公路運輸的主要缺點在于:(1)運輸能力小,每輛普通載重汽車每次只能運送5噸貨物,長途客車可送50位旅客,僅相當于一列普通客車的1/30~1/36;(2)運輸能耗很高,分別是鐵路運輸能耗的10.6~15.1倍,是沿海運輸能耗的11.2~15.9倍,是內河運輸的113.5~19.1倍,是管道運輸能耗的4.8~6.9倍,但比民航運輸能耗低,只有民航運輸的6%~87%;(3)運輸成本高,分別是鐵路運輸的11.1~17.5倍,是沿海運輸的27.7~43.6倍,是管道運輸的13.7~21.5倍,但比民航運輸成本低,只有民航運輸的6.1%~9.6%;(4)勞動生產率低,只有鐵路運輸的10.6%,是沿海運輸的1.5%,是內河運輸的7.5%,但比民航運輸勞動生產率高,是民航運輸的3倍;此外,由于汽車體積小,無法運送大件物資,不適宜運輸大宗和長距離貨物,公路建設占地多,隨著人口的增長,占地多的矛盾將表現得更為突出。
四、名航運輸
航空運輸可以適應人們在長距離旅行時對時間、舒適性的要求以及快速貨物運輸需求,是我國正在快速發展的一種運輸方式。我國的民航運輸仍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除了客貨運量每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8%以上外,民航機場、民用飛機等均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
民航運輸的優、缺點民航運輸的優點是:(1)運行速度快,一般在800~900公里/小時左右,大大縮短了兩地之間的距離;(2)機動性能好,幾乎可以飛越各種天然障礙,可以到達其他運輸方式難以到達的地方。 缺點是:飛機造價高、能耗大、運輸能力小、成本很高、技術復雜。因此,只適宜長途旅客運輸和體積小、價值高的物資,鮮活產品及郵件等貨物運輸。
五、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運輸方式,目前我國采用管道運輸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運輸的優缺點 管道運輸是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增長而發展起來的,目前已成為陸上油、氣運輸的主要運輸方式,近年來輸送固體物料的管道,如輸煤、輸精礦管道,也有很大發展。
管道運輸的優點是:(1)運輸量大,國外一條直徑720毫米的輸煤管道,一年即可輸送煤炭2000萬噸,幾乎相當于一條單線鐵路的單方向的輸送能力;(2)運輸工程量小,占地少,管道運輸只需要鋪設管線,修建泵站,土石方工程量比修建鐵路小得多。而且在平原地區大多埋在底下,不占農田;(3)能耗小,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是最低的;(4)安全可靠,無污染,成本低;(5)不受氣候影響,可以全天候運輸,送達貨物的可靠性高。(6)管道可以走捷徑,運輸距離短;(7)可以實現封閉運輸,損耗少。 管道運輸的缺點是:(1)專用性強,只能運輸石油、天然氣及固體料漿(如煤炭等),但是,在它占據的領域內,具有固定可靠的市場;(2)管道起輸量與最高運輸量間的幅度小,因此,在油田開發初期,采用管道運輸困難時,還要以公路、鐵路、水陸運輸作為過渡。
參考文獻:
[1]黃世玲.交通運輸學[M].北京:人名交通出版社,1986.
關鍵詞:物流企業;航空物流;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城市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節點城市,伴隨著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和東部產業轉移的持續,鄭州市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航空物流業務,在原有基礎上呈現井噴式發展。
1 鄭州航空物流發展現狀
1.1 產業轉移加速,航空吞吐量持續攀升
“十一五”以來,尤其是“十二五”以來,鄭州市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速度不斷加快,僅2012年一年政府引進的東部產業轉移企業就有987個,吸引資金5 156億元,這些項目成長性高,帶動性強,極大地促進了鄭州市經濟的發展,促使鄭州市產業業態由“偏商業型”向“偏工業型”過渡。大量的制造業西移也極大地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以鄭州市富士康為代表的轉移企業極大地促進了鄭州市航空物流的發展,近年來,鄭州市航空物流持續升溫,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高。
根據鄭州市的發展規劃,預計到達2020年,鄭州機場及其周邊地區用地面積將達到1 088.86公頃,形成
2 7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58萬噸/年貨物吞吐量的規模。
1.2 航空經濟升溫,大量航空公司入駐
航空經濟就是速度經濟,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和客戶對快速送達的要求,航空產業發展持續升溫,對航空產業的投資也不斷加大。鄭州市歷來重視航空經濟的發展,在《中原經濟區發展規劃》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中著重強調航空經濟對鄭州乃至中原經濟區的重要性,提出20項支持航空經濟發展的政策。
良好的政策優勢和強勁的流通需求也帶動大量的航空公司到鄭州入駐,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翡翠航空等企業紛紛在鄭州設立分公司或者是基地,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之前在鄭州開通航班的航空公司只有4家,現在達到了9家。從航班量來看,2010年鄭州國際航班每周26班,全部為客運航班;現在達到了每周63班,其中,貨運21班。
1.3 外資物流企業涌入,航空物流競爭加劇
UPS、聯邦快遞等傳統航空物流巨頭都看到了鄭州市航空物流的發展潛力,紛紛要求入駐。2012年聯邦快遞獲得國家郵政局批復,可以在鄭州開展除郵件以外的國內快件業務,業內紛紛驚呼“狼來了”,如何與外資巨頭開展競爭成為本土物流企業關注的焦點。
因為產業形態的原因鄭州市存在眾多的服務于商貿和農資的零擔物流企業和快遞企業,缺乏領先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而且大部分物流企業采用公路或者是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比例相對較小。鑒于時間因素和客戶體驗因素,原來的零擔市場和快遞市場會因為外資航空物流企業的涌入而喪失一部分的市場份額,本土物流企業也想在新的航空物流市場占有一定份額,這種交錯復雜的局勢必將引起行業競爭,優勝劣汰,新的物流格局必將成形。
1.4 本土物流企業先天不足,航空物流業務發展緩慢
航空物流具有運輸速度快、航程遠、跨越地理障礙、安全、舒適等特點,還具有破損率小、節省包裝、保險、儲存費用低的優點,能夠節省供應鏈的總體成本,是本土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但是本土物流企業以前普遍采用粗放式的發展策略,注重零擔貨運與快遞運輸,缺乏供應鏈服務意識,缺少航空物流業務的開發經驗,成功開展航空物流業務的企業較少。本土物流企業除了順飛等物流企業開展部分航空物流業務外,其他物流公司基本上沒有涉及航空物流業務,這種形勢會嚴重影響本土物流企業航空物流業務的開展。繼續保留原有業務,樹立航空經濟的意識,逐步發展航空物流業務成為本土物流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 鄭州物流企業航空物流業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1 鄭州物流企業航空物流業務面臨的機遇
2.1.1 航空整合貨源,物流流通量加大。物流是經濟發展的紐帶,對經濟發展和企業集聚具有良好的帶動作用,航空物流作為鄭州市發展的引擎力量,在帶動企業集聚和貨源整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之前,眾多先進的電子制造企業落戶鄭州存在著貨物運輸困難的問題,大量的對運輸時間敏感的產品無法通過快速運輸通道送達目的地,嚴重限制了企業的落戶熱情。隨著鄭州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和航空港綜合實驗區的建設,航空運輸問題得到緩解,這必然帶動企業的落戶熱情,航空物流流通量將不斷增長。以2012年為例,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151 193.5噸,增速接近50%,增速在前20名機場中排名第一。通過航空來整合貨源,包括航空物流在內,各種運輸方式承接的物流流通量必將加大,這無疑是鄭州市物流業發展的良好機遇。
2.1.2 綜合運輸體系構建,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在2000年以前,鄭州的物流運輸基本上是靠鐵路和公路,而今天,這個“火車拉來的城市”因航空港區的發展非常迅速,除了傳統的陸路交通樞紐之外,一個新興的空中樞紐正在形成。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依托,航空樞紐、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正在形成,現代航空城雛形正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