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范文第1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 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培訓、演練和修訂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條 應急預案的管理遵循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

第四條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負責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業、本領域內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轄區內本行業、本領域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

第五條 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二)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三)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四)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五)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六)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七)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八)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六條 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同級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應急預案,結合工作實際,組織制定相應的部門應急預案。

第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 ),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按照針對情況的不同,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第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種類多、可能發生多種事故類型的,應當組織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

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第九條 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第十條 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第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之間應當相互銜接,并與所涉及的其他單位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十二條 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應當經常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

第三章

應急預案的評審

第十三條 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對本部門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涉及相關部門職能或者需要有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

第十四條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單位和中型規模以上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論證。

第十五條 參加應急預案評審的人員應當包括應急預案涉及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有關安全生產及應急管理方面的專家。

評審人員與所評審預案的生產經營單位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十六條 應急預案的評審或者論證應當注重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預防措施的針對性、組織體系的科學性、響應程序的操作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者論證后,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公布。

第四章 應急預案的備案

第十八條 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應急預案,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應急預案,應當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十九條 中央管理的總公司(總廠、集團公司、上市公司)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其所屬單位的應急預案分別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中涉及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其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按照隸屬關系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未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其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備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確定。

煤礦企業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除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外,還應當抄報所在地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申請應急預案備案,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

(二)應急預案評審或者論證意見;

(三)應急預案文本及電子文檔。

第二十一條 受理備案登記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應急預案進行形式審查,經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備案并出具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備案并說明理由。

對于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生產經營單位,已經進行應急預案備案登記的,在申請安全生產許可證時,可以不提供相應的應急預案,僅提供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

第二十二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指導、督促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做好應急預案的備案登記工作,建立應急預案備案登記建檔制度。

第五章

應急預案的實施

第二十三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第二十四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應急預案的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重點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開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活動,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

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有明顯的標志。

第二十五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本部門、本地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第二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的事故預防重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第二十七條 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第二十八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對應急預案的管理情況進行總結。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總結應當報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總結應當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九條 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根據預案演練、機構變化等情況適時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 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一)生產經營單位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三)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四)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五)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六)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七)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第三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第三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建立使用狀況檔案,定期檢測和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三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后,應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第六章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四條 對于在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人員,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可以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按照應急預案采取預防措施,導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由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統一制定。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范文第2篇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培訓、演練和修訂等工作。

3應急預案的編制

3.1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1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3.1.2結合本公司、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3.1.3結合本公司、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3.1.4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3.1.5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3.1.6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公司、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3.1.7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3.1.8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3.2公司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以下簡稱導則),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3.3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3.3.1針對公司存在的各種風險、事故類型的,由董事長組織編制公司的綜合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包括本公司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3.3..2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由安全生產副總經理組織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①公司專項預案包括: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防洪預案。

②專項應急預案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3.3..3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關鍵崗位、重點部位(包括重大危險源),由所在車間主任組織制定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3.4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之間應當相互銜接,并與所涉及的其他單位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3.4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應當經常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

4應急預案的評審

4.1評審方法

應急預案評審采取形式評審和要素評審兩種方法。形式評審主要用于應急預案備案時的評審,要素評審用于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應急預案評審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種意見進行判定。對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項目,應給出具體修改意見或建議。

4.1.1形式評審。依據《導則》和有關規范,對應急預案的層次結構、內容格式、語言文字、附件項目以及編制程序等內容進行審查,重點審查應急預案的規范性和編制程序。

4.1.2要素評審。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導則》和有關行業規范,從合法性、完整性、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操作性和銜接性等方面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為細化評審,采用列表方式分別對應急預案的要素進行評審。評審時,將應急預案的要素內容與評審表中所列要素的內容進行對照,判斷是否符合有關要求,指出存在問題及不足。應急預案要素分為關鍵要素和一般要素。

①關鍵要素是指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必須規范的內容。包括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組織機構及職責、信息報告與處置和應急響應程序與處置技術等要素。關鍵要素必須符合公司實際和有關規定要求。

②一般要素是指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可簡寫或省略的內容。包括應急預案中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單位概況等要素。

4.2評審程序

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

4.2.1評審準備。成立應急預案評審工作組,成員包括公司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及涉及單位負責人及技術人員。

4.2.2組織評審。評審工作由董事長或安全生產副總經理主持,應急預案評審工作組討論并提出會議評審意見。現場處置方案的評審,采取演練的方式對應急預案進行論證。

4.2.3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編制組織者應認真組織分析研究評審意見,按照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4.2.4批準印發。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論證,符合要求的,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由董事長簽發,現場處置方案由安全生產副總經理簽發。

5應急預案的備案

5.1公司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5.1.1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

5.1.2應急預案評審或者論證意見;

5.1.3應急預案文本及電子文檔。

5.2公司應當向接受備案的上級部門,領取備案登記證明。

6應急預案的實施

6.1公司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6.2各單位定期組織開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活動,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

6.3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置明顯的標志。

6.4公司在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計劃時,同時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6.5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6.6應急預案每三年修訂一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

6.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6.7.1公司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6.7.2公司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6.7.3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6.7.4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6.7.5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6.7.6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6.7.7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6.8公司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范文第3篇

一是通過以“防災減災”、“安全生產月”和“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為平臺,組織相關部門、企業開展安全生產預案、法規政策和應急知識宣傳普及工作,以集中宣講、發放傳單、安全生產宣傳版報、畫報等形式,增強全民應急意識。二是組織各縣市區、企業按照預案管理的相關規定,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活動,通過桌面推演、實戰演練等,使部門明確職責,企業落實責任,員工提高應急技能。在安全生產宣傳月期間,聯系中央省屬或重點企業,開展一次市級預案的演練,檢驗我市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適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有限空間作業和人員密集型企業等行業(領域)為重點,以班組、車間一線職工為對象,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應急演練周活動,督促和協調相關部門、縣市區、企業相應開展演練活動,完善應急聯動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企業每年至少要組織一次綜合或專項預案演練,每半年開展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各縣市區安監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會同有關部門或骨干企業每年組織一次綜合預案演練。

二、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

主動對接市局“四大三基”的培訓計劃,將全市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相關法規、應急管理的有關要求納入整體培訓計劃中,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專業人員和縣鄉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專題培訓中增加應急管理的內容,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應急管理知識和應急救援內容的培訓,特別是要加強重點部位、重點崗位人員應急知識的培訓,提高現場處置能力。總結推廣重點企業一線員工應急培訓經驗,推動企業應急培訓工作深入開展。積極與省局應急中心聯系,督促巴陵石化、長嶺煉化、平江礦山救援隊等專業救護隊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開展以新技術、新裝備、新戰術應用為重點的救援隊伍指戰員培訓和訓練,全面提升應急救援實戰能力。

三、穩步推進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大檢查

推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大檢查工作常態化。一是將應急管理執法檢查納入市局2014年度行政執法工作計劃范疇,應急中心參與執法檢查活動,組織開展以應急預案編制與培訓教育、應急演練、應急機構、應急隊伍建設和重大危險源監控、應急物資儲備等為主要內容的應急管理大檢查工作,全年隨機抽查10家生產經營企業,其中危化4家、礦山3家、煙花爆竹3家,推動各地區、各單位應急管理責任落實。二是繼續加強對企業應急預案備案審查,要求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開展預案備案工作,加強預案編制過程的形式審查和備案后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將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納入備案內容。三是探索開展企業與專業救護隊伍簽訂救護協議,充分發揮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技術優勢,組織各類應急隊伍開展對服務范圍內企業的預防性檢查,積極參加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協助服務企業修訂完善預案,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為有效實施救援做好準備。

四、加強應急處置工作,加快應急能力建設

一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認真落實應急管理工作的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對照《市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規定,建立和完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制度,加強事故應急處置警示教育,加大落實相關制度的力度,推進事故應急處置獎勵與責任追究,提高事故應急處置工作規范化水平。二是加快應急救援管理系統建設。積極向市政府和省局匯報,請求支持解決專項經費,根據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十二五”規劃的要求、標準和時限,爭取建設我市安全生產移動應急小平臺,與省局、各救援基地和相關部門互聯互通。添置必要的個體防護、檢測、通訊設施、設備,依托專家支持,優選處置預案,科學決策,協調相關應急資源、物質、器材和裝備,確保科學、安全、有效施救。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應用系統建設,依托現有基礎設施、設備配置和網絡環境,建設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和基本應用支撐平臺,實現基本應急救援指揮功能。三是科學指導事故現場處置。按照相關工作程序,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科學實施現場救援,堅決遏制事故擴大和升級,確保不發生次生事故。加強與巴陵石化危化基地、平江礦山救援隊的聯系與溝通,依托專業隊伍開展對本轄區突發事件的處置。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范文第4篇

一、演練項目組織、時間、內容計劃安排

(一)2014年1月至2月針對雨雪冰凍天氣對生產經營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元旦、春節期間生產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重點抓好以下預案演練和組織。

1、組織單位:各加油站

預案項目1:加油站雨雪冰凍天氣防范預案;

預案項目2:接卸區滅火預案演練“一點一案”;

預案項目3:加油站跑(冒)油預案演練“一點一案”;

預案項目3:加油站防恐預案,加油站防盜防搶預案。

(二)2014年3月

針對“兩會”期間生產安全工作與治安保衛重點,主要抓好以下預案演練和組織。

1、組織單位:各加油站

預案項目:加油站等重點要害部位防恐預案;

(三)2014年4月

針對“清明節”期間因祭掃活動宜引發火災和山火的情況,重點組織抓好防范加油站周邊山火的預案演練。

組織單位:各加油站

預案項目加油站范周邊山火滅火預案。

(四)2014年5月至6月

針對南方雨季情況和汛情多發的情況,重點抓好以下應預案演練的組織。同時,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周”工作。

1、組織單位:各加油站

預案項目1:加油站、輸油場站防汛預案;

預案項目2:加油站防地質災害預案

預案項目3:加油站、成品油外管道防跑(冒)油預案

(五)2014年7月至8月

針對夏季高溫和臺風多發季節的影響,重點組織開展防火

和防臺風災害預案。

1、組織單位:各加油站

預案項目1:加油站滅火“一點一案”;

預案項目2:加油站防臺風預案。

(六)2014年9月至10月

針對我地震帶分布的情況,重點組織開展防地震災害預案演練及滅火預案演練。

1、組織單位:各油庫

預案項目:以油庫為重點的防地震災害預案

2.組織單位:分公司應急辦

預案項目:加油站接卸區油品泄漏、消防滅火

預案綜合演練。

演練經驗推介單位:分公司。預案演練過程的組織與經驗情況總結推介,由分公司負責整理,對整個演練過程錄好視頻影像資料并提交情況總結資料。

(七)2014年11月至12月

針對秋季干燥天氣和冬季防火工作的重點,以及“119”活動的開展,重點組織抓好油庫、加油站等要害重點部位的滅火預案演練,以及設備事故情況下的跑油事故預案演練。

1、組織單位:各加油站

預案項目1加油站油罐區、周邊山火滅火預案;

預案項目2:加油站接卸點、罐區、周邊山火滅火預案。

二、應急演練周工作安排

為進一步提升我司應急管理水平,強化應急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崗位一線員工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和消防安全“四個能力”的建設,有效避免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開展,確定在2014年6月在全系統開展“應急演練周”活動,有關事項部署安排如下:

(一)成立組織機構加強領導。為切實加強對應急演練周活動的組織領導,分公司成立應急演練周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負責活動的布置與工作安排。

辦公室主任:

(二)應急演練周活動內容

應急演練周活動期間重點組織做好“四個一”,具體內容為:1、以分公司機關為單位組織開展一次機關辦公場所應急預案推演活動;

2、以分公司為單位組織開展一次與地方有關部門聯動響應的應急預案演練活動;

3、以各加油站為單位組織開展一次應急知識競賽活動;

4、以各加油站為單位組織開展一次基層生產經營部門的應急預案演練活動。

(三)應急演練周活動要求

1、各加油站要精心布置,認真安排,明確工作負責人,專門負責活動的組織落實,安全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應急演練工作的檢查監督,要事先組織員工對各項預案的學習與掌握,廣泛動員,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2、各加油站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實用、實效、實戰的原則,制修訂應急預案。應急演練周活動期間,要求各單位要結合季節特點、社會環境、各油庫與加油站所處不同地理位置,以及重點薄弱環節等具體情況,突出重點的進行演練,加強演

練的針對性。

3、各項預案演練要做好合理計劃安排,制定組織方案,對演練的情況要進行評估和總結,組織情況和總結情況要在臺賬中詳細登統記載。

4、演練組織方式以分公司組織,加油站自行組織相結合,可以自行組織開展演練,也可以會同周邊村鎮政府、公安、消防以及周邊聯防單位共同開展演練。

5、各加油站要針對突發事件的性質、程度、規模,按照預案響應等級要求,真正做到上下聯動,各加油站必須與轄區治安、消防、林業部門開展一次聯動應急演練。注重檢驗預案啟動、響應、指揮、協調與救援的能力。

三、相關要求

安全生產綜合預案演練范文第5篇

一、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

1.督促各鄉鎮安辦、各生產經營單位加快組建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配齊人員,配備裝備,保障好工作經費。形成縣、鄉(鎮)、企業三級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積極推動大中型高危企業進一步建立健全專兼職應急管理機構,配齊配強應急管理人員,推動中小型企業落實專人負責應急管理工作。

2.抓好國務院安委﹝2013﹞8號、川安委﹝2013﹞6號、川安監﹝2013﹞36號等文件精神的貫徹落實。督促落實應急管理工作的企業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完善事故應急處置相關工作制度,推動各鄉鎮、各行業建立健全事故應急處置分級指導配合制度、總結與評估制度、應急處置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落實制度,提高事故應急處置工作規范化水平。

3.建立部門應急救援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完善各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聯絡員會議制度和信息報送以及應急救援資源調動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應急聯動,確保事故救援響應快速、應對科學、保障有力。

4.建立并規范事故信息和預警信息接報處置程序,加強應急值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加強與有關部門的聯系與協作,做好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預警預報和防范應對工作。加快推進建設安全生產預警信息平臺。督促大中型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做好各類事故及預警信息處置和統計報告等工作。

5、抓好省、市、縣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十二五”規劃實施工作。按照規劃任務分工,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對規劃明

確目標任務、建設項目等完成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動規劃落實。

二、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6.加快應急救援骨干隊伍建設。加大對市礦山救護隊的裝備投入,提高應急救援隊伍裝備水平和救援能力,從隊伍建設、裝備建設、隊伍管理、訓練培訓等方面,加強和改進救援隊伍的應急響應和事故搶險處置能力。

7.推動高危行業企業組建專(兼)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或者配備專職應急救援人員。依托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企業組建輔助應急救援隊伍。督促不具備單獨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的小型企業建立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并與市礦山救護隊簽訂救援協議或與鄰近企業聯合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積極支持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8.按照“險時搞救援,平時搞防范”的原則,組織引導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針對本企業和服務范圍內的企業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各類隱患,并配合企業盡快治理消除隱患。

三、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基礎工作

9.制定應急平臺建設規劃,不斷完善本局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建設,推動各鄉鎮安辦和高危行業大中型企業的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建設,力爭實現縣、鄉(鎮)、企業安全生產應急資源共享,充分發揮應急平臺作用。進一步開展社會應急資源普查,不斷充實縣、鄉(鎮)和高危行業大中型企業安全生產應急資源、專家、隊伍、裝備、典型案例和應急預案數據庫,掌握和利用社會各類應急資源,為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事故救援提供支持和保障。

10.加強應急預案管理,落實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報備制度。指導有關部門和企業做好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和備案工作,做好企業預案與政府、行業部門預案之間的銜接,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導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企業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修訂完善應急預案,落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報備工作,進一步補充完善應急救援、應急預案評審專家庫。

11.指導企業結合實際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和演練實施方案,指導督促高危企業、人員密集場所、中小學校等,按規定開展應急預案綜合演練、專項演練或現場處置方案演練,突出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和自救互救能力等環節,強化現場處置方案和重點崗位部位的演練,不斷提升崗位人員的應急救援實戰能力。

12.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信息報送、統計分析、事故救援總結評估、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等應急管理基礎工作,不斷提高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科學化水平。

13.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管理情況的專項檢查,重點檢查企業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和備案、應急預案管理、應急演練、應急機構建設、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物資儲備等情況。加強應急管理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責任,建立健全應急管理規章制度,完善應急預案,加強培訓和演練,加大應急投入,按照有關規定建立救援隊伍、簽訂救援協議、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裝備和設施。

四、做好安全生產應急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14.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宣傳教育。結合“六五”普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等重大活動,大力開展《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面向社會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宣傳教育,普及應急知識,開展應急體驗性教育,提高應急意識和技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临邑县| 龙口市| 县级市| 油尖旺区| 乌鲁木齐市| 独山县| 景谷| 宁晋县| 南京市| 湟中县| 江津市| 丰镇市| 蕲春县| 湖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鄂温| 洮南市| 鸡泽县| 台中市| 诸暨市| 龙口市| 明星| 息烽县| 邛崃市| 庆云县| 新平| 汝南县| 宁乡县| 弥勒县| 潮安县| 太白县| 古浪县| 南乐县| 安远县| 平南县| 伊宁市| 大姚县| 宜良县| 桐乡市|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