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兒唇腭裂的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嬰幼兒;唇腭裂;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8-0103-01
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新生兒唇腭裂的發病率大約為1:1000,男女性別之比為1.5:1,男性多于女性。目前外科手術是修復唇腭裂的惟一重要手段。在保障手術治療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唇腭裂的整復質量,故需要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保證手術的成功和滿意的治療效果。
1 臨床資料
2010至2012年我院收治唇腭裂患者147例,男性89例,女性58例。年齡6~18個月,其中唇裂104例。腭裂11例,唇腭裂32例。
2 手術時機的選擇
2.1 手術年齡一般嬰兒出生后2—3月時,哺乳情況良好,健康強壯,營養發育正常的情況下進行手術。雙側唇裂修復6~12個月手術最適宜。合并腭裂患兒8~18個月手術為宜,因年齡小耐受性差,手術風險大,年齡過大影響矯形效果,妨礙語音功能恢復等。
2.2 手術時間春、秋兩季為佳。
3 護理
3.1 手術前護理
3.1.1 術前準備術前必須進行全面體檢。包括體重、營養狀況、心肺情況,胸部x線攝片,血、尿常規檢查;有無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消化不良;面部有無濕疹、癤瘡、皮膚病等。
①心理護理 由于唇腭裂病人的先天缺陷,多數患者及家屬有自卑心理,常會產生失落感和孤獨感。護理人員應通過良好的言語、表情、態度和行為,去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術前應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解釋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除顧慮,消除恐懼感,使患者及家屬從精神上、生活上感到滿意,增強手術的信心和決心。順利完成術前檢查與準備,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②健康教育護理嬰幼兒應于術前3d停止吮吸母乳或奶瓶,訓練以湯匙喂奶,以改變吸吮習慣,減少術后唇部活動,促進傷口愈合。保持口腔、鼻腔清潔,術前用清水洗凈面部及唇部,鼻孔用鹽水棉球擦拭,麻黃素液滴鼻,并用生理鹽水擦洗口腔。術前4h給予10%葡萄糖液口服或進食糖水100~150ml。
3.2 術中護理嚴格執行手術操作規程,加強責任心保證病人的安全及手術的順利實施。
3.3 術后護理
3.3.1 全麻術后護理常規.患兒全麻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偏向健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并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吸出口鼻腔內血性滲出物和痰液,注意傷口出血情況、口唇顏色,監測生命體征,注意保暖。患兒未清醒前可給予低流量吸氧,待患兒清醒后停止吸氧。
3.3.2 飲食護理全麻清醒4~6h,可用滴管或小匙喂流質,喂流質時應盡量不接觸創口,以免引起傷口感染,術后10d方可吮吸母乳或奶瓶。
3.3.3 一般護理注意觀察患兒術后脫水、高熱等癥狀,并及時處理。同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3.3.4 傷口處理術后1d可加壓包扎,以防傷口滲血,第2日開始暴露,有血痂傷口可用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交替清洗血痂,鼻腔內可用呋喃西林溶液、麻黃素液滴入3~4次,以減少鼻腔內分泌物,保持局部清潔和干燥,防止創口糜爛。勿讓患兒大聲哭叫,唇裂患兒可用唇弓固定。家長應防止患兒觸摸,碰撞傷口或將手指或玩具塞入口內,避免用吸管飲水,以防造成傷口裂開。術后5~7d可間斷拆線,觀察傷口愈合情況。
3.4 出院健康教育提醒家屬防止患兒碰傷唇部,繼續帶唇弓;10d后撤掉唇弓,用大拇指按摩傷口,動作要輕。以免傷口裂開,通過按摩可減輕瘢痕,恢復上唇外形。囑腭裂患兒家長術后1~2個月開始為患兒進行語言矯治。
4 結果
147例唇腭裂患兒手術后均取得滿意效果,治愈率100%,無一例由于護理不當出現并發癥,唇腭部切口愈合良好,語音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總之,圍手術期的護理,要求我們在保障治療安全的前提下,保證并提高唇腭裂整復質量的同時,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為病人創造有利的安全就醫環境,使每個唇腭手術患者都能獲得安全滿意的療效。
參考文獻
[1]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97.
[2]曹雪梅.唇腭裂患兒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及對策[J].醫學與哲學,2008.29(2):59.
[3]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82.
[4]劉清潔.口腔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05.
[5]劉清潔.口腔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05.
【關鍵詞】 圍產兒; 出生缺陷; 圍產期保健; 相關因素
doi:10.14033/ki.cfmr.2017.6.08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6-0144-03
圍產期是孕婦最重要的時期,懷孕28周后到產后1周的整個過程稱為圍產期[1]。這一時期容易發生新生兒出生缺陷,做好圍產期保健是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新生兒缺陷也稱先天性畸形,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者代謝異常,與外界環境或者染色體、基因突變引起有關[2]。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新增加的新生兒缺陷數約90萬例,出生缺陷率占總出生率的5.6%左右[3]。新生兒發生的出生缺陷有唇裂、先天性心臟病、多趾(指)、并趾(指)等[4]。發生新生兒缺陷是造成新生兒死亡或殘疾的最重要因素,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要內容。據國內外研究,圍生醫學表明在圍產期內加強對圍生兒及孕產婦的衛生保健,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兒缺陷的發生[5]。本次研究的重點內容就是在圍產期保健中有哪些相關因素能夠影響圍產兒的出生缺陷,并對這些影響因素做出相應處理,提高新生兒出生的質量。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重慶市渝北區500例在2006年1月-2016年1月的新生兒及產婦,初產婦348例,經產婦152例,年齡15~50歲,其中年齡在15~20歲的有49例,21~30歲的有180例,31~40歲的有168例,41~50歲的有103例,整組的平均年齡(35.3±8.7)歲;平均孕周(38.3±2.3)周;選取的500例產婦均為單胎,平均產次(3.0±2.1)次,平均孕次(4.0±2.3)次。500例產婦選擇的生產方式中,有301例選擇順產,199例選擇剖宮產。新生兒出生狀況:發生新生兒缺陷的33例,健康的新生兒467例,其中發生唇裂的4例,先天性心臟病的10例、多趾(指)的5例,并趾(指)的2例,肢體缺損的1例,脊柱裂的7例,其他缺陷的4例。
1.2 方法
總結分析法,孕滿28周~產后7 d的圍產兒500例及產婦資料。其中包括死胎、死產、產后7 d內死亡的新生兒及治療性引產兒,進行出生缺陷及其相關因素(年齡、孕周、用藥、并發癥、孕次、生產方式等)監測,整理成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
2 結果
用統計學方法將產婦在圍產期中的各項相關因素進行統計并將不同因素圍產兒出生缺陷進行比較,圍產兒發生缺陷與產婦年齡、在圍產期是否用藥、是否并發高血壓、產檢次數、地區等因素有關(P0.05),見表1。
3 討論
圍產兒出生缺陷的發生,對患兒自身健康以及整個家庭都帶來了嚴重傷害,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筆者進行本次研究。從環境因素來看,物理、化學、生物、不良生活習慣均對生殖與胚胎造成不同影響。孕婦長期曝露于重污染、強輻射等有害環境中,會導致人體染色體改變、基因突變[6],有的甚至直接導致胎兒結構改變,造成出生缺陷。常見由于環境因素造成的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神經管畸形、肢體短縮畸形、腹裂、尿道下裂等。從遺傳因素來看,主要由于或卵子發生了異常而引起,或者通過帶有異常基因的父親或母親傳遞而來[7]。由單基因遺傳的出生缺陷,如血友病、軟骨發育不全、囊性纖維化等;染色體數目異常導致的出生缺陷,如唐氏綜合征。由遺傳因素導致的出生缺陷情況在上代或家族多可找到相同的患者。除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外,孕婦自身的生理因素,也成為導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如高齡孕產婦,孕產婦年齡越大,孕育胎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畸形、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風險就越高[8]。產婦用藥需要慎重考慮,因為藥物會隨著母體帶給胎兒,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尤其在圍產期這一關鍵時期,應盡量避免藥物治療。產婦進入圍產期后要增加產檢次數,確保胎兒的正常發育,據試驗結果表明,圍產期產檢次數少的,常會影響臨床診斷胎兒是否發生了缺陷。同時地域差異也是造成嬰兒發生缺陷的一種原因,由于農村產婦缺少新生兒缺陷的相關疾病知識,造成產檢次數不足,亂用藥物以及生活不規律等,都是造成新生兒缺陷的重要影響因素。據國內外調查,妊娠期合并高血壓會一定程度造成胎兒缺陷的發生,嚴重影響了胎兒的身體健康[9]。
榧跎儻Р兒發生出生缺陷,應加強婦幼衛生工作,改善生活環境,減少傳染因子、病毒、有害物理、化學污染。提倡優生優育,建立優生門診,產前診斷中心,開展遺傳咨詢。加強孕婦保健及圍產期保健,預防病毒、弓形蟲等感染,慎用藥物。在孕滿28周前常規超聲檢查。配合染色體、生化檢查等產前診斷方法,在孕早、中期診斷胎兒畸形,及早終止妊娠,減少畸胎兒的出生。同時加強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及時反饋信息,指導孕期開展預防工作,建立出生缺陷預警系統。
C上,圍產期保健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圍產兒缺陷的發生,為了降低缺陷兒的出生率,應加強圍產期產檢次數、謹慎用藥、合理規劃生活習慣避免妊娠合并癥的發生。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將缺陷兒出生的危害和相關因素進行知識宣教,提高產婦自警意識。
參考文獻
[1]顧春怡,丁焱,朱新麗,等.剖宮產術后陰道試產婦女的圍產期評估與管理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4):463-467.
[2]田曉勤,姜紅.武漢市新生兒出生缺陷情況調查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5):1021-1023.
[3]張艷.2010-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區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分析及干預探討[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4):367-368.
[4]殷麗萍.上海市浦東新區出生缺陷患兒父母生育年齡與常見缺陷疾病的關系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5):599-602.
[5] Akula V P,Gould J B,Davis A S,et al.Therapeutic hypothermia during neonatal transport:Data from the California Perinatal Quality Care Collaborative (CPQCC) and California Perinatal Transport System (CPeTS) for 2010[J].Journal of Perinat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lifornia Perinatal Association,2013,33(3):194-197.
[6]蔣江帆,覃艷玲,趙泊,等.高齡產婦胎兒宮內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超聲診斷[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5):3849-3851.
[7]李新偉,溫雯靜,張群芝,等.新生兒出生缺陷監測與遺傳性疾病的篩查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1):3653-3657.
[8]聶德魁.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2):1641-1642.
一天快下班的時候,在診室外一直等候的一對中年夫婦看無人就診了,才神神秘秘地進入王教授的診室。這對夫婦就是李氏夫妻。他們一進門就把門關上,遮遮掩掩地拿出ipad給教授看孩子的照片。弄清了這對夫婦的來意后,王教授首先先安慰了他們,然后就唇腭裂的發生機理和修復情況進行了耐心的講解。
唇裂俗稱“兔唇”、“豁嘴”,是指上唇的缺裂(單側唇裂術前、術后對比圖及雙側唇裂術前、術后對比圖);腭裂俗稱“狼咽”,是指上腭部的缺裂(腭裂圖)。唇裂與腭裂常常伴發,它們都是嬰兒出生時就有的畸形。臨床上將單純發生在唇部的叫唇裂;發生在腭部的叫腭裂;唇部和腭部皆有的叫唇腭裂。
一組統計數據表明,唇腭裂發生率大約為0.182%,即每550名新生兒中就有1名可能發生唇腭裂,在性別上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為什么孩子會有唇腭裂呢?
現在已經查明,胎兒的上唇在胚胎發育的第6周從兩側,以及鼻下緣開始生長連接,如果因故停止生長,則三塊皮膚不能連接而形成單側唇裂或雙側。目前醫學上認為可能使其停止生長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營養缺乏:母體懷孕期間患有如過度嘔吐、貧血、糖尿病、嚴重營養障礙等慢性疾病。
懷孕期間服用某些藥物:如鎮靜藥、抗癲癇藥及激素類藥等。
情緒影響:孕婦生理或情緒上緊張。
感染和損傷:懷孕初期(2個月左右)的母親感染過病毒,如流感、風疹或受過某種損傷可能成為唇腭裂的致病原因。
遺傳因素:部分患兒直系或旁系親屬中有類似畸形發生。大約有20%左右唇腭裂患兒可查詢出有遺傳史。
輻射因素:懷孕期間母體接受過大劑量X線照射。
因此,應該針對原因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唇腭裂什么時候治療最好?
唇腭裂的治療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主要包括唇裂修復術、腭裂修復術和牙槽突裂植骨術,個別情況選擇性地增加咽成形術、唇裂鼻畸形矯正術、唇腭裂術后繼發畸形二期整復術、正頜手術等。
為獲得滿意的手術效果,整復手術的時間選擇非常重要。目前國內外公認,唇裂最佳手術時間為出生后3~6個月,腭裂為出生后12個月。
需要注意的是,唇裂術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鼻畸形,即裂側鼻孔與正常一側相比顯得鼻孔扁平、鼻翼塌陷、鼻尖歪斜等,這些一般在18歲后再做鼻畸形矯正術。另外,唇腭裂小孩常有上頜牙齒排列不齊,出現地包天等情況,這些應在12歲左右進行矯正治療。
做手術之前要注意些什么?
患兒手術前應處于體重增加的過程中,應沒有發燒、咳嗽和流鼻,習慣用湯匙或滴管喂食,這樣可以避免患兒術后喂食不習慣而哭鬧導致傷口裂開,或者因為吃得少導致傷口長不好。此外,術前還要配合醫生做必要的術前檢查,比如三大常規、凝血時間等等。
手術是怎么做的?
要了解唇裂修復手術怎么做,就得先了解上唇的基本外貌和唇裂時上唇發生了什么變化。如圖所示(圖正常唇),正常的上唇以人中為對稱軸,兩側對稱,兩側鼻孔一樣寬;在唇紅與皮膚交界處存在像“弓”一樣的唇線,稱為唇弓,唇弓與人中嵴的交界處是唇弓的最高點(即圖中1、3點),兩者之間的唇紅部分叫唇珠(2點處),最高點沿人中嵴到鼻孔的距離叫唇高,顯然,兩側唇高應該相等。唇裂發生時,唇弓的完整性沒有了,唇珠和裂側的最高點發生了向上移位(圖中的2、3點),裂側的唇高變短了,鼻孔變寬、變扁了。怎么辦?需要補皮嗎?不需要。只需把原有的組織加以應用即可以,只是這種應用有一定的難度。舉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唇裂發生就像是堤壩潰壩,壩體向壩外崩塌,唇裂修復就像潰壩后要用崩塌下來的材料重新把壩修起來,而且要求跟原來基本一樣。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找準這些材料原有的位置進行歸位,否則就將一塌糊涂。
如此看來,設計就顯得很重要了。這就像縫制衣服裁剪布料前需先對布料畫計劃線一樣,唇裂手術前也需要測量畫線。所不同的是,布料可以隨意剪下來移來移去,而唇裂修補手術就不能把皮肉剪下來再拼裝,只能做部分的切開,再進行局部轉移,這就比較難了。
唇裂修補術的方法有很多,現在以下三角瓣修復法為例來說明修復情況。
我們已經知道,唇裂發生時,唇弓的完整性沒有了,裂側的唇高變短了,鼻孔變寬、變扁了。那修復就是要恢復正常的鼻孔寬度、正常的唇高和完整的唇弓。先依唇弓的基本外觀找到“1”、“2”、“3”點,依健側口角到“1”的距離從患側口角等距離標定“4”點;依健側鼻孔的寬度標定“6”和“7”點,使這兩點重疊后患側鼻孔的寬度等于健側鼻孔的寬度;這時,“3~6”就是患側唇高,健側唇高與“3~6”距離之差就是唇高差,也是“3”應該下降的距離。在“3”設計一長度等于唇高差但不超過健側人中嵴的水平切口線,切開后就能把“2”和“3”歸位(恢復正常唇高);最后在鼻唇溝側標定“9”點和“10”點,使“7~9”等于“3~6”,同時“4~9”等于唇高差,而且“4~9~10”為等邊三角形,這樣,這個三角形就剛好能填補“3”處切開下拉后出現的豁口,并使“3”和“4”得到重合團聚,恢復了正常的唇高和唇弓。(唇裂手術示意圖A、B、C)更妙的是,由于這樣的設計縫合后就不是直線切口,術后還可以減少疤痕形成。
但是不管怎么做,效果都不可能完全如正常人一樣,術后總是有痕跡的。此外,嬰幼兒時期進行唇裂修補術的孩子,長大后多需二次修復。這是因為在復位上,修復時存在肉眼不可辨別的錯位的幾率很大,這種錯位在長大后就有可能變得很明顯,亦即“謬之毫厘,差之千里”。
腭裂的形式有很多種。腭裂修補術不像唇裂修補術那樣精致,方法也很多,但同樣都不需要補皮。
腭裂修補手術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中央自行補漏填底,地方支援中央加強”。也就是說,腭裂手術的重點是填底和加強,讓缺少組織出現裂隙的部分有足夠的組織填補。
手術開始時,先在手術區域注射足夠多的或者是鹽水,這樣可以方便術中剝離和減少術中出血。然后在牙槽邊緣和裂隙的邊緣依次作切口切開,兩切口在切牙(即門牙)附近相連,但咽喉部不相連。這時就很容易把軟組織從腭骨表面分離,在腭骨表面形成活動度很好的對稱性的“舌狀”黏骨膜瓣,裂隙中央的軟組織也因為剝離開后會自行相向靠攏,這樣自然就把鼻腔和口腔分開了,這就是“中央自行補漏填底”。(腭裂手術示意圖A~H)但這種相隔很脆弱,很容易再裂開,這時就需要把剛才剝離好的腭骨表面的“舌狀”黏骨膜瓣向中央推擠覆蓋在原裂隙處,這樣的修補就比較可靠了,這就是“地方支援中央加強”。在“地方”支援 “中央”后,牙槽內側出現的空隙怎么辦呢?一般的做法就是在這些松弛切口填塞碘仿紗條,兩周左右就能自行愈合。
手術后應該怎樣照顧患兒?
對唇腭裂修復術后患兒的護理重點是防止傷口裂開和感染。為了防止傷口裂開,術后應防止患兒哭鬧,尤其是張口大哭。因為哭鬧時口張大,肌肉顯著牽拉傷口,傷口縫合處易裂開。腭裂修復術后一周內應進流食,一周后再進半流食一周。這兩周內嚴禁進硬食,尤其是像饅頭這種似軟實硬的食物。術后要注意保持手術傷口清潔:唇裂修補術后,每次給患兒喂奶或進食后要用鹽水及75%酒精棉球擦凈唇部傷口,動作要輕柔,一般5天拆線。腭裂修補術后,應教會小兒用淡鹽水或朵貝爾氏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術后兩周可拆線。為了防止瘢痕增生,唇裂修復后可遵醫囑外用抑制瘢痕藥物,如膚康霜、瘢痕敵等。
一、推進衛生民生,助力健康建設
1.實施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工作。繼續實施“光明·微笑”(白內障、唇腭裂)工程、兒童“兩病”(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免費救治、尿毒癥免費血透、農村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免費手術治療等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和貧困農村家庭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嚴格救治定點醫療機構監管,確保質量安全。完善疾病應急救助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疾病應急救助資金的申報、審批、撥付和使用。
2.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深入推進縣人民醫院“省平安醫院”創建工作,開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和清理積案專項行動。完善醫責險統保工作,積極引導各類醫療機構參加醫責險統保。強化醫療糾紛風險預警分析和風險防范,完善醫療糾紛調處信息管理系統和調保結合工作,努力構建安全的醫療環境。
3.推進優質資源服務基層。落實對口支援各項措施,重點抓好縣人民醫院對接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對口幫扶工作,落實糖尿病的分級診療,認真組織縣級骨干醫師培養等工作。按照省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服務百姓健康大型義診周”等活動。進一步完善重大活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保障機制,切實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和保障水平。
4.推進嚴重精神障礙防治。穩步落實《省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6-2020年)》,健全協作機制,完善防治網絡,加大宣傳和篩查力度,不斷提升精神科醫師和精防人員素質,按照時間節點做好隨訪工作,推進重性精神病患者個案管理,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和規律服藥率。
二、持續深化醫改,切實改善醫療服務
5.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充分發揮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在預約診療、優化流程、付費結算等方面的作用,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省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尋找2017感動十大醫護瞬間”、“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全省擂臺賽”等活動,豐富先進事跡宣傳。
6.規范藥品使用管理。持續推進規范診療、合理用藥。貫徹落實《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重點加強抗菌藥物、輔助藥物管理,嚴格控制不合理用藥。嚴格依法規范毒、麻、精、放等特殊藥品臨床使用與管理。
7.持續促進護理事業發展。貫徹落實《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組織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評價,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護理技能和管理培訓,促進專科護理發展。給予三十年護齡的護士申請辦理證書、證章,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全市“5.12”國際護士節首屆“護理品管圈”競賽和“最美健康衛士”、“最美白衣天使”及“優秀護士”評選活動。
三、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范行業監管
8.嚴格醫療機構準入管理。落實醫療機構準入政策,提高審批效率,加強社會辦醫準入指導,規范社會辦醫有序發展。加強《醫療機構注冊聯網管理系統》數據質量管理,提升共建共管共享水平。
9.嚴格醫務人員準入管理。嚴格崗位管理,確保依法依規上崗執業。嚴格醫師和護士注冊管理,確保醫務人員隊伍質量。抓好醫師資格考試各項工作,確保醫師資格考試安全。
10.嚴格醫療服務監督管理。加強醫療服務全過程監管,加強與監督執法部門協調,組織開展以精神病、血液透析、婦產和民營醫院規范診療等為重點的醫療服務專項督查,及時移交違法違規線索,嚴格依法執業,崇尚誠信服務。
四、加強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11.優化醫療資源布局。繼續引進社會資本辦醫院,重點抓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等配套建設工作、縣中醫醫院綜合大樓和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醫院項目建設。加強縣人民醫院急診科“120”急救能力的建設。
12.強化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抓好縣人民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重點加強病案科、兒科、骨科規范化建設。落實對口支援和骨干醫師進修培養、兒科醫師轉崗培訓等工作。
13.組織臨床實踐技能大比武。要求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醫院選派醫護人員全員積極參與,全員訓練。
五、強化醫院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安全
14.抓好“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年”活動。切實強化醫療機構監督管理,推進依法行政。
15.全力推進醫院等級評審。進一步規范縣人民醫院內部管理,夯實創評基礎。迎接市評審專家組對醫院的現場評價。
16.加快推進DRGs試點。以電子病歷為核心,以DRGs試點推廣為抓手,推進整合DRGS、HQMS和陽光醫藥等系統,實現信息互聯共享,統一病案首頁書寫規范、疾病分類編碼、手術操作編碼、醫學名詞術語,提高數據質量。積極探索評價結果在醫療服務信息公開、重點工作評價等方面的應用,促進醫院管理科學化。
17.深化血液安全管理。加強部門溝通協作,為無償獻血營造良好環境。加強醫院輸血科(血庫)管理等工作,確保臨床用血安全。
18.加強院感和醫療廢物管理。全面加強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切實加強手術室、重癥監護室、供應室、血透室、產房、新生兒病房和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醫療廢物暫存室、檢驗科、手衛生等重點科室、重點部門和重點環節管理,規范醫院垃圾分類管理。
六、加強行風建設,樹立良好行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