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低壓電工培訓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工實習;實踐教學;綜合素質;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7-0121-01

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人才的創新能力和素質至關重要,因此,注重實踐,提倡創新是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當前的主要教學目標[1]。如今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都開展了實習課程,尤其在電工實習教學方面,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提出新的創新機制,讓學生在學習培訓的過程中與社會接軌,除了學習到書本上的內容,也能以所學內容為基礎來大膽發表和實現自己新的理念[2]。

1 電工實習現狀

目前,我國高等工科院校存在缺乏實踐教學或者實踐教學薄弱等現象,因為很多教師認為理論是學生最重要的課程,分數決定一切,只把實踐作為理論課程的輔助或補充[3]。另一方面由于實習設備的不足,指導人員匱乏,也致使實踐教學條件處于尷尬的局面。還有就是理論教材與現今國情不相符,內容更新太慢,學生難以進步,實踐和理論的教學還是停留在學生無法成為主體的時期。

工科院校的學生在電工實習的理論教學中,都是為了達到教學理論目的,這就造成了學生主觀能力缺乏,能動性差,實踐實施效果不佳,獨立分析能力以及緊急情況的應對能力都非常弱,無法適應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2 強化實踐教學體系

為了與我國現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銜接,培養出更多的有人才,首先是要先針對我們院校的相關專業的具體特點,特意找來相關專業,相關技術的學家和學者進行重新編寫實習教學大綱和適用于高校使用的電工實習教材,也要根據如今新型的人才特點進行分批分類培養。重新編寫的教材出來包括了電工的所有基層知識、儀表儀器的使用、低壓高壓電器的原理、電機的拆裝和使用等基本內容知識,還更加強理論與現代工藝實踐技術的知識,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電工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工程應變能力等等為主要目的[4]。

另外就是在教學配置方面,引進最先進的設備(電工考核實訓裝置和網孔訓練板)。電工考核實訓裝置集合了多種功能于一體,有理論學習、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加強、驗證學習最終能力。網孔訓練板與實際操作非常接近,適應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后實際操作,為學生除了鞏固教學理論提綱知識外,也能與實際結合進行實操,提高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優秀的人才。

最后就是教學師資的招聘培養上,除了多引進專職的專業教師外,還要多儲備一些兼職的專業教師、實習導師。為了適應今年來我國對新型師資要求的提高,實習導師也需要積極參加培訓學習,學習更多我國新型經濟時代的專業技術和理論技術。

3 豐富與完善教學內容

在高校電工的整改實習教學過程中,大一的學生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大二開始的學生會根據專業的不一樣開始設定實習時間[5]。大二學生的基礎理論指導都是在表面的理解階段,因此必須要為其選擇一些比較簡單而且在生活生產中常用的基礎性的實習內容。照明、電機拆裝和電氣控制等三個部分中尤以電機的拆裝最為主要也是實習的重點內容。照明和電氣控制基本內容是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低壓電路的原理和安裝,能夠讓學生在實習中掌握到低壓電器的線路安裝、電度表配電電路、三相電機點長動控制電路、三相電機順序控制電路、三相電機正反轉控制電路以及三相電機反接制動等幾大基本安裝項目內容,這些低壓電器電路的實習內容囊括了家用、工業用電等基本常識和安裝技術,能夠讓學生在實習中充分掌握這些知識,學生才會在實習中不覺得枯燥無味,培養起學生對電器安裝的興趣和對這門知識的基礎理論所具有的實際意義內容的認知。

電工技術實習是一門易學難懂的課程[6]。在實習的開始階段,老師主要是以電器基礎知識等內容的講解為主,并且在講解過程中輔以實際的操作來讓學生明白電路的安裝、電器開關的種類、安裝位置和操作方式等等,只有通過講解和實際操作才能夠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照明的實習內容主要就是將低壓電路、電路板的安裝和接線等內容。在實習的開始階段,老師要根據學生們不同的動手能力,著重進行工具使用、導線和接線柱之間的連接以及線路基本的安裝技能等處進行詳細的講解。電氣控制實習在每個實習項目安裝前,都需要對電路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的講解,包括電路中的各個元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安裝方式、操作方式和安裝技巧等內容,讓學生對電路中的各個構造都非常熟悉后才能夠保證在安裝過程中可以規范的完成安裝工作,保證安裝后電路能夠合格達到試驗的標準[7]。

4 結束語

隨著學校對電工實習的重視,電工實習基地也在不斷的增多,學生的實習成績也不斷取得可喜的成績。通過實習成績也能夠證明電工實習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頭腦思路、問題分析和問題處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鍛煉,效果也非常顯著。然而在實習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明顯不足的地方,實際實習內容的創新性和重點性有所欠缺,應該相應的提高電工實習內容的技術含量,才能夠讓學生更加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情況。這樣就需要學校領導和實習基地的老師們共同努力去實現,深化電工實習的改革制定更加合理和創新的實習方案,才能夠培養出更多具有高超技術能力的電工人才。

參考文獻

[1] 瞿.電工實習教學過程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1,(6):26-28.

[2] 何慶領.高校要重視實驗教學的信息收集與利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4):91-93.

[3] 何望云,胡明星.注重實踐推進創新培養高素質人才[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7,(2):4-6.

[4] 楊躍海.探究教學在中職電工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0).

[5] 張學銘.電工教學中激發興趣及探究能力培養的探討[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范文第2篇

Abstract: Shanw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ets up "Electrician Operational Security Technique" course in 2004. 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electrician operations, they must have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safety knowledge and safety awareness. Through long-term practice teaching and groping, we have designed four teaching modules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basic theory of electrician safety technology, electric instrument use and repairing and maintaining in low electrical voltage running system. In some respects of the idea of course teaching desig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tc, we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Expecting to construct this course,we conclude and analyze our prac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more systematically and objectively.

關鍵詞: 電工作業安全技術;課程建設;工作過程

Key words: Electrician Operational Security Technique;course construction;working process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5-0236-02

0引言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于2004年開始設置《電工作業安全技術》課程。課程開設之初只是為滿足于《低壓安裝檢修電工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的考取,使學生在畢業后可做維修電工工作,增加就業機會。其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設置,其內容主要圍繞考證大綱的內容,課程考核僅限于考核標準,以考取證書為目標。近年來,通過對市場調研和往屆畢業生工作情況信息反饋,了解到電子電工類專業很有必要開設該課程。2007年后,該課程設置為本系電子電工類專業專業課程。

在多年的課程建設中,該課程形成了職業化課程特點,特別是近年來教學團隊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凸顯了該課程特色,使該課程成為我院職業化特色課程之一。作為該教學團隊的負責人,筆者現就該課程建設淺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建設的戰略意義

電工作業是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特種作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而電子電工類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多都要從事工業、企業電氣控制設備及系統安裝、設計、調試、維護及技術管理等工作。他們在從事工作過程中,需要電工作業的安全技術及實際操作能力。

“工作過程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于20世紀90年代在德國產生,它主要強調實現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融合,在專門構建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職業從業資格的傳授,以使學生有能力從容應對那些對職業、對生計以及對社會有意義的行動情境。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突破傳統的學科框架,將工作過程的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按照職業要求構建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應專業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

在《電工作業安全技術》課程過程中,我們采用了這種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教學理念,圍繞相關行業標準,緊靠工作實際,將課程內容模塊化,并針對工作過程實現具體任務化,以任務目標設計教學活動,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課程建設設計

2.1 課程建設設計理念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我系課程教學團隊與汕尾市安全技術監督局培訓中心、本地區相關行業一線工程師強強聯合組成了教學團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隊伍。在課程設計中結合用人單位需要,以行業規范、崗位需求為指導,按照實際工作過程將課程內容進行了整合,使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考證和頂崗實習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基于工作過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按照“學習、模仿、實踐、提高”的過程進行項目教學。通過案例、模擬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工業企業實際操作的實戰納入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課程教學,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低壓安裝檢修電工作業的一般操作技能,熟練運用基本電工工具、電工儀表,安裝低壓電氣線路和設備,畢業后可以“零距離”適應工作崗位要求。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于2002年組織有關單位和相關人員起草制定了《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本課程以這一大綱和考核標準為依據,結合行業規范及用人單位崗位需求,按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念,由基礎平臺的電工安全操作技術領域歸納出四個教學模塊的學習情境,以此提升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技術的操作能力。

課程設置部分由法律法規、技術理論、儀表使用、低壓運行及維護維修四大模塊組成,理論教學課程學習24學時,模擬訓練課時36學時,工業企業工廠見習、實習60學時(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活動),共計120學時。有獨立小項目和綜合大項目,緊扣《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結合《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反映出從校內仿真模擬、校內真實平臺的訓練到企業實戰的綜合實踐,培養學生掌握電工操作崗位的職業技能。如圖1所示。

四個模塊呈現出電工作業安全技術課程應有的專業內容,充分體現出了作為電工作業人員應掌握的電工安全技術。

2.2 課程建設設計思路在建設過程中,以電工安全技術技能培訓為主題,安全技術理論教學圍繞著安全技術技能的需要而展開,構建安全技術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的教學格局,把工作任務轉化為課程的學習項目,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掌握專業技能和關鍵能力。

2.2.1 教學結構“模塊化”第一模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進行實例分析,結合安全生產法、勞動法、行業規范和規程,分解成三個項目,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相關法律法規意識。

第二模塊電工安全技術理論,分解成五個項目,結合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的理論考核需要,緊密圍繞安全技術理論部分考核,讓學生認識和掌握電工安全技術的標準和要求。

第三模塊電工測量儀表使用,分解成三個項目,結合電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的實操考核需要,進行模擬測量訓練,讓學生掌握電工測量儀表的使用和維護維修的基本方法。

第四模塊低壓運行維護維修,包括了維修電工作業人員實際操作的基本技能,分解成六個項目,緊扣實操考核內容進行實戰訓練,讓學生具備電工作業人員應有的實際操作能力。

2.2.2 教學內容“行業化”課程以全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統編教材《電工作業》為主干教材,以案例分析形式增設第一模塊的“安全生產法”、“勞動法”、“電工安全技術規范”,同時將在“電工基礎”、“電氣控制技術”中與本行業和證書考核緊密相關的部分歸納成第二、三、四模塊,每個模塊分解成若干項目。安全技術理論知識緊緊圍繞安全電工實操內容,以行業規范規程要求為標準,進行教學和訓練,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取得“電工作業安裝維修工特種作業操作證”,基本達到行業標準,使學生就業以后盡快適應崗位。

2.2.3 教學考核形式――模擬和實踐相結合電工安全技術理論部分的考核,根據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的理論考核要求,按各模塊編制模擬考核題,并將歷屆考核中出現的題目融入到里面。電工安全技術實操部分的考核,根據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的實際操作考核要求,按第三、第四模塊的各個項目設計工作任務,制作出多個實操模板,讓學生按工作任務在實操模板進行模擬訓練,達到一定程度時,進行實際電路的安裝、工具儀表選擇、實際測量等。

3課程建設實施要點

3.1 教學團隊組成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往往根據自身的認知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勢必會造成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產生偏差。而以工作工程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以職業能力為主線組織課堂內容,培養學生在負責的工作過程中領悟學習理知識,并作出技術判定采取相應技術性的、技術創新的綜合職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能力為基礎,以過程為核心,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中心。該課程的教學團隊在教師的選用上,采取專業教師和企業工程師相結合的方式。安全技術理論和部分模擬訓練內容選用了具有本行業資質和本行業培訓教師資格證書的本校教師擔任,而實際操作及工業企業實戰訓練則聘請具有本行業資質和在本行業中有實際工作經歷的工業企業工程師擔任。這樣強強聯手的師資隊伍發揮出特有力量,學校專業教師對所培訓的學生及模擬訓練設備很了解,發揮出教師的本能的力量,同時由工業企業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工程師,以師傅帶徒弟的身份彌補了教師缺乏實際作業經驗的不足,也使我系教師獲取了大量實戰經驗,使理論更加緊密的圍繞提高安全技術技能的需要而展開教學活動。

3.2 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課程實施的載體是項目。因此項目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還運用講授、模擬訓練、分組實戰、一對一實戰演練、標準化實操考核訓練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方面廣泛使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提供往屆實操考核錄像、安全事故影視等。通過這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可以很好地實現校內模擬訓練。更重要的是實訓基地中的訓練,由工程師將學生帶到工業企業,通過實際操作訓練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將學習過程與工作融為一體,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3.3 訓練基地建設課程的實施需要設備和場所的支撐。校內實訓基地以電工實驗室為平臺,制作出與實操考核相關的各種類型實操模擬板和考核板。在聘請的工業企業工程師指導下、進行工業企業相一致的低壓配電箱安裝、照明電路安裝、移動式電動工具使用、交流電機的運行,并深入到實際工業企業見習、參觀及實際操作。

4《電工作業安全技術》課程建設成效

經過多年的課程建設改革與實踐,《電工作業安全技術》已經成為汕尾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化特色課程。2006年,我系專業教師應汕尾市安全技術監督局培訓中心的聘請,參與全市各企事業單位的維修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書考核培訓教學,并于同年參加廣東省主辦的全國《電工作業安全技術》教師資格培訓班學習。2009年教學團隊開發設計了十塊電工安全技術實操考核板,包括房間照明電路安裝板、帶漏電保護白熾燈照明電路安裝板、帶漏電保護單相電度表日光燈電路安裝板、三相四線制電度表照明電路安裝板、三相四線制互感式照明電路安裝板、接觸器連鎖正反轉控制電路安裝板、串聯電阻降壓啟動控制線路安裝板、二極管降壓啟動控制電路安裝板、時間繼電器自動控制Y-Δ降壓電路安裝板、自動循環控制電路安裝,這些板不但在我校學生參考考核培訓中使用,也供汕尾市安監局培訓中心考核使用。2009年,教學團隊與汕尾市安全生產宣教培訓中心合作編寫了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輔導資料《電工作業》,由筆者主編。自課程建設改革以來,我系學生維修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書考核率逐年提高,2008屆畢業生證書考核通過率92.2%;2009屆畢業生證書考核通過率96.7%;2010屆畢業生證書考核通過率97.0%。

參考文獻:

[1]趙曉雨,劉朝祿,劉燦國.任務引領型課程的建設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9,(12):12-13.

[2]謝華燕.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電子專業課程設計[J].發展,2008(12):138.

[3]《全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統編教材》委員會.電工作業[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4]付家才.電氣控制實驗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范文第3篇

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技能與能力培養體系

(一)課內實驗課內實驗按照“由簡單到綜合、由學習到創新”的思路,設置了由操作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等“四個層次”組成的實驗教學體系。操作性實驗,重點針對電工電子技能方面的工程訓練,使學生掌握元器件的辨識、使用,儀器儀表的操作,基本電工電子電路的安裝、調試和測試方法等。驗證性實驗,重點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想模型與實際物體相結合等問題。通過實驗比較深入的理解基礎理論,掌握科學實驗的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實驗技能以及在實踐中運用、推廣和提高知識的能力。設計性實驗,主要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目標,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儀器設備,組裝實驗系統以及調試、測試、分析和總結等能力。綜合性實驗,以自由組合形成選題小組,通過自選或自定設計題目等方式,使學生能夠較系統地掌握從選題、方案論證、電路設計、電路實現、裝配調試,直到最后的文檔整理和總結報告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二)集中技能培訓集中技能培訓是針對具體問題,學生通過器件選擇、產品制作、安裝調試等訓練,熟悉電工、電子產品的制造工藝以及器件和電路的安裝、測試和調試方法。在內容選擇上,與現代電工電子技術實際應用并將國家職業技能考核標準融入教學內容中;在訓練方法上,讓學生身臨實踐現場“真刀真槍”地訓練。(三)創新實踐活動創新實踐活動安排在課外進行,針對各專業常見的實際問題以及電子設計競賽、電工數學建模競賽和電工技能鑒定等活動,開展綜合訓練、創新設計或自主實驗,對學生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能力進行再提高。同時,結合各專業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設備的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實踐。在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時候,根據現場電工電子技術應用的實際,給學生布置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實習內容,學生在專業實習的同時,得到電工電子技能與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查閱文獻、咨詢等多種渠道開展自學活動,構建各自獨到的見解。組織討論。教師在課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在討論中,教師要注重啟發引導,并根據實際情況設疑、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主動思考,踴躍發言。對于錯誤的、模糊的觀點,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效果評價。評價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之間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同學評價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共同進步;通過教師的評價,指出存在的問題,并為學生布置課后思考題,進一步實現知識的升華。PBL教學法的靈活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電工電子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和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整合和交流表達、團隊合作等實際工作能力。集中實踐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電工工藝實習和電子工藝實習等集中實踐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1.電工工藝實習首先進行電工安全知識、電工工具使用、電工儀器儀表的選擇與使用、導線的連接與絕緣的恢復、室內線路的敷設與安裝、動力線路的敷設與安裝、電纜接頭的制作和常用低壓電器的選擇與安裝等基本技能與能力訓練,然后,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典型機床動力配電盤或電氣控制柜為載體,將相關教學模塊、訓練項目與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通過電工產品的安裝、調試以及技術文件的編寫,掌握電工產品的生產工藝與調試、測試方法。2.電子工藝實習首先進行示波器、萬用表、信號發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穩壓電源等常用電子儀器的操作方法以及電子器件辨識與檢測、電路板制作與焊接技術等基本技能與能力訓練,然后,以方波發生器、電壓報警器和SMT技術的FM收音機為載體,將教學模塊、訓練項目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通過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和測試以及技術文件編寫等訓練,掌握電子產品整機裝配與調試工藝流程以及整機裝配與調試的項目和方法。

作者:張運波 鄭文 姜志宏 單位:長春工程學院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維修電工;課證融合;高職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66

現在我國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普遍推行“雙證”制――畢業證和職業技能證,如電焊工、礦井維修電工、維修電工、汽車維修工等,考證技能培訓已成為高職高專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像我們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維修電工人才,主要來源于我院――寧夏工業職業學院這個高職院校的培養和輸送。我們的畢業生如果沒有雙證,集團公司用人單位就不會和學院簽訂勞動合同。這關系到學生學習三年能否解決工作的重要問題,因此,在職業院校實踐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對維修電工考證進行實訓指導,提升維修電工操作技能,使絕大多數學員順利考取職業技能證解決就業問題,便成為了從事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機構值得探究的問題。本人從2005年起一直負責組織或指導高職高專學員的技能考證培訓工作,時間長達10年之久,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也有很多教訓。這里以我院現行中級維修電工實訓教學為依托,提出一些見解,以便和同行分享經驗,共同提高培訓質量。

1實訓條件的建設和師資隊伍的建設

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電氣類及相近專業學生考證需求越來越大,要滿足維修電工考證的需求,提升培訓質量,組建和開發維修電工專業實訓室顯得十分重要。近幾年來學院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建成國內領先的實訓基地――機電設備實訓車間和綜采綜掘實訓車間,其中機電設備實訓車間至少有40個工位的電工實訓和電子實訓,同時兩個實訓車間完全模擬煤礦企業實際生產現場,可滿足全體學生實習實訓;而機電專業也有三個維修電工實訓室、電工電子基本功實訓室、兩個PLC實訓室,完全能滿足電工考證培訓的教學需要。

高職實訓指導教師是具有特殊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復合型專門人才,要求具備較深的理論功底與過硬的實際操作本領。為了提升實訓指導教師實踐水平,我院積極創造各種學習平臺和考證平臺。第一,學院派出年輕教師以及骨干教師到天津職業院校、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參觀考察,與相關專業教師交流、研討,從中汲取了寶貴的籌建經驗;第二,鼓勵實訓指導教師參加各個等級、各種資格證書的考試,如維修電工、考評員、高級考評員等;通過學習和各種資格的考證和交流,實訓指導教師整體水平得到提高,為指導學生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整合維修電工考證相關理論和實踐內容。根據我國職業技能鑒定維修電工考證大綱,我們對每個知識點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一,全系范圍內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走訪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各礦,摸清設備使用行情;第二,通過兩個院級科研項目的開發,完善了維修電工考證實訓大綱、理論指導書、維修電工考證理論題庫等相關內容;第三,以自編教材為主。結合本校的現有設備開發的維修電工中級實訓指導書,既結合現場應用的實際,又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第四,通過維修電工考證培訓,綜合10年來的考試內容,歸納歷屆考試題庫,最終確定了維修電工中級實踐教學的三個模塊:電子線路模塊、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模塊(包括機床控制)、PLC實訓模塊,相應組建三個實訓室。

其中,電子線路模塊有THYP型電工電子實訓臺32臺,約100個工位,設備包含有電烙鐵、斜口鉗、尖嘴鉗、鑷子及電子元器件等50套,以及萬用表、信號發生器、示波器等電子儀器。可以進行元器件的識別及檢測、焊接工藝及操作技能;元器件焊腳的處理方法和在電路板上的安裝焊接方法,安裝調試直流穩壓電源、兩級共射放大器及安裝調試晶閘管調壓電路、安裝調試閃光電路、安裝調試晶體管延時電路等。

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模塊(包括機床控制):配置接線板200套及配套元器件三項電動機、配線板、組合開關、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時間繼電器、整流二極管、控制變壓器、熔斷器及熔芯配套、熔斷器及熔芯配套、三聯按鈕、接線端子排、電工通用工具、萬用表、兆歐表、鉗形電流表等。可以進行具有過載保護的單向起動控制電路、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按鈕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接觸器按鈕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三條皮帶順序起動控制線路、星三角帶能耗制動降壓起動控制線路、雙速電動機自動變速起動控制線路、單臂電橋測變壓器電阻等項實訓。進行針對以上電路的電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種低壓電器的結構、電氣控制線路安裝接線工藝、工作原理分析。進行T68型鏜床、X62萬能銑床等10種機床控制電路不工作故障診斷與排除、根據故障現象正確找出故障范圍、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驟、正確排除故障點,調試運轉正常。

PLC實訓模塊,有西門子S7-200實訓臺20臺,約60工位,可以進行交流電動機的星角啟動控制、接觸器按鈕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三條皮帶順序起動控制線路、星三角帶能耗制動降壓起動控制線路、雙速電動機自動變速起動控制線路、運料小車往返控制、液體混合裝置控制的模擬、裝配流水線控制、水塔水位控制、液體混合裝置控制。可完成以上主電路設計、分配I/O地址、完成主電路I/O及電源接線、設計PLC控制程序、編程和調試程序。

2實踐教學的指導

以前,我校中級維修電工實訓教學完全照搬中職的教學方法,先上理論,再進行實訓。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理論與實踐脫節,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和機械式的實踐操作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是與其他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容易引起學生反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造成了重復教學和資源浪費。三是急功近利,為考證而培訓,一味追求維修電工考證的通過率。

為了從“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中走出來,改革實踐教學方法,模塊化中級維修電工項目驅動式實訓教學從2008 年開始在我院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考證培訓工作中推行。對于一些第五學期的專業課,像電力拖動、工廠供電在列人才培養方案時就把實訓考證內容結合進去,同時把歷屆已考過的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的維修電工中級理論試卷整理出來,學生人手一份,提前去熟悉掌握,彌補了考證輔導時間的不足。強化實訓教學方法上,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煉訓練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培養學生良好操作習慣四種方法把專業知識滲透到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對提高實訓課技能訓練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在技能訓練中,必須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技能訓練場地設備多、器件多、易損壞、易出安全事故,針對這些情況,指導教師必須讓每名學生明確安全的重要性,對出現違反操作規程的情況要嚴肅批評。同時進行學生組織:三個模塊同時進行實訓,在進行實訓時,分成三個大組,每組設小組長1名,負責實訓工具器材收發及組內協調。每項進行完畢,輪換進行下一項,每個學員輔導3~4周(不包括周六、日)。

這樣,既保證實訓場內設備的正常使用,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操作作風,為其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在各項技能訓練中,必須教育學生遵守安全文明生產的有關規定,如勞動保護用品穿戴整齊、電工工具攜帶齊全、遵守操作規程、尊重考評員;講文明禮貌、考試結束要清理現場、遵守考場紀律,不能出現重大事故,安全文明生產貫穿于整個技能訓練的全過程。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職業資格取證作為課程進入專業課程體系和維修電工教學計劃中,實現“課證互融、技證合一”。同時建立與崗位或專業核心能力相關的專業技術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認證服務的課程,體現專業技能與證書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實踐場所的5S管理

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及管理機制諸多因素的影響,多數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益低下,存在安全隱患、衛生問題突出、儀器設備重復購置等現象。鑒于這種現象,可以在實訓場所試行“5S”現場管理。它是現代企業管理模式,5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又被稱為“五常法則”或“五常法”。通過整理實訓環境、文檔資料,整頓儀器,清掃實訓場所和實訓設備,清潔學習環境,制定禮貌用語和維修電工著裝規范來提高職業素養。這樣既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又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實訓室整體管理水平。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培訓的三個實訓室一般只有一位專職教師去管理,實現“5S”現場管理人手是不夠的,這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每個實訓室的指導教師要抓住這個組的組長,由他組織安排整理、清掃、清潔工作,教師最后檢查合格后才能把人放走。特別是像今年夏天,我院同時進行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培訓的有兩個機電班,一個電氣自動化班約130人,如果管理不好,就不能保證下階段實訓任務的開展。另外,學生操作中由于不小心極易損壞器件,像交流接觸器、時間繼電器,往往一次實訓就會損壞十幾個之多。這就要求教師要勤動嘴、多提醒,反復講解正確的使用方法,同時使用的工具必須合適,這樣最大限度地減少器件的損壞。

低壓電工培訓教學范文第5篇

第三水廠現有職工共235名,其中運行人員130余名,維修人員37名,化驗人員10人,后勤人員18名,技術人員及生產管理人員40名。運行人員、維修人員及化驗人員直接參與生產,接觸和操作各類生產設備設施,需要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及各項規章制度。在廠級及上級單位的歷次檢查考核中,也發現該部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許多應知應會的內容沒有掌握,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此三類人員中,近幾年新入廠的職工較多,需要進行職業素養及職業技能的培訓,而老職工雖然經驗豐富,基礎扎實,但對近年新引進的設備及工藝不熟悉,也需要一個學習和掌握的過程,另外,隨著本集團各項工作的提高,對職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術人員、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管理人員各崗位一般只有1~2人,且專業內容相差較大,另外該部分人員都是從近年引進的高學歷畢業生或資深工人中選拔而來,其技能已達到相當水平,自學能力較強,所以廠級培訓不對其特意安排,其進修與提高由上級公司統一安排,并鼓勵其參加相應的社會培訓以取得更高等級的職稱和專業技能資格。目前后勤人員主要由生產崗位轉崗而來的人員組成,人數較少,且其從事的工作較為簡單,沒有技能方面的考核,所以其也不作為廠級培訓的重點對象,其培訓工作根據需要由班組自行進行。基于以上現狀,第三水廠培訓對象以運行人員、維修人員及化驗人員為主,新職工培訓為重點對象,老職工參加部分相關培訓。

二、培訓內容的確定

水廠運行維護工作中會涉及大量設備、工藝及基礎管理的工作。其中很大部分運行崗位需要高壓電工或低壓電工的資質,比如說電站值班工要求有高壓電工資質并要求有入網證,而加藥間、凈水車間值班員也要求有低壓電工的資質。在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歷次電氣設備操作檢查和考核中,第三水廠運行工人尤其是新職工暴漏出了許多問題,比如沒有很好掌握電氣操作接復令的要求,不能正確填寫工作票和操作票等。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些是電工知識較為欠缺,有些是對規定和要求掌握不夠牢固。所以將電氣知識培訓作為三廠第一培訓重點。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生產安全都給與了極大的關注,生產安全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一票否決的工作。水廠生產維修工作的安全管理雖然已經較為成熟,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盲點和隱患,而且安全工作做的好不好,更大程度上是在于是否可以提高和保持全員安全意識,而安全培訓正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所以安全培訓也是三廠的一個培訓重點。水廠生產工藝尤其是地表水處理工藝非常復雜,水質工作涉及到一個自來水企業的生存問題,所以工藝和水質的培訓也非常重要。及時發現工藝和水質出現的問題是一線職工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責,這需要較好的知識基礎才能很好的完成。三廠原為地下水水廠,其工藝和水質方面關注的內容(水源井環境保護、硬度、硝酸鹽等問題)和地表水水廠(水源切換、有機物污染、殘余混凝劑等)的頗為不同,三廠成為雙水聯調的水廠之后,其工藝和水質的關注點需要轉變和重新認識。隨著近年的改造,三廠引進了臭氧制備系統、離心脫水系統、鼓風機、螺桿泵等許多新設備,而且許多設備都是成套引進,有些還是進口產品,許多工藝和設備都需要復雜的PLC自動控制才能完成。原三廠職工沒有接觸過此類設備,在運行、維護和維修方面,還沒有經驗總結和傳承,需要摸索和建立,其培訓工作必須重視,不然會給生產帶來很大隱患。水廠各項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其灌輸和學習也是培訓工作的一個內容。因此,第三水廠培訓內容的重點有五個方面:電氣知識、安全知識、設備知識、工藝水質知識、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內容。

三、培訓教員的構成

水廠自身沒有培訓教員的崗位設置,所以其來源通常是外聘或自培兼職教師。外聘講師教學經驗豐富,基礎知識扎實,見識廣博,可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使其學到較多的相關知識。但外聘教師講解的知識很難和員工的實際需要相契合,其教學內容一般廣譜性較大,獨有性較差,而且一般外聘教師會牽涉到較高的課時費,而水廠在員工培訓方面的預算普遍較少,不可能大規模的外聘教師,只能在有需要或有合作的情況下,組織一定的外聘培訓。第三水廠培訓教員主要采用廠內兼職教師的方式來解決。三廠原有兩名員工為集團級的兼職教師,每年都參與集團培訓中心的電氣及安全培訓講課,其教學經驗豐富,授課水平較高,在行業內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三水廠以此兩人為基礎組建本廠的兼職教師隊伍。本廠技術科大部分人員擁有大學本科教育背景或有中高級職稱,技術過硬,其也作為兼職教師的主要來源之一。本廠運行及維修人員中的技師、班長、車間主任等處于生產第一線,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過硬的技能,所以其也是兼職教師的重要來源。目前三廠共有兼職教師28名,其中有3名高級工程師,4名工程師和11名技師,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有4名,班長及職能人員6人。為提高兼職教師的水平,第三水廠積極參與集團培訓中心的教員培訓,并且組織人員對授課教師的課件進行審核、試講和改進。在試講和審核中,發現教員的課件普遍存在文字較多,重點不突出的問題,兼職教員由于上臺演講的經驗不多,也存在緊張而導致授課水平發揮受限的問題。經過指導和修正后,各教師的課件及課堂發揮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為提高兼職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第三水廠專門制定制度將技師聘任和培訓掛鉤,促使其參加培訓工作。另外,也爭取一定的資金作為講師的課時費,從經濟方面體現其工作的價值。

四、培訓場所、教材及教具的準備

第三水廠為強化培訓工作,專門將一間會議室改造成教室,配備講臺、講桌和課桌椅,可供30人同時培訓,并添置電腦、音響、投影儀、實時視頻等教學用設備。專門教室的建立不僅有利于課堂培訓的進行,而且有利于提高職工的培訓意識。水廠培訓不同于學校教學,實際操作培訓是其重點,因此,第三水廠在廠東側綠地中開辟出兩片場地,建立了兩座實操培訓基地,主要進行電器柜操作和有限空間作業操作。實操基地內配電柜采用的是三廠及其他水廠淘汰下來的舊配電柜,經過本廠電工維修后進行安裝調試,完全仿真模擬。這種基地的建立模式,既鍛煉了本廠電工,又節約了設備資金,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實際運行中,職工較少操作此類設備,很少有實習的機會,經驗積累較慢,而在實驗基地上則可以無限次操作,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能夠很快掌握操作要領。第三水廠培訓以實際操作為主,所以教具也主要由實際設備設施組成。這些設備設施大部分為第三水廠淘汰下來的設備設施(潛水泵、超濾膜組件、變壓器、鉗工臺等),維修保養后,安置在展示區或展示臺上供參觀學習,比如配水離心泵,由于其體積較大,所以將其放置在室外專門制作的平臺上,并將其上蓋打開后支撐起來,這樣學員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其內部結構,有利于學員理解和掌握離心泵的教學內容。教材方面,市面上有很多給水、機械、電氣、自控方面的書籍和教材,但不太適用于水廠實際培訓,其內容一般偏于理論,廣譜性較大,很難較理想的貼合生產實際。所以第三水廠人事部門組織三廠有關技術人員自行編寫了教材,有《第三水廠運行知識問答》、《第三水廠新職工教育培訓手冊》、《第三水廠工藝管理細則》等。

五、培訓組織結構及培訓形式

第三水廠培訓工作起始階段,工作量較小,開展的項目不多,其工作一般由本廠人事科勞資員組織進行。但隨著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培訓工作越來越正規,工作量不斷增大,兼職管理培訓工作已經不合時宜。在取得上級部門批示后,第三水廠成立了培訓部,安排兩人專職負責培訓工作。專職人員的配備極大的促進了三廠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安排都較好的得到組織和完善。培訓部成立還有利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工作。第三水廠培訓工作的上級主管部門是集團人力資源部和培訓中心,這兩個部門對包括三廠在內的下屬單位的員工培訓工作有領導和指導責任,以往主要是人力資源部和培訓中心給下屬單位下達集團組織的培訓工作任務,下屬單位安排相關人員參加其組織的相關培訓,下屬單位每年也會自行安排一定量的培訓,但不系統不規范。三廠成立培訓部以后,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自行組織培訓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且培訓部通過和上級主管部門有效的協調溝通,也能解決一部分教學資金和兼職教師進修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第三水廠培訓形式有:課堂講授、現場倒閘操作演練,新職工半脫產培訓班、培訓成果演示、小組討論、崗位一對一輔導和師傅帶徒弟的形式。課堂講授一般適用于學員眾多,內容豐富,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而現場倒閘操作演練則側重于實操性教學課程,小組討論則是對生產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總結和探討,較適用于班組等小范圍的內容,新職工半脫產培訓及成果演示會,則是為新職工系統的學習理論知識提供了展示平臺。另外,為增強培訓效果,不耽誤職工的時間,培訓部還安排兼職教師、班組長到職工崗位上就實際操作、報表填寫等給與職工一對一的培訓。實踐證明,師傅帶徒弟的培訓方式在工廠中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提高職工技能和歸屬感的方式,師傅手把手傳授徒弟技術,根據其特點及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門的差異性教導,通過這種體驗型的教學方式,徒弟的水平一般會提高很快。另外師徒形式不僅能夠傳授徒弟專業技能,還可以使職業素養得到傳承,師徒間的情感因素還可以增強徒弟的歸屬感。所以,近幾年我們也大力提倡這一方式,鼓勵科室班組組織新職工拜師學藝。

六、總結及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乌什县| 乐都县| 揭阳市| 永平县| 禹城市| 中牟县| 清流县| 封开县| 迁西县| 中江县| 浦城县| 高清| 疏勒县| 建始县| 九寨沟县| 德昌县| 汝阳县| 伊金霍洛旗| 永济市| 南召县| 永泰县| 江都市| 防城港市| 雅江县| 贺州市| 湾仔区| 高安市| 陈巴尔虎旗| 民县| 棋牌| 温宿县| 金溪县| 南皮县| 金塔县| 肇州县| 克拉玛依市| 浪卡子县| 宜君县| 定日县|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