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母嬰同室;新生兒安全問題;護理對策

1母嬰同室常見的新生兒安全問題

1.1嗆奶窒息:嗆奶是新生兒喂養時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最主要的不安全問題。為此應特別囑咐產婦根據需要及時給新生兒喂奶,不可定時定量,避免新生兒由于過度饑餓吸吮過急而發生嗆奶窒息。

1.2中暑:我們地區氣溫較高,一般夏季均于35℃左右,多數病人家屬受舊觀念的影響,認為新生兒怕冷、怕風,常給新生兒鋪蓋過厚、過嚴。致其中暑或全省出現皮疹。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在外界氣溫高,身體散熱不好的情況下極易引起高燒顏面潮紅,多汗,若不及時糾正,易導致嬰兒嗜睡,脫水,黃疸等。

1.3臍部滲血:新生兒24小時內,一般不需保暖,特別是低體重兒。因包布過多、過嚴,臍部滲血不易發現。嚴重者導致新生兒貧血或失血性休克。

1.4燙傷:氣溫轉低時,家屬設用暖水袋或瓶子給新生兒保暖,因為嬰兒皮膚較嫩,而且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易導致燙傷。

1.5新生兒被盜:產婦與家屬因勞累過度,而呼呼大睡。部分護士思想麻痹,認為有父母照看而忽略新生兒的安全。

1.6低血糖:因產婦與家屬對母乳喂養特別缺乏,而且受舊觀念影響,認為嬰兒出生24小時后方能進食,導致新生兒面部發紺,手足發抖,大小便次數減少。

2保障母嬰同室中新生兒安全的措施

2.1加強規章制度教育,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護理安全的保證,科內重視安全教育,使醫護人員能夠認識到母嬰同室中新生兒的監護不僅是家屬的任務,護理人員亦有責任與義務。牢記安全隱患,對潛在隱患進行妥善處理

2.2提高家屬護理水平:產婦與家屬普遍缺乏衛生保健與科學育兒知識,加上陳舊觀念影響,不免出現一些新生兒安全隱患,為此醫護人員應不定時給產婦與家屬詳細講解并示范如何護理新生兒,強調注意事項,教會產婦如何正確哺乳及出現緊急情況時如何處理

2.3在病房與走道處張貼宣傳畫,擺放科普讀物,以書面形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于注意事項,并將告知書隨病歷歸檔。告知新生兒監護人午間與晚間睡眠時必須關好門窗。嬰兒離開母親時必有家屬跟隨,定時探視,對陌生人要加以警惕,加強巡視病房。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范文第2篇

自創建愛嬰醫院、實行母嬰同室以來,其優點及好處得到了世界各國的一致的肯定,對母嬰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母嬰同室的新生兒的護理安全方面又出現了新的隱患及問題,因此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新的標準及要求,近年來我們針對出現的隱患及問題,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隱患及問題

1.1護士的服務意識淡漠:實行母嬰同室以后,新生兒除治療及常規護理(每天不超過1小時)外,其余時間均交由母親及家人照顧,從而使護士忽視了對新生兒的觀察及護理。

1.2產婦及家人對嬰兒的護理知識欠缺:由于大多數產婦初為人母,即使是二胎產婦也由于生育時間間隔較長,對照顧新出生的新生兒,產婦及家人均顯得束手無策,出現問題更不知如何處理,若護士觀察處理不及時將直接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安全。

1.3護士的業務水平低,??浦R缺乏:年輕護士專科知識及業務水平低,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如嗆奶、發熱、體溫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處理,從而延誤治療時機。

1.4新生兒院內感染

1.4.1新生兒臍炎:臍部護理不當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處理臍部、使用不潔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濕后未及時擦干消毒、斷臍時處理不當等。

1.4.2新生兒膿皰疹:表現為出生后2-3d,全身出現散在或片狀小米粒大小的膿皰,以頸部及腹股溝等皺褶處多見,多由于新生兒包裹太厚、皮膚皺褶處出汗、潮濕不透氣或衣物不潔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擴張導致毛囊感染出現膿瘡。

1.4.3新生兒發熱:母嬰同室的新生兒其家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總害怕其受涼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護探視人員較多,又不開窗通風造成空氣不流通,導致新生兒體溫升高,甚至發生呼吸系統感染。

1.5新生兒喂養困難:剛出生的嬰兒其家人由于喂養知識的缺乏;產婦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當;剖宮產及正常分娩產婦產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嬰兒大部分時間又處于睡眠狀態等,造成喂養困難,導致新生兒由于喂養不足引起低血糖,嚴重者發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別是巨大兒表現尤為明顯。

1.6新生兒窒息:常見于新生兒溢奶、嘔吐所致,如家屬育兒安全知識的缺乏,哺喂后未及時拍背并側臥致平臥嘔吐時致窒息;另外還多見于剖宮產兒,表現為未開奶前就有嘔吐,多為粘液,開奶后嘔吐加劇,無覓食要求,多由于剖宮產兒未經過產道分娩,胃內及肺內的羊水殘留較多,刺激胃粘膜引起嘔吐;其次嬰兒與大人同床熟睡時被大人的身體壓迫或被衣被堵塞呼吸道,致新生兒窒息等。

1.7新生兒被盜:當今社會各類流動人口較多,拐賣兒童事件屢見不鮮,因此病區母嬰同室病房管理面臨新的問題,家屬若對病區人員及環境不了解,極易讓犯罪分子鉆空子,冒充醫務工作者盜走新生兒,引發新的醫療糾紛。

2 防范措施

2.1加強護士的法律法規的學習,改變服務理念、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護理安全的保證,應重視安全教育,并注重落實,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的有序實施。認真執行等級護理巡視制度,特別是對新生兒的巡視護理。醫務人員要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范及消毒隔離制度、查對制度,另外要使護理人員認識到母嬰同室新生兒的護理不僅是家屬的義務與責任,同樣也是護理人員責任及義務。

2.2加強健康教育:針對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知識的宣教,由于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護理知識的缺乏,并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新生兒的照顧缺乏科學的方法,從而導致一些不安全隱患的發生。因此,醫護人員要隨時指導產婦及家屬如何哺喂新生兒、臍部及皮膚護理方法,并親自給產婦及家屬示范如何為嬰兒換尿布、衣服、沐浴撫觸等方法,在科室走廊、嬰兒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張貼宣傳畫,同時通過醫護人員講解一些安全護理常識,如溢奶、嘔吐、嗆咳時如何處理,以及新生兒的一些生理現象,從而增強家屬及產婦的育嬰知識,避免因知識的欠缺造成對嬰兒的傷害。

2.3加強??评碚撝R的學習,不斷提高業務知識水平。對年輕護士要加強基礎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術的培訓,老護士要改變傳統經驗式的護理模式,學習新的護理方法與理念,同時還應重視對年輕護士??浦R的培訓,通過護理查房、問題分析、專科知識講座等形式,不斷提高業務知識水平。

2.4建立科室質控小組,每月定期對科室護理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進行分析,同時制定出改進措施,且要跟蹤檢查落實改進情況,另外隨時征求家屬及產婦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護理措施,對潛在隱患及時進行處理,確保護理安全。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范文第3篇

【關鍵詞】母嬰同室;新生兒安全問題;護理對策;護理宣教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339-02

母嬰同室作為一種新的醫院管理制度已在我國廣泛開展,因其可明顯增進母子感情,為以后的持續母乳喂養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但亦有一定的缺陷,由于新生兒神經調節中樞及各器官臟器功能不完善、生活能力較差、機體抵抗力低下等諸多因素,導致母嬰同室時新生兒意外傷害事件時有發生。有調查顯示:對產婦就20個新生兒安全護理知識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普遍缺乏安全護理知識,具大專及以上學歷者答案準確率為61.3%,中?;蚋咧袨?9.41%,初中及以下為43.5%;而產婦最喜歡接受知識的方式是專業人員進行講解和示范[1]。因此,對產婦進行新生兒安全知識的宣教,提高產婦對新生兒安全知識的知曉率是降低母嬰同室時新生兒意外傷害事件發生的有效措施;而由于產婦分娩后體力消耗、進食減少、身體內環境急劇變化等綜合原因,需改變以往宣教方式,采取個性化、人性化、具體化的健康教育路徑,提高認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1 母嬰同室常見的新生兒安全問題及相對應的護理措施:

1.1 嗆奶窒息:嗆奶是新生兒喂養時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最主要的不安全問題。護理措施:應特別囑咐產婦根據需要及時給新生兒喂奶,不可定時定量,避免新生兒由于過度饑餓吸吮過急而發生嗆奶窒息。寶寶側臥休息,防止吐奶或嘔吐后誤吸、窒息。喂奶后,可抱寶寶伏在肩上,輕輕拍背,促其呃氣,可避免溢奶。如寶寶發生嗆奶或嘔吐,立即告知醫護人員,以保證寶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不得在寶寶頭面部上方用衣物遮擋。

1.2 中暑:我地區一般夏季溫度均于30℃以上,多數病人家屬受舊觀念的影響,認為新生兒怕冷、怕風,常給新生兒鋪蓋過厚、過嚴,致其中暑或全身出現皮疹。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在外界氣溫高,身體散熱不好的情況下極易引起高燒,顏面潮紅,多汗,若不及時糾正,易導致嬰兒嗜睡,脫水,黃疸等。護理措施:根據室溫及新生兒體溫及時增減新生兒衣服被蓋,注意房間通風散熱,氣溫過高可開空調調節室溫。

1.3 臍部感染:新生兒臍部是一個開放的門戶,很容易受細菌感染,感染嚴重時可導致敗血癥的發生。護理措施:不要讓尿布上的大小便污染臍部,洗澡后用安爾碘清潔臍部。包尿布時,不要將尿布包蓋臍部,以防尿布摩擦和污染臍部,凡接觸臍部的一切物品要清潔、干燥。

1.4 燙傷:氣溫轉低時,家屬用暖水袋或瓶子給新生兒保暖,因為嬰兒皮膚較嫩,而且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易導致燙傷。護理措施:應用保暖措施應盡量以調節室溫為主,并適當增加衣服和被蓋,避免應用暖水袋或瓶子。

1.5 新生兒被盜:產婦與家屬因勞累過度,而呼呼大睡.部分護士思想麻痹,認為有父母照看而忽略新生兒的安全。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病房。每日母嬰分離不超過1h。寶寶一般不離開病區,遇有特殊情況,外出時均需有家屬陪同。寶寶沐浴時,請家屬陪同至沐浴室外等候,不要讓陌生人抱寶寶。

1.6 低血糖:因產婦與家屬對母乳喂養知識特別缺乏,而且受舊觀念影響,認為嬰兒出生24小時后方能進食,導致新生兒面部發紺,手足發抖,大小便次數減少。護理措施:宣教盡早進行新生兒喂養的好處。指導產婦產后半小時內給嬰兒喂奶,一定要按需哺乳,因產后最初幾天乳汁分泌不多,每天喂奶次數不少于12次,尿布24小時濕6次以上。

1.7 壓傷:產婦產后勞累過度,疲勞易睡,甚至在喂奶時入睡,而致壓傷。護理措施:寶寶不得和媽媽同睡,喂奶結束后抱回嬰兒床。

1.8 碰傷:產婦及家屬較長的指甲,寶寶床上任何有露尖的物品,因新生兒皮膚比較稚嫩,都可能導致新生兒碰傷。護理措施:防止碰傷,產婦及家屬剪短指甲,寶寶床上不放任何危險物品。

1.9感染:新生兒對細菌的防御功能差,機體抵抗力低下,接觸病菌后易發生感染。護理措施:探視人員接觸寶寶前請先洗手。喂奶前用溫水毛巾擦凈。產婦不要給其他寶寶喂奶,也不要請她人給自己的寶寶喂奶。嚴禁患傳染性疾病或病菌、病毒攜帶者探視陪護,如感冒、發熱、有感染病灶等。母嬰物品分類放置。住院期間統一使用醫院提供的抱被衣物,不要使用患者自己的衣被。每天開窗通風1~2h,保持空氣新鮮。病房配有循環風,定時消毒病房空氣,不要自行關閉。

2 護理宣教的時機與方式:

2.1加強產前教育:對產婦的健康教育僅靠住院期間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從加強產婦產前教育,制定一個完善的健康教育計劃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產婦的認知與重視程度。

2.2 住院期間宣教:孕婦入院時由責任護士在執行入院介紹時,向孕婦和主要的陪護人員詳細介紹新生兒安全告知單的具體內容,孕婦及家屬理解后,護患均簽字,一份交產婦,一份保存在病歷里。住院期間對產婦的健康宣教依從性最好,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結合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不定時給產婦及家屬詳細講解并示范如何安全護理新生兒,教會產婦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增加巡視病房的次數,反復強調注意事項,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2.3 其它宣教:可通過醫院宣傳欄,設置醒目的宣傳畫張貼,擺放科普讀物等措施,讓產婦盡可能多的掌握新生兒安全知識,提高認知。

參考文獻:

[1] 曾迎迎 張燕丹.母嬰同室產婦對新生兒安全狀況認知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第24卷第21期:2589-2590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新生兒;臍帶;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139

臍帶是連接胎兒和母體的一條管狀結構,是胎兒獲取營養物質、氧氣交換的重要通道,

其主要由兩條動脈和一條靜脈構成,在三條血管之間充滿特殊的結締組織,當新生兒出生離開母體后,該結締組織失去水分,使臍自然脫落并愈合收縮形成臍部。臍部周圍血管豐富,細菌容易滋生,如果臍部護理不恰當則容易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嚴重者可導致破傷風和敗血癥的發生。研究文獻報道,有60%的新生兒敗血癥是由于臍部感染引起,因此,臍部的護理顯得非常重要,要求我們在進行護理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護理。

1臍帶切斷時間

新生兒出生后要進行臍帶切斷,如何選擇合適的切斷時間是護理人員必須要掌握的關鍵內容。目前,存在早斷臍帶和晚斷臍帶兩種觀點。早斷臍是指新生兒出生5-10秒或者1分鐘內進行切斷并結扎;晚斷臍是指新生兒出生2分鐘后,或者等待臍帶動脈搏動停止后切斷并結扎[1]。

1.1早斷臍帶

早斷臍觀點認同者認為早斷臍對新生兒Apgar評分的提高有明顯的幫助,它能明顯減少新生兒出生后發生窒息[2]。也有文獻報道,早斷臍能明顯降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病率,使新生兒發生的黃疸程度明顯減輕,并起到預防新生兒核黃疸的作用[3]。

1.2晚斷臍帶

晚斷臍觀點認同者認為,推遲2分鐘以上切斷并結扎臍帶可以明顯降低新生兒貧血的發生率,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4]。文獻報道,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30秒后斷臍,能明顯增加新生兒血容量,與分娩的途徑無關系。正常足月新生兒采取剖宮產時延遲1分鐘后斷臍可明顯增加胎盤血液灌輸,根據胎盤殘余血量估算灌輸血量可達23ml/Kg[5]。晚斷臍可明顯提高新生兒血紅蛋白水平,改善嬰兒的鐵營養狀況,減少新生兒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6]。因此,晚斷臍尤其對低出生體重的新生兒意義更加重要。研究也表明,靠近胎盤端切斷臍帶并將臍帶內的血液回輸到新生兒體內,也能顯著增加新生兒的血紅蛋白含量,增加鐵的存儲,預防新生兒缺鐵性貧血的發生[7]。然而晚斷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可能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和紅細胞增多癥和血液粘度增高。

2切斷臍帶的常見方法

新生兒斷臍并結扎的方法種類比較多,目前比較常用的有棉線結扎臍帶法、氣門芯結扎法和臍帶夾結扎法等,每種結扎法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根據新生兒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不論選擇哪種方法,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在進行切斷結扎前對臍根部周圍進行嚴格消毒。與傳統棉線結扎法相比,氣門芯結扎法顯得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性高,斷臍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8]。臍帶架主要優點有在使用過程中力量分配均勻,能有效阻斷臍血流滲出。該方法特別適用于臍帶較粗或者膠質臍帶,對水腫粗大臍帶的斷臍效果更明顯優于氣芯套扎法。目前市場還出現了一次性臍帶夾緊切斷器,它集合了夾、緊、切為一體,能明顯縮短操作時間[9]。由于臍帶夾和一次性臍帶夾緊切斷器價格比較貴,增加了產婦的經濟負擔,另外也存在臍帶脫落時間過長,臍帶夾墜壓新生兒臍周皮膚引起破損等問題[9]。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兩種斷臍方法結合進行,起到互補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單一方法存在的不足。不論采取哪種斷臍方法,都要做好臍部的護理工作,防止發生感染。

3斷臍后的護理

3.1斷臍消毒方法

斷臍消毒方法比較多,常見的消毒劑有2.5%碘酊、20%高錳酸鉀溶液、75%酒精等。碘酊是一種高效的消毒劑,常用于臍帶斷短的消毒,20秒后使用75%酒精進行脫碘。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在進行消毒的同時能起到干燥收斂的作用,消毒效果明顯優于碘酊。研究報道[10],在進行臍部消毒時候可聯合使用3%的雙氧水對臍部進行清洗,再使用消毒劑,這樣有利于新生兒臍帶干燥、減少滲血液,能預防新生兒肺部感染或者降低臍炎的發生率。

3.2臍帶殘端的護理

臍帶切斷后必須對殘斷進行消毒護理,在斷臍后至臍帶自動脫落的這段期間容易發生殘端感染,因此,必須加強臍帶殘端護理。目前比較常見的臍帶殘端護理方法主要有消毒后殘端的暴露和包扎兩種,包扎方法主要操作方法:對臍帶殘端進行徹底消毒后,使用醫用無菌紗布對臍帶殘端進行覆蓋,最后使用消毒過的繃帶進行包扎,也可以使用防水敷貼進行固定包扎,或者使用護臍貼進行覆蓋。使用包扎方法對殘端進行護理,要注意保護臍帶殘端消毒后保持臍部干燥,一般可以使用95%酒精或者1%龍膽紫溶液進行脫水處理,主要目的是防止包扎臍帶后臍部潮濕不透氣容易產生新生兒臍炎[11]。近年來,WHO提出對臍帶殘端護理可以不用包扎方法處理,只要保證臍帶及臍部周圍皮膚清潔干燥直到臍帶殘端自然脫落即可。新生兒臍帶切斷后進行暴露,能夠促進臍帶斷裂處充分與空氣接觸,擴大蒸發面積,加快臍帶組織水分蒸發,保證充分的干燥,促進切口快速結痂,同時提高結痂的硬化速度,減少醫療資源和治療費用,減輕產婦的經濟負擔。近年來,文獻報道[12-15],新生兒切斷臍帶后殘端直接暴露于空氣中的處理方法未能增加臍帶干燥的速度和脫落時間,也未增加感染的風險,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3.3二次剪臍

二次剪臍是指對臍帶殘端進行再次修整,主要操作方法:使用消毒后的手術外科剪刀尖部從不同的方向沿著臍帶根部進行剪切,在剪切過程中注意避免傷及臍部周圍皮膚,將臍帶殘留的組織完全剪掉,避免殘留物質發生變質,局部滲出潮濕而導致細菌大量繁殖而感染[16]。 二次剪臍時應嚴格按規范小心操作,切勿一刀平剪,結扎下方有血腫時應連同血腫剪掉并將血塊清除干凈。二次剪臍的時間應根據臍帶的粗細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時間,剪切臍帶時臍帶切勿過干、過濕。日前,學者對是否應行二次剪臍尚存在爭議。支持者的主要觀點是二次剪臍能夠較充分的去除臍部血液殘留,將臍基底部更好地暴露在空氣中,利于臍帶干燥,從而加速臍帶脫落,預防感染[17]。同時,二次剪臍是對首次處理的一種補救措施,可以彌補臍部首次結扎位置過高等問題。不支持者認為二次剪臍與所提倡的“保持臍帶及其周圍清潔干燥直到脫落”原則相違背,二次剪臍增加了護理成本時間選擇和技巧不易掌握,剪臍時可能造成新生兒臍部損傷,甚至傷及腸道和腹腔臟器[18]。

4加強宣教

大多數產婦出院時新生兒臍帶尚未脫落,而出院后護理不當是導致新生兒臍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對產婦及家屬的宣教,糾正其不當的臍部護理方法很有必要。新生兒出生之后,護理人員應積極指導產婦及其家屬如何保持新生兒臍部的干燥與清潔,鼓勵其積極參與新生兒臍部護理過程[19]。護理人員應重點宣教臍部護理的關鍵點,提醒產婦及其家屬注意保持新生兒臍部清潔干燥,避免使用臍帶圈包扎,避免被紙尿褲遮蓋,避免大小便污染臍部。指導產婦及家屬采用正確的臍部消毒方法,囑其消毒時切忌將污染的棉簽再用到創而處,教會產婦及家屬判斷臍部異常,每次消毒前先暴露臍部創而,評估創而有無紅腫、滲出物、異味,發生異常時應即刻就醫[20]。

5小結

隨著醫療衛生技術的不斷進步,護理經驗的積累與交流逐步增加,新生兒臍部護理新理論不斷發展,并用于實踐當中,新生兒臍部的護理將有更大的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于臍部護理,這將為降低新生兒臍部感染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春利,賀艷麗,楊榮.自制臍帶帽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29):3523-3525.

[2]艾暖蛟.新生兒臍部護理的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1146-1148.

[3]陳濤,張麗珊,金星明,等.小同延遲斷臍時間與預防足月兒貧血效果系統評價[J].中國兒貴保健雜志,2009, 17(4):404-407.

[4]史曉梁,陳雅飛,凌勇,等.剖宮產延遲斷臍新生兒獲得胎盤血液灌輸的相關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 2006,15(9):699-700.

[5]Mcrccr JS, Vohr BR, McGrath MM, et a1. Dclaycd cord clamping in very prctcrm infant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vcntricular hcmor-rhagc and late onset sepsis:a randomized, c;ontrollcd trial [J].Pedi-atrics,2006, 117(4):1235-1242.

[6]Andcrsson,Hcllstrom-Wcstas L, Andcrsson D, et a1.Effcct of delayed versus early umbilical cord clamping on neonatal outcomes and iron status at 4 months:a randomised c;mrtrollcd trial [J]. BMJ, 2011, 343:7157.

[7]任成娥.坐式分娩法斷臍時機與新生兒獲得性胎盤與新生兒液灌輸的相關性究[J].中國保健營養(下句刊),2012, 22(10):3692.

[8]趙香枝,尹保民,鄒俊婷.斷臍時間與新生兒出生Apgar評分的關系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5):2086-2087.

[9]林振喜.兩種斷臍法對新生兒黃疽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6, 22 (15) : 2307-2308.

[10]胡新瑞,梁素惠.應用氣門芯套扎法斷臍的臨床效果觀察[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 18(3):307-309.

[11]黃益新.氣門芯套扎斷臍與臍帶夫斷臍在新生兒臍帶處理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臨床醫學,2012, 19 (2):179.

[12]徐建平,葉佩芬.臍帶夫緊切斷器與臍帶夫的應用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 28 (16) : 86.

[13]岑莉,李明先.新生)L臍帶結扎力一式及修剪技巧的優越性[J].齊魯護理雜志,2010, 16(21):41.

[14]王俊青.新生兒臍帶雙點位l+.痕氣門芯結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2, 19 (2J :46-47.

[15]徐慧蘭,瑪海英,羅雁雁,等.新生兒臍部殘端二次剪切最佳時間選擇與操作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2):204-205.

[16]葉明.月齊帶夫和氣門芯雙重結扎并離斷新生)L臍帶的效果[J]. 護理雜志,2011. 28(5): 74-75.

[17]楊曉慧.兩種臍帶結扎法的效果比較[J]. 吉林醫學,2012, 33 (11):2430-2431.

[18 ]廖玲,李慧齡,楊小芝,等.高錳酸鉀外用片用于新生兒臍帶斷端消毒的臨床觀察[J]. 護士進修雜志,2010, 25(6): 572-573.

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問題范文第5篇

【關鍵詞】新生兒 護理方法 院內感染 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362-01

1 科學護理新生兒的方法

新生兒出生后體溫會發生很大變化,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完善,體表面積大,很容易散熱,新生兒腎臟對水電調節濃縮功能差。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擦干皮膚,用干燥溫熱的包被包裹起來,室內溫度保持在24―28℃,相對濕度55%-65%。同時衣被要柔軟、輕松、舒適,勿包裹過緊,以免發生包裹捂熱綜合征。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最好放人保暖箱內,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新生兒維持理想的體溫。給孩子保溫,維持正常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在使用暖箱時應該注意調節速度,不要使箱內溫度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降。

新生兒出生后能吸吮、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哺喂母乳,但應避免引起疲勞。容易疲勞者,可用軟橡皮的奶瓶,開孔要適宜,過大容易引起嗆咳,過小則費力,哺乳時注意奶量及奶的溫度,姿勢要正確,一開始要家人協助、指導,哺乳時以抱姿為主,喂后將小兒豎起,輕拍其背,排出咽下的空氣以防止溢奶,然后取右側臥位。新生兒睡眠最長不超過3小時就應喚醒吃奶。母親哺乳時要耐心,細心和愛心。如哺喂時出現無力、青紫、溢奶或嘔吐等,應改用滴管或胃管喂養。哺乳時注意觀察新生兒精神、面色、呼吸、哭聲,注意觀察吃奶是否吸吮有力、有節奏,有吞咽動作、時間長短、有無間歇、口唇周圍有無氣喘、鼻煽等。由于新生兒生長發育較快,因此要根據其吞咽及消化能力逐漸加量。根據出生兒體重的不同喂給量也不同,體重越小每次喂給量就應該越少,間隔時間就越短,但喂奶次數也不能過多,因為喂奶次數過多也會造成溢奶。開始哺乳以母乳為最佳,因為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最天然的食品,它不僅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含有很多免疫物質,可以減少疾病發生,應大力提倡母乳喂養。

2 預防新生兒院內感染的對策

2.1 新生兒出生后應進行隔離。家人可盡量少接觸新生兒以防止交叉感染。凡進入新生兒室內的工作人員必須更衣,戴口罩、更換清潔鞋,然后用肥皂刷洗雙手和前臂過肘關節,流水沖洗后用消毒紙或布擦干,穿上消毒衣入室。加強陪護人員管理,嚴格限制探視人數,要求接觸新生兒前要洗手。母親患感冒時應戴口罩哺乳,哺乳前應用肥皂及熱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2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凡接觸新生兒的醫護人員應定期體檢,患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或傳染病的醫務人員及家屬,不可接觸新生兒。應禁止進入。護理人員應該觀察新生兒精神、哭聲、食欲、皮膚、面色、大小便及睡眠等情況。注重指導產婦家屬注意不要把嬰兒內衣置在尿布里面,這樣內衣易被尿液浸濕使臍部處于潮濕環境中,保持臍部干燥清潔是提高新生兒臍部護理的關鍵。進行晨間護理時仔細檢查新生兒皮膚皺褶處、臀部有無感染征象;臍帶脫落前不用盆浴,可在每次換尿布后用水揩洗臀部。洗澡時要注意保溫動作要快,同時進行周身觀察。水溫以36―37℃為適宜。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新生兒免疫力功能不健全,一旦感染極易擴散,危及生命,因此,小兒衣服,尿布,被褥勤洗勤換,熱水燙、經太陽曬后再讓小兒使用。新生兒應保持臍部干燥,全身皮膚皺褶處,如頸部、藏下、腹腔溝等處,每天勤洗、擦干、涂粉保持干燥,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溫水洗凈防止紅臀。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新生兒院內感染率其關鍵在于規章制度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徐翠蘭,產后訪視常見新生兒護理問題及對策.中國醫藥指南.2009年9月.

[2]苗曉華,成朝陽.4000例新生兒護理指導淺談.實用醫技雜志2007年10月.

[3]王穆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問題及對策.當代醫學.2009年10月.

[4]高群.淺談對新生兒護理的方法.吉林醫學.2009年10月.

[5]曲萍.新生兒臨床護理指導.中國醫藥指南.2009年7月.

[6]高芳.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9.Vol.30.

[7]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8]揚锝強,易著文.兒科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王慕逐.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10]崔焱.兒科護理學[M].上海:上??萍汲霭嫔?,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通州区| 米易县| 宁南县| 霍城县| 开封县| 湖南省| 汕尾市| 江口县| 庄河市| 衡东县| 济阳县| 兰州市| 镇康县| 凌云县| 二连浩特市| 辰溪县| 万州区| 苍梧县| 永丰县| 乌审旗| 太仆寺旗| 商都县| 清水县| 遵义县| 洛隆县| 乡城县| 九龙坡区| 广南县| 于田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充市| 彰化县| 横峰县| 望奎县| 页游| 平乡县| 岐山县| 高邑县| 绩溪县|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