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普及初等教育

普及初等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普及初等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普及初等教育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第1篇

在培訓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基地根據在職教師職后教育的特點,堅持以現代培訓理念為指導,突出先進性、實踐性與實效性,著眼于科技教育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

依據教師專業發展理論,針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教師設計分層遞進的培訓方案:有的著眼于高端人才培養需求,重點培養和打造基礎教育的領軍人才,帶動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提升;有的旨在培養堅持一線教育教學工作的骨干教師,有效促進基層教師隊伍的健康成長;有的針對在校大學生,為科技教育培養新一代青少年科技輔導員。

在培訓實施過程中,依托天津師大教師教育中心實驗室與中小學、青少年宮、科技場館等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培訓活動。在培訓中采用“參與式”培訓模式,強調問題情景下的深入學習,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師生研討、調查研究、參觀學習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員在學習中積極思考,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培訓環境

“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坐落在天津師范大學新校區,依托天津師范大學教學資源,環境優越、功能現代,有多功能報告廳、多媒體網絡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為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創造了良好的硬件條件。

培訓案例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培訓

培訓方案設計的指導思想

采用參與式培訓模式,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在導師指導下自主開發設計并實施的科普實踐活動。

基于實驗與實踐基地的培訓。

培訓主要課程

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概述

課程說明:本課程主要介紹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的目標、原則、內容、途徑、模式、類型和方法,使科普志愿者(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后備力量)具有從理論高度把握科學普及教育實踐的能力。

教學方法:講授、案例教學。

優秀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案例評析

課程說明:本課程以我國科學普及教育改革中優秀的活動實例為案例,以“解讀”的形式回答學生關注的問題,如什么是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指導方案的設計,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指導方案的設計原則,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指導方案設計的一般過程,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指導方案的一般格式等。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優秀案例成功的經驗,達到使學生初步了解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指導方案基本知識的目的。

教學方法:本課程包括講授、案例分析、師生研討等方式。

利用科技場館進行科學普及教育

科技場館是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普及教育的重要場所,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教學資源。培訓學員通過參觀、研討,學習如何利用科技場館教學資源進行科學普及教育的方法。

教學方法:聽取天津科技館專家講座,小組到天津科技館實地參觀、考察,學習研討如何利用科技場館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普及教育。

天津中學科技教育理念、活動設計與實施

中小學是實施青少年科學普及教育的主陣地,本講座對天津中學的科普教育先進經驗進行了梳理,希望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從中汲取營養,能夠站在較高的視角審視青少年科學普及活動。

講座主要內容:

四個基本理念:“向生活學習”、“自主學習和發展”、“基于問題的學習”、“在活動體驗中成長”。

目標系統:建立了以有責任感、會自主學習、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會交往等12個基本目標為核心的目標系統。

內容體系:設計了“主題―專題―問題―課題”四題遞進的課程內容體系。

學習策略:形成了情境中學、體驗中學、探索中學、交往中學、反思中學,五個學習策略。

基本做法:形成了“深度交談、個別化指導”、“成果交流展示”、“出版研究成果集”、“高年級學生做低年級學生的小導師”等彰顯課程育人價值的六種基本做法。

評價方式:建立了“即時評價”、“成果作品評價”、“綜合表現評價”課程學習的三種基本評價方式。

科技活動指導方案設計

在一線教師的指導下,從中小學科技教育實踐基地的實際教育環境中選取活動主題,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分小組研究制訂科技教育方案。

實踐教學

參與培訓的大學生科普志愿者的收獲

本次科普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一名未來的小學科學教師,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實踐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時也要深深地思考對于科學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

我們有過爭論、有過困惑……活動結束我依然在反思,在這次活動中,我是否太過強勢,是否應該讓組員們發揮更多?是否限制了組內同學個性、優勢的發揮?我們認識到在活動前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是必要的。如果有下一次活動,我相信,我們能做得更好。

作為指導者的我們,更是感受到了與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制作的樂趣,遇到一個個小問題,一起討論解決,一起收獲辛勞的成果。之前緊張的情緒也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消失,尤其是當他們親切地叫我們“老師”時,心里更是覺得暖暖的。

我們作為未來的科學老師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并且我們有責任去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開發他們的智力,使小學生成為有創新精神、敢于挑戰的新一代的青年。

2012年培訓計劃

“天文科學課程”培訓班時間:2012年4月18-20日

培訓對象:中小學科技教師(青少年科技輔導員)100人(其中全國各地區科技輔導員50名、天津市科技輔導員50名)。

“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方案設計與實施”培訓班

時間:2012年10月下旬,計劃5天。

培訓對象:青少年科技輔導員150人。

培訓團隊

楊寶忠: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教授,初等教育學院院長,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實驗中心主任。中國教師教育學會小學教師教育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初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理事。

石增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美術學碩士點學科帶頭人,原教學院長?,F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委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主任、水彩專業委員會會長。

楊書遠: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原科學教育系主任。天津市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工程”基地實踐領銜專家;天津市“265農村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小學科學課題指導專家。

張兆瑞:天津市和平區青少年宮副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天津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副主任,全國校外教育書畫名師,天津市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術教學研究會特聘專家,天津市和平區首席美術教師。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第2篇

第一條為保障本世紀末在全國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和在大部分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對普及九年或初等義務教育的縣(市、市轄區,下同)進行評估驗收。為此,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普及九年或初等義務教育縣的評估驗收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國家教育委員會對此項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

第三條九年義務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在現階段初等義務教育包括實行五年、六年制的教育;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包括實行三年、四年制的普通初中和職業初中教育。

第四條評估驗收工作,應依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義務教育實施規劃,分期分批進行。

第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在2000年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縣,應就其初等和初級中等教育普及情況,分段或一并進行評估驗收;對在2000年前只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縣,應就其初等教育階段普及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對在2000年前只普及小學三年或四年義務教育的縣,可組織階段性評估。

第六條評估驗收以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和國家劃定的其他實施義務教育的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

第二章評估項目及指標要求

第七條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縣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入學率:

初等教育階段適齡兒童都能入學。初級中等教育階段適齡少年,在城市和經濟文化發達的縣都能入學;其他縣達到95%左右。

各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在城市和經濟文化發達的縣達到80%左右,其他縣達到60%左右(含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學生,下同)。

輟學率:

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輟學率,城市和經濟文化發達的縣應分別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其他縣應分別控制在1%左右和3%左右。

完成率:

15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達到98%左右。17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省級規定的要求。

文盲率:

15周歲人口中的文盲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識字人口含通過非正規教育達到掃盲要求的,下同)。

全縣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符合規定要求,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評估驗收。

第八條對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縣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以上??h城和集鎮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大多數能入學。

在校學生年輟學率控制在3%以下。

15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達到省級規定的要求。

15周歲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5%左右。

適齡女童入學率、輟學率和15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文盲率均達到省級規定的要求。

第九條師資水平的基本要求

小學、初中教師都能達到任職要求。

教師學歷符合國家規定和取得相應專業合格證書的,小學達到90%以上;初中達到80%以上,確有實際困難的縣在1995年前亦不得低于70%。

實施義務教育后補充的小學、初中教師學歷均符合國家規定。

小學、初中校長均經崗位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

第十條辦學條件的基本要求

小學、初中的設置符合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的規定。

小學、初中校舍均達到省級制定的分類標準要求,做到堅固、夠用、適用。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時消除。

小學、初中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等均達到省級制定的分類配備標準要求,滿足教學基本需要。

第十一條教育經費的要求

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做到了“兩個增長”。在教育支出總額中做到了以財政撥款為主。

財政撥發的按年度每生平均計算的公用經費達到省級制定的標準,并逐年增長。

教職工工資(包括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性補貼)按時足額發放。

在城鄉均按規定足額征收了教育附加,并做到了專款專用,使用合理。

多渠道籌措義務教育資金,堅持依法集資辦法、捐資助學,開展勤工儉學。

第十二條教育質量的要求

小學、初中畢業班學生的畢業率達到省級規定的要求。

第十三條凡本章已量化的指標,各地不得自行降低要求;凡本章未量化的指標,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區別不同類型地區制定具體標準,并報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對已經普及初等教育,但居住特別分散的邊疆地區、深山區、牧區等,因自然條件不利,達到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確有困難的,省、自治區可對初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率、輟學率、完成率的要求做適當調整,并報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

對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縣的村辦小學,可先要求做到:班班有教室,校校無危房,學生人人有課桌凳,教師教學有教具和必備的資料。

第三章評估驗收程度

第十五條按省級確定的義務教育實施規劃期限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或初等義務教育的縣,應先根據本辦法認真進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礎上,向省級人民政府提出評估驗收申請報告。

第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提出申請的縣,應組織教育和財政、人事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人員按本辦法進行評估驗收。凡達到各項要求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核準,即成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或初等義務教育縣。有關評估驗收的報告、資料等,應于每年10月底以前報國家教育委員會。

地級人民政府在評估驗收工作中的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

第十七條國家教育委員會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報評估驗收材料進行審查,如發現有不符合本辦法要求的,可責成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復查,并有權對復查結論進行最終審核。

第十八條國家教育委員會分期分批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義務教育規劃的實施工作和普及義務教育的水平進行評估。

第四章表彰和處罰

第十九條凡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或初等義務教育的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授予相應的稱號,發給獎牌,并予以獎勵。

第二十條凡被省、自治區、直轄市授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縣”或“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縣”稱號的,經審查,符合本辦法規定要求的,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分期分批公布名單。

國家教育委員會定期組織評選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或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先進縣,并予以表彰。

第二十一條國家教育委員會依據本辦法第十八條的評估結果,對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表彰。

第二十二條凡普及九年或初等義務教育的縣在接受評估驗收后,必須繼續采取措施,鞏固、提高普及義務教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條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撤消其普及九年或初等義務教育縣的稱號,并報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一)在評估驗收活動中有弄虛作假行為的;

(二)連續兩年(非常情況除外)不能保持本辦法規定各項要求的。

第二十四條經評估因工作失職未能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實施規劃目標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38條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五章附則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第3篇

【連線高考】There is an argument that with spreading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nd cheap technology for recording sound and images we will all be able to find exactly the information we want. (2011年上海卷閱讀)

Spread的基本含義為“攤開;鋪開;展開;張開;伸開”,如:I spread the quilt. (2008年重慶卷) Spread也有“傳播(新聞、知識等),使被更多的人知道(或分享);散布(謠言等)”“(火勢、疾病等)擴散,蔓延”之意,如there is always the Internet to spread the news in minutes (2013年北京卷)、the spread of disease (2011年重慶卷)。它還有“分散;分布;覆蓋”的含義,如the total high rainfall spreading quite equally through the year (2009年安徽卷)。Spread還可以指“普及;變得日益常見”,在上面所舉的例句中,spreading access to the Internet指的就是“互聯網的普及”。此外,spread還有“涂;抹;敷”的含義,如spread the butter-cream on my sandwich (2008年湖南卷)。作名詞時,除了有“展開;伸展;擴展”“傳播;散布”“擴散;蔓延”“普及”的含義之外,spread還有一個不太常見的意思,即“(書籍或雜志中)橫貫兩版的篇幅”,如:Each spread covers one branch of the animal kingdom. (2009年廣東卷)

【要點】 spread v. ①攤開;鋪開;展開;張開;伸開;②傳播(新聞、知識等),使被更多的人知道(或分享);散布(謠言等);③(火勢、疾病等)擴散,蔓延;④分散;分布;覆蓋;⑤普及;變得日益常見;⑥涂;抹;敷

n. ①展開;伸展;擴展;②傳播;散布;③擴散;蔓延;④普及;⑤(書籍或雜志中)橫貫兩版的篇幅

primary

【連線高考】This would give her a primary knowledge of her field. (2009年上海卷閱讀)

想必大家對primary這個單詞都不陌生,它可以指“初級的,初等的;初等教育的,小學教育的”,如primary education (初等教育,2009年湖北卷)。它還有一個常見的含義,即“主要的;首要的;最重要的”,如primary focus (2007年浙江卷)、primary responsibility (2014年四川卷)、primary goal (2015年江蘇卷)。除此之外,primary還有“基本的;基層的”之意,例句中的primary knowledge指的就是“基本知識”。

【要點】 primary adj. ①初級的,初等的;初等教育的,小學教育的;②主要的;首要的;最重要的;③基本的;基層的

【拓展】primary industry 初級產業;第一產業(指農業、礦業等生產原材料的產業)

primary source 第一手資料;(通過研究或觀察等獲得的)直接材料 primary tooth 乳齒,乳牙

mass

【連線高考】Weeks later, standing before this unfriendly mass, I was totally lost. (2012年北京卷閱讀)

對于mass這個單詞,我們較為熟悉的含義是“一大群人”,例句中的mass就是該含義。當這個單詞以復數形式masses出現且指人時,它可以指“平民;一般民眾;普通老百姓”(常作the masses),如one very powerful man ruling over helpless masses (2015年天津卷)。Mass還可以指“(聚成一體的)團,塊,堆”,如The fish are then forced up to the surface in a concentrated mass (2011年上海卷)、land mass (陸塊,2012年遼寧卷)。除此之外,mass可以表示物理中的“質量”,如bone mass (2015年湖北卷)。作形容詞時,mass還可以表示“大量的;大規模的;大批的”,如mass production (大量生產;批量生產,2012年湖南卷),其動詞形式為mass produce。

【要點】 mass n. ①一大群人;②(常作the masses)平民;一般民眾;普通老百姓;③(聚成一體的)團,塊,堆;④質量 adj. 大量的;大規模的;大批的

【要點】 a mass of/masses of 大量;許多

massive ①大而重的;大塊的;結實的;魁梧的;②大量的;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第4篇

一、引言

寫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為教育決策提供些許相關決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開始實施的國務院《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這 句話既明確了國家政府對我國民辦學校給予鼓勵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對民辦學校的“補充”功能作出了原則 性的規范。然而,這里的“補充”是維持民辦學?,F有辦學規模的補充,還是允許其適度發展的補充,尚無明 確說明,只能等待《條例》的“實施細則”來作出規定。而本文可作為“實施細則”的一個小小的注腳,因為 我國民辦學校規模的預測和確定,不能完全忽視國外相關領域的實踐、發展和經驗。

本文數據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報告》里的有效數據。所謂“有效數據”,就是比較系統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數據,也有九十年代的數據。一個國家僅僅擁有一個時期的數據,則不在選擇之列,因為無法作前 后對比。在這一原則下,筆者選擇了98個國家和地區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數據和78個國家和地區的私立中等教育 的數據。數據均為同一個指標,即私立學校學生數占同一階段學生總數的比值。通過對這個比值的對比和分析 ,我們將得出幾點結論,并將結論作淺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國私立初等教育的發展與變化

(1)本表依據的是1980年至1992年間私立初等教育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比值的變化情況,例如美國,1980年 的比值為11%,而1992年的比值為10%,其變化特征為下降,盡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個國家和地區中,私立初等教育覆蓋的學生數占同一階段學生總數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國家和地區 有53個,占54%;有所下降約有28個,占28.6%,而沒有變化的有17個,占17.3%。

(3)表明:國外的私立初等教育,盡管在各國的發展存在著不平衡,但發展和上升的勢頭是明顯的。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個百分點;格林納達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個百 分點。

(2)在變化最為劇烈的國家和地區中,增幅在7個百分點之上的有8個,降幅在7個百分點之上的僅有3個。

(3)增減幅在5個百分點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共有15個,占98國的15.3%,說明多數國家的增減幅在5個百分點之內,私立初等教育變化的相對平穩是明顯的。

(4)就地區分布而言,增降幅較為劇烈的國家和地區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亞洲,很少出現在歐洲(東歐除外 )和北美洲,說明這些地區的私立教育發展已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不大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公私立初 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兩組比值代表了兩個極端,雖然就統計而言,它們都不在常態分布范圍之里,但12年間未出現較 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機構與其環境已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契合。

(2)這些國家的比值,無論是特殊的高,還是特別的低,絕大多數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盡管上升的幅度多 數在兩個百分點之內。

(3)比值較低的國家,其公立教育的普及和發達是勿庸置疑的,然而這些國家似乎十分珍惜那百分之一和百 分之二,而不是政府缺乏財力來舉辦這很小一部分的教育。

(4)國別的地區分布中沒有表現出特別之處。

釋讀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規模在0~4%之間的有26個國家,占26.5%;在5~9%之間的有17個國家,占17. 3%;在10~24%之間的有34個國家,占34.7%;在25~49%之間的有11個國家,占11.2%;在50%以上的國家有10個 ,占10.2%。

(2)比值在25%以內的國家有77個,占78.6%;在50%以內的國家共88個,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數國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規模都在25%以內,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種補充。

三、78國私立中等教育的發展與變化

(1)依據的是1980年至1992年間私立中等教育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比值的變化情況,例如比利時,1980年的比值為64%,1992年的比值為66%,其變化特征為增加或上升。

(2)在78個國家和地區中,私立中等教育覆蓋的學生數占同一階段學生總數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國家和地區 有42個,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個,占37.9%;未發生變化的有5個,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圍而言,上升勢頭是明顯的。

(1)博茨瓦納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個百分點;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個百分點。

(2)增幅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有9個國家;降幅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有4個國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國家, 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個百分點之上;如果與表2相比,則可發現私立中等教育的變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區分布而言,升降幅劇烈的國家和地區多位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發達國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國家中,除孟加拉國、斐濟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國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數前10位的國家中,除斯里蘭卡和希臘未發生變化外,其它國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從表7與表3的比較中可以發現: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發展的勢頭更為明顯一些,例如就 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數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則由48%上升到62% 。

(1)私立中等教育規模在0~4%之間的有7個國家,約占9%;在5~9%之間的,有14個國家,占17.9%;在10~ 24%之間的,有26個國家,占33.3%;在25~49%之間的,有19個國家,占24.4%;占50%以上的國家有12個,占1 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內的國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間的國家有40個,居三分之 二多。

(3)如果按照10個百分點劃段,那么則發現:10%以內的,有23個國家;11~20%之間的,有17個國家;在2 1~30%之間的,有12個國家;換言之,多數國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規模在30%以下。

(4)可以發現:多數國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規模要大于私立初等教育的規模,因為 私立初等教育規模在25%以上的國家,僅占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規模超過25%的國家,約占40%。

四、結語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第5篇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目前已初步具備了教育產業化的條件。而且一些教育產業化的嘗試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到現實的社會運行之中了。

1、實際上早在1992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中,教育就被明確列為第三產業,而且是“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產業”。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構成教育市場,交換的商品是教育服務,這與傳統意義上服務企業的性質完全一樣。盡管由于教育服務產品的受益具有社會性和私人性,但這種復雜關系并不影響教育的產業性質。因此從產業分類學上把教育看作產業是不成問題的。

2、從需求方來看,社會和家庭居民有強烈的教育消費需求愿望,教育產業化呼之欲出。我們是一個13億人口大國,到2020年將達到16億,這就決定了教育市場有很大的潛力和拓展空間。而培養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人力資源的優勢,是關系到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大局。從居民的消費比例看,教育消費的年均增長速度是20%。中國青年報社幾年前做過的一項社會調查中表明:85.6%的家庭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國目前高等教育18-25歲青年毛入學率不足10%,我國的高等教育尚處于“精英教育”階段,而越來越多的人期待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這也導致基礎教育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局面。家庭對基礎教育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方百計為子女選擇一所好學校以爭取高考的勝利。另外近幾年,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自費出國留學,按每人每年1.2萬美元的低限計算,至少每年在教育上以3億美元的增率在流出。教育的巨大需求為教育產業化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3、教育產業化是緩解我國教育經費不足增加教育供給的途徑之一。按同齡青少年毛入學率計,研究生教育我國僅為0.4%,本科生為4%,專科教育為7%,高中段教育為34%,初中段為85%,小學凈入學率為99%。2020年要達到本科生10%,??粕?0%,高中段65—70%,九年義務教育95%以上,沒有通過教育產業化增加教育供給,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國家和各級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辦學模式單一、辦學體制僵化、教育機構冗員嚴重、教育資源利用率低,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狀況。在這些公辦教育機構中沉淀著相當數量的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存量。若通過教育產業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機制和方式整合這部分沉淀著的教育資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場供給的潛力是相當大的。其次,改革開放后,民辦教育教育異軍突起,至1999年底,全國有民辦幼兒園24643所,民辦小學1806所,民辦普通中學1702所,民辦職業中學689所,民辦中等專業和技術學校1036所,民辦高等學校20所,分別占相應學校比例的13.2%、0.28%、2.1%、6.9%、12.6%和1.9%,已初步形成了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基礎教育到各類職業技術教育較為完整的民辦教育體系。另外各類培訓機構21309所,年培訓量達600萬人次。大大地滿足了社會的受教育需求。

二、我國的教育現狀及困境

總的來說,由于受原計劃經濟體制和蘇聯教育體制與模式的影響以及在深層次上我國文化傳統的內在作用,我國教育管理體制基本上實行的是國家集中計劃、政府直接管理的體制。在現有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首先,教育投資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資增長緩慢,總體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關標準,當一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300、500、600美元時,他們的平均教育預算應分別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2%、3.5%、4%。但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供的數字,1994年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共教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中,中國僅為2.2%;世界平均水平為5.2%;就連一般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也分別為3.9%和3.0%。即使近年來我國明確提出“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經過這幾教育投資的高成長,現在教育預算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仍不足5%。我國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經費總數1.4%的財力,支撐著占世界學歷教育人口22.9%的龐大教育體系。僅僅依靠政府財政投入,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難以解決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國教育投資結構不盡合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教育發展水平不甚高的情況下,投資基礎教育能爭取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而我國自7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急劇擴大,初等教育相對萎縮。在國家教育事業經費中,初、中、高三級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財政教育撥款中超過20%,不僅高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從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規模有限,毛入學率僅為5%,遠遠低于國際水平,而培養一個大學生的投資相當于培養60個小學生和25個中學生,高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因此這樣的國家教育投資在結構上顯然是不合理的。

另據權威部門統計,從1994年到1996年,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中財政預算內撥款的比重從59.85%下降到54.37%,其中農村學校下降到52.63%。義務教育經費支出中財政預算內教育撥款,小學從59.85%下降到51.92%;初中從56.44%下降到49.44%;義務教育中政府撥款的比重比非義務教育的還要低,是政府撥款比重不盡合理的一個方面。

還有,我國現有的財政預算體制對教育發展不利。我國的基礎教育原則上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義務教育在財政支付方面實際上由縣、鄉政府負擔。但國家并沒有實際的財稅政策支持,以增加縣、鄉政府相應的財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國義務教育財政預算中,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僅為0.04%,非常之低。縣、鄉政府往往由于地方財政困難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育的投入,而且在實際使用中還到處被挪用擠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中的費用少之又少。

三、積極平穩地推進教育產業化

盡管從理論上說教育產業化有充分的依據,教育產業化對我國教育的發展和解決教育中的種種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現實中某些條件離教育產業化相距甚遠,如果操之過急,可能欲速不達。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平穩地推進教育產業化。

1、樹立市場經濟的理念,從整體上把握教育產業化

教育產業化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教育市場化,即是在政府干預下的市場化。既然政府的作用是為了克服市場的缺陷,那么教育產業化在引進市場機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時,必須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證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實現。政府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運行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科學的監控機制,包括法律、規章制度和政策,相應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手段。只有當政府具備很大的監控能力以后,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宏觀協調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現階段教育產業化的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里的公平是絕對意義上的公平,即無論是在宏觀層次上還是在微觀層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加和教育條件改善,我們都可以視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從相對意義上來理解公平,即把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擴大視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觀層次上教育產業化在一段時間內可能導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劇。但是,追根究底,這種不公平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政府有能力為任何一個人提供足夠的教育機會和完全平等的優良的教育條件下才能實現。所以,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的條件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現實的選擇。

2、根據市場經濟要求,平穩地推進教育產業化。

按照市場經濟要求,根據各級各類教育的自身屬性與特點,對各類教育進行組織與管理。

首先,就初等普通教育而言,雖然初等教育的投資可以由社會、私人承擔,并由市場來決定其發展;但考慮到初等教育是一種基礎性的國民教育,其發展往往關系著整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素質的普遍提高,并制約整個教育質量的提高和發展。為了在全社會范圍內為初等教育的普及與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使每一個適齡青少年都能比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證整個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對初等教育的投資與管理,原則上講只能由政府和社會來承擔,實行相對集中的投資管理體制,以加強政府對初等教育發展的組織與協調,確保初等教育這一國民教育的健康、均衡發展。而不能由私人和市場來自發地決定。當然,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可適當發揮社會和個人對初等教育投資的積極性,以便擴大社會對整個教育投資的來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贵州省| 原阳县| 中牟县| 佛学| 梁河县| 连云港市| 康马县| 沭阳县| 枝江市| 高雄县| 莱州市| 诸城市| 三门峡市| 航空| 抚宁县| 松江区| 浦城县| 白玉县| 托克逊县| 常山县| 钟祥市| 许昌市| 筠连县| 伽师县| 探索| 辽源市| 建德市| 尚志市| 溧水县| 杭锦旗| 昆山市| 泗阳县| 台中县| 石楼县| 镇宁| 大厂| 广元市| 蓬溪县| 丹阳市| 镇安县|